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分析的论文(共18篇)由网友“zhangwen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分析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分析的论文
语文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语文的学习。小学语文主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和逻辑思维以及一定的运算能力[1]。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偏重于小学生的语文运算能力,忽视了语文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的阻碍了小学生日后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这种简单重复的运算训练还会降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形式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小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教学模式形式化。虽然有一定的改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这种模式的片面化将导致无法全面的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加深课程改革的深度,保证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语文课堂教学对语文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语文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2]。虽然,语文教学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语文课堂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觉得语文课堂压力大、无趣,甚至有的小学生厌恶语文课堂。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较低,这将直接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低。
3.语文教学目标偏差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加强语文习题练习和基础知识的记忆,其教学目标依旧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数依旧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衡量模式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偏差和衡量标准是不科学的,将会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不科学使用多媒体
在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小学语文的不同内容,需要的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一直使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教学效果低。同时,由于课堂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减少板书,将会导致学生思考的时间减少,学生独立的语文思考能力降低。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1.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既需要理念也需要模式[3]。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认识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规律,形成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的方法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课堂。由于小学生年龄大约在6-12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对于这一阶段小孩的课堂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满足好奇心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语文的奥妙。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中,教师可以先用模具组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小学生自己通过探索组装一个三角形。在组装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尝试,小学生就会知道三角形的一些特性。
2.树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文化水平有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既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注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性。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语文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语文模具,让小学生通过自己数数,加深对计算的理解。在小学生语文运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管理好课堂纪律,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保证课堂教学环境。其次,教师要加强小学生对语文运算探究的指导。如果只是靠小学生自身进行探究,不仅会浪费很长时间,而且也会导致运算教学效果低。因此,教师加强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使其能够快速的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可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选择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选择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运算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语文思维以及语文的逻辑能力。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合作,有利于小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在小学语文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不告诉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具体公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计算出长方体得表面积。在讨论和计算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相加,这样学生可以利用长方体的特性,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就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总结出长方体面积公式。学生对于通过探讨而总结出来的公式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公式的印象更深,即使学生忘记了公式,也可以通过自己推断出公式,这样的合作学习,比知识点的直接传授效率高,效果好。
4.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运算能力中,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逻辑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加深学生在课堂中对语文的“领悟”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树立课堂教学整体观念,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课堂组织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鲍银霞,杨爱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报告[J].现代中小学教育,,03:23-25.
[2]胡晓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有效性的探析--以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09:72-77.
[3]玄桂琴.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19:165.
篇2: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三个课堂教学中的典型现象入手,发表见解,剖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的弊端。以期纠正语文教师为图新而抛弃传统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告诫小学语文老师在实施新课改时不要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
[关 键 字]
课改、“本”、独立思考、写字教学、主宰课堂等。
[正文]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期间,从教材到教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也都从课改中收获颇多。各地也都纷纷开展反映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比赛。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也都在课改中积极探索新方法,贯彻课改新理念。的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课改的推动下,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展示。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是,就像人们对待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我认为,许多教师在将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他们刻意求新,为了课改而“课改”,完全抛弃了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的教学方法,而一味追求课堂上的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课改”精神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则不然,我认为,那样只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学生的基本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也是没有认真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精要,而只是徒具其表而已。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合作学习固然重要,但独立思考亦不可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会给学生提出来出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且现得也很积极,几人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甚至激烈地辩论,老师也会参于其中讨论。有的时候学生们还会离开座位去别的小组参于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合作教学演绎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合作教学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我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频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干脆就像做实验一般,直接将学生编成小组,为后面的合作做准备。一节课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合作中让学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课没有“充分”的合作就称不上是一节课了。这其实是一个不了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让孩子们进行独立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心理的成熟与发育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环境,每时每刻他们都要思索,只有不断地思索,才能有所获得。不错,儿童的许多能力都要在他们的独立思考中进行养成。合作能力的培养固然很得要,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无关紧要了吗?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安排上,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应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不能由“学生围着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围着小组转”。这样会抹杀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过多过滥的合作学习下,会造就一部学生的惰性。小组讨论不讨论,完全滥竽充数,依赖组内其他同学。那样,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二、“阅读”和“写字”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一个过程。是“语”和“文”的综合体现。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总结她的教学经验时,就反复提到过小学语文中“读”和“写”的重要性。她认为汉字输入法的书写、记忆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电脑的普及,让汉字的书写已经弱化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现在对有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而言,别说书法艺术,就是让他们去工整、流利地去写汉字,也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他们“写字”基本功的不扎实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改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过分推崇阅读教学。课堂上读的形式各种各样,感情激荡。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的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可惜,我们很少看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写一写,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前不久,我听了好几位年轻老师的课,发现大部分课堂上,学生连一个字都没写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只是让学生开火车去认读生字。有些学生甚至连笔都没带。
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写字的机会。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也忘了语文课堂要“写字”这个“本”。在课堂上很少去板书,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屏幕的展示或在黑板上贴上现成的字词、图片。也许他们是认为课堂板书太费时间,特别是在教学比赛上,会打乱教学步骤。实则谬之。老师的示范书写,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书写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和不良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继续这样不重视“写字”,还如何指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将汉字艺术发扬光大呢?
三、不能让电脑去主宰课堂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就成了课改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电脑资源为荣,在有的教学比赛上,是否利用多媒体还成了一项评分的依据。电脑、多媒体似乎也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有着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往往能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被眼前不断闪现的画面深深所吸引,教师只需轻点鼠标,生字展示、动漫表演便一一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娱乐了学生。
然而我个人认为,“凡课就有多媒体”、“电脑主宰课堂”的现象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当课件展示代替了老师的板演,当电脑发音代替了老师的情境范读时。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师,你在学生面前将如何体现你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学生被电脑里的精彩动漫所吸引,陶醉在电子信号模拟的虚拟画面中时,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你们在观看的时候,是否有过认真的思索,而对课文理解得更深?还是只是在感受着视觉的冲击,享受着肤浅的愉悦?你们是否知道,现实中的世界会更精彩?这些虚构的情节会不会固化你的思维,约束你丰富的想象力呢?当由于突然停电、电脑发生故障,而让老师在课堂上手足无措、满头大汗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语文老师的“本”到底是什么?电脑只是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不能主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主宰课堂的永远只能是学生和老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完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领会她的精神实质。以教学为重,以学生为重,抛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牢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们就一定能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在新课程改革这片蓝天下展翅高飞。
篇3: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前言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着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牵着走,大部分问题都是教师提,教师问,学生答,一问到底,问的问题烦琐,学生回答常常不加思考,关键性问题议的也少。本学期开学前,我参加了聊城市教育局举办的新课标教材备课会,听了两节省级优质课。我有幸听了与会的江苏省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两位专家的点评其中一位的讲话我记忆犹新,他是这样说的:“我在下面数了一下这位老师这节课一共提问了32位同学,从时间上看,三分之二的时间属于学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节课学生只是疲于完成老师提的每个问题,现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了老师的满堂灌,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形式实际上是借学生之口完成了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就像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地雷让学生挖,挖出来一个继续挖下一个,挖不出来大家继续挖!”回来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面对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我大胆的设想既然教师能设计问题让学生答,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回答呢?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关于合作探究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幽径悲剧》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了“本文作者用‘幽径悲剧’做题目有何用意?”“文章第五自然段能否去掉?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写藤萝毁与愚氓之手的内在含义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课文内容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反思拓展,让他们依托文本内容,“由内及外”的展开讨论,通过每个小组发言人的发言,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一个小组代表作了这样发言:“保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可以用布条帮鸽子做窝,但是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用布条包扎一下就行的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为经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我们把最后一棵树砍掉,当我们把最后一条鱼吃掉,当我们把最后一只藏羚羊的皮剥掉时,人类还剩下什么?醒悟吧,人类!”像这样学生抑或振臂高呼抑或黯然泪下的场面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由此可见,学生作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人,学生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责任心得到增强,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不要设置框框,先把学生的手脚绑起来,而每一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向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理想的境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模式
这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语文教学应该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
>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特别是相对教学论中有关过程或“本质”的一般阐释而言,教学模式更易于理解、把握和运用,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像练习武术,首先得熟悉武术的套路,从一招一式开始,当对这些招式掌握得十分娴熟以后,才会有个性化的东西,渐渐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因此,开发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教学模式的天然的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们的答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难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丰富的精神生活、自主交往和个性展示就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教师教学艺术创造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努力将模式和艺术两重属性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开辟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篇4:新课改形式下小学语文论文
新课改形式下小学语文论文
一、采用直观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直观教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活动,它最能够直接说明问题,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大人有较大的区别,他们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象思维占主体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同时他们也具备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的特点。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启发者,是学校教育的一线执教者。我们应该将有些语文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转化掉,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比较直观的教具、操作学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亲自操作能力,激发主动性
小学生自身容易动,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演示学具,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启发者,是学校教育的一线执教者。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艺术,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见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敢于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实现教育目标。
篇5:新课改下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论文
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要加强学科计划的统筹安排安排
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之下,更应该注意合理调配时间,统筹安排,多方兼顾。既要有效地完成语文教材的教学,又要留有教师自选教材和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在新课程教学中,如果学期初仅仅是看看教材、教参,根据目录,把多少课文多少学时排出,那样学科计划形同虚设,课改就不会落到实处。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新的形式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期乃至高中三年的统筹安排。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其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特点,高一以必修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了解各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能分析并理解作品,阅读材料包括现代与古代文学作品。除此,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说明、议论等基本表达能力,课外积极练笔。高二时,除了部分必修课程外,还补充了传记系列,以《史记》中的内容为主,使学生了解古代的经典。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紧扣计划,心中有重点,步步求突破,三年下来各个击破,就会一步步达到教学的总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减少简单无效的重复劳动,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有效调控教学时间
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对语文教材怎样运用,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时间关系重大。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强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多元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生个性阅读,独特感悟等,这些都很花时间。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安排,与考试成绩的提高这些矛盾怎样解决,我们语文课堂怎样处理教材,都要求我们要合理地调控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能较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又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这些都要求我们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标准,用最佳的形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语文课该如何教,是我们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杨启亮对此作过分析,他说:“在基础教师的教育中,懂得如何教总比懂得教什么更重要,而且越是在教什么的问题发生了重大变革或重大更新的情况下,如何教的问题就会意味着百倍的艰辛”。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学的同行,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了一些好办法,如语文课的长文短教,教师的课堂精讲等,都是新课改中人们对语文如何教的有益探索,也都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之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调控,那么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还有我们说的“长文短教”就是要改革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的字、词、句、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统的形式,语文教学要能够打破常规,由文章的内容、特点决定教学策略、步骤,即使是精读课的教学,教师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也要各有侧重、灵活处理。如苏教版必修五教材的“直面人生”专题中的“生存和毁灭”这个学习板块,选了《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一长一短,一重一轻,应区别主次,突破重点。《报任安书》是传统名篇,文章比较长,涉及比较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该落实翻译任务,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为下面的问题探讨打好基础。《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故事情节性,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安排自主学习,教师稍加点拨指导。这样就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不强求整齐划一,彰显语文教学灵活性的特点。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的重复,可以说浪费了我们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长文短教”最关键的是要善于从课文中选准切入口。
再如《项脊轩志》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文章,思想内涵较深.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眼”——“多可喜”和“亦多可悲”,以此把全文分成两个层次,这样教学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功夫,关键在认真备课
强调备课,是说备课要充分,准备要认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们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才有精力。时间去调空学生学习的动态。课前教师的备课准备的越充分,课堂课堂生成就越精彩灵动,就越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就越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有用知识。
3.1备课要统筹考虑,根据不同的类型课文教学特点,根据它在语文教学计划中的安排来精心准备。把一篇作品编入哪一册哪一专题,编者都赋予了它特定的任务,使它成为某些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编者的意图,着力引导学生落实某一两方面的目标。精讲课,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点课文,教师备课中要从达到三个维度目标方面认真思考和准备,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综合实践课,备课时教师要创设情景,设计学生活动体验的步骤、方式,设想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备适时指导、帮助。对学生课内自读课,教师也要根据课文特点,思考学生在自读学习中,在迁移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文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准备恰当的提示和解决的办法。
3.2备课时,我们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教师的知识要是储备不足,教学中尤其是新课程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正如庄子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文本的探索者,而非文本的传声筒。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只是对教参的图解,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讲解使自己茅塞顿开,有收获,学生当然就会对语文课采取冷淡的`态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深厚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洞析观察,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审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总结;要求我们要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3.3教师反复诵读课文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我们不少好的语文教师,在备课中把朗读放在第一位。王尚文教授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钱理群教授也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个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反复诵读课文就是他备课的关键环节,他备课往往是反复诵读课文,力求读出自己的兴奋来,对有的文章他要一直读到自己热泪盈眶方才罢休。他说如果你读课文连自己都不能打动自己,又怎么去打动学生呢?诵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拓展课文之内蕴。诵读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通过“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融的审美境界。
3.4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备课有着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对课文贴标签,而应让学生自己感悟出一些东西,强调学生对文本独立的感悟,拓展思维,多元解读。语文课堂上学生如何感悟、思维、解读,都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除了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修养以外,对这些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也应该在备课时深入思考和研究。课堂上要能放能收,对课堂临时升成的东西能很好地处理和调控,我们才能不至于窘态百出,才能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从容自如。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新的急待解决的方面,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研究的领域。我们有困惑,同时也有机遇;我们有责任,当然也会有喜悦。我们只有一往直前,努力奋进。我们坚信语文教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语文教学的新篇章一定会在我们的手下书写!
篇6: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动手、动脑,“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的传授,注意技能、技巧的训练,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传统的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重知识教育的同时,把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方面当成知识的附庸,过重的倾向于知识的传授,把学生作为装知识的容器,不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说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的前提,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一、理解新精神、新理念
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课程内容上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加强了与生活、现代社会及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也就是新课程要求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3.新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多样人才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兴趣,更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4.在课程实施时新课程标准要摒弃过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的设计从“知、行、意”三个维度进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大胆探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新课程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做法,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几年的新课程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健全人格。过去教学只重视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发展,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重知识的掌握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学生的评价,一些学生对学习成绩特别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而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自觉低人一等,产生逆反心理、嫉妒心理和对学习的畏惧心理,甚至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报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人格品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标准,全方位评价学生,让他们取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在能力和人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尊重学生差异,让全体学生各方面不同程度得到发展。大家都知道教学是要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智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用一个标准,要多方位、多元化。有的学生通过某种渠道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让他再一次在课堂上按统一的要求去研究去思考了,对这部分学生,允许他在其他方面学习,或给他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这样对他们来说,既不浪费时间,又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对他们的要求应当降低一些,并从感情方面较多的给予鼓励,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得到提高。
3.让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以教定学”是传统的教法,他是以教师的“教”为课堂活动的中心,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这种以“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该转变为“以学定教”,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和经历物理探究的过程,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调动出来。
4.课堂教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探究---讨论―应用的过程去发现规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的本身是“做”出来的,是“探究”出来的。通过探究,不光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更能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落在实处,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产生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观是一次重大变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师生共创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将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篇7:浅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论文
我国于20××年5月颁布的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各大高校需要加大启发式、参考式教学力度,进一步扩大“下班”教学规模,全面将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前沿学术科研应用于现代教学课堂,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意识[1]。物理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也是现代高校基础自然科学中的重要课程,对增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开发发展潜力有着重要意义[2]。在现代科学知识爆炸的环境中,各种网络信息知识及大数据处理越来越广泛,对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物理教学工作也应积极跟随新时代的需求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3]。
1新课改内容
新课改是指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新一轮改革,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结构改革:对拥有不同功能及不同价值的学科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强调彼此之间稳定、均衡发展,使课程结构能够满足社会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4,5],并符合学生身心教育发展的规律;
(2)课程目标改革:改变以往教育过程中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工作,全面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综合教育;
(3)课程内容改革:以实现学生学习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为教学工作重心,强调教学“活”知识,减少传统教学中的“繁、难、杂、旧”等教育问题[6];
(4)课程评价改革:在我国传统教育评价中更加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强调对学生能力评价及选拔,在现代课程评价中更加注重教学模式发展;
(5)课程管理改革:以往课程管理工作都是国家统一教材、课程进行统一管理,新课改后可充分提高各地政府及学校的工作积极性,课程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及学校进行三级管理[7],同时也使各地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2目前高职教育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建设速度加快,使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逐渐激烈,从最初统招的竞争转变为现阶段单招间的竞争[8]。目前,几乎所有高中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成为现代高职需要争夺的潜在生源,进一步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低下。物理学科虽然作为基础课程,但其学习及教学难度相对较大,不利于知识储备不足或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现阶段,我国高职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学时不足。我国高职物理课程中主要包括热学、力学、光学等多方面知识[9],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且各领域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未见明显相关性,实际教学难度较大。同时,高职院校物理教育课时较少,很难形成模式化、系统化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
2.2实际应用知识较少。现代高职院校中,物理教学所授内容主要为经典理论物理,与现代物理科研技术结合较少,同时缺少现代物理研究的视野与高度,无法反映出未来物理的发展方向及状态。此外,物理课程中涉及知识比较死板,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比较抽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未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现阶段,我国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也应用广泛。虽然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都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将现代网络技术中的声、行教育实际应用在现代物理教学课堂教育中。
2.4知识元教学。知识元教学是现代物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多种教学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将物理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细分为多种知识元,制定或选择最佳教育方法,为学生安排教学指令,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元总结为完整知识点。这种方式虽然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从教学工作开始到结束,都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新意识,对学生未来进行物理方面的学术研究带来一定影响。
3高职物理教育模式探究
3.1教学模式简述。
教学模式是指通过一定教学理论引导,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及流程。其中,教学结构框架主要侧重于对整体教学活动及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间的整体把控,并能有效调节各要素间关系及功能;教学流程则更加侧重于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序性,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并提高人才素养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而教学模式的研究制定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目的进行探索的。
3.2教学模式探索。
3.2.1激发学生兴趣。高职物理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且整堂课程最主要的内容都集中在5~20分钟内[10]。因此,授课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保证在该时间段内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讲述物理名人故事的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喜好程度,与学生进行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活动及实践研究,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2体验式教学。在现代物理教学中,传统教育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体验式实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实际教学情景,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并理解,构建物理知识结构,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将抽象物理课程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学习与理解能力。
3.2.3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建立在学生间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将现代高职材料中的教学内容作为主要探究内容,将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及生活状态作为学习参照物,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发表质疑并自由讨论的机会,整个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对不同物理问题展开探讨,小组内成员自由发言,将自己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做到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研究意识。
3.2.4“微课”信息化教学。所谓“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作为教育信息载体,记录物理教师在课堂外的教育全过程,主要包括某个难点、重点以及课外教育中出现的经典教学活动。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改变传教学模式及教研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活动中“听评课”模式[11]。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电子备课、课程教学及学生课后温习所用的资源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此外,通过“微课”资源库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区域网络内科研水平,也是高职内物理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升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3.2.5物理科技前沿。全面分析国际物理最新科研成果,并追寻现阶段物理前沿发展,对高职物理教育有着以下意义:
(1)进一步拓展高职学生的物理视野,使部分科研学生对物理研究中各类前沿问题初步了解,为其今后科研活动及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为高职物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研究、学习明确方向,避免做过多的“无用功”,影响物理教育、科研效率;
(3)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尤其是基础理论物理的学习兴趣,鼓励高职学生从事物理学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为我国物理科研工作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4结束语
物理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在物理学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学生的基本情况也出现了相应变化,因此在高职物理教学也应做出相应改革变化。高职院校专业物理教师不但需要拥有充足的理论物理知识,还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物理学前沿的科研成果及研究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嗅觉,以便最大限度提升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这也就需要物理教师教学及科研工作共同发展,并在现有教学、科研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在为高职学生讲授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创新研究能力,为物理研究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学历且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物理学科研究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8:新课改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
新课改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
长期以来,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一直很高,一直被称为“主科”。它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众学科之首。而且,语文在高考中占的分数也相当多。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很重视高中语文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死记硬背,可以说是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善,加强了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主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中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巧设教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我们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就会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
1.设疑分析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原本生硬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比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记》一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设置疑问:文中确定是蒋干中记吗?学生经过分析讨论之后自己就会得出答案,而且还能明确文中的人物关系,从而分析了人物的性格。
2.创境法。在现代这个信息化时代,情境
的学校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将体育课临时改换为其他主门课程,这样已经影响了体育课真实作用的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也没有考试,最终也会变成其他课程的自习课。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生也灌输了一种“分数第一”的概念,而忽略了身体素质。
3.学校教师的教育过程较为松散。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育中是一种放养式教育,课前导人,让学生简单的跑圈、拉伸、热身,然后解散自由活动,体育课也就成了学生放松随意玩闹的时间。对于一些习惯足球、篮球的学生来说,是个练习锻炼的好时机,可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缺乏运动神经或是不习惯运动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锻炼的机会就相对于他人减少了许多甚至面对案例中的教学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只是沉浸在游戏中,而忽略了教师提倡的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锻炼,寻找学习方法的要求。教学法是极容易做到的,而且利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荷花,让学生在此情境的熏陶下产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获得以境至趣的效果。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教师的精美语言、卓越的口才、美丽的图画等等。
4.朗读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读,如果读的方法和内容把握的恰到好处的话,就会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中的人物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把人物性格淋漓尽致的演绎出来。这样,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使得学生理解加深了,兴趣味浓了。除了朗读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诵读、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
二、改变传统模式,做到“教学做合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满堂灌”的模式,相对比较僵化,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失去学习主动性,而且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果不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使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有重点,才会激发学习积极性,才会使课堂有序进行。然后,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思考,鼓励学生多提问,组织学生多分析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教师还要多向学生问“为什么”,采用“讲”“教”“学”“做”相结合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三、注重学法,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有很多的自主性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先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法,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去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是阅读和作文,很多学生不懂如何去阅读,其实是不知道如何去赏析。如果教学
三、根据案例与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相结合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教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体育教育理念,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增加体育器材,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学校也应该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的生活,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育合理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和训练,能促进人体结构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依据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今时代的体育教育应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体育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内容。师生间的.互动是双向过程,对教学对象充分了解,教学工作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又是各有各的想法。所以,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像案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对段落的主体、环境、描写、情感多方面分析,阅读全文也就不难了。另外,作文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除了积累之外,教师还要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关注情感,善于评价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动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饱含热情。首先,教师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学生,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抗拒感。其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又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动向,使其保持一个乐观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适当且有层次感,避免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困难的问题,打击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有一点就是语文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要充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体悟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汲取他人生活、思想中的经验和优秀的品质,进而得到人格上的培养以及思想上的升华等。
另外,要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要大力推进教学评价体系运用,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更明确的改进。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动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并要合理运用评价体系,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众学科之首。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就应该有新的气象。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共同进步,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篇9: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小学的数学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会简单的算术,同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就小学数学在构建“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同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希望对构建“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式训练;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术和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对于教师来讲,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为学生建立一个活跃、民主的课堂,同时也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思维训练式”的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中“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最基本的算术知识,也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将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反复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然后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不断的练习,这样的方法,虽然也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也能很好的掌握到相关的知识,但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在这过程中也没有很强的思维意识,不懂的通过思考而采取更多的方法去解决同样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容易接受各种知识,但思维能力还不成熟,而数学知识则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因此,要让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为学生树立一种思维培养的观念,让学生也要自主的去运用思维能力,真正落实“思维训练式”概念的教学模式。
二、“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建立整体性思维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思维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概念,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全面、整体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掌握会逐渐形成形成一些数学要领的系统,所以,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通过概念同化的形式而建立思维这个概念,也就是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思维去理解和获取更大范围的概念。但是在学习新的概念的同时要与原来最基础的概念进行对比,而且要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当中正确的分化相关联的概念,这样有助于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新的概念。
2.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
(1)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且《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就要进行探索,例如,要认真地研究教材内容,在课程内容当中将数学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要有一个科学性、系统性的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达到教材提出的学习目标,还要理清培养思维能力的侧重点,对自己和学生都要定一个目标,并提出相对应的要求,而且这些目标和要求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老师还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同时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比较丰富,处于具体思维的初期,还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与学生年龄发展相适应,并且要有相应的计划和步骤,才能逐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当然,这不仅仅是指某个阶段或者某段时间的培养,这要求我们在各个年级、每一节课和每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坚持,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体系,还要不断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如果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给后面中高年级的学习和培养带来造成影响,同理,如果过于重视低年级阶段的培养却在中高年级阶段忽略,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以后的学习。
(3)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而进入中高年级时会逐渐形成一些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必须要借助外在直观的操作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要利用一些直观的操作来引导学生开发思维,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适当的阶段必须脱离这种直观操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将这种方法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而学习到。
三、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1.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与课本相结合,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的实质就是在数学内容的学习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原来的学习内容上不能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严格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并且以不同的方法标记出来,以便于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加以记忆。数学课程中有一些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记混,老师要针对这种情况鼓励学生去进行一些相关概念的总结,并且举出几个实例和反例,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容易记混的`问题,让自己具有一些基本的思维,老师再在这个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进行正确的归纳和总结。在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让学生自己去找出他们在本质上的区别,让这些概念更加的系统和规律。
四、以科学的操作程序进行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求一定的科学性和顺序性,其中基本的步骤就是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概念,让学生在概念当中去感受具体的事物。同时,还要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当中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数学。其次是探究,也就是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深化和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也是“思维训练式”的重要步骤,只有在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强化,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最后要在学习当中巧妙地内化和扩展知识,采取多样化的训练,让学生在认识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得到更好地发展。还要在基础知识上进行多方位的联系,以扩展知识面,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的活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当中进行“思维训练式”概念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积极的转换思想观念,而且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具有扩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乔燕.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梁秋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J].小学数学教育,,(03):3-16.
[3]王耘,马文萍.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1.
[4]蒋小敏.小学数学“七环思维”教学模式的内涵解读[J].科学咨询,2015,(36):134-136.
[5]廖彩勤.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考试周刊,2016,(49):73.
篇10: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导学互动作为当前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去,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究,并相应地提出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课堂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事物的主动探索精神。在现今小学教育中,为符合新课改要求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小学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教学应用,不仅符合了教育教学的改革理念,也促进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互动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在进行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这样可以保障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在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空间,学生之间可以就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之间也会形成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互动教学的模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单一的授课模式,即教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并且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效果[1]。但是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原因在于通过课堂上的各类互动讨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问题的探讨之中,能够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收到有效的数学知识,并且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样不仅学生个体的成绩会有所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得到改善,进而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进步,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2.1在课堂教学预习中的应用
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以及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使其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预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3]。教师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不同课程导入方法,包括故事导入、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音像导入等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主动性[2]。例如,教师在讲述“圆”的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圆”的故事,并提出“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是圆形的事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2.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导学互动教学中的“导学探索”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时,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和错误实行有效的引导,并适当地对发言较少的同学提供具有讨论性的话题,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此外,以“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课堂分析问题“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你知道为何采用圆的形状么?”学生在回答过后,教师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从而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3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教师在本节课程内容完成后,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复述,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点,从而在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复述给予相应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的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在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数字化用户,,12:83.
[2]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89-95.
[3]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0:111-112.
篇1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五星教学模式是世界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戴维梅里尔教授近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与广为宣传的教学理论。本文基于五星教学基本原理,提出了职校数学的五星教学模式。以立体几何这一内容为例,优化了教学任务序列,设计了“激活旧识”、“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四个教学阶段,进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五星教学模式;职校数学;教学设计;立体几何
0引言
目前,职校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的证明多,与各个专业教学相脱节、应用性举例少,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以传递信息代替教学,过于依赖媒体等问题(耿悦敏,;冯宁,;杨在敏,2012;王海龙等,2013),从而导致教学效能和教学魅力差强人意。因此,重构职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梅里尔教授提出的五星教学模式试图确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有利于学习的任何教学产品的若干基本特征;是有效教学的各种处方。这些处方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理论的肯定并且有实证研究的支持。实施五星教学模式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盛群力和马兰,)。五星教学模式认为教学要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循序渐进地展开,要在“聚焦完整任务”的前提下,围绕着“激活知识”、“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四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形成“结构———指导———辅导———反思”的教学循环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五星级的教学效果。可见,五星教学模式可以作为职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工具。职校数学有很强的应用性。以立体几何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其与专业课中包装制作、建筑识图、机械识图都有紧密的联系,还有助于学生解决家庭装修、房屋维修和能源利用等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职校数学应该基于五星教学模式,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类教学问题。
1职校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任务设计
根据五星教学模式“聚焦完整任务”的要求和职校数学的特点,职校数学的教学任务设计应符合以下几条原则:
(1)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涵盖数学知识点;
(2)面向实际问题,可以很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用;
(3)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参照课时要求,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
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教学任务的分解与排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任务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实际任务,为了使其具有可执行性,需要将这个任务按学生已有基础和认知规律分解成一级、二级以及多级子任务;在此基础上把子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排列,形成子任务序列。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上面的原则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比如,以立体几何为例,对于包装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包装盒制作”这一实际任务作为完整的教学任务。对于这一完整任务,根据几何与测量中的知识结构,分解成一级和二级子任务,形成子任务序列,如表1所示。当然对于二级子任务还可以继续进行分解,这里就不再列出。
2职校数学立体几何四个教学阶段的设计
以“棱柱包装盒制作”这一子任务为例,该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棱柱的结构特征,掌握正棱柱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把这些数学知识放在包装盒制作这个实际任务中开展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源以及知识的用途,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1激活旧知
激活原有知识是教学导入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完成三个任务:首先,铺垫相关旧知。铺垫相关旧知使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比如,课前让学生制作已经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包装盒。其次,补救所缺旧知。有些知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需要补救所缺知识。比如,班级中有些学生基础薄弱,对几何体没有概念,那么这些学生需要几何体知识。最后,梳理知识结构。铺垫相关旧知和补救所缺旧知都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已有的或应有的知识结构。
2.2示证新知
五星教学模式认为有效教学需要区分教学任务中知识技能的不同类型,并设计相应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梅里尔教授认为,从认知领域来看,知识技能一共有五种类型:(1)信息,回答“是什么”一类问题;(2)成分,回答“有哪些”一类问题;(3)类别,回答“哪一类”一类问题;(4)程序,回答“怎样做”一类问题;(5)机理,回答“为什么”一类问题。同时,根据认知特点,将每一类知识技能分别设定适合其特征的内容结构,如说明主体功能、标明事物结构等;然后设定合适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图像、公式、多媒体等。
2.3尝试应用
五星教学模式认为尝试应用要紧扣目标进行操练。在示证新知环节,往往把不同的知识技能分开来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进行区分和理解。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程序、原理、信息、成分、类别是杂糅在一起的。比如棱柱包装盒制作的第一步是明确什么是棱柱,这是信息。第二步是棱柱的体积面积怎么计算,这是原理。在尝试应用阶段,让学生紧扣不同的知识技能目标进行操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综合思考问题。如,对“棱柱包装盒制作“这一子任务的尝试应用就是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各类知识技能,在课堂上制作棱柱包装盒,具体教学设计如下: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棱柱包装盒的材料、工具,规定棱柱的规格尺寸。其次,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棱柱包装盒制作的具体步骤开始制作棱柱包装盒。制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辅导。最后,每个学习小组展示制作的棱柱包装盒,交流制作经验,教师对展示结果进行评价。
2.4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反思学习成果,开展知识创新的过程。对于“棱柱形包装盒制作”这一任务,在融会贯通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课后设计并完成具有创新性的棱柱形包装盒,并积极申请专利。这个任务需要学生自己构思创意,自己寻找制作材料,自己设计棱柱形包装盒,自己完成包装盒制作。当遇到问题时,学生需要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交流,一起克服困难。最后,学生上传自己小组作品,并撰写制作心得。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自评和小组互评使得评价更加公正,也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3结语
在职校数学课程中应用五星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在当今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创新的时代,五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教学新模式。五星教学模式提倡将教学置于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提倡将课前、课中和课后通盘考虑,系统地优化教学环节。因此,在职校数学五星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征进行灵活调整,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冯宁.基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17):127-129.
[2]耿悦敏.高职数学“服务功能”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88-89.
[3]盛群力,马兰.走向3E教学———三述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4):17-24.
[4]王海龙,韩田君,徐爱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117-118.
[5]杨在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8):112-113.
篇1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是非常适合的,不仅能够使历史教学满足新课改要求,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均有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从新课改的角度来审视初中历史教学,确定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不仅没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中,阻碍学生能力、意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对此,应当注意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展开此项工作呢?
—、自学环节
基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历史教学的良好开展,首先就需要教师设计好自学环节,如此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历史知识自学中来,从而对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要想良好的设计自学环节,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及教材,合理的规划与拟定自学提纲及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予以详细的了解,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而编制适合的自学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侧重点等。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秦末农民战争》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就是针:对教材、教学目的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设计了课程自学环节,也就是提出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如秦始皇的名字有何含义,如何解释这个名字?单纯的就秦朝而言,它经历了几个皇帝,为什么最终会灭亡?秦末农民起义中谁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使学生查阅教材及相关资料,认真的学习课程内容,努力解答以上问题。
二、小组合作环节
小组学习是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环节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困惑,展开广泛的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如此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理解历史知识,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首先,要对学生予以详细了解,进而合理分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教学主题或问题引导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困惑或问题提出,以便小组成员能够共同讨论。其次,教师还要在小组讨论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便小组讨论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问题或困惑,有效学习历史知识,最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难忘九一八》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并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提出了以下问题,即“西安事变”的历史性质?“西安事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西安事变”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让每个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且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使得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这部分知识。
三、展示与反馈环节
在基于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历史教学中进行展示与反馈环节,主要是教师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展示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新问题,对新问题予以解决,从而真正掌握知识。这充分说明了,展示与反馈环节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学生即合作又竞争的意识和观念。当然,要使展示和反馈环节良好展开,需要教师选择正确的展示方式,并且在具体展示的过程中自身要进行提问、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以此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历史教学进行反馈,以此来明确基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或不适之处,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加以调整。
四、巩固训练环节
作为基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历史教学的最后环节,巩固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培训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且能够对新知识予以灵活运用。同样的,要想良好展开巩固训练环节,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合理设计巩固训练的作业,以便学生在巩固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将新旧知识加以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五、结束语
新课改在S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推行的情况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必然情况,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选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如此可以大大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基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将经历自学环节、小组合作环节、展示与反馈环节、巩固训练环节,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协作精神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教师,2011,(12):93.
[2]吴琪?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〇12.
篇13:新课改高中数学问学模式分析论文
新课改高中数学问学模式分析论文
一、高中数学问学模式分析
高中数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学方法死板、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现象,教学方法不能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问学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问的方式达到学的效果,从而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鼓励问学。问学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就可以直接地解决该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地解决心中的疑惑,就会在后期学习中积累更多的问题,从而阻碍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积极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将问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具体措施包括一下两点。第一,情感激励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大胆提问,突破心理顾虑,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积极的形象,在心理上给学生暗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期盼,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向教师提问。教师应注重在学生提问前的鼓励,营造出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动学习的氛围中,从而自如地提出问题。第二,善于捕捉学生的表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心里会出现疑惑,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出现变化,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明确学生的疑惑。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表现,能够洞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而让学生提出心里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效果。
2.创建新型的问学模式,提高交流效率。问学模式要通过新型的方式来实现,传统的问学都是通过教师要求学生提问的方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影响力有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提供更加高效的交流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完善学生的提问技巧。让学生“想问”“敢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问”,使学生真正地通过自主选择、独立探究获取知识、提高创造能力、体验学习意义。提问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在经过大脑分析和自己思考后再进行提问。学生的提问能力要结合教学目的,明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能够紧密地联系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问技巧也是学生发问的关键,提问的技术有多种,如研究性发问、联想性发问、异向性发问、反思性发问等,学生要在学习中实践这些技巧。
第二,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创设更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外交流更加方便,学生在家中就可以借助通讯工具与教师交流。利用课外交流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对所要获知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避免了低级问题带来的时间浪费。教师可以创设更多交流平台,例如,邮箱沟通、网络语音和视频通话等,借助这些平台教师可以集中答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问题解答。
第三,课堂设置专门的提问训练模块。一方面对学生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部分典型问题进行答疑,另一方面可以专门训练学生的问题形成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深入探讨和解决问题提供契机。
二、总结
问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并且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创设更好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主动提问也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通过提问达到学习的目的。
篇14: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中心完全小学 王金龙
有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有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要信任理解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学生在群体面前暴露自己无能。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学习数学。例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一课,新教材(人教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现实情境:一个小男孩手持10元钱站在一家商店的货柜旁准备买东西,货柜上摆放着分别标有8元、15元、6元、40元、45元和20元的各种玩具和体育用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想到些什么?只见学生立刻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参与其中,纷纷表达着各自的意见。这个说:“看来我只能买乒乓球拍(8元)或者买皮球(6元)了,我更喜欢皮球”;那个接着说:“那你还剩 4元”;有个学生甚至这样说:“我最喜欢踢足球,要15元,钱还差一点,如果这个商店可以降价就好了,不行的话,就只好回家再要钱了”。教师对学生的这些有思考、有个性、有创意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进一步提出:你们刚才的这些想法和问题与数学有联系吗?为什么?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发现所有这些其实就是数学中的“比大小”“估计”和“加减法”知识。接下来教师说:希望同学们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对于教材中10-6=4(元)等人民币的计算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数学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设计了“交朋友”的课件游戏。课件由二十多个“可爱的小动物”图片组成,调起了学生的胃口。这些小动物带着如“勤俭节约”、“讲究卫生”、“音乐”、“背诵一首刚学的古诗”、“说一说妈妈的生日”等多方面的知识来到了课堂当中。同学们首先要小组合作,商量好和哪个小动物交朋友。然后选出一组同学为代表,比如是和“第3列、第2行”的小兔子交朋友,就请其中一位同学用新知识确定小兔子的位置是“第3列、第2行”,另一位同学以数对的形式正确的书写在黑板上:(3,2),再由一位同学亲自点击鼠标,显示出小动物带来的问题,比如:“请在(4,8)位置上的同学说出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并邀请教室中在“第4列,第8行”位置上的同学进行回答。这位同学不仅要很快的反映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小动物的问题。这个环节使新知识巧妙的穿插在游戏中,不仅有交流、有合作,而且形成了全班性的互动,学生在愉快地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多方位知识的熏陶、能力的培养,使数学课的教育效果更加丰满。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要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这样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获得美好的情侣感体验。
篇15: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浅论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论文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读书的兴趣,对人类文化的兴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许多学生在考试中,语文标准化试题可以取得很高分数,作文也能不离中心不偏题意,可实际上这些学生往往在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上普遍呈现出无创意性,也缺乏真实感和语言的内在美感,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警醒。语文教学必须下大力气实行变革,否则,语文教学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一头撞进死胡同。
一、语文教学要变教师中心为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是我国教育长期存在的顽疾。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做到有教案但不被教案所囿,才能最大限度地点亮学生的思想之灯,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
而在我们的教改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曲解这一点,他们在课堂结构上,把教学时间来了个重新分配,比如40分钟,其中30分归老师,10分归学生,或者把一整节课的时间都给学生,似乎这算是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则不然。是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的判断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而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时间上的划分或环节是否完整。
二、语文教学变分数评价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在学校中是至高无上的,教师对学生的奖罚,甚至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都与其所在班级学生所取得的分数相关。
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全民皆生活,处处即语文,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不要把充满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语文变成枯燥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不要让鲜花般的少男少女们终日沉浸忙碌于分数之中。从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伊始,我们的语文教学教给他们什么呢?我们给予学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就连最诗意化的诗歌鉴赏也都做起了标准答案。
我们告诫学生必须按照标准答案回答问题,否则语文考试得不到高分,否则语文就是没学好没学透没学深!想来这是多么可怕,我们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原本奔放活跃的思维一步步走向僵化,有意无意地让我们中华文化最美的语言蜕变成呆板的八股,没有了形神兼备,没有了意境、体味和语感,无须咀嚼,亦苍白无力!
三、语文教学要变肢解式为诱导式
教师的责任在诱导,诱导并不排除教师讲解,有时还要“畅讲”,但要精当,要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者见不到之处,教师“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给学生启发指点一下,使学生开窍,从而领悟读书之法。
一篇文章当然由许多字、词、句,由句、语段、段落,由各种修辞技巧等部件组成。但是这些部件组合起来,便构成一个意义整体,字词句、语段、段落、修辞技巧等部件由一个统一的灵魂统领,才构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
当我们告诉学生一大堆多么好多么好的部件时,却常常忽略一个最初、最原始的`问题:这些好部件是在怎样一种动机下完美组合在一起的?这个问题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而我们的讲授往往只涉及部件,譬如文章选词的精当、句子的深刻含义、立意的深远、段落划分、中心句及主题思想,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往往失掉了“灵魂”,而只是肢解文章的部件,单独分列讲述部件是如何好,这就难免使学生索然寡味,同时使本来应生气盎然色彩缤纷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没有真性情的肢解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诱导学生去读文章,去读更多的书,为达这一目的,教师分析讲授课文时,应区别不同文体不同时期文章特点,采取不尽相同的诱导方式,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篇16: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比较传统,没有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开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使学生阅读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分段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教材中或笔记本中记录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安排课后作业使学生背诵和记忆课堂教学记录的笔记,学生被动的学习语文,对语文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失去兴趣,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教学中教师过于严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足,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三,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受到限制,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
篇17: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论文
2.1语文教学中注重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
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雪孩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播放“雪孩子”动画故事片段,使学生观看动画故事,用动画故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學生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动画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2课堂教学师生转换角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师生转换角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语文《静夜思》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课堂中使学生根据自对古诗的理解走上讲台讲解古诗,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在台下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待学生讲解完之后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课堂师生转换角色还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以往教学评价由教师一人完成,转换角色后使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为学生设置评价标准,使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课堂师生角色的互换,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
2.3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将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指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柳树进行比较,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掌握了柳树的描写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再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仿写一篇春天景物的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不断反思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伟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6).
[2]吴小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16).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 2期
篇18: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不仅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缩小在每个科目和课程上,也是给各个课程带来了新的发展,新课改给小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且改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那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思想负担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差,整堂课都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学习。而且教学的内容不能过多,要不学生接受不了。但是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老师不要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课堂时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思路快速的跟上老师的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2.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
语文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和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连的。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的积极的将语文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让学生之间就语文知识进行交流,汇总语文知识的点点滴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表达和运用。
3. 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氛围
营造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要考虑小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味,教学中教师巧妙的运用语言,为语文课堂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做好奖励和鼓励是计划,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 新课改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分析的论文(共18篇)】相关文章:
教研活动计划2022-12-07
第二学期科研工作总结2022-04-30
新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育及英语教师素质的探究论文2023-10-02
学年第一学期中学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05-14
如何激发小学语文的课堂活力论文2022-10-14
学年第二学期小学科研训工作计划2022-11-07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2023-12-11
校本研训工作计划2024-02-09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2023-11-20
音体美课堂教学改革论文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