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时间:2022-07-23 05:27:0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共19篇)由网友“三德卡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1: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和2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1和2.

(二)使学生了解1和2的数序.认识“>”、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难点:写数字1和2.

课前准备

(一)教具:1,2的主题图、计数器、绒板、小棒、圆片.小鹿、小鸭、小正方体和枫叶实物图片.1,2的数字卡片和田字格黑板.

(二)学具:小棒、1和2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问题:

谁比谁多?(梨比苹果多)

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梨少)谁和谁同样多?还可以说几和几同样多?

2.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数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刚才同学们看老师拨珠数数都数得很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2的认识.(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学习最认真.

1.教学1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看图数出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问:图上画的谁?她在做什么?(小学生在写作业)这个小朋友写字的姿势好不好?

师说: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师问:图上除了小朋友还有什么?(有课桌、椅子、书、笔和铅笔盒)

数一数:这些东西都是多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铅笔盒)

(2)出示小鹿图:

师问:圈里有几只小鹿?(1只)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在计数器上拨出1个珠子.

师说: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1根小棒.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你们仔细看看教室里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教室里有一块大黑板、一张讲桌、一张课表、一把大尺子……)

师说:刚才同学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1,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1)

2.教学2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看图数出数量是2的人和物.

师问:图上画的谁?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图上有2个小朋友在试飞航模飞机.)

师问:图中画的人和物的数量各是几?

指名说: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2只小鸟.

(2)出示鸭子图:

师问:这是几只小鸭?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2个珠子.

师问:老师拨出几个珠子?

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拿出2个圆片.

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和物的数量可用2表示.

(人有2只手、2条腿、两只眼睛……自行车有2个轮子……)

师说: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2,就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2)

3.教学1和2的顺序.

(1)老师在计数器上先拨出1个珠子.

师问:我再拨出几个,就是2个珠子?

1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2)学生摆小棒:

先摆1根小棒,想一想,再添几根就是2根?(自己动手摆)

师问:1根再添上几根,就是2根?

(3)出示点子图: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卢、子下写1)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点子下写2)

提问:我们要把这两个数排一下队,应该谁在前,谁在后?(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师说:对!在数的顺序中,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4.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图:

师问:2个方木块和1个方木块比,谁多谁少?(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

(2)认识大于号:

师说: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也就是2比1多,我们就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这个符号叫大于号.(老师在“>”下面写“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2大于1,表示:2比1大.(指名说)

5.教学2的组成.

出示枫叶图片:

师问:有几片枫叶?这2片枫叶可以分成几和几?

老师演示:2片枫叶可以分成1片和1片.

师问;1片和1片合起来是几片?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以说1和1组成2.(指名说、齐说)

6.教学1和2的书写.

(1)指导书写数字1:老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一个1,然后说要点: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上下顶格写,从上到下稍斜一点,笔道要直,一笔写完.

学生在练习格里描写1.

(2)指导书写数字2:书写的要点是:2也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格左角起笔,充满格画圆,画到横虚线左半部中间靠右再写斜直线写到左下角,最后写横.一笔写完.

教法同上.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片1和2,按顺序排队.然后顺读,倒读一遍.

2.老师指2>1,指名读式子,说表示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和2,会读会写1和2.会排列1和2的顺序,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还记住了2的组成.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认识1和2,是为以后学习认识3~10打基础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设计上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不仅知道1和2代表的实物是多少,而且还能将抽象的数的含义具体化.加深对数的理解.

二、学生对于数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都是刚开始接触,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数字1时,老师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主题图中的小朋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指导书写上多花点时间.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写数字时,就要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整齐.并且要求姿势要端正.

篇2: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的十进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学会兑换人民币.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受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10个一是(  )  10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到商场买东西,到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对了,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听说过哪些货币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磅,法国的钱叫法郎,……)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各种分币.请同学们从自己面前摆放的人民币中指出1分、2分、5分硬币摆在桌面上.(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逐个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让学生看,并把放大的硬币示意图贴在黑板上)

师:1分、2分、5分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它们的币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样的.

教师指着示意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哪个是1分的硬币?( 1分的正面有数“1”,数“1”下面有“壹分”字样,“壹分”周围有麦穗图案)

师:谁说一说2分的硬币有什么特点?(2分的上面有数“2”,数“2”下面有“贰分”字样,“贰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1分硬币稍大一点)

师:谁告诉大家5分的硬币上面有什么特点?(5分上面有数“5”,数“5”下面有“伍分”字样,“伍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2分、1分硬币都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2分、5分的硬币,同学们看一看硬币的背面有什么图案?(人民币的背面是国徽图案)

师:在国徽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这些是人民币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护人民币,你们从小也要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2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让学生自己摆出学具,两个1分的)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同上)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2分和几个1分的呢?有几种换法?(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自己不同摆法的思路)

3.教学例2.

出示投影片,教师用壹分币一个一个地数,数出10分来.

师:10个1分是多少分?(10个1分是10分)

师:想一想10分可以换学具中的哪一张人民币?请你悄悄地找出来,老师说一二三,你们一起举起来,看谁找得对.(学生举起1角)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10分可以换1角,1角的人民币左、右两个下角都有一个“1”字,面上有“壹角”两个字)

师:你真聪明,不但找得快,而且还说出10分可以换1角.那么1角也可以换成10分,1角和10分同样多,因此我们说:1角等于10分.(板书:1角=10分)

师:想一想几个2分币可以换1角?几个5分币可以换1角?(5个2分币可以换1角,2个5分币也可以换1角)1角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教师边说边板书并贴示意图)

4.教学例3.

师:请同桌的同学一起在学具中找出2角和5角人民币,互相说说2角和5角的人民币各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后,指名说出2角和5角人民币的特征.教师板书并贴示意图)

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

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兑换.(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还可以怎样换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

5.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所有1角的人民币,一角一角地数,数到10角.(学生动手数出10角)谁来告诉大家可以换一张什么样的人民币?为什么?(10角可以换一张壹元的人民币,因为1元=10角)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币.(教师同时板书并贴示意图)10角可以换1元,1元也可以换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1元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师:到现在我们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分、2分、5分三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角、2角、5角三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只有1元的1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其它纸币的,以后我们再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书:p.38~p.39.并在书上填空.集体订正后,让学生口答一元等于多少分?

师:你们认为人民币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12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千2百万元,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1题.(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来是(  )角(  )分.

(2)把3张1角、1个5分、2个2分合起来是(  )角(  )分.

2.游戏: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购买.

一支铅笔:1角5分  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  一块手帕:3角6分

一本书:1元5角8分

3.抢答题

1角=(  )分  10分=(  )角  3角=(  )分

40分=(  )角  6角=(  )分  50分=(  )角

4.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3题填在书上.

5.课堂练习:p.43练习十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以及它的十进关系有一个直观形

象的初步认识,教学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课前应备有足够的学具,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

使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1角=10分的进位关

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迁移规律,学习了1元=10角,进而得出1元等于100分.并适时地

归纳、概括出这节课认识的几种人民币,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了整体认识.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教师在教学中还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为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良好作用.

板书设计

篇3:4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二)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三)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4的认识及组成.

难点: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方块图和小棒4根.

(二)学具: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老师指黑板上的桃子图提问:

3个桃子再添上1个是几个?(4个)

师说:对,3个添上1个就是4个,今天我们来学“4的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小明他们班的同学到电视机厂参观,看见工人们在生产电视机.过了几天,老师又带他们到农村参观,他们来到农村,看见了什么?(出示主题图)

1.认数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来到农村,看到了什么.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几台拖拉机?

师问:原来有几台拖拉机?又开来几台?一共有几台?

指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2)用小棒摆四边形:(出示磁铁小黑板)

老师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四边形.

师问:你们看,老师摆了一个什么图形?(老师摆了一个四边形)或(正方形)

师问:这个图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

师说:你们愿意摆吗?好!请你们拿出4根小棒,也摆一个四边形.

师说:刚才我们数了4个农民、4台拖拉机、4根小棒,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4,我们就可以用4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4)

(3)你们还看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4个4个的?

提示:想想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马路上……(桌子、椅子都有4条腿、汽车有4个轮子、黑板有4个角、4条边等等)

2.教学4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上前在计数器上先拨3个珠子,再拨1个.

师问: 3个珠子再添1个是几个?(用完整话回答)

(2)出示点子图: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4.

请同学按照数的顺序说说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齐读:1234321

3.比较3和4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左边有3个方块,右边有4个方块)老师在方块图下面分别写上3和4.

师问: 3和4比,谁大?谁小?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3和 4比, 3小4大,中间应用小于号连接)老师板书“<”.

齐读:3小于4.

指名说:3比4小.

(2)出示方块图:

师问:这是几和几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说,老师板书:4>3.

指名读:4大于3.

指名说:表示4比3大.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自己摆小红花:每人拿出4朵小红花图片,把它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边摆边小声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4.

指名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说一组,老师板书:

指名读4的组成,齐读.

5.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

指导看书上排队上车图,然后回答问题:

师问:他们在做什么?(排队上车)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问:

(1)谁排第一?

(2)小朋友排第几?

(3)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4)大姐姐的后面有几个人?

(5)解放军叔叔的前面有几个人?

(6)从后面数,小朋友排第几?

6.指导书写数字4.

师边示范边说:4是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再写.注意写时要和∠的竖平行,写斜竖.学生在书上描写4.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的认识,知道了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记住了4的组成.下面咱们再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游戏:

(1)排排座:

正排:拿卡片1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后面?拿卡片2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后面,谁在我的后面?……

反排:拿卡片4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前面?拿卡片3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前面,谁在我的前面?……

(2)找朋友:

拿  卡片的同学上前来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3的卡片上前来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说: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1和3,对不对?(下同)

(3)做拍手游戏:师生拍手,对4的组成.

2.看图填数:

3.填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4的认识”,前面已经学过了对1,2,3各数的认识.数数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这几项内容学生在学习1,2,3各数的认识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这节课里就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会1,2,3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4的认识.

这节课里第一次出现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实物摆成两堆,看有几种摆法,然后归纳出4的组成.摆出一种组成,要启发学生联想出另一种组成.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它是为以后学习5~10各数的组成打基础的.因此,在这节课里要体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教案的设计上要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篇4:8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认识8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掌握8的组成,正确书写8.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 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40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      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

师: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2.出示

☆☆▲□▲☆☆▲☆▲▲☆☆☆

一共有颗☆.

在左起第()个.

在右起第7个图形下面画√.

任意圈出3颗☆.

板书设计

篇5:6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的人和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

(二)初步了解6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了解6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三)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6的认识.

难点: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直尺图、点子图和一束纸花.

(二)学具:小棒、小方块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老师指板书问:1~5的5个数谁最大?

比5少1的数是几?(是4)

比5多1的数是几?(是6)

师说:你们说得对,比5多1的数是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

1.学习认数6.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在做值日)

数一数: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人做值日?(6人)

再数一数: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小结  刚才我们数出图上有6个人做值日,还数出图上有6张桌子、6把椅子.这图里的人和物的数量都是6,可以用6来表示.

板书:6

(2)拨珠数数:

指名学生上前拨珠:先拨出5个,再拨出1个.回答一共是几个?

师问:5添上1是几?(5添上1是6)

数一数:教室里面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每排有6张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户上有6块玻璃……)

(3)摆一摆:

每人拿出5根小棒摆在课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几根?

自己小声地从1数到6,再从6数到1.

师问:你们谁能用这6根小棒摆一个图形?

指名一人到前面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

师问:你们摆的是什么样的图形?(6边形)

用几根小棒摆成的?(6根)你们还可以摆出别的图形吗?(自由摆)老师行间巡视,随时表扬摆得好的.

2.教学6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直尺图:

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师问: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6排在什么地方?(6排在5的后面)

你们数一数,从0数到5,看看尺子上有几小段?(5,小段)

5个小段再加上一个是几个小段?(6个)

齐读:看自己尺子从0读到6,再从6读到0.看老师放大直尺读,从1读到6,再从6读到1.

师问:比5少1的数是几?比5多1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一).

师问:

①左边几个圆?右边几个圆?它们的下面应写几?

板书:5,6.

②这两个数比较,谁多?谁少?

③5和6之间应填什么符号?板书:“<”

读作:5小于6,表示:5比6小.(2)出示点子图(二).

师问:这是哪两个数比大小?(6和5比大小)6和5之间应填什么符号?(学生在课本上填出“>”.老师板书:6>5)

指名读、指名说表示什么.

4.学习6的组成和分解:

请同学们拿出6个小方块,把这6个小方块分成两堆,看看可以分成几和几.

要求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边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分完后师生共同整理6的组成: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到这一组能联想出另一种分法吗?(还可以分成1和5)看到  呢?(还可以分成2和4)

看卡片  说6的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1)看图回答问题:(看书上28页蝌蚪图)

①图上画有几个瓶子(6个)

②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蝌蚪)

③找一找,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只小蝌蚪?(5只)

④再找一找,有6只蝌蚪的是第几瓶?(第4瓶)

学生回答后,在书上填数.

(2)做游戏:

老师请第2组前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再请第3组第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做得对不对?

6.指导书写数字6:

老师边范写边说:“6”是一笔写成,下边是个圆.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右一点、往左稍弯、斜下过中线从左向右画半圆.

老师领着学生在书上练习格中描写2~3个6.然后自己独立写6.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6”这个数,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记住了6的组成和分解.希望同学们回到家里再看一看、数一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个6个的.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给这6只小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指名一人上前排队.

2.猜一猜:

师说:我手里有6朵花,分两只手拿、我先拿出3朵,(另外3朵藏在背后)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花?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再猜,我先拿出2朵,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找朋友:

老师出示卡片数和学生举出的卡片数合起来是6.

4.口答: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6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1~5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法上要有所创新,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节课采用迁移法、以旧引新.通过看图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完成新课任务.

在巩固反馈阶段,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还通过排排队、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来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篇6:5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二)使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三)会区分“5个”和“第5个”.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难点:会区分基数和序数.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小棒、方块图.

(二)学具:小棒、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拨珠数数: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

顺数:1 2 3 4,

倒数:4 3 2 1.

2.看卡片口答:

1○4 4○3 2○4

3○4 3○2 4○1

3.口算:

3+1= 2+2= 1+1=

2-1= 3-2= 4-1=

2+1= 1+2= 1+3=

3-2= 4-2= 4-3=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前几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工厂、农村参观,同学们见到工人在做工,农民在种地.今天,老师又带着同学们到部队参观.你们看,他们看见解放军叔叔在干什么?(出图)

1.教认数5.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解放军叔叔?

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说:你们都数对了.这幅图上有5位解放军叔叔、5匹马、5支枪.这里的个数都是5,我们就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认识.板书:5的认识.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2)摆一摆:

请同学拿出5根小棒,摆在桌子上,然后从左往右数一数:1根、2根……看看是不是5根.

老师拿出5根小棒,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五边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摆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

师问:数一数,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条边?

师说:对,这是一个5边形.是用5根小棒摆成的.

2.教5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摆的点子图顺序对不对?

指名上前更正过来: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

板书:1 2 3 4 5.

齐读:顺读,倒读.

师问:

①按照数的顺序,4的后面是几?

②5的前面是几?

③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每人准备“>”和“<”的卡片.

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老师在方块下面分别写4和5)

4和5比较,谁大?谁小?

师指板书问:4和5中间应填什么符号?请把符号举起来.订正后,放下.

老师板书“<”.

指名读:4<5,4小于5.

指名说:表示4比5小.

出示方块图:

师说:我把这两摞方块互相调换了位置,改成这样摆,5和4中间应填什么符号?

学生举符号卡片,老师板书:“>”

齐读:5>4,5大于4.

指名说:表示5比4大.

4.教5的组成.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边操作、边思考.

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师说:你们看,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这是因为两堆小棒的位置调换了.只要知道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也组成5,所以记住这一组就可以了.

师问:同样,知道了3和2组成5,就能想到什么?(想到2和3也组成5)

练习5的组成:

看卡片,说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指导学生看书上“小朋友赛跑”图.

师问:

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赛跑?

③穿绿衣服的女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④穿红衣服的男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图和数对照着说:“谁跑第几,谁跑第几,谁跑第几……”

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齐读:第1,第2……

6.指导书写数字5.

师边范写边说: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写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第二笔在斜竖的靠上方写横.

学生在课桌上练习书空.

在书上练习格里写5.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认识,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还记住了5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1~5的数字卡片.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做拍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5.

师说;我说1,生说:我说4.

3.两人一组做拍手游戏.

4.做“找朋友”游戏: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数字卡片找朋友.(两个数组成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5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4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学方法是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在教学方法上和前面几个数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教5的组成时,不但让学生会摆、会说5的组成,还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归纳整理,为以后学习6~10各数的组成做准备.同时,这种教法也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环节中设计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篇7:3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3.

(二)使学生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小于号.

(三)掌握3的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3的组成和3的书写.

难点: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计数器、贴绒小棒、点子图、方块图.

(二)学具:1~3的数字卡片、3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填数: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师指板演题,提问: 2个海棠再添上1个是几个?(3个)对!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认识”.(板书课题)

1.教学3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工人在生产电视机)

数一数:这幅图里有几个工人?几台电视机?(3个工人,3台电视机)

(2)拨珠数数: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2个珠子,又拨出1个,问:老师在计数器上先拨出几个珠子?又拨出几个?一共拨了几个?

师说:2个珠子又添上1个是3个.

指名说:2个珠子又添上1个是3个.

(3)学生摆小棒: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3根小棒,用这3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好,摆得快.

指名上前用老师的贴绒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小结  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3,就可用数字3来表示.(老师用红笔描课题3)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品的数量是3个3个的?(三角架有3个角,三轮车有3个轮子,3本书,3个碗……)

2.教学3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点子图:

提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123.

提问: 1排在谁的前面?(1排在2的前面)

1比2大,还是小?(1比2小)

2比1呢?(2比1大)

2排在谁的前面?(2排在3的前面)

2比3小,还是大?(2比3小)

3比2呢?(3比2大)

(2)读一读:1 2 3  3 2 1

(3)说一说:2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提问:左边几个方块?右边几个方块?师板书:2 3

提问:2个方块和3个方块比,谁多?谁少?( 2个方块比  3个方块少)

(2)出示“<”号:

师说:2个方块比3个方块少,就是2比3少,我们就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

板书:<(在2和3之间写<)

小于号

师说: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在<下面板书小于号)2M3:读作:2小于3表示2比3少.指名读、指名说.

(3)出示方块图:

提问:这是几个方块和几个方块比多少?比的结果是3个方块比2个方块怎么样?(3个方块比2个方块多)

想一想:谁能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

指名说:师板书:3>2.

指名读、指名说:3比2多.

小结  今天又学习了一个新的符号,叫小于号.它和昨天学的大于号的样子差不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符号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两人一组议论,然后指名说.

老师归纳:(指板书)小于号的尖朝左边,口朝右边.也就是尖朝着小数,口朝着大数;大于号的尖朝右边,口朝左边.也就是口朝大数,尖朝小数.

齐读:2<3 3>2

指名说:2小于3,表示2比3少.

3大于2,表示3比2多.

4.教学数的组成:

学生动手摆小棒:每人拿出3根小棒.

左边摆2根,右边摆1根.

说一说:几和几组成3?板书:

3可以分成几和几?

左边摆1根,右边摆2根.

说一说:几和几组成3?板书:

可以分成几和几?

5.教学3的书写:

出示田字格黑板,老师范写3.然后指导书写,强调3的两个半圆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的右边,一笔写成,要写端正.学生在书上练习格里描写3.

(三)巩固反馈

1.给数字卡片排排队.

请同学们拿出1,2,3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从1数到3,从3数到1.

2.出示卡片:

指名读、指名说各表示什么.

3.口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3的认识.知道3比2大,用3>2表示.记住了3的组成,会写数字3.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再看看哪些东西的数量是3个3个的.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3的认识是在1,2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教案时注意了与前面知识的联系,由2导入新课.老师指海棠图问:2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学生对数的顺序的掌握比较容易,因为只有3个数.所以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上,教学生会说:1排在2的前面,1比2小,2比1大.2排在3的前面,2比3小,3比2大.

在教学比较大小的环节中,主要是渗透谁知谁比.谁多谁少.在讲2<3时,老师设计了放手让学生在学会3>2的基础上自己动脑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让学生练习说的时间.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篇8:9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9.正确区分9的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

2.使学生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掌握9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类推能力.

4.结合主题图,教育学生从小要勇敢.

教学重点

掌握9的组成和9的写法.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请一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当裁判.

2.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0到8),边摆边读.

问: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比4大1的数是几?比4小1的数是几?

和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8去掉1是几?8添上1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9.(板书课题:9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师:你想学习9的哪些知识?

1.学习数数9

(1)投影出示主题图

学生自己观察图,叙述图的意思.(可以采用同桌互说,再指名说的方法.结合图的内容教育学生从小要勇敢.)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小结:图上有9个人、9棵向日葵,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9,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印刷体的9)这就是9,和我们学过的哪个数字比较像?(出示6)

(2)你能用学具表示9吗?

学生摆学具.(9根小棒、9个圆片、9张卡片等)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9说一句话.

2.学习9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

问:8添上1是几?9去掉1是几?9应该排在几的后面?

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

老师出示直尺图,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正读、倒读)

问:8的后面是几?9的前面是几?

老师出示点子图.

问:8和9比谁大?8和9的中间应该写什么符号?(板书“<”=为什么?9和8的中间呢?(板书“>”)

你知道比9小的数还有谁吗?学生举例(0到7之间的数)

3.教学9的组成

师:9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可以先摆圆片,然后在书上填空;能力强的同学也可以不摆学具,直接填出9的组成.

集体交流.

问:怎么填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师生共同总结出9的组成.

板书:

学生记忆9的组成:生生对口令.

4.9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投影出示48页的小象图.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教学9的写法

师:我们了解了9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9呢?

演示动画“9的写法”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9.

三、总结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9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数数、认数、读数及数序.

学生在桌上按顺序摆数字卡片(0到9),边摆边读.

2、练习9的组成.

师生对口令.

3、练习写数

老师读数,学生书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还有几站?

游戏目的

熟悉10以内数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按一定顺序设置数个站牌,上面写好站名.

游戏过程

1.教师做车头,数个学生跟在背后做车身,共同组成一辆“公共汽车”.

2.教师说明目的地,并要求学生数出,乘几站才能到达目的地.“公共汽车”开动后,教师可随时提出问题:已经过了几站?还有几站到目的地?

篇9: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

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 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 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总评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篇10:认识图形(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盒子,你也拿一个你喜欢的盒子给老师看看(师边摸其中的一个面边说),请你也摸摸你拿的物体的一个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师简介三棱柱,并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在展示台上画)展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4)小结。

师:这

(师拿图形,生说,师贴。)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由体出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上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那你们能不能从桌子上的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意在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三、练习。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找名字(第36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习,同桌互查。

3.猜谜语。

师:我们今天请来的三个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有信心猜出来吗?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五、布置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课后反思

1.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平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本节课缺少让学生表述的机会。如: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试找今天认识的四个图形,并且到讲台上展示摸给大家看,学生虽兴趣很高,但反思后发现此处只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摸,如果能够让学生边说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边摸着展示给大家看,效果会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篇11:认识人民币(人教版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

二、新授: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④课件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

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

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

(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3)按数字大小分。

(4)按新版、旧版分。

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

(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学生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

(板书: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

【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总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小)

评析(谢文霞)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篇12:4的认识(2)(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4.

2.了解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

3.初步建立“序数”概念,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4的含义,掌握4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4的组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数字娃娃,你们看,谁来了?

演示动画“3的组成”

生:1来了.

问:1的后面应该是几?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师:对!现在2也来了.谁说说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2的后面是谁呢?

师:对!是3,看3也来了.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几和几组成3?

继续演示动画“3的组成”

问:你们知道3的后面是谁吗?

师:对!就是数字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4的概念

出示图片“4的主题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有3辆拖拉机在收割,后来又开来1辆,一共是4辆.

我还看到有4位农民伯伯.

师:4台拖拉机、4位农民等,它们的数量都是4,都可以用4来表示.(出示“4”)

师:这就是印刷体的“4”.你能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你试一试.

请你用掌声表示4.

问:谁愿意模仿小动物叫4声?

4里面有几个1?几个1是4?

2.了解4以内的数序

演示:先拨3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问:3添上1是几?4去掉1是几?(再拨去1颗珠子)

出示图片:点子图.

问: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4,再从4数到1.

3.比较大小

出示图片:方块图

问:左边的图可以用几来表示?右边的呢?

比较3和4的大小用怎样的符号连接?为什么?(板书:3<4=)

问:由“3<4”你能想到什么?(板书:4>3)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摆学具:将4个小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总结出:

师生对口令,练习4的组成.

5.建立“序数”概念

演示动画“序数”

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多有秩序啊!

问:谁排在第一个?小朋友排在了第几个?

师:听口令:这一行第4个同学起立,前4个同学起立……

6.指导书写

演示动画“4的写法”:学生练习描红,然后独立写一行4.

巩固练习

1.填空

2.按顺序摆出1、2、3、4的数字卡片.

3.划掉任意4个圆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篇13:5的认识(二)(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5.

2.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3.进一步理解序数概念.

4.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5的含义,掌握5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5的组成.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都认识了那些数?谁能按顺序说一说?

生:1、2、3、4.

你还记得这些数是由几和几组成的吗?

出示卡片,学生回答.

师:我们认识了4以内的数,今天该认识几了?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建立5的概念

出示教材第19页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图上有几位解放军叔叔?几匹马?几枝枪?

师:这些人和物,他们的个数分别是5,因此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板书:5)

学生读:5.

问:5的样子像什么?

生:像钩子.

师:你能用小棒摆出这样的图形吗?(出示一个五边形)

师:你用几根小棒摆出了这样的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演示动画“数数5”).

问:你还能用手中的学具表示5吗?

学生任意摆5,然后进行汇报.

2.了解5以内的数序,比较4和5的大小.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1、2、3、4、

问:再添上一个珠子是几?

师:4添上1是5,那么5去掉1是几呢?5应该排在谁的后面?演示课件“5的认识”

师:1个点子用几来表示?(出示“1”)2个、3个、4个、5个哪?

问:这几个数的顺序是什么?

生:1、2、3、4、5.

问:你会倒着数吗?

出示p19 方块图(一).

师:我们来数一数,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

老师演示,学生数数:1、2、3、4.(板书:4)

1、2、3、4、5.(板书:5)

问:4和5比,谁大?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打手势,老师板书:<

出示p19 方块图(二).

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呢?(板书:5   4)

问:5和4比,谁大?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打手势,老师板书:>

3.教学5的组成

师:请你拿出5根小棒,把它分成两部分,看有几种分法?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5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

全班汇报:

问:看到这两个5的组成图,你还能想到什么?

师生对口令,练习5的组成.

4.区分基数与序数概念

出示P20 赛跑图(图片“赛跑图”)

师:小朋友们在进行长跑比赛,看,他们跑得多用力呀!

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比赛?谁排在第5?排在第3的是谁?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儿排在第几?穿红上衣的小男孩儿呢?

5.指导书写

师:我们了解了5的含义,知道5在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那么怎样才能把5写好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演示动画“5的写法”)

学生练习写5:先描红,后独立书写.

巩固练习

1.说数的组成:两人一组,对口令.

2.填空

(1)

(2)

3.写数练习

在本子上写1、2、3、4、5.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篇14:10的认识(2)(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坐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1.会数数量是10的物体,会读、写10.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的组成及写10.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计数器、直尺、点子图、小棒、红花、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1数到9,从9数到1.

2.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进行有关的思考教育.

学生观察图,看懂了什么?使学生明确:有10个人,10个气球.

2.出示有关印刷体10,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用学具摆10个物体,多次感悟10是数出来的.

3.出示计数器,启发学生10是怎样得到的?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同桌或小组进行操作.然后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从2数到10,从10数到5……

5.比较数的大小.

观察点子图,互相交流,并在○填写,用手势表示.说一说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组成.

(1)同桌同学用小棒摆一摆,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学生填书.学生说一说,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2)进行对口令练习.

7.10的书写.

(1)教师指导10是一个数,由1和1组成,写成两笔.

(2)电脑演示动画“10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田字格里练习写10.

三、巩固发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连线.

3.出示组成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这几个数都大,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写1,右边写0.通过摆小棒,我们还知道了10的组成情况,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   □   8   □   □

□  9   □   7   □

2.如果有10个草莓让你和爸爸、妈妈三人分吃,你会怎样分配呢?看有几种分法?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是在9的认识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前先安排复习9以内的和9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准备。

教学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体验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边摆小棒,边填写组成,并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时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发展,学生多次体验,有利学生掌握新知,并且激发学生学习数字的兴趣。

探究活动---手指游戏

游戏目的

熟练数10以内数.

游戏过程

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

篇15:减法的初步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减法.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2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3?3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1组成2?2可以分成几和1?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 2+1= 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师说:从2里面飞出的,这2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飞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1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 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师说: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有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2只)

自己小声练习说、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3)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对!有3只小鸡,跑了1只,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减去1只,(边说边指板书)所以用减法计算.还剩几只呢?(还剩2只)

指虚线圈问:这个虚线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学3-2=1.

(1)出示小燕子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列算式.

师问:你们能看图列一道算式吗?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1.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对说得好的要给予表扬.

师问: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师说: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去掉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小结  (老师指图)刚才我们看到气球飞起.小鸡跑掉、燕子飞走了,求还剩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  3-1=  3-2= 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

指名说,怎么想的?

师说:同学们说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计算3-1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总之,要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想得数.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朵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

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3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

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手拿2个皮球,送给同学1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2-1=1.

3.看图说图意.

提问:图中的虚线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戏: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

2+1= 2-1= 3-2=

3-1= 1+1=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题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和虚线圈,会读减法算式.还会用3的组成和分解计算3以内的减法.同学们都学得很好,要继续努力.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三个例题的安排各有侧重,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例2,重点渗透集合思想,知道虚线圈表示什么.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例3,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

板书设计

篇16: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及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知道6的两种含义,掌握6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并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有序地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及自制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方块图、小棒、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现可爱的动物“狗点点”及带来的数字娃娃,这些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出示练习认数、读数.

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帮他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认读数及5以内数的排列.

3.出现数字“6”:这个数字娃娃你认识吗?是几呀?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作朋友,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6的认识)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的基数含义.

(1)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想一想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回答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这幅图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打扫卫生,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他们一样讲卫生、爱劳动,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数一数,这幅图上有几个人?几张桌子?还有什么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归纳:同学们数的很对,6个人,6张桌子,6把椅子,他们的数量都是6,我们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2)及时巩固.

(电脑演示)6朵花上飞有6只蜜蜂,请同学们数一数.

(3)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6”.

我们已经能准确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了,现在请你从学具盒中数出6根小棒,一边拿,一边数,完成后师生共同摆放六边形,教师及时巡视指导.然后尽量使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发做思维的训练,任意用六根小棒摆放图形,及时用实物投影反馈,把较好的图形呈现于学生面前,并请学生口述想法.

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小结:不论是6节课,6个人,还是6只蜜蜂……只要他们的数量是6,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4)计数器演示.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出5颗珠子,要求边拨边数,然后仔细观察,又添上了一颗珠子,现在有几颗珠子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6是怎样得来的?拨去一颗,还有几颗?再拨上一颗呢?

学生动手操作具体学会5添上1就是6.

2.认识6以内数的顺序.

(1)我们接着学习在尺子上表示数的顺序,(出示直尺图),请学生回答“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请学生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出0~5这些数.

(2)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6应该排在哪里?

请学生把0~6这些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3)练习.

3.比较5与6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先出示两张都是5个点子的圆比,请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然后给其中的一张点子图添上1个点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 5<6, 6>5,并及时追问:还有几小于6? 6还大于几呢?

(2)巩固练习.

6○4  5○6  6○3  0○6  2○6  6○6

4.掌握6的组成.

(l)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请学生独立操作,把6个方块任意分成两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的组成.

(2)教师演示分的过程,并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能够按顺序分,并明白看到  ,就会想到  .

(3)巩固练习数的组成.(花图)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然后动手操作填空,最后脱离图独立填空.

5.教学6的序数意义.

(1)出示蝌蚪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闪动图片,使学生正确区分6与第6的不同之处,并将课本填写完整.

篇17:加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3以内的加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气球图、游戏图、小猫图.

(二)学具:小圆片、小鹿卡片各3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拨珠说数的组成.(老师拨珠学生说)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2.出示小黑板,说数的组成.

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通过直观演示,引入新课:

师说: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1支铅笔放在桌子的左边,再拿出1支放在右边.现在请把这2支铅笔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做合并的动作)一共是几支铅笔?(一共是2支铅笔)

师说:对,1和1组成2,一共是2支铅笔.

1.教学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一).

引导学生看图后回答问题:

小朋友左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左手有1个气球)(板书1)

小朋友右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右手有1个气球)(板书1)

(2)出示图(二):

师问:把这两个气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几个气球?(一共有2个气球)(板书2)

指名学生叙述图意:小朋友左手有1个气球,右手有1个气球,把两个气球合并在一起,一共有2个气球.

(3)出现加法算式:

师说:把左手的1个气球和右手的1个气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就是要把两个数(指1和1)加起来.用加法算式表示:

先写1(指板书1),表示左手的1个气球,再写1(指板书1),表示右手的1个气球,求一共是多少个气球,在两个数中间写加号(板书加号).写加号时,先写一横,再写一竖.1+1得2,最后写等号和2.板书:

师说:这个加法算式读作:1加1等于2.

指名读加法算式,齐读.

指名说:算式中的两个1和2各表示什么?

2.教学2+1=3.

出示游戏图.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在做拍手游戏)

你们看图思考: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是几个小朋友?

要求学生把这3个问题连起来回答.

先自己小声练习回答以上3个问题.

指名回答:原来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学生边说,老师边画上集合圈)

师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要把这两个圈里的小朋友合并在一起,(在三个小朋友的外面画一个大圆圈)也就是把2和1加起来,算式怎么写?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2+1=3

谁能把这个算式读一读?

谁能说说 2,1,3在这个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3是怎么得来的?(3是2和1合起来的.)

师说:因为2和1组成3,所以2+1=3.(指名说)

3.教学1+2=3.

(1)出示小猫图.

引导学生看图,然后用三句话叙述图意:(原来有几只小猫?又跑来几只?一共有几只小猫?)

先自己小声练习说,再两人一组互相说,最后指名2~4人说图意.

师说:原来有1只小猫,又跑来2只,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猫?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谁会列算式?老师板书:

1+2=3

师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猫,就是把1只和2只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指名读算式、指名说算式中的1,2,3各表示什么?

(2)师问:我们不看图,计算1+2时,怎么想得数?(想1和 2组成 3,所以 1加 2等于3)还可以怎么想?(想2加1等于3,1加2也等于3)

师说:你们说得对,计算加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想得数.刚才我们看过的图都是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想它的得数.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请同学们在桌子的左边摆1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为什么?

请同学们在圆片的下边用数字卡片摆出加法算式:1+2=3.

(2)在桌子左边摆2只小鹿图片,右边摆1只,一共有几只?在小鹿图片下面摆算式:老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指名读算式,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这是把2只小鹿和1只小鹿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2.看图说算式:

3.看算式说得数,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2+1= 1+1= 1+2=

4.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12页的第1题时,要求学生先叙述图意,再填算式.第2题,要求直接填得数.

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计算时,可根据数的组成来想得数.今天学的就是“加法的初步认识”,(贴出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开始,也是应用题的启蒙.计算虽然简单,但它在本单元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好10以内的加法打好基础.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复习准备阶段的拨珠说2,3的组成、看卡片口答数的组成都是为新课铺垫的.

二、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看图叙述图意,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在新课前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铅笔,目的是让学生对“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有个感性的认识.最后在巩固反馈阶段,又安排了自己摆一摆,算一算,也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三、三个例题在安排上各有侧重,例一,是以老师为主导,把概念交待清楚.例二,重点渗透集合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例三,重点训练学生在看清图意的基础上能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体现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开始了.同时,体现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整个教学安排,重点在新课环节,使学生知道加法的意义.

板书设计

篇18:1和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和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1和2.

2.掌握1和2的顺序以及2的组成,认识“>”.

3.通过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育他们从小要爱学习,做事要认真.

教学重点

理解1和2的含义,掌握2的组成.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1和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熟悉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下面就请你们看大屏幕.

二、教学1的认识

1.观察主题图

出示图片“1的主题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师:你看,这个同学写字多认真呀!

请你数一数,图中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

生:有1张桌子、1把椅子、1个小朋友、1个铅笔盒、1个作业本.

师:图上的桌子、椅子、人、铅笔盒、作业本的数量都是1,他们都可以用“1”来表示,这就是数字“1”.

出示数字卡片“1”(印刷体的).

2.理解1的含义

出示图片“小鹿图”.

问:这是几只小鹿?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请你举起一根小棒.

问:谁来拨出一颗珠子?你能说出教室里什么物体的数量是1吗?

学生举例.

3.指导写“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同学们会数、会认了,那么“1”怎么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1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手写的“1”,你觉得“1”像什么?

生:像小棍.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页,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描红,体会“1”怎么写.

三、     教学2的认识

1.观察主题图

出示动画“2的认识”.

师: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到了,天是那么蓝,看,谁来了?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生:有2只小鸟、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

师:2只小鸟、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这就是数字“2”.

出示数字卡片“2”(印刷体的).

问:2是一笔写成的,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小鸭子在游水.

2.理解2的含义

(1)(继续出示动画“2的认识”):河中有两只小鸭子游水.

问:有几只小鸭子在游水?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找一找自己的身上长着几个2?

生:2只耳朵、2只眼睛、2个鼻孔、2只手、2只脚等.

(2)老师演示拨珠子:先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就是2颗珠子,1添1就是2.

(3)学生数圆片:

问:1的后面是几?2的前面是几?

(4)比大小

出示实物图:教材第8页中间的方块图.

师:左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右边有几个方块?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2和1比,结果怎么样?

生:2比1多.

师:2比1多也就是2大于1,在2和1的中间要写大于号“>”

这就是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2大于1”.

学生练习读.

(5)2的组成

依次出示2片枫叶图,演示1再添上1.

问:这是几片枫叶?用几来表示?

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呢?

板书:

学生读:2是由1和1组成的,1和1组成2.

学生用小棒摆:1根,再添上1根,合起来就是2.

2根可以分成1根和1根.

3.指导写“2”

(出示动画“2的写法”):演示2的写法.

学生在教材第8页下面的第一行田字格中练习描2.

四、     巩固练习

1.出示动画“1、2的认识”:观察图中数量是1的有谁?数量是2的有谁?

2.用手指练习数的组成.左、右手各举一个手指.

问:1和1组成几?       答:1和1组成2.(两手指合并)

篇19:3的认识(2)(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3的含义,掌握3的组成.

教学难点

规范地书写数字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数字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

分别出示卡通的数字卡片1和2.

学生读:1、2.

问:你还记得2是由几和几组成的吗?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位数字朋友,今天还有一位数字朋友要和大家见面,你们猜是谁?

生:3

师:对!就是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3.(板书课题:3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认识3的实际意义

(1)观察主题图(出示图片“3的主题图”)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位阿姨?几台电视?

师:3位阿姨、3台电视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问:你们看,3像什么?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有3吗?

学生举例.

(2)学具操作

学生用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问:3里面有几个1?

2.教学3以内的数序

教师演示:先拨2个珠子,再拨1个珠子.

问:2个再添1个是几个?

边演示边提问:3个去掉1个是几个?

问:2的后面是几?3的前面是几?

学生按顺序读数:1、2、3.

倒着读:3、2、1.

3.比较2和3的大小

出示方块图:左边2块,右边3块.

问:2和3比,结果怎么样?

师:2比3少,也就是2小于3,2和3的中间要用“小于号”连接,

边板书边讲解:“<”这就是小于号,读作:2小于3.

学生练习读.

师:如果把这两幅图交换一下位置,3和2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

问:“>”和“<”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可以用右手帮助记忆“>”,用左手帮助记忆“<”.

4.教学3的组成

学具操作:将3根小棒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

学生操作以后互相说一说

问:这两种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都分成了1和2两部分.

不同的地方是:1和2两部分的位置不同.

学生练习说3的组成:

5.指导写“3”

演示动画“3的写法”

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下面田字格中的描红.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2.师生对口令,说2和3的组成.

3.填数

1、2、()

3、()、1

4、练习书写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提了起来。随后又通过大量的精美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认识了数,知道了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又通过动画来演示3的写法,形象直观,效果很好。

探究活动

找3

活动目的

认识数字3,会数数量是3的物体.

活动过程

到生活中去寻找: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3来表示,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九年级化学教案

司马光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件

一年级上册识字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山羊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拼音游园会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华第一龙》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共19篇)】相关文章:

识字四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22-05-02

欢庆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024-02-10

一下数学教案多些,少些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2022-09-08

第13课坐井观天(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2023-03-30

鸡兔同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023-10-02

说说我自己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23-09-07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2023-09-12

人教新起点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 16的教案2023-01-04

三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2024-02-2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