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优质教案设计

时间:2022-09-30 07:31:16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整理14篇)由网友“艾格蒙序曲”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江姐》优质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

篇1:《江姐》优质教案设计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词,导入新课,了解江姐

1 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指生畅谈,感受红梅傲雪的精神。)

2 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生有表情地朗诵。

3 讲述梅花的品质。继而引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是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 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5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江姐的一个片段,看这个片段又能带给你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起因

1 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 读后交流: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口头解释渣滓洞、阴丹士林布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江姐临刑前发生的事情)

3 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4 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对江姐来说,这次转移意味着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让学生明白江姐转移的实质)

5 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一段开头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6 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读细节,感悟江姐的品质

1 用心默读2?5自然段,思考: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 读后交流。(师相机板书:塞好提纲梳妆打扮)

3 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出示),师做好朗读指导)

4 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板:深情话别)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号代替)在音乐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老师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这一接一还,接还的仅仅是一个布包吗?(交流感受同志之间的深情厚谊。)

5 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把教学重点锁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励战友的细节(出示),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激励战友)

6 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出示,指生读)(1)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2)伴着《红梅赞》歌老师作激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再读资料,升华感情

1 看板书总结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质。

2 出示关于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资料(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无数的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3 让课文留下思考(作业):

(1)想对包括江姐在内的革命先辈们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2)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

板书设计

塞好提纲

梳妆打扮从容不迫

江姐深情话别视死如归

激励战友

篇2:[]《江姐》教案设计

[原创]《江姐》教案设计

[原创]《江姐》教案设计

21江姐

教学目标

1.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 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 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

(2) 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 简介江姐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 匪首

(3)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 万籁俱寂 懦夫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1-

5. 布置作业。

(1)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 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的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 读准下面的字:倔强 解送 屏息

(2) 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 令人心悸 通夜未眠

2.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听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 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点:

a. 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b. 江姐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系。

c. 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d. 江姐强忍悲痛,离开奉节。

e. 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 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体现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A. 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

B. 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参考课后习题)

(4) 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 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

(1) 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 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 “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 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

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

(5) 概括段意。

4. 布置作业。

(1) 完成作业本上第4、5(1)、(2)题。

(2) 读课文。

-2-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

2. 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自学课文,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 理解重点句。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较,为了说明什么?

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3小题。

2. 总结课文。

(1) 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江姐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

(2) 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江姐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江姐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

篇3:《江姐》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江姐》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一、出示信的内容

师:同学们,我在读这篇课文时,被深深地感动了。特别是文中难友们写给江姐的这封信,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师动情地诵读。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读完后想想你从这封信里读懂了什么?(重点在慰问,关心,敬爱、敬仰)

二、读悟第三段

那么江姐到底为什么这么值得集中营的同志们的敬受和崇敬呢?我们来读读课文的7—18小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江姐的坚强不屈的。把这些地方划下来,读一读,问问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划句子后读动情之处。引导学生重点读悟文中表现江姐坚贞不屈的句子,并根据汇报内容相机点评:并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句子:

1、竹签子一根根地钉在江姐的指头里

2、连嘴唇都咬破了。

3、一阵令人心悸的声音没听到一声呻吟。

点评:

灭绝人性的敌人啊,残无人道!竟用了如此狠毒的刑罚!

是啊,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让可恶的敌人也是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可这江姐要忍受多大的肉体上的折磨啊!

平时我们割破一点肉也痛得直咧嘴。同学们,俗话说:十指连心呐!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啊!

这样一整夜的折磨,常人谁能受得了,扛得住呢?但江姐却做到了。

是啊,江姐的痛苦也就是战友们的痛苦,江姐的一举一动,江姐的不屈声音。牵动着每一个战友的心,撩拔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再来读读

齐读: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段课文。

三、再次读信

师:江姐,她是一个身体瘦弱的女子,但她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怎么不让难友们肃然起敬呢?

现在我们再来回过来读读难友们的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你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动情更精彩。

(重点放在鼓舞斗志上。指导朗读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不软弱不动摇,不投降)

四、读悟江姐的回信

1、引读

2、理解重点句子。谈谈理解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是啊,江姐的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集中营的'同志们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和江姐一样,顽强地等着黎明的到来,等着胜利的枪声,迎接着1949年的春天。可是,丧心病狂的敌人却在解放军的炮火快攻克重庆的时候,当集中营的同志们就要与亲友们团聚的时候。在他们逃离重庆的前一天夜晚,将关在牢中的1000多名的共产党员杀害在革命胜利的前夕。

同学们,书读到这里,你想为江姐,为这些为国损躯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呢?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插图旁)

交流完之后听歌曲《红梅赞》要出示歌词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封饱含着深情的信吧。让这顽强的红梅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中,让这不屈的声音永远响彻在我们的耳边。

篇4:小学语文《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江姐》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 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 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 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

(2) 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 简介江姐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 匪首

(3)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 万籁俱寂 懦夫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5. 布置作业 。

(1) 指导完成作业 本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 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的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 读准下面的字:倔强 解送 屏息

(2) 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 令人心悸 通夜未眠

2.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听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 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点:

a. 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b. 江姐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系。

c. 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d. 江姐强忍悲痛,离开奉节。

e. 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 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体现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A. 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

B. 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参考课后习题)

(4) 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 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

(1) 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 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 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 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

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

(5) 概括段意。

4. 布置作业 。

(1) 完成作业 本上第4、5(1)、(2)题。

(2) 读课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

2. 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自学课文,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 理解重点句。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较,为了说明什么?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第3小题。

2. 总结课文。

(1) 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江姐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

(2) 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江姐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江姐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那部分和难友们给江姐写的致敬信。

3.布置作业 。

(1) 完成作业 本上的练习。

(2) 背诵难友们给江姐的信。

篇5:《江姐》 之二

《江姐》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

2、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33个词语的意思。

3、能理解课文的思路,初步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能辨清反问句,初步理解设问句的作用。

5、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读全文。

1、揭题,质疑,帮助设疑。

(1)江姐是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文写了江姐的什么事?为什么写这些事?

2、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上述题(1),并用“____”划出文中有关江姐身份和品质的句子。

3、检查讨论第(1)题,并随机教学生字“彭”和词语“白区”,介绍有关《红岩》和有关的历史背景。

4、听录音,边听边想第(2)题,听后同组讨论交流答案。

5、检查。板书:痛失丈夫、熬受毒刑

二、轻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完成作业本1、3两题,再集体校对。

三、作业。1、作业本第2题和第4题。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细读课文,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作业本第4题。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江姐的哪几件事。

二、学习第一个事例:痛失丈夫

1、轻声读2、6自然段,找出江姐说的话,齐读。板书:

这算得了什么!

2、联系上下文,默读思考:

(1)这指什么?

(2)是“算不得什么”吗:

学生朗读有关句子时,教师板书:打击、残酷、强忍悲愤、微微抖动、平静吐出

(3)出示反问句:“这算得了什么?”与原句“这算不得什么!”比较,体会表达的不同感情。

3、消费者:江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她最亲的人,虽然内心痉万分,但她把个人的不幸和安危放在一边,以革命事业、党的利益为重。她,是我们党忠诚的战士!

三、学习第二个事例:熬受毒刑

师引:“这算不得什么!”当江姐痛失丈夫的时候,她这样说。可下文中江姐又第二次说“这算不了什么!”这里的“这”又指什么?

1、指名朗读7-8自然段,边听边思考:敌人是怎样折磨江姐的?江姐又是怎么忍受的?

2、指导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江姐熬受酽刑的经过说话提纲如下:

学生口述江姐受折磨经过时,教师板书:竹签钉指,没有呻吟。结合理解“令人心悸”。

3、分“江姐”和“特务”两条线有感情地朗读9-15自然段。先由师生对读,再让男女生对读。

4、这天夜里,渣滓洞牢房里的人们通夜未眠,大家怀着异样沉痛的心情。仿佛看见亲爱的江姐_______________?

5、多么顽强的战士啊!(引读第17自然段)当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洒满山谷地,高墙边的黑漆铁门一响,人们聚在风门口张望。只风______________。她熬受一夜的折磨,__________________。

6、严刑拷打,竹签穿指,十指连心哪!江姐是怎样忍受这撕心裂肺的痛楚的`呢?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紧咬牙关、咬破嘴唇

7、想象:江姐受刑时,紧咬牙关,她当时心里怎么想?

8、小结:是的,无论敌人用了怎样残酷的刑罚,我们的江姐宁死不屈。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或课文段落。

篇6:《江姐》 之二

先是 疯…… 不能……

然后 冷笑…… 倔强……

并又用 竹…… 昏……

泼凉水 没有

又泼凉水 没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练习背诵难友们给江姐的信。

教学过程

一、填空练习,创设情境,进入意境。

二、抓住两个具体事例,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1、先抓住两个具体事例的起讫,把课文分为四段,并说说其他两段段意。

2、研究第7自然段的承接过渡作用,不是那一夜发生的,是“插叙”。为什么要插叙呢?

三、学习文章下、四段,继续体会“夜晚提审”、“关怀慰问”两段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1、老师范读第四段,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得到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指导朗读难友们的信,重点读好“当我们…当我们…当我们…”排比句,抒发难友们对江姐的敬爱之情,以及江姐对他们的鼓舞。练习背诵。

3、幻灯出示最后一句:“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作对比,为了说明什么?

4、齐语法第一段,指导读出反问句和设问句中难友们关心的语气。

四、感情朗读课文,作整理和.总结。

1、通过本文的,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五、作业。

1、背诵难友们的信。

2、听写词语。

3、把江姐的故事说给家人听,课外阅读《红岩》一书。

《江姐》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观沧海》优质教案设计

《观沧海》优质教案设计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诗歌赏读课文,那么,《观沧海》教案应该怎样设计呢?

教材分析:

《观沧海》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古体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望海所看到和想到的景象,大海吞吐日月,其气势雄伟,尤为壮观。诗人以此来展示自己阔大的胸襟和豪迈乐观地进取精神,抒发自己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2班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积极性较高,理解力相对较好,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浅入深出的引导和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 品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他的《赤壁赋》中写道:“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古一世之雄也。”大家知道苏轼在文中称赞的是谁吗?(由此引出曹操及其诗作《观沧海》)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分别请几位同学介绍作者及作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明确: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三、朗读《观沧海》,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指导诗歌朗读方法:停顿、重读、语调、延缓。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几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歌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1)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

(2)明确:以“观”统领此诗。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统领此诗。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诗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树木丛林,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浩瀚壮阔、包容天地的宏大气概与形象,显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 品读赏析

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班上交流。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 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丁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六、小结

师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七、拓展延伸

师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板书设计

观 观——水 岛 树 草

沧 博大胸怀

海 感——日月 星汉

篇8:《桂林山水》优质教案设计

教师思考:

设计特色:自主赏析,开放式学习。

信息资料:

1、师生查阅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自主赏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

(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利于发现学生对画面的观察能力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的形式,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1、自读,寻找欣赏点,填写记录。

我最欣赏的(字、词、句、段、标点、其他)理由是。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必须解放他们。欣赏点是学生眼睛发现的文章精华,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找自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兴趣,才能形成个性的体验,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目的。)

2、交流、赏析、结合资料谈体会。

采用小组赏析或全班赏析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欣赏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有关内容的个性感受。赏析的办法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如

(1)感情诵读:联系上下文,感悟用词的准确,句段语言的优美。

(2)自问自答:如自己提出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自己解答。

(3)换、删、增词对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后半句的内容等,与原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整个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影片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利用录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图,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全文,也可试着背下来。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体特点。(水:奇秀险

山:静清绿)

二、汇报交流资料,教师吸收反馈。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课下搜集的的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汇报交流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是交流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吸收反馈信息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的新的切入点,学生知识技能新的增长点,利于教学目的的新构建。)

三、提示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的资料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学习建议,或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主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背诵。并试着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或为什么这样读、背。

2、结合学习谈谈学习文中哪部分

篇9:《坐井观天》优质教案设计

师:我们前面还学过哪两个字跟这个字读音相似?

生:娃娃的娃。(板书:娃)

生:山洼的洼。(洼)

师:它们右边相同,只是左边偏旁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师:那么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听好老师的要求:读课文的时候,把字音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二、初读熟知

1、师: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谁能大胆地告诉我们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生: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的故事,他们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小鸟 天有多大)

师:你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真为你高兴。

师:青蛙坐在井里,那小鸟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生:小鸟落在井沿上。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哪儿是井沿?(出示插图,请一生上台指出。)

师: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旁边叫什么?

生:桌沿。

师:你还能说什么“沿”?

生:床沿、河沿……

师:怎样记住这个“沿”?

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几”。

师:是个“几”吗?没有钩。这个字的右边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的右边完全相同?

生:船。铅。

师:它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边小声地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他们的对话。(生读课文划句子,师巡视)

生读出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

三、精读课文

1、①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一位小朋友朗读第一次对话,其他人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读)

生 1:我知道了青蛙不知道小鸟从哪儿来。

师:你真会读书!

生 2:我知道了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很远。

②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齐:问号。

师:谁想读读它。

生 1:(读)你从哪儿来呀?(只读通顺了,但没感情)

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好了。

生 2:(读)你从哪儿来呀?(有疑问语气)

师:不错,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

生 3:(读)你从哪儿来呀?(很棒)

师:掌声送给她!像她这样练习练习。(生练习。)

师:一起读读。(生读)

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小鸟回答说。

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字很像,是哪两个字啊?

生:“渴”和“喝”。

师:谁有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生:渴了想要水所以三点水的是“渴”,喝水要用口所以口字旁的是“喝”。

师:小鸟从……来,飞了……里,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请看屏幕。(出示第二次对话)生读句子,质疑。

生 1: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

(师板书:井口大?)

生 2: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

(师板书:无边无际?)

生 3:大话什么意思?

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和你自己比较天花板大,还是小?你们看到的是全部还是部分?

生:天花板很大,我们看到的是全部。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像老师这样把练习本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 1: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 2: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生 3: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齐):井口大。

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擦掉问号)。

3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出示图片)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出示句式: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见到天的边际,所以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擦掉问号)。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

生: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东西少,知道的也就少。

师:对,这是一只见识广的小鸟;这是一只见识少的青蛙。

4、师:什么叫大话呢?

生 :假话。夸口。吹牛。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是真的,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子里。

生 1:(读)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生 2: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师:你能试一试吗?(有感情地读)

师:像他这样练习练习。(生练读,然后齐读)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话,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男女分角色读)

5、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生读)

生 1: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

生 2:青蛙笑自己说的是对的。

生 3: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

生 4:小鸟笑自己说天无边无际是正确的。

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生:让他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生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真大呀!”

生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生 3: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想,这下可好了,我也能和小鸟一样,到各地去看看。……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生读)

6、师:你们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老师读旁白,男生演青蛙,女生演小鸟。

四、小结

1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鸟还是青蛙?为什么?

生 1:我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知道得很多。

师:你的收获可真不少。

生 2:我也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知道青蛙错了,他乐于帮助他。

2 、师:小鸟是让人敬佩,他为了锻炼自己,飞过了许多地方,获得很多见识。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

看了“《坐井观天》优质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坐井观天的教案设计

2.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坐井观天

4.去年的树优质课教案设计

5.《A healthy life》优秀教案设计

6.大班《掩耳盗铃》优秀教案设计

篇10:离骚优质教案设计

离骚优质教案设计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是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下面是离骚的优质教案设计,以供参考。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拓展阅读:离骚同步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⑴偭( )规矩而改错( )

⑵ 何圜( )之能周兮

⑶ 制芰( )荷以为衣

⑷ 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⑵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⑶ 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

二、基础知识检测

篇11:《离骚》优质教案设计

《离骚》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拓展阅读:《离骚》写作特色

1、《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编织幻想的境界。它还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质。

2、《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

3、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态度,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境界。

4、《离骚》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排内,既有利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

篇12:狐假虎威优质教案设计

狐假虎威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二~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吗?”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 、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老天爷……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 (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感悟 “半信半疑”(板书)

4、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

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 指名表演

(2) 采访 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 领悟中心。

1、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8 、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 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 “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因为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 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2、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7-8小节时,我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3、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篇13:《琵琶行》优质教案设计

《琵琶行》优质教案设计

《琵琶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分享了《琵琶行》的教案,欢迎学习参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苏教版第四册的讲读课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古典诗歌理解。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文拟用三课时完成。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三课时——小结课,前两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和局部研读的基础上,本课时对本诗进行综合领悟:包括分析诗歌的结构,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并通过比较阅读进行诗歌鉴赏能力的迁移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社会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2、教学难点:

理解琵琶女和诗人的悲剧造成的原因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拟采用“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1)通读:要求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感情,初步了解全文。

(2)精度:重点阅读第二诗段,思考:这一节作者是怎样把无形的琵琶声用文字描绘出来的?琵琶乐曲是怎样变化的?

(3)解读:通过板书结构分析及学生的讨论分析,掌握本诗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课文。

教师充满激情的吟颂唐宪宗的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并简要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重新认识本诗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板书小结课文结构。

通过学生对前两节课的回顾复习,在整体阅读、局部研读的基础上,分析本诗的明暗线交织的双线式结构,要求学生顺着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梳理全文,搞清本诗明暗对照式的类比式结构写法。

(三)、概括分析写作特点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三)、对比阅读,迁移提高。

让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另一首五言古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分小组讨论它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四)、布置作业,拓展训练,综合领悟。

作业:1、熟读本诗,背诵第二段。

2、完成思考练习和同步训练。

3、自读白居易的另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附:《琵琶行》默写题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千呼万

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

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

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5.《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

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6.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

每被秋娘妒。

7.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而当她年老色衰

之后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

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

转急。

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篇14:《坐井观天》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是《坐井观天》。

师:“井”是生字,看老师写,大声念——井。对,是后鼻音。

师:“观”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那“坐井观天”连起来的意思就是……

生:坐在井里看天。

师:谁坐在井里看天?

生:青蛙。(板书:青蛙)

师:怎样记住这个蛙字?

生:左边一个“虫”,右边两个“土”叠在一起。

灯光的优质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反思

《江姐》教学设计之二

《负荆请罪》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毕升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天蓝色的纽扣优秀教案设计

江姐心得体会

读《江姐》有感

江姐就义 口号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江姐》优质教案设计(整理14篇)】相关文章:

《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2023-12-15

江姐的自我介绍和资料2022-10-10

《梅花魂》语文教案2023-01-28

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7

梅花魂教案2024-04-20

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教学反思2022-11-20

《江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2023-02-19

《最后的时刻》教学反思2022-05-13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2023-07-08

高中音乐课教学反思---教师反思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