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时间:2022-10-05 07:55:0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锦集17篇)由网友“丘比特丙辰中秋”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篇1:《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

2.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3.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4.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学习重难点

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

知识点

一、 说说明、清建立的情况?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明朝

清朝

二、 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三、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上有何表现?

四、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集权?

五、讨论明清加强君主集权的利弊

篇2: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教案示例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中规定要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根据此规定以及本课的具体内容和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课前学生准备活动为搜集有关明清帝国更替的历史故事和有关明清文字狱的故事,这样既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也会恰到好处地辅助课堂教学。对于本课的重点即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学习,我设计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从秦朝到明清中央集权发展概况做一个总结。对于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及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则多用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前组织学生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课上编演历史短剧,并将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设军机处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明太祖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画像。提问:这些人是谁?在学生简单说明后,教师说明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其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更为强化并走向顶点。那么明清帝国是怎样更替的呢?明清帝国又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统治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顾和反思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课题。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板书)本目内容为小字,在教学目标当中为应是学生知道的知识。对于朱元璋的身世及其攻灭元朝、建立明政权的情况,清建立、明朝灭亡的情况可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简单讲几个历史小故事(教师可做课前辅导)(老师可根据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和<鹿鼎记>的有关内容讲述,将历史与文学既区分又联系)。教师补充:这一时期的统治状况,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农业文明的繁盛过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这种专制统治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教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号,建立三公等;汉武帝时: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制度等;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元朝:行省制度等),引出明清帝国“皇权高度膨胀”这一内容。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板书)教师用讲读法,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等。(板书)并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出“胡蓝之狱”。可结合书中黑体字引文加以理解。在讲述“设立锦衣卫、东厂特务机构”时,教师先要说明厂是由宦官统领的特殊组织,锦衣卫则是侍卫军队。都是特务机构。可充分利用小字部分,请学生当堂编演历史短剧“宋濂见太祖”。说明特务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另外“设立廷杖制度”的目的和结果也可请学生讨论说明。提问: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这一历史认识。

那么清朝又是怎样加强皇权的呢?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军机处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军机处的工作职能。可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加以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极度膨胀,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并通过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考和辩论。

有人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也有人说:“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为什么?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而军机处的设置可以说使中国的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皇帝一人一个决策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倒退,这也使中国社会潜在着危机。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板书)在学习“八股取士”时,可结合每课一得,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四书”“五经”“八股文”等概念。对于“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教师可组织课堂讨论,力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八股取士的利与弊。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八股取士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

请学生简述科举制的发展情况,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最大的不同在于考试内容的不同,科举制发展到八股取士,消极作用已是主要的了。

关于“文字狱”,可先请学生讲一讲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明清时期“文字狱”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明清时期“文字狱”的目的和影响。

可见,明清时期“文字狱”,不是偶然的。是为了压制知识分子,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尤其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甚。例如“明史案”、“胡中藻案”等。首先,这是因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稍涉嫌疑,即刀斧随之,严加镇压。其次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际上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却是处处贯彻“首崇满洲”的原则,对广大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为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就特别注意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 “文字狱”是加强思想专制的突出表现,其影响是造成了社会的恐怖,使人才被摧残,使人民生活悲惨,使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使国家走向衰败。

小结: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巩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官员,你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什么?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知识分子,你在生活中又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专制会使社会落后,民主才能促使社会进步。

篇3:七年级历史《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测试题及答案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2、过查找有关明清建立资料的过程,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

一、 课堂训练

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 )

A.1368年 B.13 C.14 D.14

2、我国内阁 决策制度形成于( )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 太祖时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废行省,设三司 C 设厂卫特务XX D 以八股取士

5、特务XX东厂设立于(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6、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下列关于军 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关于明朝科举制( )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 D.①不对②③④对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2:是年(16),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 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回答:(1)据 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

2、 问答题

试以史实分析概括明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点

三、课堂延伸

1、 大家来找茬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把心肠论浊清”“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同学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你认为呢?

2、元代速亡

从上述的一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汉人确 实是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痛苦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蒙古人只统治了汉人九十年。因为有汉人不再忍受蒙古人的统治,起来反抗。以下是当时元朝政府对于第一位带领汉人反抗的领袖所发出的「通辑令」。你知道他们要通缉谁吗?

元末,群雄并起,各有根根据地,最后由朱元璋胜出,以下是朱元璋的宣传海报。

元朝随着顺帝北走而告终,代之而起的`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政权。

答案

1、A 2、A 3、D 4、C 5、D 6、D 7、C 8、B 9、C 10、A

提示:

1提示: 见书P982提示:废丞相,置内阁 见书P993提示:明朝创立

4提示:专制统治下的繁盛 见书P99-1005提示:见书P99

6提示:见书P1017提示:见书P100-1018提示:根本目的都与巩固统治有关

9提示: 皇帝裁决10提示:见书P101及注释①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

答:(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 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 问答题

答:①加强军权,分散相权和地方权力。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直接指挥。后来的东厂、西厂等特务XX,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加强对官吏的监视。朱元璋还设立廷杖制度,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清朝统治者继承 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雍正时,中央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不许有个人见解,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④明清统治者还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文字狱”。

三、课堂延伸

1、答:就是这几句诗却使清朝时的翰林院学士徐骏掉了头。当时,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徐骏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说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则是暗指清统治者没有文化。为此,按“大不敬”“斩立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这种文化专制下,天下文人闭嘴犹恐不及,谁还敢越雷池一步?文字狱就象一把剑,悬在知识分子的头上,压抑了人才,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同时也使读书人牺牲了对社 会对 人生的批判性思考,使社会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这也正是中华XX最后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叛国罪、颠覆国家罪;韩生童;汴梁 ;黄河一带白莲教

濠州、出身农民,曾是反元战士郭子兴部下,现统领应天反元大军。驱逐胡虏,恢复中华;1. 坚守镇地,培养实力。2. 实行屯田,自给自足3. 消灭外族,恢复中华; 口号:(同学自由创作)

篇4:第18课:抗日战争 教案

课  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

能力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

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通过学习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让学生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爱憎观和正义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突破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导入新课】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一、全民族的抗战【合作探究】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1、  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2、  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合作探究】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4、  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                       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5、  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    3)徐州会战     4)武汉会战【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2、  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3、  七三一部队——细菌战  惨无人道【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        2)结果:胜利 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合作探究】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本课小结】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后作业】第16课【教后反思】

篇5:八年级上教案(第18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18课)

一八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2、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说明: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再说文中人物的对话,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可见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可谓新奇有趣;结局有趣隽永且意味深长,让人读来饶有兴味。因此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析疑的学习方式,体会自然的奥妙无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体会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2、难点:多角度理解对人的启示,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关注人口问题。 说明: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可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二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运用跳读、圈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使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关注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出示旅鼠图片)这是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也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2、(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 学生出示课前查找的关于旅鼠的图片与资料,自由发言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标题入手 整体感知   1、请学生交流课前查找解决的生词,进行积累 2、文章的题目叫“旅鼠之谜”,请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旅鼠之“谜”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可让学生阅读课文,再去发现除了课文里提到的三大奥秘之外,旅鼠身上其他的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3、请学生开动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旅鼠之谜的原因:插入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1、学生交流生词:媲(pì)美  挑衅(xìn)  迷惘(wǎng) 笃(dǔ)信  啮(niè)齿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做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旅鼠的三大奥秘(1)惊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敌;(3)死亡大迁移 学生可能的疑问: (1)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迁移的时候只往西或往北迁移呢? (2)他们为什么要跳海呢? (3)他们明明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为什么还要控制呢?还要采取自杀行为呢? 3、学生自由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引导: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他们在维持着生态的平衡,维持着自然的和谐发展,或许旅鼠有这种本能。) 如:文章第11节讲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这一奥秘的时候,采取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强,达到了骇人听闻地步了等等。 课前预习积累生词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读书习惯。 初读课文概括旅鼠三大奥秘,旨在锻炼学生的概括及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本文的兴趣。   品读写法 重点探究   1、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2、从记叙的要素、说明的方法两个侧面来探究。   1、学生思考、明确: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学生找出文中的依据并小组交流: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2)记叙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好处:可信度高;通俗亲切。) (3)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运用说明方法的典型语句: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运用圈划、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写法,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研讨难点 深入思考   1、默读课文说说文章中值得你思考的地方,并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 2、想想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3、归纳归纳文章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   1、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圈划质疑,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1)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2)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否则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3)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4)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5)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促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探索自然奥秘,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思考,激发想像,发展思维能力。   拓展迁移 思维训练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课后观察与收集: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利用课后时间去收集或观察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完成作业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二度创作,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后观察与搜集资料,开拓视野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篇6:第18课《同桌阿伦》教案

放动画片《同桌的你》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2.理解贾里和阿伦友谊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出示生词: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贻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见    奚落      决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让真相大白(感知主题)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贾里阿伦成为了一对同桌,从此开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发展的友谊。

出示板书:

开端————成为同桌

发展————遭讥讽,心中不平

高潮————动手打架             友誼

结局————重归与好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 (评析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阿伦温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

你这家伙!阿伦,听说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点去弄点来吃吃,

医好它,否则我得闷死。

2.“我,我……”阿伦说,“我坐惯了这,这里。”

“我简直喜欢上了这儿了!”贾里说。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要求:

1.要声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点。4.要有合作精神

走进共鸣区——让往事依依(畅谈友谊)

友谊是什么?

人之相交,贵在相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孟子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俞伯牙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总结:

友谊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友谊永远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啊,友谊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学们珍惜友谊,珍藏友谊!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你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选一则,  注意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可以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篇7:第18课《同桌阿伦》教案

第18课《同桌阿伦》教案

放动画片《同桌的你》

导语:

同学们,这首歌是否让你心潮澎湃,是否激起你某种情怀?是啊,同桌一个多么熟悉亲切的话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秦文君的《同桌阿伦》。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读为快,一吐为快。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2.理解贾里和阿伦友谊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出示生词:

yí yang zhào hǎn xī cí

贻笑大方 佯作 肇事 罕见 奚落 决一雌雄

做客真情屋————让真相大白(感知主题)

由于班主任的一次偶然安排,贾里阿伦成为了一对同桌,从此开始了一段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发展的友谊。

出示板书:

开端————成为同桌

发展————遭讥讽,心中不平

高潮————动手打架,友誼

结局————重归与好

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评析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阿伦温厚地笑笑,很有力量地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说:

你这家伙!阿伦,听说有偏方可以治口吃,你快点去弄点来吃吃,

医好它,否则我得闷死。

2.“我,我……”阿伦说,“我坐惯了这,这里。”

“我简直喜欢上了这儿了!”贾里说。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要求:

1.要声音洪亮。

2.要感情充沛。

3.要有角色特点。

4.要有合作精神

走进共鸣区——让往事依依(畅谈友谊)

友谊是什么?

人之相交,贵在相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孟子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俞伯牙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英)培根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德)马克思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总结:

友谊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友谊永远扎根于你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啊,友谊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希望同学们珍惜友谊,珍藏友谊!

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语言表达)

你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选一则,注意叙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中间可以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篇8:五年级下册第18课预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8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篇9:八年级上教案第18、19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18、19课)

18外婆的手纹 教学目标: 1、 学习外婆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质及她朴实而高尚的情操。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每天生活在繁忙中,往往会忽视了许多生活的细节。倘若我们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悟。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李汉荣的散文天地,感受一下他的内心世界。 把书翻到《外婆的手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虔诚 临摹  淙淙 (2)解释下列词语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灵感:在文学、艺术、科学、技艺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2、  全班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读罢全文后,觉得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 外婆的针线活 2、同学把书合上,看投影。投影上的三句话就是描写外婆的针线活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把句子填完整。 (1)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2)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3)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地期待。 大家认为填上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评价一下。 这些词语很美,非常形象生动。写出了外婆手艺的高超,绣的作品的十分逼真。3、  看来,外婆的针线活不仅让作者难忘,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美。 4、作者把外婆的针线活称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艺术品”(第七节) 朗读这句话 5、大家认为怎样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怎样的人能创作出艺术品? 非常美的,一般人难以完成的,高于生活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艺术家能创作出艺术品。 6、大家都认为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艺术品,而文中外婆的身份是什么? 普通的劳动者 艺术家能否就和普通劳动者划上等号?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分析下去。 7、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1DD13节,圈划后归纳一下,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外婆俨然是一个艺术家?(五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 艺术家: 1、 审美DD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2、 准则DD做衣如做人 (板书) 3、 态度DD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4、 灵感DD来自内心、来自生活 小结:正因为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为“我们”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 8、时光飞逝,现在,当大多数人已不再接触针线活时,“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非常珍惜、怀念 (1) 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 叫妻子临摹仿做 (3) 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9、全班朗读课文16节。从这节中可以看到“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其实,这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10、教师小结:可见,作者不仅难忘外婆的手纹,更难忘的是外婆的那种生活态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 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三节。 四、布置回家作业: 1、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且蕴含哲理,请大家回家细细品味,并找出一两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课后阅读《替母亲穿针》,说说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本文是李汉荣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怀念,从而感受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分析外婆针线活手艺好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外婆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她所做的针线活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最后走入这位普通老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一下作为普通人所特有的人生态度。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上能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我觉得课中的一处闪光之处就是在投影中列出三句描写外婆针线活手艺高超的句子,要求同学把关键的词语填写完整。这样一来能直接引入课文,省去很多繁琐的提问,二来也能让学生通过所填写的词语,直接感受到外婆所绣作品的逼真、惟妙惟肖。课堂中的难点就是如何从外婆的作品中感受到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学生往往只会从书本中找答案而不能联系外婆所生活的年代和外婆的内心世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拨。 在教学完毕并检查了学生的两项回家作业后,觉得所布置的作业可操作性还不够高,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差别较大,这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因为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只有真正让学生有东西好写了,有东西好说了,他才会对这篇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19雁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文中对雁的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性的语句,以及不同人对雁的不同态度的语句,来揣摩文章的主旨。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迁徙”“裹挟”和“迷惘”的含义以及“徙”“惘”“挟”的注音,“应和”和“中了猎人的枪弹”中的“和”“中”的注音;积累词语“黯然失色”“空前绝后”。 口语交际的训练设计目标:揣摩雁的心里,转换成语言表达;或直接替雁说话。想象两只雁再次重逢时的心理,当“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你估计“丈夫”会“倾诉”什么?第二天一早张家夫妇发现两只雁已经死亡了,你估计这两只雁在前一天晚上会说些什么呢?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样理解“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如何理解张家男人和女人以及其他人看雁时的兴奋和“笑”?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示心理变化,揭示文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检查课前小组合作收集到的有关雁的生活习性的资料。(扣住“迁徙”,以便引出下一步。) 2、以影象资料导入。(“悲情”片段) 导语:(接上影象资料)和刚才悲惨身亡的雁相比,也有幸运的,比如说没有中弹的,或者只是受点伤的,那么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幸运”的呢?请打开课文《雁》。把你们课前预习的情况按要求说出来。(点击下一张PPT) 二、  预读,说“了解”的话 设问:请说说你在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顺势点拨、引导,以熟悉课文内容。 应明确:一只雌雁受伤掉队了,雄雁不忍离去,结果双双死在一起。 三、 选读,说“积累”的话 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然后说一句“积累”的话。看自己喜欢哪些句段,记住了哪些词语。 老师出示“迁徙”“裹挟”和“迷惘”的含义以及“徙”“惘”“挟”的注音,“应和”和“中了猎人的枪弹”中的“和”“中”的注音;积累词语“黯然失色”“空前绝后”。 齐读第4节和14节;个读16-17节。 四、寻读,说“发现”的话 1、通过刚才的选读,我们进一步感知到发生在大雁夫妇间的这个凄婉动人的故事。 问题:请你从文章中寻找出对雁的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性语句。你能理解孤雁的心情吗?受伤的大雁又是怎样想的? 2、由大雁的本能引出“拟人化”的手法。 3、从这则凄婉的故事中,你感受到大雁身上有怎样可贵的品质? (对情感的真挚,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PPT) 4、理解“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的丰富内涵。 5、就在大雁夫妇悲痛欲绝但仍在执着追求时,而一旁的张家夫妇和人们却表现出兴奋之情而且还屡屡“笑”出声来。请在文章中寻找出描写张家夫妇和人们兴奋之情而且还屡屡“笑”出声来这样的语句。如何理解张家男人和女人以及其他人看雁时的兴奋和“笑”? (学生寻找、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品位出人对生命表现出的冷漠、自私和残酷。再次理解、充实“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那是他们的梦想”的内涵那么我们如何对待对待生命呢?zzz引导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zzz进而揣摩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另外也再次理解“拟人化”手法的作用。) 五、演读,说“想象”的话 1、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人类以人类的方式对待落雁的语段(6段---10段),以及落雁以落雁的方式对待人类的语段(21段---24段)。(两个同学朗读) 2、揣摩雁的心里,转换成语言表达;或直接替雁说话。想象两只雁再次重逢时的心理,当“丈夫又一次盘旋在空中,倾诉着呼唤着。”你想象“丈夫”会“倾诉”什么?第二天一早张家夫妇发现两只雁已经死亡了,你想象一下:这两只雁在前一天晚上会说些什么呢? 六、续读,说“探究”的话 其实,正如作者所观察的那样,我们生活中还是有不尊重生命、不善待生命的现象存在的。请大家课外继续阅读,寻找这类文章,这类现象,并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善待生命。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以说读的方法,学习了篇小说《雁》。在这过程中我们借助于作者那“拟人化”的手法欣赏到大雁夫妇那份真挚的情感和和对生命价值那执着的追求精神,也清晰地听到他们那无声的呐喊“人们啊,你们尊重我们的生命吧!”更看到了人们当中还存在的对生命价值的冷漠、自私和残酷的一面,还明白了作者塑造雁这一形象现实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八、布置作业: 1、搜集四句关于生命的至理名言,并且选择其中你最能认同的、或给你感受最深刻的一句,在下次上课时交流,并且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2、课外搜集并阅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类的感人的文章,为下次的班级“故事会”做准备。 3、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一段有主题的小故事。  

篇10:五年级下册第18课预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8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篇11: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钓鱼教案

课    题

第16课:钓鱼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于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 2、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    题

第16课:钓鱼

教学时间一(3)、一(4)、6/9-6/12

教学目标1、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2、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2、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体验钓鱼请学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摆成的椭圆形“鱼池”里钓鱼。体验钓鱼带来的乐趣。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探索做鱼1、想做好鱼,必须得探讨用什么材料做鱼,怎样做又快又美。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鱼。问:“这些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东西可以做鱼,怎样做?”2、讨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可以怎样充分利用做成鱼。讨论。可以合作,也可独立完成。在个别学生制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同桌帮助解决。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鱼杆创新教师举起自已做的鱼杆对学生说:“老师用筷子做成了钓鱼杆。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鱼杆?”    小组讨论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做鱼竿。钓鱼竞赛“钓鱼比赛开始了!” 请学生们围着一个个用自己的凳子拼摆成的“鱼池”,分小组进行钓鱼比赛。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课堂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鱼,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多动脑、多动手,制作出更多漂亮的东西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板书

16、钓鱼

鱼竿教学后记本课我设计了钓鱼竞赛的游戏,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为目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学生在愉快的钓鱼活动中,充分体验钓鱼的乐趣。学生们主动地投入尝试做鱼过程中,因为他们很想钓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鱼,所以他们在探索做鱼时大胆创作自己的“新”与“奇”的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2: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的教案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难点:

结合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3、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圈出生字和词语。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她:小姑娘(小伙伴) 我:阮恒 指点“恒”的读音。

(2)课文主要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

(3)检查词语:

医院 消息 确认 输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掩盖 啜泣 拳头 竭力 制止 轻柔 周围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A、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5~11)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2、交流:

A、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4、朗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4)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形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

B、小姑娘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C、指导朗读。

4、小结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篇1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本文中的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篇1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读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作业

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预习《向命运挑战》一课。

篇15:六年级下册第18课三克镭预习教案

一、 资料的交流

课前,同学们或从影视或从报刊上对居里夫人已多少有些了解,因此,课的导入可从资料的交流开始,比如老师可以这样说,居里夫人是个伟大科学家,同学们对她一定有不少的了解,请用一两句把你印象最深的说一说。

(学生对居里夫人的了解,可能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家,还十分敬重小学的启蒙老师等等。)

二、 快速地阅读

通过资料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应要求学生自己快速地阅读,找出三克镭的来历和各自的用途,然后小组内交流。

(第一克镭 自己提炼 毫无保留公布提炼方法

第二克镭 美国公众的捐献 用于继续研究

第三克镭 美国公众的捐献 用于治疗癌症)

三、 深入地讨论

当学生概括出三克镭的来历和用途后,应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讨论前老师可稍作提示:可以从每克镭的来历、用途去想,比如:第一克镭是世界上第一个提炼成功,又毫无保留公布提炼方法,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精神?第二克镭?第三克镭?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想想居里夫人做了什么,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自己怎么说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第一克镭 创新精神 无私奉献

第二克镭 献身科学

第三克镭 关爱全人类)

(居里夫人的话:

(1)“没有人应该因为镭面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2)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体会到什么:

伟大的人格,献身科学,大公无私。)

篇16:六年级下册第18课三克镭预习教案

一、 尽情地表达

在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后,应引导学生从居里夫人的自传里的一段话想开去,尽情地表达。

1、体会居里夫人自传里的一段话。

要求学生把这段话读几遍,再想想这段话表达了几个意思,居里夫人最想说的是什么。

(这段话表达两个意思:一是肯定获得专利的合理性;二是赞赏不要专利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把大公无私、献身科学作为最高的追求。)

2、从这段话想开去。

对学生的想开去,要稍加引导,开拓思路,比如,有了发明创造,怎么做既能服务社会,又能保障个人利益?比如还有哪些科学家像居里夫人那样具有伟大的人格?

(学生联系的科学家,可能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全人类都获益;华罗庚的优选法,为数学方法的普及花费后半生的大半精力等;还有霍金、纳会等伟大科学家的事迹。)

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开去的内容尽情表达出来。

二、 适当地延伸

最后,可向学生朗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全文或重要语段),使学生对居里夫人有更深入的认识。

附: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篇17: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 18次课-19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 18次课-19

第 十 八 次 课 授 课 提 纲 第三节  数控铣削的程序编制 一、数控铣削编程的基本原理 由图4-21可知,数控铣床编程就是按照数控系统的格式要求,根据事先设计的刀具运动路线,将刀具中心运动轨迹上或零件轮廓上各点的坐标编写成数控加工程序。 二、加工程序代码标准 数控加工所编制的程序,要符合具体的数控系统的格式要求。如表4-5所示。本节的程序编制按JB3208-83代码标准,见表1-2和表1-3所示。 三、编程坐标系的选择 编程坐标系也称工件坐标系,是设置在工件上用来计算刀具位置坐标数据的基准,其各个坐标轴及其方向应同机床坐标系一致。 四、刀具补偿的建立、执行与撤消 利用数控系统的刀具补偿功能,编程时不需要考虑刀具的实际尺寸,包括刀具半径及长度,而按照零件的轮廓计算坐标数据,有效简化了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执行与撤消 铣削加工的刀具半径补偿分为刀具半径左补偿(G41)和刀具半径右补偿(G42),一般使用非零的D代码确定刀具半径补偿值寄存器号,用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有关G41、G42的规定,与 车削编程时相同。 1.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 如图4-22所示,刀具半径补偿的运动指令使用G00或G01与G41或G42的组合,并指定刀具半径补偿值寄存器号。程序如下: N1 G00 G90 X-20 Y-20  (刀具运动到开始点S) N2 G17 G01 G41 X0 Y0 D01 F200  (在A点切入工件,建立刀具左补偿,刀具半径补偿值存储在01号寄存器中) 或 N2 G17 G01 G42 X0 Y0 D01 F200  (在E点建立刀具右补偿) 2.刀具半径补偿的执行 除非用G40取消,一旦刀具半径补偿建立后就一直有效,刀具始终保持正确的刀具中心运动轨迹。程序如下: 3.刀具半径补偿的撤消 (二)刀具长度补偿的建立、执行与撤消 使用刀具长度补偿功能,在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在机床主轴上装夹的实际长度,而只需在程序中给出刀具端刃的Z坐标,具体的刀具长度由Z向对刀来协调。 刀具长度补偿分为刀具长度正补偿(G43)和刀具长度负补偿(G44),使用非零的H代码确定刀具长度补偿值寄存器号。取消刀具长度补偿用G49。 刀具长度补偿也有刀具长度补偿的.建立、执行和撤消等三个过程,与刀具半径补偿的相类似。 (三)刀具补偿的运用 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好后,可以灵活地利用刀具补偿值来适应加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图4-23所示。 五、编程实例 【例题4-1】如图4-24所示零件外形加工,假设已经粗加工,采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制其外形精加工程序。 1.零件图分析 2.设计刀具运动路线 3.选择编程坐标系 选择编程坐标系如图4-24所示。 4.计算各点坐标 5.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根据以上坐标数据和刀具运动路线,逐条编写加工程序如表4-6所示。 第四节  数控铣削加工实例 【例题4-2】:如图4-25所示的模具零件。 1.工艺分析 2.工艺路线 这里考虑在中档数控铣床上加工,完成型腔和导柱孔的加工,并将热处理安排在精加工之后进行,其它内容由普通机床加工。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安排如下: (1)下料; (2)粗铣、精铣六面,留上下面磨削余量; (3)磨上下面; (4)数控铣削两处型腔,钻、扩、镗四个导柱孔; (5)热处理; (6)表面抛光; (7)检验。 3.数控铣削工序 由于零件是单件加工,考虑刀具使用的方便,在一次装夹中尽量把数控加工的内容全部完成。在数控铣削工序中,先对两处型腔进行粗铣、精铣,然后再加工导柱孔。 (1)数控铣削两处型腔,如图4-26所示。 当然,如果有四、五坐标联动的机床,就可以采用立铣刀直接铣削侧壁,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为最后铣削R2圆角留出足够的余量。 (2)钻、扩、镗四个 20导柱孔 如图4-27所示,在型腔加工后进行导柱孔的加工。由于是通孔,在零件安装时应在4个孔的位置留出足够的让刀空间,如在零件下加一块大小合适的垫块。 4.程序编制 为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最好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此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这里略去。   第四章小结 数控铣床在数控加工中应用广泛,其加工对象也是最复杂的,无论工艺设计还是程序编制都需要根据具体生产条件认真分析,考虑周全。工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保证加工要求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协调好数控铣削工序与其它工序之间的关系,并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创造良好条件。手工编程能了解程序编制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应首先熟练掌握,然后才能在实际生产中采用自动编程方法解决数控加工复杂程序的编制问题。 第 十 九 次 课 授 课 提 纲 第五章  加工中心加工加工技术 第一节  加工中心简介 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加工精度较高,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 一、加工中心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1.按机床形态分类 (1)立式加工中心,如图5-1所示。 立式加工中心装夹工件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调试程序容易,应用广泛。但受立柱高度及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在加工型腔或下凹的型面时切屑不易排除,严重时会损坏刀具,破坏已加工表面,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价格相对较低。故它最适宜加工高度方向尺寸相对较小的工件。 加工中心的换刀方式一般有两种:通过机械手换刀和通过刀库换刀。如图5-2、3所示。 (2)卧式加工中心  其主轴中心线为水平状态设置,如图5-4所示。 卧式加工中心在调试程序及试切时不宜观察,加工时不便监视,零件装夹和测量不方便;与立式加工中心相比较,卧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价格也较高;但加工时排屑容易,对加工有利。 (3)龙门加工中心,如图5-5所示。 (4)五面加工中心,如图5-6所示。 2、按运动坐标数和同时控制的坐标数分类 加工中心可分为三轴二联动,三轴三联动,四轴三联动,五轴四联动,六轴五联动等。 3、按工作台数量和功能分类 加工中心可分为单工作台加工中心、双工作台加工中心和多工作台加工中心。 综上所述,加工中心主要有以下特点: 二、加工中心的主要功能 加工中心是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数控机床,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的刀库存放着不同数量的各种刀具或检具,在加工过程中由程序控制自动选用和更换。这是它与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主要区别。 三、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 加工中心适用于复杂、工序多、精度要求较高、需用多种类型普通机床和繁多刀具、工装,经过多次装夹和调整才能完成加工的零件。其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四类: 1.箱体类零件。 2.复杂曲面 3.异形件。 4.盘、套、板类零件 第二节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与工装 加工中心是在数控铣床的机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加工工艺仍然是以数控铣削加工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数控铣床。 一、加工中心的工艺特点 加工中心加工有如下工艺特点: (1)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消除因多次装夹带来的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2)可减少机床数量,并相应减少操作工人,节省占用的车间面积。 (3)可减少周转次数和运输工作量,缩短生产周期。 (4)在制品数量少,简化生产调度和管理。 (5)使用各种刀具进行多工序集中加工,在进行工艺设计时要处理好刀具在换刀及加工时与工件、夹具甚至机床相关部位的干涉问题。 (6)若在加工中心上连续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夹具既要能适应粗加工时切削力大、高刚度、夹紧力大的要求,又须适应精加工时定位精度高,零件夹紧变形尽可能小的要求。 (7)由于采用自动换刀和自动回转工作台进行多工位加工,决定了卧式加工中心只能进行悬臂加工。 (8)多工序的集中加工,要及时处理切屑。 (9)在将毛坯加工为成品的过程中,零件不能进行时效,内应力难以消除。 (10)技术复杂,对使用、维修、管理要求较高。 (11)加工中心一次性投资大,还需配置其他辅助装置,如刀具预调设备、数控工具系统或三坐标测量机等,机床的加工工时费用高,如果零件选择不当,会增加加工成本。 二、加工中心的工艺路线设计 设计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时,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安排加工中心的加工顺序,以期最大程度的发挥加工中心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中,由于多种原因,加工中心仅被当作数控铣床使用,且多为单机作业,远远没有发挥出加工中心的优势。 单台加工中心或多台加工中心构成的FMC或FMS,在工艺设计上有较大的差别。 1.单台加工中心 其工艺设计与数控铣床的相类似,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1)安排加工顺序时,要根据工件的毛坯种类,现有加工中心机床的种类、构成和应用习惯,确定零件是否要进行加工中心工序前的预加工以及后续加工。 (2)要照顾各个方向的尺寸,留给加工中心的余量要充分且均匀。 (3)最好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定位装夹中完成预加工面在内的所有内容。 (4)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应尽量将粗、精加工分开进行。 (5)在具有良好冷却系统的加工中心上,可在加工中心上一次或两次装夹完成全部粗、精加工工序。 一般情况下,箱体零件加工可参考的加工方案为:铣大平面→粗镗孔→半精镗孔→立铣刀加工→打中心孔→钻孔、铰孔→攻螺纹→精镗、精铣等。 2.多台加工中心构成的FMC或FMS 当加工中心处在FMC或FMS中时,其工艺设计应着重考虑每台加工设备的加工负荷,生产节拍,加工要求的保证以及工件的流动路线等问题,并协调好刀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固定循环、宏指令和子程序等简化程序的编制。对于各加工中心的工艺安排,一般通过FMC或FMS中的工艺决策模块(工艺调度)来完成。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

高中秦朝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华师大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文学的繁荣历史备课教案优秀

历史教案-欧洲早期封建国家

高中历史教案

《工业革命》高中历史教案

西欧封建制度

必修一人教版历史第一课教学设计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案(锦集1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2024-02-0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教案2023-08-08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2023-08-10

高中高二历史教案格式2022023-02-20

高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2024-02-01

高一历史说课稿2023-05-10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完结篇2022022-07-25

高一历史说课稿精选2022-08-20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历史教案2023-09-17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05-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