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7 08:08:32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集锦17篇)由网友“我以前叫四十九”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 懂得在危难时刻应当互相救助,不能只顾自己。初步领悟友谊和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板书安排:23.两个朋友

遇到危险 只顾自己 不能做朋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

课外:朗读、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说说怎样的人才是朋友。

3. 学生置疑。

二. 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自读情况。

(1) 抽读词语。

(2) 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 齐读课文。

4.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课文

精读第一段

1. 自由读,

2. 交流:读懂了什么?

3. 齐读第一节。

精读第二段

1. 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第二段。

2. 读后交流。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大熊的凶猛?

4. 指导朗读。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5. 小结。

四. 指导写字

胖 吼 灵 住 焦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抽读字词。

2.齐读一、二段。说说大意。

二. 精读课文

精读第三段、第四段。

1. 自由读。体会两个朋友在危急情况下的表现。

2. 读后交流。

(1)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惊慌?

(2) 瘦子是怎样做的?

(3) 胖子又是怎样做的?

3. 看图说说图意,体会当时的气氛。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胖子”的话。

5. 在这生死关头,胖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瘦子表现怎样?

6. 你这时会有什么想法?

7. 感情读第二、三段。

精读第五、六段

1. 指名读。

2. 情况越来越危急,大熊一步步逼近胖子,胖子无路可逃,而此时他又很不幸运,脚( ),( )?(齐答)

3. 如果你是胖子,这时你心情会怎样?

4. 正在这时,胖子想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5. 胖子的办法有效吗?指名读写大熊的句子。

6. 看图体会胖子侥幸脱险的紧张气氛。

7. 小结,指导朗读。

三. 指导写字

梢 闭 甩 危 险

四.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一到五段。

2. 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 精读七、八段

1. 指名读。

2. 提问:大熊走后,瘦子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胖子有些什么想法呢?

3. 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 指导读胖子的话,理解含义。

5. 齐读七、八段。

三. 总结课文

四. 齐读课文

五. 指导复述课文

1. 说说每段的大意。

2. 学生自由练习复述课文。

3. 同位讨论说说。

4. 指名复述课文。

5. 师生评议。

六. 作业

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2:人有两个宝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维发展目标: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三次,不会读的生字要多拼几次,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3);

2.对照课后认读生字条里的生字(即课后双线格里的生字),从课文中圈出相应的生字,并且正确拼读三次(圈3);

3.给生字条里的认读生字注音,然后记一记生字(注);

4.描一描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笔顺要正确,书写要端正(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在学拼音dtnl时,认识了哪咤,哪咤的本领可真大,他有几样法宝呢?

人的本领也很大。

(板书“人”,rén,认读汉字。人:两笔写成,一撇一捺 )

2、人有什么本领?

3、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

rényǒu liǎnggè bǎo

板书课题: 人  有 两 个 宝

练读课题,突出“两个”(学习生字“个:人字头上加一竖 )

二、初步感知

1、读了课题后,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人有哪两个宝?

2、看图,启发学生说话。

⑴书中68页图:图上画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天真活泼的小朋友都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⑵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69页图:

图上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

练习用一句话把每一幅小图图意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四、再读课文

1、指名分句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停顿。

2、分句朗读,重点读准下列字音:

“双手”(都是翘舌音)

“思考”(“思”平舌音)

“创造”(前翘舌,后平舌)

五、游戏:快乐红苹果

如果学生把“苹果”上的生字读正确,苹果就会变笑脸,小老师带领大家齐读。

如果学生把“苹果”上的生字读错了,苹果就会变哭脸,重新再读。

六、诵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一句。

⑴范读。(重读“两个、双手、大脑”)

⑵领读。

4、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再学习。

〔本课语言浅显,教学时,以读为主,以读中感悟,而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

七、指导写字:人、个、手、大、工

1、记忆字形(投影演示)

2、指导笔顺,重点是:手

手: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并将观察到的说给大家听,书空一遍。

4、教师范写

5、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作业。

(1)学生观察生字。

手:起笔是撇,稍平

大:一横中间站个人

(2)自评(写完一个跟书中的范字比)。

(3)互评(同桌、全班评相结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在学拼音dtnl时,认识了哪吒,哪吒的本领可真大,他有几样法宝呢?

a人的本领也很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答:两个宝。)

b人有哪两个宝呢?(生答)

c请同学们读读书上的第一句话。(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出示挂图帮助理解)

2、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  动作)         提醒学生“人有两个宝”的“个”字要轻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

请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卡片,齐读。

(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本上第69页插图,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老师这里也想给同学们提个小建议: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观察,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左到右。

b、同桌交流:你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我的双手会……”句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出示“思考”,认读。

b、小组讨论:观察图上的插图:

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

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

b、师小结: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比如以前没有电灯,发明家爱迪生做了上万次试验,把它创造出来了。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脑一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创造。

③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用脑”,认读。

a、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比如说我给你一个橡皮泥,你能创造出什么?(鱼、画画、写字)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b、随机进行扩展想像及说话训练。

(例:你想画什么样的鱼?你想写怎样的字?)

④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⑤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又、创造

3、听老师范读课文。

①你有这么好的宝贝,你觉得自豪吗?

②你能通过朗读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和大脑吗?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我们第一节课提出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指导写字:用、有、才

1、记忆字形 (用是月加一竖),分别他们找个朋友。

2、指导笔顺,用:第一笔是:“丿”(先竖后撇)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并将观察到的说给大家听,书空一遍。

4、教师范写

5、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6、评价作业。

(1)自评(写完一个跟书中的范字比)。

(2)互评(同桌、全班评相结合)。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六、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七、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

[人有两个宝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3:人有两个宝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案设计时间10月9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  题 1、人有两个宝  总79课时

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本课1-3教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  点 识字、写字

难  点 朗读、背诵。

教  学  过  程

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学习生字词。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用直线画出来。并认真的多读几遍。

2.同位学生互相学习生字词。

3在教师的指导下检测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指名同学认读,也可以分小组读,齐读,赛读。

4.分析字形,说笔顺书空练习。 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质疑探究、交流展示: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 大脑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3、指导写字。

“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脚要平。

“个”:“人”偏上,竖在竖中线。

“大”: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交点起笔。

“手”:第一笔是平撇,竖钩在竖中线。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双手”就是左右两只手,举起你的小手,轻轻地拍拍你的小脑袋!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归纳整理、拓展提高:一、复习

1、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认读)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学生讨论交流。

观察图上的插图理解“思考”,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一、总结全文

二、朗读背诵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工“:独体字,形体扁宽。末笔横略长。

“用“:上包下结构。第一笔是竖撇,倒数第二笔是横在横中线,最后一笔竖竖在竖中线。

“又“和“才“都是独体字。

(2)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总结: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对不对!

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4:司马光(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0.司马光

没有慌 搬石砸缸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 范读课文。

2.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1.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4.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四. 教学生字词

1.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检查读音。

a.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b. 去拼音读。

c.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2) 检查字形。

a.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b.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c.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试读课文

1. 指名分段读课文。

2.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 讲读课文

1. 讲读第一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4) 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5) 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6) 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2. 讲读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

(2) 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3) 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4) 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3. 讲读第三段。

(1) 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2) 指名读课文。

(3) 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4) 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5) 比较句子。

a.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b.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a. 司马光杂那口缸。

b.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6) 司马光的方法行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7) 指导朗读。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 总结课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四. 作业

填空:

别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没有慌,他搬起一块( )( )( )使劲砸( )( )( )。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

2.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时(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二. 练词说话

1. 看图复述故事。

同桌练说,小组练说,各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说。

2. 用词练习说话。

(1) 不小心

(2) 有的……有的……有的……

三. 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组词区别。

古( ) 时(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红( ) 我( )

[司马光(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5:人有两个宝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谭燕霞

教材简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人体图,通过图画,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名称。第二部分是一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既为学生识字创设了一个环境,又告诉学生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的道理。第三部分是本课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初步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出现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 大脑

“双手”就是左右两只手,举起你的小手,轻轻的拍拍你的小脑袋!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人”: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和捺都要舒展,撇脚要平。

“个”:“人”偏上,竖在竖中线。

“大”: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交点起笔。

“手”:第一笔是平撇,竖钩在竖中线。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认读)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对不对!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工“:独体字,形体扁宽。末笔横略长。

“用“:上包下结构。第一笔是竖撇,倒数第二笔是横在横中线,最后一笔竖竖在竖中线。

“又“和“才“都是独体字。

(2)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一、导入新课。

1、智力问答: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有什么本领呢?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练说“××的双手会……”句式。

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

(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板书设计:

人有两个宝

Liang  shuang nao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Zuo  nao si kao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Neng chuang zao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作业设计:把课文补充完整。

人有两个宝

()有两()宝,

双()和()脑。

双()会做(),

()脑会思考。

()()()()脑,

()能有创___

[人有两个宝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6:人有两个宝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 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语言朴实无华,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法学法:

1、教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的特点,我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作为课文内容的延伸。

2、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观察生活中用手用脑的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设疑自探:

1、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学习: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质疑再探: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   大脑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2)自学生字。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交流。

3、指导写字。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

2、给“人、大、手”找朋友。

3、人有哪两个宝?

二、探究学习:

1、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出示“会”,认读。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     )。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2)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  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   又”,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又”、“创造”。

三、总结全文: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 ,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又”、“创造”。

六、总结全文:

七、朗读背诵全文:

八、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 ,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指导写字。

(1)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板书设计:

1 人有两个宝

人  又  工  才  大

个  手  用  会

(拼音略)

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7:苏教版上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螳螂捕蝉》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么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通过自读并从中明理并不难,但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形势缺乏了解,所以借“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吴王一起恍然大悟,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关要求,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禀”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并准备了春秋诸侯争霸图、螳螂捕蝉的画面以及文中的有关语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的是优化本课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首先,板书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谈谈对螳螂、蝉的了解,并相机出示图片,随后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一个故事。随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相机指导学生进一步读好有关段落随机板书:

准备攻楚 不听劝阻

讲述故事 劝说吴王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了课文层次。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质疑,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并从中遴选出直指课文重点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重点谈)

一、复习导入 再次感知

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并指名交流,使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二、研读课文 读中感悟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读悟第一段,了解故事起因

在学生交流了课文内容之后,我顺势出示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读读想想然后交流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在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大臣们的顾虑,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借助春秋诸侯争霸图了解当时的形势,并通过引导学生模拟读吴王的话体会吴王的执迷不悟。

(二)研读2--11节,感悟故事寓意。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为题,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读读想想并在感受最深处写上一两句。读完以后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收获。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畅谈各自收获,只要尊重对文本的理解即给予一定的肯定。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少年给吴王讲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蝉、螳螂、黄雀的内心活动,一方面借助媒体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隐伏着祸患”这一故事寓意。相机板书: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身后隐患

(三)引读12节,明白其中道理

在学生对“螳螂捕蝉”的故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后,我用引读的方式带学生进入课文最后一段,这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是揭示寓意的关键之处。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精读并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先想想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并组织学生将所感所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点拨、引导、深化,使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丰满。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而且丰富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也为阅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联结点。

三、实践练习积累深化

在本课的结尾阶段,我将布置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选择文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画一个脸谱,并用一段文字加以介绍,以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语言得到积累。

附板书:

螳螂捕蝉

(喝着露水)蝉

只顾眼前利益

(捕蝉) 螳螂 忽视身后隐患

(啄食螳螂) 黄雀

少年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引言

好课是一次旅游。时间有限,景点多多,如何尽兴?导游设计最佳线路,鱼和熊掌兼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贮足何处,歇脚哪里,游客们各取所需。即便结伴同行,一同把玩,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人化的自然”。游玩中,间或碰到一口枯井,几块怪石,左端右看不明就里。这时导游上前细数古典,指点一二,却原来曾沐过秦时的风汉朝的雨,感慨之情顿生。

--引自海门周益民老师的精彩表达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内容复述;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会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造句。

2、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推己及人、推测事物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保持社会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直奔重点,引向最精要处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个逻辑环。

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它应在逻辑线路的第一层。我问“故事中哪几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等,学生体会“自由自在”“悠闲”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了。而其他几个具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浓墨重彩地进行处理。

这一组块最后,我请学生借助关系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完成复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老师先扮演小弟弟的角色,请学生讲给小弟弟听,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生动、简洁的口语来复述;再变换角色,老师当吴王,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

二多元体验,引向最广阔处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你小子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加深巩固。

贾志敏说“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好好读书。“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把思维更向纵向深入。我送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看看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寓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明。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适时点拨,引向最深远处

文及此,似乎意已断。但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因此,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那么少年这次说服成功的奥妙何在呢?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让学生讨论一下。通过交流,可以小结出两点:1、少年方式巧妙,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2、少年是站在吴王的利益角度着想,忠心可嘉。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这样两个原则。最后,我给学生留一道口语交际题。

[苏教版上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升国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由拼音认汉字;

(2)通过书空、描红、临写等方式分析汉字笔画、笔顺等方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升、国、我、们、中、起、立、正、向;“绿色通道”(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旗、您、敬、礼,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斜钩

(3)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知道国旗的象征意义;在热爱祖国的情感的支配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思维发展目标:

(1)通过播放国歌,让生再切身感受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感受升国旗、放国歌时庄严肃穆的气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生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动的升旗仪式,明确今后在每周一升旗时应如何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升、国、我、们、中、起、立、正、向,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9个生字的字音;以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用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认清笔画笔顺,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三次,不会读的生字要多拼几次,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3);

2.对照课后认读生字条里的生字(即课后双线格里的生字),从课文中圈出相应的生字,并且正确拼读三次(圈3);

3.给生字条里的认读生字注音,然后记一记生字(注);

4.描一描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笔顺要正确,书写要端正(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录音导入: 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6分

1、 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 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 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 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     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国旗有关的内容吗?

四、 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 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 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 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 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 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 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 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 指名读一读。

六、 背诵课文。 7分

1、 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 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儿歌内容: 5分

背诵这首儿歌。

二、 学习生字。 35分

1、 学习会认的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游戏:找朋友。

明确:通过把要求认的字的音与字找到这个过程来巩固要求认的字。

2、 学习会写的字。

(1) 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

(2) 说一说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 用“我们”“国旗”各造一个句子。

预设:学生们大多数都会以组词的方式来记这些字。

解决办法:教师要在每节识字课中渗透记字方法。

3、 指导书写。

国:指导要先写完里面的“玉”再封口。

我:要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顺。

歌: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左右大小要相等。

升、红:要指导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写。

4、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指导。

预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书写但离开教师就不会写。

解决办法:教师要有重点的指导,其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并掌握写字的规律。

[升国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9:升国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师:(出示书本插图)小朋友们,请看屏幕。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用完整的话说:早晨,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朋友们在升国旗,大家立正,向国旗敬礼)

2.师:每天早上,我们学校也要升国旗,那我们升国旗的时候,你还能听到什么呢?(国歌声)那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分别请请一位少先队员和一位普通学生回答)(用完整的话说: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国歌声,我们排着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

3.揭题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我们升国旗时的情景。(录像: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sheng guo qi 升国旗)

领读课题,齐读,(提醒学生:“升”是后鼻音)

二、 初读指导

1.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这一课。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第~页。

2.教师泛读课文

师:先认真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边。请你们仔细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3.学生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在下面看拼音轻声读课文,把你还没把握读好的字上面画个记号。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自己读过一边了,都读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你到底会不会了?

(1)出示生字词:(逐个出现)

wǔ xīng hóng qí      wǒ men     guó qí

五  星   红  旗      我  们      国 旗

shēng qǐ        lì zhèng        jìng lǐ

升   起        立   正          敬  礼

指名认读,相机纠音。

后鼻音:星、升、正、敬

轻声:们

(2)齐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师:认识了这些新词语,请你们再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共有几句话?(三句)

三、 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a.请学生读第一句(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b.谁来说说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自由说)

(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金色的星星,中间一颗大的星星,边上有四颗小星星)

(出示)五星红旗

老师讲: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表示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我们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强。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

那有谁知道怎么样来读第一句才能让人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呢?

指明读。(点评:把“我们的”重读就可以读出来了)

男生读,女生读

齐读。

2. 学习第二句

a.师: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那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什么?(《国歌》)

b.师:小朋友们真仔细,那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小朋友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是怎样升起来的?(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c.(出示)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d.指明读句子

(出示升国旗的动画)(体会国歌声中高高升起)

师:你们瞧,在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阿!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多美啊!谁能把这么美丽的轻轻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齐读一、二句。

3.学习第三句

a.(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出示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这里的“您”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d.师:向国立正,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那谁能把我们小朋友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读出来呢?

e.指名读

齐读。

f.练读全文,齐读。

四、总结课文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国歌声中,(高高升起),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

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知道了,立正敬礼是对国旗的尊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个小小的升旗仪式,请全体起立,少先队员敬礼,其余人行注目礼)举行“模拟升旗仪式”

五、指导书写“我”的书写方法:自己看书上“我”的笔顺。说说“我”字怎样写?生说,师写。在田字格里的范写习字册描红。

教后记:

对于课文的教学,做到逐句指导,有的放矢,比较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指导中,教师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怎样读,而是让学生在说话,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也体现了对学生理解独特性的尊重。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主导的特点,诵读指导中教师及时辅以音乐、图画不断地进行视听觉的刺激,形成了一股浓浓热爱国旗的“课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不受到深刻的熏陶感染吗?学生凭借文本,依托“课场”,对国旗的热爱之情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升国旗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0:aoe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a  o  e

教学提示:

拼音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纠正)a o 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及四声。

2.学会书写三个单韵母。

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情境图,引出韵母

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拼音王国,那里有很多的拼音娃娃,认识了这些拼音娃娃,你们就能认识很多汉字,就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你们想认识拼音娃娃吗?让我们出发吧!

二、看情境图,引出学习内容。

1.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情境图)

插件:小熊+白板   “看一看,说一说”。

2.小结:多么美好的早晨呀!老师把你们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西。小白鹅,ee叫,连声叫我早上好。”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

板块二:利用表音表形图,读准韵母

一、学习“a”

1.读准音。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a”,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请听老师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型。请小朋友们读一读。

插件:阿姨的头点一点,引出三个字“读一读”。

2.认清形。我们再来看看“a”,它不光发音和“阿姨”的“阿”差不多,她的样子,像什么?

小结:“a”圆圆的,就像阿姨的脸,后面还拖着一条小辫子呢!能记住“a”了吗?

二、学习“o”

1.读准音。小朋友,真聪明,小公鸡也来表扬你们了。“o”的读音就像公鸡叫,特别响亮。听老师读,看老师的口型。你们自己试一试。

插件:小公鸡,引吭高歌,引出三个字“读一读”。

2.认清形。你们看看,“o”像什么?

小结:早晨,太阳出来了。大公鸡oo啼,这个“o”多像红红的太阳啊,难怪读起来嘴巴圆圆的呢!

三、学习“e”

1.瞧,小白鹅也来了。它一变身,就变成了拼音字母“e”,跟老师读“e”。

2.读“e”的时候,小朋友个个都张开了笑脸。我们再来读一读,“扁扁嘴巴eee”。

插件:小白鹅,扇动翅膀,引出三个字“读一读”。

四、发现口型变化

1.今天,我们学了三个单韵母,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这三个韵母,看看老师的口型有什么变化呢?(老师边读边比划)

2.小朋友自己也来读一读,比划比划,边比划边看自己的镜子。

插件:小熊+白板   “对着镜子,认真地读一读,比划比划”。

板块三:指导学生读准“a、o、e”的四声

一、学习四声的符号。

小朋友真棒,已经会读了“a、o、e”这三个单韵母,你们知道吗?韵母们还有四顶声调小帽子呢!(出示书)请同学们打开书,你能看懂这4幅图吗?能学着图比划一下四声符号吗?

二、学习“e”的四声。

第一声读起来,就像小兔骑车走在平平的路上,“ē”柳树婀娜多姿的“婀”。第二声读起来,就像小兔骑车上山坡。来,听一听“é”,就是大白鹅的“鹅”。第三声读起来,就像小兔骑车先下坡又上坡,注意听了,“ě”是恶心的“恶”。第四声呢?就像小兔骑车冲下山坡。大家跟我一起读。“è”是肚子饿了的“饿”。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读一读。

小结:小白兔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帮助你们读好韵母的四声。跟老师一起做动作,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好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好像下山坡。

三、学习“a、o”的四声

小朋友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读准“a”和“o”的四声吗?试试看。

插件:小熊+白板   “读一读”。

四、自由练习。

1.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做好的四声卡片,同桌互相读一读。可以按字母读,先读“a”,再读“o,e”。可以按声调读,先读一声,再读二、三、四声,能力强的小朋友也可以打乱顺序读。

2.小朋友学得真认真啊!下面,老师给小朋友提供几个游戏,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出示课件)

老师宣布第一个游戏规则。

插件:树上掉下苹果,苹果落在地上变为三个字“摘苹果”。

老师宣布第二个游戏规则。

插件:小朋友点鞭炮,鞭炮点燃后变为三个字“放鞭炮”。

老师宣布第三个游戏规则。

插件:天空中飞来许多小鸟,小鸟聚在一起变为四个字“小鸟回家”。

板块四:认识拼音格,学写韵母

一、认识笔顺图。

1.小朋友,这三个单韵母不但要认清形,读准音,而且还要能正确书写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字母的旁边都标了一些数字,还有小箭头,你能看懂吗?

插件:小熊+白板   “想一想”。

2.小结:数字表示这个字母由几笔写成,箭头告诉我们书写的方向,下面,请小朋友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二、认识拼音格。

1.把拼音放入拼音格,又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拼音格,它有四条线,组成了三个格。从上面数起,第一格叫上格,第二格叫中格,下面的叫下格。你们自己看一下语文书,“a o e”都写在哪一格呢?

(小结)它们都写在中格。老师要教你们写一首写拼音的儿歌。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占上格的不顶线,占下格的一半多一点,中格写满顶两边。“a o e”都写在“a o e”中格,所以我们要“中格写满顶两边”。看老师范写。

2.在描红之前,再想一想每个字母是怎么写成的?好,拿起笔描一描。

播放写字歌。

写完后,大家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aoe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1:嫦娥奔月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4)抓住课文重点句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课文中美好的人物形象,进而达到复述课文的能力。

(2)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通过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教育学生分辨美丑善恶。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征。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诗叹月,引入课题

1、同学们,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的夜晚,每当看着那一轮明月在天空升起,我们的心中就会不由得想起曾经学过的许多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谁来给我们背一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古人的眼里,月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各个自然段的序号。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威逼 周旋 接济 皓月当空 迫不及待

凝望 企盼 敬重 树影婆娑 奸诈贪婪

(提示:“婪”是边音;“诈”是翘舌音。)

(2)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交流。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这篇故事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干了什么?

3.讨论交流后总结。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逄蒙威逼

4.这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指名回答。

四、学习“后羿射日”

1.指读第1-2自然段。

2.后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朗读体会“神勇”

3.从后羿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什么可贵的品质?为民造福。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播放音乐,学生描红,师生共同范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复述“后羿射日”。

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力大无比  神勇

嫦娥奔月 ?

逄蒙威逼 ?

[嫦娥奔月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12:练习八(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看图选合适的词、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汉字、读词语描红、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写字、读背气象谚语和成语、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

练习八

作业安排和设计:

选合适的拼音、描红、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字、填写反义词、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彩色图画,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学生说的时候要随机进行说话训练,抓住动物特点,表达清楚。

(2) 学生轻声读拼音。

3. 练习。

(1) 指导学生在四线格里填写。

(2) 进行矫正。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生依次说出六个偏旁。

(2) 说说这些偏旁通常出现在字的什么部位。

(3)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小组说三个,看哪一小组讨论得好,说的字多,小组长汇报。

(4) 全班讨论交流并补充。

3. 练习。

(1) 指导学生书写。

(2) 教师巡视。

4. 反馈。

请学生上台书写。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读一读,读后说说哪个词语意思不理解。

(2) 指导学生互帮互助。着重理解“开发区”。

(3) 指导学生再读。

(4) 说说书写注意点。

3. 学生练习描红。

4. 反馈。

(1) 表扬写的好、姿势正的同学。

(2) 展示写的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读“早”并说一句话,理解“早”的意思,然后再说说与“早”相反的词。

(2) 指导小组讨论,找出与“多、里、先”意思相反的词。

(3) 指导书写。

(4) 教师指导用同样的方法读词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自学第二行4个字。

3. 练习。

(1)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 教师巡视。

4. 反馈。

(1) 请学生上台书写,师生评议。

(2) 朗读这8对反义词。

二.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放录音,听范读句子,要求听清每一句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2) 指导学生看看后面的标点符号。

(3) 分别指导学生说出标点符号的名称。

(4) 告诉学生,在不同语气的句子里,因为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标点符号也会有所不同。并分别说说这四种不同的语气。

(5) 范读,学生跟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四人小组轮流读。

4. 反馈。

(1) 请学生读句子,看谁读得准。

(2) 表扬声音响亮、读得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

(2) 启发学生说说大概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随机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句。

(3)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说这两则谚语的意思,并告诉学生这是两则谚语。

(4) 教师领度、带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四人小组比赛读。

(3) 学生各自练习背诵。

4. 反馈。

请学生背诵、齐背。

二.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同桌练读。

(2) 同桌练背。

4. 反馈。

(1) 集体背。

(2) 指名背。

三. 教学第八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读准字音。

(2) 分析字的笔顺、间架结构。

3. 练习。

(1) 指导写好这4个字,每个字写一遍。

(2) 说说书写注意点。

(3) 学生再自行练写。

(4) 教师巡视。

4. 反馈。

第四课时

教学第九题

一. 审题

提出本次训练的要求。

二. 指导

(1) 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 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仔细听,想象故事的情境,记住故事的内容。

(3) 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 教师再讲一遍,要求学生每幅图能说出几句话。

(5) 请学生大致说说图意,教师板书提纲。

(6) 指导说好第一幅图。

三. 练习

(1) 学生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2) 同桌互相启发说。

(3) 教师巡视。

四. 反馈

1. 请学生连起来说说,教师评议。

2. 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边说边表演。

3. 配上音乐,请学生表演。

[练习八(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dtnl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准确拼读d t n l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继续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

3.完成语文书中的练习。

4.正确书写d t n l。

第二部分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b t ü的字母卡片

教学板块与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一 -- 读准认清

一、故事引出声母d t n l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孙悟空斗哪吒”的故事。话说孙悟空不愿做天上的弼马温,就溜回了花果山。玉皇大帝看到孙悟空不听话,便派哪吒三太子来收服他(说到此处,点击课件,出示n)。可谁知,悟空使出绝技,打败了哪吒。哪吒心里直嘀咕:悟空的本领特别大,俺打不过他,咱撤!(点击课件,出示d与t)。悟空这时啊,乐得笑哈哈。(点击课件,出示l)

二、学习声母,读准认清

过渡:孙悟空很厉害,我们小朋友也厉害。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会这四个声母。

1.读准d t

先来学前两个(点击课件,出示d t 表音表形图)请跟我读:d d ,t  t  。能读得又轻又短吗?来,把手心对着自己的嘴,再读读这两个声母,你有什么发现?(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是不是发现,读d时气流较弱,读t 时气流较强?你们也和孙悟空一样脑子特别灵。让我们一起对着手心,请跟我读:d d d ,t t t 。

2.认记d

你打算如何记住这两个声母呢?请小朋友自己观察一下图形,用记声母b p m f的方法来想一想。(插入动画:请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吗?看,闹钟与笔插在一起的形状很像d,闹钟发出的嘀嗒嘀嗒声也是d,这样我们就一下子记住了d的形状和读音。还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呢:闹钟笔插d d d。还有谁会用不同的方法编个顺口溜来记住这个声母吗?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

3.认记t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来记t这个声母。看谁的方法灵,记得又快又牢。大家来看图,图上画的是一位模特女郎,这个模特女郎正穿着很别致的衣服在表演呢!看起来就像t这个声母。老师同样要送你们一句顺口溜:模特表演t t t。请跟着读一遍:模特表演t t t。

4.游戏巩固

现在,我要和你们来玩个变脸魔术。(出示b d p q的剪贴纸)请听好,b 向后转是什么?(声母d),t竖蜻蜓是什么?(声母f)u带眼镜儿呢?(ü)请把答案告诉你们的老师,让她看看你们是不是跟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

小朋友准备好卡片,我们再来玩一个听音拿卡片的游戏。老师报到哪一个声母,就请你拿出这张声母卡片来,大声读一读。看谁拿得又快又对。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了。(插入动画:请开始做游戏)

5.现场学习活动

还有两个声母朋友n 和l,怎么样读准它们呢?(出示n与l的表音表形卡片)请听我读:n n n,l l l。老师有没有读得又轻又短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插入动画:请自己读一读)要想记住这两个声母,一点也不难。你们可以学着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住它们。老师用动画给大家一点提示,看谁能从中受到启发。(点击课件,让学生观察)

教学板块二 -- 带调拼读

三、复习方法,带调拼读

1.练读语境歌

你们和孙悟空一样,脑子灵,眼睛亮,真厉害!学儿歌也一定很棒!请听我读:(老师诵读,留白,让学生跟读)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哈哈,你们也成了小悟空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好吗?(师生击掌齐读)

2.复习拼读方法

小悟空们,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拼音节的方法吗?那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我们用拼音翻台卡片开火车来拼一拼,看谁已经把这个本领学到手了?火车火车往哪开?请从第一排往后开。(插入动画:开火车,拼一拼)

3.练习带调拼读

上节课啊,我们还学习了带调音节的拼读。知道要先拼音,再定调。其实,如果读韵母的时候就把调放进去,也是一种很好玩的方法呢。请大家看图,(课件出示17页第一幅图)听老师读:d-í-dí,笛子的笛。请跟我读:d-í-dí,笛子的笛。生活中还有哪些字也发dí音呢?请大家想一想。(插入动画:请自己想一想)呵,音节用处可真不小。我们来读读其他几个调的音节。(手指图下的四声音节)请跟我读,d-ī-dī,什么dī?滴水的滴;d-í-dí,什么dí?敌人的敌;d-ǐ-dǐ,什么dǐ?底下的底;d-ì-dì,什么dì?土地的地。瞧,把韵母带调读出来,很好玩吧?请跟着我读一遍di的四声。

4.现场学习活动

十七页上还有三幅图,你会用带调读韵母的方法读会图上图下的拼音吗?请你们的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读读吧!如果能再给这些带调音节找出可以注音的汉字,那你们就更了不起了。(插入动画:请一起读一读)

教学板块三 -- 课堂练习

四、对号练习,强化巩固

1.看动作,猜音节

(课件出示音节词:ná tí dú )看,这里有三个表示动作的音节词。小朋友们自己拼一拼,一会儿老师做出这个动作,就请你指出这个音节,再拼给大家听。

先听一听,跟老师拼得一样吗?(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拼读)准备好了吧?游戏开始了。(插入动画:请开始做游戏)

2.听物品,说声音

动作难不倒你们,考考你们会不会说声音。小闹钟怎么响?(嘀嗒,嘀嗒)对,就是这个音节词(课件出示18页下面的一幅图),请跟我读dī da、dī da,没有声调的音节da要读得轻一些。再来,小汽车怎么叫?(dī dī dī  )拖拉机,怎么响?(tū tū tū)小小猪,怎么赶?(lē lē lē)。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8页,读读音节,连连线。(插入动画:读读音节,连连线)

教学板块四 -- 书写练习

五、书写练习

过渡:(课件出示连线答案)请小朋友对一对,跟老师连得一样吗?(老师边说边点击课件连出)

1.观察字母

又到了写字的时间了。我们今天再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灵,自己会看清d t n l这四个声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课件出示,停留三秒,让学生观察。)

2.重点讲d

要看清楚了,d与我们上节课学的b笔顺不一样。要先写左下半圆,再写一竖。记住了,要先从最左边的笔画写起。t,要先写竖弯,再写横。最后,再整体地看一遍。

3.练习做操

看清楚了吗?就要写字了。写字前还可以做做写字操呢,今天老师就想请小朋友看看写字操是怎么做的。(课件播放写字节操)

4.开始写字

好,请拿起笔,静下心来,注意一拳、一尺、一寸。我们开始写字啦!(放《春江花月夜》的片头曲)

第三部分  教学备注

重点难点

1.d t n l 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是重点。

2.带调拼读音节是难点。

使用注意:

1.带调拼读可以让学生使用韵母带调读的方式拼。

2.当“请跟我读”教学环节出现时,使用教师可以暂停录像,用个别抽读、开火车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儿歌编读范例:马蹄声声d d d ,反6反6d d d,左下半圆d d d ,伞柄朝下t t t ,小伞把儿t t t,一个门洞n n n ,一根小棍l l l ,一扇门儿n n n。

4.开火车,拼一拼处,请现场老师准备好拼音翻台卡片,按照语文书17页上的四组音节,让学生开火车拼一拼。

5.现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17页的其他三幅图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一下相关的音节字。

6.玩听音拿卡片的游戏时,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袋里的学具。于课前剪好带来,以便课堂使用。

7.课前根据14页四组音节准备好拼音翻台卡片。

[dtnl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4:乌鸦喝水(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着水

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填空、看拼音写汉字、扩词。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示课题

1. 谈话。

小朋友见过好多的鸟,可你们注意观察了没有,有一种鸟叫乌鸦,是什么样的?你们别看它样子不美丽,可它喜欢动脑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段有趣的故事。

2. 板书课题。

3. 教学“乌、鸦、喝”。

二. 范读课文

1. 乌鸦喝水是怎么一个故事呢?乌鸦喝水碰到了什么困难?它想了什么办法?乌鸦有没有喝着水?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

2. 教师范读。

三. 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 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 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乌鸦为什么找水喝?

引出“渴”与“喝”比较学习。

(2) 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怎么办?

引出“面”、“办”,指导写法。

(3) 乌鸦是怎样想办法的?

引出“围”,掌握笔顺。

(4)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哪句话告诉我们?

引出“终于”,指导写法。

(5)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引出“叼来、一颗、渐渐”,指导读音。

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四. 试读课文

1.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 指导读好长句。

五.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 按笔顺描红。

3. 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口头组词。

乌( ) 喝( ) 于( ) 冬( )

鸟( ) 渴( ) 干( ) 终( )

二. 讲读课文

1. 讲读第一段。

(1) 指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 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a.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到处”是什么意思?乌鸦口渴地难受,东找西找,找了好多地方,我们读第一句要把“到处”重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b. 乌鸦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没有?你从哪句话看出来?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谁能想象一下,乌鸦会怎样喝瓶子里的谁?

乌鸦找到水时心情怎样?喝不到水时心情又会怎样?(感情读课文)

(3) 小结。

a.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b. 小结板书。

2. 讲读第二段。

(1) 看图想象:乌鸦面对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

(2) 指名读。

(3)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么?怎么想出来的?

(4) 比较句子。

哪中说法好?为什么?

a.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c. 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a.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b.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5) 指导朗读。

(6) 小结板书。

三. 作业

1. 口头扩词。

乌( )( )( ) 办( )( )( )

围( )( )( ) 终( )( )( )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开火车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练习背诵。

三. 总结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想一句话夸夸乌鸦,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四. 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Wu ya he shui kou ke ban fa wei zhe zhong yu

2.写笔顺,数笔画。

乌--------( )画 喝―――――( )画

办――――( )画 围--―――( )画

3.填空。

乌鸦口( )了,到处( )水( )。

乌鸦( )着瓶子边走边想,( )( )出了一个办法。

[乌鸦喝水(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对策: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有条理地加以交流。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上的脑子想得最快。

(依次屏显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屏显:神话故事)

(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出示:盘古开天辟地)

(2)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

(卡纸:开天辟地 辟: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贴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

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卡)合拢。天和地合拢时,当时的宇宙是(卡)黑暗混沌、混沌一团。

后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交流。(卡)巨石崩裂。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裂的太厉害了,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

(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齐读。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屏显:辟、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吗?自由表演,指名表演,(点: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句,(出示:冉冉、慢慢)。它们一组什么词?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卡:缓缓、渐渐、徐徐)

(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怎么感受到的?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卡)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

(6)这一切都是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卡)巍峨:巍峨的巨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卡)长柱子似的,有人说是有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屏显)

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黑暗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3、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交流。(点:如果能说得更简洁一些就更好了:如果这里你能用一句话说,或者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会简洁许多:如“持凿握斧”)

4、小结:刚才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

5、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的句子可以用来概括重要内容的,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句子,你找到了吗?齐读(屏显: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6、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字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屏显: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

7、课堂练习(练习册上第四题)

(屏显: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___,化生出___。)

学生练习,指名学生交流答案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中人物的特点。

对策:有效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开天辟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根据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另一种方法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投影出示:齐读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3、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

板书:开辟天地    化生万物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

(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同学们想相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    神力无穷!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   盘古的身体----   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理解?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

四、学习“化生万物”

1、教师渲染:说得好啊,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请大家读读第7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

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4、小结,指导朗读: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有的同学说:我几种情感都有!那怎么读出不同的心情呢?让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我读两遍,你能听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是怎样的感受吗?

(1)教师示范朗读

(2)引导学生说说前后两次朗读表达的感情

听得出来吗?第一次是什么感受?第二次是什么?

(3)自由练习

(4)配乐指名朗读,随机引导齐读

5、指导背诵:

同学们,这段文字不光内容感人,而且文字也十分优美,你不看屏幕或稍微看几眼就把它记住吗?那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它记下来呢?

老师有一个办法,大家看屏幕:---(划线)这一段一共是一个句子,先总的说盘古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而后用九个“变成了”具体写出变成了什么,你们看是不是?

背诵最难的地方就是这九个“变成了”的顺序,你们说是不是?那怎么记?看好了,前面几个“变成了”讲的是“口中呼出的气、发出的声音”“左眼”“右眼”,这些都是人的头部:看,最后两个“变成了”讲的是皮肤及皮肤上的汗水,都是肉眼看得见的:中间是皮肤下的肌肉、血液、筋脉。你看,记住这个顺序,背起来是否容易多了?

6、引导背诵:

同学们,我们就按这个顺序,一起来诵读,背诵时别忘了把自己的感觉融进去(配乐)

五、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

1、盘古就是这样无私,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吧---(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永远怀念为宇宙献身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六、认识对仗

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

2、出示:左手持凿,右后握斧。你有什么发现?(初步认识对仗)

3、出示第二句: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是怎样对仗的呢?(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

4、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

5、总结引导: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2、兴趣题: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

(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堂新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复述。

2、完成有关作业,交流课外搜集。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复述对策:利用好事先设计好的连线题。利用好本单元练习中的“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搜集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本课的词语

板斧  一丈  加厚  柱子  合拢  精疲力竭

血液  皮肤  混沌  雷霆  巍峨  纵横交错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雨露甘霖  三山五岳

二、指导复述:

1、出示本单元“读读背背”中的八个成语:“混沌不清”、“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这八个成语浓缩了这一个神话故事,你能利用好这八个成语来讲一讲《开天辟地》的故事吗?

2、学生练习,点评。

三、指导背诵第第七自然段:

1、指导学生发现段落的特点;

2、利用连线题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背诵。

四、课外延伸。

1、《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神话故事?

2、小组学习:讲述一些神话故事。

五、作业背诵课文

[开天辟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16:螳螂和蜘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螳螂和蜘蛛都是益虫,知道螳螂捉害虫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7螳螂和蜘蛛

“荡秋千”(织网)

树枝之间(位置)

捉害虫

又细又密(很好)

粘着蛾子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组字、组词、填空、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看图,揭题

1. 出示“螳螂”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螳螂)指名读,齐读。谁来说说螳螂的样子?

2. 出示“蜘蛛”图。

问:这是什么?(板书;蜘蛛)指名读,齐读。指名说说蜘蛛的样子。

3.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螳螂和蜘蛛》。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一段的意思。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a.指名认读。

b.说说容易读错的的字音。

c.齐读。

(2) 出示难读的句子。

第二段的第二句话。

a. 提示停顿方法。

b. 领读。

c. 练读,指名读。

(3) 分段指名读课文。

(4) 说说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 作业

1. 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二. 细读课文

1. 细读第一段。

(1) 轻声读。

a.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b. 用“--”线画出螳螂的话,用“ ”线画出蜘蛛说的话。

(2) 理解有关词句。

a. 指名读螳螂说的话。

理解“贪玩”。

螳螂为什么会说蜘蛛贪玩呢?

b. 指名读第二句话。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荡秋千”什么意思?蜘蛛是在“荡秋千”吗?蜘蛛不是“荡秋千”,那他在做什么呢?

c. 指名读蜘蛛的话。

“我正忙着呢。”蜘蛛在忙什么呢?小朋友知道吗?螳螂知道吗?

d. 指名读第五句话。

螳螂为什么“奇怪”?

(3) 指导朗读。

a. 螳螂的话,用诚恳的劝说的语气读。

b. 蜘蛛的话,读的时候速度稍快,强调“忙”。

c. “荡秋千”、“别贪玩”、“奇怪”等词语读重音。

d. 自由练读,分角色读。

(4) 小结。

2. 轻声读第二段。

(1) 自由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几句话是写螳螂经过小树林看到的情景。

(2) 指导看图。(出示图二)

蜘蛛经过小树林看到了什么?

(3) 指名读二、三两句。讨论:

a. 蜘蛛把网织在什么地方?

b.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蜘蛛把网织得好,非常管用?

c. 蜘蛛为什么要坐在网角?

d. 理解“津津有味”,练习说话。

指导朗读。

(4) 理解第四句。

a. 指名读。

b. “螳螂这才明白”,它明白了什么?

c. 齐读。

(5) 齐读第二自然段。

(6) 小结。

三. 总结课文

1. 朗读全文。

2. 小朋友,你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

四.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阅读课外书,了解螳螂是怎样捉害虫的。

第三课时

一. 朗读课文

分别说说螳螂和蜘蛛是怎么捉害虫的。

二. 教学生字,指导写字

1. 读生字卡片。

2. 用生字组词。

3. 识记字形。

4. 指导书写。

5. 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把下面的偏旁和单字连起来,组成新字。

贝 王 弓 亻

旁 今 长 元

- - - -

3. 比一比,再组词。

用( ) 长( ) 今( )

角( ) 张( ) 贪( )

4. 选字填空。

完 玩

(1) 今天,大家( )得真高兴。

(2) 我做( )作业,再出去( )。

[螳螂和蜘蛛(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7:练习七(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画三拼音节、形近字比较、读词语描红、看图填空读句子、写字、读背儿歌和成语、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

练习七

作业安排和设计:

画三拼音节、组词、描红、填空、读读背背、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 指名借助拼音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

2. 指导。

(1) 观察四幅图,问: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 学生自读。

(3) 指名读,指导学生在直呼音节的基础上,快速地连词组句。

(4) 复习三拼音节的组成。

(5) 学生自行画出本题中的三拼音节。

(6) 判断正误,

3. 练习。

区分题中三拼音节的声母、韵母、介母,进行直呼训练。再反复读拼音句。

4. 反馈。

让学生上黑板,规范地写出所画的三拼音节。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出示卡片;我--找

(2) 比较音不同。

(3) 比较形不同。

(4) 比较义不同。

(5) 学生组词,教师纠正错误。

(6) 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组易混字。

3. 练习。

学生填写。

4. 反馈。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提醒写字姿势,表扬姿势好、写字好的学舌感。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读词语。

(2) 指名读词语。

(3) 引导理解词义。

左思右想 自由自在

(4) 分析字形。

(5) 复习笔顺,重点指导:黄、急。

3. 练习。

学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

4. 反馈。

展示写的好的字。表扬姿势好的学生。

二.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齐看图,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谁带谁去天文台?

(3) 反复读正确句子。

(4) 按以上步骤,学习其他两句。

3. 练习。

学生口头填空,再认真地填写。

4. 反馈。

齐读句子。

第四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真读。

(2) 引导学生回忆写字的要求。

(3) 指导书写。

3. 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4. 反馈。

老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

二.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 学生自由读儿歌。

(3) 指名试读。

(4) 教师范读。

(5)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诗句的意思: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困难。

(6) 教师再次范读。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三.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2)范读成语。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练读。

(2) 同座对背。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 揭示谈话,提出要求

1. 从六一活动如题。

2. 板书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

3. 提出要求。

二. 指导看图,弄清图意

1. 看图,弄清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有哪些活动场面,人们表情怎样。

2. 指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 指导说话

1. 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了庆祝活动,同学们表演了许多节目……)

(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热闹极了,物品参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

2. 指导说活动的内容。

(同学们表演了很多节目,有--,有--,有--,还有--。)

(我也表演了节目,我为大家唱了一首歌……唱完后,大家给了热烈的掌声,我高兴极了。)

3. 学生自由说。

4. 指名说。

5. 同桌对说。

6. 再指名说。

7. 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 指导学生说一句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今年的六一我真开心。

今天我开心极了。

我真愿意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

五.表扬说的好的同学

[练习七(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上册《fùxí》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比大小、轻重 教学教案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第四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上册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识字2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两个朋友(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集锦17篇)】相关文章:

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3-10-19

七.分与和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3-03-03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设计2023-04-0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3-08-10

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2-12-23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微课教案2024-01-13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2024-01-0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2023-04-27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4-04-23

给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