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指导教案

时间:2022-11-29 08:10:04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练习题指导教案(推荐16篇)由网友“吻别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练习题指导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练习题指导教案

篇1:练习题指导教案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明确要求: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齐读字母z. zh c ch s sh

(2)自由练读。先读字,再组成词;无平、翘舌音对照读,再分组读。

(3)同桌互读检查。全班交流。

(4)总结规律。

①小黑板揭示:曾此思色采桑曹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都是平舌音。如:思——腮,采——彩。让学生试着体会变化构字。

②小黑板揭示:正生召昌式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是翘舌音。如:式——试,正——整,召——招。

2.指导练习第2题。

(1)完成作业 。

(2)检查。

①读词语,读准拼音。

②交换批改,订.正。

③清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

3.指导练习第3题。

(1),完成作业 本第3题。

(2)检查。

①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答案,核对。

排山倒海 P 刂 8 除去,推开

居高临下 L │ 8 挨着,靠近

纹丝不动 W 纟 4 条纹

车马盈门 Y 皿 4 充满

②分析错误原因并随机点拨:“临”为什么取竖部;“帅”为什么不能取竖部。(“临”,左右及右边上下都没有部首,因此取第1笔。)

(3)将字义代入词语,解释整个词浯意思。

总结方法:取义是否正确?把握字不离词,并代入检查,看意思能否说通。

4.指导练习第4题。

(1)明确作业 要求。先摘录带分号句子,再体会分号作用。

(2)速读<开国大典),摘录带分号的句子,完成作业 本第4题。

(3)读句子,体会分号作用。

①自由练读,每句句子写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同桌议论思考。

②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③逐句议论。句子中哪儿层意思是并列的?(<开国大典)中第①句:丁字形一横的北面与再北面;第②句:装甲车、坦克和战士们;练习3第①句:芦苇、蒲草倒影与天空倒影;第②句:高山旷野空气、海洋上空气、城市街道的空气、住宅区的空气。)

(4)小结:在并列分句中,一般已经用过顿号、逗号,还要用标点符号表示分句问的停顿,应用分号。

5.指导练习第5题。

(1)明确要求,仿例句改写。

(2)读例句一,讨论明确改写要求。

①改写后的句式与原句比有哪些变化?(增加了一个分句——白天,神庙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增加了‘‘愈发”一词。)

②改写后的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 (意思递进,用‘:愈发”这个词连接。)

③再读例句,体会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比更强调什么。(神庙可怕。)

④口头改句子。(把陈述句改为递进句。)

节日,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

下雪天,狭窄的小路不好走。

——只要意思递进即可,注意纠正语病,并随机口头补充句子。

(3)读例句二,明确改写要求。

①句子什么地方作了改动?(补上了“只要……就’’这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②对比读例句,体会加上“只要……就”这个关联词有什么好处。(语气明显加强,强调按这个前提条件做,必定会得到的结果。)

(4)完成作业 本第5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由<我的战友邱少云)第8小节排比句导人。

① 读句子,说说三个“为了”的排比,表达出什么。

② 这三个“为了什么”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体会排比句的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表现出排比层层推进的气势。)

③朗读、体会排比气势。

(2)审题。习题6要我们练习什么? (补充分句,分别用“努力”和“为了”构成排比。)

(3)同桌议论,补充句子。(做在书上。)

(4)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①意思不重复;②句序排列由小到大;③句子结构相似。

(5)完成作业 本习题6。

2.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什么事。试用一句话归纳。

(2)指名读短文,交流。

(3)再读短文,划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想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4)完成作业 。

(5)检查交流。

① 交流主要内容归纳,说出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② 短文赞扬了小灵子什么品质?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③ 订正作业 。

(6)读短文。

篇2:翻译指导新四级翻译练习题

翻译指导新四级翻译练习题

翻译指导新四级翻译练习题

1.In the budget for this building, they failed to __( 考虑价格增长的`因素 ).

2.Only after I slapped him on the back ____( 他才发现我并高兴得叫起来 ).

3.I didn ’ t even speak to him, ____( 更不用说与他讨论事情 ).

4.Some young people would rather try hard themselves to go through life than _____( 求助于他们的父母 ) with a sense of guilt.

5.The victim _____( 本来有机会活下来 ) if he had been taken to hospital in time .

1.consider/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or of increasing price.

【超级单词】Take… into account=take… into consideration 把…考虑在内

2.did he notice me and shouted with happiness

【超级句型】这是only引起的半倒装句,only+强调内容+助动词+主语+谓语+其它

3.let alone discuss with him

【超级短语】let alone用作连词,译为“更不用说了”

4.turn to their parents

【超级短语】turn to sb. for help 求助于别人

5.would have survived

【超级句型】在虚拟条件句中,如果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从句用过去完成时,而主句中则用“情态动词+现在完成时”,即would/ could/ should/ might have done

篇3:菱形教案及练习题

菱形教案及练习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 ∠BCE=∠DCE.又 CE=CE,

∴ △BCE≌△COB(SAS).

∴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 ∠AFD=∠CBE.

例2 (教材P108例2)略

六、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和8c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篇4:《兵车行》教案练习题

《兵车行》教案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车辚辚,马萧萧( ) 哭声直上干云霄( )

归来头白戍边( ) 千村万落生荆杞( )

2、解释下面加点词。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行人但云点行频:

去时里正与裹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山东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

县官急索租:

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

3、翻译下面句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二、课文导学。

诗歌分为三个自然段,即三个层次。

(一)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

1、“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4句诗是从两个角度描写送别场面的。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走”是跑的意思。诗中哪些动词表现出“走”的动作?

答:

(二)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1、“行人但云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

2、诗中例举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这一事例是非常典型的。为什么说是“非常典型”的呢?请简答。

答:

3、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

(1)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所不同。指出其不同之处:

(2)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三)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2、“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

3、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4、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答案:一、1、lín gān shù qǐ 2、行人:指出征战士 耶娘妻子送:父、母、妻子、儿女。耶,同“爷”,父亲。 干:冲 点行频: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 与裹头:给他们束发。古代男子十五岁用头巾束发。这里指出征者年龄很小,提前束发。 开边:用武力扩张领土。 山东:指函谷关以东。陇:陇,同“垄”。 申:诉说。 县官:官府。 信:确实。 比邻:同乡 3、(1)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束发,表示成年。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2)生下女孩还能够嫁在同乡,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二、(一)1视觉和听觉。2牵、顿、拦、哭。(二)1理由: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多次”;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2从一个征人的人生遭遇可以看出“点行频”内涵本质,反映可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3(1) 由点到面;或时间和空间。 (2) 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三)1“武皇开边意未已”2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3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4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篇5:《荷花》教案指导

《荷花》教案指导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有许多碧绿的大圆盘似的荷叶和各种姿态的白荷花。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课文按看荷花的顺序叙述。先说清早一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吸引“我”往荷花池边跑去的是荷花的清香;接着说怎样看荷花;再说自己仿佛变成白荷花以后眼前景象的变化;最后说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想象中回到现实,记起自己是在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讲“我”怎样看荷花。顺序是:先一眼看去,看到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接着细细观察,荷叶长得怎样,荷叶的颜色和形状怎样;荷花开得怎样,一朵一朵有哪些不同的'样子。最后再看满池的荷花,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第二自然段的重点是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主要讲了三种:刚开的、全开的和将开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这是刚刚开放的;“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是全开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将要开放的。作者着重描写了白荷花的三种有代表性的姿态。对于每一朵白荷花的姿态怎样,作者没有具体描述。用“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加以概括,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眼前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不仅美丽,而且是活的。从白荷花在圆盘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展开”、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等词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创作这一大幅活的画的画家了不起。画家是谁?是大自然。“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表现了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叹,是美妙的大自然使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第四自然段讲“我”看荷花时的想象。先说“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面对着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看着看着,和荷花融为一体,好像自己也成了荷花了。再说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跟前景象的变化。是分两层说的:一是微风吹来,“我”翩翩起舞,一池的荷花都在跳舞。二是“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象的这些景象都很合理。因为微风吹来,荷花在风中摆动,好像是在跳舞;风过了,荷花静立不动,就有蜻蜓飞来停在荷花上,小鱼在荷花下游来游去,好像在亲热地跟荷花说话。“我”也是一朵荷花,所以微风吹来时“我”也翩翩起舞;风过了,“我”也停止舞蹈,也有蜻蜓、小鱼来告诉“我”有趣的事情。

篇6:作文课指导教案

[理想描述]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诸如:

1、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2、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列提纲到习作的评改,教师一人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权。

3、说写脱节。学生作文光写不说,取缔了“说”这一必要的训练形式,割断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一密切相关的统一体。

新课程标准的启动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但学生的情感体验之浅,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多见,如要求学生写感人的事,学生就会写“奶奶雨中送伞”、“父母送子就医”、“教师挑灯备课”,等等。甚至更令人怀疑的是,这些事例的描写,也许是家长小时候教给学生的。总之,一句话,“学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为什么学生一碰到作文就无从下笔呢?读了那么多年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体验的缺失”是学生作文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校在20XX年承担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省级立项课题,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体验教学”,处处让学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更好的成长。

[实践呈现]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主页,展示本课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有关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跟着唱。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和美的画面开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图片内容是母亲与孩子的温馨画面,小时候母亲抚养教育我们,母亲老了,我们应该赡养她,给她擦脸洗脚。

(二)新课导入:

1、上课后问学生《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转入“新课导入”页面,展示《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情简介和视频片段。

2、观看后探究问题:

(1)大雨天妈妈找不到儿子,有怎样的表现?

(2)找到儿子,看到奄奄一息的儿子,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

(3)当儿子被他的爸爸抱走去看病时,母亲又有怎样的行动?

(4)你觉得电影中的妈妈对儿子怎样?我们有没有被感动?

3、教师导入:应该说,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电影中小强的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以“感受母爱,体验真情”为主题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母亲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写文章首先应该写写母亲。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对母亲的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设计说明]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妈妈对儿子爱的表现,在观看中感动起来,唤起他们热爱妈妈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三)范文引导:

打开“范文引导”页面。

1、例文一。

(1)阅读例文《妈妈的唠叨之歌》。

(2)探究问题。

①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

②作者通过什么来表现妈妈这一特点的?

③常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3)得出结论:我们要善于观察母亲,发现母爱,把观察、发现到的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出来。

2、例文二。

(1)阅读例文《母爱》。

(2)探究问题。

本文作者在什么时候感受到母亲是非常爱她的,从而被母爱深深地震撼着?

(3)得出结论: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通过细致地描写,真切地加以表现。

3、例文三。

(1)阅读例文:《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2)探究问题。

①同学们找找看,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感人?

②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最深切的体会到母爱,从而值得她为母亲感动一生?

③想一想,如果这位小作者不善于感受生活,听到姑姑的话仍然漠然置之,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能写出这样感人的文章吗?

④这段文字也运用了一些描写,但为何更为感人呢?

(3)得出结论:我们要从平凡小事中感受、体验母爱,把自己深切体验过的感情,如实地表现出来。

4、总结归纳三篇例文的启示。

[设计说明]这部分设计了三篇例文,让学生在欣赏、阅读、探究、思考别人亲情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明确写出对母亲亲情的三种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学,整个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四)联系自身:

1、进入“联系自身”页面,欣赏歌词《母亲》,了解在生活中母亲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2、教师总结: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饱含着深爱。汪国真在《母亲的爱》这首诗中写到: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是的,母亲的爱已渗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而我们总是在母亲的心里被牵挂和惦记。看来,母爱需要提醒,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当然更需要表达。每一位母亲都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同学们,回忆一下吧,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想想妈妈曾经为你所做的一些事情,你就会感到幸福,你就会心存感激的,你就会有写作的激情和渴望,你就能抒写出对母亲的真情。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3、学生当堂练笔。学生快速思考母亲对自己的爱并在网上进行交流。

4、跟老师立下爱母亲的誓言。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今天在这里立下的誓言,也无论我们的母亲是多么的衰老,多么的体弱,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人。

[设计说明]在欣赏了别人的亲情之后马上抓住灵感进行自我感悟,当堂训练。网上交流便于信息的反馈,能更好地检测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最动情的时候,让他们立下爱母亲的誓言,表表爱母亲的决心。

(五)作业布置:

打开“表达母爱”页面,布置作业: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2、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写出母亲对你的爱。3、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另外推荐阅读有关母爱的文章,友情链接相关网址。

[设计说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把作业留到课后,让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进一步去阅读、感悟和写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更利于他们写出真正的真情作文。另外,母爱是需要一个人用一生去感悟的,只有在生活中真正理解、关心、热爱母亲,才是对母爱最好的表达。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六)课堂尾声:

1、进入“课堂尾声”页面,播放满文军表达母爱亲情的歌曲《懂你》。

2、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爱母亲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设计说明]在表达母爱亲情的歌声中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结尾点明本课教学的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附:学生例文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个人反思]

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情感和欲望。这个主题的课堂教学我分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例文的分析明确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入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母亲的唠叨等),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的状况;第二节课可以通过例文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件(细节)来表现人物,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写作中情境交代的重要性,从而能使文章感人,富有真情;第三课时同学们互相交流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

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去观察,既抓住事物现象,又能充分感受和体会。

2、放胆想象,联系生活,关注生命。

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泉,他们创造的语言都与生活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励他们敢于探索。

3、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口语表达。

教学中应主张信息的立体交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是学生的老师,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4、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写法。

学生作文自由不等于没有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调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篇7: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指导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作文指导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习作要求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本次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写一篇习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前天,我们在《思品与社会》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①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  ②用一件事来写;  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全班交流:  ①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②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地的优秀日记《我的爸爸》,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漂亮的妈妈》《任性的表妹》《我的同桌》)    2、动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篇8:材料作文指导教案

材料作文指导教案

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给材料作文拟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拟题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能够给材料作文拟定吸引人的标题。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给材料作文拟题的方法。 难点:会给材料作文拟定吸引人的标题。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文章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的窗户。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会令读者心驰神往,一读为快;令读者一见倾心,先入为主。如何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呢?今天,老师就来传授你们一套武功,叫做“乾坤拟题五式”让你们从此笑傲拟题江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给材料作文拟标题的方法。 2、能够给材料作文拟定吸引人的标题。 三、初试锋芒: 出示一则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为作文拟题,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直观感受,向本课的`学习内容靠拢。 四、拟题方法的总结 和教授。 ①出示两组题目进行比较,哪一组更好? A  B 童年的经历  童年是一次旅行 在花开的季节  听,花开的声音 漫天的飞雪  跳着舞的雪花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辨析出好的作文题目。 所以生答:第二组好,因为运用了修辞方法。 师讲:这就是乾坤拟题五式的第一式“活用修辞”。 ②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这样拟题的好处。 山登绝顶人为峰――引用诗词 山登绝顶“我”为峰――化用诗词 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歌词 成功总在风雨后――化用歌词 可怜天下父母心――引用俗语 可怜天下考生心――化用俗语 三毛流浪记――引用经典名著 风筝流浪记――化用经典名著 师:这就是第二式:引化并用――吸引读者用“。 ③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这样拟题的好处。 7-1=0  1+12  忍让≠懦弱  人 × 知识= ∞  诚实+信用=财富 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师:这是第三式:巧用符号----引起兴趣。 ④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这样拟题的好处。 没有答案的答案 不可能的任务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妈妈,我走了 师:这是第四式:设置悬疑----引人联想。 ⑤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这样拟题的好处。 康乃馨母亲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月亮的微笑在掌心  那河,那船,那人 一花一树一夕阳 师:这是第五式:意象组合----耳目一新。 五、学以致用 1、玉树地震图片  2、云南旱灾图片 4、环保图片 5、重庆中招试题 学生分组推磨式练习拟题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拟题。 六、链接中招   出示(20,河南)中招作文试题。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方法为材料拟定不同的标题。并解释用了哪一种方法。 七、小结。 同学们,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成了“拟题派”的高手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遇到材料作文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拟定好的标题。 八、板书设计:  活用修辞   引化并用 如何给作文拟题  巧用符号   设置悬念   意象组合

篇9:英语教学教案指导

英语教学教案指导

备课标

一、语言知识与技能

1. 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2. 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语法项目以及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能在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例如,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单故事,获取相关信息;

5.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谈;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及(或)所给提示描述人、物、事件、行为、特征等,表达简单的观点;

6.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

7.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简单的故事和短文中找出有关信息,抓住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

8.每天课外阅读量最少达到200词。

9. 能运用…..词汇和…..语言形式以及参照范例(文章结构)写出简单的文段等,包括起草和修改。

二、文化意识

10. 了解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体验跨文化交际。

三、学习策略

11-(1)利用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词汇,利用上下文、非语言信息等理解词义,联想学习和记忆词汇,构词法等。

11-(2)利用情境等理解语法结构和表意功能,发现语言规律并举一反三。

11-(3)复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

11-(4)利用预测、语调、重音、问题等来获取听力信息。

11-(5)在课内外活动中借助体态语用英语交流。

11-(6)利用预测、跳读、寻读、细节读等来获取文章信息。

11-(7)仿写短文,准备素材、起草短文并修改。

11-(8)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1-(9)了解并跨文化交际(恰当使用)。

四、情感态度

12.乐于参与英语活动,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体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篇10:如何写通话教案指导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5、了解童话的特点 激发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篇11:如何写通话教案指导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故事。写出童话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美妙的童话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是啊,谁不喜爱童话,它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王国,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受到启迪。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进迷人的童话王国,去体验创作童话的喜悦。

习作前,同学们不妨再读读本单元的4篇童话,回忆一下以前读过或听过的童话,想想童话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不难发现,童话是我们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语言生动浅显,有其独特的魅力。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数不胜数,同学们可要多读多背多想,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一定有助于我们写出精彩的`童话故事。写童话,展现童话的独特魅力。

1、让笔下的动物(或物品)张口说话。无论是动物,还是物品,只要进入了童话世界,就具有了人的特点,会说话、会思考、会做事、会哭也会笑。我们可以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思想安在他们身上。

《去年的树》就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通过对话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而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对话中逐步显现出来。

《小木偶的故事》中描写小木偶表情的词语多丰富啊:“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

2、用点技巧让童话故事充满神秘色彩。童话故事中经常采用夸张、拟人、幻想、象征等方法编织出奇异的情节,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说明了某个道理……

《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使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智慧的女儿》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与发现,最后才揭示幸福的含义。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同学们想好了吗?你选择了哪几种动物(物品)?想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如何发展?结局怎样?你要说明什么道理呢?用点技巧,让故事曲折离奇,生动有趣,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抓住特点让童话故事合情合理。准确把握动物或物品的特点是编好童话故事的前提。例如,你让小鱼上树游戏,却让小鸟下塘玩水,他们肯定不能,也不乐意。你把小兔写成是凶猛的家伙,而且爱吃肉,却把老虎说成是弱小的,既不符合自然规律,别人读了也难以接受。当然,你要打破常规,也未尝不可。

《猫与老鼠》中的老鼠就以他的活泼、可爱、机灵而深受世人的喜爱。

4、读懂课文让续编的童话合情合理。续编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创造性的表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主线,表达的主要思想,人物的性格特点。要使续写的文章与原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篇12:作文指导教案

作文写作角度尽量多样化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扁《我的老师》,他为了写出这位老师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就在作文中写了三个事例:李老师为我补语文;李老师为我补数学、李老师为我补自然。他写的都是补课的故事,仅从一个角度去描述老师,这样的作文就会让我们感到内容重复又单调,缺乏生气。也会给人一个印象:这个老师除了补课,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又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我的同桌》,他写这位同桌学习认真,并且勤奋,他写同桌吃了中饭坐下做作业,课外活动坐着做作业,吃了晚饭又坐下做作业。写来写去都是做作业。其他事例一个也没有。这又是一篇单调乏味的作文。

要想把一个人物写好,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懒”爸爸》。他写了爸爸“懒”得去理发的故事,头发长得很、有时象乱草。他又写了爸爸“懒”得买菜、烧菜的故事,爸爸经常啃实心包。他再写了爸爸“懒”得买新衣的故事,爸爸穿的都是过时的老式衣服。这位小朋友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这位爸爸因学习忙、工作忙而“懒”了其他方面的特点。三个小故事,角度不同,就能“立体”地把这个人物形象显现出来了。

又比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邻居老爷爷》。写位近七十的老爷爷。小朋友在作文中写了这么几个事例:爷爷很少看电视,大热天也坐在那儿看书写东西;小朋友到他家里玩,他总抽出有趣味的书给小朋友看;有时要考考小朋友的英语,叫他们背单词;有时还一边给小朋友讲中外古今的故事,一边给小朋友轻轻地打着蒲扇。作者写了四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把邻居爷爷的精神风貌形象地描述了出来。这样的作文就不会让人感到单调,会让人感到内容充实,人物形象“丰满”。

描述人物要多角度,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规律。比如摄影师拍电影,电视记者拍电视,他们绝不会把摄象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他们会常常变换手法,如一会平移,一会儿升,一会降,一会推近,一会拉远,一会儿抑拍,一会俯拍,他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距离去拍摄人物的。这样拍出来的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假如摄影机只对准一个方向拍,那拍出来的人物形象就会象上海人说的成了瘪三了。

当然,要会从不同角度去描述人物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注意观察,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把要观察的人物的形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细小的言语、动作、眼神等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写在本子里”。第二,要审清题意,确定好要描述的重点。有了明确的主题,再从平日观察来的众多的材料中,挑选出几例生动而又典型的事例来。挑选事例时,一定要有意考虑要从不同的角度,要尽量避免单一角度。第三,写事例时一定要写好细节,写人物的一举一动,写人物只言片语,用简洁的文笔、生动的语言、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了。

让生活中的小事大放光彩 许多小朋友都怕写作文,总觉得作文很难,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怕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太难。如《时刻战斗在岗位上》。小孩子不了解社会现实,也不知道大人们“时刻战斗在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因此就觉得不好写,甚至觉得无法写。又如《我的家乡》。家乡的情况很多,小朋友了解很少,就觉得不知从何处写起,不知写什么好。又如《美丽的校园》,许多校园并不美丽,学生们怎么能写出美丽?类似这些难题出得多了,小朋友们做怕了,就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作文难、怕作文的思想。

有的老师还再三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许多小朋友常把“有意义”理解成学雷锋做好事这类题材,而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这类事又不多,所以又无法下笔。有些小朋友为了能交上作文,只好编造一个帮老太婆背米什么的故事。

为了解决小朋友们怕写作文的思想,我的想法是:放胆写小事。解放小朋友的思想,使他们敢于写自己做过的、见到的生活中的小事。老师不要强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要能生动活泼地写小朋友自己的生活就行。有许多小事在一些人眼中是不能作为作文的题材的。而恰巧相反,就是这些小事才是生活中的真实,是小朋友所熟悉的。如《洗脚》,因懒惰,每天睡前不愿洗脚,多次批评竟然不改,写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又如《爸爸的习惯》,写爸爸嗜烟如命、爱酒成癖的坏习惯。这是小朋友常见到的。有人写过《茅坑》,从过去臭哄哄的茅坑写到现在的抽水马桶。有人甚至写过《放屁》,写一同学家中有钱,大吃零食,消化不良,上课放屁,挨批遭笑,很是狼狈的小事。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似无多大意义,但只要如实地写出来,褒贬美恶就在其中了,其实是有意义的。

小朋友们经历的这些小事多,他们一旦认识到这些小事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都可以写到作文簿、周记簿上,他们就每天有东西好写了,他们就会觉得随便抓一件小事写写都可以。这样一来,他们的作文难的思想就可以解除了。我想,做老师的要改变观念,要有胆叫学生写生活小事:做学生的也要改变观念,要放胆写生活小事。

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

小朋友们常常写记叙文,但写起来却不能令人满意。说它不完整吧,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总觉得无话可说,只能写个极短的,并且还是平平淡淡的。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浇花》:“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拿了喷壺给校园的花坛浇水。花坛里种着好多种花。这些花长得很旺盛,花开得都很好看。我浇完水,就回教室上课去了。”这篇作文很空洞,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了浇花的大概的过程。喷壺从哪儿拿来的?到什么地方去装水?花坛里栽些什么花?这些花怎样旺盛,怎么好看?花儿喷上水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态?自己当时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方面都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记叙文中没有具体细致的描写,就不可能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不可能生动感人。有一篇《顽童阿吉》的故事,作者是这样描写阿吉的肖像的:“阿吉瘦精精,一副黑黑的脸。两只眼睛滴溜溜的格外灵秀。右边那个鼻孔里常挂着一串鼻涕梭来梭去,也不擦掉,使人见了有些邋遢的感觉。”作者象个画家,抓住特征,仅仅几笔,就把阿吉的形象刻划出来了。假如叫有些小朋友去写,他可就“阿吉很瘦很黑,有点邋遢相。”这么一句。

有什么办法使自己也会学描写呢?我的意见是:第一,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不仔细观察怎么能把事物的情状具体地描写出来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动作?什么声音?等等,都要留心观察,并要把观察到的写在日记本中。平时能做到这样的话,以后写起记叙文来就不会干巴巴了。第二,我们要强迫自己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的描写。如“很热”,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热”字,你想办法把“热”的情状写出来,如“阳光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我满身是汗,急促地喘着气。”如“很冷”,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个“冷”字。你想办法把“冷”的情景,如“嗷嗷怪叫的西北风夹着碎雪粉抖起威风,横冲直撞,把门窗打得辟啪响。我穿上棉袄,躲在家里,牙齿还不停地打架。”又如写胆小,就不用“胆小”这词。“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把门锁得紧紧的。我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听着门外有什么响动。突然,砰砰两声,我吓了一大跳。‘谁?’我慌忙一叫。“这样一描写,不就把“胆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

写记叙文一定要学会描写。时常用的有环境景物的描写、有动态静态的描写、有肖像神态的描写、有动作对话的描写、有心里活动的描写等等。当然,我们写记叙文,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后,才能决定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来点描写。另外,叙述与描写也不能截然公开,描写也不能孤立进行,往往叙述中穿插描写,描写中夹有叙述。总之,要“勤于积累,巧于安排”,平时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是一定能学会描写的本领的。

作文写作应多写真实的感情

有些同学常叫作文难,对着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想了半天,也写不出几行字。于是,心生一计,把“作文选”中看来的写一篇给老师,或者自己瞎编一篇给老师。如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我的同桌》。他提起笔很快写好了。作文中说,他的同桌平时与他关系很好,但考时他考不出来,要求同桌帮忙,同桌怎么也不理睬他。考后,他恨同桌,同桌却耐心地批评教育他。我说这同桌的故事是假的,他承认是作文选中看来的。我叫他写出他真实的同桌,他说照实写,写不来。

这种照抄照搬、胡编乱造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丝毫没有帮助的。相反,还会闹出笑话来。如最近我读到一本新出版的作文选。其中有一篇《冬天的早晨》,作者是平阳的小学生。该文说冬天“大榕树,光秃秃的树枝,立着一动不动。”,“上街买菜的老人,戴着大皮帽子,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榕树是亚热带的长绿乔木,我们温州地区河埠头栽有很多大榕树,大家都看到榕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榕树怎么会“光秃秃”呢?我们温州很暖和,冬天很少下雪,有下雪也不大,下的时间也很短,哪有路上老人“眉毛胡子也都变成白的了”呢?“眉毛胡子变白”只有极寒冷的北方才能出现。这样的作文,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真实。不真实就不可能成为好作文。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写不真实的作文呢?一是他们既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所以会来个随便抄编来应付;二是他们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脑袋里没有“积蓄”很多作文的材料,因此到写作文时,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就无法写了。

我想,要想纠正这抄作文选、瞎编作文的毛病,第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以为作文是可以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求自己去写真实的;第二,要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最好能够记日记,把每天看到的真实有趣的人与事,甚至听到生动的话,都记到日记里。若有这样的决心与努力,作文作假的毛病就一定能克服。

同学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新鲜的事儿,如果我们是个有心人的话,新鲜事儿写进作文,你的作文就一定能生动活泼,真切动人,就决不会有瞎编乱造的感觉了。我们提倡记真事、写真话,抒真情、表真意,决不能去搞“假、冒、骗”!

作文教学同样需要因材施教

学作文是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对于基础较好,悟性较高的同学,老师的一点启发就足以促使他写出一篇好文章了,而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练习不多的同学,老师必须逐段逐句地帮着他,所以小班化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同样一个题目,许多四五年级的同学作文写不过二三年级的同学,同年级同班上课或者不同年级一个班上课都不是影响作文学习的关键,就像下围棋,初段的棋手可能就击败高段位的棋手。作文教学应因人而异,有的孩子问题在于未入门,有的孩子属于走了歪路,有的孩子仅仅需要点拨开窍,有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自由发挥,有的孩子必须先做一些启发。教多教少,给的题目的难度都应因人而异,绝对不能大一统,如同在一个“大澡堂”里洗澡,每人都浇两桶温吞水,那样子极少有同学能够取得大幅度的进步。

沈老师提倡小班化,个别辅导。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学作方案,未入门的先领进门;刚刚入门的练基本功;有一定基础的练习提高。沈老师每一次命题都不仅有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年级之分,不同年级的题目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同一题目不同学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学作的同学每一次都能感觉到一点进步,增加一点写作的兴趣。

而作文当面批改也是相当相当重要,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学校、辅导机构的作文都是教师课后批改,下节课总体评说。许多学生只知道自己的作文得分,而作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是很难逐一得以解决的。沈老师提倡的面对面逐句逐字的批改,让学生在写作后能立即领悟自己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对自己的文章当堂加以多次修改,直至老师满意为止,这样既能在修改中取得写作经验体会,而且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将十分深刻。

篇13:现代汉语单句成分划分指导和练习题

一、运用公式:“什么” 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

二、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三、单句复杂化有:

1、连动式

2、兼语式

3、主谓短语作宾语

4、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谓语

5、双宾语

6、同位短语作主语

7、动宾短语作主语

8、有关联词的单句

9、“的”字短语作主语等

四、分析示例: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这儿

五、练习题: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这些例句是多年积累的比较典型,如果都能划对了,说明你的单句分析很强)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的主义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 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 (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 (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 主语(出生) 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篇14:暑假生活指导四年级练习题答案

暑假生活指导四年级练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

jí yǔ mián yán mánɡ lù lún liú xiān ruò

dài màn tā xiàn zhān yǎnɡ fán yǎn sì nüè

二、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2%+4%)

1、“鲜”有两种读音:①xiān ② xiǎn 下面的词语该怎样读?

鲜艳( ) 鲜明( ) 鲜为人知( ) 新鲜( )

2、“新鲜”在字典里的意思有:A、没有变质,B、没有枯萎,C、不含杂类气体, D、少见的。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啦! ( )

②这花枝叶繁茂,花朵新鲜。 ( )

③妈妈今天买了两条新鲜的鱼。 ( )

④雨后的空气真新鲜。 ( )

三、基础平台 (27%) (2.5%+3%+4%+14%+2.5%)

1、“香九龄 所当执”,告诉我们要

2、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写四个):

有描写学习态度的:

有形容人的说话的:

3、仿写句子: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祁黄羊举荐人才出以公心,他做到了“ , ”。

②《池上》描写小孩天真调皮的诗句是 , 。

③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 ,而且伸向 ,伸得 。

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 ,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

那么 。用带点的关联词写一个句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④学了《天鹅的故事》,我想到了一些成语 、、,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

⑤学了《黄河的主人》,我知道了黄河的主人是 ,还想到了一些描写黄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

5、本学期我们学写了毛笔字,请写出三位著名的书法家

四、处处留心:《感冒灵说明书》。(4%)

[作用与用途]用于治疗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日三次;每次1至2片,婴儿减半或遵医嘱。

[储藏]密封保存 [有效期]一年

读了说明书后,请判断小明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① 小明的表弟(不满周岁)感冒了,他让姨妈给表弟一次服用了2片感冒灵。( )

②小明着凉了,咽喉发痛,服用了感冒灵,一日三次,每次1-2片。 ( )

③爸爸摸着脑袋进来,说不小心撞痛了,小明说:“爸爸,感冒灵可治头痛,您服两片吧!” 说着就给爸爸拿了两片。 ( )

④瓶盖不见了,小明将剩余的感冒灵用纸包好,放在柜子里,以备今后使用。( )

五、口语交际 (3%)

你的好朋友非常想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演出,但是他的心理素质不好,怕出丑。这时,你会这样鼓励他

六、阅 读 (20%)

(一)“生命桥”(片段)(7%)

顿时 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

1、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合适的标点。(2%)

2、那情景是怎样的?(2%)

3、文中把 比作 ,是因为

(3%)

(二)我想有个“高级妈妈”(13%)

①“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妈妈都好,可是我认为“好”的水平有区别。一类是初级妈妈,把我们生下来,就交给姥姥、奶奶抚养,完事。一类是中级妈妈,管我们吃穿住行,又督促学习。还有一类是高级妈妈,不仅关心我们眼前的健康成长,还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帮助我们树立和实现远大理想。

②什么样的妈妈是高级妈妈呢?

③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妈妈。我不是说居里夫人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当儿女的可以借光。我是说居里夫人总把孩子的身心锻炼放在第一位。

④居里夫人工作很忙。可在百忙中,她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女儿学园艺,学烹调,学缝纫,学干家务活。她不但培养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抽时间带领女儿骑车去野外,骑马去山中探险,让孩子了解大自然,陶冶情操。

⑤居里夫人拥有0.1克镭价值一百万法郎,再加上两次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够两个女儿一辈子享受。可居里夫人把这些全部赠给了实验室。居里夫人说:“优裕的生活,奢侈的恶习,会耽误你们的前程。”

⑥正因为居里夫人是位高级妈妈,所以她的两个女儿能成为有出息的孩子。大女儿伊瑞娜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艾芙成了音乐家、传记作家。

⑦我想有一个居里夫人那样的高级妈妈,不是要求我们的妈妈都成为大科学家,而是说要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讲究点“科学”。我想有个居里夫人那样的'高级妈妈,不是嫌我们的妈妈差,而是希望我们的妈妈能更好,更了解孩子的需求。

⑧亲爱的妈妈,知道了我的想法,您该不会生气吧!

1、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4%)

树立 情操 健康的 恶习

培养 需求 耐心地 成长

陶冶 能力 独立地 教导

了解 理想 奢侈的 生活

2、给短文分段,用 ‖标在下面的序号后。(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居里夫人称得上是“高级妈妈”是因为

(3%)

4、读了这篇小短文,我想对妈妈说

(3%)

得 分 阅卷人

七、作文部分(30分)

请你阅读下文中开头的部分,根据故事发展情况,展开合理想象,并接着叙述下去。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想象合理,有一定条理。

那只上了老狐狸的当掉了肉片的老乌鸦,十分沉痛地向小乌鸦讲了自己当年上当受骗的经过,要小乌鸦永远记住乌鸦家庭的这个奇耻大辱,提防奉承话里可能隐藏着的阴谋诡计。小乌鸦连连点头说:“是”。有一天,小乌鸦衔着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保准不会上当。巧得很,一只小狐狸走了过来……

一、给予 绵延 忙碌 轮流 纤弱 怠慢 塌陷 瞻仰 繁衍 肆虐

二、1、①、①、②、① 2、D、B、A、C

三、1、能温席 孝于亲 孝顺

2、略 3、略

4、①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②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③粗壮 四面八方 远远的 稠密 四季常青 夏天 冬天 蓬蓬勃勃

④答案不唯一,只要与团结、亲情有关即可。

⑤稍公 略

5、略

四、×√××

五、略

六、(一)1、, , 。 !

2、面对危险,其它羚羊像老羚羊那样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大概意思答对即可)

3、弧线 生命桥 老羚羊用自己的身体做桥墩,把死的希望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羚羊,为年轻羚羊架起了一座生命桥。(大概意思答对即可)

(二)1、

树立 情操 健康的 恶习

培养 需求 耐心地 成长

陶冶 能力 独立地 教导

了解 理想 奢侈的 生活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她不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有计划、有目标地帮助孩子树立和实现远大理想。(大概意思答对即可)

4、略

篇15:《敬业与乐业》学习指导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学习指导练习题

【知识考点归纳】

1、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和格言,要理解其含义并积累起来;

3、初步学会在议论中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方法;

4、体会演讲稿的口语特色。

5、了解文化巨人梁启超。

【典型考题分析】

例题: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和格言,请指出引用下面两个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

1、《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

2、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探究思路:这道题是考查引用的作用。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弄清楚这两句话各自的语言环境,然后按照各自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其作用。句1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就议论文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属于提出问题部分,引用句1的作用是引出“敬业与乐业”的话题;句2出现在分析问题部分,是用来论证“要做到敬业与乐业,必先要有业”这一论点的,引用句2的作用显然是强调“有业之必要”。

篇16:《孙权劝学》教案及练习题

《孙权劝学》教案及练习题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释粗晓大意。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

1、资料补充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

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读书大有益。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②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③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非常精当。

④语言精练,情节发展环环相扣,自然而紧凑。

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解说:本点拨内容首先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将课文注释中尚未交待的内容展示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则重在帮助学生完成“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4和学习侧重点2,目的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认清人物形象,帮助其从艺术上掌握文章的特点,以便于在写作中模仿和借鉴。)

吴岗小学教案作业检查总结

教案检查评语

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检查教案作业的看点-陈燕芳

教案作业检查工作总结

九月份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小结

教学常规备课教案检查登记表I

四下教案 练习6

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夹包跳》教案

练习题指导教案
《练习题指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练习题指导教案(推荐16篇)】相关文章:

小学作业检查总结2023-08-04

三语下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小学课时备课教案-优秀教案2023-03-05

四下教案 练习22023-10-02

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023-11-01

前滚翻教案2023-06-27

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案 作者:张建华2023-08-09

《夹包跳》大班体育教案2022-09-04

教育随笔检查评语2022-08-22

《玩轮胎》教案2023-12-31

教案检查总结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