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推荐7篇))由网友“卧槽你好漂亮”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
关于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
关于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 自从进入二甲中学以来,发现我们学校的一大显著特色,那就是学教案的设计和使用。而做为一名刚进入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新教师,我仅仅只能就目前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自己对学教案的设计和使用,较为粗浅地谈谈我对于学教案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学教案通常使用于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我们新教师的成长首先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来使用学教案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这可以视作我们新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因为在经过认真而深刻的设计和准备学教案之后,可以对我们之后的课堂教学起到更好的改进和推动作用,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其实,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尽管课前我已经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认真的备课,但是在真正在课堂中讲授时,仍然发现存在了好多的问题,从而显现出了在学教案中出现的一个显著问题,那就是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指导之间所存在的一个巨大的差异。无论课前设想多么的全面,在实际的课堂中,总会出现我们在准备时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了反思:预习思考与课堂教学有何关系? 我个人认为,预习思考是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工作的一个很好的依据和提示。预习思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有效的预习,也可以指导让学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对文本进行预习,同时,还可以作为学生预习完成之后的进行自我预习检测的一种方式,看看自己的预习是否达到了老师的要求,或是仍有遗漏和疏忽,从而弥补缺失。而这一切的预习思考,都是为了课堂教学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绝对不能脱离不了课堂教学这个中心。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的学教案中,由于这篇文言文的故事性很强,所以,我将这篇文章分为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每个故事都构成一份独立的学教案,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份总结性的学教案。而每份学教案,我设计的预习思考题大体上的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而来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文言字词,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而在第一份完璧归赵的学教案中,我在预习提纲中的文言字词部分,列出了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字词,而那些我认为比较简单的'字词就没有例举,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常见的字词“虽”却依然没有搞清楚,“虽”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虽然②即使;而我们课文中出现的“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偿城”,很多学生依然解释为“虽然”,但其实,在这个时候,秦王是还没有斋戒的,这还是一种假设情况,因此,一定要解释为“即使”,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做课后练习的时候发现的,因此,我觉得,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而且常见常用的文言字词,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因为有可能我们觉得很容易的东西,学生其实还是不太分得清。我们觉得像这种难度不大的文言字词,我们可以放在预习思考中,让他们自行解决,这样的话,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一举两得。 我觉得,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在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应该让学生自行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是我对于学教案的设计和使用的一点浅见。篇2:当代电影美术中色彩设计的一点个人浅见论文
当代电影美术中色彩设计的一点个人浅见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影美术的内涵,进而介绍电影美术的作用和设计创造时涵盖的要素,最后以《英雄》为例探讨电影美术中的色彩设计。
关键词:电影,美术,色彩设计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视觉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影视制作当中,传统电影美术的制作方式和创作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随着视觉类型电影制作方式的日益完善,传统电影美术与数字化电影美术的历史性跨越日益显着。电影美术作为电影主创之一,就其本质而言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但从时空角度来看,电影美术不是瞬间摄取的静态造型艺术,而是运动着的立体造型艺术。
二、电影美术的内涵
电影美术是指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对影片的可视化形象进行创作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主要是通过影片总体造型设计、场景空间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方面来表达逻辑思维进而实现形象思维,它直接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与艺术内涵,对影视作品的造型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影响。虽然,电影美术是与自己的母体美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美术和电影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美术的艺术形态特征是物质媒介的二维或三维的空间性,电影则是时空艺术,它的形态特征是既有空间维上的造型性,又有时间维上的运动过程。美术不受物质世界的时间性约束,电影则兼有空间的二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
三.电影美术的创作要素
电影美术是专门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一种美术创作,直接影响影片的艺术水准的成功与否。电影美术不同于一般绘画创作,美术一进入电影就改变了它原来那种独立创作的特点,而使自己成为电影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部门。电影美术创作的过程涵盖场景设计、环境与个性的设置、气氛的营造和影调及色调的确定。
首先,电影美术师应该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在设计构思阶段,电影美术师要寻求一种途径,一种方法和形式,最完美地将剧本中的抽象文字和导演的意念化的构思,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人,并且与导演、摄影等创作人员共同完成最终银幕空间形象化的影象。其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设计和制作出符合电影主题,具有生活气息、有时代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使电影艺术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电影美术设计为人物的行为提供“典型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年代、地点、时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和思想,显示一定的个性、习惯和爱好。当然,电影的美术造型是必不可缺的,影片中景物的个性源于两个条件:人物个性和所处的规定情境及创作者的选景态度,即怎样使它以最有力的影像浮现在银幕上去感知于观众。再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凸显电影的主题。氛围是特定生活中弥漫于人们周围特定的空气状态,在表现银幕气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氛相对环境而言是更重要的,环境只能客观地表示剧中人的所在地,却不能表现当时剧中人的心情变化,而气氛则尤能反映和烘托人物心情的变化。最后,光和色是电影造型中极重要的元素和手段。光与色是在影片的时空流动中展现其生命,并以个性显示影片造型所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影调和色调和影片的样式是密切相关的,是其具体造型的体现,当美术师出于对未来影片样式的理解,试图寻求影片造型的整体基调时,他必然思考这两方面的问题,也必须对这两方面作出艺术的安排。
四、以《英雄》为例探讨电影美术的色彩设计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视觉型影视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欢,在未来的影片中,美术师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色彩和色调问题,他要从影片整体造型角度处置色彩使其整体上和谐统一。影片的基本色调本身就具有意义,影片的色彩也就是贯串全片的线索,下面以张艺谋导演深入人心的《英雄》来侧重探讨电影美术的色彩设计。
《英雄》影片中人物服装色彩设置上就独具匠心。秦王在影片中自始至终是单一的深重黑色,与秦王宫殿铁黑色调浑然一体。无名穿着黑装依照秦国律例至秦宫殿受封奖,与秦王“十步”之距对饮,秦王、无名、长空、秦剑客等服色在黑色纯度和亮度的设计上则依次由深重至浅淡,这种构成符合秦尚黑,并寓意黑的权威和政治影响,也暗示一种对秦政的不满与反抗。残剑、飞雪、如月的衣装色彩纯度高、色泽鲜亮,质体轻薄,虽靓丽飘逸却敌不过黑奋的威重力量。除了黑色,《英雄》中还有其他多种色彩表现。在《英雄》中,无名给秦王编造的残剑飞雪故事的基调是红色的,反映出无名潜意识中刺秦的激情,他那冷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报仇的血性和血气,想象中即将出现的刺秦场面使无名眼中的世界充满了鲜红的像血一样浓烈的色彩,此时秦王眼中和无名看到的色调是一样的',充满了血红的仇恨和杀气。而当秦王发现了无名的真实意图时,他想象中的一切都笼盖上了寂静的蓝色,因为他所面临的绝境使他不得不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用理性和智慧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残剑给无名讲述的故事时,柔和的绿色成为叙述的基调,一方面它展示了残剑给无名讲述时那种超脱仇恨,回归到宁静、博爱、真朴的心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无名向秦王转述时悟出的那种渴望和平,不要战争的心态。
总之,电影《英雄》是一部由红、蓝、白、绿、黑等多种色调来讲述的故事,它的情节的感人之处不在于故事的大起大落,而在其细节的精致和典丽,色彩和画面的视觉统一在《英雄》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五、结语
总之,色彩在影片中,不仅是纯粹电影化的造型手段,而且还要构成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只有当色彩融合在影片剧作之中,形成电影剧作的色彩结构,并且本身成为剧作内容,色彩与影片的关系才达到了“化”的境界,电影色彩的意义也才
能真正得以体现,色彩在影片中的生命品质才能得以存在。一直以来,影视艺术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影视艺术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当然影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影视美术的重要贡献,更离不开众多的幕后影视美术工作人员,影视和美术的紧密结合必将带动影视产业和美术艺术形式的绚烂盛开。
参考文献:
[1] 金海靖.论中国新武侠电影的美术设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04)
[2] 宋军.浅谈电影美术[J].电影评价.,(10)
[3] 王志敏,刘媛媛.谈电影美术的造型性[J].电影评价.2006,(11)
[4] 周登富。电影《英雄》的色彩构成设计[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03)
篇3:如何设计并用好“学教案”中的“预习案”
如何设计并用好“学教案”中的“预习案”
我的理解:实施“学教案”主要就是想转变在原来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下所造成的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丧失自己学习能力的状况,力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才华。 所以从这方面看,所有环节中预习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肩负着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完成“授人以渔”的重任! 预习案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难易层次分明。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如何着手进行预习,预习案应给出预习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降低预习的难度。设计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通过预习案的设计,不仅呈现出本堂课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更要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最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资料予以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 同时,在有效的预习案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探究的信息反馈,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从而切实达到“以学定教”,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另外,我认为对预习案的使用与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应仅限于是上课前的。最近听了一堂课,课堂上,老师一开始就检查预习的效果,按照学教案上罗列的教学任务开始一条一条的进行讲解,不同的只是换由学生进行讲解,这让人感觉不用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疏忽了教师精讲点拨的重要作用。其实,既然我们用了“学教案”,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预习,合作探究。而不应该课堂上再把教学重点放在预习案上了。 我还发现,有的学教案的设计,仅仅是“教案”+“练习”,把教师上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于要说的话,将用于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问题都打印在学教案上,课前印发给学生。这种情况上次北宋一中的李校长也有提到。他说他们学校是把预习案和其他分开来发放的。 所以,我想要能体现“学教案”精髓的、最理想的课堂还有待做细节上的推敲。以上仅是我的一些浅见,呵呵。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学教案”做的更好! 附上我学教案中的预习案设计一则: 9A Unit 2 Period 1 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1. Teaching Goals 教学目标 To recognize the names of different colors To recognize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and the order of the colors 2.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教学重点 I’d rather wear blue than pink.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pink. Blue looks good on you ! 3. Difficult language points:教学难点 To recognize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and the order of the colors 4. Instructions for preparation:预习指导 (1)Listen to the tape twic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ile looking at the picture: Why would Eddie rather wear blue than pink? Does Eddie look nice on blue? Why not? (2)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① I’d rather wear blue than pink. 试译: 她宁可要小的而不要大的. 我宁愿踢足球而不愿打篮球. ②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pink. 试译: 我在寻找一个特殊的人. 办公室里正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 ③ Blue looks good on you. Eg: You look nice _____ blue. Cf: in the tree& on the tree; in the newspaper & on the newspaper; in the wall & on the wall; in the book & on the book ④ 写出以上三句话的同义句. ⑤ Color: The boy doesn’t like _____(color) shoes. She likes _____(color) better than black and white. The child _____(color) these pictures. ⑥ orange: 橙子/橙色: An orange is orange. 橙汁: a glass of orange (3)Listen and repeat after the tape,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and try to act out the dialogue. (4)Think over or try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 ① When can we see the rainbow?or How is a rainbow created? ② How many colors are there in the rainbow? What are they? ③ Write down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in order: ④ Draw a rainbow in pigment: ⑤ Extensive Reading (1) Everybody likes to see a rainbow. It usually means that the rain will be finished soon and the sun will shine. To create a rainbow, you need both sun and r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sunlight shines through the raindrops which breaks up the light rays and makes the rainbow colours. A rainbow has only “true” colours. There is no black or white. Black is really the absence of colour, meaning no colour at all. White is all the colours together. It’s hard to believe! It is the splitting up or breaking up of white light that makes the rainbow colors we see. The raindrops act as a prism to the white light of the sun. With three colors, red, yellow, and blue, we can make all the other colours. These are the pure colors. You can’t mix anything together to make red or yellow or blue. These are the primary colors. However blue mixed with yellow makes green. Red and yellow create orange. Purple is a combination of red and blue. These are the secondary colors. What makes brown? Art students like to mix all the colors together to see what happens. The combinations of red/green, blue/orange, yellow/purple,cancel each other out leaving a muddy brown color. What a disappointment! Did you notice that the two colors in the group mentioned above contain one primary and one secondary color? Only in nature does the mixing of all colours make white light. Today, we see many mixtures of colours. Turquoise is blue and green together. White can be added to colours to make them lighter, like pink, for example. Grey is a blend of black and white together. Colours make our lives more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Next time you see a rainbow, enjoy the beautiful colors you see.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correct colors: Red+blue _____ Blue+yellow_____ Yellow+red___ (2) Red: of the color of blood Orange: reddish-yellow Yellow: of the color like that of butter, gold, or the middle part of an egg Green: the color of leaves and grass Blue: of the color of the clear sky or of the deep sea on a fine day Indigo: dark purplish blue Violet: a bluish purple color Pink: pale red (3) Idioms: 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separate words. Black sheep; in the pink; white lie; white elephant;篇4: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课前备课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关键作用,备课的成果表现是形成教案。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中小学在《教学常规》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少学校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可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被异化:一头是学校刚性化的要求和严格的常规检查;一头是教师整天忙于抄教案、迎检查。一个时期以来,教案衍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考核分。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渐低下。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到底应对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进行怎样的革新? 一、明确存在问题,认清教案的复杂性 1、不加思考,照抄教案 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名教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检查起来,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数量,检查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上,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抄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的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缺乏实效。 2、改头换面,重整旧案 教师在新学期备课时,虽没有照抄现成的《教案》,却打起了往年备课本的主意,更有甚者,索性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 3、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这些教师连“备”都觉得麻烦,干脆在“备”的过程中,拿着购来的《教案》,简单地摘录所谓的“重点环节”,并美其名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直接拿来,照本宣科 这些教师更是走“捷径”,直接拿着教案,为自已所用。他们认为:《教案精选》或《教案》本身就是优秀的结晶,不需要再加工,没有“写”、“备”教案的必要,直接拿来,照本宣科就行了。 5、以“我”为主,缺乏合作。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教师对教师间的竞争认识偏颇,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唯竞争而竞争,各自为残,忽视了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守口如瓶”,制约了教师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缓慢,集体备课形同虚设。 6、以“本”为本,缺乏创新。 教师本着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的现象。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缺乏创新性,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 反思备课现状,它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发展。致使我们现行的备课管理、备课研究、备课方式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挖掘学校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用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集体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已是该不容缓。基于种种思考,笔者认为,学校要对教师备课教案进行有效性的管理,必须以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二、提倡集体备课,提高教案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呼唤着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而备课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教师从传统个体势单力薄的研究走向集体的合作探究。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它已成为校本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课改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集体备课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平台,是教师合作交流的'载体。这彻底改变了原本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以崭新的姿态,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研讨,每位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吸收更大的优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了优势互补。每位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班级少,一个年段一般都只有两个平行班,因此,只能以语文、数学学科以低年段(一、二年级)、中年段(三、四年级)、高年段(五、六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音体美信息等以综合学科为单位(班级多的学校可以年段、学科为单位),每个单元选择一个课时,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集体备课。作为本单元备课的指导案例,让直接授课教师做好记录。集体备课可每2周组织一次。所有课任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按照集体备课的操作过程进行,老师在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踊跃发言(每人必须发言),查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补充教学内容,并针对前两周的备课、授课情况提出存在的因惑,在集体备课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集体备课教案可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二是对设计意图的说明;三是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四是对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说明。但在内容和结构上不应加以严格限制,应为教师辅备内容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空间,提高集体备课的创造性、开放性。教案格式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教案,由学科备课组统一印制,约占页面的2/3;二是空白,用做教学设计的修改之地,约占页面的1/3。 集体备课要重视集体交流中的协作。为了避免教师看讲稿一说到底,讨论时泛泛而谈,缺乏研究氛围的弊端,集体研讨时要把着眼点放在“议”,而不是以往的“评”上。可以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式议课形式,即首先由教研组的其他教师提问。再由说课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解读,其他人共同研讨。如可向说课教师提问:你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你将如何突破?你设计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议课时,大家还可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这种动态式议课追求的就是在争论辨析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使“说”、“议”、“研”一体化。 三、抓好个人备课,提高教案的针对性 个人备课是备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必须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课前必须进行个人备课,备课过程必须留下文字记录,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 个人备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分析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情、学情,确立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对教案形式进行革新。个人备课的内容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注重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 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所确定的原则时,必须做到:课前熟悉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备学情、依据班情学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 个人备课时,教师应根据集体备课时的讨论交流对教案进行深化,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重视个性化的教后反思。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有某些美中不足。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教师的反思不仅要记录成功的经验,如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记录教案的修改,如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等,而且更要记录学生的创新,包括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记录学生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疑问;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处理的成败与得失,有时也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以此整理撰写教后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形成个性化教案,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设计2―3个精品教案参加学校展评。 教师在参加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要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四、做好优化管理,实现备课的有效性 1、完善管理机构 校本教研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抓手,而有效性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教师集思广益、低时高效,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以年级段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的集体备课小组,具体工作由备课组长统一分工安排。 2、建立管理制度 要让广大教师明确开展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学习有效性备课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部门职责。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期初,备课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内容为单位,将相关备课任务合理地分解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内容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篇5:教学案与“三三六”课堂模式中预习教案的不同点
教学案与“三三六”课堂模式中预习教案的不同点
1)教学案与“三三六”课堂模式中预习教案的模式版块各异。教学案课时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课时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的等基本教学内容。“三三六”课堂模式中预习教案的模式分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构成了“三三六”课堂模式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2)教学案与预习教案的侧重点不同。“三三六”课堂模式精彩处在课堂展示,功在课外,不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不上。教学案教学模式重在课堂研讨,功效在课堂;预习是基础,研讨是关键。 3).预习的时间安排不同:“三三六”课堂模式中预习教案的预习,可以撷取一节新授课的剩余时间,可以是晨读的时间,也可以是单独的自习课时间,随时、随机、随堂预习。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求知欲望的激发,这一切都应归根于“预习”。教学案教学中的预习导学,对思想品德学科而言,要求在课堂5--8分钟内分组进行。篇6:写作中学会多角度地思考(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中学会多角度地思考(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想象和联想,能运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黑板上出示1+1=?,让学生讨论解答。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大胆地想象,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第二种答案。假如把这种思维方式放到写作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这节课一起探讨写作中如何进行多角度地思维。
二、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沙子的瓶子,问:这个瓶子装着什么?由这些沙子你们想到了哪些事物或词语?
沙漠、沙丘、沙滩、沙尘暴、沙眼、散沙、仙人掌、绿洲、骆驼等。
师 :这些沙子是怎样形成的?从什么地方来?又是怎样来到这里的?
生1:高山风化,形成沙子,再被风吹到这里的。
生2:环境恶化,造成严重地水土流失。
生3:可能是地震海啸而形成沙子。
生4:是老师把它带到课堂上来的。
生5:……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下面再请同学进一展开想象,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或者说得到了怎样感悟?
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以四人一组交换想法。
生1:要保护环境,我国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沙化,而这一切人类是罪魁祸首,《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沙子其实对我们人类有警示作用。
师:这位同学很有忧患意识,说得真好。
生2:假如将沙子分开,那是一盘散沙,假如将它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力量又是巨大的。由此我想到一个人应有集体主义精神,否则下场是非常可悲的。
生3:借助外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沙子聪明之处。
生4: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永远……”,说明沙没有个性,任风摆布。
生5:俗话说,眼里容不下一粒沙,这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小问题。
生6:眼里连如此细小一粒沙都容不下,可见其度量。说明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容。
生7: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沙子的定义是“细小的石粒”,几乎任何一粒沙子都是由巨大的石头转变而成的,其间包含了多少努力。
生8:……
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大家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说明你们的思维已经打开了,这种思维方式就像自行车的轮子,许多辐条(思维)以车轴(主题)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就是发散思维。(板书“发散思维”)谁能把“发散思维”的意思讲一讲?
生:写作时,要扣住题目朝四面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一直到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师表扬概括得好)
师:在写的过程中是不是把所有想到的都写上去呢?
生1:选择比较新颖的写。
生2:选择自己擅长的写。
生3:要扣住中心写。
师:接下来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定向思维(板书),即在诸多思路中选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轴心进行第二次发散思维,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写作素材进行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它完全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对写作对象产生强大的穿透力和溶解力,为深化主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请同学们整理刚才所说的,进行定向思维,找好一个角度将它写下来,十分钟完成一个200左右的片段。
三、小结
师:在本节课中,同学们表现出色。在以后的写作中,这节课让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写作中要大胆想象和联想。
生2: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生3:要敢于创新。
四、布置作业
1、整理自己的课堂作文片段。
2、以“水滴石穿”为话题,进行多角度发散思维,从以下四种角度写不同的构思。
从“水”的角度--
从“滴”的`角度--
从“石”的角度--
从“穿”的角度--
教后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中自由驰骋。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反思传统作法──把学生牢牢控制在圈定范围内的作法,而应开阔心胸,还学生以自由,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指导学生有序地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对学生与老师的分歧意见,教师应坚持疏导为主,“疏而不堵”,疏导而不是堵住学生的嘴,“控而不过”,保持一定的教学秩序而又不能过分干涉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只有思维自由,才能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
附学生习作
习作一:
沙子也有灵魂。她是一种思念,无尽的思念。她渴望,并追求,在风中忙碌着。无论是怎样的硝烟和战火,都无法阻止她前进的脚步。她想着她的家就在远方。时间毫不留情地拍打她,她闭上双眼,继续她漫长的旅行,穿越她无尽的思念。远远地,她便看见那片土地,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家,那里有自己的亲人。她老了,也累了,她需要休息。于是,她便停下了,因为到家了。
习作二:
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有一块孤独的岩石,它有着坚强的体格,有着锋利的棱角,它为自己把守在块亘古不变的土地上。但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时间的催促促使岩石开始变得苍老,变得不堪一击。最后化为一粒沙子,随风飘扬。沙子感叹:难道我一生都要这样漂泊无依吗?于是,原本自信的它变得神情恍惚,再也无心看路上的风景。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它被海浪冲入了大海,永久地沉入海底,开始漫长到地等待。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它抹去了自身的棱角,洗去了原本的粗糙,经历了这么多,等待它的却是被封存在海底,面对它的只有等待……
数百年后,沙子终于实现了它的价值。它从一粒沙子演变成了一枚珍珠。回首艰辛的旅途,它明白了挫折才是改变命运的根本原因。
习作三:
沙的悲哀
我是一个寂寞的孩子/那无形的微渺的躯体/令我无法在风中幻化/那婀娜的百态/我只好/躺在一片虚幻中/自我安慰/至少还有风的唱和
我的生命开始于流浪/也应迄于流浪/我想/所以我自诩天涯浪人/渲染一种悲凉/我喜欢
我曾飘落于/一位老人的衣襟上/看他微颤的唇畔/上下蠕动/用苍老的音调/无力的吟叹/小桥流水人家/我才知道/那种忧愁叫/想家的味道
我想/我是没有家的/我是风的行李/只得跟着他去/浪迹天涯/我悲哀的发现/我无家可想
风起,我起/风驻,我停/我是一个悲哀的旅人/与生俱来的寂寞者--沙
嵊州市城关中学 沈春妮
篇7:从汶川、玉树地震中校舍倒塌引发的思考-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减灾能力之浅见
从汶川、玉树地震中校舍倒塌引发的思考-关于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减灾能力之浅见
摘要:大地震能在瞬间夺走千万人的生命,我们应把提高校舍防震减灾能力的工作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切实抓好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排查、鉴定、加固工作,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成长的生活空间.作 者:姜枫 Jiang Feng 作者单位:德惠市教育基建办公室,吉林,德惠,130300 期 刊:科学之友 Journal: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2010, (12) 分类号:X43 关键词:校舍 防震减灾★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
★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学教案中的预习思考版块的个人浅见(推荐7篇)】相关文章:
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教学反思2022-05-06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22-11-08
心得体会:校本研修心得体会2023-05-16
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2022-10-26
校本研修2022-05-03
的新进教师述职报告2023-09-20
数学总结2022-08-15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论文2022-08-02
体验快乐让音乐课充满魅力2022-08-24
线下校本研修活动心得体会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