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5篇)由网友“蔚山顶流朴柱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散步》教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散步》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都江堰市玉垒中学 蒲小川
(该课为学校讲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后又为全校老师上的一堂示范课的教案)
设想:只感悟亲情,淡化传统的“中年人责任说”。
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1、语言难点:文中有许多对称的语句,这种句式很美,请找出来细细品读,想想有什么好
2、情感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
二、导入
上一次上公开课,有些同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下来后我问他们,他们说有一点儿紧张。今天来的老师更多了,大家紧张吗?
(不紧张/紧张)。
师:有同学说不紧张(声音成颤抖状)。我们来想个办法减轻一下压力好吗?我现在教你们一个方法--深呼吸。我们一起来。我说一你们大口吸气,我说二你们大口呼气。
开始,1----2---1---2
师:你还是有点儿紧张。那老师今天先不忙上课,和你们来一段实话实说,(出示投影)认识这个人吗?那这个小品看过吗?(出示投影)对,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你们看我像崔永元吗?(不像)
师:嗯,我没他帅,是吧?今天我们聊一个话题,我问同学们关于家里的事。你们家几口人?
你家谁说了算?
举个例子。
师:你们家休息的时候一般做什么?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是呀,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一家四口浓浓的亲情,去感受他们祖孙三代之间的相亲相爱。(出示投影)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很美的很精致的散文。亲爱的同学们,带着四个问题听老师来范读这篇课文。(出示投影)
第一问题: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
第二个问题:散步过程中发生什么分歧?
第三个问题:最后结果是看样解决的?
第四个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谁的权力最大?
大家边听边勾划,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如果你愿意小声的跟读也是可以的。
师配乐朗读(配乐:神秘园)(出示投影)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出示投影)
师:我相信在座的还有很多同学比蒲老师读得精彩,而且我看到刚才同学们听得都非常仔细,圈点勾画也非常主动,那现在谁来告诉我第一个问题?为何出去散步?也就是说,我们出去散步是出于什么考虑?
有同学答是为了母亲,她老了,多出去走走,那我想做一个假设好不好?我觉得,老人嘛,出去走,不方便的,多劳累呀,我就带着老婆、儿子出去就行了吧,让母亲就在家里休息,多好啊!这样好不好?
(生答)
有同学说,老人需要关爱,散步还可以增进我们和母亲的感情,我也在想就把母亲 丢在家里,母亲真的是“我老啦,走不动啦,你们去吧,”母亲真的是这种想法吗?其实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多么孤单、凄惨、寒心。文中我不劝母亲一起散步,似乎也没有受良心的谴责,书上不是说了:“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既然如此,也更有理由不去招呼了,对吧?
(生答: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
外边的景色美吗?文中有描述吗?生齐读
这段文字你喜欢吗?说说理由。我也特别喜欢这段文字,却找不出更多的理由,你喜欢吗?帮老师找找
(生答,)
师:那么你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全班同学乃至听课的老师感受到:那春天太美了,应该带着母亲去散步?(生读)
大家来给她的朗读作个简单的点评,看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点评,然后再指定一个同学读或女生齐读。
刚才大家也读了也点评了朗读,那么这一段写景的文字在文中仅只是表现景色的美吗?还有没有其它的深意在里面呢?
(这一段写的很美,写了初春的美景,展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联想到了生命。)
师:通过景物的美,要人想起人的生命。老师要问你为什么由景物的美能想到生命。
(生:初春的田野生机勃勃。)
师:很好,春天的万物就是那样的充满着生机,就像我们的生命。老母亲熬过一个冬天,看到满目春光时,怎能不让人想起生命的可贵。这么美的景色,我硬是要妈妈跟着出去散步,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我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所以文中的我就总是劝母亲一句话“正因为如此,也该多出去走走啦”
(出示投影)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请结合课文以儿子的口吻说说。注意进入角色,你就是儿子,你要劝说母亲出去散步(生答,如“生命在于运动”“妈,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呀,不出去走走多可惜呀,你该出去走走啦”师评价:多懂事的儿子!很会劝人的!)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散步过程中发生什么分歧?
你看,在你们这个当儿子的劝说下,妈还是忍不住跟你们一起出去散步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出去了,可是,这个时候,分歧出现了,出现了什么分歧?谁来告诉我?(出示投影)
(生答:我的儿子要走小路,我的母亲要走大路)
好,我们看原文,一起来把这句话读读。(生齐读)
(出示投影)小路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吗?文章中写没写?怎么写的?
(生答第七段)
对,真的有意思,你看多美呀,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顺从儿子走小路,可是文中的我有没有这么草率?
一加思索之后便依从母亲走大路。你觉得作者作这个决定容易吗?结合课文说说。
(生答: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选择哪个决定都会伤害一个人)
文中哪句话最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的为难?我们来读一读,看大家能不能把那种为难的心情读出来。
(出示投影)大家来看这两句,句式上有没有相同点?读一读
(生答:形式整齐均一,对称,和谐流畅。读起来有音韵感,用词很准确)
像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没有,大家来找找看。并且品味一下(师评:找得也很准确,读得很有感情,品得很有味道)
句子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句子朗读一遍,(出示投影)但是我们要一个人来领读,谁来?大家调整一下,把你们的最佳状态表现出来。
(生读)
大家讨论一下,这种对称句究竟好在哪儿?
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两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即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像这样的句子在我们的写作中大家也可以借鉴,这样可以为你的文章增添不少的亮点。好啦,我们再次进入课文。
(三)解决第三个问题
(出示投影)我顺从了母亲走大路,但是问题是不是就此就得到解决了呢?最后是怎样得到解决的?
母亲怎么样处理的?有一个细节描写大家找出来。哪句话?哪个词语?尝试做这个动作。来,读一读。感觉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生读)
你感觉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吗?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奶奶?(慈祥的、和蔼的)好,再来读一下试试
(四)、解决第四个问题
(出示投影)到底走哪儿,最终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谁的权力最大?
(生可能答儿子、母亲、我)
看来意见很不统一,我的脑袋都被搅糊涂了,哪个同学来帮我清理一下,到底谁的权力最大?(一样的)
这是一种循环关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亲情链,它始终是链在一起的,确确实实。一个家庭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才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课文最后一段就是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出示投影)只要我们带着情感去读,或许我们会感动得流泪,我希望大家在读这段的时候去想想你和家人的点点滴滴。
(生读)
其实,孝顺父母是古来有之,(出示投影)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英国学者培根也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大家读一遍(生读)
我听出来了,大家在读最后一句的时候,是充满了一种自豪感!一个外国人,如此地欣赏我们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把“尊老爱幼”的美德继承和发扬下去。
四、课堂练习:话说亲情
其实,当我们慢慢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就会闪现出很多很多感人的画面,到底是谁在日落昏黄的时候倚在窗前焦急的盼望我们归家呢?又是谁在我们离家远行的时候仔细地叮咛我们呢?当然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亲情是无价的,好了,下面我们做一个练习,来抒写对亲情的感悟。(出示投影)
师:对亲情的扩句:亲情是一杯清冽的酒,因岁月的历练而醇香。请同学们仿照这样一个句式:亲情像( ),因( ),而( )。我们造几句话,大家试一试。再把大家的句子凑成一篇,就是一篇很好的诗。用了什么方法?对了,比喻。
生:亲情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因困难的磨练而飞翔。
生:亲情是一颗幼小的树苗,因细心的浇灌而高大。
生: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赞歌,因时间的消逝而充满韵味。
生:……
师:每个人至少写一个,如果我们把全班同学的句子组合,一定是一首美丽的诗。老师这也写了几个:(出示投影)
亲情像一杯氤氲的茶,因心的呵护而唇齿留香。
亲情像一棵高大而茂盛的树,因雨露的`滋润,而叶茂枝繁。
亲情更像无际的大海,因宽阔的胸怀,而博大精深。
大家想,散步本就是一件极其微小的家庭小事,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亲情无处不在,他不仅仅在散步之中,也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时光的流水把许多宝贵的记忆带走了,我们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淡如水,淡如烟,淡得我们都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那份爱,怀疑我们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浓浓的亲情。可是,这份爱是永恒的。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五、真诚行动,建设亲情。(出示投影)
1、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单那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你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它应该是母亲疲惫时你递上椅子时的体贴。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家的温馨与和睦靠大家,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写下来,以后的语文课大家交流。
六、结束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篇2:散步(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品位揣摩精美语句。
2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自主合作与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课内学习:
(一)、导入:
尊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体现着人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来说说你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亲情?(学生举例回答)。对,一家人,其实从很小的事里就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散步》一样,通过一家人散步这件小事,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词新义,掌握字音。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组: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学生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是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事,四口人中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可以用文中一个词“分歧”来概括。
(三)自主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思考: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2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重大?
3分歧的结果怎样?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4“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起母亲和儿子的?为什么说我们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我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处于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庭中的浓浓亲情,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分歧的结果是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让我们体会到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亲情。
“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背着母亲和儿子走过那条小路,文中“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的,一个家庭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四)品味语言
教师导学:本文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意蕴深刻。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语言进行美点追寻,学会圈点、摘录、批注。
学生自主研读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1写景的句子(课文第四、七段中春景的描写)
2精美的.遣词造句(以第二段为例说明)
3两两对称的句子使文章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趣味。
如: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儿子和妻子走在后面
……
(五)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文章中的“我”,在解决分歧时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你觉得母亲会怎么想?
2假如你和爷爷、爸爸一同看电视,在对于看哪个台发生了冲突,你会怎么处理?
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的给予表扬肯定。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一个镜头--一家人散步,加以渲染,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温馨,展现了人间的真善美。
(七)布置作业:
1把课文里语言的美点摘抄在笔记本上。
2抄写生字词。
附板书:
散步
莫怀戚
幼小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
(儿童-“我”的儿子) (老年人-母亲)
虬护 善待
-------------------
责蚴
任蛎
感蚋
成熟的生命
(中年人-“我”和妻子)
篇3:《散步》教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提高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细心体会渗透于全文的孝敬之心,亲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思路:以“亲情”为线索,按照“感受亲情”--“感悟亲情”--“感念亲情” --“感恩亲情”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体验亲情的珍贵与美好.
一、感受亲情
1、激趣入题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题目)
2、整体感知(已预习)
(1)听文入境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了解了作者,也扫清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听一听老师的配乐朗读,去感受文中一家四口的浓浓亲情。
(PPT播放配乐朗读)
(2)回答问题:
同学们,听完了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被这篇优美的散文深深地感动,现在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想一想:PPT如果把这篇课文的内容浓缩(概括)为一个字,可以用什么字呢?并简单说一下原因。(板书:爱)
二.感悟亲情
1、内容感知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而本文就是一曲爱的赞歌。而这曲爱的赞歌是①a、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的呢?(散步)散步的有哪些人?(板书: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文中表示人物关系的还有哪些句子?(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女生读--男生读)
c、“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是谁说的?(儿子)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概括力,我们可以看出儿子是怎样一个孩子?(板书:聪明)
可是,就在这和美的四口之家,在这曲爱的赞歌中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也就是说,②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的一个词回答(分歧,顺便注意“歧”字的写法)
③是怎样的分歧呢?(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为什么?
④发生分歧后,谁来当裁判做决定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我, 这一切都取决于我)
⑤a、为什么取决于我呢?(见书) b“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说明在外面妻子很给我什么?(面子)
那言外之意是说,在家里可就不一定了,在家里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贴、和谐的平等地相处。
c、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贤惠)
⑥我是怎样决定的?(委屈儿子,走大路) 为什么?(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什么?(板书:孝顺)
⑦可母亲作出了什么决定?(走小路)你从文中的'那个地方发现的?(7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摸摸”,同学们尝试这做一下这是一个什么动作啊?是母亲对孙儿的很细腻的爱,融入到这个动作当中,那这说明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慈爱)
2、读文入境,合作讨论:
现在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问题:
(1)在散步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
(2)在这个家庭中,谁的权利最大?
下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快速展开讨论,我们看一下,哪一个小组的见解最精彩、最独到?
(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师深入一个小组讨论)
下面请来发表一下你小组的观点是什么?
(1)、力图欣赏到每一个人
(2)一个家庭是不存在权利的大小的,他们互相关爱、互相体贴,营造了一个充满孝心、爱心的大家庭(完成“心”形板书)
这颗“心”的图画老师画得不好,但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把你的爱心行动做到最好的!不但在自己的家庭中充满爱心,在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用你的爱心去关心、体贴每一个人,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让我们渠中成为和谐社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3、品味探究
同学们,有人说,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忘俗.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绚丽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为什么我们的语文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下面请同学们
(1)佳句品析: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简单地说一说为什么?
(生找--说)
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也说明了自己喜欢的理由,老师也很喜欢文中的句子,尤其是写景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找一下哪些地方有写景的句子?找出来就举手回答。
(4、7两段 )(生答,若没说完,找生补充 第7段主意“粼粼”的写法)
刚才同学们说了有很多地方写景,但最集中的是在第4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片段。(PPT出示第四段)
下面我想请女生一起读一下第4段,在读这个片段的时候,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还要主意节奏、重音。(女生读)
①同学们,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季节?
②描写了初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③从这些景物可以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
PPT(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暗示“生命”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2)难句探究: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了自己喜欢的句子,那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句子:
PPT“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
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你能说一说吗?
(生回答)
这句话有点难以理解,品析这句话,我们先从一些简单问题着手,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够回答!同学们想一想:
(1)“我”背上背的是谁?(母亲) 母亲从年龄上看属于什么人?(PPT老年人)
(2)妻子背上背的是谁?(儿子) 儿子从年龄上看属于什么人?(PPT小孩)
(3)我和妻子从年龄上看又属于什么人?(PPT中年人)
对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有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使命(PPT责任、使命)
我们一个家庭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小孩组成的,那我们的社会也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小孩组成的,那推而广之,整个世界又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老年人、中年人、小孩)
所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
PPT
三、感念亲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沉浸在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中,那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富有浓浓亲情的家庭中呢?下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哪些令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呢?把你的亲情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让我们一起感念亲情。谁来说一下?(生自由发言)
四、感恩亲情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感人的亲情故事,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这么好,你准备怎样去回报他们呢?回家之后,你准备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说)
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可不能光说不做哦,回家之后,一定要你所说的付之于行动!相信你一定能做的很好!
2、抒写亲情,发送心愿。
学了这一课之后,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飞你的心灵,在准备好的心愿卡片上写下自己对家人的祝愿,好吗?相信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PPT播放或《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同学们,家,是快乐的载体;家是幸福的摇篮;家,更是爱的港湾。只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曲对待每一个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充满爱的家!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充满爱的家庭,让爱住我家,让爱住你家,让爱住进我们所有人的家。 (PPT播放动漫《让爱住我家》)
篇4:《散步》学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预习形成课(感受求知的快乐)
学习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25-128页。课文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比较阅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构图示
散步 莫怀戚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母亲依从孙子--滋爱(爱幼)
主旨: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学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
三、品读课文 、 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 “我”是怎么解决的?
B、 结果又是如何?
C、 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合作展示(体验合作的热烈,展示真我的风采)
一、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收获,互相检查预习得失。
二、根据预习形成课的任务分工,各小组交流探究
三、各组展示,互相评价展示效果
四、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文章其它问题,教师点拨完善
反馈检测(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散步》
1、本文选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作者是______。
2、文章写了一家祖孙三代______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的故事,反映了______的'主题思想。
3、“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怕儿子为难。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4、“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5、“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6、阅读填空:在( )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 )随意地铺着,有的( )有的( );树上的( )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7、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
(二)
送小龟回家
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的。街上,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________(要求、请求、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________(闪动、流动、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小心翼冀地把小龟放在河里,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涟漪 依偎 粗犷 妩媚
A.lián yī wēi guǎng wǔ B.lián yí wēi guǎng wǔ
C.lián yī wēi kuǎng wǔ D.lián yī wēi guǎng wú
2.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儿子关心、爱护小龟的句子。
4.文章结尾写“我”“要流泪”、“妻,真的流泪”,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5.《散步》写家庭成员之间的________,流露出对生命的________,
强调的是一种________的精神。《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父母陪同儿子送小龟回家,寄寓着不能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思想,有一种______
尊老爱幼诗句名言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__之情。
篇5:《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 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2. 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
3. 通过分析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困难和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朗读(配乐)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基调深沉而欢愉,语气温和,亲切庄重,语调平稳。
2. 知识抢答
读过课文,老师来考考大家:
(1)散步时间是?(初春)
(2)散步地点是?(田野)
(3)文有哪些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4)散步的途中发生了件什么事?(分歧)
(5)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母亲作出了让步,选择了走小路)
(6)请据以上问题的答案概括文章内容。
三、再读探究
1. 赏读美句
要求: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1)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2. 讨论:你在这些人物中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板书设计
母亲――善解人意我――温和稳重
母子情珍惜亲情
夫妻情珍惜生命
祖孙情互敬互爱
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懂事
3. 感悟作者的情意
大家说了如此美丽的句子,现在老师来大家一起赏析这一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是怎样理解“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
――尊敬老人,爱护孩子。
4. 请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写一写“我理想中的温馨的家庭”,作为本周的周记。
[《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6:散步(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细致的描写展示人物感情
2、(难点)理解“我”(中年人)对于生活的使命感
课时:1课时
一、导语:同学们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吧!一家人手牵手,轻轻地,自由地漫步田间、道旁。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散步是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恰恰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散步》,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让我们来体会一家三代之间那种互敬互爱的深挚感情吧!
二、阅读思考
1、学生自由发言,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师归纳:感受最深的句子往往是:优美抒情的句子;带有生活哲理的句子
2、“这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人互敬互爱,相处十分和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
情节 发生:母亲老了、身体不好;我提出“散步”(爱母) 内容
波澜 发展:母亲走大路,儿子走小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爱幼更尊老) 真切
起伏 高潮:母亲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听从儿子更爱孙子) 感人
3、人物活动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散步”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呢?
----明确后齐读第4节。问:景物描写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征?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 大地新绿(铺) 大自然的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树上的嫩芽(密) 生命 写 抒
田野的冬水(起) 景 情
人类社会的生命
春天生机盎然的特征,写景为抒发对生命的热爱
4、设计“我”这个形象的好处?
------“我”(祖孙间的桥梁)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心理描写
(人到中年 承前启后)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责任使命
三、破读
破读是一种先将原先语言作一些临时性改变(或调、或换、或删、或改)然后与原文作比较品读,最终达到理解原文目的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种语言凝练、语意隐蔽的文章,如《散步》
<1>、调
摘句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词语的位置不能换。其一,母亲老了,自然是我陪伴;其二,儿子有妻子带着;其三,妻儿走在前,母亲的视线就会受影响。这样安排,体现了儿子的匠心。
<2>换
摘句2、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抱”不如“背”,母亲不能去抱,背,一是稳,二是视野开阔。
<3>、删
摘句3、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话不是在写“散步”。可是没有它,散步就成了一般意义上的散步了,因有些老人挺不过严冬,必然影响母亲的心情。所以,我必须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陪她欣赏这大好春光。这是多么重大的使命啊!岂能一删了之?
板书、
景物描写 大地新绿(铺) 大自然的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树上的嫩芽(密) 生命 写 抒
田野的冬水(起) 景 情
人类社会的生命
成功学校:杨华
篇7:《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贺丽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做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多温馨啊!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请自告奋勇的同学介绍)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先生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播放CAI课件,学生对照课本听配乐课文朗诵)
二、听读感知
1.课文字词读音检测
课文中有些字词的读音有点特殊,大家能读吗?谁来读一读?
(播放CAI课件,鼓励学生大胆、大声读)
2.检查阅读效果
(CAI课件展示以下问题)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c.散步的地点是哪儿?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e.结果怎样?
三、研读探究
1.说说这一家四口人中,谁的权利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鼓励引导学生读文探究发现人物间的关系:)
“我”:听母亲的
母亲:听孙儿的
妻子:听“我”的
儿子:听“我”的
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
(点拨学生明了: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分歧因爱而统一,所以一家人在小路上散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一下?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对散步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哪个自然段,谁知道?
(几乎所有同学都应该会很快找到该自然段,所以鼓励同学们一块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读完这段话,不知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另外的学生回答问题)
4.点拨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意。
(适时接过学生疑问的话茬,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5.文中一家四口散步,那一个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
四、美点寻踪
1.圈出、划出最使你感动,你认为最美的词或句子,一会儿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本文语言美主要体现在美在写景、美在传情和美在句式,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2.适时点拨美在句式
哦,我发现这样的句子很有趣,还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的感受。
3..作比《三代》
阅读课后短文《三代》,与课文相比,哪个更感人?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引导学生明确两篇文章主旨与情节的异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
五、拓展迁移
1.情感行动暗示
两篇短文都很感人。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CAI课件播放亲情漫画)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今天回去之后,同学们是不是应该为家长做点什么呢?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都好--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行动的,而且不止今天!
2.赠诗升华情感
老师送同学们一首诗,请看大屏幕
( CAI课件展示古诗《游子吟》,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吟诵;)
3.短句寄语理想
(CAI课件展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学生解释、鼓励其朗读理解 )
六、作业
最后,咱们看一下今天的作业
1.课堂作业:
(CAI课件展示:)
a照样子写句子
亲情是动人的诗歌,给人以发自内心的震撼。
亲情是 , 。
2.课后作业:
b.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抒写对亲情或生命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 “我” 妻子 ----- 儿子
主题:表达了尊老爱幼、孝顺第一的家庭伦理思想。
[《散步》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篇8: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浓浓亲情。
2、朗读中品味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句子对称美等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2、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领会以小见大写法的作用,学习对称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假设某天晚饭后,你们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时事,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或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优美的句子。
2、齐读课文,感知课文语感和情感。
三、合作探讨
1、带问题朗读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生:描写了一家四口,主人公是“我”,我是一家四口的纽带。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想顺从母亲的意愿,但母亲执意尊重孙子的想法,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2、精读解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文中哪一处有伏笔?
生: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在这个家庭中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生: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最后“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3、各抒己见
(1)展开想像,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疼爱孙子
(4)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温馨、和睦、充满体谅和关爱。
(5)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疼爱、爱幼;“我”:孝顺、责任心;妻子:贤惠。
四、重点研读
(1)齐读课文第8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小组交流探讨,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走得很仔细。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更是如此。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以小见大,透露出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4)再次齐读第8段
五、写作方法:
1、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中散步这样的小事,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2、句子对称美。如“前面的是妈妈和儿子,后面的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型对称,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3、多景色描写。两处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六、比较阅读
阅读书P121《三代》,完成同步练P80习题
Miss朱
篇9:散步(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变化
2、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记叙手法,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3、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关爱他人的爱心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共同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1 体会中年人在生活中的人生责任和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2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课堂导入】:
著名诗人孟郊的诗里这样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当我们慢慢长大,母亲也在不知不觉中变老,等到我们也当了父母疼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还记得母亲也这样疼爱过我们?当我们带着孩子在春日融融的季节出去散步时,是否会想起年迈的母亲也该出去走走?虽然我们现在年龄还小,还没有到当父母的年龄,但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做儿女的我们该如何去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
【走进文本】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老师适当点评)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 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散步,“我”为什么非要母亲出来散步呢?
(明确:母亲身体不好出来散步有益于健康;母亲熬过一个严冬不容易,也许和“我”团聚的日子不多了;母亲内心也想出来散步,只是怕连累我们,“我”了解母亲的心情。
此处可设假设一:如果“我”当是没邀母亲出来,母亲的心里会这样?从而得出“我”尊敬老人)
⑵ 文中一家三代人在散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分歧,这个分歧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当时“我”的心情非常矛盾,感到责任重大,“我”对母亲想尽孝心,对儿子有很疼爱。但最终决定委屈儿子,因为儿子还小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而母亲已年迈团聚的日子不多,也就意味着可以尽孝心的日子不多,要好好珍惜。
此处可设假设二:假如“我”顺从了儿子,母亲心里会怎样?儿子又会怎样?从而得出“我”对孩子不娇生惯养并影响孩子尊敬老人等)
⑶ 当“我”决定走大路后,母亲为何又改变了注意?
(明确:说明母亲疼爱孙子,了解孙子的心思,明明知道小路自己走不过去,还是要尽量满足孙子的意愿。从“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可以看出对孙子的疼爱:从“母亲眼随小路望去……”,可以体现出母亲了解孙子的心思,并要克服困难的决心。)
⑷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处:第4自然段,春天景色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呼唤与渴望。第二出:第7 自然段,描写了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美好的珍惜。)
3、反复朗读(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重点理解“整个世界”四个字上,理解中年人在家中和社会中的.作用,此处为难点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多次深入讨论)
(“我”站在人生的中点,对上要赡养老人,对下要抚养和教育孩子,肩膀上有双重的责任。另外,对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有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对于一个家庭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一次散步小而言之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大而言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4、【小结】:本文通过一家三代人的一次散步,讴歌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象征性表现了中年人尊老爱幼、承上启下的人生责任。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篇10:散步(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宣汉县胡家中学 王强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
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4、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2、领悟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 品读法
五、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感悟了《风筝》浓浓的手足情,感受了《羚羊木雕》诚挚的朋友情,其中也不乏甜蜜的苦涩,苦涩的甜蜜,真所谓“是是非非总关情”。今天,我们再来跟随莫怀戚的《散步》,去体悟一下如水的母爱,如山的父爱吧!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把握重要信息
快速抢答
A、散步的地点是:
B、散步的人有:
C、散步的季节是:
D、散步的过程发生了:
(用原文的一个词来回答)
2、思考如下问题:
A. 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点:祖孙三代 一家四口 散步经过
B. 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
3.请给文中人物加上修饰语
“我”: 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祥亲切,善解人意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三)、研读赏析 (美点寻踪)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段,并简要阐述你喜欢的理由。
语言美
1.佳词赏析
A.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换成“抱”,可以吗?)
初春的田野潮湿,容易滑倒;儿子很胖,抱容易挡住视线。不经意的动作,却倾注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B.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好在哪里?)
“熬”含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之意。
2.妙句赏析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景物美
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该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B、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该段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人性美
4.文中景物描写中提到了生命,那么本文呈现了哪三种生命状态呢?这三者如何完美统一的呢?
完成板书
幼小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
呵护 善待
责 任
成熟的生命
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
6. 主题升华
故事层面:亲 情
寓意层面:使 命 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A.本文选取生活一角,叙写了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家人之间互敬互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课文以“散步”为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拟题,并说说理由.
章法美
7.写法探究
尺水兴波,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 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秀美隽永,文短意丰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本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多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大词小用,卒章显志
“分歧”“责任”等是小事用大词,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使命感无形、无声、无色,独具灵感的作者捕捉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化无形为有形。
(四)、展开想象 体验感受
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
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 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 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D.小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E.齐读《如果爱是左右手》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朝露,
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未来,
一只递给历史.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一只递给金秋.
(五)同题比较阅读(选文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散步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人生其实并没有路,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探索,你自己走什么路,其实你也不知道到底是直的还是弯的,走好每一步就是了!
我们常常去走捷径,因为我们知道,怎么样走才能够花最少的力气走最远的路。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功利。可是,孩子们有他们的世界,他们想要经历,那些曲曲折折的情致和美丽,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丰富的人生情致,是趣味的故事。
(七)总结
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培 根
2.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然,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部
3.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价》
(八)联系生活,抒写亲情
1.仿写训练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2抒写亲情,发手机短信给至亲。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四、作业
回家以后,请同学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 …
篇11: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3、学习对称句。
教学重点: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3、学习对称句。
教学难点:1、整体感悟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当我们闭上双眼,脑海中会浮现很多感人的画面,是谁在日落黄昏倚在窗口焦急地盼我
们归家呢?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细声叮咛呢?当然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中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安适。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听文入境
多媒体展示: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家庭?
听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提问:听完读文,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家庭?
抽生回答。
甲:团结的家庭。
乙:和谐的家庭。
丙:友爱、幸福的家庭。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所使用的词语:团结、和谐、幸福、友爱等可以归纳为一个词语:
和谐。师板书:和谐
下面,我们把自己融入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中,自读课文。
读文生情
师出示思考题:听着大家投入的朗读,我仿佛也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通过刚才的读
你一定读懂了很多问题,下面就看这样一个思考题。
多媒体展示: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家庭尽显和谐。
先看第一个问题:文中写了何事?
抽生回答:散步--发生了分歧--继续散步。
师引导学生阐明分歧的具体情况。并板书。
一句话概括: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散步中出现了什么人?文中哪个句子看得出?
生回答: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从课文第一句可以看出。
师出示思考题:人们都说莫怀戚的《散步》语言优美精炼,可是老师在读文时发现了一
个句子: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老师觉得交代人物关系可以更简洁一些,改为:我们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这样就简洁了,同学们的看法呢?能改吗?
生思考,回答:不能改。文中的句子显得家里每个人都很重要。还交代清楚了一家四口人的关系。
第3个问题:文中写了何景?
生找出写景的句子。
师明确:文中写景的地方有两处,4自然段和7自然段。
下面看这样一个片段。
多媒体投影:课文4、7自然段写景的句子。
朗读这个片段。
多媒体投影思考题。
⑴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片段分别写了初春哪些景色?
抽生回答: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7段:菜花、桑树、鱼塘。
(2)请同学们思考:从景物描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呢?
4段:意境 蓬勃的生机 哲理 珍视生命 7段:意境 春天的召唤 哲理 珍爱生活
四、赏读入心
师引导学生体味文句之美。
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会感到文中很多句子写得很美,其实我也喜欢一个句子。
多媒体投影: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生了解此句的特点。
师投影:对称句的概念。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们再去找找。
生找,抽生念。
师投影:文中出现的另外7个对称句。男女生分组朗读上下句。
五、品文入理
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绘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献花给他(她)的理由。
师小结:意见很不一致,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确实,每一个人都做得很好,家庭中也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孝顺父母古来有之,我国的孟子说:
投影:生念。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英国学者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是人类才有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师说:同学们念到最后一句充满了自豪感,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师说: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在这样一个感人的时刻,请用你手中的笔,把你心中的这份感动写下来。
投影:我手写我心,用我们学到的对称句。
家是--------------;
我是--------------。
板书:
散 步
莫怀戚
和 谐
母亲 我 儿子
(走大路) (走小路)
分 歧
唐海君
篇12: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
《散 步》 教 学 设 针
教学设想:《散步》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读出它的深层含义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授课方式,让他们自由选取感点欣赏,让他们在研讨中进入散文的意境,把握散文的主题,领略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勇于承担责任的的情感。
活动一:设身处地导入: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却喜欢看动画片。遥控器在爸爸手中,他会怎么办?如果遥控器在你手中呢?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作者家庭成员之间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播放电视散文《散步》。
活动二:故事接龙
1.《散步》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分解成若干个小故事,我们来个故事接龙。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人一起散步;③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⑤母亲依从孙子;⑥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2.教师点拨
我们已经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其实故事情节是一篇文学作品最表面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对这篇文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
其实,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真,一是美。真就是真实,就是源于生活。据作者介绍,本文就是取材于一次全家三代四口的散步(参考书有关资料一《<散步>的写作契机》可提前印发给学生)。而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就像我们一家人看电视一样。正是由于它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所以才感人。我们大家学习写作也是如此。
活动三:探询美感
重点研究这篇散文中的美。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集体探询散文美感,集中意见,说出你的发现。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慧眼,相信大家都能发现文章中的美。
一、可以通过整体感知发现:
①人物美和主题美
从本文的主题看,它宣扬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A.“我”劝母亲散步--儿子敬爱母亲,母亲尊重儿子,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
B.散步过程中,“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爱幼更需尊老,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C.母亲改变主意--爱幼。
D.“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尊老爱幼。
二、可以通过文章中的语句发现: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从表面上看,是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
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样是美的。一个家庭是由老人、中年和孩子组成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和谐的美:“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为儿子的出色感到欣慰;儿子以爸爸为榜样,做一个男子汉;妻子在外面听我的,就是在家里我听妻子的,这是一个和谐、其乐融融的家庭,以爱做基础,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②语言美
对称: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含义丰富。
C.意在言外。
BC两点在分析主题时,已有所涉及。
小结:《散步》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令人费解的句子,平易朴实,然而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③意境美(景物描写)
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人物和事件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是对生命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池塘,这又分明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两段景物描写非常简短,却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总结:这节课,我们从几个方面发现了散文《散步》中蕴含的美,可以说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希望同学们课下对这篇散文再进行品味,也许,你还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美。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真:源于生活
美:人物美
主题美
语言美
意境美
篇13: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 教案教学设计
散 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3.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4.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法,知道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
3.本文的写法:以小见大。
教学难点:本文所体现的人性美。
教学计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莫怀戚写的《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解题:
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的方式。
2.作者简介:
莫怀戚:当代作家。
3.学生自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读后做下面 的练习。
练习:
(1)给下加点的字注音:
嫩(nen4)芽 霎(sha4)时 水波粼(lin2)粼(lin2) 散(san4)步 分歧(qi2)
(2)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嫩芽:初生而柔弱的芽。
霎时:短时间。
水波粼粼:形容水十分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粼粼,形容波光。
4.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生熟悉课文的程度。
5.整体感受知,了解课文所写主要内容。
提示: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试找出这六要素。
明确 :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散步。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有儿子;
(2)故事梗概:我一家人在初春去郊外散步,母亲本不愿出去,但在我的劝说下,也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到了一处给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后走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走来就是整个世界。”
(3)从全文来看,主要写了以下情节: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儿子 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6.学生齐声读课文,进一步领悟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三、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我们初步感悟了《散步》所写的主要内容,知道了本文的故事梗概及本文的人物:主体是“我”和“我的妻子”,客体是“儿子”、“母亲”。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人性美。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我们初步感受到本文的人性美,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幅课文。
二、新授
1.指名朗读课文。
2.探究质疑:莫怀戚的《散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功颂德。你觉得这篇散文美在哪里?
讨论并明确:
(1)尊老爱幼的人性美。(分析举例说明)
文章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但在我劝说下,也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无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如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的美德。
如就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心思,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给,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如到了一处难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形象上看,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2)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如对南方初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这“新绿”、这“嫩芽”、这“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如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正该抖擞精神,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两段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3)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1情趣盎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慈子孝,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
○2言浅意深。“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地过冬天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起“在家里”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这令人想起“男主外,女主内”的俗语。“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是很瘦……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3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用顶真的修辞格,读起来格外的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受。如“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这种对举在文中比比皆是,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受,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三、小结:
本文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一个镜头--一家人散步,加以渲染,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温馨,展现了人间的真善美。
四、布置作业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三题。
篇14:《散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刘俊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3课《散步》)
一、定位:
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如下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味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语言美,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评价本文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获得选材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促成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伦理意识的形成,进而获得有意的生命启迪。另外,根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今学生只知索取爱,不知奉献爱,“孝道”的传统道德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特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观。
二、切入:
激活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
2、师讲述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
3、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尊老爱幼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三、探究:
诵读设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色
学生概括读了课文后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题、选材、语言等
(1)唤起社会“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2)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3) 对称整饬的语言美……)
跳读理解:“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性情怎么样;母亲性情怎样;儿子性情怎么样 (“我”:孝,妻子:顺,母亲:慈,儿子:听话)
品读探讨:
1、合作探究
探讨《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和语言美:
(1) 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劝母亲散步、又熬过一冬、委屈儿子、背母亲;妻子:温柔贤惠 :在外面,总听我的;儿子:听话: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改变主意) 。他们真诚善良,温和、谦让、体贴,是真善美的典范]。
(2)文章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样的景物描写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两处: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第二处是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菜花、桑树、鱼塘……,这些景物蕴涵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给人的感受是诗意般的美。]
(3)文章的语言美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试作分析。[一是情趣昂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二是含义丰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仅供参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其实,我们还可以读出儒家传统文化在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讲究家庭生活以孝为先,信奉天下为公。作为东方君子,他除了追求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会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铭记在他心中。这种文化价值取向也正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是句式对称整饬:“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些句子语意对举与反衬,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韵味无穷]。
探究文章选材特点:作者独具匠心,聚焦祖孙三代散步的平凡小事,唤起人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
2、全班合作交流 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和补充。教师也参与其中,或引导或补充,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 小结:我们从《散步》这篇散文中品味了洋溢其中的人性美、景物美和语言美,也学到了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那么除此以外,读了莫怀戚的这篇短文,你的心灵你的思想又受到怎样的触动呢?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 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记得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关爱,而我们又回报给父母了多少呢?疼爱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人性,孝敬老人则不容易做到。学了本课,你的思想和今后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交流一下。
细读感悟:
1、组合作交流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尊敬老人,孝 敬 父母的人呢?
(2)、你的父母给予了你千般的爱,万般的宠,那么你做过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呢?
(3)、你看到或听到过哪些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事?
(4)、我县电视台要采访我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典型学生,如果你被采访,你想说些什么?
2、全班合作交流 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探究成果,并接受他人的质疑和补充。评选出本班“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十位典型
四、拓展:
1、课外阅读“古今孝道”故事
2、两周后召开“我最孝”班会
3、月底召开“古今之孝”故事会(吴孟代亲供蚊噬、黄庭坚为母洗溺器、陈毅为母洗内裤……)
4、阅读课外书:读意大利作家德 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5、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
播放满文军《懂你》的歌曲,以结束本课
五、反思……
附:(一)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
董永原本是山东高宛县的人。东汉末年,藩镇割据,盗贼四起,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避难。没过多久,董父得了了重病,请医吃药毫无效果,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至极,而且自己为避难漂泊之身,哪里有钱买棺埋葬父亲呢?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安葬了父亲。于是,董永卖身为奴,进了裴家。(这个情节是正史上记载的,根据当时的社会,是可信的。)
一天董永奉主人之命,外出办事。办完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丰姿美貌的少妇,上前与他攀谈。少妇说:“你没有娶妻,还是一个光棍;我是个被丈夫离弃的少妇。看能否给你做妻子?”董永是个老实人,在当时社会来讲是个忠仆。他回答这位少妇说:“这件事,我自己不敢自专,须禀告主人”。少妇笑说:“痴郎,你怎么这样的怕主人?既是这样,我与你一同前去见你的主人”。董永乃带着这个少妇,同返裴家。裴翁作主他们的婚姻,令成夫妻。并让他们在一百天内,织出三百匹绢布赎身,做自由的农人。从此天起,这个少妇日夜纺织绢布,快速异常,非常人可及。一百天的前一天,将三百匹绢布交给裴翁,裴翁无话可说,按照他自己说的诺言,退给了董永的卖身契,由此,董永做了自由的农人。
董永方得脱离奴藉,少妇忽然向董永告别,说她马上要走了。董永哭着说:“你为我赎身的恩德,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怎么就抛下我走呢?” 少妇答道:“你我夫妻一场,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我是银河旁的织女,天帝念董郎孝心,令我下凡相助,今百日缘满,当回去向天帝缴旨”。少妇说完便不见了。现在湖北省的孝感,原来叫德安,即是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改名为孝感。民间原始讲的这样情节,与后来《天仙配》中的情节不同,但都是崇孝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其实是按照这个原始神话传说,夸张成为”老槐树开口做媒“的神话。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是《二十四孝》这本古书中的一孝,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代代以此激励为人要讲孝道。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过中国的《天仙配》,这是我国有名的以孝为主题的戏剧题材传说。这本《重编二十四孝》,我们应该读读,古为今有嘛!
作者邮箱: yingjun195711@163.com
篇15:《散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散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临海五中 冯冬云
一,激趣入题
1.打出图片, 同学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也有其天伦之乐,明白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
2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作家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在这个春意浓浓的日子里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二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2.课文写了那几个人物? 他们都是什么关系?你对这些人物有何评价?从中你体会到了人间什么情感?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这样选择?结果怎么样?(选择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正确的选择归根到底需要大智慧。)
5..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庭?
(初步与文本对话,选取有用信息)
三.默读课文后,开个讨论会
母亲本不愿出来,如果“我”就顺水推舟,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里,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的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
四.齐读课文
1.能有这么和美的家庭,谁最重要?什么因素最重要?
2.揣摩并学习课文中精美的语言。
3.课文中你觉得还有哪些词句不懂?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五,阅读扩展(毕淑敏《孝心无价》)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五,情感体验
此时此刻,请对你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句心理话。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感恩,更可以是悔过与自责。
六.链接作家作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第3课 短文中《蝉》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优秀的语文课教案:挚爱亲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说课稿)
【《散步》教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5篇)】相关文章:
江南的冬景教案设计2022-12-15
中学语文教学计划2023-03-25
教师工作计划2023-03-04
散文阅读13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五)2023-10-28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2023-04-09
江南教案设计修改2024-04-30
登岳阳楼台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一)2022-11-08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2-08-31
江南的冬景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18
23 兰亭集序 教案教学设计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