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时间:2023-02-08 07:36:11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精选12篇)由网友“向沙托夫问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欢迎阅读分享。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篇1: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监利县廖池中学  张良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3.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 〖过程方法〗 1.通过用欧姆定律对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用ppt文稿展示美丽的夜景,再展示几张触电事故的照片,再展示在学校周边主要街道拍摄的照片,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电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会造成一些不幸,那些不幸是天灾人祸吗?我们能避免吗?  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严禁攀登”的字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电阻一定,由欧姆定律Ⅰ=U/R 可知,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则对人体危害越大。 2、板书课题 二、安全用电 1、用ppt文稿展示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说明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则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2、想想议议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kW ,此时,刚好不小心两手抓到了36V电源两极上,他会不会有危险? 板书: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不高于36V 3、安全用电原则 用漫画图片展示生活中用电需要注意的事项,得出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由于电压越高越危险,所以我们应该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由于人体皮肤潮湿时的电阻比干燥时的电阻小,所以不应该用湿手扳开关,不能用湿抹布擦电器等。 三、断路和短路 1、断路:电路从某处断开,从而电流不能通过,所以用电器就不能工作。 2、短路: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   因为在前面学习中给学生讲过断路和短路,这里只是利用欧姆定律配合数据解释为什么短路很危险。 四、注意防雷 1、展示雷电发生时的美丽照片 2、用电脑播放雷电现象及防雷方法 3、小结防雷方法 4、让学生阅读课本STS进一步了解雷电的灾害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板书设计】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一、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1.欧姆定律I=U/R可知,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2.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断路和短路 四、雷电的预防 1.应用避雷针;2.生活中的一些其他措施。

篇2:“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说明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回忆所学的知识。

通过回顾旧知识,加强理解。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空?

下雨天为什么不要在大树下玩?

电吹风为什么不可带进浴室?

学生认真思考。

通过分析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小。

从理论上知道影响电流的因素。

联系实际应用欧姆定律回答上述前两个问题:人是导体,电压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大,对人就越危险;人在潮湿和干燥的时候电阻不同,潮湿时电阻小于干燥时,电阻小会使电流变大,造成危险。

结合理论分析实际。

学生听讲解,思考。

通过设问使学生思考,寻找答案。

从理论过渡到实际,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

雷电的实质是放电现象。

由于电流强大而会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我们通常装避雷针来防雷。

介绍有关雷电的知识及危害。

通过阅读有关避雷针的资料,了解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与避雷针的发明。

学生认真阅读并记忆。

阅读并记忆。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篇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篇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例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板书: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投影课本彩图)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活动:学生阅读印发的资料。

附: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与避雷针的发明

莱顿瓶放电时能够击死小鸟、老鼠等小动物,雷电时可以击死人、畜等。所以,有人推测放电电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在1749年11月7日的笔记中,他记下了放电与闪电的一致:“1.发光;2.光的颜色;3.弯曲的方向;4.快速运动;5.被金属传导;6.在爆发时发出霹雳声或噪声;7.在水中或冰里存在;8.劈裂所通过的物体;9.杀死动物;10.熔化金属;11.使易燃物着火;12.含硫磺气味。”摩擦产生的电与雷电竟然有这么多的特性是相同的!他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实验,即制作一根长20英尺~30英尺顶端削尖的铁竿,把云中的电引下来。他认为,这项实验如能成功,那么采用相同的方法,就“可以给人类用于保护房屋、教堂、船舶等等免除闪电的轰击。”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支持。后来,富兰克林想,铁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铁竿伸入到云层中去呢?他想起了儿童时代玩过的风筝,于是,他用杉木搭成一个十字架,蒙上一块丝绸手帕,做成了一个风筝。它能够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撕裂,他还在风筝上加了一根1英尺长的尖细的金属丝。在系风筝的粗麻线靠近手的一端,加上了一条丝带(非导体),接头处系上一把钥匙。1752年6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把这个负有特殊使命的风筝放了出去。麻线被雨淋湿后,纤维挺立起来。当他用手指节靠近钥匙时,打出了电火花,手感到发麻。而后,他又用这把钥匙为莱顿瓶充了电。发现雷电与摩擦电具有相同的性质。这项实验破除了雷电是“上帝之火”的神话。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云层带的是负电,所以雷击时“绝大多数是大地的电穿进云层,而不是云层的电落向大地”。到处都在重复雷电实验,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利赫曼(1711~1753)在得知富兰克林的实验后也决。已投入征服雷电的研究,他不放过每一次暴风雨,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连忙赶回家去,因未检查接地设备是否有效,而献出了生命。他的牺牲提醒电学家:人们不能再这样死去。

风筝实验的直接结果是避雷针的出现。早在1749年和1750年,富兰克林就提出过避雷针的设想,认为尖导体既能释放或吸收物体上的电,也能释放或吸收云层中的电。他建议将上端尖锐的防锈铁杆装在房屋高处直通地里,或装在船的桅杆顶再抛入水中,“在云层将要产生电击的千钧一发之际,静悄悄地把电从云中吸走,因而使我们免受最突然、最骇人的悲剧。”

在风筝实验的那年夏天,他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并称这种装置为“避雷针”,试用良好。捷克牧师狄维斯(P.DiviSCh)在1745年首先设计出避雷针。费城一些高大建筑物因装上这种避雷针而安然无恙,在欧洲特别是法国也开始流行。

避雷针的广泛应用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布置作业,下课。

篇5: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获得物理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表可以连接在电源两极

四、板书设计

(略)

篇6: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模板

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板书)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

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

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写为:

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

(l)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2)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如

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已知:R=6.3欧 I=0.45安

求:U=?

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评析】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案,教案不仅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完整,而且注意了教书育人。欧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优秀品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好内容,教案正体现了这一点,是值得各位老师仿效的。教案的另一个优点是注意利用和巩固前一节课,同时又为下一节课打基础。教案中的三个补充题也很好,比较联系实际。教案中的举例示范很规范,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很重要,对学生来说就更应如此了。

篇7:高二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掌握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篇8:高二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篇9:高二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设问: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上图连接电路,更换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只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4伏,请两位同学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在表2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定值电阻及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而减小,且电阻R增大几倍,通过电阻的电流反而减小到几分之一,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反比关系。

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3。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设问: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概括呢?

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板书)

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这两个这段导体都是指同一导体而言,也就是说欧姆定律中所指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三个量。(要同学们在“这段导体”下面加“.”)

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则其数学表达式为:I=U/R [板书]

根据数学规律,我们可以对欧姆定律公式I=U/R 进行变形,得到U=IR或R=U/I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导体中的两个量,来求出第三个量。 ·

4。欧姆定律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投影)

分析:本题已知的两个量电阻、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电烙铁而言的,可直接应用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但在解题时,一定要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结果:0.18安)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欧姆定律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第53页(一)1—4。

篇10: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知识目标

1.理解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篇11: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 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 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 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的公式后 ,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 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 是公式.

篇12: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 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 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 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 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 ,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 V,求 I解 根据 得(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 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 ,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 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伏安法.

【例2】 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1210 、484 .求 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 来表示,绿灯用 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下学期高一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

初中物理《电和热》教学方案设计

第二节电阻的串联教案二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教案

电与热评课稿

初中物理电路图教案有哪些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2022-09-05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2023-07-04

九年级下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23-07-18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学总结2023-12-27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2023-09-25

理论物理范文2023-06-21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2022-04-29

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2023-06-09

九年级物理串联和并联教案2024-02-19

上海初中物理教学计划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