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的教案

时间:2023-03-01 07:46:06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窗的教案(共18篇)由网友“酒窝o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窗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窗的教案

篇1:《窗》教案

课题:彩色玻璃窗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

2、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小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

2、新授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

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

(4)欣赏做好的彩色玻璃窗: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5)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作业创作

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表扬优秀作业

六、收拾

篇2:《窗》教案

课题:《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品味小说精炼、含蓄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梳理小说情节,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2、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难点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研究法、点拨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

2、体裁

3、复述故事,由此理清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

师: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那么文章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用笔将文章中你找到的依据勾画下来,做好批注,

2、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认识后,再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设计引导问题

靠窗的病人:

1、靠窗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2、他所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样的特点?他自身的身体状况又怎样?为什么还这样做?

不靠窗的病人:

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想法?他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吗?你从中看出些什么?

师作小结。

四、合作探究

揭开构思之“窗”

探讨:文题

五、揣摩运用

1、加一加

畅想一下,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并将自己写的与课文的结局作比较,哪个更好?

2、开启爱心之窗

给不靠窗的病人写一句或一段话句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创造情景,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房间,这“窗”下又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将续编的故事写出来,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板书设计:

篇3:《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办展览、学解说的过程当中学习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激发学生关心体育事业、热爱体育活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办展览”、“学解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信息。

2.准备6块空白展板;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目标

1、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吗?

2、你是从哪儿找来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一起动手来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并由同学自己来当解说员,有信心吗?

二、分小组办展览,学解说

1.自由分组。

今天,我们分六个小队各办一个展览,我们来为这六个小队起名。你愿意参加哪个小队的活动呢?(教师发组牌和空白展板,学生各就各位)

2.讨论设计。

小队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在展板上排一排,看看这些图片怎么放比较美观。

3.布置展板。

大家一起动手布置展板,先用胶水或双面胶固定图片,再对展板进行美化。

4.学习解说。

(1)向小队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

(2)学习介绍本小队展板上的图片,并推选出一位最成功的“小小体育窗”解说员。

三、课堂交流,分享成果

1.各小队解说员轮流上台解说自己小队办的展览。

2.师生评议。

四、深入实践,走向生活

再过两个星期,就是我们学校的“体育节”了,到那时,我们的“小小体育窗”展览将搬到学校大厅向全校师生展出,希望大家争当解说员。

篇4:《窗》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的写句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1、会用可爱的高兴的写句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设计思路:

借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学得有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拿出各种各样的气球,组织学生做游戏(如踩气球、吹气球------)。

2、提问:气球除了可以用来做游戏之外,还能用来做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文中的气球还有什么作用?

4、板题、读题。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悟。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学生交流。(代表大家对科利亚的问侯,以及同学们真诚的情意。)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借拼音,同桌互认。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情况。(会认)

4、交流识字方法。(会写)

5、朗读儿歌,巩固汉字。(见小黑板)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读、互读、指名读)

2、同桌朗读体会,说一说。

a、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b、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肢、会想什么?

3、展示朗读。

把自已为读得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五、课外延伸

科利亚的同学延用是、利用气球去看望了孤独、无奈的科利亚,你还有什么办法去看望科利亚吗?

如果你是科利亚的朋友,允许你给他打电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六、指导写字。

七、读读写写

篇5:《窗》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体验剪窗花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喜庆的日子很热闹,人们会在玻璃上贴好多漂亮的贴画。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师:好!看-----

2、出示各种剪纸作品,请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幼:小兔子、老虎、花、剪纸……师:嗯,对!这就是剪纸,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那你们看,简直和其他的纸有什么不同之处?

幼:有洞、两朵花一样、好多小兔子一样……师作

总结:“洞”是镂空,对称,四方连续……等方法。

3、以四瓣花剪纸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师指着四瓣花说:哎,孩子们看这张剪纸是什么?

幼:花朵师:对,这是四瓣花,那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朵花是怎样剪出来的?

幼:想:我们想一想,剪纸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幼:剪刀、彩纸、蜡光纸

4、探索、尝试剪纸的方法。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学一下如何剪,教师示范两种基本的剪纸方法:

(1)将长方形纸对边折四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2)将正方形纸对角折两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观看剪纸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对称关系,学习辨认对称图形,了解对称的美。

5、幼儿进行剪纸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自由创作,指导幼儿完成作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时要仔细、有耐心;剪掉的纸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乱扔纸屑。

5、展示欣赏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继续创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教学反思:

剪纸窗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氛围。然而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接触、了解这门艺术了。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篇6:《窗》教案

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活动,能认识人性的美丑,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

课前学习:

1、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课堂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窗,在我们的生活中寻常不过,但窗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字眼,它是迎来光明的地方,也是多彩世界的了望口。也许窗外有七色阳光,窗内还有动人的故事。课前同学们读了泰格特的小说《窗》,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窗的故事呢?听讲

2指名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听讲故事

3组织评价评点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过渡:故事的结局除令你感到意外、震惊,还给你什么感觉?关于故事悲剧性的结局,有人说都是窗惹的祸,也有人说一扇窗户有什么错,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不忙下结论,等真正读透读懂了课文,我们才有发言权。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书、思考,写下自己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或想提出来和老师同学探讨的问题(从内容、写法切入)

3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提出的问题交流并确定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上交

4筛选问题选代表和老师一起筛选本节课拟讨论的问题

5组织招标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领回感兴趣的问题,自选学习伙伴,结成小小组,明确分工,讨论问题讨论前明确要求

6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三、语文活动: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创造情境: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将续编的故事写出来,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

篇7:《窗》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通过作品分析,初步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前先将歌曲中的主干音程单独练习,然后再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教科书、教案、录音机、录音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发声练习(略);

三、复习拍号:常见的拍号、含义、强弱拍基本规律。

2/4、3/4、4/4、3/8、6/8、

基本规律:1、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第一拍)

2、每小节的第二拍和最后一拍一般是弱拍;

3、每小节弱拍最多延用两拍,三拍内可出现次强拍;

(用以上常用拍号举例证明)

四、单位写法:

在单位内相同时值的线条要连起来。通常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都是以一拍为单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以三拍为单位。如

3/4 Χ ΧΧ ΧΧ |;6/8 Χ Χ

Χ ΧΧΧ |

五、6/8拍划拍方法及节奏的练习:

1、6/8 Χ Χ Χ Χ | Χ Χ Χ Χ . ||

↓↑↓↑↓↑↓↑↓↑↓↑ ↓↑↓↑↓↑↓↑↓↑↓↑

6/8拍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6/8拍指挥图式(略),方法:

六拍打法,“下、左、左、右、右、上”,边划拍边读拍序或强弱位口令,(打熟后可练习二拍打法)。

二拍打法(略)

2、进行弱起节奏的练习(6/8拍)

Χ | Χ Χ

Χ Χ | ΧΧΧ Χ Χ |Χ Χ

Χ Χ |

Χ Χ

Χ Χ | ΧΧΧ ΧΧΧ |Χ Χ Χ ||

(1)划拍念节奏,第六拍起(在数完5之后开始)

(2)急吸缓呼;

(3)弱拍起换气记号,第六拍既每乐局开头第一拍应用较弱的力度。

3、弹奏《纺织姑娘》歌曲旋律,学生边听边看谱划拍。

六、新歌学唱(歌谱)

1、听范唱录音;简介《纺织姑娘》(略)歌曲主题(略);

2、讨论分析:找一找歌谱中相似或相同的乐句;

3、视唱歌谱(听唱法)。注意弱起的分节(两小节为一乐节);

4、在基本学会唱谱后,用小快板的速度来唱。

5、随伴奏、完整视唱歌谱(划拍)。 七、简要小结(略)下课。

篇8:《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王洙小时侯爱学习的故事,学习他的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王洙的故事。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

(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

说说学习这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王洙——渴望读书——得到了老师的帮助

篇9:《窗》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窗花的特点和内在含义。

2、尝试用方型和圆型纸剪出简单的窗花。

3、对民间剪纸活动的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以收集了大量的窗花作品,并对窗花---有一定的了解。

2、挂图第二号。

3、大小不同的红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水和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激趣。

1、过年之际,老师看到电视机里的人们在窗户上贴了窗花,这是为什么啊?

【幼儿回答】因为这些窗花表示吉祥、喜气洋洋的气愤、有过节的气息

2、出示窗花,幼儿观察收集的窗花

3、观察后说说窗花上都有什么图案?

【幼儿回答】动物、人、植物等

二、示范,初知剪窗花过程。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剪出这么漂亮的窗花呢?

那就看老师是怎么剪窗花,教师即兴剪窗花,幼儿仔细观察教师剪窗花。

2、启发幼儿说说教师剪窗花的过程:先将正方形对角折三次,再在两边剪出小三角形、小半圆形等图案,将纸展开简单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幼儿剪窗花。

1、幼儿尝试将纸对角折三次,尽可能边对边,角对角。

2、引导幼儿用剪刀大胆地在三角形的两边间隔着剪出三角形,半圆形等图形,鼓励幼儿剪出大小不同的图案。

3、纠正个别幼儿握剪刀的姿势和安全。

4、引导幼儿讨论:

你的窗花是怎样剪出来的?怎样才能把窗花剪好?

为什么容易剪断,使窗花不完整?

5、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探索经验,再次尝试剪窗花。

四、装饰活动室。

1、把自己剪的窗花用胶水贴到活动室的窗户上,比较一下贴窗花和不贴窗花有什么区别。

2、幼儿自由欣赏作品,感受成就感。

3、带领幼儿欣赏儿歌《窗花》

窗花

过年啦,贴花啦,

满窗子,都红啦。

贴个猫,贴个狗,

贴个小孩打滴溜。,

贴个老猴抽烟斗,

贴个没牙佬满窗走。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时结合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7页,边欣赏窗花边学习儿歌《窗花》

篇10:《窗》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你还记得怎样做吗,让我们来看这些题,争做“快乐速算小蜜蜂”。

1、出示题目

23+15= 48+32= 30+57=

19+43= 36+27= 27+33=

64+29= 75+16= 76-23=

98-74= 60-18= 51-26=

95-27= 84-57= 49-16=

2、回顾方法

以第一组为例,请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3、全班汇报

以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为准,评选出“快乐速算小蜜蜂”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再来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用昨天学过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热心帮助小蜜蜂

(1)出示题目:P41(2)

(2)讲解做法:要想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计的?又是怎么计算的?

(3)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2、问题高手小蜜蜂

(1)出示题目:P41(4)

(2)讲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轮流出题,大家同做。

(4)全班汇报:根据每个小组提出问题数量的多少,评选出“问题高手小蜜蜂”

3、实践体验小蜜蜂

(1)出示题目:P42(6)

(2)解决问题一: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

(3)实践体验:找几组同学实际做,教师记录每组的数据,其他学生根据数据独立解决问题,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课本到生活的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三、总结感悟。

谈话:这部分知识学完了,你觉得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理清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11:《窗》教案

活动名称

安全《在窗台、阳台玩耍要注意》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在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进行锻炼。夏天,还可以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

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呢?

(4)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来;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小结: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活动总结

篇12:《窗》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基本练习

谈话:同学们,谁想谈谈上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谁会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好吗?

1、接力数数(课本第17页第1题。)

学生分组用小纸条接力,一个同学做完就传给下一个同学,直到全组都做完。哪个组先做完、做对的是赢家,并给这个组奖励。

2、填空。

9089的下一个是( ),9799的下一个是,9899的下一个是(),下一个是( ),9989下一个是( ),9999的下一个是(),

3、课本第18页第4题,并补充以下练习(课件出示)。

(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鸟类1189种。

(3)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全长8346米。

4、填一填

(1)3560读作( ),是由()个千、( )个百、( )个十组成的。

(2)5316读作( ),是由()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的。

(3)9998再数( )个一就是10000。

(4)9920再数( )个十就是10000。

(5)9800再数( )个( )就是10000 。

5、抢答题(课本第19页第6题)

把口算题制成不同的动物头形,先在组内抢答,谁做对谁得到头像,谁就是裁判。哪个小组先做完,哪个小组就得到一个大的动物头像。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

教师宣布比赛开始,

给有关组奖励。

二、变式练习

摆数游戏:教师出示写有数字的小棒,请你用2个4和2个0组成以下各数:

a、摆出只读一个0的四位数。

b、摆出不读0的四位数。

摆出之后再读一读。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于是本节课就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如接力数数和抢答题都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13:《窗》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丑。

2、联系生活谈体会,认识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美丽的风景总是可以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不过,现在我要给大家看一幅特殊的图画。请看投影屏幕,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习惯了用眼睛去观察世界,我们更要学会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今天让我们阅读《窗》这个故事,用我们的心灵去解读窗内外的世界。(2)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小说,读完后说一说,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价后导入下一个环节。

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病房,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4)

三、深入剖析:(18)

1、设置情境:

我们假想这儿就是小说中的病房,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要在这儿举办一次《讲述》节目,请两位病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活动按以下四步进行:角色分工、精读文本、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下面我们五人一组,先进行分工,两位病人,这两位是这次讲述节目的主角,你们俩共同讲述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你们是怎么做的,特别重要的是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么做。要力求把病人的内心世界展露出来。让听众听完故事后能真正认识这两位病人。

两位观众,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帮助两位病人尽可能把故事讲深讲透,在汇报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向两位病人提问,问病人疏漏了而观众很想了解的'问题。

一位主持人,这位该是节目的灵魂人物,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开头介绍节目现场,中间做好有效的引导与协调,还要控制好讲述时间,时间不超过5分钟。

2、下面五位同学先很快分工(2)

3、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角色需要精读小说,仔细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等会儿的讲述服务。(3)

4、下面是小组交流,五人一组开始现场准备讲述节目,准备中先由两位病人讲述故事,其他三位同学帮助他们进行补充与完善,要努力使他们的讲述符合文本内容,符合人物心理。(4)

5、各组也作了很精心的准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请一组上台汇报展示,其他各组要认真听,汇报结束后对这组的讲述进行评价、修正和补充。下面汇报开始。(6)

6、请各组评价一下这组故事讲述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3)

四、评价(20)

1、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关于这两位病人,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我们一起来评述一下这两位病人。

小结:第一个病人他渴望生命,对生活有着满腔的热望,所以他幻想出了这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激励自己跟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是坚强的乐观的。同时,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样重要,他要尽自己所能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无私的高尚的。

第二位病人他也热爱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人性被这嫉妒的毒液给淹没了,灵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

2、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而靠窗的那位病人无私高尚博爱,他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风景。冷漠的心中不会有春天,所以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灵之窗是紧紧地关闭着的,他的心中横着一堵墙,所以他无法看到那美丽的图景,而只能看到那光秃秃的一堵墙。

3、“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

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

这无数种的结局都有可能,然而我们还是衷心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最后,当我们离开病房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

还记得这一片空白吗?我们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心中有爱,它便是天使圣洁的羽衣。我们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们心中有热情,它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同学们,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阳光雨露吧!在文学的殿堂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六、推荐课外读物

篇14:《窗》教案材料

《窗》教案材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大家预习过了?下面请大家把课文再放声朗读一遍,进一步熟悉课文。

(生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也可以说一段话,说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生1按照原文思路说故事。)

师:这位同学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说明白了,同学听了以后,是否感觉还有什么情节需要补充上去呢?

生2: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美景需要说一说。这内容与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3:要把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的痛苦说得清楚一些。

师:这些内容的确很重要,似乎都不能省去。老师课前也尝试着说故事,可是无论怎么说,概括也好,说一段话也好,就像听刚才这位同学说故事一样,都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同学颔首,表示赞同)你说说缺少了点什么?

生4:缺少了原文的那种震撼力。

师:君子所见略同。你在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文章的哪一部分让你觉得特别震撼?

生4:课文的结尾,让我觉得太意外了。靠窗病人把窗外的景色描写得那么美,可是不靠窗病人看见的却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其他同学的感觉呢?是的。本文的结尾的确让人深感意外。这是小小说的一种结尾方式,叫做欧亨利式结尾。

PPT显示:

“欧·亨利式”结尾

通常是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美国小说家欧·亨利以擅长结尾闻名遐迩,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后来成为世界文学的一种结尾方式。

师:请一位读一下。同学们注意一些关键词。

(一生读)

师:情节,伏笔、铺垫、陡转。大家注意红色的8个字。记下来:“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谁能说说,这个意外在情理之中吗?作者在结尾解开这个扣子,那么作者扣子设在哪里呢?谁发现了呢?

(生翻看原文,困惑,摇头)

师:这个故事发生哪里?对,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怎样的一个病房呢?大家一起读。

生读: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好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师:窗户很常见啊,它的功能是什么?对了,通风透气,还能看到外面。这一段话的最后一句不是废话吗?哦,哪一个词语很模糊?

生5:外界。

师:作者没有说窗外到底是什么?是一堵墙就成为一种可能。

师:同学们还能说说,情节上除了这里,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觉意外的呢?

生6:当靠窗病人病情发作,最终死了,而那位不靠窗病人却纹丝不动,无动于衷。病友曾经给他带来那么多的享受,他却见死不救,太意外了。

生7:医生把靠窗病人的尸体抬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让人意外。

师:人都死了,却不足为奇。为什么呢?谁能猜想一下。

生8:医生见死人见多了。

师:职业习惯。有道理。还有呢?

生9:靠窗病人的病情太重了,他的死是医生意料之中的。

师:这样解读,似乎更符合文意。还有让你觉得意外的吗?

生10:当不靠窗病人还沉浸在靠窗病人给他描述板球赛的时候,突然产生了嫉妒心。这让我意外。人家对你那么好,还嫉妒人家。

师:小说的结尾让我们震撼,觉得意外。大家刚才读到的意外,不断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那堵光秃秃的墙而震撼,想想还有谁和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甚至更加地震惊?

生11:不靠窗病人。

师:他心想的窗外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11:应该像是靠窗病人描述的那样。课文的第四小节。

师:很好。大家一起来把课文的第四小节读一读。

(生齐读第四小节)

师: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似乎少了那么一些味道。大家合上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想象。用这样的句子说话。

PPT显示:

公园里有,这是一座的公园。

(师读课文,读完,稍作停顿,静默)

师: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生12:公园里有一泓湖水,这是一座清新美丽的公园。

生13:公园里有漫游的野鸭、天鹅,孩子们在喂水禽,这是一座和谐的公园。

师: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14:公园里有手挽手的年轻的情侣,这是一座充满温情和浪漫的公园。

生15:公园里有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这是一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公园。

生16:公园里有运动场,有球赛,这是一座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园。

师:说得真好,这里还能看到隐约可见的闹市区,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公园。温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多么美好啊!这座公园是谁创造的呢?怎么会这样的美?

生17:这是靠窗病人想象出来的。说明这病人阅历丰富,见得多,他心里很美好,热爱生活,所以他描述得很美好。

师:你读得很透。看得出这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他为什么描述这些呢?

生18:病房里的生活很枯燥,讲这些排解生活的无聊。

生19:给另一位病人带来快乐,给他活下去的希望。这人心地很善良。

师:我们的病尽管都很重,但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这里把公园描写得越美,越能看到什么?对,看到靠窗病人的美好与善良。把公园描写的越好,对不靠窗病人而言呢?

生20:对不靠窗病人吸引力就越大,容易产生别的想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师:这个同学从情节构思上来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真不错,会读书。公园那么地美好,对不靠窗病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他产生了怎样的想法。齐读:

PPT显示: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欣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师:如果是你,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生20:我不会,那位病人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享受,我不会这样嫉妒他。

生21:我会,因为病房的生活太没意思了。我和他一样,为什么只有他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啊。

生22:我也会的。我也想看到美丽的景致啊。这很正常。

师:大家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两位病人的。先来找找描写他们共同点的句子,在文中圈画。

(生边读边画,师巡视)

师:大家一起读,看看是不是一致。(生读参差不齐)看来,有的同学还没有找全。继续圈画。(稍停)再读。

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看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师:读得还是很整齐流畅,但是没读出应该有的意味。把你认为要注意的词语标出来。再读。

(生读,注意到了“都”“任何”“既不能”“也不能”“只有”“而且只有”等词语。)

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23:他们两人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静养,而且他们的生活很枯燥无味。

师:你再读一下最后一个句子,读出他们生活的枯燥乏味,无聊之极的味道来。

(生读,读得有情有味)

师:齐读写他们不同点的句子。

生读: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

师:你关注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24:我关注了“不得不”。“不得不”带有必须这样做的味道,被逼迫的感觉。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24:无可奈何。

师:这两位病人的差异,再看看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这样想,也是正常的,人之常情。何况,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也觉得很惭愧。人性的弱点在这里萌发了。大家再读一遍,注意红色的“为什么”和加横线的“偏偏”“不应”。(生读,注意了停顿和轻重音)

师:对这样的嫉妒,靠窗病人愈加控制,却愈加强烈。你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PPT显示: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25读)

师:似乎平淡了,注意揣摩这个时候人物的内心。为什么不该,言外之意是?

生26:本该就是我。

师:你尝试着读一读。

(生27读)

师:哦,真不错。你要表达是怎样的心情?

生28:愤愤不平,愤怒。

师:有嫉妒,觉得不公,再到不平,愤怒。三个为什么展露了人物心理的变化。齐读第7小节。……无时不……彻夜难眠……病情加重……

(生齐读)

师:心魔已经控制了这位病人,人性的弱点萌发开始走向扭曲,走向了另一面。

下面分组读,一到三组读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直至死亡的状况,剩下的同学读不靠窗病人的表现。

(生分组读)

师:再请大家自己边读边圈画,你在读的过程中关注了哪些词语。说说理由。

(生自主朗读批注)

生29:我说的是靠窗病人,大声咳嗽,呼吸急促,两手摸索,还有“一声接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的呼吸声也停止了”,这里写出了靠窗病人病情发作的痛苦的惨状。

生30:这些词语,写出靠窗病人的痛苦,从侧面来表现不靠窗病人的冷漠。

师:你来读读第10小节。读出那种挣扎时的痛苦和无助。注意省略号。

生31:我说的是不靠窗病人。“纹丝不动”,“仍然盯着”。可见他的冷酷,内心的黑暗。

生32: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占据是什么意思?

生:占有,带有强迫的意思吧。这位病人在质问?病友都快死了,他还在想着这张床位,见死不救。

师(对生21):你先前有不平衡,有嫉妒,这时你会见死不救吗?

生21:我不会这样。见死不救太过了吧,没有了底线。

师:这时的不靠窗病人的人性已经彻底的……对,泯灭,堕落了。有个网络热词叫什么——羡慕、嫉妒,恨!看来,羡慕、嫉妒有时还正常,但是这个恨,就不正常了。作者在这里把人物的人性弱点萌发到人性的扭曲直至人性的泯灭堕落的过程展示了出来。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一组句子。

师:这位同学发言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上面一同学的发言做了概括,二又深发下去。两位病人通过窗户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我们透过窗户看到了两种不一样的人性,看到了人性的美和善,丑和恶。课后请大家完成练习四,续写这个故事,注意能做到给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谢谢大家,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15:《窗》的教案

《窗》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的一些常识

2、体会想象的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3、归纳人物想象,并归纳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经学习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其中到小说结尾作者点明了项链是假的结局让我们读者大吃一惊,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结尾出人意料的小说――《窗》。看看它的结局怎么出人意料的?

二、学生通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朗读,读(听)完后,请同学来谈谈对这篇小说的体会。

三、人物分析

1.本篇小说共描写了几个人物?请谈谈你对这几个人物的理解?

明确:小说一共描写了两位人物。对于那位没能看见窗口景色的病人,你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吗?对于那位描述者,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答案不一定要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我的理解是:那个描述者应该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病情也很严重,描述者在自身病魔缠身,窗外无景物的情况下展开想象,为他人描述美好的画面。可见他对战胜病魔,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是充满了信心的。他之所以能面对一堵墙而能描绘出美丽的景象,是由于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生的渴望。虽然他主观上不一定是在鼓励同病房的病友,但在客观上他的描述激发了病友求生的欲望,表现出他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对于那个听者,你认为的他的行为应受到谴责吗?

明确:对于听者希望看到美丽的景色的渴望的本身是不应受到谴责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看到生活美好的权利。也有去争取看到美好生活的权利。关键是在于你的追求是不是合理,如果你是用非法的手段而去追求美好生活,那么你就应受到谴责。象这个听者,听到描述者那么美好的描述,他产生了“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正常的。但他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愿望,那就应该受到谴责。因为,那时只要他伸出援助之手,那个描述者就有生的希望。而他因为是要获得那个床位,要看到窗口美好的景色,而没有去帮助那个描述者。所以他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杀害那个人,其实他是间接的谋害者,所以他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人是看作“贪欲者”他妄图独占窗口,亲自欣赏风景,在病友病种之时,不伸手援助,目睹他的死亡,展示了他为满足私欲,贪婪冷酷。

3.有些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个描述者用不着把自己的看到的景色描绘出来给那个人的听的,就可以避免听者的妒忌的。对于这种说法你们怎么看?

讨论,各自讲自己的想法

明确:主要看描述者本身是不是有意要炫耀自己在窗口旁的优势。就是他描述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描述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能炫耀自己能看到窗外发生的美景,因为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所以他的描述是一种对自己或对别人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所以,描述者是没有错的。错只是错在他低估了人的贪欲,所以也提醒我们要在自己享有的同时,注意那些贪婪的人。不要张扬,要懂得收敛。(举一些社会上的例子)

4.那么他的贪欲是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呢?

明确:不是,是有一个过程的。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把他写成是一个纯粹的贪婪者,他的想占据窗口的位置的想法不是一下就产生的。而是随着描述者描述的越来越美好,而不断加剧的。本来他还想克制,但过了几天这种想法不断加剧,最后才见死不救。所以,他的这种贪欲是经历了一个“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到“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的想法有个发展的过程的。这样的描写更加的真实。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某种贪欲的产生往往有个发展的过程,一见到利益,就马上产生贪欲的.,不大真实。

5.为了表现听者的贪欲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可是,他愈加克制,这样的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到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个句子永乐心理描写的手法,揭示人物自私的性格特点。在多次听到同室病友对窗外景色的描绘之后,这一个人就产生了想独占窗口的念头,他每天被这个念头所折磨着,病情天天加重也在所不惜,直到达到目的,这样就揭示了这个人阴暗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个自私心比较重的人。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这个句子用行动描写,展示了这个贪婪的性格特征。

除了贪婪之外,这个人还比较有心计,从“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这里表现了他的狡猾、阴险的性格,比较有心计,也证明了他的见死不救的行为是故意的。

6.对比的手法

除了让这个听者自己表现出他贪婪的性格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他的性格?

明确:对比的手法。与描述者的乐观开朗,而且要把这种情绪与人分享的性格进行了对比。尤其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凭什么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祥见157页最后两段)。句中用“痛苦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最后呼吸也停止了”这些词语,揭示了病人在临死前的惨状,反衬出听者的无情和冷漠,他居然见死不救,体现了他的可耻。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作者这里采用了把描述者和听者对比的方法。描述者和听者对比,将两个病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前者他的身上体现出善良的本质,对于后者具有贪欲者的卑劣。

除了这个对比外,还有其他的对比吗?

明确:还有就是结尾中的,虚无和存在的对比,在文中是这样体现的:虚无是指描述者想象的种种画面,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存在则是指那一堵光秃秃的墙,是对贪欲者的讽刺。告诉我们心里美好善良才会拥有一切存在的东西,而心里邪恶贪婪就只能是一无所有,追求的只是虚无的东西。

四、小说的结尾

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之外,作者为什么要点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写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不可以吗?

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答案不求统一。

明确:如果写成是看到了美丽的景色,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描述者不是凭想象在描述,而是真实情况的描述,这样就无法体现他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说明了是他并非有意要炫耀自己优势。明知是无景色,却说成是有景色,是因为他心中对生活的渴望。这样写更能体现他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对于那个来说,他费劲心计终于使他如愿以偿,但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无所获。这也就是告诉我们你越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你就会一无所得。如果把结尾改成是看到了景色,那么这种批判性就大大降低了。

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那位贪婪者,看到只是一堵墙后会怎么样,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展开讨论,没有统一答案。

那么作者为什么没有写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写到一堵墙就结束了?

明确:这让我们想起了莫泊桑的《项链》的结尾,也是点明是假的后就结束了,其他就由读者去想象了,如果写好了,就没有读者想象的空间了,这在小说上称为空白的艺术,也叫留白。这里也是种留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象这样的留白不仅仅在结尾中有,还有在描述者临死的时候,作者也运用了留白,他并没有详写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只是通过对比来表现。那么今天回去之后就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人物,写他在当时情况下心里会想写什么?把空白补上去。作为今天的作业。

五、景物和环境描写

我们通过结尾知道了,描述者看到的景色是不存在的,但作者并没有在开头点明,这样才能起到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景物描写。(朗读第四段)

这段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

明确:这一段的景色描写并不是真正的景色,而是描述者的想象。这个想象的景色描写为人物的性格做了充分的准备。

文中运用了想象手法,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画面,表现了一个生命垂危之际的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乐观向上的形象,景色描写是为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因为这些都是这个的脑海中的景色,所以景色的美好,正体现了了他的这种性格。

这是想象的景物描写,有没有实际的景物描写呢?

明确:有,就是对病房的描写。

找出病房描写的句子。写病房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这个病房呢?

明确:作者在开头用很少的笔墨为故事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生活环境――一间小小的病房,仅容下两个人的窄小空间。一扇“可以看见外界”的窗户,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主人公提供了生活场景,还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好了铺垫,就在这样一个场景中,展示了两个人不同的生活观。

六、全文的结构

小说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么这篇文章怎么分

明确:开端:第1段,发展2――8高潮9――11结局12――15。具体内容板书说明

七、特点

1、结构紧凑,结尾出人意料,运用留白

2、想象手法的运用

3、对比手法的运用

八、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主题

一间病房 一人描绘窗外美景 一人病情严重,  一人死去 对  赞扬描述者

两个病人 一人产生妒忌心理 一人见死不救 一人占窗口  比  谴责贪欲者

↓  ↓

景(虚)  对比 墙(实)

篇16:《二十窗》教案

《二十窗》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章寓言式的情节构思,理解人物形象的鲜明的对比特色。

2、学习文章含蓄凝练的语言,欣赏本文的结尾。

3、认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学习含蓄凝练的语言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小小说短小易懂,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发人深思。可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写作的妙处,从而理解两个病人的形象,小说的主旨就会迎刃而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嫉妒心是人人都具有的,但是如果你把嫉妒心埋在心底,让理智支配自己为目标而努力,那么嫉妒就会发挥它的积极意义;相反,一味让嫉妒滋生漫长,结果会如何呢?(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圈点字词。(出示、课件1。)

2、文章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形象的?与其它小说的人物。写作有何不同?

3、小说的结尾有何特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4、你对两位病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章精彩的语句,小组交流。

2、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交流。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2。)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本课的“积累运用”部分。

2、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小说一般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而本文运用的寓言式的构思,人物简单,两个病人既无肖像描写也无多少语言、动作,只用叙述来介绍他们,连个姓名,外号也没提。但作家选择两个病人作代表人物,有深刻的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它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读者会想些什么呢?这个病人会想些什么?

明确:读者会想,这个自私的夺窗者,会不会由此又感到惭愧,原来病友看到的是他编造的一套景色,目的是安慰自己这个躺在床上看不到景色的重病号……抑或非但不惭愧。反而责怪病友胡编乱造,让自己受骗而导致为了这扇窗而白天受困扰,晚上彻夜难眠,加重了病情……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怎么了,怎么会看不到那景色呢?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心中有佛,就会满眼是佛;心中有墙,就会满眼是墙。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明白哲理:襟怀坦白、目光高远、热爱生活的人,会看到生活中的美,体悟到生活中的美。)

4、你对文中两位病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认识作品中两个人物的意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研读赏析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1、“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与“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中加点的词怎样理解?

明确:“照例漫游着”:表示这是公园里湖中一般常见的景象,是靠窗病人根据生活实际的想像。

(“照例睁着”表现不靠窗病人为想法所困扰,突出盯着天花板看已不止一次。)

(同样的诃语却表现了两住病人不同的心态和其心理之高尚与卑劣可见一斑。)

2、本段文字中对不靠窗的病人的细节描写“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和“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活动?

明确:这一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不靠窗病人的自私,一心夺窗。所以面对病友在生死线上挣扎时,态度冷漠,巴不得他死了,可以让出靠窗床位,于是对此置之不理。其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让学生学会分析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3、试思考本文以《窗》为命题的作用。

篇17:窗的教案

一、导入: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美丽的风景总是可以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不过,现在我要给大家看一幅特殊的图画。请看投影屏幕,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习惯了用眼睛去观察世界,我们更要学会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今天让我们阅读《窗》这个故事,用我们的心灵去解读窗内外的世界。(2)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小说,读完后说一说,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价后导入下一个环节。

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病房,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4)

篇18:窗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剖析人物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真善美

2、读写一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窗”双关含义

教学设想

1、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

2、安排一教时

3、布置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房间因为有了窗口才透进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口才看到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形、无形的窗口。让我们打开课文《窗》。

二初读课文

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小说情节。

讨论、明确:开端病重静养;发展谈天绘景;高潮电铃事件;结局只见秃墙

三.再读课文

要求:初步分析人物内心世界

(一)分析情节发展部分,初步展示病人甲形象。思考、讨论:

1、他们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明确:病人甲描述窗外景色。(指名朗读第4段)

2、窗外景色怎么样?

明确:景物多多、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

3、病人乙对此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相关语句)明确:“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候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4.窗外美好景色是真的吗?病人甲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窗外景色是病人甲虚构的,这从课文结尾可以看出。这美丽的慌言,让病人乙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小结病人甲,面对病魔,不仅没有屈服,还不断用自己微薄力量和仅有条件,创造生活,给他人带来生活的情趣,给病人乙以力量、温暖。病人甲,为他人着想,以生命为代价,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情趣鼓舞病友。

(二)剖析情节高潮部分,初步揭示病人乙形象.思考、讨论:

1、对于占据窗口的病人甲,病人乙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明确:“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窗外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紧挨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2、在电铃事件中,病人乙有什么表现?

明确:双眼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见死不救

四.深入分析课文

(一)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给课文拟副标题

从人物角度拟

1、两个病人的故事

2、一个……的病人(病人甲)讨论、明确:乐观、善良热爱生命、心灵美好、品德高尚、

一个……的病人(病人乙)讨论、明确:自私、冷酷、漠视生命、狡猾、虚伪、残忍

从情节角度拟(略)

(二)分析标题“窗”含义

“窗”是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是病房的窗口,也是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出病人甲、乙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

(三)分析结尾

“光秃秃的一堵墙”的结局,卒章显志,“于无深处听惊雷”,使小说产生了艺术魅力,耐人寻味,令读者掩卷长思,也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

(四)归纳主题

就课文主题写一副对联

提示:

1、颂扬美德,鞭挞私欲

2、颂扬高尚品格,鞭挞丑恶灵魂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五、迁移训练

(一)给课文续写结尾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让小说故事情节再向前发展一步。

提示:

1、病人乙追悔莫及,羞愧不止,病情加重,很快死去。

2、病人乙懊悔,病情好转,出院后向别人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3、病人乙后悔,学习病人甲,为病人丁讲述“窗外美景”。

让病人乙活下去,教育更多的人,既符合善良人的心愿,又符合小说

的情节。

(二)比较阅读

阅读欧亨利的《最后的一片叶子》,并与本文比较在人物、主题方面的异同

《窗》课文说课稿教案设计

《窗》优秀教案

《在仙台》课堂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天窗教案

泰格特《窗》教案设计

数字花灯

小班音乐:刷子的舞蹈

美丽的窗花作文

危险的洞洞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洞洞故事书

窗的教案
《窗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窗的教案(共18篇)】相关文章:

我造的车小学美术教案2023-07-06

《童话里的小屋》教案设计2022-10-09

《未来的房子》中班美术教案2023-12-08

大班地震我不怕教案2023-10-27

彩色的雨滴小班美术活动教案2022-09-25

小班美术教案:多彩的树叶2022-05-08

窗外小鸟轻点叫(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05-26

天窗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04-29

天窗教学设计2024-03-25

窗教学反思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