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化学教案((推荐19篇))由网友“挂风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化学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化学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化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 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
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
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
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 二氧化碳+水
H2CO3 CO2 H2O
3、学生实验: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Ca(OH)2 CO2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镁+氧气 氧化镁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
学习目标:
1、 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 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 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4、 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 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情景导入:P47“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 1、 电解水 2、 氢气的燃烧
水 氢气 + 氧气 氢气 + 氧气 水
(H2O) (H2) (O2)(适当讲解) (H2)(O2) (H2O)
交流讨论:
1、 上述实验说明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2、 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 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 天然水、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等在成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实验探究:
探究1、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
探究2: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志?
归纳小结:
饮用水净化的方法(沉淀、过滤和消毒)
硬水、海水、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的选择使用。
阅读、调查和讨论:
水的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
拓展视野:阅读P51“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工具出来的?”
介绍目前全球水资源的状况。
教学意旨: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的利用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篇2: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
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空气的成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对空气了解多少;
2.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3.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 % ,二氧化碳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有多种成分的气体,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2.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
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讲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学生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
提问: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讲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对空气中主要成分氮气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并讲解,讲述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和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知识面,形象、直观地了解稀有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提问: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被污染后空气会造成哪些危害?
3.怎样防止空气被污染?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小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 ),其次是( ),还有( ),( )和( ),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问题讨论】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发
[1] [2] 下一页
篇3:《物质的量》化学教案
《物质的量》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识
1、物质的量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识,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篇4:《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一、课前小测: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的基础自然科学。
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碳;氢;氧;钙。
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C.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二、课堂探究:(阅读书本回答下列问题):
1、教师演示P6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并填P7表格
2、归纳:(1)、叫做物理变化,例如:、
(2)、叫做化学变化,例如:、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见书本
4、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5、叫做物理性质,例如:
6、叫做化学性质,例如:
三、例题分析:(一)重点突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自行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放在衣物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矿石粉碎
例2、“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二)难点突破例3、(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④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鉴别它们,请写出鉴别方法。
①铁丝与铜丝:
②白糖与食盐:
③白酒与白醋:
④汽油与水:
(三)易错点突破:
例4、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塑料袋破碎B、煤气中毒C、干冰升华D、气体挥发
(四)渗透新课标理念的中考题
例5、下列成语足,一定包含化学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四、针对性训练(课堂高效检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冰融化C、矿石粉碎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B、食物腐烂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豆浆变酸
3、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
4、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B.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6.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人体吸收氨基酸后,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
7.下列描叙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是化学变化B.铁丝燃烧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的熔、沸点低是物理变化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
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B、有沉淀生成C、有其它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
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镁条是银白色固体,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氧化镁固体,镁的密度是1.7g/cm3,熔点是648.8℃,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上述叙述中:属于镁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镁的化学性质的是
五、课外作业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木柴燃烧C.镁条燃烧D.胆矾研碎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块雕成石狮B.海水蒸发得到食盐C.铁生锈D.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3、下列变化既包含有物理变化又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B.白糖熔化制做食品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5、我国古代有许多发明闻名于世,其中不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造纸B.烧瓷器C.指南针D.火药
6、下列变化有水生成且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冰的融化D.镁条燃烧
7、下列叙述不属于镁条物理性质的是()
A.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镁易溶于水
C.镁不易传热导电D.镁可以燃烧,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
8、下列性质哪一条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
A.水在100℃时沸腾B.化肥碳酸氢铵受热时可以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C.木炭燃烧时发出白光D.冬天往厚玻璃杯内倒开水引起杯子炸裂
9、下列变化哪一条是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引起的()
A.保险丝在电流负载过大时烧断B.纸张点燃后能燃烧
C.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时生成水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哪一项应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A.我国从山顶洞人时期就知道燃烧木柴取暖B.人们利用象牙雕刻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C.把未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来确定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D.人们把麦子磨成面粉制成面条食用
六、课前预习纲要: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记元素符号:锌、铁、铜、汞、银
2、阅读书本并划出有关重点。
3化学学习的特点:
(1)
(2)
(3)
篇5: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教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教案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
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来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
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1.50mL水+50mL水 2.50mL酒精+50mL酒精 3.50mL水+50mL酒精
结果: 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
提问: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
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提问: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
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二、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
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篇6: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教学设计框架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思考判断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学生观察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3、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篇7: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26―2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基础。从本单元安排来看是单元起始课,在编排和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知识,比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触觉可感知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对于物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教材中举例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但是学生以前没有出现想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希望教师给予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能把现象和背后的科学道理结合起来。同时,继续保持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是六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定位于单元起始课,重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2、保持探究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并保持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法学法】举例法、分析法、归纳法、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图片(岩石风化、地震图片、古旧房屋、损坏路面、气球、自封口塑料袋、手电筒、纸、火柴、蜡烛、教学用PPT。
学生:白纸、纸飞机、火柴、火柴梗、球形橡皮泥、方形橡皮泥、未生锈铁钉、生锈铁钉。
【教学过程】
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从身边的环境引入。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都有哪些物体?
2、我们知道有很多很多物体,这些物体都分别由哪些材料组成呢?而组成他们的材料一般都称为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
篇8: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3、刚才我们说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那有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呢?
空气:①教师拿塑料袋装一袋空气。问:你看空气在吗?
②拿科学书扇一扇,你感受到什么?(空气流动形成风)
声音:问:声音怎么来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看作是振动的物体,说明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火:点燃蜡烛,用手接近,遇烫逃开。引导学生认识:火是蜡燃烧出现的。我们能感知到火。
光:打开手电筒,照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光是一种电磁波,我们能感知到。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感知到,能间接观察到,它们也是物质。
4、小结: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5、那么物质会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环境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从生活物品出发到物体概念,再从物体概念到物质概念,依托三年级对“物品”和“材料”的学习和理解转而学习“物体”和“物质”,降低知识难度,放弃抽象概念的灌输,改为形象生动的实例。】
二、物质在变化
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会不会改变呢?怎么变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质:球形橡皮泥,方形橡皮泥(形状);火柴,火柴梗(形状、产生新物质炭);白纸,纸飞机(形状);未生锈的铁钉,生锈的铁钉(改变颜色、产生新物质锈)。
我们将这些物质分成四组,每一组物质分别用字母AB来区分,请同学仔细观察,每组物质有什么不一样?讨论合作完成观察记录表。投影观察记录表。
在观察之前我们来认识记录表。第一列是四组物质,第二列写从A到B改变了什么,可以是多个改变。第三列,B比A多出来的物质就是产生的。请组长上来领取表格,观察填写表格。
我们的发现:物质会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请若干个小组汇报,不一样的补充。
板书:物质在变化
追问:2、4两组物质的变化有个相同之处,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速度如何?(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板书:变化速度有快有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设计实验,观察,逐步发现物质变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其他物质,你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呢?先不要急着说出来,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观察的最仔细。
PPT出示温馨提示、实验记录表。
1、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它们发生变化。
2、把变化的情况和不变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3、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4、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小声讨论结果。
篇9:《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在变化这一部分,我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先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纸的撕碎,水变气体,每一个实验后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 。
然后我演示实验打火机的点燃,纸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发现有这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
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和“纸的燃烧”,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纸灰,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
篇10: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定位
在学完酸和碱之后,学生已经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对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还没有认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否指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也不清楚。而现在,物质的酸碱性即ph的大小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了解溶液的ph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
根据目前学生学习条件不足、资源缺乏等具体情况,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设计注重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配套学案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相关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
3、仪器和药品:ph试纸、玻璃棒、20%和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1%盐酸溶液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橘子汁、番茄汁、肥皂水、立白洗衣粉等。
三、课前准备工作
1、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教师和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完成并打印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仪器:ph试纸、玻璃棒、20%和0.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01%盐酸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以下分四组)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肥皂水、自来水、橘子汁、唾液、牛奶、番茄汁、立白洗衣粉、厨房清洁剂等。
3、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限种类。
四、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酸碱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2、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ph、会测定物质的酸碱度。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闻过醋的味道吗?什么味道?你还尝过哪些有酸味的东西?这些都是酸。我们身边吃的用的物质有很多,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如何?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
【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现在盖房子少不了的是石灰,它溶于水是碱。可以尝味道吗?(不可以)有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学生:用石蕊和酚酞。)石蕊遇酸变红,有的有酸味的物质很酸,有的微酸,通过石蕊可以区分吗?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区分出酸或碱的强弱程度呢?(ph)
【投影】学习目标。我们先认识ph。
【阅读】学生阅读p61页,讲出所了解的有关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或投影)
篇1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初三化学教案: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空气的成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对空气了解多少;
2.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3.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 % ,二氧化碳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有多种成分的气体,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2.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
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讲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学生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
提问: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讲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对空气中主要成分氮气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并讲解,讲述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和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知识面,形象、直观地了解稀有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提问: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被污染后空气会造成哪些危害?
3.怎样防止空气被污染?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小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篇12: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 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
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
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
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碳酸
CO2 H2O H2CO3
碳酸 二氧化碳+水
H2CO3 CO2 H2O
3、学生实验: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Ca(OH)2 CO2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镁+氧气 氧化镁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
学习目标:
1、 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 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 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4、 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 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篇13: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心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很难分清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确立难点的依据: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学生接受起来会有难度,物质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存在着相同和不同,学生很难分清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以及物质的变化,解决难点。)、易拉罐一个、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铁丝一根、小纸片一张、蜡烛一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烧杯一个。
每组: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研究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借助实物,亲身体验帮助解决难点。)
一根铁丝、一张纸、一支蜡烛、烧杯一个。(进一步体验物质的不同变化。)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包物质,想知道是什么吗?打开看
看吧!比较两包物质,(一包没有变化,一包发生一些变化的物质)看看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2、学生观察、比较、汇报。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入物质的变化单元,从我们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板书课题)
二、世界由物质构成
1、什么是物质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生交流得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都是物质。(板书:直接观察、实际存在。)
3、深入讨论: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吗?为什么?能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吗?
4、学生讨论、交流。(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5、师生交流得出: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板书:间接观察。)
6、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
7、小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三、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质在变化。
1、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物质
(1)、(出示压扁的易拉罐)观察压扁的易拉罐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
(2)、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图片,回忆水的这种变化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
(3)、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1)老师这里还有两种物质也发生了变化:(出示课件: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看到过这两种变化吗?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2)、思考一下:这两种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上都能做到吗?为什么?
(3)、讨论得出:火柴燃烧变化比较快,而铁钉生锈比较慢。
(4)、出示实验要求:
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火柴燃
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观察生锈的铁钉 ,思考铁与铁锈是否相同?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5)、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前观察的那两包里的物质,它们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呢?
(7) 过渡引申:我们研究的都是现有的物质,那么像岩石、房屋、马路都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
(8)、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四、让物质发生变化。
1、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有些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物质的变化。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三种物质:一根铁丝、一张纸、一支蜡烛。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现有条件,你有哪些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呢?
2、出示课件:(实验要求)
3、交流探究结果。
4、补充内容: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产生什么新物质了呢”?
5、学生实验、讨论、交流。
6、有些新产生的物质还能通过实验证明其存在。(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五、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的物质,看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
下课!
篇14:初中化学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理解“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水”各节标题的寓意。
2. 知道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法。
3. 知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用途和检验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 知道水的组成,天然水与水的区别,硬水与软水的含义和区分方法,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2.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增强环保意识。
3.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1. 掌握空气的组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及其用途。
2. 增强学生对空气、水资源的环保意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难 点
1. 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现象观察及准确描述
2. 有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的实验操作。
【教学安排】:2学时
【教学方式】:归纳――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你们猜一猜我的手中有什么物质?
2. 鬼洞的故事。
3. 生命的起源。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同时引出本堂复习课的内容。
〖合作交流,复习知识
展示归纳:本章知识框架
一个中心:以我们为中心的身边物质两类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三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四个概念:纯净物、混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一、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回忆:空气的组成和空气污染相关知识
思考并回答:
1.捕捉空气(获得某处气体样品)的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能推论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的结论。
(2)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为什么
答: 。二、性质活泼的氧气
回忆并归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
1. 氧气的性质
2. 氧气的用途
3. 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2)实验室制法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思考:Fe在O2中燃烧实验中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底放少量水或者细沙?
三、奇妙的二氧化碳
回忆并归纳:
1.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3. 二氧化碳的制法
观看影片:(1)二氧化碳的制法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提示:进入久末开启的地窖,要先进行灯火实验,才能保证生命安全。思考:人们常用石灰浆(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钙)抹刷墙壁。石灰浆在墙壁上一段时间后变成又白又硬的物质,该物质是什么?为使其快干通常打开窗户,并且生炭火盆,你知道原因吗?为什么刚生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说明原理: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四、自然界中的水
1. 水的组成和性质
2. 水的净化
(1)为什么要净化水
(2)净化水的方法:过滤和蒸发
(3)硬水与软水
3. 水资源的利用
回忆:水污染
展示:节水徽记和节水标志
强调: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
知识提升:
1. 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U2,质量比为8U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2. 硬水指含较多钙、镁离子(Ca2+、Mg2+)的水。
检验硬水的方法:
①加入肥皂水,搅拌,若泡沫很少,还形成白色垢状物,则为硬水。
②用玻璃棒蘸取硬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定会留下白色固体(灼烧后留下白色固体的不一定为硬水)。
使硬水软化的方法:①煮沸 ②蒸馏。
说明:方法①更简便,方法②更彻底
本节练习:
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 ( )
A、二氧化硫 (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4、攀登珠峰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氧气与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的变化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所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
(1)举出从环境中吸收热能发生物理变化的例子。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和______。
(3)干电池放电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6、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____,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
直击中考:
1.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收集有关资料;
③设计合理方案; ④进行科学实验。
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 体,二氧化锰是 状固体,反应条件_____ ; 氧气密度 于空气且 溶于水。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B.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且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完成如下设计:
①明确实验目的: 。
②收集有关资料:氯酸钾是 ,二氧化锰是____ (填颜色、状态),反应条件 ;氧气密度__于空气且 溶于水。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此两空填序号)。
④ 进行科学实验。2.下列装置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出现的明显现象是:1 ;2 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B瓶内盛满CO2,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拧紧瓶盖振荡,出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C出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果给变化后的液体加热,又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D中出现的现象是 ,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研究性学习
设计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本节小结:
作业:P.55 1,2,3,4,5,6,7。课后反思:
篇15:《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实录及反思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实录及反思
物质在变化这一环节,是本人上课过程中的重点,重在分析两组照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组照片,把易拉罐压扁与水结冰。
“这两张照片有什么相同点没?”回答我的是学生长时间的沉默,然后才有学生小声的回答,“没有”。
“没有?是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张照片各自说的是什么现象?”
“第一张照片说的是易拉罐变形了。”学生回答。
师:“易拉罐变形了,它还是易拉罐吗?”
生:“是的”
师:“是外部力量使它改变还是内部力量使它改变的?”
生:“外部”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张照片,水结冰了,水结冰后是什么?它还是水吗?”
在此,学生再度出现沉默,并有所分歧,有的认为水结冰之后不是水,而是冰。也有学生认为,水结冰后还是水,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改变了。
而本人则加入了物质的三态的讲解,告诉学生,物质在三种状态之间不论怎么改变,它都是同一种物质,因此水结冰后,还是水,冰只是水的'固体表现形式。
教学再次回到刚才的问题,“水结冰后是什么?”
生:“水”
师:“这两张照片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有,它们都没有改变物质本身。”
师:“请看第二组照片,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有什么相同点吗?”
此时,已有学生在底下小声提问:“老师,它们是不是物质本身发生了改变?”
而本人并没有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进一步提问:“火柴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吗?”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回答:“有新物质,有光和热产生了。”
“铁生锈后,有新物质产生吗?”
“有,有铁锈。”
“没有,铁锈还是铁。”
至此,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铁和铁锈是相同物质,另一种意见是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物质。这在本人的教学预设中是完全没有考虑到的一种情况,因为在本人的意识中学生已然知道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不会出现现在的这种争论,那么如何突破这一课堂生成问题,是我一时思考的重点。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我们平时看到的没有生锈的铁钉是什么颜色?”
“亮银色。”
“那么铁锈是什么颜色的呢?”
“褐色。”
“为什么两者的颜色不一样呢?”
“因为是两种不相同的物质,所以是两种颜色。”一部分学生答道。
“可是我把生锈的铁丝弄断后,里面还是铁啊?”又有学生问道。
“里面是铁,可外面的是铁锈,可以很清楚的区分出来,所以是两种物质。”有学生帮我答到。
而此时,我确想到本单元第5课《铁生锈了》,在那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很清晰的从外貌及导电性等方面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从而证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可是在这儿,我该如何讲解呢?
反思:
课堂上,我的讲解方式是引用了初中的化学分子式,用化学分子式中的Fe和Fe3O4的不同来说明两者是不同的,可这种说明对后面的教学是否有所影响?在学生已经被我告知铁与铁锈是不同物质,它们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那么对后面的探究活动是否会产生影响,我不得而知。但是,能否直接将这一问题过渡到第五课,直接进行第五课的比较试验?这是我在课后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最终未能做出决定。
篇16: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板书]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讨论] 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
[板书]
1. 依据: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投影] 例题1: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
[讨论] 1.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
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演算。
[强调] 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
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
[板书](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投影] 例题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讨论] 分析已知条件首先计算气体的密度: =
然后求出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质量,即1mol 气体的质量:M= Vm
[学生解题] 分析讨论不同的解法。
[投影] 例题3:填表
物质
物质的量
体积(标准状况)
分子数
质量
密度
H2
0.5mol
O2
44.8L
CO2
44/22.4g.L-1
N2
28g
Cl2.HCl混合气
3.01×1023
[练习]若不是标准状况下,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由于是同温同压,所以式量的比等于密度比。
[板书](3)混合气体
[投影] 例题3:已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 :1,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 已知混合气体的组成,求其相对分子质量,应先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如用n1、n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1、M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质量;V1、V2……表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由下面的公式求得:
计算的结果是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这一数值要求学生记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判断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直接把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即可。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29,密度比空气的大。氢气的式量2<29,密度比空气的小。CO的式量为28,密度与空气的接近。
[小结]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公式、单位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课堂检测]
1.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是双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2. 同温、同压下,H2和He两种气体单质的,如果质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积比为2 :1 B.原子个数之比为2 :1
C.密度之比为1 :2 D.质子数之比为1 :1
参考答案:1. B 2. B、D
[作业] 质量监测有关习题
板书设计: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 依据: 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和气体中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混合气体
探究活动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定义1 摩理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P0V0/T0值,叫做摩尔体积常数,简称气体常数。符号 R
R=(8.314510 0.000070)J/(mol••••K)。它的计算式是
原理用已知质量的镁条跟过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把这氢气的体积、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就能算出摩尔气体常数R的值。氢气中混有水蒸气,根据分压定律可求得氢气的分压(p(H2)=p(总)-p(H2O)),不同温度下的p(H2O)值可以查表得到。
操作(1)精确测量镁条的质量
方法一:用分析天平称取一段质量约10mg的表面被打亮的镁条(精确到1mg)。
方法二:取10cm长的镁带,称出质量(精确到0.1g)。剪成长10mm的小段(一般10mm质量不超过10mg),再根据所称镁带质量求得每10mm镁条的质量。
把精确测得质量的镁条用细线系住。
(2)取一只10 mL小量筒,配一单孔塞,孔内插入很短一小段细玻管。在量筒里加入2~3mL6mol/L硫酸,然后十分仔细地向筒内缓慢加入纯水,沾在量筒壁上的酸液洗下,使下层为酸,上层为水,尽量不混合,保证加满水时上面20~30mm的水是中性的。
(3)把系有细线的镁条浸如量筒上层的水里,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使塞子压住细绳,不让镁条下沉,量筒口的水经导管口外溢。这时量筒中和玻璃导管内不应留有气泡空隙。
(4)用手指按住溢满水的玻璃导管口,倒转量筒,使玻璃导管口浸没在烧杯里的水中,放开手指。这时酸液因密度大而下降,接触到镁带而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倒扣在量筒内,量筒内的液体通过玻璃导管慢慢被挤到烧杯中。
(5)镁条反应完后再静置3~5分钟,使量筒内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扶直量筒,使量筒内水面跟烧杯的液面相平(使内、外压强相同),读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数。由于气体的体积是倒置在量筒之中,实际体积要比读数体积小约0.2mL,所以量筒内实际的氢气体积VH2=体积读数-0.20mL(用10mL的量筒量取)
(6)记录实验时室内温度(t℃)和气压表的读数(p大气)。
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镁条的质量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H2)
(2) 按下列步骤计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查表得到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H20),用下式计算氢气的分压(pH2)
根据下式
把 , T1=273+t, p0=100Kpa, T0=273K代入上式,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
因此,摩尔体积常数(R)是
篇17: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把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 倍,即 。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米
质量
千克
时间
秒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DD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 mol 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 (2)3×6.02×1023,6mol (3) 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 (4)10×6.02×1023 (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物质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DD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 = (6.0221376±0.0000036)×1023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 mL)、圆形水槽(直径 30 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 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 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 5 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 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 M=284g/mol),所以 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4.在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中,应保持水面平静,防止单分子膜重叠。
5.水槽的洗涤:每做完一次实验,一定要把水槽洗涤干净。否则,第二次实验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数将明显减少,因为残留在水槽内的硬脂酸分子会占据部分水面。洗涤方法:用自来水充满水槽,让水从水槽边溢出,反复2-3次即可。
篇1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化学教案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流程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思考判断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
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3、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点评: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燕宁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层次的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教师的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重视通过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本节课中的四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将有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将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处理得较妥当。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图片、视屏、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互动是一种交往,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动手实验中,在问题讨论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解答进行适时的评价。这种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本节课教学步骤清晰,重点突出,能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创造机会,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悟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19:混合身边的物质
浙江省温州市 平阳县敖江实验小学 三年(2)班 温金律
今天下午第三节是上常识课。上课了,老师拿来一袋黄豆,一小杯醋,一袋沙子,一小袋苏打粉,还有一个筛子和一包麦片。实验开始了,老师拿出沙子和黄豆,把它们混起来,用小棒搅拌。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沙子和黄豆混合在一起,有发生变化吗?能不能分离?”同学们有的说能,也有的说不能。结果老师把黄豆和沙子放到筛子上抖动筛子,黄豆没漏下去,可沙子都漏下去了,说能的同学答对了。接着老师拿出一包麦片,又叫一位同学去倒半杯水。然后把麦片和水混起来用小棒搅拌后,水变成乳白色的了。老师又问:“它们能不能分开?”我们都说:“不能分开”。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解释,我们才知道麦片已经融化了。最后老师拿出一小杯醋和苏打粉,把苏打粉放到了醋里面。醋的颜色慢慢变成了咖啡色,它们混合在一起,也发生了变化。
这次的常识课真有趣!
指导教师:董莉
简评:内容丰富
投稿:2005-5-15 13:14:00
★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 化学与生活
【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化学教案(推荐19篇)】相关文章:
《分子》实验设计的反思2023-08-28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2023-12-07
初三化学: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教案2023-10-16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素材2022-05-08
初中化学备课范文2023-01-28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3-08-10
初中生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2023-10-05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022-05-04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有哪些学习方法2022-04-30
湘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