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合集14篇)由网友“nodisturb”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朗读、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揣摩不同动物的不同心态,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述,揣摩不同动物的不同心态。
难点:多角度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克雷洛夫寓言的资料,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故事导入:
古时候,“真理”从天上降临人间,他一丝不挂地跑进皇宫,用枯燥无味的哲理向国王说教。国王听也不听,把他轰出去了。
第二次,“真理”从文人墨客那里借了一件华丽辞藻的外衣,滔滔不绝地向国王宣扬道学。国王很不耐烦,又把他轰走了。
后来,“真理”把自己打扮成娓娓动听的故事,国王听入了神,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他的劝谏。从此,国王一天天聪明能干起来了。这些寄托着哲理、劝戒的故事,也就成了皇宫里的座上宾。
二、初读,感受故事美(5分钟)
1、散读课文,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预设:森林里各种动物猜测大象受宠的原因。
(猜测:表明大家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只是在推测,为下文大家的质疑埋下伏笔。)
2、文中写了哪些动物参与猜测?(可问可不问)
--狐狸、熊、公牛、驴子
三、品读,体味语言美(20-25分钟)
过渡语:那么,这些动物们是如何猜测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5小节,体会各种动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理。
1、品读狐狸不屑一顾、洋洋得意的心理。
(1)生个别读狐狸的话(一旁白(动作)、一语言)
点评朗读
(2)追问:应读出狐狸怎样的语气呢?从哪些字词可以读出?
抓住“毛毵毵”“尾巴轻轻摇动”着重分析
追问:狐狸是在称赞大象吗?为什么?
明确:不是,从“如果……就”可以看出。
(3)再读。个别读--齐读
2、品读熊的急躁、无礼。
过渡语:狐狸话说完了吗?
生:没有
从哪里看出?
“熊插嘴道”
品读插嘴:霸道、无礼、急不可耐
追问:为什么熊会如此急不可耐?
预设:因为它急于炫耀自己的熊掌,它不仅要急于否定大象,还要否定狐狸。从“才不然呢”、“充分”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问:“才不然”可以改为“不是的”吗?
表现熊的不以为然,语气坚决。
反复朗读。
3、品读公牛的虚伪、做作
过渡语:与熊的急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回答公牛)
(1)、问:公牛的话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明确:从“或者可能”、“也许”、“谦虚”中看出应读得慢吞吞的。
(2)、追问:既然公牛说话是慢吞吞的,课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了感叹号,而前两个动物的话却用的是句号?
析:公牛的前后两句话分开来说,先好像是在找大象的优点,但紧接着还是转移到自己身上,虽然在说“也许”,但实际上是在极力地称赞自己,公牛表面上看似谦虚,实则内心感情非常激烈,千方百计(把象牙当牛角)也要扯到自己的优点上,所以这里用了感叹号!
所以,前半句要读得慢悠悠的,后半句语气要加强,读出公牛内心的汹涌。
个别读--女生度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齐读
4、品读驴子的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过渡语:公牛的话简直是牛头不对驴嘴,那我们来看看驴子又是如何猜测的呢?跟公牛一样,驴子的话中也用了疑问的.语气,有不同吗?
反问句:语气强烈,咄咄逼人
“扑动大耳朵”的动作
“决不能”的“决”突出语气的坚决。
(可以看出,驴子的语气是4个动物中最强烈的。)
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
5、分角色朗读
全班分4组分别担任狐狸、熊、公牛、驴子的角色,老师担任旁白。
1、先各组自己练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各组选一个代表来分角色朗读
3、全体一起来分角色朗读。
四、研读,领悟思想美(10-15分钟)
1、我们刚刚读出了四个动物的不同的语气,那么,他们的言行有什么共同点吗?
齐读最后一段话
追问: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此什么态度? 讽刺
2、作者只是讽刺这4个动物吗?
回到第一段中,品味“不到一个钟头”“传开了”“像平常一样”等词的表达效果。
这些词说明整个森林里的动物都在议论纷纷,而且平常也是如此。
追问:动物们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评价大象的?
--评价角度:漂亮(仪态) 聪明(风度)
仪态与风度的区别:
追问:那4个动物又主要从什么角度来猜测的呢?
都是从外表(仪态)的角度,
追问:为什么不说大象的风度?
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在称赞自己,因此看不到大象的风度(优点)。
3、作者又仅仅讽刺动物吗?
关注“我们”一词,说明作者讽刺的是这样的人。板书:动物--人
4、那么,面对一个人的优缺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我们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胸襟,不应该妒贤嫉能。
我们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的慧眼。
我们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度量别人的短处。
不应该以一个标准去评价别人。
要以真诚的态度,不然就显得虚伪而心胸狭隘。
……
5、质疑释疑
学生提问题
教师预设:
(1)第一段中,既然是猜测,为什么后面却连用了2个感叹号而不是逗号或者问号?
析:虽说是猜测,但其实就是在否定,它们认为大象根本没有优点,因此对大象受宠是心怀不满和妒忌的。因此,连用2个感叹号以强调动物们这种心理。
(2)几个动物的发言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析:四个角色的出场顺序是有讲究的。狐狸和熊是最具“优点”优势的角色,放在前面,使质疑充分;公牛的出现使质疑理由稍有震荡,特别是作者让公牛的话分开说,使质疑有了一个明显的曲线,有从高端跌入低谷的感觉,可紧接着后半句话又将质疑带向高端,与驴子的话形成强音,应和了狐狸和熊,完成这个了寓言的任务。我认为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如果将顺序倒过来,或者让公牛只说后半句话,绝对无此效果。
6、总结
六、作业(1分钟)
朝廷给大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表彰会,结束后,动物们都来为大象庆贺,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写一篇《受宠的象新编》。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
官燕超
篇2:《花脸》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圈划、朗读能够体现作者喜爱花脸的词句,体会情感的递增。
2.学习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写作手法。
3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与传承。
教学重点:学生圈划、朗读能够体现作者喜爱花脸的词句,体会情感的递增。
教学难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与传承。
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表演的人都戴着不同颜色的花脸,现在我们一起一边欣赏《说唱脸谱》,一边看着歌词,找出这首歌中出现了哪些颜色的脸谱。(PPT呈现红脸、黄脸、白脸、黑脸)脸谱设置的颜色都有特定的意义。
2.红色的花脸的有谁啊?黑脸的呢?白脸的呢?他们各有什么特定意义啊?(红脸-关羽、黑脸-包拯、白脸-曹操,红脸代表赤胆忠心,黑脸代表忠耿正直,白脸代表奸诈狡猾。)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
3.全文都是围绕花脸在写,那作者主要写有关花脸的了几件事呢?(划分段落)请同学分段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1-1:爱花脸 (喜欢) 2-3:买花脸 (敬畏) 4-7:演花脸(自豪)
4. 快速浏览课文,大家说说作者对花脸是一种什么情感?(喜欢、喜爱),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作者对花脸的喜欢?划出相关语句。找同学朗读并分享。(有直接体现的,也有间接体现的)
板书:
直接体现 间接体现
(1)最喜欢 (1)外貌描写
(2)惊喜 (2)和其他花脸的比较
(3)两件宝贝 (3)动作描写
……
5.文中对花脸的外貌描写是间接表达了作者对花脸的喜欢,大家一起来读第一段的描写,找出作者主要写了花脸的哪些方面。注意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颜色、形状、眼睛、鼻子、嘴、味)。
6.刚刚是对集体花脸的描述,那舅舅买给她的花脸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朗读一下第二段中舅舅买的花脸的面部特征。其他同学按照刚才分析第一段的方法来分析这一段。(赤面、墨眉、雄俊的眼角、绿色的头巾、马尾巴做的很长的胡须)。外貌描写的多角度,加上生动形象的形容词。
7.除了读出了作者对花脸的喜爱,你还读出了什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8.花脸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同学们,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那谁给我们介绍介绍你们家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刺绣,发绣,丝绸等)
总结:花脸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谱,它与代表人物的形象、气质、故事和精神融为一体,是几千年来民族历史的缩影。花脸的背后蕴藏着深深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保护和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夏淑玲
[《花脸》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3: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课件
总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篇4: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江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江雪》。
2、学会生字“孤”。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抓住诗中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所描绘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程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激趣
同学们,这两天我们刚刚经历了的第一场雪,下雪了,你都干了点什么?
看来雪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可是,有一个人,他和大家做的事一点儿也不一样,他呀,顶风冒雪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他是谁呢?他是一首诗的主人公,这首诗叫《江雪》。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江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以前我们也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说一说学一首古诗都要学些什么?
2、目标呈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雪》。学会生字“孤”。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抓住诗中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预期效果: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完成完成这些目标。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古诗。
任务呈现:请大家翻开课本。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民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诗。
展示交流:
1、指名分句读诗,适时纠正。
2、指名领读整首诗。
3、同桌互读检查。
任务二、想象画面,适时理解重点字词和诗意。
任务呈现:
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把《江雪》想象成一副画吗?试着想一想,说一说。
展示交流:
1、指名说想象到的画面,并说清这样想的理由。适时指导理解:千山、万径、绝、灭、蓑笠翁。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他说完,你来说说他哪些地方说得好。不好的地方,你来说得更好一些。
2、听了画面描述,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板书:寒冷凄凉。
任务三、体会诗人的感情。
任务呈现: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民主学习:学生轻声朗读、思考以上问题。
展示交流
1、这个老翁很孤独。这个老翁很勇敢,这么冷的天还坚持钓鱼。我体会到一种悲凉的气氛。)
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板书:孤独寂寞,学习生字“孤”。
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朗读指导)
2、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1、捕鱼为生
2、独享清静
3、排解忧伤
4、喜爱钓鱼
5、心中孤单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想解开这个谜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资料一:柳宗元生平简介。“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小结: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
那么,面对寒冷,他畏惧了吗?面对残酷的现实他退缩了吗?看资料二。
从他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精神?(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
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练习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练习背诵。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结合插图,特别是借助诗人的简介充分地理解了这首诗。
三、检测导结
1.请你把这首诗背给同桌听。
2.《江雪》的作者是( )朝诗人( )。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 ),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 )的情调。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的人格化身。
3、课外延伸:拓展学习《题秋江独钓图》,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读读另外一首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相信大家会受益匪浅。
篇5: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少年毛泽东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导读、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自己实际与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受到启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少年毛泽东的伟大志向,启迪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感悟少年毛泽东酷爱读书、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难点:感悟毛泽东胸怀祖国人民,放眼世界的远大志向,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朗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要求:不懂的地方画上横线,并打上“?”;不会读的字查字典;你喜欢的语句画上“~~~~”并写出理由;自学生字词。
2、查找毛泽东的相关资料(可以是她的诗词、小故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世界地图
2、师问:你站在世界地图前想到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一百年前,有一位少年也曾这样站在世界地图前,那么,他当时又想了些什么呢?板书课题:
21 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
二、学生质疑问难
1、学生听课文朗读,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3、学生汇报以上问题。
三、精读课文第三部分。
1、出示课件:毛泽东站在世界地图前想到了些什么?
2、学生指名读课文第8—12自然段,交流汇报地图前的思索。
3、学生评价。
4、教师导读。
(1)、初次站在世界地图前,毛泽东就想到——
(2)世界这么大,那么世界上的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
(3)指导学生对比读课件上的两组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4)人们生活为什么这样痛苦呢?(出示课件)
(5)想到这里,毛泽东已经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下定决心——
5、少年毛泽东站在世界大地图前“想到……他进一步想到……他又想……”,你能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6、教师小结,板书:
毛泽东 善于思考
四、带着问题理解第一、二部分课文内容。
1、出示课件:课文时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毛泽东酷爱读书的?
2、请学生默读第1——7自然段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
3、检查读书情况。
4、教师小结,板书:酷爱读书
五、总结拓展。
1、你知道毛泽东的哪些诗词或小故事?
2、那么,你们又有哪些远大的理想呢?(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也可)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习作:读《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有感
七、板书设计。
21 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
酷爱读书
毛泽东 改造世界
善于思考
篇6: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暂、柜、籍、韶、狱、犬、渊、彻、革”九个生字,掌握“薄”、“间”两个多音字,理解“聚精会神、争分抢秒、千方百计、鸡犬不宁、深渊”等词语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是怎样刻苦读书学习的。
3.感悟到书籍对于毛泽东人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毛泽东酷爱读书的。联系重点语句感受毛泽东的热情与刻苦。
2.了解毛泽东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立志救国救民的抱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他十六岁外出求学时写给父亲的。(课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读诗,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有理想、有志向。
3.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少年毛泽东,追寻他的读书之路。(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文中的生字。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认读正音,辨别多音字、形近字。
(1)薄 báo单薄 bó微薄
间 jiàn间隔 jiān中间
(2)柜(书柜) 拒(拒绝)
籍(书籍) 藉(慰藉)
4.通过查字典,联系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聚精会神、争分夺秒、鸡犬不宁、千方百计、深渊
5.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叙述了毛泽东少年时代在湖南图书馆读书的一段经历并由此开拓视野,树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1-3)少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中学退学后,决定自学自修,坚持学习。
第二部分(4-7)少年毛泽东到湖南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
第三部分(8-13)读书开拓了毛泽东的视野,站在世界地图前面引发了他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第二课时
一、初入读书境界
1.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第一部分哪些地方表现少年毛泽东喜爱读书,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3.情境补白:你能想象少年毛泽东是怎样挤出时间读书,千方百计读书的情景吗?
4.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坚定了走出家门,外出求学,去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
二、沉浸读书天地
1.自由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寻找毛泽东读书足迹,你从哪些地方看到毛泽东对书籍的酷爱。
2.小组交流学习。
3.汇报讨论。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引发学生对少年毛泽东刻苦自学精神的敬佩之情。
5.带着敬佩之情朗读第5自然段。
6.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也说:那时进了图书馆,就像牛闯进了菜园子,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的吃。你能从文中感受到毛泽东的读书之乐吗?
7.体会第五自然段中描写的毛泽东读书的兴趣与收获。
8.小结:在湖南图书馆自学期间,少年毛泽东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及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神话,几乎什么书都读。这一段少年时期求知的经历,对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具备过硬的本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读书的思索
1.自学使毛泽东收获了许多知识,开拓了视野。而每天经过图书馆墙壁前,他都要停下来仔细看一看一幅世界大地图。驻足凝望让这个少年思绪万千,有了新的认识和决心。
2.读课文第8-12自然段,说说毛泽东站在世界地图前想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地图前的思索
由世界的广大-人民生活的痛苦-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少年要担当变革改造世界的责任。
4.用“他想到……他进一步想……他又想……”句式来说一说少年毛泽东站在世界地图前的思考。从中体会到毛泽东在读书中有了严谨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救国救民的思想。
5.通过朗读比较句子情感表达效果。
6.怀着胸中的澎湃之情来朗读少年毛泽东的豪情壮志。导读文中“世界的变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感受少年毛泽东的远大志向和救国救民的思想。
7.小结:从这时起,他觉得要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毛泽东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四、读书的收获
1.谈谈你从少年毛泽东的读书故事中收获了什么?
2.分组进行“读书”活动。读一读毛泽东传记。
篇7: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数学平行四边形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平÷a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三X2÷a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篇8: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数学平行四边形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S平=aX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平÷a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宽高÷2
S三=aX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H=S三X2÷a
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数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1、指导“听“。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主要应注意听老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连,注意听教师每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的提示。
2.指导“读”。
这里所讲的读是指阅读数学课本,主要是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本内容。①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②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③读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使学生更具体、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④读算式。应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算式,弄清算式的意义;⑤读结语。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3.指导“写”。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二是要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简洁美观,而且便于记忆和使用;三是熟练掌握数学中常用的书写格式;四是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二是善于变式思考。变式是数学的一大特点,对于某一个问题,改变结论,结论将如何,改变结论,条件又将如何,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三是比较归纳,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再次数学学法指导应指导学生在“说、看、练、记”上着力,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启发“说”
首先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训练思维方法;其次,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用语,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指导“看”。
帮助学生选准观察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在看中辨析、思考,增强观察力,激发求知欲。
3.指导“练”。
通过指导练习,强化“做”的过程。在练习中,应突出练习的目的性、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促使学生系统地探索新知识,有效地解决新问题,以达到会、熟、活。
4.指导“记”
要想学好数学,对老师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都必须记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①理解记忆法。很多数学知识,光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住。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了;②分类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记住了一个就记住了一类;③比较记忆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两个概念组成一对进行记忆,也不容易忘记。另外,数学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应是对大多数学生适用的“通法”,而不能是适用于少数个别学生的特殊方法。总之,学法指导应由“学会”向“会学”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篇9: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说,自认为还是紧紧扣住了目标的,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慢”似乎成了我的标签,(2个课时,3节课紧巴巴讲完,够汗颜的!)在反思自己不足的同时,我也在想自己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或许这“慢”也就是自己与众不同之处。“慢”也有慢的好处吧,对于问题的回答,可以等待更多的学生,可以等待他们的勇气爆发;有时候也在想,课堂上如果也真过急促,可能效果也并不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自己的特别之处,课堂有自己的个性。
这节课我借助了课件,这在平时基本也是不用的。从另一个层面,我这节课也有点作秀啦!不过,看来我还是秀出了自己的特点--慢。
篇10: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课文以高山流水为线索,对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进行了描写,很感人。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从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是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课文用“按捺不住”、“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等等的描写表现伯牙遇到知音后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用“失声痛哭”、“噙着眼泪”、“长叹”等描写则表现伯牙痛失知己后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懂得应该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1: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斤斤计较”“开卷有益”“熙熙攘攘”“门可罗雀”“矜持”“邂逅”“回心转意”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
3、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重点难点:
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 (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9课,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1、轻声读读,读准难读的词语。
(难读词用蓝色显示,指名读)
2、生质疑。
理解:“蛰居”。(藏起来不食不动。)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3、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神情倨傲的书
性格严谨的书
性情开朗的书
趣味横生的书
神态矜持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后两种随机点拨)
2、学习体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另两种书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这两个词原来是什么意思?
倨傲:骄傲,自高自大。 给“倨傲”找近义词。(骄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谨。
②读读句子,想想他们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体随机出示填空)想象举例,理解词语。
我常常要用到的 ,感觉就是矜持的,因为 。
我们读的 ,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每读一次,我就明白了 。我觉得自己在这本书前,什么也不知道。它就像我们的家长什么都知晓。
(2)还有几种书作者没有直接写出它们的性格,你能根据你找到的有关语句,学着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这本书不是让我读的,它只想挤入一个熙熙攘攘的书架,然后静静地歇在那里。
(媒体出示)“熙熙攘攘”变红。然后出示“熙”字并放大。
①学习生字:熙 指导左上部分的笔画并书空。
②理解: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③读读句子,想像一下,在非常热闹拥挤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歇在那里,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默默无闻)
(媒体出示句子)书的名字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它们。
①什么情况下,会激起你的欲望?(好奇、特别想知道或得到、令人向往……)
②这本书是因为 而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因此它对于我就充满了——(板书:神秘莫测)
3、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
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它们的阅读方法也不同。请你再读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的语句,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填空)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读神秘莫测的书,让我充满期待。
师:“我”得承认这本书与 “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 深深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看书,我模仿着写 。我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4、你最喜爱哪种阅读方法呢?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生活中阅读的书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故事?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我最喜欢读 ,这本书 , (书名) (怎么样)
每次阅读,我 ,感到 。 (怎么做的) (怎么样)
(1)学生自己准备。
(2)指名交流。
课后小结
四、复习巩固。
1、师:不同的书有——生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课文中用一本书有——生接:一本书的性格来概括。(板书: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2、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2——9小节,体会藏书、读书的乐趣。老师读第二节,女生读书的性格,男生读阅读方法。
3、引读10、11小节。
师: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书从来不失信,——(生:它们总是耐心地在那里等着我。)
师:书没有强加于人的脾气。我可以将书合上,——(生:拒绝与之对话;)师:待我回心转意之后重新翻到那一页,——(生:中断的一切又活跃了起来。)
师:有时某些书从书架上失踪了,不久又悄然归来,——(生:如同外出旅行一样自然。)
师:也有些书一去不返,它们因为年迈而退役了。——(生:它们不仅为后来者腾出了席位,而且,它们不惜按照斤两变卖了自己,而后倾囊相助。)
师:家有藏书,——(生:不亦乐乎?)
4、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篇12: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12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斤斤计较、大失所望、熙熙攘攘、门可罗雀、无拘无束、邂逅、矜持”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性格的书的阅读方法。
3、了解书架上性格迥异的书,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理解“门可罗雀、熙熙攘攘、邂逅、矜持、蛰居”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性格 谁来读这个词语?指名读。
2.“性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谁的性格?
3.你们知道吗?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9.书的性格 (媒体出示课题)29 书的性格
4.齐读课题。
5.书会有什么性格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他的书架前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出示第一节)
家有藏书若干,静静搁置在几个书架上。书架倚墙伫立,丝毫显不出豪华,但是这个寓所因此不一样了。风雪夜归也罢,蛰(zhé)居简出也罢,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忍不住伸手取出一册,眼前立即又有了一个世界。
1.轻声读读,有什么问题吗?
理解:“蛰居”。
“蛰居”变红。 (藏起来不食不动。)
(预设:为什么说家中有了藏书,寓所因此不一样了?
第3句中为什么说这个寓所不会让人寂寞?
书不会发出声音,为什么竖起耳朵一听,书架上藏着许多诱人的热闹?这里的“热闹”指什么?)
2.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边读边找找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划出有关的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归纳,板书:
读神情倨傲的书,
读性格严谨的书,
读性情开朗的书,
读趣味横生的书,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
读神态矜持的书
读神秘莫测的书,
(预设:有五种文章里能直接找到词语来概括书的性格,让学生找找读读。后两种随机点拨)
2.自己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另两种书的性格。
(1) 理解“倨傲”和“矜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①这两个词原来是什么意思?
倨傲:骄傲,自高自大。 给“倨傲”找近义词。(骄傲、傲慢、高傲)
矜持:慎重,拘谨。
②读读句子,想想他们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③(媒体随机出示填空)想象举例,理解词语。
我常常要用到的 ,感觉就是矜持的,因为 。
我们读的 ,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每读一次,我就明白了 。我觉得自己在这本书前,什么也不知道。它就像我们的家长什么都知晓。
(2)还有几种书作者没有直接写出它们的性格,你能根据你找到的有关语句,学着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句子)
这本书不是让我读的,它只想挤入一个熙熙攘攘的书架,然后静静地歇在那里。
(媒体出示)“熙熙攘攘”变红。然后出示“熙”字并放大。
①学习生字:熙 指导左上部分的笔画并书空。
②理解: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③读读句子,想像一下,在非常热闹拥挤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歇在那里,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板书:默默无闻)
(媒体出示句子)书的名字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它们。
①什么情况下,会激起你的欲望?(好奇、特别想知道或得到、令人向往……)
②这本书是因为 而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因此它对于我就充满了——(板书:神秘莫测)
3.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
师: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它们的阅读方法也不同。请你再读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的语句,完成填空。
(媒体出示填空)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读神秘莫测的书,让我充满期待。
(预设:我得承认这本书与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 深深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看书,我模仿着写 。我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4.你最喜爱哪种阅读方法呢?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生活中阅读的书来说说自己的阅读故事?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我最喜欢读 ,这本书 ,每次
(书名) (怎么样)
阅读,我 ,感到 。
(怎么做的)(怎么样)
(1)学生自己准备。
(2)指名交流。
四、复习巩固。
1.师:不同的书有——生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所以课文中用一本书有——生接:一本书的性格来概括。(板书: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2——9小节,体会藏书、读书的乐趣。老师读第二节,女生读书的性格,男生读阅读方法。
2.引读10、11小节。
师: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书从来不失信,——(生:它们总是耐心地在那里等着我。)
师:书没有强加于人的脾气。我可以将书合上,——(生:拒绝与之对话;)师:待我回心转意之后重新翻到那一页,——(生:中断的一切又活跃了起来。)
师:有时某些书从书架上失踪了,不久又悄然归来,——(生:如同外出旅行一样自然。)
师:也有些书一去不返,它们因为年迈而退役了。——(生:它们不仅为后来者腾出了席位,而且,它们不惜按照斤两变卖了自己,而后倾囊相助。)
师:家有藏书,——(生:不亦乐乎?)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媒体出示练习)想象说话:
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书的陪伴,你最喜欢哪本书呢?
2.(媒体出示作业)
①自主摘录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②让我们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来为自己喜欢的书做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
板书设计:
29.书的性格
读神情倨傲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读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读性情开朗的书,可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读趣味横生的书,增加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读默默无闻的新书,让我念念不忘。
读神态矜持的书,认真上门求教。
读神秘莫测的书,让我充满期待。
篇13: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生收集春天的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歌曲《春天在哪里》)
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
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了伸懒腰,探出了尖尖的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相机学习“笋芽”一词。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说一说自己怎样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课件)
(1)、字音字形: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读一读并组词,看看谁的词语最多。
(2)、课文词语(出示词语课件)
先自己认读,不会的可以问问相邻的同学。
开火车读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所以在教学阅读之前必须把生字词掌握好,孩子们已经有了识记生字的经验,所以在这里要加强用本课字词说话训练。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
2、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重点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自己观察写字。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跟着老师书空。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跟老师书空。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启发思考
1、观察插图,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的过程的愿望。)
2、老师范读课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3、学生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考是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4、以画带读感悟课文。
A、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
B、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C、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D、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二、汇报交流体味课文
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
(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
(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
(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
(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看到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吗?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出来吗?(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3、“我画了许多健壮的竹子。”
(1)笋芽儿终于长大,你能代表它来感谢那些帮助了它的朋友吗?
(2)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自豪)
(3)你什么时候自豪过?现在就请你自豪地喊出笋芽儿的话吧。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象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此时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
1、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们说。
我对笋芽儿说——
蚯蚓对笋芽儿说——
春风对笋芽儿说——
……
2、配乐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唠(lāo nāo )叨 滋(zī zhī)味
抚(fǔ wǔ)摸 山 冈(gāng gǎ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春雨姑娘 呼唤着 的笋芽儿。
雷公公用 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春雨姑娘 着她, 着她。
太阳公公 着她, 着她。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3、抄一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 雷公公 小草
笋芽儿 撒娇 扭动 钻
篇14: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阳气》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理解“佝偻”、“朗朗的笑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策略与方法: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春季的谚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还有春的谚语“大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学生背诵)
师:让我们来一起进入文章深入体会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读文,明确要求:
(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2、理解词语:
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再读课文,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结合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对阳气的理解
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从整体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以及动态、静态、颜色、气息、声音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丰富、美好。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两次“朗朗的笑声”,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体验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希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
★ 沪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More insects and plants教案
★ 苏教语文教学计划
【《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合集14篇)】相关文章:
沪教牛津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09-1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2023-09-29
沪教版《动物的休眠》说课稿2022-10-06
沪教版《左与右》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反思2024-01-19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2022-06-03
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2024-01-05
沪教版数学一年上《秋游》教学反思2022-07-30
沪教版初三下学期化学的教学计划2023-02-13
上海牛津英语高三(上)Unit4.语言点(沪教牛津版高三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2022-05-30
沪教版小学《我们的教室》数学课件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