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精选13篇))由网友“MARCIA”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希望您能喜欢!
篇1:《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义利观,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二、学习选文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讨论:
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端?谈谈你的看法。并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点拨:唯利是图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
例如:贩毒,走私等
板书:
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
亮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反面分析
利的坏处====== 国危矣
通过正面阐述
义的好处
再次强调论点:
首尾呼应,突出立场-- 义先于利
三、学习选文第二则
1、探讨选文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反面: 人与人沦为利益关系。
破坏社会和谐
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正面: 用仁义来打动人
结论:何必曰利
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非标准答案)
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学习选文第三则
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
逐利--杀人魔王
五、深度探究
1、儒家义利观
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 “先义后利”
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
2、诸子义利观
A、道家倡“无为”、“寡欲” , 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B、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C、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六、课文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七、练习 《 步步高》试题
篇2:高二选修《王何必曰利》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王何必曰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探究孟子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二、学习选文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选文第二则
1、探讨选文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
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非标准答案)
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学习选文第三则
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
逐利--杀人魔王
五、深度探究
1、儒家义利观
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 “先义后利”
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
2、诸子义利观
A、道家倡“无为”、“寡欲” , 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B、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C、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六、课文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七、练习习题《名师一号》
篇3:《王何必曰利》教案(高二选修)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 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3、 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 、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
1、 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窘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正面:用仁义来大动人
3、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孟子与梁王、宋咎致哿耸裁次侍猓
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
秦、楚、拘兵-- 破坏社会秩序
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
(六)翻译《鸡鸣而起》体会孟子的主张。
1、 孟子的主张: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要想了解舜和跖地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差别。”
2、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a、宋窘之楚 b、然而不王者c、孳孳为善者 d、之徒也e、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 2、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5、愿闻其指 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 8、舜之徒也 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提示: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使…停止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 9、差别 10、背离)
(七) 、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八)、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七、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明知的政治主张。也使同学们学到了,一味的追逐个人财利而且不择手段的人,是可鄙的,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品德,把善德放到更高的位置上,这一人生的真谛。
《王何必曰利》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3.引导学生体会对比说理法的好处。
选文解读
孟子对义利问题的关注,源于他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怀。
选文第1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之所以进见梁惠王,自然是为了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可是梁惠王开口就问:老人家(“叟”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您不辞跋涉千里的辛劳到我这里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这是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当时一般诸侯对孟子的期待。可是儒家学者自孔子开始就极少谈论利(《论语子罕》所谓:“子罕言利”)。面对梁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且看他的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是。这句话意思是说,王为什么开口就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梁惠王“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刚一出口,孟子便劈头拦截他。接下来孟子先从反面申明自己的观点:“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家”指卿大夫的采(cài)地,也叫采邑,是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劳动者。“士”是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庶人”是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孟子认为,假如王只嚷嚷着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大夫只嚷嚷着说:“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获利呢?”士和平民百姓只嚷嚷着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这样从上到下互相之间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达,具体说来有什么危险呢?孟子举了个例子:“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古人喜欢用兵车的数量,来衡量诸侯或卿大夫的强弱。如果一个国家陷入“上下交征利”的境地,那么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朱熹《孟子集注》解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云:“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但是如果以义为后(把义放在后)、以利为先(使利在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孟子这是举其一端,接下来孟子又从正面申明自己的观点:“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他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孟子这里同样只是举例,但是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如果一个社会人人“利”字当头,大家就会互相坑害;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高扬仁义的价值,大家就会互相关爱。所以他对梁惠王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二、王何必曰利第2则选文的观念跟第1则选文其实是一样的。“宋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宋”即宋,是战国时候宋国的著名学者,跟孟子、尹文子、彭蒙、慎到等人同时,倡导上下均平,反对战争。他将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见了他。孟子很自然地问他将到什么地方去。宋说:“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原来,秦楚两国交战(“构兵”就是交战的意思),宋将要去制止。他的愿望自然是善良的,并且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先去谒见楚王,游说他让他停止战争;假如楚王不高兴,就去谒见秦王,游说他让他停止战争。两国之王,总有一个跟自己投合的。这些盘算很合情理。孟子说:“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他先说“请无问其详”,接着又说“愿闻其指”,可以断定“指”就是大概的意向。“说之将何如”意思是将怎么样游说他们?孟子关注的不是抽象的游说这种行为,也不是制止战争这种目的,而是进行游说的具体方式和理据。宋说:“我将言其不利也。”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做法。先秦时期,说明战争的不利有时候的确可以制止战争。远一点的一个例子,是众所周知的“烛之武退秦师”。公元前630年,秦缪公帮助晋文公包围了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对缪公说:“灭掉郑国,其结果是使晋国实力增强,这对晋国是有利的,而对秦国却无利。晋国强大了,就会成为秦国的忧患。”秦缪公于是撤军返回了秦国,而晋国也只好撤军(参阅《史记秦本纪》)。宋的心意是善良的,他进行游说的理据也合乎情理,思想准备也比较充足,然而宋“我将言其不利也”的话音刚落,孟子劈头就去拦截他:“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志”即心之所向、心意。对宋的心意,孟子是肯定的。他反对的是宋打出的名号:“利”。这是宋游说秦楚之王的理据。孟子接下来的解释,同样包括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就是说,拿利去游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因为利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就会使得三军之师乐于休兵,因而喜欢导致休兵局面出现的依据──“利”;做臣下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国君(来给国君做事),做儿子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最终舍弃仁义,怀着私利的目的互相交往,如此却不亡国的还从未有过。这就是孟子最终的担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落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沦落为“以市道交”(即以市场交易的原则为原则),人丧失对仁义的价值的关怀(更不要说去实践这些价值了),最终必然导致国家的覆亡。根据孟子的观点,即便宋游说秦楚之王成功地制止了战争,那也有一个严重的弊害,就是败坏了世人的心术。显然,孟子比宋考虑得深远。总之,游说秦楚之王阻止战争是值得肯定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名号即理据,这就是仁义了:“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拿仁义去游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因为仁义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就会使得三军之师乐于休兵,因而喜欢导致休兵局面出现的依据──“仁义”。做大臣的依循仁义的原则侍奉国君,做人子的依循仁义的原则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依循仁义的原则来侍奉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孟子经过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论证,再一次推出了自己的结论:“何必曰利?”
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背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却可以启发我们省察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问题探究
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害?谈谈你的看法,并且讨论一下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提示:可以见仁见智。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
可参考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以及教师用书的选文解读。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墨子公输》叙述了墨子阻止楚国入侵宋国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叙述了烛之武说服秦国的军队放弃攻打郑国的故事。联系这两个事例,谈谈你由本课第2则选文引发的思考。
提示: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说服秦缪公撤兵,谈的都是亡郑于秦国不利。墨子说服楚国放弃攻打宋国的行动,根据是攻宋“必伤义而不得”,即在义和利两方面都有害而无益(当然墨子谈的较多的还是利的问题,他最终使楚王和公输盘放弃了攻宋的打算,也主要是靠利害方面的算计)。在本节第2则选文中,孟子希望宋立足于仁义这一端去制止战争。孟子不仅关注眼前的'游说能否成功,而且关注游说是否有高尚的价值依据,是否能够弘扬高尚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才是孟子眼中的更高利益。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参考答案:1.罢,停止。2.指,意旨,意向。3.去,抛弃,舍弃。4.徒,指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参考译文
1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辞长途辛劳前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
孟子回答说:“王为什么张口就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假如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获利呢?’士和平民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上层下层互相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但如果以义为后(把义放在后)、以利为先(使利在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开口定要说到利?”
2宋将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了他,问道:“先生将要去什么地方?”
宋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将去谒见楚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如果楚王不高兴(不听从我的话),我将去谒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楚王、秦王两人当中,我将有投合的。”
孟子说:“我孟轲不敢问详细的情况,希望听听您做这件事的大致意向。先生将怎么样去游说他们?”
宋说:“我将向他们说明两国交兵是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志向是大的,但是先生打着利这一名号却不行。先生拿利来游说秦国楚国之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会使三军之士乐于休兵,因之喜欢利啊。做臣下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国君(来给国君做事),做儿子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最终舍弃仁义,怀着私利的目的来互相交往,这样却不亡国的,还从未有过。先生拿仁义来游说秦国楚国的国君,秦王楚王因为仁义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会使三军之士乐于休兵,因之喜欢仁义啊。做臣下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他的国君(来给国君做事),做儿子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他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来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3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勤勉地行善的人,跟舜是一类。鸡叫就起来勤勉地求利的人,跟跖是一类。要想知道舜这一类人跟跖这一类人的区分,没有别的,只是‘为利’和‘为善’的差别啊。”
篇4: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王何必曰利(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1、宋窘之楚____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4、之徒也_______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__________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3、吾闻秦、楚构兵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愿闻其指______________
6、然而不亡者__________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____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______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__________
(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__________
(提示:1、2均意动用法)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
(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翻译: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翻译:楚王不高兴听,我再去见秦王,劝说他停战。两位君王中,我总会遇到能说得通的吧。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翻译:做臣的心怀仁义侍奉国君,做儿子的心怀仁义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侍奉哥哥,这样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掉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相互对待了。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何必要说利呢?
六、课文内容分析。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中间孟子分析了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又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主旨更加鲜明。在结尾处,又提?quot;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2、孟子数落宋镜哪康氖鞘裁矗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3、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七、拓展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
(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
(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
(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
(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
(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
(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______
(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
(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___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文,做后面的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2)选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3)选文中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本文在说理的方式上,与课文有什么样的区别?
参考答案
1、(1)助词,相当于”的“。(2)动词,往,到……去。(3)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4)代词(5)助词,构成”之所以……者“ 句式。(6)代词(7)动词,往,到……去。(8)助词,相当于”的“。
2、(1)兵器(2)战争(3)军队(4)士兵
3、(1)能承受(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
4、(1)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以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提示: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3)机智、勇敢、有正义感(4)略。
忘了
篇5:《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大厌“满足。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去:摆脱,抛开。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
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窘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正面:用仁义来大动人
3、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孟子与梁王、宋咎致哿耸裁次侍?
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弑其君、夺不餍--存在的危害:
秦、楚、拘兵--破坏社会秩序
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
(六)翻译《鸡鸣而起》体会孟子的主张。
1、孟子的主张: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要想了解舜和跖地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差别。“
2、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
a、宋窘之楚
b、然而不王者
c、孳孳为善者
d、跖之徒也
e、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8、舜之徒也9、利与善之间也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使…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
(七)、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八)、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七、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明知的政治主张。也使同学们学到了,一味的追逐个人财利而且不择手段的人,是可鄙的,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品德,把善德放到更高的位置上,这一人生的真谛。
MSN(中国大学网)
篇6:王何必曰利知识点总结
王何必曰利知识点总结
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原文】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楚王不悦,我 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 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 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 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 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 丘:地名,其址不详。
③构兵:交战。
④说(Shui):劝说。
⑤ 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译文】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 “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 兵。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 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 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 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 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 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 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 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 必要去谈听‘利’呢?”
篇7: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高中语文(选修)《 王何必曰利》(孟子)。
二、授课班级:高二(五)班。
三、教学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一第三节。
四、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五、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六、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七、教学过程:第二教时
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 名2、 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 、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板书: A、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 B、秦、楚、拘兵。 破坏社会秩序 C、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 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板书:) 对比论证: A、“利”(谋求利益)(前面讨论“存在危害”) (正反对比) 未遗其亲(君)者也。 B、“仁”(勤勉行善) 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臣、父子、兄弟去利 (首尾呼应,使主旨更加鲜明)
五 、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六、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七、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篇8:《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大厌”满足。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去:摆脱,抛开。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se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书面作业: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篇9:《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法设想】
1、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2、在自读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练读,在练读的基础上讲读,在讲读的基础上探讨。
3、安排2-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结合课文前的“引入话题”)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二、背景介绍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三、检查预习(个别回答后齐读)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意动用法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四、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五、结合注释,分章节串译(订正、补充、明确)
六、作业:
把握课文中下列语句的含义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附:参考译文
1、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使他停止交战。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交战。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牼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停止交战。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停止交战。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利’呢?”
3、盂子说:“鸡叫起身,孜孜行善的人是舜的同类;鸡叫起身,孜孜营利的人是跖的同类。要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与善的不同。”
第二、三课时
一、复习:朗读全文
二、简析第一则
(一、)分析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明确】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三)、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四)、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简析第二则
1、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2、孟子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3、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的含义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
【提示】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探讨本则的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
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6、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所以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简析第三则
1、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2、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逐利——杀人魔王
五、巩固课文内容
1、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3、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附:有关资料补充
1、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3、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4、诸子义利观
(1)、道家倡“无为”、“寡欲”,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2)、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3)、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5、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篇10: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三 、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
四 、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se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七、教学后记:
篇11: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法设想】
1、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2、在自读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练读,在练读的基础上讲读,在讲读的基础上探讨。
3、安排2-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结合课文前的“引入话题”)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二、背景介绍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三、检查预习(个别回答后齐读)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宋牼将之楚kēng然而不王者wàng孳孳为善者zī
蹠之徒也zhí利与善之间也jià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上下交征利相互 苟为后义而先利 如果
吾闻秦、楚构兵 交战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停止
愿闻其指 意向然而不亡者 这样而
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
利与善之间也 差别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背离
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意动用法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四、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五、结合注释,分章节串译(订正、补充、明确)
六、作业:
把握课文中下列语句的含义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附:参考译文
1、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使他停止交战。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交战。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牼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停止交战。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停止交战。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利’呢?”
3、盂子说:“鸡叫起身,孜孜行善的人是舜的同类;鸡叫起身,孜孜营利的人是跖的同类。要了解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与善的不同。”
第二、三课时
一、复习:朗读全文
二、简析第一则
(一、)分析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明确】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三)、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四)、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简析第二则
1、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2、孟子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3、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的含义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4、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
【提示】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5、探讨本则的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
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6、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所以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简析第三则
1、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2、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逐利——杀人魔王
五、巩固课文内容
1、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3、布置作业:
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2、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附:有关资料补充
1、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3、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4、诸子义利观
(1)、道家倡“无为”、“寡欲”,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2)、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3)、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5、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篇12:何必曰利作文
何必曰利作文
电视媒体上,一切文化都必须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书店摆在醒目位置的多是编造的励志故事,纯粹的书籍早已无人问津;更有非主流的青年生活低级趣味,令人大跌眼睛……
“何必曰利?”孟子再也不忍看到他的后代们一步步地走向“利”的深渊,他的声音从亘古传来,有力地撞击着迷茫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猛然回头,却再次猛然陷入迷茫中。因为这个世界,早已被利益所笼罩,已渗入国人的血液中,已太深太深。
上古竟于道德,中世竟于智谋,当今争气力。如今“先利而后义”的衡量标准驱赶着人们向利益看齐,而抛弃精神文化。让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传统美德的.大国一步步走向贫瘠的边缘。只有少数“珍贵的明白人”还在这荒漠中挣扎、抵抗着,因为他们也想像孟子一样“挽回”国人的心,“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也许暂时品尝到利益带给自己好处的人会反对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可曾听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正如孟子所言“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反观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因钱财而与朋友兄弟甚至于父母反目成仇?有多少人因钱、权而低头哈腰,自毁尊严?因为利益,抛弃精神的滋养,不惜踩着他人的背去“勇攀”利益的高峰;因为利益,精神文化极度贫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为冷冰冰的交易,“以市道交”,人情似纸张张薄。
“何必曰利?”利益是一个魔鬼,一旦它缠上你,想摆脱它就难矣!它会让你深陷罪恶的泥潭,不能自拔,让你成为它忠实的奴仆,俯首是从。
何不曰仁、曰义?仁义是一朵淡雅的莲花,只要你细心浇灌,它就会在你心间绽放美丽,绽放属于你的光芒。在它的照耀下,你不仅会出淤泥而不染,还会指引你走向更宽广的天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为什么颜回会“不改其乐”呢?因为他种下了仁义的花朵啊!
何必曰利?何不让仁、义这些美德永驻我们的心间?何必曰利?何不种上美德的花苗?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祖国未来的脊梁柱,勇敢地驱逐利益的魔鬼,种上美德的花朵,你会收获永世的芬芳!
篇13:《论语》(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3、能熟练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3、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积累重点字词,疏通课文;背诵课文,阅读其它篇章。
一、导入:先提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我国两千年多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如今在联合国总部里悬挂着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说明当今世界,《论语》在治理天下方面还用得着。治理天下如此,治理一国,一省,甚至一校,一家也是如此,治理个人的一身一心也是如此。可见《论语》是不可不读了。
二、孔子简介,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只用语言介绍,即使生动引人也还不足以“迷”住,于是我提供下列多媒体资料: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孔子像、孔圣真像(现存香港孔教学院)、孔子司寇像、孔子授课图、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孔子墓(山东曲阜)、然后是两段简介孔子的视频。为了说明孔子在国外的影响,再提供下列图片: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孔庙、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等。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前500),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宫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三、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 “子曰”式: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2) 问答式: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3) 谈话式: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4) 议事式: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原文。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五、学生自己翻译,然后老师出示译文,让学生对照。熟读至背诵。
六、阅读课外补充的其它章节。
第二课时
课前预备:诵读课文
一、导入: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究竟以什么样的智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论语》十则来读一读孔子,看能否读出孔子思想里哪怕是一点点的智慧。这样的经典之作一定要用心阅读,而且我觉得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推开他寻那扇智慧之门,所以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品读的要求--
1、分组品读,注重交流与合作。
2、“品”之前最好要读一读。
3、品读应从文本出发,最好联系生活实际。
4、品读完了之后,要对你们自己的感受有一句结论,或是人生哲理或是劝诫之语,语言要简洁。
5、读完后,每组选一个同学为代表,先背诵,再把你们品读的结果告诉大家。
6、注意时间和效率(5-8分钟)
二、学生自由发言(附老师对每一则的理解)
第一则: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一则阐述的是孔子认为为学所应有的精神与态度: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应该要勤快努力、全力以赴,并忠实地检讨自己对真知是否了解;遇到有机会时,也应向任何学有专精的人士请教,并验证自己所学。如此都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好学的人。
第二则: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讲孔子晚年勤奋读书的。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虽自己已有志且能立,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所以必须穷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虽已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又可能遭遇困难阻碍,所以必须要能知天命;五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那些不顺的其实亦有其道理(由不惑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来),是故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u矩,到此境界则一切发于心所为,皆合于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这也就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第三则: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第四则:可见孔子的博爱精神。孔子希望“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则:孔子的乐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渊明也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不喜欢读书,便味同嚼蜡。博学如孔子他们正是因为乐读书,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三、复习背诵前五则。
第三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学习后五则,学生自由发言(附老师对每一则的理解)
第六则: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个比较。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就性情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态度。智者乐水,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滋润万物,且海纳百川;仁者乐山,因为他们如山,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仰止。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者无敌。何谓仁?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为本心之德,仁者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从天理,讲求仁义道德之人。因此:因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第七则:孔子的“安贫乐道”。《论语》里还有这么一则:“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改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极力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说他是真正的贤者。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孔子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没有关系,但同内心有关。而且孔子也认为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他是不会接受的。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第八则:孔子的坦荡胸怀。他认为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所以局促不安。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他的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第九则:【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第十则:孔子的清心寡欲。沉迷美色、争强好斗、贪得无厌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诱惑,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无法挣脱,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三、深入探讨孔子的仁
总结孔子的道德精神:好学乐学,安贫乐道,博爱仁慈,坦荡胸怀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仁”。《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学生阅读第九则)“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实行仁的方法。孔子仁的实质是“爱”,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而且孔子的“仁”是一种博爱。所以说“爱众人、爱人类”这就是孔子的最大智慧,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宋儒曾写诗赞扬孔子说“天不生仲尼,千古是长夜”。这就是他的力量。以至于孔子以后,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种思想的不灭之火。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仁”延伸到朋友是“信”;“仁”延伸到国家是“忠”;“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四、(学生自主发言)“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忠心。”
4、飞人博尔特:奥运夺金后送了一只签名的足球给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腿。博尔特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献善款5万美元。这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
5、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艾滋病患者一般人不敢接触,可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了人们的偏见和恐惧,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他们的无助和冰冷。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但是我们可以播洒我们的爱心!
总结: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 备课组教学计划
【《王何必曰利》(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粤教版高二必修四)2023-03-04
《登岳阳楼》创新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2022-06-03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高二选修)2022-04-30
《远行希腊》(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3-05-07
《〈中庸〉节选》教案教师备课参考(高二选修备课资料)2024-02-02
日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2022-05-05
何必预支痛苦作文2022-05-0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7-20
高中英语高二备课教案2022-05-02
高二语文《拟行路难》说课稿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