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送我一阵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精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精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走向的能力,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贡献力量的人物,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dala、**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历史,那么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国家历史上所经历的朝代一一列举出来呢?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给大家介绍这首“朝代更替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让我们走进清朝,探寻它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教师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立。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目标导学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
1.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学生抢答:郑成功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答案提示:1662年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3.提出问题:收复台湾有何影响?如何评价郑成功?
答案提示:(1)影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4.史料解读。
材料一: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
材料二: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编者注:郑芝龙为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5.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 答案提示:被郑氏占据;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失去了政治目标和号召力;变成了海上武装集团。
6.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答案提示:一是康熙个人的魄力,二是选将得其人;三是后勤工作保障有力。
7.结合课本说说收复台湾的概况。
答案提示: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8.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在收复台湾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9.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
答案提示:(1)三国: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2)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3)元: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4)明清: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后台湾正式建省。
目标导学三: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关文章:
1.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初一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检测试题
3.高三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分裂与统一
篇2: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材分析
第1课与第2课实际上讲述了一个问题,即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进行的斗争。本课则是侧重在:1.清朝前期统治者进行平定叛乱的斗争,反对内部分裂势力以巩固统一。这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保证了平叛斗争的胜利。2.采用加强西藏、新疆地区行政管辖的办法,巩固统一,使西藏和新疆成为和其他18个省平级的省级行政区域。3.妥善处理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尤其是蒙藏首领的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央和地方的隶属关系,这不仅维护了清朝前用的统一,也为近代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分裂西藏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三藩叛乱的平定;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粉碎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
2.思想政治教育:①使学生认识清政府为反对内部分裂势力而进行的平叛战争,既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也符合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②认识清政府通过斗争和妥善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③使学生明确,清朝前期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3.能力培养:①通过从“三藩叛乱的平定到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②通过“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③通过“少数民族首领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哪些贡献”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难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中国历史第三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朝的历史,二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书中的第1课至第4课介绍的是清前期的历史。第1课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问: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学生答后,教师讲)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什么时候巩固,怎么巩固下来的呢?(导入新课)
(同学朗读课前提示后教师指出)课前提示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先讲第一个方面。
一、平定三藩叛乱
清军入关前后,明朝原辽东边将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先后降清,为清政府东征西讨成为镇压农民起义,打击南明势力的先锋。(简单解释一下南明)由于他们对清王朝有功,所以被清政府封为潘王。(指书上图讲三藩的位置)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仲明的后代驻守福建。三藩。各自的封地拥有行政、收税、官吏任免等大权,统有军队。他们占地一方,称王称霸,欺压百姓,目无中央。三藩中,吴三桂的权势最大,书上的小字和昆明铜殿的插图说明了这一点。(指导学生看书)
三藩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了清中央政权的巩固。康熙皇帝曾讲;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人,”于是1673年下令撤消三个潘王。此令一出,吴三桂首先举旗叛乱反对中央,其他两藩相继响应。康熙帝果断地调兵遣将,进行镇压。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1681年平定了三藩叛乱。从此拥有各种大权的世袭藩王制被取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清中央政府实现了对云贵、两广、福建地区的有效管辖,加强了对东南、西南边疆的统治。
西南地区除云贵外,还有西藏。西藏的藏族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的一支),喇嘛教的宗教领袖地位最高的是**和**。
二、**、**和驻藏大臣
(同学朗读书上有关内容,根据课本回答)清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学生答后老师总结)
1.确定宗教领袖的封号
两个宗教领袖封号的确定,表明清中央政府承认他们在宗教、政治上的领袖地位。
2.确立**、**的册封制度
(解释什么是册封)册封制度的确立,表明中央与西藏是隶属关系。西藏是中央政权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3.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权力高于**、**。仅举一例,有关西藏的一切对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清政府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唐至清,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略)
我们把目光转向西北:新疆天山南麓居住的是维吾尔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清朝时称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回部的反动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了反对中央政府的叛乱。
三、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叛乱发生后,乾隆皇帝派军队镇压。维吾尔族人民痛恨大、小和卓的残酷统治和狂征暴敛,支持拥护清军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清朝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2.设置伊犁将军
1762年,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这是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置的最高官职。负责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军政大事。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请同学们思考:“从三藩叛乱的平定到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清政府的平叛战争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从而取得了胜利。
我们再看看北部:北方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在明末清初,蒙古族按照活动地区的不同,分为漠南蒙古(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漠北蒙古(大致外蒙古)和漠西蒙古(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清朝建立后,漠南蒙古归属了清朝,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我们重点介绍的是漠西蒙古中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感人经历。
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原居住在今新疆塔城附近的地区,由于受到其他部落的排挤,17世纪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居住。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
(投影仪打出重返祖国图,指位置)后沙俄也向伏尔加河下游扩张。控制并压迫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后沙俄加强了控制,强制征税征兵,并修筑堡垒,准备镇压反抗,(指图)为了反抗压迫控制,26岁的首领渥巴用决定武装起义,东返回国。
2.渥巴锡率部重返祖国
1771年年初,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杀死了俄国军官,烧毁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无法带走的东西,渥巴锡骑在马上,高举着彩条旗,带着17万部众,分三路离开了居住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祖国前进。
大队人马只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跨越了千里草原(指图),渡过了乌拉尔河,进入了冰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沙俄派骑兵追击,9000名土尔扈特战士担任后卫,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战斗,全部壮烈牺牲。渥巴锡率大队人马战胜了严寒酷暑,1771年终于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清政府得到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消息,忙派人前去迎接,并赈济了很多物资(看赈济物资插图),又划定了牧地,分地安居。乾隆皇帝还在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庙接见了渥巴锡。亲自撰写了碑文,树立在庙的两侧。土尔扈特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谱写了光辉的 篇章。
在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基础上,到清前期我国的疆域四至就确定下来了。
五、清朝的疆域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有关内容后,投影仪打出清朝疆域里,指图说明疆域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清朝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这个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疆域的基础。为了便于同学的记忆,请看图示:
在这幅员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专管少数民族事务。把全国划分为18个行省和5个将军辖区,两个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盟旗。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了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小结,布置作业,略)
(北京35中学王丽荣)
【简评】本课的执教者在教学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在培养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上颇下功夫。在讲清具体历史知识,即“平定三藩叛乱”、“**、**和驻藏大臣”、“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紧扣“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的中心,从而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第二,利用图示将清朝的疆域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按顺时针方向,以“跨”、“达”、“接”、“至”、“临”、“到”、“包”、七个字,准确地将清朝疆域记住
篇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清朝前期几位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在西南确立册封、**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在西北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民族和行政区划。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清政府册封西藏佛教首领,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叛乱,欢迎土尔扈特部归国,使边疆得到了巩固的史实,从而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归纳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根据各民族各地区的特点,采取灵活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清朝前期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召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重要前提。
3.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的疆域。
难点:让学生识记或理解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部落名称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的美丽的布达拉宫位于我国的哪个省?那里居住着哪个古老的民族?唐朝时称什么?元朝时怎么管辖?清朝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管辖该地区的?
归纳总结提升
**是梵文,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是满语,意思是珍宝。
“”是蒙古语,意思是海,“喇嘛”是藏语,意思是上师
大家想一想,顺治和康熙为什么重视册封?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这是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刚才我们学习了清朝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措施,对西北地区,清朝又采取了哪些管辖手段呢?
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教师总结、点拨)
同学们,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小和卓最后是被清军擒获的吗?不是。对!大小和卓被清军追击到今天阿富汗境内巴达克山,被当地首领擒杀的。现在影视片常有演义历史的,那只是“戏说”,难以为信。就像大小和卓不能死而复生,但历史是可以借鉴的,今天仍有一小撮人像大小和卓的阴谋制造分裂。这方面大家能举例说明吗?
同学们,清政府平定叛乱后是不是就放之任之呢?当然不是!而是设置了什么重要机构呢?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伊犁将军及管辖地区。在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的十多年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渥巴锡为了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回到祖国。其历程异常悲壮感人,哪位同学能为我们描述一下这段故事!
清朝前期,通过对西南、西北地区和蒙古族的管辖,清朝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国家。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朝的疆域:
二、清朝的疆域
课件《清朝疆域图》
比较清朝的疆域图与今天中华共和国地图,看看有什么变化?
复习巩固
思考题:
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见课件)
课后习题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清朝前期,政府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2.清朝称的“回部”是指
A、新疆维吾尔族 B、西北地区回族
C、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D、现在新疆地区
3.3月27日,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结束时,贾庆林和第十一世**额尔德尼o确吉杰布交谈。“**额尔德尼”的封号源于清朝哪一位皇帝的赐予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4.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5.随着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再一次热播,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请你依据有关史实回答:康熙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哪些重大贡献?
二、材料题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发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发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罪的人,到岭南去戍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边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发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发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发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 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谚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1分)
篇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思考从唐朝至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答: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
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清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同管理西藏。西藏作为大臣辖区,是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之一。
2.想一想,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做了些什么?
答:平定了三藩叛乱,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和**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妥善安置了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
一、选择
18世纪后期,冲破沙俄围追堵截的土尔扈特是:
A.漠南蒙古的一支 B.漠西蒙古的一支
C.漠北蒙古的一支 D.蒙古高原上的一支 答:( )
二、填空
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__________________,正式赐予“________________”的封号。后来,_________帝又对号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__________赐予“____________”的封号。
三、填空
清朝前期,我国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的图示表现了清朝的疆域,请在空白上填写适当的地名。
答案:
一、(B)
二、五世** **喇嘛 康熙 ** **额尔德尼
三、跨:葱岭接:西伯利亚 临:太平洋
至:台湾包:南海诸岛
篇5: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识读《清朝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2、认识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的特点。
3、围绕“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主要措施”的 “大一统”理论的实践体现,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动学生初步转变被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4、珍惜今天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的政治局面。
5、加深对台湾、西藏和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措施。
难点:认识清初民族政策恩威并重的特点,感受我们的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认识到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
明清时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哪些外来侵略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课:
环节一:概述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
通读课本,结合清朝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具体主要针对什么地区?体现的是哪方面的国家政策?
2、目的是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概述“大一统”理论在清朝民族政策的实践体现。
环节二、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结合学案和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完成的学案,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以下学习探究。每一字目时间控制为8分钟左右。
(一)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阅读课本,看图说话,解决问题,口语交际。教师巡堂,帮助并鼓励。
1、清初对准噶尔部、回部大小和卓叛乱采取了什么措施?
2、清初同准噶尔部贵族分裂活动进行了长达( 70)年的斗争,反映了清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分裂活动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决心?
3、课文中的“回部”指什么?
4、清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有什么重要意义?
5、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了什么重要的官职? ?
6、清以前的朝代是怎样对新疆进行管理的?
说一说:结合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图片,提出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当中。
补充dala和**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等地区的管辖
阅读课文、看图,归纳,回答问题,口语交际。教师巡堂指导,帮助并鼓励。
1、归纳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措施:
(1)顺治,康熙:建立对dala、**册封制度
(2)雍正: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3)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材料阅读:
? ?“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 ? ——《清文献通考》
?原文大意: 顺应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改变他们的习俗;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但不改变适合他们民族传统的政治制度。
依据课本,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 ? (1)顺治帝和康熙帝建立了对dala和**的册封制度,说明清初对西藏统治的( 加强)。
(2)驻藏大臣的设置及其地位与职权的确立,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3)“金瓶挚签”制度的确立,起到了( 稳定 )西藏政局的作用。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更加(巩固 )。
(4)结合材料,你认为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分几步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篇6: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
一些重要知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清政府册封dala、**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知道清朝的疆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
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西藏、新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
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郑成功、“dala、**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内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军入关,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明朝末期,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
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
收复台湾示意图》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4.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
篇7:人教版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dala、**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dala、**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难点是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建立册封制度
A、赐五世dala为“dala喇嘛” ( 顺治帝)
B、赐五世**为“**额尔德尼” (康熙帝)
此后,历世dala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与dala、**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南)
康熙即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满族,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亲政。他先后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西藏,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
他注意河工清运,曾六次南巡,视察河工,联络汉族上层人士,确立秋 制度,以联络蒙古等少数民族;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注重工农业生产。他尊崇理学,编篡《古今图书集成》,但是又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统治。他重视自然科学,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制定历法。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病死于畅春园。此画像原为紫禁城清宗室家庙藏像。
二、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A、回部:在清朝初年西北天山以南维吾尔人居住的广大地区B、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C、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西北)
2、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伏尔加河下游。 B、渥巴锡率领部众回归祖国 C、乾隆帝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高宗弘历 乾隆 (1711~1799)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死后继承皇位,改元乾隆,于雍正十三年登基,成为清朝第六位皇帝。是再位最久,年寿最高,对中华帝国的发展起了最大作用的皇帝。
乾隆继位时的清王朝已经过康熙,雍正两代七十余年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再经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王朝到强盛的顶点,以乾隆的雄才大略,廾巩固和发展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中国固有版图。在位六十年,但后期乾隆好大喜功,使清朝腐败之风滋长,使清王朝由盛转衰。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乾隆时代是清王朝的转折点。
平定准葛尔叛乱图卷liuxue86.com
三、土尔扈特部归国--渥巴锡
渥巴锡 (1743~1774) 清代厄鲁特蒙古诸部中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土尔扈特部自17世纪30年代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以后,不断遭受沙皇俄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乾隆二十六年(1761)渥巴锡继承汗位,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生存,三十五年冬,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发动武装起义,率所部十六万余众,历尽艰险,长途跋涉,于三十六年复返归祖国。
渥巴锡谒见伊犁将军时,向清政府献出其先世所受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封爵玉印一颗。清政府对渥巴锡率部返归祖国的爱国行动极为重视。乾隆帝于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多次接见渥巴锡,封他为卓哩克图汗,命其统领旧土尔扈特部。三十九年,渥巴锡病逝。
四、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南至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巩固练习:
问答题: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统一台湾,设台湾府。
2、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
3、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dala、**制度;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篇8:初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走向的能力,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贡献力量的人物,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dala、**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历史,那么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国家历史上所经历的朝代一一列举出来呢?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给大家介绍这首“朝代更替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让我们走进清朝,探寻它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教师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立。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目标导学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
1.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学生抢答:郑成功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答案提示:1662年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3.提出问题:收复台湾有何影响?如何评价郑成功?
答案提示:(1)影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4.史料解读。
材料一: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
材料二: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编者注:郑芝龙为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5.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 答案提示:被郑氏占据;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失去了政治目标和号召力;变成了海上武装集团。
6.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答案提示:一是康熙个人的魄力,二是选将得其人;三是后勤工作保障有力。
7.结合课本说说收复台湾的概况。
答案提示: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8.结合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在收复台湾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9.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
答案提示:(1)三国: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2)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3)元: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4)明清: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后台湾正式建省。
目标导学三: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1.史料解读。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篇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比如画面一中,秩序的混乱就是我在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少了引导,学生是自发的由影视剧的角度考虑人物,从而发生了暂时的失控,思路也没有随着我的预想前进。如果我在学生讨论之前,首先把历史和影视剧的区别再进行一次讲解,并能够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楷体字部分,把自己的引导工作做的扎实一点,也许学生的讨论就会从正面的多一点,也更易于课堂的顺利进行。由此我也想到了我曾看到的关于新型课堂构建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在一年的新教材实践中,虽取得不少成功,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许许多多。身为人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及时的更多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篇1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让我深深的感到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课前预见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通过“以不变应万变” 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个教案用几年,同一张讲义印几遍,为此很多有了一定教龄的教师经常感唱:“‘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教师的一生难道就是这样吗?”其实对此也不难理解,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极易使教师丧失进取心,久而久之,便容易使教师养成惰性,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创造性,试想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又怎能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影响和决定了整个教学进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和课堂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如,我在课前就考虑到假如时间不够,该怎么办?是不是该压缩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或是把课外延伸这一版块去掉呢?最后采取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剪辑,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二、巧设问题情境,促使探究过程开放。
比如,我在处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时,在第一个班设计的问题是“比较明清统治者在处理民族的问题和政府态度上的不同?”填写好下表(参照教案)。” 一堂课下来,尽管小组讨论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答案正确率高,但我总感觉好像少了什么?在第二个班,我对问题重新处理,变为“‘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了明清统治者在处理民族的问题和政府态度上的有何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层次的学生,就因为设计的问题不同,结果大不一样。通过对比两堂课的教学,引起了我心灵的震撼,感慨万分:为什么第一堂课感觉好像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第一堂课的问题情境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传统观念影响下设计的问题,问题设计太死板,以至于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小组讨论是为了找出老师设计的问题的答案;第二堂课由于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促使了学生探究过程的开放,尽管学生的回答从知识角度来说,没有第一节课这样面面俱到,但这种探究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驾驭知识,改变了以前只以模仿、继承、积累和重复前人的固定知识的守旧模式,并经常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思维” 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等,这就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精心营造的合作性学习确实能让学生在认知上、生理上、感情上、心理上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但如何根据实际,组建合作小组,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继续探讨。学校教室内不能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网上查阅资料的指导,也增加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篇1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知识点的共同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个历史特征最早从秦朝就开始具备,经过两汉,隋唐,宋元及明清几个朝代得以完善。这一课虽然只涉及的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备课时如果老师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横向联系,就会割裂历史,让学生只感受到历史的碎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因此,本课在准备时,应该有这样思路:
1、对若干个历史朝代的这类知识进行清晰的判断、比较和分析。判断,就是根据材料信息识读所属的朝代;比较,就是通过排列好的朝代顺序,比较各朝代的民族关系主流和疆域发展轨迹,感受和体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疆域变迁的大致历程,理解清朝疆域是在继承前代版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巩固;分析,即再次发挥提示信息的作用,让学生分析和概括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再对照清朝“册封”和“修庙”等方式处理民族关系,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清朝民族政策的高明之处。
2、为了配合以上的总体思路,需要配备的基本教具就是秦、汉、唐、明、清五幅地图,通过判断、比较和分析来正确的全面的理解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做的历史贡献。”
3、此外,如果仅仅简单呈现五幅地图,学生还是很难真正“理解”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贡献。因此,需要我们精心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探究指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完成学习目标,同时还能接受情感教育,完成历史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篇12: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同割据、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福建、广东、云南、蒙古、西藏、新疆等边地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土尔扈特的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 篇章。
(2)清朝前期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2.能力培养:
(1)分析三藩割据的危害,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册封**和**、设置驻藏大臣的作用。
(2)能解说“顺治会见五世**”图,能图示清朝疆域的四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
2.难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和部落名称多。
〔板书设计〕
一、平定三藩之乱
二、**、**和驻藏大臣
顺治:赐五世**为“**喇嘛”
康熙:赐五世**为“**额尔德尼”
1727:设驻藏大臣
三、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后来:设伊犁将军
(疆域图在讲课中由学生填)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第三册。(出示课本)这一册讲述的是清朝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看目录)第1至4课讲述的是清朝前期的历史。清朝前期,我国封建社会继续走向衰落,但经济还在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发展;同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得到巩固,我们今天的版图就是在那时奠定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
2.讲授新课
篇13: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指导学生阅读课题下的方框内容)提出问题:“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听课。
〔讲述新课〕 我先讲课文的第一目,“平定三藩之乱”。(板书)
〔复习提问〕 在山海关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是谁?
(肯定学生回答,板书吴三桂)
〔讲述〕清军入关前后,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除吴三桂外,还有耿仲明、尚可喜等(板书两个姓名)。他们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先锋,被清朝封为藩王,合称“三藩”,(看《平定三藩叛乱的形势》图)吴三桂驻守“云南”(板书),尚可喜驻守“广东”(板书)。耿精忠,耿仲明的儿子驻守“福建”(板书)。他们握有重兵,任用官吏、处理地方财政均不受吏部和户部的约束,每年向清政府索取巨额军饷,当时就有“天下赋,半耗于三藩”之说,他们又在地方任意掠夺,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形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局面。其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他拥兵十万以上,搜括的财富最多,生活上的穷奢极欲也最出名。他在昆明鸣凤山上建的金殿,用铜约二百吨,规模居全国铜殿之首(看“金殿”插图);他还从苏州买来40名少女,为他歌舞取乐,仅歌舞伎的服装道具,就花了几十万两白银。
(组织讨论:同学们想一想,三藩的这种割据统治,带来了什么危害?)
〔归纳〕三藩的这种割据统治,不仅造成清政府财政的巨大困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痛苦,而且严重地威胁国家的统一(板书:威胁统一)。
(激发学生,问:这样的割据局面,要不要消除?)
(组织讨论:三藩之乱的平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了什么作用?)
〔归纳〕平定三藩之乱,清政府实现了对云南、广东和福建等地区的有效管辖。
〔讲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
二、**、**和驻藏大臣(板书)
〔讲述〕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唐朝和元朝的时候,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问题。现在请大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复习提问〕唐朝时,西藏地区称什么?唐和这个地区的关系怎样?这种关系到元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述〕刚才大家已经讲了,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保持着长期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到了元朝,就由中央设置的宣政院来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了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讲述〕那么,清朝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知道,西藏地方普遍信仰喇嘛教。**和**就是西藏喇嘛教两个地位最高的领袖。1652年,五世**亲自来到北京朝贺(板书:五世**,看“五世**”插图)。(引起学生注意,问:当时的皇帝是谁?)对,当时的皇帝是顺治帝(板书:顺治)。他接见了五世**。彩图1就再现了这一接见情况。(看图)这是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殿堂壁画图中的一个画面:顺治帝端坐在宝座上,面向五世**,五世**坐在顺治皇帝的右侧,双手合掌,上身微向前倾,象是正在说着什么,下边是几排陪宴的大臣和喇嘛;整个画面体现了宾主双方的融洽气氛。第二年,五世**离京回藏。临行前,顺治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正式赐予他“**喇嘛”的封号(板书:赐为“**喇嘛”)。“**”是蒙古语,意思是海;“喇嘛”是藏语,意思是上师。
后来,康熙又对另一个喇嘛教首领五世**,赐于“**额尔德尼”的封号(板书:康熙赐五世**为“**额尔德尼”)。“**”是梵文,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是满语,意思是珍宝。
(组织讨论:顺治和康熙的册封有什么作用?)
〔归纳〕顺治和康熙的册封,法定了**喇嘛和**额尔德尼的`称号,确立了他们在西藏的地位,并且规定,以后历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这就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讲述〕 1727年,清政府又在西藏开始设置驻藏大臣(板书:1727年设驻藏大臣)。和顺治、康熙的册封相比,这一措施使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大大加强了。
(组织讨论:为什么说驻藏大臣的设置,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归纳〕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原来是通过西藏喇嘛教的领袖**和**来实现的,现在驻藏大臣是代表中央政府同**和**共同管理西藏的。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就更为直接、更为加强了。
(指导学生在课余阅读六世**的内容)
〔讲述〕清政府通过平定三藩之乱,实现了对云南、广东、福建等地的有效统治;通过册封**和**、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的:
三、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板书)
〔复习提问〕 西汉时,新疆地区称什么?西汉在西域设了什么管辖机构?
〔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从西汉开始,新疆就正式归属于中央。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主要民族是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清朝就把天山南路称作回部。大小和卓就是回部的贵族。18世纪中期,他们兄弟两人发动了叛乱(板书:18世纪中期大小和卓叛乱)。当时清朝皇帝是乾隆帝(板书:乾隆)。他派兵镇压并得到人民的支持。维吾尔族人民痛恨大小和卓的横征暴敛,拥护清军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为清军所败,先后逃往阿克苏和乌什。两地酋长都关闭城门,拒不接纳。而清军到达乌什,乌什酋长却牵着牛羊出城迎接。后来,清朝人将这事绘成一幅画。(看插图)这幅画反映的就是乌什酋长迎清军
〔讲述〕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设立伊犁将军。(请同学们看课本“清朝疆域”图。)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在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下面我们讲第四个问题:
四、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板书)
〔复习提问〕 成吉思汗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领袖?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哪个王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这个王朝又是被谁推翻的?
〔讲述〕 元政府被推翻以后,蒙古贵族退到长城以北,还保持着相当的实力。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看注解,介绍他们分布的地区)。他们都先后臣服清朝。(将土尔扈特板书用方框框住)土尔扈特就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板书:漠西一支)。
上指出土尔扈特的西迁位置;看“土尔扈特部落”插图,指出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游牧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生活情景。)
都与沙俄不同,他们深切地怀念着祖国,渴望东归。从顺治年间起,他们就不断派人向清朝进献奏章和贡品。清政府也多次派使者前往伏尔加河下游看望这些远在西方的同胞。乾隆年间,沙俄对土尔扈特的压榨更加残酷,向他们征收苛重的赋税。土尔扈特的七、八万战士也在沙俄的对外战争中丧失了性命。在这种情况下,土尔扈特部众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决定返回祖国,摆脱沙俄的奴役(板书:渥巴锡↑领导)。
1771年,请大家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板书:1771)。那一年,震惊世界的土尔扈特反抗沙俄压迫的民族起义爆发了!他们歼灭了监视他们的沙俄官员、军队和其他人员,焚烧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带不走的粮食、物品。渥巴锡跨上战马,举起鲜艳的彩条旗,率领17万部众,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祖国前进。(指图)大队人马只用十多天时间,就跨越了千里草原,渡过了乌拉尔河,进入冰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沙俄派兵追击,担任后卫的九千勇士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渥巴锡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向东挺进,战胜重重困难,于6月到达伊犁,胜利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这一壮举,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 篇章。渥巴锡也由此成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政府和乾隆帝得到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消息,忙派清军前去迎接,隆,看“清政府赈济土尔扈特的物资”图表)清政府给予他们茶叶2万余封,牛羊20万头,小麦4万多石,羊裘5万多件,棉布6万多匹,棉花5.9万斤,毡庐400多具。大家再看看这边的《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这是乾隆帝亲自撰写的,“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就是乾隆帝妥善安置土尔扈特的政策。
〔综合〕(读板书的四个标题),这四个问题讲述的是清政府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清朝的疆域:
五、清朝的疆域(板书)
(挂《清朝疆域》图,边问边在图上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然后板书四至草图,让学生上讲台将四至内容填在方框里,再根据学生所填,将四至内容重复一遍。)
〔讲述〕清朝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对它的疆域,我们特别要
诸岛。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等,明清时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归属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
在清朝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壮、回、藏、苗、满、蒙等5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
(指导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指出直隶、盛京、伊犁、乌里雅苏台等地名的现今位置。)
〔讲述〕清朝行政区的划分,和今天的情况大体相同。我们今天的版图就是在清朝前期奠定的。清朝的统一政权,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3.巩固新课
(1)指定学生回答:清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疆域的四至情况怎样?
(2)听写:顺治、康熙、乾隆、**喇嘛、**额尔德尼、土尔扈特、渥巴锡、大小和卓、吴三桂。
(3)完成课本上的三道练习题。
篇14: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练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练习试题
选择题
清初接见__五世,并正式赐予“__喇嘛”封号的是
A.顺治帝 | B.康熙帝 | C.雍正帝 | D.乾隆帝 |
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关于清朝疆域的表述错误的是
A.西跨巴尔喀什湖 | B.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叶岛 |
C.北接西伯利亚 | D.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它们表明
A.分裂割据不得人心 | B.维护国家统一是朝廷的职责 |
C.乾隆帝民族政策的作用 |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土尔扈特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分支
A.满族 | B.蒙古族 | C.维吾尔族 | D.回族 |
摆脱了哪国的民族压迫和控制
A.英国 | B.沙俄 | C.阿富汗 | D.印度 |
下列哪项不是乾隆帝加强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B.设置伊犁将军 | C.妥善安置土尔扈特 | D.强迫当地居民信奉佛教 |
乾隆帝时,清朝设置的伊犁将军管辖的是
A.西藏 | B.蒙古 | C.新疆 | D.青海 |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清代常称为“回部”指的是
A.新疆的维吾尔族 | B.现在的新疆地区 | C.西北地区的回族 | D.天山南路地区 |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__、**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乌里雅苏台将军 | B.伊犁将军 | C.驻藏大臣 | D.盛京将军 |
填空题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 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 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 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土尔扈特为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到 河下游一带,后来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 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众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
乾隆帝时平定回部贵族 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 将军,管辖包括 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 ,同 、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__与**是西藏佛教的首领。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__为 。康熙帝又册封五世**为 。从此历世__和**都必须经过 的册封。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__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__喇嘛”封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__,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连线题
列举题
列举清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
列举清乾隆帝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
问答题
试结合史实,概要说明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
篇15: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练习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练习卷
选择题
清朝继顺治帝后的杰出君主是( )
A.康熙皇帝 | B.雍正皇帝 |
C.乾隆皇帝 | D.嘉庆皇帝 |
对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__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 B.康熙皇帝 |
C.乾隆皇帝 | D.雍正皇帝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 )
A.葱岭 | B.外兴安岭 |
C.库页岛 | D.西伯利亚 |
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
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各项,属于清顺治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 )
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__ |
__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
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
D.多伦会盟 |
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 )
A.近30年 | B.近50年 |
C.近80年 | D.近1 |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
A.民族歧视 | B.恩威并重 |
C.坚决镇压 | D.民族平等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7世纪,准噶尔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
B.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 |
C.乾隆皇帝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 |
D.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哪一年( )
A.1636年 | B.1644年 |
C.1727年 | D.1757年 |
准噶尔是哪个民族的一支( )
A.维吾尔族 | B.蒙古族 |
C.藏族 | D.回族 |
对西藏喇嘛教首领**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 B.康熙皇帝 |
C.乾隆皇帝 | D.雍正皇帝 |
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 )
A.宣政院 | B.西藏巡检司 |
C.__喇嘛 | __ D.驻藏大臣 |
问答题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如何?
下图中所示为何物?它是做什么用的?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你从中能得到什么体会和认识?
篇16: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练习试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练习试卷
选择题
清朝继顺治帝后的杰出君主是( )
A.康熙皇帝 | B.雍正皇帝 |
C.乾隆皇帝 | D.嘉庆皇帝 |
对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__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 B.康熙皇帝 |
C.乾隆皇帝 | D.雍正皇帝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 )
A.葱岭 | B.外兴安岭 |
C.库页岛 | D.西伯利亚 |
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
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
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
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各项,属于清顺治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是( )
A.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__ |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
C.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
D.多伦会盟 |
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 )
A.近30年 | B.近50年 |
C.近80年 | D.近1 |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
A.民族歧视 | B.恩威并重 |
C.坚决镇压 | D.民族平等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7世纪,准噶尔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 |
B.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 |
C.乾隆皇帝亲征,在乌兰布通打败叛军 |
D.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 |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哪一年( )
A.1636年 | B.1644年 |
C.1727年 | D.1757年 |
准噶尔是哪个民族的一支( )
A.维吾尔族 | B.蒙古族 |
C.藏族 | D.回族 |
对西藏喇嘛教首领**进行册封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 B.康熙皇帝 |
C.乾隆皇帝 | D.雍正皇帝 |
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 )
A.宣政院 | B.西藏巡检司 |
C.__喇嘛 | D.驻藏大臣 |
问答题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如何?
下图中所示为何物?它是做什么用的?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你从中能得到什么体会和认识?
篇1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用录音播放几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引入新课内容,也可由教师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来引入新课。)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三个离不开”来阐述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以活动中导入,使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在创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从而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
(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
(2)、自觉维护民主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作到“三个尊重”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教师讲述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并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由学生朗诵“一国两制”的说明。使他们对此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后再请学生深情并茂朗读相关连接内容,从而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具有的生命活力。)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
一国两制
(并明确告诉学生:)
坚持一个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板书)
(再从连、宋打破僵局,访问大陆到目前台湾民众意愿来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趋势。)
(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第三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学生预习第四课内容。)
预习提纲: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要发展,应当怎么办?中国如何走发展之路?
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篇18: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比如画面一中,秩序的混乱就是我在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少了引导,学生是自发的由影视剧的角度考虑人物,从而发生了暂时的失控,思路也没有随着我的预想前进。如果我在学生讨论之前,首先把历史和影视剧的区别再进行一次讲解,并能够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楷体字部分,把自己的引导工作做的扎实一点,也许学生的讨论就会从正面的多一点,也更易于课堂的顺利进行。由此我也想到了我曾看到的关于新型课堂构建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在一年的新教材实践中,虽取得不少成功,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许许多多。身为人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应该及时的更多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目标
篇1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评课稿
今天,听了刘老师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简评如下:
一. 导入自然,紧扣课题。
刘老师用宋祖英的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作为情景,问学生这首歌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导入自然、切题。一开场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自如的课堂环境,也给学生思想意识里输入一种正能量的精神粮食,符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不过,歌曲播放时间过长,没必要整首歌曲播放,影响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 独立学习,汇报交流。
刘老师能认真领会学校生命课堂的理念,用生命课堂的理念来设计教学过程,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上动了一些脑筋。独学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教材,给足时间,给足空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习过程真实,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汇报交流环节,刘老师设计了小组交流和全班集体交流两种形式,学生能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地思考、表达。刘老师布置学生课前查找了一些资料,在小组内与同学做分享交流,拓展了学生视野,延伸了教学的内涵。
在汇报环节中,老师不要过于心急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接学生的话,有时候耐心的等待,所产生的课堂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三.精心准备,精益求精。
看得出来,刘老师为这节课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既关注时事,也关注知识和技能,学与用两不误。指导学生做课前资料的查找,准备教材以外的情景资料和材料。
本节课的两大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分配可以适当考虑。要么分两课时安排,每课时精心解决一个内容,既然安排一个课时,建议删除课前的5分钟《复习巩固》环节。
★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精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历史教案(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2023-04-15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23-01-31
初一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023-04-21
高中秦朝历史教案2023-01-28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模拟试题答案2022-05-06
七子之歌教案2023-03-13
初一历史教学论文2022-08-17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范本2023-03-16
七年历史下册教研计划2023-08-05
初一下册的生物教学计划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