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8篇))由网友“周冬雨”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文言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文言词语和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编者: 刘素华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确定“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共有三个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二、教学重点:同上123
三、教学方法: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①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②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 )
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⑥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④到例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生乙:①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
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过秦论》)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鸿门宴》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 (《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⑤到例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生丙: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生丁: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
2、不远万里 (认为……远)
3. 鱼肉百姓 (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使动意动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师补充: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意动用法是表示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比如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作文素材,是选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其原文是这样的: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著名的“智子疑邻”的故事。文末“智其子”中的“智”是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老人产生怀疑。而使动用法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丰足。 “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
(二)实词词义
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1、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3、例如:(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其他例句略
3、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学会联想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 A项“竟”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生乙:(第二小组补充)
4、①收天下之兵 。 (《过秦论》)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①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例②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5、①故山殊可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 例①“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例②“鲜”应和“无”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生丙: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实词词义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师总结: 综上所述,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 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师: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如果对一些句式,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句式,进行梳理和探究。
(探究问题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生甲:宾语前置
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①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④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⑤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传》)
⑥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⑦成语:唯利是图
生乙:1、例①至例②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例③至例⑤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3、例⑥至例⑦是: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师总结: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宾语前置共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③用“之”、“是”提宾。
生丙: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2、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 “我凭什么到这样的地步呢”
4、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
5、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6、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宾语前置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学生评价: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师总结:同学们在“文言词语和句式”专题的学习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我们“探究并快乐着”。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补充知识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七种句式. 只要同学们花功夫扎实地记熟每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及其例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我们现代汉语常用“……是……”来表示。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析:“……者”表判断,译为“四个人是……”。
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项脊轩是原先的南阁子”。
⑤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这作战是靠勇气的啊”。
⑥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啊”。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乃”表判断,译为“应当即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则”表判断,译为“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象啊”。
③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ㄕ配摺段迦四贡记》)
解析:“即”表判断,译为“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解析:“皆”表判断,译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表判断,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是刀俎,我们是鱼肉,辞什么呢?”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问现在是什么世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④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解析:“皆”表判断,“是”是代词,这样,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是这样啊”。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六国破灭,不是兵器不锐利,战斗不擅长,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皮革不是不坚固锋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豫州是王室的后代”。
二、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包含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
(1)、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的句子叫否定句。在这种句式里,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①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
解析:代词“余”做“欺”的宾语,“不余欺”应调整为“不欺余”,翻译为“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解析:代词“我”做“顾”的宾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翻译为“从小就供养你,你却不肯照顾我”。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代词“自”做“信”的宾语,“不自信”应调整为“不信自”,翻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代词“之”做“有”的宾语,“未之有”应调整为“未有之”,翻译为“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⑤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解析:代词“吾”做“知”的宾语,“不吾知”应调整为“不知吾”,译文是“你对我不了解也就罢了,只要是我的心确实美好。”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操”的宾语,“何操”应理解为“操何”,译文是“大王来拿什么东西呢?”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疑问代词“何”做“如”的宾语,应理解为“如何”,译文是“因为跑五十步耻笑跑一百步,那么怎么样呢?”
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奚”做“适”的宾语,“奚适”的意思是“适奚”,译文为“它将去哪里去?”
④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
解析:疑问代词“恶”做“待”的宾语,“恶乎待”的意思是“待恶”,译文“他将仰赖什么呢?”
⑤沛公安在?(《鸿门宴》)
解析:疑问代词“安”做“在”的宾语,“安在”的意思是“在安”,译文是“沛公在哪里?”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师说》)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是“不会读书,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之”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有何厌”,译文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③ 惟命是听 (成语)
解析:“是”字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应调整为“惟听命”,译文是“只听你的命令”。也此相同的还有“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冯宛贞》)”、“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但文言文中也有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这也是宾语前置。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何”做介词“何”的宾语,应调整为“以何知之”,译文是“凭什么知道呢?”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解析:“谁”做介词“与”的宾语,应调整为“吾与谁归”,译文是“除了这种人,吾与谁同归呢?”
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解析:“谁”做介词“为”的宾语,应调整为“为谁哀者”,译文是“为谁悲哀呢?”
④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解析:“是”做介词“以”的宾语,应调整为“余以是记之”,译文是“我把这个记下来”。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于远近容。(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那么现在的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于时拘,于余学。(韩愈《师说》)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六艺经传都通读学习它,不被时代风气所拘束,向我学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受……于……”表被动,译文是“我不能拿着所有吴国的地方,十万的军队,被人制约”。
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体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耻笑”。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吴广平素痛爱下人,士卒大多被他所利用”。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解析:“为……所……”表被动,译文是“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人的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所”表被,译文是“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人俘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表被动,译文是“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长时间地被有学问的人家所耻笑了”。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被”表被动,译文是“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解析:“被”表被动。
③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解析:“被”表被动。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解析:“见”“被”表被动,译文是“诚信却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5、句意表被动。
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解析:译文是“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四、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②蒙后省。
A、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文:“沛公对张良说:‘……您估计我到了军中,您才进去”。
③对话省。
A、(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称谓)(《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B、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内容)
译文:攀哙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非常紧急。”
2、省略谓语
①承上文省。
A、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行走,则一定有我的老师啊,选择哪些好的东西而学习它,选择哪些不好的东西而改正它。
②蒙下文省。
A、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杀不完,处罚人惟恐用不尽酷刑。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①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②介词宾语省略。
A、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4、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于)白帝发,暮到江陵。(《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虽大风浪不鸣之也
狗尾续于貂
五、 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的前面,如“比水寒冷”,而在文言文则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如“寒于水”。这样的介词常用的有“于”“以” “乎” 等。
① 今王鼓乐于此
译文: 现在大王在这里弹奏音乐.
② 具告以事 《 鸿门宴》
译文: 把这件事全部告诉他.
③ 生乎吾前
六、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形式如下:
① 中心词 + 定语 + 者
求人可使包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② 中心词 +之+定语 + 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 中心词+之 +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七 、谓语前置
将谓语提前,起强调作用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篇2:《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和句式》教案 课 题 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谐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教学难点 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 教学关键 掌握虚词 课 型 将授课 教学方法 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导入 介绍 点拨 教师活动 了解 默读 思考 回答 学生活动 总结 练习作业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 未之有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 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定语后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明确 总结 理解 赏析 品读 板 书 设 计 文言句式 被动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课后记事 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篇3: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安徽无为大江中学 何启沪
一、教学设想
1、《考试大纲》中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项。
2、教学方法上,传统中有所谓“乐学”。今之学者也有“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脑科学研究者斯佩里因左右半脑说于1981年获诺贝尔奖。“乐学”有助于开发右脑。
3、作业法。
二、预计教学效果
也只是给学生留下一点稍重的印象。真正要掌握,还要有待于日后的教学与训练。
三、教学重点:宾语前置(《考试大纲》特别提及)
第一环节:导入
师:同学们,《考试大纲》中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一项。倒装句式便是这“不同的句式”中的一种。它包括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四大类。不论是自身阅读,还是辨别高考试题中的句式题以及翻译文句,都要求我们对倒装句式有个全盘的了解与掌握。
第二环节:作业(印发资料)
你能将下列句子倒译成文言文吗?
1、我像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学习。
(译成介词结构后置)
2、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4、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译成定语后置)
5、语文老师太不讲理了!
6、唐吉诃德大战风车,太荒唐了!
(译成谓语前置)
-1-
7、偶尔上上网,你不应当打我。
8、准备这些东西干嘛?演动漫罢!
9、我偏要同她交朋友!
10、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
11、一定能考进北大,我相信自己。
第三环节:点拨
1、每个学习小组上黑板汇报两道题,其中第六学习小组只汇报最后一题(第11题)。
2、教师当场评点。
3、教师打开投影仪演示:
何老师马后炮
1、余嗜书如鼠之爱米。
2、石之精美者善歌咏。
3、卒而不欲为将者不为优胜者。
4、予轻扬其臂兮,作别霓虹之西隅。
5、甚矣,语文教员之横!
6、荒唐之盛,吉诃德公之力战风车!
7、上网,偶一为之,君不当余殴。
8、具此等劳什子何为?再现动漫耳!
9、余决计其与交游!
10、动感地带者,余之地盘也,唯余是听!
11、金榜题名于北大,我之谓也。
第四环节:作业
一、你能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吗?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个欤?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
5、甚矣,汝之不惠!
6、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7、古之人不余欺也
8、沛公安在?
9、入见,问:“何以战?”
-2-
10、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1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教师抽查作业后,略作分析。
第1句,介词结构后置;2-4句,定语后置;5-6句,谓语前置;7-11句,宾语前置,其中的`第9句介宾结构中宾语前置。
第五环节:总结
介词结构后置与谓语前置,比较简单,不再展开。两次作业,每次作业都是11题,它们是对应的。
由第2-4句,我们可以概括出定语后置的三种基本类型。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由第7-11句,可以概括出宾语前置的五种类型。①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②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③介宾结构中宾语可以提前;④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作为提宾的标志,常组成“唯……之”“唯……是”这种固定形式。⑤用“……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这类形式将宾语前置。
教学反思
1、练习法加学习小组讨论式,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的点拨,又体现出了主导作用。在教学基本知识的课时里,教师的主导地位绝不可少。
2、在第二环节里,学生兴趣盎然。个中原委有二。将现代汉语倒译成文言,实际上是反弹琵琶、倒拔垂杨柳、照瓢画葫芦。教案设计中的逆向操作,引得学生好奇。而学生喜爱这11个例句--或因为唤起了他们的美好回忆,或因为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说到他们心里去了,才是他们兴趣盎然的根本原因。如此说来,创新教学手法,关注学生心灵,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件法宝。
传统教学中有所谓的“乐学”。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之学者也说,“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让我们来努力!
篇4: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的知识点:文言句式
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的知识点: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 感斯人言 (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省略句) 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輮以(之)为轮 (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 (省略介词) (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篇5:《琵琶行》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前一次课对诗歌进行了整体感知和把握;本次课赏析诗歌第二段对琵琶演奏的描绘,领悟诗句以声喻声,以形写声的特点,领会本段名句在其它语境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文学作品中抽象事物具体化及作品间借鉴、引申、创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领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语言的积累、感悟、引申、应用。
教学步骤:
一 引入:
温州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儿有许多著名的民营企业,如正泰、奥康等,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国,因为这儿孕育出许多不朽的作家作品,如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企业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在大量物质财富,而作品不朽是因为它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至今仍会让我们享用不尽。而这一篇不朽的《琵琶行》究竟有何感染力和表现力,它的妙处何在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本篇对琵琶声的描绘,将会领悟到它的妙处所在。
二 音乐描绘赏析;从以下方面赏析第二段中的琵琶声描绘:
1 多层次摹写声音:文章描绘音乐并非笼而统之,而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开头出场到未尾余韵,中间摹写三个乐段,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根据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2 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
3 象声词增加乐感:划出象声词。
4 侧面烘托魅力:标出相应诗句。
三 揣摩诗句的引用、引申:
这首诗这一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赏析的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语言材料,让我们沿用至今,时常引用、引申,如:
此时无声胜有声、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所发资料上作练习,在空缺处选择以上三句诗中的其中一句填上:
1 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2 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3 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4 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 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6 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辨析:诗句在引用的过程中有时意义有所引申,注意它们意思的细微变化。1句用本义,多次召唤才出来;2句引申为历尽曲折后产生结果;3句接近本义,偏重于害羞神态的描绘;4句取故作掩饰,遮掩、掩盖之意;5句指在无声中更加沉迷陶醉;
6句指在无声中压抑悲痛,原句指在无声中更显出愁绪伤感。
四 抽象事物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
不具体可感,不能呈现鲜明视觉形象或不具体可感的事物即抽象事物。
接下来我们将课内研讨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课外的材料研究一下,首先是诗歌描绘音乐时最主要的写法特点: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琵琶声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方法运用很普遍,如:
1 当头棒喝 迎头突然大喝一声,如当头一棒。
余音绕梁 声音延绵不绝,给人印象深刻。
2 不仅是声音,其它任何抽象无形的事物,如思想、情绪、时间等,都可以形象描绘,请简析以下句子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 分析下面诗歌,哪句将哪一种抽象事物形象化了,标示相关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桥夜枫泊〉〉张继
4 研讨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问题:将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写法的句子标示出来。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5 研读《乡愁》,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特点:
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 )、( )、( )四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表现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五 引用、引申、创新:
运用课外材料继续探讨引用、引申的问题。引用,将词句借用过来时意思没有多少变化;引申则是在引用过程中词句意思有所发挥、变化。刚才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再举一例,如《诗经》中《郑风.子衿》一句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指女子忘不了男子的衣领, 忘不了男子的容颜,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还有香港歌星王菲唱的一首歌,“忘不了你白色袜子,忘不了你身上味道”。但曹操在引用这句话时,加以了改换。(背《短歌行》)曹操在诗中引用这句话,不是表达女子对男子的牵挂,而是推陈出新,表达一位政治家对贤才的倾慕与牵挂。
能够恰当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用、引申,紧跟的一步自然就是创新了,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手中几项材料之间的引申、创新问题。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 ,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
六 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真情、往事、愤怒……
七 小结:这次课赏析了诗中的音乐描绘,着重研讨了第二段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并向课外作了一些引申,如果同学们能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那么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作品,都会获取自己独特的体会。
《琵琶行》课堂训练设计
一 音乐描绘赏析:
1 多层次摹写:根据层次结构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移船相见,歌女出场: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2 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
3 象声词增加乐感;写出诗中的象声词: 。
4 侧面烘托魅力;写出侧面烘托琵琶曲魅力的两句诗:
。
二 诗句引用、引申;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A 此时无声胜有声、 B 千呼万唤始出来、 C 犹抱琵琶半遮面
1 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 ”呀。
2 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 ”。
3 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 ”的。
4 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 ”,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 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 ”。
6 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 ”,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三 研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
(一)
离愁渐远渐无穷, 右边诗句将“愁”这一抽象事物
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欧阳修 进行形象描绘,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 角度略作分析: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二)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句。
姑苏寺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 涛声依旧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词句。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
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四)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诗歌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 四个具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出凝聚着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 研讨作品间的引申、创新: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 ,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
五 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
真情:
往事:
愤怒:
篇6:善良(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导入语: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相信大家都听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善良,是不是换来得就是恶性报复呢,那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性最本性的一面“善良”还要不要回归,请看短剧<善良回归>
有人说: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好,今天我们就来看当代作家王蒙是怎样诠释“善良”的。
一、 作者简介:
二、写作背景
二、 文本研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 提出问题: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2、分析问题: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3、表明观点: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过渡语: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在预习中碰到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同组间讨论)
四、合作探讨:在文章中将你不懂的句子划下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讨论!
不明白的句子: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因为善良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她属于人”;因为“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说“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善良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有实力者往往战胜软弱者,而且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往往不顾一切,不惜损人利己,甚至践踏道德。
(3)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是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已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4)怎么理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这句话是紧扣“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既不再天真无邪,却又未能参透人生与世界,最不能容忍,也最容易滥用权力,因此作者认为会成为最不善良的人。
(过渡语:下面我来研读第一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层层设问的?)
五、研读的一部分:
层层设问: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思考
(过渡语:提出了“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这个问题后,作者在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
六、研读的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用对比论证观点有什么好处?
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5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8 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11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拓展(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说明“同一样东西,中外用法大不相同”:外国用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富强,中国却用于迷信和堕落。由此使人觉悟到,中国近代的落后,与其说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不如说是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这段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齐读第六段
2、第6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对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的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
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拓展(排比):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知识运用: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
(过渡语:作者在结尾说“我喜欢善良 而我们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善良的态度如何?思考与感悟)
七、思考与感悟
你对善良的态度是什么?当你的善良换回的是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的时侯,你怎么想?又怎么做? (讨论交流)
当善良被恶报时,明确:真正的恶狼是有限的,我们不应放弃善良,应加强思想品格的完善。
(我们来浏览一组图片,然后说说你的感悟或体会)
八、感悟:看以下一个flash作品,看完后说说你的感悟或体会。
教师说感受:结束语
善良是一种健康,善良是一种美丽,善良是完美人格。
如果你内心的善良曾经沉睡,但愿在今天的震撼后苏醒。
同在这天地之间,我们这一生的价值,不该只为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该是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
未来的社会要变得好,首先我们不要变的冷漠,让善良永驻心中。
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老子曰:“善,人之宝也。”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所以,我希望每个同学都可以像王蒙一样从心底呼出:“我喜欢善良。”然后,去播种善良,收获希望!
篇7:《湘夫人》(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湘夫人》(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自主赏析
《湘夫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二、教学重点
1、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2、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作者的情感与文中男女水神情感的耦合
2、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四、教学方法 : 男女分组诵读,师生问答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前几天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板书],我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屈原这个人的生平。
生:…… [师板书]
师:好。我们再思考一下“楚辞体”有哪些特点?[提示:可以结合《离骚》注释看]
生:……
师:好。在前几篇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出比兴手法的运用,同样在这篇诗歌中也存在着比兴手法的运用,请大家在本课的诗歌学习中注意一下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湘夫人》。
二、课堂讨论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将文中注释的拼音标注到文中,阅读时同时对照诗歌释文,把握诗歌大意。
生:读3分钟。
师:下面我们分男女两大组来读这首诗,男生先读,“帝子降兮北渚”,预备开始……
生:齐读
师:同学们朗诵的很好,但其中有几个字音要注意一下:[板书]
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读出了什么故事情节?
生:……
师:对了,这首诗主要写男女水神在相互述说爱慕之词,却因无法见面而黯然神伤的故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译文感受他们对爱情的期盼。
师: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段落。 第一段我先来读一下,大家注意听我语气的停顿。
[师读] 刚才大家听我读了一便,有什么感觉。
生无语。
师:你们不说我来问大家。这四句哪一句写的最好,最能给你深思?
生一:.....
生二:.....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句,说说看,它好在哪里?[提示:我们高一学过《说木叶》这一课,大家想想,那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句诗的?]
{老师自己补充,别指望学生说了}
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兴,大家看看,谁能找出来?
(假如生一错,就叫生二.....一直到说出来)
师:写的什么意思呢?
生:......
师:不错,这句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我们知道鸟本来应该停在树上,而鱼网则应在水中。为什么男主人公会这么想呢?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情况,大家有无思考过?
生:......
师:....大家看一下事情的缘由:“与佳期兮夕张”,这说明男女水神有个约会,试想一下,假如两个人能及早相会,水神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对了,是兴奋激动。人们常说:良辰美景悦事。水神也一样。(学生笑不笑看你的讲课表情)他看到的景致肯定也是美好的。而这里水神却看到了不正常的现象,这说明他们的约会肯定被耽搁了,肯定不能如期见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里水神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师:其实类似于“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运用比兴的句式在下面还有一句,大家试着把它找出来。
生:......[提示:在第三段,和这一句一样]
师:什么意思呢?
生:......
师:不错,裔是什么意思呢?[板书]
生:水边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看第三段有几个字的意思是表示水边这个意思呢?
生:裔,筮[师补充:江皋的皋也是水边的意思]
师:不错,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一句在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有什么意思呢?
生:....(答不上来你哭吧)
师:大家看一看,在这之前,水神有没有见面?没有吧,那么这一句花和上一句话体现出来的情感不一样吗?
师:我们回到第二段,看看女水神是如何抒发自己对男水神的思念之情的。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读一下,大家注意体会句子的深意。
生:女生读
师:不错,尤其是“思公子兮未感言”这一句把女神那种娇羞的心态表示出来,古人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也一样,大家读一读,看看女水神是如何说“天凉好个秋”的?
生:......
师:不错,女水神没有直白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南唐后主李煜写过一首词,中有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个愁思与这里的愁思不同,大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生:......
师:这里的愁思表达了女神对对方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远望中时光的流逝!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段,我请一位同学阅读这一段。大家注意数数这一段一共选取了多少种植物?再思考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大家注意听这位同学朗诵。
生:女生读。[纠音]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本段一共写了多少种植物?
生:......{答不上来揪耳朵,哈哈}
师:[补充]不错,你认为诗人极力渲染其所住的场所有何用意?
生:.....
[提示:可以根据前面几句“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理解,一般来说景物常常会反映一个人的心境]
生:.....
师:不错,这里流光异彩华丽眩目的外部环境主要用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幸福。大家写作文时要学会这种方法的.运用,不要为写景而单纯写景!
师:大家在回过头来看一下这段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生:......
师:为什么?......请大家看一下文章标题下的小注,最后一句:“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再看第三段,“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主人公(解释这一句)......就是因为见不到人而焦急不安四处寻找。这说明这里写的也是虚景,是女主人公为以后见面设计共同生活的环境,同样第五段也是的,都是男女双方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幻觉!
师:最后我们来共同阅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讲解]为什么女主人公要把套袖汗衫抛入水中?是绝情还是失望还是其他原因?
生:......
师:那她又为什么采杜若赠给远方的朋友呢?
生:.......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种解释:丢汗依套衫至江中可能希望对方在水的另一方能看见吧,凡人丢手帕以传情,神也不例外。
师:在最后一句,女主人公因等待约会而不得,只得聊以自娱,独自散步了!
主题思想: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语言特色:
1. 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
2.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与《诗经》四言比较]
3. 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优美丰富的想象!
①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个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②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升到创作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文艺创作中都有这样的特色,屈原,李白,吴承恩,雨果,拜伦,雪莱!(
篇8:斑纹(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斑纹(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的内涵。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特色。
重难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略)
二 、作者简介:(见课下注释)
三、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析:科学小品 (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 (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四、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析:蛇 蓑 鲑鱼 螺壳 鹰隼 长颈鹿 斑马 老虎 豹子 奶牛 毒蜂 文身 疱疹 妊娠 抓痕 大地 老趼 冰花 陶瓷 蛋卵 地球 记忆(展示电子图案)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 6----10 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析:简约的身体 迷惑性的斑纹 跑动的动作 蛇的文化寓意 蛇的'尾鳞和牙齿 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析:阴鸷 诡秘 凶险 恶毒的蛇的形象。
4、文章第六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不断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一段文字,你怎样理解斑纹的产生?
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析: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五、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 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小组探讨)
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A 八节“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虎一般单独生活,………”;“世界旷大,……”;
B 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篇9:孔孟(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孔孟》 教案
《孔孟》 教案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 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 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ī 浴乎沂yí 舞雩yú 庖páo厨
B.马厩jiù 饿殍piǎo 老羸léi 沟壑hè
C.谲jué诈 桴fú筏 经筵yán 商鞅yāng
D.赠仪yí 篡chuàn位 热忱chén 贵戚qī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矢(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 孔孟
内容板书:
相同点
相异点
个性原因
间接原因
孔子
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
生活态度
轻松愉快
对人性看法
性恶来自先天
对“礼”的看法
重视
闲雅热忱
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
凡事紧张
人性本善
不重视
革命性
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 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 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教学后记:
《孔孟》能力训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论(lún)语 曾皙(zhé) 饿殍(piǎo)
B.赢 (léi)老 沟壑( hè) 乘桴(f ú)
C.嗜(shì)杀 草营(jiān) 耕耘(yún)
D.规矩(jǔ) 热忱(chén) 谲(jué)诈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这种态度绝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B.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上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撕杀。
D.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的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等一下。”他对我说:“我想想再答复你。”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我还有一个遗憾:参观完后,想买一些纪念品回去。可是,商店里的这些东西价格太高,只好空手而归。
D.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张力先生的指导;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知识出版社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4.下列句子中,选择哪一项词语填空最恰当( )
①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 )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②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二百年,中国的( ),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③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 )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
A.防范 局势 原则
B.防止 局势 原理
C.防止 形势 原则
D.防范 形势 原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
B.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C.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大约也不算过分了。
D.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秦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
6.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 --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A.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B.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不剧烈
C.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不剧烈
D.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二、课文阅读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③“老赢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等词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7.翻译三处加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8.作者认为孔孟最明显的不相同是什么?
9.作者是从几方面来论证这种不相同的?
10.结合全文看,作者还谈了孔孟的哪些不相同?
11.作者认为造成孔孟的种种不同大致有几方面的原因?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稚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秋序仍可恢复。他有时也发牢骚,说什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是要他表示方针的时候,他的办法端在“正名”,也就是恢复一切事物原有的名分。“知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更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使他知道,只有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裹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又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12.结合上文看,“这些条件”指的是什么?
13.翻译孟子和梁襄王的一段对话。
14.孔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什么特点?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5.孟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呈现什么特点?孟子的政治主张在孔子的基础上有了什么发展? 16.孔子尽管有时也发牢骚,但他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试说说这方面孔子的名言。
17.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作者认为造成孔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也是神话
张系国
为了搜集一些资料,重读了不少中国的神话故事,因而有个小小的“发现”。奇怪得很,翻遍中国的神话故事,居然找不到一位成功的“反叛者”。中国的神话和其他各国的神话一样,并不缺乏反叛的英雄,但他们的反叛却从未成功过。如共工氏造反,头触不周之山,却失败了。如后羿射日,最后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最糟糕的是,这些反叛的英雄往往和他们的对手妥协,如孙猴子自称“齐天大圣”,结果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这还有可说。但后来他竟被唐僧收伏,保唐僧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对于一个“反叛者”而言,就未免太过分了!又如红孩儿哪吒,几次大闹龙宫,和他的父亲反目相向,原是一个极成功的小叛徒,最后却也妥协了,加入现存的“统治集团”成为一个小小的神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连闹“自由恋爱”的白娘娘,都要被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镇在塔下,其他叛徒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神话缺乏成功的反叛者,和西方神话充斥反叛的英雄,的确成为极鲜明的对比。别的不说,魔鬼撒旦就是一个大成功的反叛者。他原来也是天使,居然敢犯上作乱,虽被上帝赶入地狱,却始终不曾悔改,顽抗到今天,上帝也没有办法消灭他(当然,依照《启示录》的预言,到了世界末日,撒旦及其徒众都将被歼灭,但这一天始终未来临)。希腊神话里的天帝修斯,本身就是个反叛者。他率奥林匹斯山众神反叛了巨人族铁丹们统治,才夺得了天帝的宝座。不谈这些成功的例子,就是失败的反叛者,也往往能坚持到底。最著名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被罚以脏腑喂鹰,终于为一位人类的英雄所救。再如西席伏斯,虽然永远在推石上山,但很难说他成功或失败。“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分别,完全在主观的一念之间。除了反叛的天神外,其他反叛的人类英雄,更车载斗量。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一再为命运所愚弄,总是不甘雌伏地和命运挑战。“人”和“命运”的关系,始终是西方文学的一个主要灵感源泉。反叛英雄所以在西方神话里占有重要的位里,也许就是这个缘故。
中国神话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是否因为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呢?我想不是。有个很好的例子。“愚公移山”,最后愚公是胜利了。但他的胜利,并不是他真的一铲一铲地铲平了太行山,而是因为最后上帝妥协了,派力士将两座山移走。如果让这神话发展到合理的结束,则愚公及其子孙真正铲平了太行山,也一样可能。但由于上帝的妥协,表面上愚公是胜利了,其实却剥夺了证明他“比上帝更强”的机会,因此愚公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反叛者。这是一个上帝和反叛者妥协的好例子。前面提到的孙悟空和哪吒,其实也不曾完全失败。天上的统治阶级接纳了他们,使他们也享受了部分成功的滋味,这就是妥协的明证。当然孙悟空也必须妥协,取消“齐天大圣”的尊号,哪吒也必须向他的老子低头。除了太弱的反叛者被公然消灭之外,比较强一些的反叛者,都通过妥协的方式在众神里取得适当的位里。
这已足够证明中国人不是“宿命论者”了。中国人不认为命运完全不可改变,也并不大胆地肯定命运完全由个人控制,却现实地承认,命运是“天”、“人”妥协的结果。“人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中国人尤其是如此。中国人的神是他自己的影子。不论天堂或地狱,其实都是人间的翻版。也许中国人太聪明了,聪明到鬼神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绝不相信鬼神比人类高明多少。不论天上还是人间,总还是以“妥协”、“折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唐吉何德式的英雄实在太多了,要紧的是,“保卫正统”是可以的,“反对正统”却不可以!即使开始时不是“正统”,在取得统治的地位后,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正统”,乃至祖先都必须是神人所孕等等。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反叛者,一转眼就里置身神之列,恐怕也有“正统”的观念作祟呢。
“妥协”似乎不是好字眼,提到“妥协”,总有“迁就”、“马马虎虎”的味道。不过这里说的“妥协”的观念,并不一定有呵责的意思。中国人的哲学,一向是“唯人主义”的(不是“人道主义”)。中国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人口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与天争利”、如何养活自己上头。“天”、“人”妥协,是几千年“靠天吃饭”积累下来的经验。农民如不懂如何利用自然,和自然共存,就不可能养活自己。至于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到今日还是如此。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自然更需要“妥协”、“迁就”的观念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存在“平衡”、“谐和”的概念,当然不足偶然的,是几千年生存于这独特地理环境的结果。在政治组织上,也反映出中国人在这方面特殊的能力。所以这儿所谈的“妥协”,就指为结合一个复杂的社会,使之运行不息,在人与人之间所必须存在的互访。历史上中国一向不曾遇到相等的敌国,因此倾向使用“妥协”的方式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平衡,是可以明白的。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已不再是“中”国而必须和世界各强国竟争,维持自己的生存,“平衡”、“妥协”的哲学观不再适用,也是可以明白的。不过某些思想的方式,是否影响了中国人在艺术上及科学上创造的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决定了。
18.作者重读中国神话故事,有了一个小小的“发现”,这个“发现”是什么?
答:“发现”是 19.(1)作者认为反叛英雄在西方神话里占有重要的位置,理由是
(2)对中国神话中没有成功反叛者这一现象,作者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
20.作者谈神话,论中西神话的异同,有什么用意?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 答: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虽然中国神话中不缺少英雄,但他们的反叛从来没有成功过。
B.相比之下,西方神话中,反叛的英雄都成功了。
C.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中国神话中的上帝比较明智开通,因此神话中就出现不了成功的反叛者。
D.中西神话的差异,意味着中西方人民对待命运的看法不尽相同。
E.从对中国神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些基本特点。
四、高考小热点
22.解释并记忆下列语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观过,斯知仁也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6)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将下列打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先后次序。
①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②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③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④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⑤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
24.将后面所给句子填入原文中,并从中分析孟子的个性色彩。
(1)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 。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 。”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
, 。
(或受或不受 望之不似人君 他也称病 全出己意 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2)个性色彩:
参考答案
一、基础选择题
1A 2D 3B 4A 5B 6A
二、课文阅读题
7
①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②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
③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
8、孔子轻松愉快 ,孟子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往往违背“礼”的规定。
9、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有关。与《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有关。与时代特点有关。
11、主要原因是时代变化了。
篇10:罗密欧与朱丽叶(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想
贯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先入为主,不唯“家”是听,更不以讲代读。教师的任务只是“石子”,想法一石击起千层浪,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准备
不要求学生看有关的参考资料,以免“先入为主”,在名家的分析面前丧失了自我阅读的勇气和信心。“我思故我在”,专家和教辅书的答案并非唯一,相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用“电骡”emule v 0、45b 软件下载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观看全剧,了解全剧剧情。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情节和主题的阅读;第二课时完成语言特点的阅读。
四、教学方法
1、调整教室课桌摆放形式,三张桌子紧挨着摆放,每六名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学生可背向或侧向讲台,便于讨论,从形式上创设一种平等、自由、宽松的氛围。
2、教师不站或少站讲台,在小组之间起联系、组织作用,主动放弃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
3、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板书、难点字词的理解、问题分析等都由学生完成。全面训练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训练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校内公开课)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读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三场戏的剧本。注意是大家来“读”,而不是老师来“讲”。这就需要我们全班同学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人人参与,个个发表见解。下面先请大家推荐一位字写得漂亮的同学上讲台板书课题。大家说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生齐答:汤云强!
师:好,下面请汤云强同学来板书课题。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晚上看的电影,同组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回忆。我们要先请同学起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
生板书课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师:很好,字写得不错,比老师都要写得好,请回座位。下面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爱情悲剧?
有几位同学举手,肖超中同学已经站起来
师:请肖超中同学复述一下。
肖超中同学复述情节时表达不够顺畅,而且重点不突出,教师委婉地指出不足。
师:好,复述得不错,让我们听了以后大致明白了故事情节。如果普通话再流畅一点,那就更好了。下面再找一位同学复述一遍,注意几个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请刘也同学再复述一遍。
刘也同学是个普通话很不错的女生,复述内容重点突出、表达流畅,达到了要求。
师:很好,刘也同学不愧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很优秀,表达很流畅,重点也突出。现在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一个问题: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有哪些原因。讨论10分钟,注意结合整个剧情和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来找原因。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间查看、点拔。有的同学碰到了难认的字,要求互相问,都解决不了查工具书,自已解决字词的音义问题。讨论气氛很热烈。
师:好,请暂停讨论,下面我要请同学们把自已的见解和看法口头表达出来,请作好准备。请一位同学上来板书讨论的结果。
请平常字写得差的同学王尘。
师:王尘同学请你上来板书一下。
同学们笑,因王尘同学是个人人都有知道的“草书大王”。
王尘板书 造成罗朱爱情悲剧的原因有
师: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推个代表说一下你们全组的看法。
第一组推王静同学起来说
生王静:我们组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两家人有仇;第二,罗密欧没有接到神父的`信。
师:好,请坐下,王尘同学请板书第一组说的两个原因。第二组的意见由谁来表达?
生周前彪:我们组的意见与第一组的第一点相同,第二点我们认为是罗密欧自身的性格弱点决定的,老师平常不是经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吗?
师:很好,第三组。
生周小霞:我们与第二组的意见完全一样,英雄所见略同!
师:是,你们都是英雄!其它组的英雄们有没有话说?
生:我们组认为是神父的失职,是好心办了坏事。
师:请王尘同学继续板书--神父失职。
还有没有?
生齐答:暂时没有了,也许以后还会发现。
师:大家说得对极了!好东西我们应该多读几遍,每读一次,也许你都会有新的发现。
师:请王尘同学回座位,麻烦您了!
同学笑,笑黑板上的两种字的风格的截然不同。
师:同学们的笑声是善意的,请王尘同学今后想办法将字写工整些。
下面我们结合文本来看看上面的说法有没有足够的证据。
第一点:两家人有仇怨,这是从什么地方得出的结论,课文中有没有?。
生齐答:有,课文第112页亲王的台词。
师: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读的时候注意感情把握。
生田家源读。
师:读得不错!这一段台词中的“这两家仇人在哪里?--凯普莱特!蒙太古!瞧你们的仇恨已经受到了多大的惩罚,上天借手于爱情,夺去了你们心爱的人。”十分清楚的表明了是两个家族间的世仇造成了罗朱爱情悲剧。再看第二点原因,请提出这个原因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112页劳伦斯的台词。
师:那么请你把相关的内容读一下。
生:要是这一场不幸的惨祸,是由我的疏忽所造成,那么我这条老命愿受最严厉的法律的制裁,请您让它提早几点种牺牲吧。
刚读完,就有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段话是一种假设,劳伦斯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全班同学一时间分成了两派,争论十分激烈。听课的老师都很欣喜,对这种课堂气氛很满意。
师:好,请双方的自由辩论暂时告一段落,现在先请正方即认为劳伦斯有责任的一方选一个代表来总结本方的观点。
生:(正方)我方认劳伦斯是好心办了坏事,他的疏忽在两点,第一,他应该预料到假如信不能及时送到会发生不堪设想的结果但没有预料到,这是一种过失;第二,他在朱丽叶醒过来时根本就不应该离开,因为朱丽叶对罗密欧的感情他是知道的,假如罗密欧死了朱丽叶肯定会自杀,这也是一种过失。
生(反方)我方完全不赞成这种脱离课本的主观臆断。送信的约翰神甫遇到了意外,不能脱身,这个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并且劳伦斯采取了补救措施,准备等朱丽叶醒来后将她藏在寺院里,所以劳伦斯的考虑是周密的。我们认为罗密欧的悲剧完全是他自身的性格中遇事不冷静,易冲动、易暴怒的缺点决定的。请让我读给大家听一下106页罗密欧的台词,要是读不好请同学们不要笑话。
生(正方)你读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主要突出罗密欧的暴躁,而是罗密欧想办法把仆人支开,气走,好让自已自杀。
生(反方)要气走他,有另外的办法,并不一定要骂他。比如可以哄骗他到什么样地方去叫一个人,就可以支走了。
学生之间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师:好,请暂停,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好多同学的口才不得了!原来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同学们在辩论中展示了自己不凡的口才,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很不错。可惜,我们课堂上的时间很有限,大家下课后可接着辩论。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要分出哪方的说法更有道理,怎么办呢?
生齐说:老师,你来当裁判吧!
师:好,看来只好如此了!下面老师说说自己的看法。我更赞成反方同学的观点。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物自身性格大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如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粤赛罗的轻信等等,都是造成人生悲剧的性格因素。罗密欧遇事不冷静、冲动、易怒应该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师:现在我们来对这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总结一下。
造成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困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家族世仇。罗密欧自身性格中遇事不冷静,易冲动、易暴怒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同学们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们总结的是“主要矛盾”,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
下课!
篇11:jiaoan(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jiaoan(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巴尔扎克葬词》教案
授课教师:苏元德 班级:高二(1) 班 时间:9月21日
教学目标:
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
二、学习本文不同于一般葬词的写作特点,鉴赏里面蕴涵着的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
三、鉴赏这篇葬词中高度浓缩、既诗化有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这篇葬词的语言,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的认识。
教学方法:
以读促教,披文入情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要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再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再运用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在学生阅读预习材料的基础上导入)
一代伟人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确实无愧“批判”二字,那里面有资产阶级社会金钱关系的无情揭露,有对有志青年在黑暗社会中的毁灭的深刻同情,有对贵族在资本主义社会没落的直观描画。巴尔扎克,以他的全部热情投入创作,投入对社会的关注,甚至他创作完小说中的一个反面人物时情不自禁地对之厉声痛骂。如今,巴尔扎克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本文,从雨果先生的评价中缅怀这位伟人吧!
二、明确目标
鉴赏文章的情与理,本文是悼词,有时说理散文,应抓住文体特点,鉴赏时可用两节课的披文入情的方法进行。
三、教师(或学生)激情朗读,学生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四、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落实到对本文情与理的鉴赏。
1、一般悼词,其内容不外乎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除此而外,本文还有没有涉及到别的内容?
明确:
从第10 段开始,作者表达了强烈而独立的思想意识,即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除此而外,本文也有普通悼词常见的内容。
2、全文的基本思路、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3、本文评价巴尔扎克,主要涉及他的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本文主要从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他进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哀悼、敬仰、赞颂之情。
4、完成课后练习二。
5、第5段开始说“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明确:
指巴尔扎克用他的作品来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唤起人们去改造现实。
6、第9段中说“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请问,雨果认为人们应该羡慕巴尔扎克什么?
明确:
羡慕他的非凡工作,羡慕他的饱满的人生,羡慕他的伟大而崇高的品格。
7、完成课后练习一
8、课文前的背景介绍中认为这篇葬词“感情激越,文采华丽”,能否在文中找到例证?
明确:
例如:第五段第2句和第四句;第八段最后一句 ;第十二段第2句等。(学生各自朗读品味)
9、这篇葬词的后三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生死观的?
明确:
后三段虽然还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等,这样,作者已经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考。
五、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阅读《在左拉葬礼上的演说》,试与本文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讨论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答案见教参)
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左拉葬礼上的演说》(原文附后)篇幅短小,与《巴尔扎克葬词》相比,少了什么内容?
明确:少了分析、碰见死者作品的内容。
2、《巴尔扎克葬词》用了大量篇幅分析、评价死者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3、4两段,第4段尤其重要。这样的评价分析充分表现了巴尔扎克的可贵之处,为后文的再评价做好铺垫。
3、法郎士主要从什么角度对左拉进行评价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题要紧密联系后面的“背景材料”。这篇悼词主要是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左拉的高贵品质,即具有人的同情心,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可以抛掉一切,包括名誉、财富和安全,表达了作者对左拉的高风亮节的赞扬、崇敬之情。
4、比较分析两篇悼词之中的相关词句,达到对本文的深入理解。
(1)我们不要因为他受苦受难而怜悯他。
(2)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
明确:
(1)句中说左拉受苦联系背景可知,他是为真理和正义而受苦,因此,我们丝毫不应采取怜悯的态度,比较可知。(2)句中写巴尔扎克可以指他每天伏案十多个小时,努力创作所受的辛苦,当然也包括别的方面;而“净化”一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净化自身,而应理解为使社会得到净化,巴尔扎克与左拉的奋斗理想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他被大家称为“大丈夫”,受到景仰。
(1)让我们嫉妒他!
(2)站在这里的诸位现实,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明确:
“嫉妒”贬词褒用,表达的思想感情与(2)句中“羡慕”是有相同之处的,强调“我们”应向巴尔扎克和左拉学习,即使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提供材料,创设情境,作迁移训练。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为鲁迅先生送葬的情节。(文字附后)
教师要求:同学们,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了,然而直至今天,我们还在捧读他的作品,“聆听”他的教诲。刚才听了为鲁迅先生送葬的场面描写,大家一定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下面就让我们作一个假想,假想你出在当时,参加了当年的送葬队伍,亲身感受了那个动人的场面,而你又联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先生的作品,想到先生的人格,想到先生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想到先生荷戟独彷徨的无奈与悲哀……
下面,请大家为鲁迅先生写一篇葬词。
板书: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篇12: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死水(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死水》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结”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结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
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来本课为人教版试验课本的篇目。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
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结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纸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
分析: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请“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银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吟诵作品。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所体现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学生按照诗歌的节奏、韵脚,反复吟诵作品。师生明确: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2.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
教师可选择一条臭水沟、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及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等幻灯或录像,让学生结合不同的画面吟诵作品,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师生明确: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
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对优秀诗歌的浓厚的欣赏趣味。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及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分析,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师生明确: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3句中的“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诗刊》1979年第四期)“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教师板书:
死水
肮脏、污浊的死水(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反语)
凝滞的死水 毫无希望的死水
、 (腐烂变质的死水(3节)二百
总起(1节) 总结(5节)
(动态描写)
沉寂的死水(4节)
(以动衬静)
(三)学生完成练习。
篇13:《边城》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5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边城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5学段
教
学
目
标 一 学会专业的、探究性的阅读小说。
二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情,品味洋溢着诗情画意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描写。
三 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如翠翠、祖父。探寻人性之美。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品味民俗风情之美,探寻人性之美。
教学难点:准确地解读人物,用探究的眼光去发现文章之美。
教
学
思
路 这篇小说是沈从文先生的惊世“田园之作”,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故事情节并不激烈,很多处有大段大段的民俗风情描写,教学时拟提示学生注意赏析。课内一课时完成。
主要
教学
方法 课前布置任务,分组阅读,每组完成一个命题,由每组组长统筹,选合适的方式发言,每组至少两名组员上台发言。任务:第一组阅读小说,概括本文故事情节,并负责介绍〈〈边城〉〉故事。第二组阅读小说,品味风俗之美,向同学们介绍。第三组阅读小说,体悟人情人性之美,向同学们介绍。每组课堂发言时间十分钟左右。
教
学
资
源 图书馆 网络及相关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在古城凤凰,有这样一条横幅标语欢迎您:“为了你的到来,这座古城守候了一千年。”凤凰这座美丽的古城,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用心体会这座古城之美。 营造情境,唤起学生对美丽古城的向往之情。
二、学生活动
请第一组的同学上台。 一、组员一介绍本文故事情节。二、组员二介绍〈〈边城〉〉故事情节。三、组员三和四表演翠翠与傩送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这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这种方式让学生热情高涨,表演更是兴趣盎然,如临其境。
请第二组的同学上台(风俗之美) 第二组组长化身为湘西游旅游团长,请组员一展示胶片,分别为“端午节”“新年”“迎婚送亲”内容,吐词雅致,引人入胜。请组员二谈自己湘西凤凰游感。再请全组成员“划龙舟”,生一“擂鼓”、生一“捉鸭泅水”。最后组长作结沈从文湘西小说特点,并致词“欢迎你到湘西来” 这个命题对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但学生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将它完成的很完美。他们将现代社会的我们带入到那个依山傍水的有着吊脚楼的小山城。
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人情人性之美) 一 表演两段情节。A现代社会,一个女青年用假钞买票坐车,下车后才发现售票员的找零也是假钞。B凤凰,祖父与卖皮纸的起争执,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对比中现出人情人性美。二配乐朗诵〈〈边城〉〉里对翠翠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朗诵课文里第五节后半部分,第六节后半部分。总结翠翠的`单纯调皮,活泼娇柔,对爷爷的依恋,信任,开始有了女孩子的心事。爷爷忠厚朴实,如溪边的白塔,对翠翠有深深的爱。 这个命题和风俗之美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风俗美,人情才美。意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
三、老师总结 一 就每组特点进行点评,第一组生动、扼要。第二组形式新,现场感强。第三组表演是亮点,朗诵又将我们带入到优美的情境。每组组员都尽到了自己的力量,创新意识强,思维活跃。
二 阅读小说要有思考、有探究性的,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书刊杂志,带上我们思辨的审美的眼光,我们定能收获更多。
三对沈从文先生及其〈〈边城〉〉补充介绍。请学生课后阅读〈〈边城〉〉全文。 学生认识毕竟趋于感性,适时进行点拨,上升至理性高度是必要的。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整个过程从准备到上台到反思学生热情一直很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简直出乎老师意料。教学效果很好。
老师的课前指导和课后总结很重要。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篇14:逍遥游(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逍遥游(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逍 遥 游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
4、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评价庄子的思想。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人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人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2、
《至乐》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列御寇》记载: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3、《庄子》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的门人和后学之手。
《庄子》书中的许多文章大都是由寓言故事组成,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却通过这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的对话方式表现出来。寓言故事中著名的很多,诸如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井力之蛙、越俎代庖、涸辙之鲋、匠石运斤、不龟手之药等,皆涵义深刻,脍炙人口。《庄子》的寓言故事取材广泛,设想奇诡,意境开阔,描写传神生动。文章语汇丰富,文辞华赡。挥洒自如,妙趣横生,加上它的大胆想像和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4、庄子名言录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三、文题解释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全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篇首到“圣人无名”,提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育然丧其天下焉”,进一步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日”至篇末,归纳主题,指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本篇课文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即从篇首至“圣人无名”。
“逍遥游”的含义,“逍遥”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四、写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五、朗读感知
示范朗读
六、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海运时的六月大风,“野马”“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3、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一来罢了。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方飞。
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4、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如?
译文: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到郊外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去的人,头天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理解:反驳蜩蝉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反而嘲笑鹏鸟南飞,实在可笑。
5、归纳第一段段意:
分析:
选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并穷形尽相地进行夸张的描写。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和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归纳: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二)第二段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它这样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月时间的变化,春生夏死的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的。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而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如今却以独特的长寿而闻名于世,一般人和他比,(羡慕他),不是很可悲吗?
理解:这里运用“小知”与“大知”、 “大年”与“小年”的不同,进一步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然都有所待,要人为地以小比大,这本身就是可悲的。这里实际上是承接上段蜩蝉与学鸠嘲笑鹏鸟一事展开议论的。
2、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译文:商汤询问大夫棘就是这样。在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的北方,有很深的大海,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它的脊背像泰山那样高大,翅膀好像天边的云彩,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划往南飞,飞到南海去。斥`讥笑它说:“它要飞到哪儿去?我跳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飞舞,就已经到了飞翔的最高限度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啊。
理解:这里引用汤询问棘的一段话,是再次对前文谈到的“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区别的印证。在篇章上,与第一段照应。
3、归纳第二段段意:
分析:
这一段是对上述观点的扩展和深化。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
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
大小之辩
彭祖--众人
鹏鸟--斥
归纳: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三)第三段
1、译文:
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几种人。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沮丧。他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在世间,并没有追求什么。即便如此,他也还有尚未达到的境界。那列子驾风行走,飘飘然轻快满足,十五天之后才返回来。他对于招福的事,也没有拼命追求。列子这样乘风而行虽然免于步行,但他还是有所依靠的。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依靠仰赖什么呢?品行修养最高的人能够达到“无我”的境界,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神明之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为、不求立功,圣哲的人不追求立名。
2、分析:
作者步步深人地对“无待”进行了论述。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尤其是要做到“无己”。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
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这些有才有智有修养的人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
归纳:
由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四)小结课文结构:
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
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在有所依赖,有所期待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
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逍遥游了。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七、问题探究
1、本文是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请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
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志存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失败了。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知道,庄子主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但是,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当蜩与学鸠讥笑大鹏时,作者发自肺腑地斥责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又明确地指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作者紧接着作了一番议论之后指出,人世间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自满自足,自以为是,和蜩与学鸠的可笑程度是一样的,从而给予作者所厌恶、鄙弃的统治者以顺手一击。可见,一心要脱离人世而作“逍遥游”的庄子,要否定的并不是人世社会,而只是人世社会的愚蠢与腐朽。他把“至人”境界写得那样遥不可及,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飘逸动人,这其中不正燃烧着作者炽烈的理想之火吗?
2、本文在说理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在说明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用寓言说理。本文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来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作者的寓言之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庄子散文中的寓言具有什么特色?
明确:
《庄子》一书善用寓言,《逍遥游》也充分显示了这个特点。《庄子》一书中明言“寓言十九”“以寓言为广”,司马迁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综观全书,确如司马迁所言,《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数量之多,运用频率之高使他人只能望其项背。
所谓寓言,即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王先谦《庄子集解)))。庄子散文的寓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暗喻性。庄子的寓言通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的,如在《逍遥游》中,鲲鹏等的寓言其实就是比喻。同时在这些寓言故事中又插人了大量精巧的比喻,如水与舟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等,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想象性、虚构性。先秦作家善用寓言者不只庄子,还有孟子、韩非等人,但庄子之寓言不同于孟子的民间传说和韩非的历史典故,而只是“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刘向语),“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大多是由自己想象虚构而成。如果说孟子、韩非等人的寓言重在“实”和“真”的话,那么庄子的寓言则偏于“虚”和“幻”。而这种想象虚构又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三)是多义性。对庄子寓言的解释,向来是丰富多义的,因为庄子寓言的寓意大多隐而不发,比较模糊,有的难以理解,有的可以有多种解读的方法,其意蕴无穷、内涵丰富,需要努力把握和领悟。
3、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像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谈谈你对文中的想像的理解。
明确:
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像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庄子却能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像和创造来使想像的“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像,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像和创造来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而这些具体的想像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在想像中夸张,如在想像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寿之长,曰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曰大椿:“以八千为春,八千岁为秋。”都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像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对应的,明说斥之小,暗指人的渺小。大如鲲鹏尚不能逍遥,何况渺小之人呢!
写冥灵、大椿之长寿,也暗喻了人生短暂,连长寿之人彭祖也只能算“小年”。这种“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着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涵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掉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八、归纳艺术特色:
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本文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写馄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以五百岁、八千岁为春秋。将想象和夸张大量运用于哲理散文中,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使之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是善于运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危言日出”,《天下》篇又提出“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实这也正是《庄子》一书的写作方法。如《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以寓言为广”,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透彻明了,也使文章具有了象征的意味。随着事理的推进,作者在寓言中加人了卮言的手法,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题。为了说理的需要,作者又“以重言为真,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通过“汤之问棘”深化其观点。第3段则运用“以卮言为曼衍”的方法,抽象论说,层层推进。从中可看出作者艺术技巧之高超。
三是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增强说服力。
四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文章多次进行“小”与“大”的对比,如绸、学鸿与馄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使说理更充分有力。
或:
(1)善用比喻、夸张的特点。
(2)想象奇特、意境开阔。
(3)借用寓言说理。
九、课堂小结:
本文虚实相生、纵横跌宕、错落有致、开阖有度、挥洒自如,确如李白所赞:“开浩荡之奇言”。虽然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关于庄子的思想也是众说纷纭、有待鉴别,但从其艺术特色上来说,庄子之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一些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方法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浏阳九中 李淑辉
篇15:《陈情表》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陈情表(三种)
[第一种]
【教学目标】
1、从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入手,理解他为什麽向晋武帝 陈情,“乞愿终养”、“辞不赴命”。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语和习用语。
【教学设想】
1、本文语言富于节奏和感情色彩,应让学生熟读并疏通文字。
2、了解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3、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学生散读。
二、有关情况介绍。
1、晋武帝为何要征召李密?
2 (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稳定民情,笼络人心,对于西蜀的名人贤达,或征召他们到洛阳供职,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做官。晋武帝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2、李密为什麽要委婉陈情?
2 (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而这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在逼迫甚急的情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三、教师指导学习课文。
1、点拨疑难字、词。
鲜--少 废--停止 察--举荐
除--拜授官职 矜--注重、崇尚 擢--提拔
过--过分 盘桓--徘徊
2、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
2 (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本段一开始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顾,理应留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又贬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最后申述不能奉诏就职的原由。祖母病情严重,生命垂危,“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些都是实情,显得真切感人。)
(第四段--恳请晋武帝批准终养祖母的要求。本段换一个角度陈述理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一“短”一“长”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接着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作结。)
3、李密陈情的目的是什麽?作者抓住什麽来打动晋武帝?
2 (能够为祖母尽孝,拒绝征召,又能得到晋武帝的恩准和谅解,免去疑忌和杀身之祸。作者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用“孝道”打动晋武帝,使晋武帝不得不承认他善于为自己辩护,并宽容了他。)
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2 (A、排偶句的运用,有不少是为了通过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的内容,来强化情意的表现。)
例:“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循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将尽忠与尽孝的矛盾强化,突出进退两难的处境。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通过上下、左右、内外的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情景。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通过时间“长”与“短”的比较,巧妙地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通过“生”与“死”的对举,表明了一定要报大恩的决心。
2 (B.练达而概括的四字句连用,对制造情势、渲染气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诏书切峻,责臣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如星火”一连 六个四字句,三层排比,短语迫促,一气呵成,造成一个上责下催,透不过气来的紧急气氛。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一连四个四字句,借比喻,用夸 张,将祖母刘危在旦夕的情势形容殆尽。
积累成语:
零丁孤苦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进退狼狈 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 更相为命 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 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第二种]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
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
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
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
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
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
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
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
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熟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
区不能废远。】
7、熟读第四段。
8、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
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
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
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背诵第三段导入。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
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
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
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
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
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
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
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
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
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
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
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
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
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
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
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
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
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
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
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
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
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
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
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
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
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
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
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
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
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
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
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
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
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
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6、小结: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
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
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
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
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
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
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
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第三种]
A.课时安排:共3课时。
B.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苦情、亲情、忠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C.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D.教学难点:动笔的勤奋。
E.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F.教具使用:相关课件PowerPoint格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简介:
二、诵读提示:
1.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做到有表情地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文中抒发的感情。
2.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统领字的四字句),读来容易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但在以四字句为主的同时,又杂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
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柞薄、茕茕孑立、床蓐、猥以微贱、非臣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三、整体感知:
理解本文,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1.第一段指导要点
(l)前一层从纵的方面写本人从出生利“成立”的历史、兼用总提分承的方式。'''“夙遭闵凶”一句是总提.以下依次写父、母、祖母,最后说到本人。与父死母嫁.是为了说明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写本人“多疾病”是为了说明“抚养”之不易,都是为下文“臣戈祖母.尤以至今日”这句话张本。
“'''零丁孤苦'''”是关键语.下面有多处与之相照应。
(2)后一层从横的方面叙述家庭人丁衰微的状况。义中反复强调的是一个“无(鲜)”字;至于“儿息”,则虽“有”而“晚”,又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极写其孤单凄 的心消.使人读而生悲。在这种状况下.身边有一个疾病缠身的老祖母.怎能离家远行呢?不言而喻,如此层 叙述的目的.就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八个字上。这一层 是为下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一句张本。
“未曾废离”也是关键语。下文“供养无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乞终养”待都是跟它相照应。
第一部分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闽凶”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然后讲述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内容,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写得凄切尽情,以使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2.第二段指导要点
(l)前一层叙朝廷 召之殷.是按时间 顺序记叙的.故有“前r'''”“后”“”寻“等字眼。征召的级别也越来越高:先郡,次州.最后是朝廷。这一层的叙述十分得体:[1].开头称颂朝廷的清明教化。
[2].”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不是官职,用”辞不赶命“;”郎中。“”“洗马”是官职,用“辞不就职”。
[3].表达了感恩心情。
本层是为下层作铺垫的,又为第三段中“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一句张本。
(2)后一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先写朝廷、地方的催运。后后写自己的苦衷情词悲侧.动人心扉。
“刘病日笃”承上文“风婴疾病”,又为下文“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一句张本。
第二部分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给下文留下悬念。
3.第三段指导要点
(1)本段须作一气读.但文势有三转:首先转入“以孝治大下”的大理.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其次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 谅解;最后转入正意.暗写“孝”宇.说明这是辞职的唯一理由。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伏推“”且“”“但”。
(2)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作结.表达了至为恳切 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3)“孤苦”一同承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不能废远“承前段,又为下段”愿艺终养'''“一句张本。
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了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再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针对上文留下的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之间的两难选择,这段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言外之意则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不仅合情亦合理合法,并为下文乞终养给出了理论根据。随后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再以祖母病笃,说明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
4.第四段指导要点
(1)本段亦须作一气读:先以”愿乞终养“点明这篇表文的主旨.后以”听臣徽志“请求皇帝恩准语意直贯而下。
(2)贯穿全段的是”尽节“”报养“二语。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结尾说刘”卒保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
(3)末句”臣不胜……以闻“是当时表文结束时使用的套语。
第四部分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愿意”尽节“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图报的心情,不能跟报效国家同日而语。
四、鉴赏要点讨论:
1.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五、课后练习解题指导:
一题。设计此题目的,是为了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背诵时,最好结合诵读提示,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本题。
二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在诵读中,注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古文观止》的评语,点出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侧动人“的效果。
三题。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注意文中重要的字词,正确理解其含义。参考答案如下:
1.臣以险衅,夙遭阅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3.门衰柞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4.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5.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6.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评。卒:终。
四题、设计此题,意在提醒学生注意本课中至今还在使用的成语,以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口簿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五题、这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提倡”以求治天下"的伦理观.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又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至今仍未过时。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篇16:《离骚》教案 (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离骚》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
教学设计: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相关材料汇集)
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
1、一读诗歌。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
(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
3、三读诗歌。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
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
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最大艺术特点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义风格)
五、齐读结束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据此有人认为屈原的行为是一种愚忠,他大可不必为楚国而死。你怎么看,试着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论文。
李金良
篇17:《湘夫人》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湘 夫 人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的主旨。
3、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
二、作家简介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3、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美政”就是屈原理想中的完美政治,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如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 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 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 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 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6、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背景介绍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曾经讲过,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诗化了。在《湘君》《湘夫人》中,只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悲剧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
四、课文诵读
1、示范朗读
2、诵读指导
(1)《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其基调是幽怨、哀婉的。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学生齐读
五、字词梳理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
渚_________ 眇_________ 罾__________ 潺__________
袂_________ 汀_________ 遗__________ 搴__________
(答案提示:zhǔ、miǎo、zēng、chán、mèi、tīng、wèi、qiān)
2、理解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①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水边的浅滩)
②与佳期兮夕张__________(张设罗帐)
③罾何为兮木上__________(鱼网)
④蛟何为兮水裔__________(边)
⑤朝驰余马兮江皋__________(边)
⑥葺之兮荷盖__________(编草盖房子)
⑦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轻易)
3、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①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②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用荪草装饰墙壁啊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
③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饧日拧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④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六、整体感知
1、第一段
(1)齐读:
(2)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踩着白X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我张设了罗帐。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3)分析: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2、第二段
(1)齐读:
(2)译文: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3)分析: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3、第三段
(1)齐读:
(2)译文: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用荪草装饰墙壁啊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屋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3)分析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4、第4段
(1)齐读:
(2)译文: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3)分析: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七、问题探究
1、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题。
(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参见“相关链接”中王、刘勰语)。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明确】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这一切,都体现在《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3)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名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2、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主人公要表达的爱情是什么关系?
【明确】这些问句都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3、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试举例加以说明。
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X、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 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归纳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即: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
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③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④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八、作业
背诵《湘夫人》。
浏阳九中 李淑辉
篇18:《渔父》教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渔父》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分析二人的人物形象特征。
2、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思考生与死的价值。
【教学重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由屈原的悲剧命运思考生与死的选择,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课前预习:自主解决字词,翻译课文,划出疑难。
一、 导入: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对人生困境的发问。生与死的确是一个让人难以选择的问题。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而我们的先辈孟子却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来解读生与死的内涵。(屏显题目)
二、朗读课文:
1、范读(播放任志宏的朗读)
2、生自由读(要求:准确、洪亮)
三、检查预习:(生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屈原既放:已经或……之后
2、行吟泽畔:边走边唱
3、颜色憔悴:脸色
4、形容枯槁:形体容貌
5、是以见放:被
6、圣人不凝滞于物:被
7、何故深思高举:思考深刻,行为高出于世
8、吾闻之:音节助词
9、安能以身之察察:结构助词,的
四、分析课文:
1、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全文是以怎样的形式展开的?
生明确:渔父和屈原两个人物。(屏显屈原和渔父的'生平资料):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渔父:不知姓名和来历,驾一叶之扁舟,垂钓于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的。
2、 渔父向屈原询问了几个问题?屈原是如何回答的?
师生共同明确:两个问题,“何故至于斯?”“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分析中落实翻译)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宁赴湘流。
渔父:水清濯缨,水清濯足。
归纳人物形象:
屈原,品质高洁,始终不渝的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形象。
渔父,明哲保身、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人生态度,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的超然姿态。
3、 师总结:文章开篇以屈原从落魄中走来,向我们展示了他生的不幸,接尾是以渔父在歌唱中离去而结束,预示了屈原必死的结局。其实,屈原也只有一死,才成就了我们心中伟大的屈原,正如司马迁只有选择忍辱偷生,完成史记,才能永垂不朽一样。那么,二者同样明垂史册,却是生与死不同的选择,我们该如何看待呢?或者说,他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都有什么选择的标准呢?(生: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我们还比较年轻,不会很快的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选择,应该根据什么标准呢?(生:选择理想,实现价值。)(屏显)
年轻的我们,也许离生死很遥远,然而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更为具体的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只要谨记 一点:理想,永远沿着理想的道路前行!
谨记理想,乐观的度过每一天!
谨记理想,努力的度过每一年!
谨记理想,坚强的度过这一生!
五、作业:背诵全文。
【文言句式(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8篇)】相关文章:
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高二上册)2023-01-01
高中语文教学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本2023-09-08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2023-04-04
高三语文备课组计划2024-03-18
高二必修五语文作文2022-05-04
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06-17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2022-04-30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6-14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总结2023-02-10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