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5 08:14:3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锦集12篇)由网友“犀牛叛徒”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淮阴侯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分析韩信之死的原因,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文章中的疑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的态度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电视剧《淮阴侯韩信》的主题歌《十面埋伏》。

导入语:将军战术传千古,功臣末路断头颅!一曲《十面埋伏》,一声叹息!今天,我们就来研习韩信之死,探究司马迁的态度和观点。

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习课文

1、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

明确:谋反。韩信因协助陈g兵变,被告谋反,被吕后诛于长乐钟室。

2、如果没有陈g兵变,韩信就能躲过被杀一劫吗?

明确:不能

3、探究:

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概括

明确:功高盖世,恃才放旷,得意忘形,错失良机,自矜功伐,君主的猜忌、偏狭……

4、探究:韩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和君主的猜忌,最终躲不过被杀的命运,那么,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否成立?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中有没有可疑之处?请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的观点可能有三种:有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这已成千古悬案,见仁见智。但司马迁在编史时留下了一些疑点,让后人去思考,去评说。与同学交流一些思考:

知恩图报,拒绝造反。天下已定,造反已迟。手中无兵,怎能造反?与g合谋,不怕告发?

几年才反,不符常理。舍人弟告,安能相信?用兵如神,会如此反?,若真谋反,怎会怜之?

……

5、关于韩信谋反被诛,司马迁在文中有没有谈到自己的观点?

明确:第11节,学生齐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最后一句的意思

探究:“天下已集,乃谋畔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补充资料: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此史公微文。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

--李慈铭《越漫堂读书记》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

--李笠《史记订补》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人认为这是反语,“太史公曰”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事中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也表达了司马迁对统治者的愤激之情。

曲笔: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

(三)延伸拓展:韩信的悲剧的确令人惋叹,韩信的悲剧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还是一类人的悲剧?

明确:一类人

教师补充资料:

功臣遭遇知多少?

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g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使江山永远姓朱,大杀功臣到了残酷的程度,胡维庸被告谋反,被立刻斩首,还诛连一万五千多人,李善长有两道免死铁券也未免一死,且被抄家灭族七十多口,大将蓝玉谋反案又诛杀一万五千多人,明朝开国功臣基本全被铲除,搞得人人自危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韩信之死,同学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发现,非常好,老师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同学们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我想重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发现的精神。

学生齐读结束语: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四):作业:小论文(任选一题)

韩信为什么只能成为一代名将?

你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悲剧”现象?

(五):本课在音乐中结束:《十面埋伏》

亮煌煌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

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啊!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教学后记:这是一节区公开课,之前在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试上过,不同班级的学生学情不同,每次效果也都不一样,对我来说,每次上这一节课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我不能完全预设课堂上学生会有怎样的观点与见解。教学思路是改了又改,力求适应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已是第四课时,是在疏通文意、熟悉课文情节的`基础上尝试的探究课,希望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新高考方案增加的探究能力接轨。实际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好,敢于发表见解,有理有据,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探究重点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有充分说的机会,所用时间多了些,本节课后面的时间有点紧,略显仓促了些。但重难点比较突出。

在引导学生探究疑点时,学生侧重讨论韩信是否谋反,对文中的疑点虽有发现但还不到位,需要教师启发或补充,这种探究问题似乎是难了些,但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探究方法的指导。

点评(凭记忆略作整理,可能不完整):

吴老师点评:

两节课的共同点:都是赏析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双边活动比较好,学生敢说而且说得很不错。针对赏析课引发文言文姓“文”还是姓“言”的再思考,建议文言文教学“言”的色彩再浓一些。

李老师点评:

开设的公开课是赏析课,注重“文”而非“言”;而平时的实际教学大多注重“言”。从选修教材的目的来看,主要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探究能力,还是比较偏重“文”的角度。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胆子大,也比较能说,同学发言说得也很好。在已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探究也很好。建议:在赏析课文找依据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去看看文言现象,顺便抓抓字词,兼顾“文”与“言”。

篇2:《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g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     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

(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F下

于是信孰视之,

俯出F下,蒲伏。

(三)、文章结构

1-3     早年屈辱

4-7     井陉之战

8       被贬之后

9-10    谋反被诛

11      史官论赞

四、研读文本1----3节

难句疏解

(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 请 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1、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二)、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结论: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

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师)侧面表现

(二)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师)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师)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师)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g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g传》中记载,陈g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七、研读文本11节

1、诵读论赞。

2、难句疏解

3、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巩固与拓展:

一、文言现象梳理

(一)词类活用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2.众辱之曰

3.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6.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于是信孰视之

3.俯出F下,蒲伏

4.虏魏王,禽夏说

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7.出、背水陈

8.东乡坐,西乡对

9.兵法右倍山陵

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1.人言公之畔

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

又不能治生商贾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信由此日夜怨望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四)重点文言句式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4.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二、难句翻译

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翻译: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翻译: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4.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翻译: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三、能力自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月,亭长妻患之      患:厌恨。

B.众辱之曰              众:众人

C.数以策干项羽。       干:求取

D.与语,大说之          说:同“悦”,喜欢,高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乃晨饮蓐食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B.①王曰:“以为大将。” ②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C.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D.①汉王之入蜀 ②上未之奇也

3.以下六句都是萧何的话,分别编为四组,全是希望汉王重用韩信的一组是 ( )

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③顾王策安所决耳 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⑤虽为将,信必不留 ⑥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篇3: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疏通文意。

3、通过分析韩信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自主探究——讨论

教学设想: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又因其涉及到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由学生自主整理完成;通过对文本结构内容的感知,学生讨论韩信这一人物形象的个性及悲剧原因;功高盖世与夷灭宗族的可悲下场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发人深思,这其实亦是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司马迁甘愿接受宫刑,屈辱苟活的原因是有比尊严更尊贵的事情需要他去做。那么历史上还有一位因受胯下之辱而留名青史的人物,他是谁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来继续研读《淮阴侯列传》。

二、复习检查

上节课同学们翻译了课文,并让你课下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我们先简单的复习检查一下。

(一)重点的文言实词:(只)说你整理的词类活用现象。

名做动: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给……饭吃

议欲下赵攻下

如我能将几何?率领统率

名做状:众辱之当众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

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连夜

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在早上;在床褥上,在床上

吾骑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在野外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大吹大擂地

动词的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

共候赵空壁逐利使……空

形容词做动词:深沟高垒深挖;加高

意动用法: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耻

(文言实词: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

信由此日夜怨望:怨恨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但,只管

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夸耀

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通假字=辑,安定)

(二)文言虚词:

乃→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就)

2,乃敢引兵遂下(才)

3,大王乃肯临臣(竟然)

4,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是,就是)

(三)文言句式

判断句: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2成安君,儒者也。

被动句:1,否,必为二子所擒矣。

何为为我禽?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体现被动句的标志是:为……所)

2,知其不用

不得推择为吏(语意被动)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楚怀王《屈原列传》)

定于后置句: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宾语前置句:何以加之?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以、为都是介词,分别译为:用、因为。在古汉语中,介词后面加宾语,宾语往往前置,表强调)

三、整体感知文本,划分文章结构

通过检查分析,发现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还不错,这节课我们主要完成两个目标;(见前2、3)

思考: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全文分为四部分:

1-3早年屈辱

4-7井陉之战

8-10韩信之死

11太史公论赞

四、研读第一部分

(一)这一部分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分别为: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胯下之辱)

(二)这三个小故事又分别反映出韩信怎样的个性?

“怒绝亭长”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强烈的自尊,

“漂母饭信”侧重表现他的知恩图报,自信和抱负。(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衣锦还乡,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也就是成语“一饭千金”的出处。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这有力地证明了韩信不忘本、不负人的高尚品质)“胯下之辱“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

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韩信早年因家境贫寒过着穷困而屈辱的生活,虽然看似窝囊无用,但他自幼熟读兵书,心怀安邦定国的理想和抱负,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那么他的军事才能是不是一开始就被他所投靠的主人发现并得到重用呢?——不是。他先投项梁,后投项羽,直到他离开项羽来投奔刘邦也一直是无用武之地,最后是由于谁的大力推荐才得以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萧何!

萧何非常赏识韩信的才能,认为他是有深谋远虑,有运筹帷幄,决胜庙堂的大将之才,所以想法设法地把已经出走的韩信留了下来,并最终促使刘邦拜其为大将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和“登坛拜将”两个故事。

在课本的138页,我布置同学们看过了,

思考:这是从正面还是从侧面描写韩信的才能?

明确:侧面表现——侧面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萧何对他的欣赏,赏识,重视渴望人才的急切之情)表现一个天才军事家的形象。

五、研读第二部分

登坛拜将之后,韩信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涉西河,虏魏王”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还有一场与赵国的战争打的格外精彩——叫作井陉之战。

思考:韩信使用了什么策略,取得了形势本不利于他的这场战争?用几个字概括一下

明确:

1.背水一战: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韩信背水为阵,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激发将士的斗志,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正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还有(趁赵军倾巢出动的时候派……)

2.引蛇出洞,骑兵偷袭,拔赵旗,易汉赤帜。明代唐顺之评曰:“信奇处全在拔赵旗上,乱其耳目,夺其巢穴。”

3.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陈余的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那么井陉一战从正面表现表现韩信用兵之奇之妙。

补充:(他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仗还没打完就预料必胜。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见而大笑”。随后竖起大将对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然而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打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沚水上,禽赵王歇”。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正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足见其胸中韬略之一斑了。)

六、研读第三部分

通过井陉之战我们了解到了韩信卓越而奇特的军事才能,这位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杰出名将是不是就能从此封妻荫子、安享荣华富贵呢?

明确:很明显。不是。韩信最后的下场是?

(生)最后因其舍人之弟告发,吕后和萧何定计将他诱骗至长乐宫钟室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杀害,并夷灭三族。

补充:韩信墓前有一副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不仅概括了韩信了的一生,而且点出他的成败之由。

思考: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韩信一生的成功和失败都系于萧何一人身上,所以民间就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坚定了他对生命的自信,而吕后终结了他的生命。

韩信虽不是由刘邦直接所杀,但他的才能早就遭到了刘邦的畏忌,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由齐王徙为楚王,继又借涉嫌谋反之名黜为淮阴侯,将其软禁在自己身边。所以“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

七、研读最后一部分

韩信为汉家出生入死,功高于世,最后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那么司马迁对韩信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呢?

愤激、叹惋之情、同情深蕴于反语之中。体现在:“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韩信死得可谓冤屈之至。对此,深处汉室的司马迁只能以曲折委婉的言辞加以表述,而将愤激、同情之意蕴于反语讥诮之中。)

八.问题探究

一代名将,死非所伤,实堪哀伤,这是司马迁对韩信持有的感情,那么你觉得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组讨论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明确:

1、功高震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羞与绛、灌等列”、君臣对晤中不自觉流露出的一句“臣多多而益善耳”将他傲慢自负的性格表露无遗。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当韩信被刘邦以涉嫌谋反的罪名逮捕并黜为淮阴侯的时候,他曾说过这样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然这话始见于越王勾践的功臣大夫范蠡给另一位功臣大夫文种的信中。文种不听范蠡之劝,终成剑下之鬼。那也是成语“兔死狗烹”的最早出处,意思就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其实亦是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九、师本课总结:

至于为什么功臣末路断头颅?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的那段光辉的历史让人铭记。

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篇4:《淮阴侯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选修)

《淮阴侯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文中疑难的句子。

2. 了解文章内容,研读有关韩信心理描写的文字,揣摩、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 了解历史,知道韩信屡建奇功却遭统治者忌恨,因谋反被诛杀的前因后果。

学习重点难点

1. 学习文言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

2. 在历史背景下,认识韩信、刘邦,了解历史人物的多重性格;

3. 学习纪传体文章的详略得当,突出传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写法。

学习方法

诵读、研习、质疑、讨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韩信是淮阴人,封为淮阴侯,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是“汉初三杰”之一,功劳显赫,却落得个夷灭宗族的下场。作者对韩信的不幸遭遇寄以深深的同情,给他作传使其名传后世。        韩信被刘邦“封坛拜将”后,名声大噪,越来越被刘邦重用。井陉一战正面表现了他卓绝的军事才能。然而,韩信的功劳太大,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刘邦的猜忌,最终是因为谋反被吕后斩杀于长乐钟室。

二、预习要求

1.为加点的词语注音

商贾      喋血       馈粮      辎重       裨将       传飧     井陉        蒯通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乃晨炊蓐食(    )                   不能死,出我F下(     )

于是信孰视之(     )                俯出F下,蒲伏(      )

虏魏王,禽夏说(     )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           背水陈 (      )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      )        右背山陵,前左水泽 (    )

信由此日夜愿望,居常鞅鞅(     )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      )

上怒曰:“亨之。”

3.借助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疏通全文

三、研习文本

(一)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词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     )

愿君留意臣之计(      )

未肯击前行(    )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乃为儿女子所诈(      )

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

然乃行营高敞地 (    )

2.词类活用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2)如我能将几何 (    )

(3)欲东下井陉击赵 (      ) (4)英俊乌集  (     )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 (6)深沟高垒  (   )

(7)羞与绛、 灌等列 (    )

3.特殊句式

(1)成安君,儒者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

(3)何为为我禽 (    )

(4)乃为儿女子所诈 (    )

(二)解释几点的词语

(1)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2)吾哀王孙而进食(      )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

(4)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

(5)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     )

(6)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      )

(7)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       )

(8)相国绐信曰  (       )

(三)翻译句子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至于戏下。

(3)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韩信 、 张耳。

(4)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四.总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课后整理本课的重点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解释下列多义词

间                                      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怒,竟绝去(    )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      )       从间道绝其辎重(    )

韩信使间视  (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且                                       如

赵王 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  )          如彼竖子用之计(  )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                   吾如淮阴( )

且喜且怜之 (   )                          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劳苦而功高如此(     )

二.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1.给合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2.文章开篇叙述韩信为布衣百姓时的三件琐事的目的是什么 ?

3.谈谈作者叙述井陉之战的'艺术手法。

4. 品味第8段,体会韩信与刘邦的对话中,围绕“将兵”与“将将”的话题,君臣二人的细微的心理变化。

5. 分析“太史公曰”一段文字,体会司马迁对韩信的丰富 、深刻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 .愿君留意臣之计     B.常称义兵不用诈奇谋

C .乃为儿女子所诈     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是:(    )

A.车不得方轨          信方斩

B.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弟假臣兵,寇不足平也

C.大王乃肯临臣             生乃与哙等为伍

D.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令其裨将传飧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A.欲东下井陉击赵                          B.  羞与绛  、灌等列

C.水上军开入之                            D.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语段阅读

韩信拜将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  信数与萧何语    不可胜数       B.  臣追亡者耳   生死存亡

C .  若所追者谁      若无其事       D. 王素慢无礼    素昧平生

(2).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3分)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   ▲     ”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 “    ▲     ”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   ▲  ”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项是:(    )

①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④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A . ①  ②   ③                     B . ④   ⑤     ⑥

C. ③   ④   ⑤                    D. ②   ④   ⑥

(4)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信初为布衣百姓,家庭贫困,常常寄食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 ,忍辱负重,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现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 .文章叙述了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D.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定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②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四、总结本课

五、课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熟悉出自《淮阴侯列传》的成语:

背水一战    不赏之功      登坛拜将      多多益善

妇人之仁    功高震主      国士无双      逐鹿中原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捷足先登      解衣推食

胯下之辱     情见势屈     人自为战      如左右手

深沟{壑     为民请命     先声后实      言听计从

一饭千金     传檄而定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1.略

2.蓐通褥,床褥;F通胯,两腿间;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禽通擒;

戏通麾,主将的大旗;罢通疲,疲劳;萆通蔽;详通佯,假装;陈通阵,列成阵势;

乡通向,朝向;倍通背,背向;鞅鞅通怏怏,郁闷失意的样子;不通否;

畔通叛,背叛;党通倘若;亨通烹,煮。

三、(一)1.布衣(古义是平民,今义是不做的衣服;行古义是品行,今义是行走)

留意(古义是考虑;今义是注意,小心)

前行(古义是先头部队;今义是往前走)

从容(古义是举止行动自然;今义是镇静沉着)

左右(古义是侍从;今义是方位词)

儿女子(古义是妇女孩子;今义是子女)

山东(古义是崤山以东的地方;今义是省份)

英俊(古义是英雄豪杰;古义是相貌好,有精神)

行营(古义是寻求;今义是旧时统帅出征时的营房)

2.(1)饭,给饭吃,名词作动词;(2)将,率领,名词作动词;(3)东,向东,名词作状语;(4)乌,像乌鸦一样,名词作状语;(5)入,使……进入,使动用法;(6)辟,使……退避;(7)深,深挖,高,加高,形容词作动词;(8)羞,以……为羞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1)判断句;(2)定语后置句子;(3)被动句;(4)被动句。

(二)(1)竟然,离去;(2)当时对年轻人的敬称;(3)借助;(4)随便;(5)树起;(6)亲信,宠幸;(7)只管;(8)欺骗。

(三)(1)经常多次跟乡下的南昌亭长家蹭饭,数月,亭长的妻子厌恶他,就早早地做好饭,在屋里的床褥上吃了饭。(2)他们向前不能战斗,后退不得回来,我使用奇兵断绝他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田野里抢不到什么,不过十天,敌人两个将领的头颅就会献在你的军帐下。(3)水边的军队打开军门使汉军进入,又赶快与敌军作战。赵军果然全部出动来抢夺汉军的旗帜,追逐韩信、张耳。(4)兵法说布阵应该右面和背后靠着山陵,前面和左面临水,今天将军叫我们反而背水而阵,还说打败赵国会餐,我们不相信。

第二课时

一、间(夹杂;机会;暗暗地,偷偷地;离间;)

绝(离开;拦截;横渡;停止,消失)

且(将要,况且;又属;但是)

如(如果;比得上;及;像)

二、1.(一1-2)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收入。

(二3-6)井陉之战大获全胜,尽显智谋韬略。

(三7-9)汉王恶其能,灭信三族。

(四10)太史公评语,深含愤慨和惋惜。

2.(1)写出韩信知恩图报,忍辱以成大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品质。

(2)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突出人物的性格。

(3)司马迁用韩信映射自己的人生遭际,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大业。

3.司马迁精心描写了井陉之战的场面,韩信的“背水为阵”,引诱赵军倾营而出,又派伏兵夺取赵军的营垒,取得了胜利。作者写了战争过程中韩信的计谋呵自信,双方的殊死搏斗,增添了许多文学的因素,富有传记文学的特征。

4.此段话韩信的得意忘形,不自觉二出口。等到高祖讥讽他“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其内心愠怒已经形于辞色时候,韩信猛然觉得失言了。于是顺势改口,既平服了高祖的忌心,又掩饰了自己的伤痛。

5.作者赞叹韩信“其志与众异”,又惋惜韩信功成之后不能谦虚谨慎,得罪了高祖,在天下已定的情况下,而谋划反叛,最后落得“夷灭宗族”的下场。

三、1.B   2.C.    3.C.

语段阅读

1.D    2.上不我用     国士无双    许       3.D       4.D

5.(1)汉王你一定要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是没有人可以给你出谋献策的。

(2)汉王你不想成就天下大业吗?为何斩杀壮士?

吴培金

篇5:《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豨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 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

(二)通假字

①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②晨炊蓐食。

③不能死,出我袴下。

④于是信孰视之。

⑤俯出袴下,蒲伏。

(三)文章结构

一(1-3)早年屈辱

二(4-7)井陉之战

三(8)被贬之后

四(9-10)谋反被诛

五(11)史官论赞

四、研读文本1—3节

难句疏解

(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请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1、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二)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结论: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 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师)侧面表现。

(二)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师)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师)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师)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

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七、研读文本11节

1、诵读论赞。

2、难句疏解

3、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篇6:《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

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背诵课文前两段。

教学重点

叙事中细节的表现和叙述中蕴含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习课文

1、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

明确:谋反。韩信因协助陈豨兵变,被告谋反,被吕后诛于长乐钟室。

2、如果没有陈豨兵变,韩信就能躲过被杀一劫吗?

明确:不能

3、探究:

⑴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概括

明确:①才华出众;②狂妄傲慢;③功高震主

①才华出众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世所公认的,刘邦也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那么,司马迁又是在韩信的本传中,又是通过那件事情来表现韩信名将风采的?

明确:井陉之战

A、交战背景:

彭城会战,刘邦战败。其年八月,刘邦派张耳与韩信一同,统兵东进,向北攻击赵、代。韩信一路过关斩将,(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势不可挡,携新胜之师,剑指赵国。

B、井陉之战有哪些不利于汉军的因素?

兵力对比上:汉军数万,赵军“号称二十万”,差距大,敌众我寡。

兵员素质上:韩信所领汉军并非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而是一帮入伍不久的百姓,可以说战力低下;而人家愣是把QQ开出了法拉利的效果,带着数万的乌合之众,一路过关斩将,敢和号称二十万的赵国甲士叫板,神奇的是竟然还打赢了。这不是韩信开挂,这恰恰说明韩信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这才是韩信牛的地方。

地利上:汉军孤军深入(去国远斗),运粮不便(千里馈粮),道路难行(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而赵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构建营垒(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以逸待劳。

C、面对种种的不利因素,韩信又是怎样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的胜利的?

明确:

背水而阵,利诱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伍,不合常理;继而布出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麻痹敌军,让敌军认为汉军统帅无能;然后树起大将旗鼓诱惑敌军争功出战;撤退时,抛弃旗鼓,诱惑赵军空壁争汉鼓旗。

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偷袭成功,扰敌军心,军心一乱,士无斗志,内外夹击,兵败如山倒。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说韩信知道自己的士兵不行,所以设下背水战法,使得人自为战,取得胜利。(“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知彼是说韩信在探知了广武君的建议未被采纳,才带兵进入井陉狭道,并且针对敌军统帅迂腐,轻敌的性格,设下诱敌之计。

D、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E、井陉之战,韩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立下战功。而对这次战斗的详细描写是为了表现韩信的什么特点?

明确:机智、料事如神。表现韩信过人的军事才能。

韩信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当然韩信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设下了十面埋伏,必死项羽,一举帮刘邦定鼎天下。

F、那么,这样一位用兵如神的战将,刘邦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我们可以从《高祖本纪》中看到一些信息。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汉高祖四年(前203)6月,刘邦成皋突围。从成皋逃出的刘邦和夏侯婴一路跋山涉水逃到韩信驻兵之地。乘韩信、张耳还在熟睡之际,刘邦自称是汉王的使者,不声不响地进入了韩信的帐中。先取过韩信、张耳两人的兵符、令箭和将印,将两人的兵权全部夺到自己手中。这是修武夺军。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这是定陶夺军。

两次夺军情况不尽相同,但这背后都是刘邦对韩信深深的忌惮。韩信这个员工太能干了,以至于刘邦这个老板老是怕韩信会取代他。

② 狂妄傲慢

称病不朝

刘邦对韩信是不信任的,这点我们从前面的两次夺军就可以看出。打败项羽后,刘邦先是将韩信有齐王徙为楚王,后又借韩信谋反,将韩信降为淮阴侯,并且不让韩信回封地。被降为淮阴侯之后,韩信心里非常不痛快,称病不朝。一方面可能真的有病。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风餐露宿的,什么风湿关节炎,胃溃疡之类的,估计是会有一点。但更主要的是韩信有心病,郁闷嘛。(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并且觉得再去上朝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羞与绛、灌等列)。为什么?因为韩信他本来是王爵——我们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队的,叫做列,王、公贵族是一列,侯爵、大夫、将军这些是一列——韩信本来是站在高级的那一列的,现在把他降到低级那一列去了,原本是头等舱的,你给他降到经济舱去,他觉得很没面子。而周勃、灌婴在韩信的眼里都是莽夫,出身卑微,所以韩信羞于为伍,托病不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骚不断。

羞辱樊哙

有一天,韩信闲着没事,七逛八逛地,逛到了樊哙家里。樊哙也是汉初的风云人物,也是开同一大功臣,也是封了侯的。樊哙这个人厚道,一看韩信来了以后,扑通跪下来,表示欢迎,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小臣感到无比的荣幸。那么韩信说什么?哈哈哈哈,哎呀呀,没想到我韩信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了。(生乃与哙等为伍!)这是什么话嘛?樊哙是什么人?樊哙是刘邦(吕后)的妹夫,当年鸿门宴上要不是樊哙出来刘邦可能就没命了。可以说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你韩信跟他为伍怎么就丢人了?

无论是周勃、灌婴还是樊哙,都是刘邦引以为重的功臣,韩信的狂妄傲慢不仅得罪了这些人,其狂傲之语也让刘邦对他心生不满。

将兵多寡

一天,刘邦和韩信随意的谈论手下将官们能力的高下。当刘邦问自己能统帅多少部队时,韩信答不过十万。当问韩信能带多少时,韩信回答,多多益善。这明显就是当面打脸吗。这不就是说你刘邦没我能干吗。所以刘邦很生气,问了一句: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这里,刘邦内心的愠怒已经形于辞色。君臣隔阂可见一斑。

③ 功高震主

前面讲了,韩信这个人很有军事才华,史书记载“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一句“汉并天下,皆信力也”足以说明韩信的赫赫战功,但是,也正因为这个人太有能力了,功劳太大了,大到已经威胁到刘邦皇权的时候,那么刘邦就必定会想办法将之出去。事实上,刘邦杀功臣之事并不罕见,《高祖本纪》中记载:

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立国后大杀功臣,于刘邦起。正所谓“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第二课时

4、探究:韩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和君主的猜忌,最终躲不过被杀的命运,那么,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否成立?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中有没有可疑之处?请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的观点可能有三种:有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这已成千古悬案,见仁见智。但司马迁在编史时留下了一些疑点,让后人去思考,去评说。与同学交流一些思考:

⑴知恩图报,拒绝造反。早在楚汉争霸时,项羽就曾派人劝降韩信,而韩信的回答是“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其次,韩信在做齐王时,谋臣蒯通说韩信“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劝他三分天下。“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但韩信依然感恩汉王而不愿背叛“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在韩信被夷后,当初劝反的蒯通悲痛的对刘邦讲“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由此可见,韩信知恩图报,并无反心。

⑵用兵如神,会如此反?舍人弟告,安能相信?

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唆使并协助陈豨兵变。(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我们来看看,作为军神的韩信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吗?降封淮阴侯,软禁于长安,手中无兵(军权早被刘邦夺了),此时造反可以成功?其次,韩信谋反的消息是谁首告的?舍人弟。而这个舍人因为得罪韩信要被韩信处死。这种情况下的告密,难道没有可疑之处?

⑶若真谋反,怎会怜之?

我们再来看看,刘邦听到韩信谋反被诛时的反应。司马迁用了四个字,叫做“且喜且怜之”喜得是什么?心头大患得以铲除,怜的是什么?这个字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如果韩信谋反是真,刘邦为什么会怜悯?

5、关于韩信谋反被诛,司马迁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明确:第11节,学生齐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最后一句的意思

探究:“天下已集,乃谋畔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补充资料: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此史公微文。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

——李慈铭《越漫堂读书记》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

——李笠《史记订补》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人认为这是反语,项羽劝降时不反,蒯通劝三分天下也不反,非得等到刘邦平定天下了之后才反,韩信难道是脑子烧坏了?在此,“太史公曰”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事中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也表达了司马迁对统治者的愤激之情。 这是曲笔。

曲笔: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

6、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韩信之死,同学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发现,非常好,老师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同学们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我想重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发现的精神。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主要分析韩信被夷的原因和韩信谋反是否为真,那么本文这些内容外,还讲了什么?

明确:韩信早年所受的屈辱

二、文本分析

1、学生归纳1-3节中叙述了韩信早年的哪些屈辱?

明确:“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小结:通过总结我们发现韩信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

2、再次认真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故事,分析每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明确:都反应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3、本文在何处再次表现了韩信的这种自尊和自信的性格?

明确:11段(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为母营葬,令其旁可置万家。表明韩信有封万户侯的自信。自矜功伐,是强烈自尊的表现。

有一段话用在韩信身上非常恰当。

补充: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论》

三、拓展延伸

1、讨论:司马迁为什么单单从韩信的早年生活中选择这三个故事来写?

明确:这三个故事最能反映韩信的性格特点,最能显示其早年生活,属于典型事件。另外展现其早年的屈辱和落魄,也是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笔法的体现。

四、本文总结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篇7:《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学习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等语言现象。

2、体会司马迁借助本文要表达的独特的历史观。

3、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在叙事中借助曲笔和反语表达情感的写法,使学生以现代人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翻译句子(4名同学到黑板上翻译,其余同学在错题本上写)

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 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旗。

师生点评,巩固文言文翻译应注意事项。

二、继续学习课文:谋反被诛 史官赞词

1、学生齐读第9、10、11小节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疑难词句共同探讨明确(多媒体)

自由发言,师生补充明确

预设可能遇到的疑难句子:

(1)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阴:暗中 弟:只管,又写作“第”。

(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及太子。

与:介词,和;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3)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于:介词,引出对象。

(4)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绐:欺骗 虽:即使 疾:生病 强:强打精神

(5)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纲绝而维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 山东:崤山以东

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 鹿:指帝位

高材疾足: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焉:之

(6)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及耳

锐精:磨快武器 持锋:手持利刃 顾:只是

(7)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伐:夸耀 矜:自满;

(8)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务:致力 集:通“辑”安定 乃;却 夷灭:诛灭

3、问题探讨: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 韩信谋反,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有没有可疑之处?

关于蒯通游说,《淮阴侯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述(多媒体)

齐人蒯通以相人说韩信……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蒯生曰:“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亨。”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后数日,蒯通复说曰……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读完后你认为韩信对刘邦的是否忠心?

陈豨造反,乃是因为宾客众多,太过招摇,由周昌密告引起,与韩信毫无关联,陈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见韩信与他有任何过从,两人关系在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的情况下,韩信哪里有可能贸然要陈豨造反?况陈豨乃刘邦宠臣,韩信难道不怕陈豨向刘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两人的密谈真有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谋反,旷日已久,以韩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

韩信舍人之弟因其兄为韩信所囚,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的情况,其言是否属实尚未能确定,吕后却单凭一 面之词轻易相信,是其一;若韩信果真造反,有真凭实据在手,吕后大可正式下令逮捕韩信,出师有拒,则天下归之,根本不需要提拔韩信的萧何去将韩信骗进 宫斩杀之。当是其有意嫁祸,无出师之光明号召,因而不敢惊动天下,将韩信骗进长乐钟室暗中解决之。故知太史公记韩信与陈豨密谋此段,实乃其曲笔所在,行文运笔间无一不在告诉读者韩信是无辜的。

(3)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史官赞词一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三、思考讨论: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03°且喜且怜之03±,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成语:兔死狗烹)

补充: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四、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视课堂时间灵活安排,可留为课下作业)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5、多多益善

6、逐鹿中原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五、作业:

整理本课文言现象并完成《创新课时训练》同步练习。

篇8:《淮阴侯列传》的教学反思

《淮阴侯列传》的教学反思

本文主要写了两部分的内容,简单的说一是韩信少时的三件事,突显出韩信身上坚忍自尊的品格;二是韩信功成名就后知恩图报的事情。以上两个部分,写出了韩信年轻时坚韧的性格和知恩图报性格。

在分析韩信少时的三件事上,特别注重其受胯下之辱。抓住文中“孰视之”这样的细节来分析。这个细节显示了韩信内心的挣扎,这是一种克制不住的愤怒。很多同学都知道写出韩信的忍辱负重。但是这样的理解显然不深入。如果结合气绝亭长的时间来分析的话,我们会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住韩信的坚忍和抱负。亭长之妻对韩信的'羞辱跟胯下之辱相比,真实小巫见大巫。但前者韩信气绝而去,后者却默然承受。两相对照,可以看出韩信的自尊与远大的抱负。这样分析起来要比直接讲韩信能收胯下之辱来得更深切。在分析韩信发迹后知恩图报时,特别对亭长与漂母的赏赐做了鲜明的对比,意在揭示韩信的赏罚分明。而对胯下之辱中羞辱他的少年,韩信道出了当时自己的心曲,“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从而显示出他的豁达坚韧的性格。

篇9:管仲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掌握游、遇、进、贾等常用文言实词和重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管仲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分析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会对文言现象的整理,懂得怎样学习文言文。

学法指导:从扫除文字障碍着手,联系原文,补充必要的资料,突出重点,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二、解题和作者介绍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三、梳理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意。

1、给加点字注音。

(1)尝与鲍叔贾 (    )       (2) 与俗同好恶  (   )                (3)仓廪实  (   )       (4)匡救其恶(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 鲍叔终善遇之(      )                (3)鲍叔遂进管仲(    )  (4)尝与鲍叔贾(     )         (5)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 (6)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

3、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2)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3)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4)岂以为周道衰微

4、补充注释。

(1) 游:交游,来往。  (2)进:保举,推荐 。

(3)匡:纠正。

(4)“已而”二句:齐襄公立,政令无常,数欺大臣,淫于妇人,诛杀屡不当,鲍叔担心齐国将大乱。为避难,管仲、召忽奉襄公弟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奉襄公弟小白出奔莒国。

(5)“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杀。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使鲁国延误了公子纠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

(6)穷困:困厄,窘迫。   (7)三:泛指多次。

(8)  见:被。           (9)遭:遇,逢。

(10)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1)  羞:以……为羞;耻:以……为耻。   (12)相:出任国相。

(13)俗:指百姓。         (14) 度:节度。

(15)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16) 固:安固,稳固。   (17) 原:通“源”,水的源头。

(18)论卑:指政令平易符合下边的民情。

(19)去:废除。

(20)“桓公实怒”二句: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

(21) 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       (22)顺:顺势助成。

(23)匡:纠正、挽救。          (24)上下:指君臣百姓。

5、文章共五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分三层:一层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二层简介管仲和鲍叔牙的'交往及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三层叙二人的从政情况,评述鲍叔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3-4)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三部分(5)是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述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

第二课时

用案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   节课

教学要点:评价管鲍之间友情     了解管仲思想   分析管仲从政成功原因

一、复习导入(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二、品读鉴赏

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要求: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 。

提示: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①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②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③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④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三、问题探讨

1、思考问题一: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明确:①主观因素:

“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管仲是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顺民富民是强本之策,他以“与俗同好恶”为指导思想,围绕“顺民因俗”而展开改革。

在管仲的政治实践中,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因为人民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和积累者,要使他们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必须使他们先富起来;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顺民心的根基所在是顺民欲、足民欲。欲望之于民,是根本的,满足民的根本性欲望,是顺从民的本性与意愿;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民们才可能脚踏实地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所以,民乃国之本,欲乃民之本:以民为本,即是以欲为本。顺民欲、足民欲,则民富,民富则国富兵强。要顺民心,就得推行“与俗同好恶 ”,必须实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②客观因素:

A、朋友知己之情。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B、君臣知遇之恩。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仅加以驳斥,而且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智,作出一番事业。 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

2、思考问题二

从选文看,太史公对管仲的态度是怎样的?

提示:极力推崇其政治才干,但又认为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而不是扶持日益衰微的周王室是不合道义的。

四、拓展阅读(《史记管晏列传》阅读训练)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是石父请绝。晏子秩唬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尼,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五、 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P30-31练习

篇10:淮阴候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

淮阴候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

淮阴侯列传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1、《淮阴侯列传》叙写了哪几件事?

2、自己疏通文章,找出必修教材里出现的文言文知识点在本文的落实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司马迁的身世经历中甘愿受宫刑,然后卑贱屈辱的苟活着的原因是有比尊严更加尊贵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因为屈辱地受胯下之辱而青史留名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会这样?要想了解真相,我们就来研读《淮阴侯列传》吧。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检查预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2、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3、韩信使人间视   4、背水陈   5、有生得者购千金

6、顾诸君不察耳   7、信由此日夜怨望

8、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9、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10、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乃敢引兵遂下    大王乃肯临臣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为陛下所为     淮阴人为余言   必为二子所禽

3、辞于淮阴侯   信钓于城下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4、诈令人从上所来     为陛下所为

5、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三)本文叙事曲折,情节起伏有致,你的根据什么?

(师)先叙述韩信窝囊无用,再叙写韩信指挥对赵国德战争中显现出来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后叙述韩信郁郁寡欢以及被夷三族的悲惨境遇。时时刻刻揪着读者的心。

四、研读文本1----3节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师)侧面表现

(二)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师)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师)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师)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g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g传》中记载,陈g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2)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七、研读文本11节

议论表达司马迁的看法,有钦佩有惋惜

八、总结全文的行文思路:

略写微时的三件事情,详写井陉之战的经过(战前、战时、战后)表现卓越的军事才能,详写被灭族的经过,暴露许多的漏洞。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注音

商贾(  )  晨炊蓐(   )食  漂(  )染  井陉(   ) 裨(  )益

偏裨(  )  辎(   )重

答案:商贾(gǔ)  晨炊蓐( rù)食  漂( piǎo  )染  井陉(  xíng ) 裨(bì)益  偏裨( pí  )  辎( zī  )重

2、nbsp; )重

2、翻译文本中的几个文言句子

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②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③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④水上军开入之,复急战。

河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他们进去,继续与赵军激烈地作战。

3、总结一下出自文本的成语

(师)一饭千金  背水一战  多多益善  胯下之辱  逐鹿中原

二、阅读高考文言文语段,完成旧知到新知以及阅读能力的迁移的任务。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愈,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霸见义勇为。②(màn):用言辞轻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W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节“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动引历史故事,铁证如山地认为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对季布拱手作揖,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4、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

三、完成小论文《韩信英雄末路的原因分析》

提示:可以从客观原因角度和主观原因角度多角度作分析。

附例文(略)

篇11:魏公子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二)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三)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四)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字词解释

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住,数请之(shuò,多次)          冠盖相属(zhǔ,连续)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

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锤打。)     矫杀晋鄙(jiāo,动词,假托……命令。)

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

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坐(坐,通“座”,座位。)

(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含有高傲之意。)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通“俱”,全部,都。)

辞决而行(决,通“诀”,离别)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离别。)

以至晋鄙军之日被乡自刭(乡,通“向”,面对着,面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朱亥袖四十斤铁棰(衣袖--袖里藏着。)

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富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

公子怪之(奇怪--以……为奇怪,意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使……跟随。)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侯生乃屏人间语(使……退避。)

却秦存赵(使……退却;使……保存。)

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古义:有德行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胜所以自附婚姻者(古义:姻亲。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文言句式

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的做法。)

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

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是宾语前置标志,“有何功”)

何泣也(宾语前置,“泣何”)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置,“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宾语前置,“在安”。)

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表被动。)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

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

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一、整体感知

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2~3),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4~8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第4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第5~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夹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第7段:破秦救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第8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二、探究讨论

1、第1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分析: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3、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分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4、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5、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分析: (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2)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7、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

分析: (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分析: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三)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分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四)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五)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六)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分析:

(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2)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七)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

分析:秦军于河外,逐秦军至遂谷关(第13段);⑤魏王曰闻毁言,使人代公子将,公子病卒(第14段)。以下略叙魏亡及汉高祖常祠公子。

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

课文中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大约是指前266年以后的事。尽管如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玉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又免去他的职务。“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卒后十八岁而魏亡。

信陵君的悲剧命运跟魏国的衰亡过程是相始终的。

2.课文中以较大篇幅描写侯嬴,这涉及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士,即知识分子。这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他们或走公室,或入私门,以自己的才学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其中一些最杰出的人物能以布衣而取卿相,如苏秦、张仪、蔺相如等。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司马迁为四君立传,都提到门客的事迹,重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如《孟尝君列传》中提到冯,《平原君列传》中提到毛遂,《春申君列传》中提到朱英。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

读史传要注意传中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窃符救赵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这是信陵君对六国反秦斗争所作的杰出贡献。这贡献是在侯嬴的帮助下作出的,也是信陵君善于养士的最有力的证明。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弄清有关的背景常识。

(二)朗读全文并作补充解释。

基本方式:逐段进行(较短的段落可以合并)。

步骤:先作补充解释,接着朗读,读后让学生质疑并作解答。

补充注释如下:

(1)方数千里--不是确数,泛指全国各地,古人计算土地用截长补短的方法,凑成正方形。方数千里,就是每一边都是数千里。孟子说“天下方千里者九”,可见“方数千里”是指全国各地说的。

(2)今日嬴之为(w8i)公子亦足矣--课文注释只有合注,无分注。关键是这个“为”*字,照译文容易误读为wèi。其实,此“为”字应训“助”,古书中多有此训,译为“为……尽力”“为……效劳”都是对的,《集解》训为“羞”,非是。

(3)留军壁邺--课文注释训“壁”为“驻扎”,误。古时说军队驻扎皆用“军”(如“沛公军霸上”),即环车为营,是临时性的。“壁”,这里用作动词,筑壁垒的意思,表示要做较长时间的停留。

(4)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sh)i)王万端--下句主语仍是“公子”,意思是信陵君跟宾客辩士一起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

(八)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有关背景常识。

1.本文虽是节选,却占原文三分之二篇幅。被删节的部分有:①信陵君有客能知赵王阴事(中华书局版本第3段);②留赵后,却赵封,与赵处士毛公、薛公游,倾平原君客(同版本第10~11段);③秦日夜伐魏,魏数请信陵君,乃归国(同版本第12段);④将五国兵破(5)我岂有所失哉--课文注释用“过失、错误”解释“失”,不确。此句与上文“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对针,“失”即“不备”,意谓失察或考虑不周。

(6)屏人间(ji4n)语--间,应训“隔离”。课文注释以“悄悄地”释“间”,不确。“间”在此句中可以引申为“秘密地”,间语即密谈,这样才符合下文内容。

(7)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课文注释有误。袖四十斤铁椎,意思是袖子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椎。袖,藏于袖。“椎杀”的“椎”,是名词做状语,不是动词,意思是用椎打死晋鄙。

(三)分析结构层次。

1.学生概括各段大意(圆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板书可以只写出其中加点的字)。

(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

(2)介绍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及其影响。

(3)详写信陵君结交侯嬴、亲迎侯嬴的经过。

(4)略写信陵君结交朱亥。

(5)交代秦国邯郸,魏王派救兵而持观望态度。

(6)平原君让公子,公子数请而魏王不听。

(7)详写侯生献计窃符,计成。

(8)写朱亥与公子俱行。

(9)写朱亥椎杀晋鄙。

(10)写信陵君夺军,却秦,存赵。

(11)写侯生北乡自到。

(12)写信陵君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2.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提问学生:哪几段是写窃符救赵的?

[(5)至(12)。]这部分是按怎样的层次写的?

(5)写事件背景,(6)写情节开端,(7)、(8)写发展,(9)、(10)写高潮和结局,(11)、(12)是故事的尾声--有的选本将(10)、(11)段合并,不妥。结局是救赵成功。课本将(11)独立出来是正确的,应划入尾声。

前四段跟这个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1)是史传体裁的体例;(2)介绍主人公思想作风,“仁而下士”一语为一篇之纲;(3)为下文写侯生建策设伏,非信陵君能“下士”,侯生不会建此策并以死相报;(4)由结交侯生而兼及朱亥,为下文写椎杀晋鄙设伏。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

附板书(可以边讨论边写):

3.教师小结。

《信陵君列传》主要通过两件大事来表现信陵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是这次却秦救赵之段(前257年);二是十年后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直抵函谷关。前者得侯生之助,后者归功于毛公、薛公之劝;前者是抗魏王之命而行,后者不过受任一时,他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信陵君的悲剧。司马迁是怀着深刻同情来写这个人物的,读本文时应注意这一点。

(四)阅读第一部分(前两段)。

提出下列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后作答:

1.开篇交代身份,有什么作用?(下文说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致食客三千人”都与此有关。补充:魏安釐王不敢重用信陵君,也与此有关,因为是资格继承王位的。)

2.信陵君为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仁而下士”。补充:“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是对“仁而下士”的解释。这一点,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都不及他,例略。)

(五)诵读第二部分(主要是第3段)。

1.学生齐读一遍后,复述故事情节。

2.给第3段划层次。

提问学生:

(1)信陵君为什么要宴请侯生?(侯生不愿受“厚遗”,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的敬意。要求注意“虚左”、“自迎”、“执辔”、“坐上坐”、“遍赞宾客”等语。)

(2)侯生用怎样的方式来试探信陵君?(“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愿枉车骑过之”;“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应读b!,课本上误作p@。)试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公子之名”。要求注意“于众人广坐之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等语。)

(3)本段关键是哪一句?(“能下士也”。)

划分为三小层:

①概述侯生年龄、职业及不受公子厚遗一事(开头至“受公子财”);

②详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经过(“公子于是乃置酒”至“宾客皆惊”);

可加评点:“摄敝衣冠……不让”后加“一试”;“愿枉车骑过之”后加“二试”;“故久立与其客语”后加“三试”;“宾客皆惊”后加“侧面写信陵君。”

③写侯生自述试公子之目的并赞公子之“能下士”(“酒酣”至段末)。

3分层练习诵读第3段。

重点是诵读第二、三层。读熟一层,检查一层,最后连贯背诵全段。

(六)阅读第5、6段。

要求弄清两点:

(1)赵国的危急情况:“已破赵长平军”,意味着主力部队已被消灭殆尽;“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表明求救心切。

(2)魏王的观望态度:“持两端”指的是救魏和自保(担心秦军攻魏),“留军壁邺”已暗示了这一点。正因为“留军壁邺”,军队远离首都,又接近邯郸,这就给信陵君创造了窃符救赵的有利条件。

(七)诵读第7段。

1.诵读的准备。

先通过答问弄清本段基本内容:①信陵君辞决时,为什么侯生不趁此时献计?(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意:且此时耳目众多,亦不便说出。)“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这两句是否有深意?(这两句话听起来十分淡漠,这是反常的,跟侯生的为人不相合;“不能从”又暗含不能从其“与赵俱死”之计,意在促其醒悟,并断定信陵君醒悟后必复返问计,所以下文说“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信陵君行而复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醒悟出自己失计,“一言半辞”就是指“计”说的。)“复引车还问侯生”和“公子再拜,因问”中的两个“问”字含义相同吗?(前一个是问何以“无一言半辞送我;后一个是“当用何计。”)③从什么地方看出侯生的计策是早已想好了的?(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还考虑到合符后晋鄙的态度。)

然后划分层次:①信陵君辞决侯生;②信陵君复返问计,侯生定窃符之策;③计成。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二层,特别是要熟读侯生说的两段话,即“公子喜士……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和“嬴闻晋鄙之兵符……此五霸之伐也,”要求边读边体会侯生的出众智慧,对有关的情况了如指掌,料事如神,而“五霸之伐”一语更表现出他的高瞻远瞩,真是一席话而使人茅塞顿开。

(八)诵读第8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回答上节课所留下的三个思考题,着重讨论第3段。

前两题的参考答案依次是:①可以看出侯生考虑问题很周密,已料到合符后而晋鄙不听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②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侠义之士,重大德而不重小礼。

讨论第三题,可以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判断正误,展开辩论。这些答案是:

A.已为信陵君建“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

B.窃符、杀晋鄙之谋是他策划的,魏王此后必然会知道的,必定将他处死,不如自到为好。

C.已报了信陵君的大恩,此后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不如早死。

D.以死激励朱亥为信陵君效力,兼告信陵君他不会汇漏此谋,如田光为燕太子丹及荆轲而自刎。

(说明:讨论中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从侯生“修身洁行”、智深而勇沉这些特点来看问题。参考答案是A、D两项。)

然后划分层次:①侯生提议让朱亥同行(段首至“岂畏死哉);②朱亥答应同行(“于是公子请朱亥”至“遂与公子俱”);③侯生语公子以决意自到“以送公子”(“公子过谢侯生”至段末。)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一、二层。

(九)阅读第9~12段。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写晋鄙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照应上文“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再次证明侯生料事如神。

(2)朱亥椎杀晋鄙,照应上文“不听,可使击之”。

(3)“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到”,照应上文侯生的最后一段话。

(4)古代写战争的文章,大多略写战争进程,本文亦如此。

(5)“赵王及平原君……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此“人”字专指信陵君)这段话突出了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功勋。

(十)总结全课。

1.信陵君的形象。

本文主要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

关于“下士”,前面已经作过具体分析,这里只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关于“仁”,也可以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

2.史传中常见的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

可以先提问学生: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为什么专写侯嬴一人?

讨论后小结:此传是写信陵君的,要突出他的历史功勋,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附带提一下,信陵君的另一个重大历史功勋是败秦军于河外,这是十年之后的事。当时信陵君在赵,许多人劝他归魏,他不听,甚至下令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后来毛公、薛公对他说:“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立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信陵君立即归救魏。

(2)烘托手法的运用。

可以先将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然后让学生举例,只要求举出最主要的。

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到、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用”。

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3)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关于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的语言动作,前而已作分析,不再重复。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关于晋鄙的语言、动作描写。

“举手”,表示他深信自己的判断正确--魏王不会在此刻派人来代他将兵。

“国之重任”,说明他意识到这次将兵责任重大。关系到魏国的命运;魏王欲易将,不会让别人“单车来代之”。

寥寥数语把一个深沉、老练的将领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文化常识。

1.魏公子无忌: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信陵君是其封号。信陵,地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内。安釐王把信陵封给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无忌,作为“食邑”(邑中所收租税,由受封者享用和支配),故号信陵君。

战国时代,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都以养客著名,并称“四公子”。在“仁而下士,皆谦而礼交之”这方面信陵君比其他三个公子更突出。司马迁对此极为赞赏,所以在文章中洋溢着对信陵君由衷的敬慕之情,七十多个“公子”连用,即可表明这一点。

2.士与门客:士是古代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说明:“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为士。”在商、周、春秋时,士是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周代诸侯受封国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诸侯。卿大夫下面是士,士受禄田于卿大夫。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到春秋末期,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士”成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这些“门客”寄食于豪门、贵族,在其门下听候差遣服务(故“门客”也叫“食客”)。

战国时,门客们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各国的贵族为了图谋功业,都大量收养门客。但门客中的某些人因为确有才干,所以他们也要辨识真正思贤若渴的明主才能投奔,这样又促使一些贵族具有礼贤下士之风,达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斗争胜利的目的。

3.春秋五霸:指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他们都曾为诸侯的领袖,史称“五霸”。

[魏公子列传(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李将军列传》教案 (高二选修)

《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  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  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  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

4、  了解李广,并探讨李广的个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了解作者对李广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字词整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对于李广大家不陌生。在后来的文学作品里,常常出现李广的形象: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怀念李广)“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沈彬《塞下三首》)。那么李广究竟有什么事迹?

二、文章第1-2节字词梳理。

李将军广者, 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叫做】李信,秦时为将,逐得【追获】燕太子丹者【的人】也。故【故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传授】射【剑法】。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大规模】入萧关,广以【凭借】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弟】从军击胡,用【因为】善骑射,杀首虏【敌人的首级】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是】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官吏的俸禄】八百石。尝【常常】从【跟随】行【从行】,有所【有……的事情】冲陷折关【冲锋陷阵破关】及格【攻击】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假如】令【让】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难道】足道哉!”

匈奴大【大规模】入上郡,天子使【派遣】中贵人从【跟随】广勒习【部署训练】兵击匈奴。中贵人将【带领】骑数十纵【放马奔驰】,见匈奴三人,与(之)战。三人还【转身】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将要】尽。中贵人走【逃】广【到李广处】。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于是】遂【就】从【带领】百骑往【去】驰【追】三人。三人亡【丢】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亲自】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布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驰马】还【往回】走【逃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现在如果】如此以【凭借】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杀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是】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上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约数,几乎】,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假使,如果】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认为】走【逃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来】坚【坚持】其【他们的】意【想法】。”于是胡骑遂【最终】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监护】其【他们的】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奔跑】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放】马卧。是时会【逢】暮【傍晚】,胡兵终怪【意动,认为奇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半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天刚亮时】,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接应】。

三、文章1-2节内容梳理。

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明确:①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

②孝文帝时因杀虏多,提为中郎。

③景帝时,“李广解鞍惑胡骑”。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④但生不逢时。

四、文章3-7节字词梳理。

后汉以【用】马邑城诱单于,使【派】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属于某人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广以【凭借】卫尉为【担任】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擒拿】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送达】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放置】广两马间,络【用网】而【修饰】盛chéng卧广。行十余里,广详【装】死,睨【斜看】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霎时】腾【腾跃】而上胡儿马,因【趁机】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遇到】其余【残余】军,因【于是】引【带领】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几百追捕的匈奴追赶他】,广行取【边跑边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交执法官审问】广吏。吏当dāng【判决】广所失【损失】亡【伤亡】多,为虏所生得,当【判决】斩,赎为庶人。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居家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带领】一骑出,从【带领】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何况】乃【是】故也!”止【喝令停止】广宿【留宿】(于)亭下。居无何【过了一段时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在这时】天子乃召【召见】拜【任命】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随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躲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射中】石没【没入】镞【箭头】,视之石也。因【于是】复【又】更【再】射之,终【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到】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最红】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就】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共享】之【他】。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始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体格高大】,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说话迟钝,话语很少】,与人居【闲居时候】则画地为军陈【军阵】,射阔狭以饮【比赛射的远近来喝酒】。专以射为戏【消遣】,竟死【一直到死】。广之将【带领】兵,(水喝粮食)乏【缺乏】绝【断绝】之处【环境】,见水,士卒不尽【全部】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宽松】不苛【苛刻】,士以此【因此】爱【爱戴】乐(于)为用。其射,见敌【敌情】急【危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估计】不中不发,发即【就】应弦而倒。用此【因为这个】,其将【带】兵数困辱【吃亏受辱】,其射猛兽亦(自己)为所【被】伤云【语助词】。

第二课时

一、文章3-7节内容梳理。

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 。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

家居蓝田“射猎”;

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

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

还用“广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2、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7)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3、看第4段末,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提示: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二、文章8-11节字词梳理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多次】自【亲自】请【请求】行【随行】,天子以为老,弗许【答应】;良久【过了很久】乃【才】许【答应】之,以【任命】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不久】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已经】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就】自以【率领】精兵走【疾走】之,而【转折】令广并【合并】于右将军军,出【从…出击】东道。东道少【稍】回【迂回】远,而大军行【行之处】水草少,其势不【不适合】屯行【屯结行走】。广自请曰:“臣部【军队编制】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却】徙【改变】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从小】而与匈奴战,今乃【才】一得【得到】当【直面】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当先于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嘱咐】,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让】当【直面】单于,恐不得【得到】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刚刚】失侯【侯爵】,为中将军从【跟随】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抵抗】单于,故徙【调动】前将军广。广时【当时】知之,固【坚决】自辞(徙并)【自己辞决合并】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写信】与广之【到】莫府【幕府】,曰:“急【赶紧】诣【到】部【军部】,如书【如文书所说的】。”广不谢【辞别】大将军而起行【启程】,意【心中】甚【很】愠怒而就【来到】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逃】导【向导】,或【惑,迷失】失道,后(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抓获】而还【返回】。南绝【横渡】幕【沙漠】,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自己的军队】。大将军使【派】长史持L醪【酒食】遗【送给】广,因【顺便】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迷路后的情况】。广未对【回答】,大将军使长史急责【责令】广之【到】幕府对簿【听审受质】。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是】我自失道。吾今【现在】自上簿【听审】。”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出征】接【交战】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调派】广部行【走】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主办文案的官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全】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交给执法官吏】,当【判决】死,赎为庶人。

太史公曰:《传【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也去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其【大概】李将军之谓【说】也?余睹李将军悛悛【诚恳的样子】如鄙人【乡下人】,口不能道辞【不善言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哀伤到极点】。彼【他】其【那】忠实心诚【确实】信于【被】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树下自然被人们踩出一条小路】”。此言【言语】虽小【小事】,可以谕【比喻】大也。

三、研读文章8-11节。

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遭际:

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   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    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    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

悲剧原因:

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见第9段画横线处)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

四、主人物形象

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

李广有如下优点:

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文中通过李广的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尤其是通过中石没镞,突出地表现了李广这位名将的英武风姿。文中还通过他追射雕者遭遇匈奴大队时的勇敢沉着,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在战场上,每遇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极为难得的优秀品德。

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李广“讷口少言”,“宽缓不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随他打仗,乐于为他效力。

但实事求是地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

五、李广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悲剧的深层原因 :

1、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

俗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汉武帝既用之,又阴使卫青掣肘,在人员调配上明显看出偏私,李广性情刚烈、脾气太大,忍不住恶气,受不了这来自内部的诸多压力。

2、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透过“太史公叙广得意处”我们还可以看到李广本人的另一面,应该说李广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在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的李广来说应当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研究一下李广在这方面的表现,不难看出其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

(1)不善言辞(“讷口少言”)、个性太强(“引刀自刭”)、性情冲动(如“杀霸陵尉”)。

李广的“讷口少言”与霍去病的“少言不泄”绝不相同。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直如一乡下老农(“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古往今来,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

李广形象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

李广本人由于英勇杀敌、不畏权贵、简单易从的作风、仁爱士卒的品德,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成为历代文学作品歌颂的对象,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和无限景仰。

周娴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教案(七年级教案设计)

《史记》选读读书笔记

《无韵之离骚》部分教案

高二语文教师教学计划优秀

9月高二选修高三一轮复习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背《报任安书》有感700字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选修语文《河渠书》教案

高祖本纪翻译

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淮阴侯列传(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2022-05-06

项羽之死(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10-31

选修语文《屈原列传》教案2023-11-02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2022-08-02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2022-05-08

高二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设计及原文赏析2022-11-13

《魏公子列传》教学反思2024-01-06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2022-05-24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教案设计2022-09-20

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