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时间:2023-06-08 07:34:55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共19篇)由网友“乌鸡麻辣油”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篇1: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 一、情境引入 师:国庆节放假结束,小狗带来了些鱼想分给它的朋友小猫,一共有几条呢? 生:12条。 师:它想把4条鱼装进一个鱼缸分给一只小猫,可是能分给几只小猫呢?你们愿不原意帮它一起分一分呢? 生:愿意。 二、知识新授 师:黑板上有个鱼缸,跟小狗要装鱼的鱼缸一样,哪个同学愿意上来把黑板上的小鱼帮小狗分一分呢? 师:刚才老师说过,小狗希望分给每只小猫几条鱼呢? 生:4条。 师:所以第一个鱼缸里我们应该装4条鱼进去。 (学生从小鱼中拿掉四个放入黑板上的鱼缸中。) 师:装了1个鱼缸,就是从12里减去1个4。( 板书:12-4) 师:还可以装吗? 生:可以。 (教师再画一个鱼缸,学生再从小鱼中拿掉四个放入黑板上的第二个鱼缸中。) 师:现在装了2个鱼缸,就是从12里减去2个4。( 板书: 12-4-4) 师:还能装吗? 生:能。 师:好,我们继续装,又装了一个鱼缸。 (教师再画一个鱼缸,学生再拿掉剩下的四个小鱼放入黑板上的第三个鱼缸中。) ( 板书:12-4-4-4 ) 师:现在装完了吗? 生:装完了。( 板书:12-4-4-4=0 ) 师:12条鱼我们一共装了几个鱼缸呢? 生:3个鱼缸。 师:我们就说12里有3个4。(板书:12里有3个4) 师:12里有3个4我们除了用连减算式来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来思考。 12=(  )*  4  ,括号里填3 12条鱼,每只小猫分到4条鱼,可以分给(3)只小猫。 师:刚才小狗是4条鱼装一个鱼缸,可是它的小猫朋友很多,刚才的分法只能分给3只小猫不够分。现在它想把2条鱼分在一个鱼缸里,需要几个鱼缸呢?你愿意再帮帮它吗? 生:愿意。 师:拿出你们的练习纸,看第1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圈一圈再填空,几条鱼分在一个鱼缸里的,你就几条一圈。 师:前后两个同学一组,把你们做的结果交流一下,根据你圈的结果说一说12里有几个2,用乘法怎么来思考?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练习纸给大家看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你是怎么分的,也就是你是怎么圈的?圈了几次? 生: 2个一圈,把2条鱼装进一个鱼缸。 师:圈了几次,也就是需要几个鱼缸呀? 生:圈了6次,需要6个鱼缸。 师:谁来说说它的减法算式应该怎么列? 生:12-2-2-2-2-2-2 师:分完了吗? 生:分完了(板书:=0) 师:表示12里有几个2 ? 生:12里有6个2 师:还可以怎么想? 生:用乘法,12=(6)* 2 揭示课题:师:没错,12里有6个2,我们可以想12=(6)*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一分(写课题)。 三、知识巩固 师: 现在我们就用新学的方法来练习。 师: 小狗买了6只苹果,2只苹果装一盘,能装几盘呢?    这道题就是练习纸上的第二题,请同学们圈一圈再答题。 反馈: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装盘的?   你是几个一圈,圈了几次?(2个一圈,圈了3次)   减法算式是什么?(6-2-2-2=0)   表示6里有几个2 ?   可以怎么想?( 6=(3)* 2  ) 师: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把今天的本领掌握得真好!   师:我们不仅能用这个方法来分物品,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   小狗有条18米的彩绳,妈妈给它一把6米的钢卷尺让它去量彩绳,小胖需要量多少次呢?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帮帮小胖,做一做练习纸的第2题。 师:看屏幕,你们能看懂图的意思吗? 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彩绳)   第一次这里表示什么?(6米的钢卷尺,1个6米)   很好,下面就这样接着量下去,自己做题。 反馈: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量了几次?每次量多少米? (3次,每次量6米) 谁能列减法算式?(18-6-6-6=0) 谁能说出18里有几个6?(3个6) 还可以怎么想?( 18=(3)*  6 ) 师:和他一样的同学给自己鼓鼓掌,你们可真棒。   师:刚才的练习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今天小狗准备了一些更难题目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都答出来?   很好,现在进入闯关大挑战! 老师希望每个同学自己先做一做练习纸上的第3大题,里面有5个小题。 反馈:师:老师希望以小组形式来闯关,老师在每个小组中抽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对了你们小组就闯关通过,答错了就闯关失败,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必须要帮助他,听明白了吗? 第一组:10-2-2-2-2-2=0  第二组:18-6-6-6=0   10里有个2 18里有()个6   可以想:10=()* 2 可以想:18=()* 6 第三组:9里有()个3  第四组:20里有()个5  第五组:24里有()个6   想:9=()* 3  想:20=()* 5   想:24=()* 6   第四关:装饼干(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全部闯关成功了,小狗拿了礼物想奖励给小朋友,看,它带来了什么? 生:饼干 师:没错,小狗带来了18块巧克力饼干想装袋后分给大家。你们能帮它一起装袋吗? 老师已经把小狗的饼干画到你的练习纸上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前提必须是正好装完没有剩余,你能直接写出18里有几个几的就直接填空,如果不能直接看出来的可以借助练习纸上的饼干图,你是几块饼干装袋的就几块一圈,看看哪个小朋友想到的方法最多。 前后两个同学一组,把们你刚才想到的`方法交流一下,说说看: 18块饼干,()块装一袋,能装()袋,18里有()个(),可以怎么想。 反馈: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 媒体展示6个结果: 18=(18)* 1  18=(1)* 18  18=(3)* 6  18=(6)* 3  18=(2)* 9  18=(9)* 2 师:想出一种方法的举手?两种方法?三种方法?四种方法?想出更多方法的请举手?   四、首尾呼应 师:同学们的本领真大,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把饼干装袋。那我们回到刚开始分鱼时,小狗把四条鱼装进一个鱼缸分给小猫,表示12里有3个4;后来又把2条鱼装进一个鱼缸分给小猫,表示12里有6个2 ,除了这两种分法外,你们一定还能有其他的分法,看谁的方法多? 反馈:多媒体完整出示12条鱼的其余4种分法。 12=(4)* 3 12=(1)* 12  12=(12)* 1 12=(2)* 6   五、拓展游戏 师:今天,我们通过帮小狗分鱼,闯关题,帮小狗分礼物,我们学会了“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连减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乘法来思考。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需要大家动脑的小游戏,愿不愿意试一试? 师:小巧有20颗非常漂亮的彩色珍珠,她想串成项链。每8颗珍珠能串成一圈项链,20颗珍珠能串成几圈呢? 生:2圈 师:正好串完了吗? 生:还剩下4颗珍珠。 师:没错,没有正好串完,可是小巧想把彩色珍珠正好串完,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1:再加4颗珍珠串成一圈。 生2:去掉多余的4颗珍珠。 师:同学们棒极了,很快就知道怎么帮小亚解决问题,真是个好帮手。

篇2: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

一、情境导入,认识 1/2 (一)小熊哥俩做件好事,妈妈奖励给他们一个饼(板书“1”)让他们哥俩分着吃,熊哥哥连忙说,我来分我来分,说着,就将饼仇成了这样两份,自己拿了一份,剩下的给熊弟弟。把熊弟弟气得哇哇直哭。同学们,你们说说,熊弟弟为什么要哭呢?这样分公平吗?一个饼,我们可以用数学1来表示,这半个饼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脑筋想一想,半个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生思考后发言) 大家可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了方法来表示半个,但各种表示方式标准不统一,就会出现交流,障碍,让我们请教一下智慧老人吧。 (教课件)历史每一个数从发明被普遍认可,都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现在这世界上通用的表示“一半”或“半个”的数是 1/2。 回顾:熊弟弟要想分得这 1/2,就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平均分,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 (二)小熊哥俩分饼的同时呀,小兔姐俩也正在分一个苹果发愁呢?谁来帮帮他们好吗?(请学生上业表演分苹果的过程边分边说)并说明半个苹果用1/2 表示。 二、涂一涂 看来 1/2不仅表示饼的一半,还可以表示苹果的一半,而且不止这样,1/2 其实还可以表示许多东西的一半。 请同学们打开P53涂一涂 1、这里有5个图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涂出它的1/2 (学生动手)。 2、谁来说一说,你涂的是哪个图形的1/2 ,你是怎么涂的。 (学生回答) 三、折一折 同学们真的很棒一下子就将这些图形的 1/2涂了出来,下面我们来动手做个小活动,放松一下 1、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动手折一折(用你喜欢的方法将这纸可均分4份)并用彩色把折线描一描。 2、按照下烈要求做一做。 (1)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的' 2/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的3/4 。 (4)其中的四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的4/4 。 四、认识分数。 (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我们以 3/4为例,(学生回答分别是由三部分组成)哪三部分(DD、4、3)你知道这一条横线叫什么吗?叫分数线,表示均分,分数线下面的4叫做分母,表示可均分的份数(平均分成4份,分母就是4、平均分成2份,分母就是2)分数线上面的3叫做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取3份分子就是3,取1份分子就是1,取2份、分子就是2)那么 3/4就是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五、说一说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数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表示什么,下面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几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六、练一练 你们真的好棒!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学得怎么样?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1) (2) (3) 七、小结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同学们你学的愉快吗?那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老师相信你们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  

篇3:《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 第六册《分一分》 单  位   教  者   课  型 新 授 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体会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重  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  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理 念  一、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二、探究思考,建构新知 创设情境:分苹果游戏 1、引导学生通过2个人平均分2个苹果的操作过程,感知平均分的公平性。 2、引导学生通过2个人平均分1个苹果,思考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初步建立分数的表象,从而自然的引出分数1/2。   (一)操作感知,认识1/2 1、探究圆形的1/2,初步感受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选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圆形的1/2。     2、探究其他图形的1/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感知无论图形的形状、大小如何,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就是它的1/2。 3、了解分数的读、写方法。   动手操作分苹果,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思考并设计半个的不同表示方法,通过比较,体验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借助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找出圆形及其他图形的1/2。感知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分数, 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了解1/2的读、写方法。 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同时,又感觉到分数产生的必要,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洁性,为后续的'分数的认识埋下伏笔。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丰富1/2的表象,感受分数的意义,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三、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四、感受收获、体验成功 (二)认识几分之几 1、在学习1/2的基础上,利用正方形自主探索1/4。从正方形中继续寻找其他分数:2/4、3/4、4/4。感受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几。 2、课堂延伸,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分数。并完成书P53―说一说。 3、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认识分数线、分母、分子。   1、数学书P55―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数学书P55―3判断对错。 3、游戏:找朋友。引导学生根据分数找到对应的图形。通过图形与数的结合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延伸课外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根据已有经验,在正方形中自主寻找分数1/4、2/4、3/4、4/4,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初步渗透分数单位。 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分数,获取初步的数感。 了解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独立完成,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生代表合作把相应的分数与图形放在一起,进一步掌握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体验收获所带来的喜悦。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在开放的氛围中,充分感受、体验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借助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数形结合,为枯燥的概念教学增添活泼的色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感。 自主构建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分 一 分   -----认识分数                          《分一分》教学设计                                   

篇4:《分一分》教案

设计说明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几分之一,就要把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创设实践操作活动,实现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自主提升。

2.为巩固新知,及时安排相关练习。

要想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如何,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及时的练习能对新知的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每个知识点教完之后,都安排了“做一做”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 长方形纸 圆形纸 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一分(一)(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淘气和笑笑去餐厅吃饭,点了2杯果汁和1个披萨,你认为怎样分公平?

2.提出问题。

要把2杯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杯呢?(1杯)

把1个披萨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半个)

3.继续提出问题。

半个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学生动手创作)

4.全班交流。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个别汇报。

师:每个人的表示方法都不同,但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怎样表示才能让人一目了然又便于交流沟通呢?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数,那就是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通过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二分之一”。

师: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这个披萨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板书)

指导学生读、写。(指出“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1份)

2.出示教材67页情境图3。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图形?

生个别汇报。

师:请同学们分别涂出每个图形的,涂完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个别汇报。(引导学生说清楚是怎样涂出每个图形的的。例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

3.动手操作,展示图形的'二分之一。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大家想不想试试动手折出二分之一,并用水彩笔表示出来。从准备好的纸中找出一张你喜欢的图形,开始吧!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折出的图形的二分之一?

学生汇报:

生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生3:把一张圆形纸对折,其中的1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

(把这些图形纸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表示二分之一,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却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4.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不同的分数。(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集体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分数的过程。例如: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份,得到了什么分数……)

篇5:《分一分》教案

第2节分苹果

教材第60~61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操作分实物,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领悟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体验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课件(教材主题图)。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喜欢)同学们知道吗?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又被人们称为“记忆之果”。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被施了法术的苹果(出示课件:关于苹果的图片),如果同学们能够顺利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法术就会自动解除,老师就把这些苹果奖励给大家,好不好?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苹果的价值,并以“被施了法术的苹果”为情境引出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生:图片上共有12个苹果。

师:数得很准确,现在问题出现了:把这些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预设:

生1:我1个1个地分,每堆分4个。

生2:我2个2个地分,每堆分4个。

生3:我4个4个地分,每堆刚好是4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信息,根据提出的问题动脑思考,感受分法的多样化。

师:你们能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真棒!老师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同学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课件)把这些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可以利用学具盒里面的圆片或小棒动手摆一摆。

预设:

生1:我用学具盒里面的小棒代替苹果,每4个分成一份,正好分成3份,所以需要3个袋子。

生2:我用学具盒里面的圆片代替苹果,每4个分成一份,也是正好分成3份,所以需要3个袋子。

师:说得真好,大家都很棒,动手动脑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

生1:都是分12个苹果,都是平均分的。

生2:分完后,每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的。

……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发现了这么多相同的.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思考,对知识进行梳理。

师: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下面的问题你一定也能解决吧!快来帮帮小动物们分一分它们喜爱的食物吧!

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思考后独立解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

分苹果

分成3堆,每堆4个。

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

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分苹果”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盒“分一分”“摆一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节课教学活动安排中,让学生个个参与,真正“动”了起来。

篇6:《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水果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交流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苹果图)

师:老师今天决定把4个苹果奖励给两位表现优秀的同学,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才公平呢?大家帮帮老师好吗?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呢,该怎么分呢?

如果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那又该怎么分呢?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分一分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师:(课件演示不平均分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平均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认识1/2

师:那一半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去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表示一半的?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展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那另外一份呢?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你更喜欢用哪种呢?

(学生交流回答)

2、涂一涂,进一步体会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表示1/2的?(指名学生黑板上边展示边回答,师适时强调平均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2

3、进一步认识分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你能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到其他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板书收集学生创造的分数)

(1)生展示自己得到的分数,正方形折出1/4

师: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认一认,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3/8……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课件演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直观学习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巩固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小结: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你能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借助黑板上的分数巩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交流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试一试。

﹙1﹚出示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展示交流)

2、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智勇大闯关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篇7:《分一分》教案

设计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好几样东西混在一起的现象。如果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如多种粒状的农作物、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色彩的蜡笔……混在一起,在要使用的情况下,必须提前把它们一样一样分出来。为培养小朋友分离常见混合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合适分离工具的兴趣,我设计了科学活动:分一份。

活动目标:

1.动手动脑,尝试用小工具分离豆豆混合物。

2.通过工具使用比较,找出最适合的分离工具,并能清楚表达分豆过程。

3.初步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贴有花生、绿豆、小米标记的整理箱各1只,装有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的整理箱1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共计40小盒。

2.8人操作台3张。

操作台(一):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大孔、小孔箩筐各8只,白色分类盒24只。

操作台(二):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勺子8把;空碗24只。

操作台(三):托盘8只;花生、绿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夹子8把;空碗24只。

3.灵动操作台1张,放置3套不同工具的操作分离材料。

4.幼儿选工具记录单20张,五角星贴纸若干张。

5.分离混合物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今天食堂的阿姨遇到了麻烦事,一不小心把花生、绿豆、小米三种混在一起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出示小工具,猜想最适合的分豆工具。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勺子、夹子、箩筐3种分豆工具。

2.请你们猜一猜,什么工具最适合分豆豆?

3.请你在你认为适合分豆的小工具后面贴一个小星星。

4.请认为勺子(箩筐、夹子)分豆最适合的小朋友举手。

三、根据猜想,使用工具分豆。

1.你选的小工具真的是最适合的吗?

2.到底哪种小工具最适合分豆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

(1)分的时候,请你先看看、想想托盘里整齐的放着什么?分出来的豆豆可以放哪里?然后再动手分。

<<<12>>>

(2)混在一起的3种豆豆全都分好了,放哪里呢?

(3)分好了还可以试试用其它小工具分豆。

(4)送豆豆时要看清标记。

(5)送完豆豆,请把桌上的.工具一样一样放回托盘。

四、集中幼儿交流小工具分豆,比较出最合适的分豆工具。

1.你刚才用了什么工具分豆?(请你在小工具的大拇指下面贴上小星星)怎么分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3.用什么工具分豆的小朋友最先分完?他们为什么会最快?

4.我们请3个小朋友选用不同的工具来比一比。

5.请用箩筐分豆的小朋友介绍:你是先用小孔箩筐还是大孔箩筐分豆?我们看到了什么?

6.教师小结箩筐有孔的特性,便于分离大小不一的物体,是3种工具中最适合分豆的工具。

五、全体幼儿体验用箩筐分离豆豆混合物。

1.用大孔、小孔箩筐交替使用分豆真好,你们想不想都来试一试?

2.3种混在一起的豆豆全分完了,请把最后一颗小星星送给小箩筐,贴在有两个大拇指标记的最下面一格。

六、看视频,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离方式。

1.混在一起的豆豆需要分一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分一分呢?

2.幼儿观看视频,拓展生活经验。

3.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会一不小心混在一起,为了使用需要,必须想办法把它们一样一样分离出来。小朋友还可以动手帮忙分些什么呢?回去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一起找一找,分一分。

4.食堂送豆结束活动。

篇8:《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

1、例2及第767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具准备:8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个盘子,24支铅笔。 学具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 1.教学例1 (出示一堆桃子)教师: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个吗? 教师:我们来帮它数一数。 学生数出后,教师板书:8。

教师: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出示猴妈妈的话:把这8个桃子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 学生读猴妈妈的话,教师板书:4。

教师:你们能帮小猴分桃子吗?用小圆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2。

教师: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说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 议一议: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出示24支铅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每6支装一盒(教师可以示范装一盒), 可以装几盒?

教师板书:246 教师: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吗?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4。

教师: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学着用3句话把分的过程说清楚,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怎么样?

把24支铅笔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

(2)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写算式。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先独立分,再全班交流。(学生可以平均分成几堆,也可以按每几根一堆平均分)能说出3种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确的自评为三星级,自评表上画3颗五星;说出2种分法的为二星级;说出1种分法的为一星级。

(4)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课堂活动第3题)引导学生说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个分成1份。

四、课堂小节: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表内除法 分一分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西师版二年级上册中第六单元“表内除法”第一节课的内容。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设计的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 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问题一下去,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为了引出平均分,还颇花了点时间。因此在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几种分法,哪几种分法最公平啊,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几种分法找出来了,我马上追问:为什么这几种分法是公平的呢?学生七七八八地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获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接着的试一试,在动手操作、不同分法的交流过程中,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我认为本教学设计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支铅笔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篇9:《分一分》二年级数学教案

《分一分》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73页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习近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葡萄、盘子、盒子。学具:五角星、小棒、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说一说你分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分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分五角星,初步感受平均分

教师:同学们,能把6个五角星分成两堆吗?

学生独立分五角星,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汇报各种分法,并把学生的不同分法都呈现在屏幕上。

教师:哪一种分法最特殊?为什么? 学生:分成3和3,因为每堆一样多。

教师: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把8个五角星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是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几种不同的分法,并讨论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2.探究按每份相同的个数平均分的方法

(1)分葡萄。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例2)爸爸生日那天,妈妈买回18串葡萄,叫小华放在几个盘子里。妈妈说:“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爸爸说:“小华,如果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呢?”

教师:小朋友,你愿意解决哪个问题呢?先猜一猜可以装几盘,再用学具代替葡萄分一分。

学生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教师:这些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以小组为单位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分18串葡萄每盘放几串放几盘把学生的记录单按每盘放的串数多少整理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越少。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等。(学生能发现多少算多少,教师不作要求。)

3.探究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1)玩扑克牌。

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都是把每一份分成了相同的数,也就是平均分。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分东西时不知道每份要分多少个,只有分完了我们才知道结果,比如玩扑克牌。你们玩过扑克牌吗?摸牌的时候是怎么摸的?

学生:一人摸一张,摸完一圈再继续。

教师: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叠扑克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玩扑克牌,每人可以摸到几张呢?

(准备的扑克牌够每人摸4张)小组合作摸桌上的一叠牌。

教师:你摸了几张牌,猜想一下你的同伴摸了几张,为什么?摸扑克牌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每组再增加一些扑克牌。现在要想把这些扑克牌平均分给一组的同学,你有更快的方法吗?

小组内先讨论,再摸牌。各小组汇报摸牌的方法。

可能的方法有:

学生1:每人每次拿2张。 学生2:每人每次拿3张。 学生3:每人每次拿的肯定比4张多。

学生4:先每人一次摸5张,再看剩下的张数,决定每人再摸几张。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法:为了保证结果是平均分,每人每次拿的扑克牌要一样多。

(2)分铅笔。

教师出示12支铅笔。

教师:现在老师手里有12支铅笔。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成3份,猜一猜,每个盒子放多少支铅笔?

随后学生动手分一分,交流各种分法。并请每次向每个盒子里装4支铅笔的同学介绍他的思考过程。

三、课堂游戏

做第73页课堂活动第3题。

(1)介绍游戏规则:小组活动。轮流一人抓一次豆子,再把这些豆子平均分。能平均分成2堆就加2分,能平均分成几堆就加几分,再累计分数。其余同学如果能补充说出不同的平均分法,就给这位同学加1分。活动结束,每小组评出一名冠军。

(2)教师示范抓一些豆子,请学生平均分豆子,并计分。交代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好玩的或你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还想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的知识吗?

篇10: 数学《分一分》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再按另一特征把已分类的物体作二次分类。

2、尝试运用语言表述分类的两个层次的特征。

3、提高操作的兴趣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朋友,你们看一看,有趣的朋友是谁?(图形朋友)

2、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2)请幼儿尝试给图形分类。

(3)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特征为图形分类的。

3、学习二次分类。

师:我这里还有几位图形需要分类,你们看看可以怎么分(演示课件,出示图形娃娃)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看看这里都有什么图形?它们除了形状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类。

(2)贴标记。

师:在分类之前,我们先贴一些颜色标记。?请幼儿按颜色标记给图形分类。

(3)师:你们看看红色标记里面都是红色图形,这些图形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4)请幼儿将图形按照形状再分类。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或玩具进行分类练习。

篇11: 数学《分一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分一分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为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分类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开放性。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到学校来上学,爸爸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书包、铅笔盒,到学校又发了学具盒,书包放在抽屉里,铅笔盒和学具盒放在桌面上。你们知道铅笔盒里放什么吗?(指名说)学具盒里又放什么呢?(指名说)

有一个小朋友把铅笔盒和学具盒里的东西弄乱了,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帮她吗?能帮她分一分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新课

1、出示图

看一看,桌上有哪些东西?

2、讨论: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

汇报。

指出:数学课要用的,比如:认识的图形、小棒等,才放在学具盒里。

3、讨论:哪些东西放在铅笔盒里?

汇报。

指出:不仅数学要用的,其它课也要用的,比如:笔、橡皮、小刀、尺子应该放在铅笔盒里。

4、我们刚才根据用途来进行分类,帮助了别人。小朋友还想不想再分一分?

三、练习(想想做做1-4题)

1、第1题

下面图中,先看第一行,哪个动物能在水中生活?第二行呢?

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核对。我们用圈的方法把这些动物分成了哪两类?

2、第2题

小朋友都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买过东西,买完东西装进袋子时,会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

指出:把吃的和用的分开放。

看图: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怎样放合适?

讨论,汇报。问:这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3、第3题

看图,他们各在哪里行驶?

一个一个说:各在哪里行驶?

你会它们进行分类吗?试着分一分.

汇报.问:这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

4、第4题

看图互相讨论:可以怎么分?

汇报.

指出:没有要求我们按什么分时,可以自己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按水果和菜;一个和几个;不同色彩;能不能生吃;甜和不甜等等,进行分类.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把东西进行分类时,如果有要求,就按要求进行分类,如果没有要求就可以找出不同之处再进行分类,这时候答案就不是唯一的。

篇12: 数学《分一分》教案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的第二课时《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意义。而本节课是在前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并为后续学习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作以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2、过程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从中感受时间的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

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教法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农远资源中的课件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课伊始,我利用学生语文课上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图片,(播放课件)听一听,还记得这是谁吗?对了,这是咱们学过的《一分钟》这篇课文里的小元元。让我们再来回忆一遍。对于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是啊,一分钟很重要,那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分能干什么。(板书课题:一分能干什么。)由元元因贪睡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为切入口,从而引入一分钟能干什么,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究的“场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这里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认识秒。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小钟表放在耳边听听,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在学生兴奋的回答中追问:这 “滴嗒”声是钟表上哪个针发出的?哪根针是秒针呢?对,钟表上最细最长,跑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这样把学生的视线拉回到秒针之上,那你知道秒针滴嗒一声走多远?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秒针滴嗒一声走1小格。我马上给予肯定:对,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那秒针走5小格是几秒呢?(课件演示秒针走5小格)。走8小格呢?这时,我并没有满足学生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秒,我和学生一起投入到有趣的“我是小秒针”活动: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秒针吧,请你闭着眼睛用自己的一只手臂表示秒针,嘴里发出滴嗒声,走出1秒, 5秒, 10秒,学生模仿秒针,一步步从自己身边找到秒的影子。学生的估计能力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提高,为估计一分有多长奠定了基础。然后我及时抛出问题:猜一猜一分钟内能听到多少次秒针走的滴答声?很自然的进入了第二个层次。

第二层次: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学生认识分与秒的关系存在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1分钟内秒针走了多少小格?充分让学生猜想,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认真思考,秒和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很容易就发现:秒针走一圈,分针刚好走了一小格,从而得出结论“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实践体验,感受一分钟

一分钟是抽象的,如何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在学生心中深深扎下根呢?我觉得只有让他们体验体验再体验,在农远资源设置的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能力。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一:体验1分钟

用课件上的钟面计时1分钟,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读课文、写字、数心跳、画画等。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同学在参与中体会到一分能做很多事情。

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体验一分钟,提高估测的能力,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呢?学生用拍桌子、在原地跳、数数、点头、跺脚等方式来估计1分钟。接着听一首歌曲,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这首歌大约用了几分钟,(课件出示)在反馈时我找估计比较准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用什么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让学生从估计一分钟到估计几分钟的过程中学会从生活中找到一些规律,提高估测能力,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是还有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汇报的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思路,以点带面。

活动三: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首先让学生看一分钟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然后让学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教师计时。活动后交流: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

四、巩固运用,实践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道不同层次的习题。(课件出示)

第一题旨在训练学生时、分、秒之间关系的转换。

第二题旨在训练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时间单位。

五、师生互动,全课总结。

课已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我在音乐的伴随下,给学生介绍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课件出示,教师读)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20汶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最后,我总结性提问:“刚才大家都尝试了在1分钟里做了一些事情,那么你感觉1分钟的时间怎么样?以前你有没有过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后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惜时习惯。

六、应用

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具体形象、声音、色彩发展的年龄阶段,利用课程资源提供给我们的画面和声音,学生就能投入到画面中去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因此,本节课我以农远资源中的课件为主线,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板书设计:

一分能干什么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一分=60秒

《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一分钟的概念,这样的板书,突出了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篇13: 数学《分一分》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 老师展示物品卡。

(2) 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篇14:《分一分》幼儿园教案

《分一分》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2、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将卡片分开;本文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尝试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进行分类,或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3、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篇15:分一分

分一分

教案(序号 2  )

课题

分一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8  月 25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课后感受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篇16:《分一分》幼儿园小班教案

《分一分》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 老师展示物品卡。

(2) 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篇17:大班《分一分》优秀教案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一分钟》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描写的是二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本课教学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在愉快的请境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感,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体会到“分秒必争”。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1、音乐磁带、生字卡片(闹钟形)、小黑板。

2、小实验:

⑴ 数一数:

一分钟我的心脏跳了几下?

⑵ 试一试:

一分钟我能读几个学过的生字?

⑶ 比一比:

一分钟我能拍几下皮球?

⑷ 想一想:

一分钟我还能做些什么?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刚才的课前准备正好用了一分钟,一分钟过得可真快呀!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做了几个有关一分钟的小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实验结果。

(注意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

二、游戏活动,愉快识字

1、这短短一分钟,小朋友们做的事真不少。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一分钟认识的生字最多?

2、出示小黑板,红色标出生字及拼音:

闹钟 丁零零 哈欠 迟到 叹气 决定 后悔

要求:

自个儿说说你认识哪个生字宝宝,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认识它的?

3、(一分钟的轻快音乐。)学生自主识字。

4、指名反馈,评选出数名“识字大王”。

反馈时注意正音,同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各种方法认识生字。

5、认读巩固生字,并引导学生按识字方法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6、(出示无拼音词语。)认读词语:

⑴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认读词语,特别指导朗读“丁零零”、“哈欠”,注意轻声。

⑵ 读好“叹气”、“后悔”,体会词意。

三、谈话揭题,书写指导

1、一分钟的确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但通过刚才的一分钟识字游戏,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分钟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鲁兵叔叔写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2、读课题。

3、书写“钟”:

⑴ “钟”是生字,我们不仅要记住它,还要写好它。看看“我会写”中的“钟”,你们发现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反馈:左窄右宽、悬针竖等。)

⑵ 师范写,生手书空。

⑶ 生书写,师指导。

4、书写“哈”、“叹”:

⑴ 再读读其余7个字,你们发现哪几个字和“钟”一样,也是左右结构?

⑵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两个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口”字旁书写特点。)

⑶ 生书写──前后桌当小老师互评,打“”。

四、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后请生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师随机板书。)

2、生自由练读,并标小节序号。

3、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要求正确、通顺。

五、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听,丁零零,闹钟响了,该起床了,可元元呢?

(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元元为什么不准时起床?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侥幸、无所谓等语气。)

⑶ 演一演。

2、齐读第一小节。

3、再多睡一分钟,真的不可能会迟到吗?瞧(出示插图),可当元元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老师、同学、元元三个角度来描述图意。)

4、根据生反馈情况随机学习第二句描写元元的话和指导朗读第三句李老师的话。

5、随机出示第五小节第二句:

⑴ 读一读。

⑵ 想一想:

这时候,元元又会怎么想呢?

(随机指导朗读,读出后悔、懊恼、羞愧等不同语气。)

⑶ 演一演。

⑷ 首尾两句话对比朗读。

6、齐读第五小节。

六、结课

唉,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耽误了学习,元元后悔极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故事,帮元元把这丢失的20分钟找回来,好吗?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少字词新朋友。瞧,它们又来了(出示“找找说说”)。不过,它们学孙悟空会分身术,如:口字旁和“又”组成“叹”,“叹气”。比比谁找到的`字最多?

2、生反馈,师板贴生字,板书词语。

二、自主写字,培养能力

1、书写“迟、闹”:

⑴ 板贴:

“迟、闹”。

瞧,这两位生字朋友请小朋友们给它们写名片,愿意吗?好,比比谁写得最好看?

⑵ 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半包围、“市”不出门、“尺”缩脚等。)

⑶ 师范写,生手书空。

⑷ 生描红,临写。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2、书写“欠、元、包”:

⑴ 板贴:

“欠、元、包”。

它们看见小朋友们写得名片这么漂亮,也忍不住来请大家来给它们写名片,愿意吗?

⑵ 自主观察字形后同桌交流书写要点。

⑶ 生书写。

⑷ 同桌互评打。

三、指导朗读,体会感悟

1、元元仅仅多睡一分钟,却迟到二十分钟,我们再读读课文,帮他找原因,好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师生交流讨论,随机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 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指名读,注意读准多音字“背”。

② 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他为什么叹气?

此时他心里怎么想?

练读、指名读等形式指导朗读(自责、叹息的语气)。

⑵ 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指名读,要求正确。

② 看插图,说图意。

③ 此时,元元心里又会怎么想?

④ 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元元说的话。

⑶ 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正为元元不懂得时间的宝贵,没有分秒必争,所以耽误了半节课。元元后悔极了。这时,元元心里又会怎么想?

5、小结:

短短的一分钟真重要呀!你们知道吗?织布机一分钟要转700转,数码打印机一分钟能打印806页!相信元元以后一定会珍惜一分一秒。

6、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有其它有关一分钟的故事吗?

四、作业(任选一项)

1、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2、续编故事《元元的明天》,说一说。

篇18:大班《分一分》优秀教案

课时计划

课题7、一分钟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材分析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具

1、制作闹钟形状的生字卡片。

2、制作一个挂钟演示图。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①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②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③引导质疑。

二、初读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②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①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②学生朗读课文。

③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④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⑤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A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B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⑥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⑦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⑧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⑨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①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③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④再次朗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几遍。

五、拓展活动: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词,全班读两遍。

小组内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做找朋友的游戏。问:我是闹钟的钟字,我的左边是金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答:我是钱,左边也是金字旁,你的朋友在这里。

猜迷。

A、动作谜语:老师做打哈欠的样子,让学生从字卡中找到哈欠二字。

B、字谜:门里像市场(闹)。每人用心干(悔)。走了一尺远(迟)。每次少两点(欠)。

二、朗读感悟:

①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说说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

②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展示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全班齐读。

三、组字、组词练习:

①出示习题(课后找找说说)。

②指名读小泡泡里边的话,引发思考。

③师生共同做组字、组词练习。

四、指导写字:

①整体观察,找出重点。

八个要求写的字中有六个是既要认读又要书写的字:欠、钟、叹、哈、迟、闹。这八个字中,有独体字、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不容易写好的字是迟、闹。

②重点指导。

叹、哈:两个字都有口字旁。书写口字旁时要注意:写在左边偏上一点,要写小一些。

闹:是半包围中上包下的字,里边的市字不能冲出门外。

迟:里边的尺字捺变点;走之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平捺,要托住尺。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展示自己搜集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说说自己对名言的体会。

布置作业1、读生字、读课文、写生字。2、33页《找找说说》。

板书设计我会认:钟、零、闹、哈、欠、迟、叹、决、诲

我会写:欠(欠条)元(几元)包(书包)钟(钟面)叹(叹息)哈(哈欠)迟(迟到)闹(闹钟)

课后小结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认字游戏,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认识生字。

篇19: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2、探索将同一形状的图形用不同的方法四等分,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绳子每人一根;各色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份。

2、正方形不同方法四等分图示卡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

(1)师出示一根绳子,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我们来学魔术师变魔术,好吗?变什么呢?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2)幼儿操作变魔术,师观察。要求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说说你是怎样变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个别)

(4)小结:把一个整体分成一样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教师提供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1)幼儿操作,师观察。

(2)幼儿反馈尝试结果,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示卡。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四份是一样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3)小结。

3、再次尝试,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不同方法。

(1)师:“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多个正方形,请你们再来试试,想办法分一分,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哦!”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鼓励幼儿探索正方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3)幼儿交流自己的不同方法,师和其他幼儿验证。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的。怎样证明这四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图形分成了一样大四份?”

——是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正方形的四等分图示卡。

4、延伸活动:

(1)师:你们平时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种方法?(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分蛋糕、火腿肠、饮料等。)

(2)老师布置一个任务:你回家试试用四等分的方法分一分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认识方向》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课题组成员许云平的研究课教案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郑应芹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秒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案:认识平均分

大苹果分给谁小班社会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级上分一分教案(共19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书包2022-12-22

《分一分》二年级数学教案2023-08-25

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022-0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说课稿2024-01-01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教学反思2022-11-03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案设计2023-03-09

分数的意义五年级下教案2022-08-14

图形对应幼儿园教案2023-02-23

储藏室600字作文2022-12-28

小数乘除法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