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共12篇)由网友“鹅瘪”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
第二节 欧姆定律 导学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欧姆定律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8-P7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定义式:I=U/R。
3.在国际单位制中,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电流的单位是A。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写出欧姆定律的另外二个推导式。
答:U=IR,R=U/I
2.完成例题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分析:已知U=12 V,R=30 Ω,则应该运用公式I=U/R来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完成例题2:如图17.2-1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求电阻R的阻值。
分析:已知U=6 V,I=0.3 A 求电阻R,则应该运用公式R=U/I来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4.能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导体的电阻吗?
答:根据公式 R=U/I可以知道,如果知道了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5.阅读P79科学世界,了解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尝试画出电路图。
答:
6.由I=变形得到R=,某同学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这句话对吗?
答:不对,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但电阻的大小等于它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运用欧姆定律来进行计算的时候,所有的单位都要先换算成国际单位。
2.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在计算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如果一个题目中有多个U、I、R,应用不同的下标加以区别,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
课后习题
【即时练习】
某定值电阻两端是2.5 V,此时流过的电流是300 mA,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电阻阻值是多少?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篇2: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泡灯丝电阻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电阻的测量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80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过程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解:由R=得R===18Ω。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叫伏安法。所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
3.在测量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应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阅读P80图17.3-1,我们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该怎么连接?为了让测量的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应该怎么做?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比较一下这些设计方法的优劣,画出本组的电路图。(在PPT上展示右图)
3.动手做一做:对照电路图,选择好正确的量程,连接好实物,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值。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对应的阻值,完成下面的表格。
4.想一想: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什么作用?
答:(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以便进行多次测量。
5.如果将上面的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多测量几次,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有什么变化规律?
答:小灯泡的阻值是变化的。变化规律是通过的电流越大,灯丝的阻值越大。
6.我们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时候能否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答:不能,因为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是一个定值,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没有意义。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本实验中,手和眼的分工不同:手移动滑片,眼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为了保护电路,滑片先置于阻值最大处,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要让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小到逐渐变大。
课后习题
【即时练习】
完成P81-P82第1、2、3、4题。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篇3:九年级物理复习总计划
九年级物理复习总计划
九年级的物理教学马上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由于距离中考大约只有15周的时间,学生在校不能进行补课,所以复习时间就显的非常紧张,加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的基础掌握较差。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3月14日--5月13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虽然复习时间有限,但我必须保证复习的质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抓好学生对基础掌握及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各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学生后期厌学情绪逐渐加重的特点,把力学、电学放在复习的首位,之后进行声学、光学、热学的复习。复习前先给学生发基础知识试卷,让学生在家记忆,课堂提问,提高复习效率,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课后辅导。在学生对所有知识点背诵如流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并掌握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
并针对每一单元进行专题练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做到逐一指导。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尤其抓好边缘生的基础知识提问,对背不下来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找他们了解原因,并指导他们记忆,让他们认识到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
(2)中考题中多数以基础为主,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抓住书本,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概念产生的原因,明确书中每一幅图的物理意义,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会进行所有的单位换算。
(3)由于时间紧迫,在第一轮复习中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一道习题都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每堂课都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教师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6)注重思想教育以及和学生的感情沟通,不让学生由于复习任务重而产生厌学情绪,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边缘生真正获得收获,学优生得到提高。
二、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5月16日--6月3日)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轮复习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有针对的进行复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A、力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许要5课时。
B、电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5课时。
C、光学作图、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D、热学实验、计算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个专题的复习都要用代表性,切记面面俱到,造成学生视觉疲惫。
(2)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习题题。严格按考试说明出题,不出繁、难、偏、怪题。力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分析思路,切记让学生死记硬背。
三、第三轮综合复习(6月6日--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主要进行习题训练,根据中考的考试模式,配备相应的习题,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答题技巧。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节课的习题量、题型的难度要接近中考并略高于中考的要求,使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2)习题完成时教师要及时检查及时讲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4)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对于存在的知识疏漏重点联系,提高成绩。
(5)立足一个“透”字。对于典型习题要讲透;要展开;并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开发。
(6)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7)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要发现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适应考试。
篇4:初中人教版物理总复习重点资料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篇5:初中人教版物理总复习重点资料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 S /2(注意: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
四、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六、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呐系统)
2、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装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篇6:初中人教版物理总复习重点资料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二、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生活中、生产中、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雾凇、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篇7:初三物理总复习课件(一)(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
作者:李洪烈 作者单位:无 简介:本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在开始画面点击右下角的箭头按扭即可停止音乐,再点击一次此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菜单,注意时间有限,本人只做了第一单元,其他单元有待开发。点击第一单元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体。然后一直点击下一页即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点击“演示”按扭可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另外还有许多文字按扭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大家自己去试吧!当进入原子结构动画演示时,课堂教学已基本完成,点击课堂检测按扭进入检测画面,直接点击选项,然后按提交,即可进行电子评分,对回答较好的同学可以给与鼓励画面(点击“鼓励”按扭),鼓励画面下方的返回按扭可以返回检测画面,另外进入下一页前,请点击“停止背景音乐”按扭,此音乐用来在给学生思考是以便欣赏一边做题。最后进入作业布置,点击提示按扭可以出现动画模拟演示。言毕,说明较长,劳烦了!
相关课件:篇8: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
常用估算量
1.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2.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3.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4.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5.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6.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7.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8. 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
9. 长度:成年人手掌张开大约20cm 中学物理书籍宽度大约20cm 10. 电流: 计算器100μA 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11.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 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 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 白气:液化现象
14.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 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 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6. 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 =10-
4m2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 v计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力学 1.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2)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kg/m3 , 通常用字母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1L=1dm3,1ml=1cm3,1g/cm3=1000kg/m3. 3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4.密度的应用: (1) 利用公式ρ=m/V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m = ρV求质量。 (3)利用公式V =m/ρ求体积。 5.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单位是m。单位换算:1m=10-3km. 1m=10dm. 1m=102cm. 1m=103mm. 1m=106um. 1m=109nm 6.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7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单位是m/s. 8.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9.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10.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12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且方向相同,则合力为F= F1 + F2 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若两力方向相反,则合力为F= F1 - F2 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1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14.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5.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 * 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 * 状态. 16.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可能是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 (3)会用连心线长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与圆相离; (2)当时,圆与圆外切; (3)当时,圆与圆相交; (4)当时,圆与圆内切; (5)当时,圆与圆内含;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用坐标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回顾知识点时,可互相交流. 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明确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发现判断和解决两圆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难 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建立图形和语言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过程:(25分钟) (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认知:设计有梯度的自学内容 预习教材125页,完成下列作业: 1.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1)绷紧的琴弦、黑板的边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 (2)手电筒、探照灯的灯光给我们以 的形象。(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 自学课本第125页,弄清下列问题: 1、线段、射线、直线的画法.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有 个端点。 2、把“线段”作为最基本的原始概念,试用“线段”填空: ①将线段 就形成了射线; ②将线段 就形成了直线。 联系: 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 类型 端点个数 延伸方向 可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3下列给线段取名正确的是:( ) (A)线段M (B)线段m (C )线段Mn (D)线段mn 4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 (A)射线BA (B)射线AC (C )射线BC (D)射线CB 达标练习:如图所示,已知三点A、B、C 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 画出直线AB (2) 画出射线AC (3) 画出线段BC (二)合作探究(时间:8分钟) 小组探讨做一做 (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探究:经过一点可以画 直线, 经过两点能画直线,只能画 。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 直线, 简称“两点 直线” 应用:1.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参照线,这根参照线就是直的这其中的道理是: 。 2. 木工师傅锯木版时用墨盒弹墨线,这其中的道理是: 。 总结三线的特点:直线、射线和线段,为人正直腰不弯。直线本领大,身体无限长;射线向一方,一端无限长;线段最乖巧, 只在两点之间跑.篇9: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
篇10: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
篇11: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作文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作文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本单元话题为“学会学习”,与之相关的话题作文主要为谈论英语学习方法,这是各地中考英语真题中最常考的话题作文之一。写作时可根据具体要求或提示,对相关的学习方法提出建议。
写作此类话题作文的常用表达有:
(1) What about listening to…?
(2)There are three good ways to...
( 3 )If you do this, you will...
( 4 )You could try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by...
( 5 ) is also good idea to ... because...
( 6 ) This will hope you to...
【典型例题】
为了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某初中英语学习报正在举办以“how to be a good learner”为题的征文比赛,请踊跃投稿。
【优秀范文】
How to be a good learner
To be a good learner, we should have good habits and ways of learning.
We need to get ready for our lessons before class and always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After class, we must go over the lessons and finish our homework on time. It’s good to study in groups and help each other. We should do more reading in our free time. If we have any problems, we’d better ask others for help. As a student, working hard is important, but don’t forget to do sports and keep healthy.
I think all above is helpful to us to be a good learner.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本单元是围绕节日这一话题展开的,是大家较为熟悉的内容,要想写好这个话题的文章,首先要注意其体裁,通常是电子邮件式的说明文,介绍一两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涉及节日名称、时间、含义及主要活动,还应谈到你喜欢该节日及理由。
写作此类话题作文的常用表达有:
(1) I love…because…
(2) It makes me feel...
(3) During this festival, people...
(4)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for centuries.
(5) My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 is...
(6) It is celebrated in\on...
【典型例题】
假如你是李磊,你的美国笔友Tom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请你用英语给他写一封80 词左右的电子邮件。介绍一两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优秀范文】
Dear Tom
I am very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spring festival.
It’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It comes in winter.
It’s time to get new. We usually clean and decorate our houses carefully before it comes. I always help my mother clean the windows and wash the clothes. We put on Chunlian on the doors and chuanghua on the windows.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the last year, and say hello to the New Year. Everyone goes home to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no matter how far it is. They must have dinner together on that day. They must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say “Happy New Year” to them. When the kids greet their grandparents, they can get money.
篇12: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作文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作文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Unit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aurants are?
本单元介绍如何指路,也是写作要涉及的话题。
写作此类话题作文的常用表达有:
(1) My name is... and I'm from...
(2) I'll be coming to your school for...
(3) Turn left/right to...
(4) Go straight along...
(5)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典型例题】
你有两张红旗剧院的戏剧票,想要邀请Rob和你一起去看。请你给他写封信,邀请他并告诉他具体该怎么到达红旗剧院。
【优秀作文】
Dear Rob,
Are you free next Sunday? There will be a concert in Hongqi Theater. I have two tickets and I hope you can go with me. Now let me tall you how to get there.
First , you can walk along Zhaowuda Road after you leave your home. Then turn left onto Third Street. Go straight along Third Street. When you get to Walking Street,turn right. Then go along the street until you see Hongqi Theater on your right.
I will meet you at the gate of Hongqi Theater.
Yours, Liu Ming
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本单元话题为“我们怎样变化的”,主要围绕人或事物从过去到现在所发生的变化展开描述。写作时首先要理清写作的逻辑顺序,注意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在句式的使用上,既可用used to do/be…,but now…,也可以直接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情况,用一般现在时描写现在的情况,各种句式交替使用,以免文章显得呆板。
写作此类话题作文的常用表达有:
(1) …used to do/be
(2) How/what about you?
(3) …has/have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
(4) 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 I used to...
【典型例题】
请你以Changes in people’s life 为题描述最近几年人们生活上的变化。词数80词左右。
提示:1. 人们的联系方式、娱乐方式的改变
2. 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居住环境的改变
【优秀范文】
Changes in people’s lif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life in the last few years.
In the past people kept in touch with relatives or friends mainly by sending letters. They would listen to the radio for new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hildren used to go to school by bike. Big families had to share small rooms.
Now people can talk to others by telephone or on the internet at home. When they are free, they watch the news and other programs on TV. Some families are rich enough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in their own c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in big and bright apartment with several rooms.
In a word, people live better than before.
★ 初中物理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 初中体育备考计划
★ 初中物理的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总复习教案(共12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历史上册人类迈进“电气时代”教学设计2023-04-23
九年级物理压强计算题的教学反思2023-08-25
第二节?林业、牧业和渔业??教案示例2022-08-16
物理教案2022-05-06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新文化运动教案优秀2022-10-05
九年级物理教案2022-08-0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2023-08-05
八年级下物理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12-03
高中物理组工作计划2023-06-13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