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

时间:2022-09-22 07:34:01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精选16篇)由网友“榴莲斩立决”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

篇1: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过程方法

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视频:“烧”氢气的环保汽车】,介绍一种利用氢气作燃料的环保汽车。且启发学生,氢气既然可以作燃料,说明氢气可以燃烧,那么可以随意点燃吗?观看视频,学生情绪瞬间高涨,对氢气作燃料,产生很大兴趣。但又对氢气燃烧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担忧。

教师引导学生,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有可能引起爆炸。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验纯氢气的方法学生产生疑问,该如何对氢气进行验纯呢?

学生认真观察

环节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1】氢气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呢?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答案有:水,双氧水,甚至有猜二氧化碳的。此时,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小组同学进行排除二氧化碳。从氢气是环保燃料的角度,生成物也不太可能是双氧水,最大的可能是水。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小组交流,猜想生成物,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做完实验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氢气燃烧的产物确实是水。

【问题2】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并说出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并根据前面

已有的知识储备,小组之间讨论,并做出判断学生各小组进行思考,交流

依据规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初步判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刚才的反应是一个生成水的化合反应,我们利用反应物的元素组成来判断生成物水的组成。学生表示赞同,并思考

环节三、课题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3】

你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来推断出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们可能会说出不同答案:

学生A:可以将水分解,通过生成物来判断。

学生B:可以对水加热来推断。

学生C:对水加热不行,是物理变化,应该让水参与反应。

教师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并引导,推断水的组成,确实应该用一个化学变化,最好是只有水做反应物的分解反应。学生疑惑,那该怎么做呢?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探究。

教师告诉学生,对水通电可以将水分解,引导大家观察现象,并检验生成的产物。学生们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大家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连接好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由于实验需要几分钟,此时,教师提出两个小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对水通电和对水加热有什么区别?在微观上过程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积极讨论。

学生:加热应该是物理变化,对水通电应该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生A:加热水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对水通电应该不是。

学生B:看到管内有气泡,说明肯定产生了气体,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问题4】两端玻璃管内分别产生了什么气体?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报出与正、负极相连两端的玻璃管内气体的具体体积。

并进行分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气体体积比近似为1:2,有个别组有差异的,请同学们自己思考数据偏差的原因。同学们讨论,猜测,认为应该是氢气和氧气。不过在检验气体上,出现分歧。

学生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观察能否复燃;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观察气体能否燃烧。

学生B:你说的不可以,因为你不知道哪端时氧气或氢气呀。

学生C:都实验一下,又有点麻烦。

教师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想出好的办法。最后确定两端都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燃得更旺就是氧气,气体本身燃烧,就是氢气。大家表示赞同,并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记录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确定水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并依据规律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告诉学生,根据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其他数据,经过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确定了水的化学式为:H2O。

《多媒体演示》 利用flash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们思考,并及时记录。

氢气点燃时能转换成水,水也能电解生成氢气。水和氢气形成了一个循环。

像水这样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像氢气这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学生们阅读课本,理解化合物、单质以及氧化物的概念。

环节四、课堂小结—联系生活,知识升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氢气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得氢气,成本太高,可是,我们看到水中含有氢元素,可以说水是储存氢元素的巨大的仓库,而且水在我们自然界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水采用比较节能方便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氢气,也是我们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领域参与其中,研究出得到氢气的好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开上用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来。知识总结,知识升华,提高同学们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同学们进行鼓励。

篇2: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 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篇3: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1)无色无味;(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3)密度小,难溶于水;(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篇4: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篇5: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护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

【点评】

猜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

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篇6: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liuxue86.com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 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1)无色无味;(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3)密度小,难溶于水;(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篇7:《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案例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案例

(一)、设计指导思想: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初步形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来构思和组织学习活动。

水的组成的学习以实验为出发点,尽量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力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在拓展部分——保护水资源方面,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感知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供师生教学中灵活选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重点:水的组成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述。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第二单元水分子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的间隔,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

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把如何根据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和探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五)、教法学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六)、媒体选择:

多媒体电脑、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水的电解装置。

(七)、教学程序

(一)对水的组成的探究

师:水是大家非常熟悉一种物质。江、河、湖、海、大气中、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工业上用水作原料、冷却机器等,农业用水浇灌农田,生活中用水洗衣、做饭。那么,水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既然水这么重要,那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这个结论你是从哪儿获得的?

生1:从书上找到的。

师:你们从书上获得的结论只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抽象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认识水的组成。

师:[演示实验3-1]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为让学生好观察,将水染成红色),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投影出示表一:

观察点

现象

电极上

玻璃管内

生2: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负极上的气泡比正极上的多

生3:玻璃管内夜面下降,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比正极玻璃管内气体要多。

师:能否用具体的数据或比值来衡量气体的多少关系?

生4:近距离观察后得出:2:1

师:这个实验是比较粗略的,经过更精确的实验,其体积比约为2:1。

师:那正、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呢?

生5:氢气和氧气。

师:同学们有很多猜想,究竟是什么,请看下面的鉴定实验。

师:投影出示鉴定方法,师生协作演示鉴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要求学生观察

并记录。

检验方法

现象

结论

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

用火柴点燃

师:鉴定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时有什么现象,由此你获得的结论是什么?

生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氧气。

师:点燃负极试管内的气体时有什么现象?

生9: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师:这种气体在玻璃管口燃烧时,由于受玻璃管内钠离子的干扰,产生的是黄色火焰,实际上,这种气体燃烧时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经过更科学的实验鉴定,这种气体是氢气。

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产生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0:有。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你能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吗?

生11:在黑板上写出:水通电氢气+氧气

师: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你能得出有关水的组成的什么结论?

生12: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生1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生1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生12说的对吗?

生15:不对。所以水不可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师:说的棒极了!同学们听懂了吗?以后千万不要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哟!

师:生13说的对吗?

生:不知道。

师:生13的说法也不对。因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说法中,“氢和氧”是指氢元素和氧元素还是氢气和氧气,是不具体的,所以是不具体的说法。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才是正确的说法。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氢气和氧气又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6: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师:说的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47页讨论题2:化学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生17:没有变化。

师:说的也很好!掌声鼓励!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生23: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生24:我懂得了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好方法。我们在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思考。

生25:我知道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师:说的都很好!相信通过努力,你们在化学的海洋中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巩固大家今天所学知识,请大家完成教材49页2、3、4题。

(说明:生1、生2……只是代表学生,有可能是同一人。)

(八)、教学评价设计:

探究发现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过程,它可以是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可以是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可以是技工学习某种技巧的过程,可以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因此探究发现应分不同层次,主要是根据研究的主体(人)掌握知识的程度及科学实践能力高低,以及相关经验阅历的深浅而定。只要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水平上自己经过钻研学会了过去不曾会操作的方法、过程或技巧,都应属于探究发现。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在同伴互助下、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都属于发现式学习。本案例在发现式学习上作了较好的尝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化学课堂中,如果老师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利用简短的语言把学生好奇心紧紧抓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兴趣并设法论出个究竟,它会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或逼着学生去学作用大许多。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兴趣的起源。有了兴趣有时会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本案例中教师用水受热有三态变化,水的化学式有2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组成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然后设下悬念:“如果水中插入电极,情形是否与受热有所不同呢?”用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语言虽然简单,但收到了投石激浪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2、巧设台阶,引导学生实验操作的完成

知识的发现往往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学生即便产生了探究欲望,但受知识的局限、经验的缺乏限制,因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把探究过程分解为几步,并会启发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沿着老师设好的台阶逐渐蹦级。本案例中,老师巧妙的把实验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水的电离,第二步生成气体的检验。还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水中插入电极将如何?”“生成的气体不是水蒸气呢?是不是CO2、H2、O2等常见气体呢?”这种逐级递升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沿着老师设定的途径去操作。克服了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又引导他们掌握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捷径,可谓提高了探究过程的高效性。

3、顺水推舟,促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经常需要实验作依托,但实验获得的结果往往是具体表面现象,正确结论往往是抽象概括的本质内容,实验结果距绪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两者有质的区别,如果仅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那么知识就没有被发现,也可谓是功亏一篑。因此教师还应抓住有利时机,顺势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来分析实验结果。本案例中引导学生注意气体V正极:V负极=1:2,帮助学生猜想气体会不会是CO2、H2、O2等,最后让学生知道O2:H2=1:2等。至此,完成了使学生从宏观的体积的不同推论出微观上原子个数不同的认识。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促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称得上乘借东风、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4、巧妙点拨,诱导学生由结果上升理论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很成熟,对概念等抽象问题认识较片面,这时就需教师适时搭设铺垫,诱发其抽象思维。本案例中教师能从能量角度、从元素组成角度、从微粒组成角度启发学生自己进行飞跃式思维得出结论:2H2O2H2↑+O2↑同时还诱导学生认识到H2O通电生成H2和O2的过程中有分子结构的破坏及原子重新组成分子的过程。学生经过教师的铺垫点拨,自己的思维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螺旋式上升变化,最后才产生思维结果。学生不仅发现了知识,而且掌握由实践到理论的一般方法。如果师生们长期坚持,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8: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    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    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    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    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 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    点:∵VH2:VO2=2:1   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      :    =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   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1.初中化学分子教学设计

2.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本

3.初中化学的教学设计反思

4.《师说》教学设计

5.太阳教学设计

6.养花教学设计

7.《燕子》教学设计

8.《人生》教学设计

9.《重力》教学设计

10.电功教学设计

篇9: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过程方法

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视频:“烧”氢气的环保汽车】,介绍一种利用氢气作燃料的环保汽车。且启发学生,氢气既然可以作燃料,说明氢气可以燃烧,那么可以随意点燃吗?观看视频,学生情绪瞬间高涨,对氢气作燃料,产生很大兴趣。但又对氢气燃烧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担忧。

教师引导学生,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地燃烧,不纯的氢气,点燃,有可能引起爆炸。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验纯氢气的方法。学生产生疑问,该如何对氢气进行验纯呢?

学生认真观察

环节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1】氢气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呢?

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答案有:水,双氧水,甚至有猜二氧化碳的。此时,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小组同学进行排除二氧化碳。从氢气是环保燃料的角度,生成物也不太可能是双氧水,最大的可能是水。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小组交流,猜想生成物,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仔细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做完实验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氢气燃烧的产物确实是水。

写出文字表达式:

【问题2】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并说出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并根据前面

已有的知识储备,小组之间讨论,并做出判断。学生各小组进行思考,交流

依据规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初步判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刚才的反应是一个生成水的化合反应,我们利用反应物的元素组成来判断生成物水的组成。学生表示赞同,并思考

环节三、课题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问题3】

你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来推断出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们可能会说出不同答案。

学生A:可以将水分解,通过生成物来判断。

学生B:可以对水加热来推断。

学生C:对水加热不行,是物理变化,应该让水参与反应。

教师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并引导,推断水的组成,确实应该用一个化学变化,最好是只有水做反应物的分解反应。学生疑惑,那该怎么做呢?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探究。

教师告诉学生,对水通电可以将水分解,引导大家观察现象,并检验生成的产物。学生们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大家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连接好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由于实验需要几分钟,此时,教师提出两个小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对水通电和对水加热有什么区别?在微观上过程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积极讨论。

学生:加热应该是物理变化,对水通电应该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生A:加热水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对水通电应该不是。

学生B:看到管内有气泡,说明肯定产生了气体,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问题4】两端玻璃管内分别产生了什么气体?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报出与正、负极相连两端的玻璃管内气体的具体体积。

并进行分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气体体积比近似为1:2,有个别组有差异的,请同学们自己思考数据偏差的原因。同学们讨论,猜测,认为应该是氢气和氧气。不过在检验气体上,出现分歧。

学生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观察能否复燃;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观察气体能否燃烧。

学生B:你说的不可以,因为你不知道哪端时氧气或氢气呀。

学生C:都实验一下,又有点麻烦。

教师启发学生,继续讨论,想出好的办法。最后确定两端都用燃着的木条,使木条燃得更旺就是氧气,气体本身燃烧,就是氢气。 大家表示赞同,并进行实验。

开始实验,记录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确定水通电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并依据规律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告诉学生,根据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其他数据,经过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确定了水的化学式为:H2O。

《多媒体演示》利用flash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学生们思考,并及时记录。

氢气点燃时能转换成水,水也能电解生成氢气。水和氢气形成了一个循环。

像水这样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像氢气这样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学生们阅读课本,理解化合物、单质以及氧化物的概念。

环节四、课堂小结—联系生活,知识升华

氢气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得氢气,成本太高,可是,我们看到水中含有氢元素,可以说水是储存氢元素的巨大的仓库,而且水在我们自然界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水采用比较节能方便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氢气,也是我们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

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领域参与其中,研究出得到氢气的好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开上用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来。知识总结,知识升华,提高同学们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同学们进行鼓励。

篇10: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③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简单的化学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相关的、正确的结论;

②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建立物质无限可分性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情境】设置问题,学生思考。

【教师讲解】冰与水只是状态不同,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冰与水是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导入】水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在生产生活中也是极其的不可或缺。那它的组成到底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吧。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水的物理性质

【思考与讨论】

(1)冰能浮在水面上,与水的哪个性质有关?

(2)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密度都将小于此值。

(1)固体冰的密度小于液体状态的密度,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这一特殊性,恰好给水中的生命体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生存环境,否则,严冬到来时水中的生命现象将难以维持。

(2)水结冰时,密度变小,体积膨胀,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将瓶子冻裂。

(3)高原地区气压低,压强越小,沸点越小。故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小于100摄氏度,所以在高原地区用高压锅烧开水。

2.水的组成

【实验探究】考虑到实验的安全问题,故采用多媒体播放电解水的实验过程。电解器里注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电源的电极,通入直流电让水电解,观察电极上或刻度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学生回答。通电后,两极上均有气炮产生,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比正极快;一段时间后,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大约是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中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多媒体继续播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连接电源正极的刻度管中,木条复燃;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刻度管口接近火焰,试管中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提示信息:氢气可以燃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点燃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爆炸。)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正、负极刻度管中各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教师小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教师讲解】科学已探明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实验中,我们也观察到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由此推导出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图片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请同学们试着写出水的化学式。

学生写出水的化学式H2O。

【教师补充】本实验也证明了一个水分子中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还可以从什么不同的角度设计实验来证明此结论呢?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也能推断出同样的结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气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水,则可证明水也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作业:本节课我们还学了一种新物质氢气,查找相关资料,谈谈氢气有哪些性质?

篇11:《水》教学设计教案

一、课前谈话:

1.师:余姚我不常来,能不能介绍一下,余姚有什么地方好玩?

2.北仑也有好玩的地方:Ppt洋沙山、凤凰山――项目繁多的游乐园、九峰山――这个季节漫山遍野的鲜花(全是山?有山也有水的)

3.我们那里有亚洲第二高的喷泉,很漂亮的,我有视频,想不想看看?

Ppt视频:北仑音乐喷泉

4.师:不错吧?水最高能喷到130米。有40层楼这么高。是我们北仑最壮观的水。

(感受水,为后面好玩的水,水特点的应用做伏笔)

二、生活中的水

1.师:我们今天这节科学课内容便是《水》。

板书:水

2.Ppt2.师:水你们熟悉吗?(熟悉)

3.哪里有水呢?

生:植物里、江河湖海里、人体里,

师:看来水很多地方都有,谁是怎么样的?

4.今天我请来了一个会讲故事的水宝宝。边看边思考,你又发现了水宝宝的哪些新本领?

Ppt 《水的故事》――视频的存在是唤醒,而不是补充

☆解渴    ☆让花朵绽放    ☆洗东西    ☆洗头发    ☆分成小水滴    ☆让食物湿润

☆溶化糖    ☆没有固定形状    ☆能灭火    ☆养鱼    ☆变成冰、水蒸气

☆将阳光折射出彩虹

5. 根据视频和生活你中对水的了解,说说,水是怎么样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板书:水是怎么样的?

6.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7. 将学生的回答概括成三部分:存在,和生物的关系,用途。进行板书

(可能的回答:

存在:水蒸气、冰、江河湖海、淡水、露、冰雹、各种形式存在――你知道哪种形式存在?折射出彩虹(概括:看来水以很多形式存在于很多地方)

用途:清晰物品、灭火、在上面开船、做实验、玩水、游泳(利用它的一些特点,来帮我们做一些事情。)

和生物的关系:植物、动物离不开水、光合作用(它和动植物关系都很密切))

交流中,要发表有根据的见解。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批判,但要用事实说话?

通过交流,画出水的网状图。

7.你觉得你对水够了解了吗?(够了解)

三、好玩的水

(一)玩“如意罐”

1. 师:那你玩过水吗?怎么玩的?板书:好玩

2.师:在科学课上,我们也玩水,而且更好玩。

4.出示“如意罐”,师:这是什么?――易拉罐――它叫如意罐,看看它有什么特点?(ppt:带孔的罐底)――罐底有5个小孔――让它水流出来就流出来,不流出来就不流出来――想不想亲眼看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在玩的)

5.师表演竹篮打水及五水汇流,师:好不好玩?想不想玩?有一个任务和一个要求

任务就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玩水:ppt:在玩中思考,有没有发现水有什么新的特点?

要求:两个人玩一个水槽和如意罐,每个人都要玩。完好后把桌子清理一下。

6.交流:请把如意罐放在一边

通过玩这个游戏,你发现了水的什么特点:(再次证明了),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它的流动也是能被阻碍的。――这是我们玩了以后新的发现。板书补充

(二)小水轮

1.师:还想再玩吗?(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我想再给你一个小水轮,你可以怎么玩呢?出示小水轮

生:让小水轮转起来。让小水轮转的更快,让小水轮按不同方向转。

2.还是一样,边玩边思考:有没有水的新的特点(知识)被你们发现了。

3.组长领取小水轮,和如意罐一起玩

4.交流:上交如意罐和水轮,放入大箱子中。

5.发现:水是有力量的,

6.师:这个力量有什么用?这个力量在这里(游戏中)有什么用?――推动小水轮旋转。

7.师:这个力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推动大型的机械运转,甚至还可以用来发电。

8.师:人类聪不聪明,利用水有力量,水是会流动的特点,让它来帮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9.师:我们又玩出了一些名堂,还要不要继续玩?

(三)水在哪个袋子里

1.师:我们来玩捉迷藏

2.调皮的水藏到了7个黑色的袋子里,我要找到它(ppt出示黑色自封袋)

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地找到水吗?

3.游戏规则:每一个袋子上都有编号,把你认为是水袋子的编号撕下来,贴到投影仪的记录表上。

ppt游戏规则:

(1)如果小组觉得水不止一袋,可以在表格里贴多个标签。

(2)游戏过程中不能打开袋子

(3)接触袋子时一定要轻

师:将你们认为不是水的所有袋子放回盒子里。是水的放在桌子上

4.学生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1、2、5、7号袋子不是水。(请任一组回答)

(预设一: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3号――师:所有组一致认为3号是水,请一个组代表说说,为什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二:答案以3号为主,有个别小组有其他答案。师:请单选3号袋子的组来回答,为什么你们认为4、6号不是水,你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根据水的什么特点来判断的?

其他组再次对两个袋子进行判断,确定答案

预设三:大多数组选择了两个答案。师:请选择两项的组代表,说说,选择第三项的组,为什么这个袋子不是。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预设四:每个组都选了三个答案。

师:我们发现3、4、6号袋子里物体的特点非常接近。你有什么方法来区分他们吗?

生:摸、听、闻,看

师:用听的方法判断一下,哪一袋肯定不是水,拿下到水槽里。

师:用闻的方法判断一下,哪一袋最终是水。

5.在这个游戏中,你们有没有新发现水的`什么特点?

6.有没有发现,哪几个袋子里的物体和水特点很相似?哪几袋?3、4、6

7.我们看看,他们分别是什么呢?贴纸打开,为什么说他们相似呢?

生: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确,他们都属于液体。

8.我们再来看看,1、2、5、7分别是什么,贴纸打开,他们那几个是同一类的?

(四)更多好玩的方法

1.师:时间关系。还有很多的玩法我们不能再课堂上实践,其实还可以这样玩:

2.出示ppt。你看到他们怎么玩的?有什么现象?

3.他们还可以这样玩:ppt北仑的喷泉

4.师:现在你知道,喷泉为什么可以这样玩?利用了水的什么特点?

(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

四、可怕的水

1.师:水好玩吗?但是水有的时候又很可怕

2.板书:可怕的水  师:你知道水很可怕吗?

3.案例: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广东的一个小孩去扫墓后到水库边洗手,不小心落水,他的家人试图自行救援,但因不习水性而相继溺水,共7个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4.数据:我国每年会有5万7000人死于溺水。

ppt4.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溺水身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实,我们对水了解的,不够

4.你觉得,了解水重要吗?那你觉得对水了解的够多吗?

师:我们将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记录了下来。它像什么呢?

8.师:它以水为中心,记录跟它有关的知识,像一张网一样,这就是网状图。这在科学课上是经常会用到的。

9.师:我们把对水的认识整理成了一张网状图。

五、小结:

师: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又对水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了?

(水的三态、水是一种液体,液体的特征: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我们今天玩着玩着,发现了很多观察的方法,比如摸、看、闻、听。还发现了水原来是一种液体。

2.你现在觉得水熟悉吗?你了解的够多了吗?

3.你还想了解水的哪些知识呢?

师:看来你们想了解的真不少,我们的科学课以后还要更多地玩水、研究水,发现水的更多奥秘。我们科学课上,再见!

篇12: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 型:

实验探究课

课 时:

1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 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 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 点: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 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 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 点:∵VH2:VO2=2:1 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 : =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 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布置作业 :书P49习题1,2

篇13: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

探究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

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

(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

(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有水滴产生

思考: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 发生了什么变化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 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

(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

讨论: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气最佳。

验证实验: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

中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小结:水电解巧记忆:

给水通上直流电,两级均有气泡现,正氧负氢一比二,助燃可燃来检验。

【 或者:正氧负氢、氢二氧一(V ) 】

思考:

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c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播放:水分子分解的flash 。

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讨论:通过水的分解实验以及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教师总结:1通过水的生成以及水的分解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揭秘:海水燃烧的秘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发表一下的看法:

1、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惑呢?

让学生经过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可能有: 1、为什么水的化学符号为H 2O

让学生知道在下面即将学习的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以得到解决。

2、为什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2)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而氢气没有与电极反应。 致使氧气的量减少,所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五、随堂检测:

1、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 极,B为 极,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C、D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1氢气的物理性质 1 现象 2检验氢气的纯度 2检验 3 氢气的可燃性 3表达式: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篇14:1.2 水的组成 教案

1.2 水的组成 教案

炭宝宝竹炭――呵护您的健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课前布置小实验: 回家做电解水实验:(干电池、自来水、盐水、肥皂水、导线)把导线接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上,分别把导线插入水中,观察导线上是否有气泡产生。实验成功后用盐水代替自来水,再在盐水中加入肥皂水。 四、课堂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在这些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水循环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科学探究 如果我们给水通直流电,又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 一、水的电解: 1、 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我们来做一个水电解的实验,这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中间的玻璃管与左右的两个玻璃管底部互相连通,我们往中间的玻璃管里注入水,最后,三只玻璃管内液面保持相平,左右两个玻璃管的底部各有一个电极,通过导线把玻璃管内的电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阴极。 2、 观察现象: (1)接通电源,观察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可以看到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汇集在两个玻璃管的上部,两个玻璃管的液面下降。 (2)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这个玻璃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点燃不纯的氢气会爆炸。 (3)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但能使燃烧更加剧烈。 (4)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阳极,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通的电极叫阴极,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U1。 (5)实验结论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通电 这个过程用文字表达为:水 氢气+氧气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而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通过水分子分解而来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讨论1: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与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原理一样吗? 答:不一样。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水分子变了,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讨论2: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正确说法: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要接触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物理性质吗?(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凝固点) 颜色 无色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1标准大气压下0℃ 状态 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一定质量4℃时体积最小 讨论1: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回答:冰山是大陆上的冰雪反复积累,在海岸边缘的冰崩解后入海而成的巨大浮冰,冰山有9/10在海面下,泰坦尼克号船是受冰山撞击而沉没的。 讨论2:海水为什么在越深的地方越蓝。 不同颜色的光线射到水中,一部分会被吸收,一部分会被反射,水越深,被吸收越多,颜色越蓝。 五、课后反思

篇15:数数 数的组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我班共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通过数白羊图,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通过例1数实物(糖,小棒,方块)等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整体感知100,且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通过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表现好的同学会得到一颗星星。(展示100颗星星)聪明的孩子,请你试着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并说明理由。

揭示有100颗星星。(让孩子们说出估算的方法)

想一想: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大草原看一看。

书本第33页百羊图,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学生数完后点名回答)

3.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过了一会,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群小羊。小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草原上大约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4.总结、揭示课题。

刚才有很多同学猜大概是100只,老师也认为大概有一百只,但是不是真的有一百只呢?你们会数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交流数数方法

(1)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也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2)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100根小棒、100颗小石头、100颗花生、100个练习本、100块糖)。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可能出现情况: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3)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非常清楚。

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10个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4)小结:10个十是100。

2.做一做

(1)完成教材35做一做第1小题

学生边摆学具边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指导学生每数满十就扎一捆或放一堆,渗透组成知识。

(2)从七十二数到一百。(同桌一个接一个地数)

(3)完成做一做第2小题

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数泡泡。

反馈:一个一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3.两位数的组成

讲授35页例2:

(1)师:手拿7捆小棒,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七十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捆小棒是1个十,7捆小棒就是七个十,7个十就是七十。

说一说:七十是个十组成的。

(2)师:那现在我需要46根捆小棒,应该怎么摆呢?请同学们帮我用你们的学具摆一下。

生:拿4捆再加6根。

师:为什么这样拿啊?

生:应为4捆小棒是4个十,6根小棒是6个一,合起来就是四十六。

说一说:四十六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完成35页例2的做一做

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全班订正:三十五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三、巩固与发展

1.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1)我们班有()人,男生()人,女生()人。

(2)我们班有()张桌子,()椅子

2.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六、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10个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七十是()个十组成的

四十六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篇16:《水的组成》的教学反思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水的净化》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课题3,我在教学中做了初步尝试与课后调查,感触颇多。下面是我对《水的净化》的教学反思: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究过滤所需要材料的选择依据,重点探究并建构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不足之处:课时延长了 10 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仍是笔者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使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沉时介,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六教案

人教版四下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二年级上册作文范文

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和教案(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初二物理上册新人教版第三章教案2024-05-19

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22-08-06

人教版六年级作文2022-10-27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22-05-07

人教版数学表格式教学设计2022-08-1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作文2023-11-10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一节教案2023-01-18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022-06-22

《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4-03-27

《我选我》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