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案(精选15篇)由网友“进阶版蜡笔小新”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守财奴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 《守财奴》教案
一、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研习新课。
思考[1]: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思考[2]: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3]: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三、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2、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人生与追求”。
篇2:《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对金钱的无比贪婪和疯狂的占有欲。
2、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即他展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能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2、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写作中人物描写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个中学生都需有正确的金钱观、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葛朗台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
1、自学法。引导学生自行研习课文,如小说情节结构等,老师再相机点拨。
2、讨论法。如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主题的`理解可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而求得。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及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人间喜剧》及作品有关情节。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3、具体研习,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恩格斯曾说:“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的笔下就有这样一个资产者的典型,这便是世界上四大吝啬鬼之一的葛朗台。
二、解题
1、简介“人间喜剧”
出示投影: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总汇。意在表明它的内容不仅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而且是对当代法国社会的揭露与讽刺。“人间喜剧”忠实地记录了从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政、波旁王朝复辟,直到七月王朝的法国历史。它以资产阶级的发迹兴起与封建贵族的没落沉沦为“中心图画”,充分描绘围绕这一阶级大变动所引发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金钱如何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追逐、争夺;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和对人的命运的捉弄,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这种社会的“合理性”和“永久性”的怀疑。《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一部代表作。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将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送查理去印度经商。元旦那天,葛朗台发现女儿把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怒不可遏,立刻把女儿囚禁在冷室,只给她冷水和面包。他的妻子一病不起,生命垂危,但吝啬的葛朗台因怕破费,竟不肯请医生。当他知道妻子一旦死去,母亲的遗产按法律将由女儿继承时,心惊胆战,因为真的如此,便要了他的命。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课文便从这里开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全文。
2、学生思考: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展开情节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又分几层来写?
明确:课文以葛朗台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为中心展开情节,通过展现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以及他对妻子、女儿残酷无情的态度,揭露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主要写了三个故事:抢夺梳妆匣(从开头到“高声对自己说”)、诱骗继承权(从“不久”到“觉得很高兴”)、看守密室(从“话虽如此”到“兑成金子”)。第一个故事分发现梳妆匣、抢夺梳妆匣、交回梳妆匣三层;第二个故事分提出继承权、诱骗继承权、骗到继承权三层;第三个故事又分葛朗台训练女儿理财、看守密室、临终抓取法器和嘱咐女儿三层。
四、具体研习,感知葛朗台形象
1、学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葛朗台形象。
2、把学生分为三组,进行口头作文比赛。
要求:
①分别以《我的父亲葛朗台》《我的丈夫葛朗台》《葛朗台自述》为题。
②内容忠实于原文。
③突出性格特点。
④学生互评。
(解说:通过作文比赛,学生可深刻地把握葛朗台的形象,而且参与积极,思维活跃。)
3、提问:如何形容葛朗台的家庭关系?
学生甲:葛朗台一家缺乏温情,不是人们所向往的美满幸福的家庭。
学生乙:葛朗台与妻子、女儿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金钱关系。
教师可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论述总结:“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关系了。”
五、课堂小结
纵观全文,作者刻画葛朗台,紧紧扣住他贪婪、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精心安排了矛盾冲突,以爱财――骗财――守财的完整情节,这些丰富多彩的情节组成了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竟还有一种这样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反复品味小说细节,试分析葛朗台形象。
2、课外阅读果戈理的《死魂灵》。
篇3:关于《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金钱对人格的扭曲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思想意义)
2.理解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准确的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文学审美)
教学设想:
一课时:整体阅读,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基本特征。
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语言、动作、肖像等审美感受),延伸拓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于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高老头》也是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6000法郎)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整体阅读
1、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2、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3、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4、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5、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
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6、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三、讨论分析细节性的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及其它细节描写
《守财奴》幽默艺术类说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同时也是一位风格独特、造诣高深的喜剧大师。本文塑造了一位薄情寡义、奸诈虚伪、嗜金如命的吝啬鬼形象。小说立足生活,夸张漫画,寓讽刺于幽默,寓严肃于诙谐,创造了一个逆情悖理、妙趣横生的艺术世界,让人们在笑声中若有所感,在愉快中洞悉人情。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小说的语言幽默艺术略作分析。
(一)言为心声,笑语成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可以复活形象,凸现性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声态口吻,性情思想,活灵活现,让人过目难忘。
①.“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自言自语,一个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知觉的情况下的自言自语,最能反映他的心声。句①是葛朗台想到重病的妻子一旦去世,她的财产,按照法律,将由女儿继承时的一句内心独白。女儿如果从他手中分去一部分家财,那无异于从他身上宛心割肉,谋财害命一般。他暴跳如雷,几乎气断声绝,无法容忍,决不接受!
②.“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这是他抢占梳妆匣,发现金子之后说的话,多用短语,语带感叹,节奏急促,语势迅猛,词不成句,大有欣喜若狂,上气不接下气之态。也活画出了葛朗台薄情寡义,视人生如交易的铜嗅哲学。
③.“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最后一句证明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这是他的临终遗言,不祝福女儿,不翻然醒悟,而是视金如命,生死相伴,形影不离,足见他超越生死,迷恋金钱的变态和痴迷。
④.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要是我的女人还有救,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这是他对医生说的话,先问钱后问药,不是关心妻子,而是担心花钱,有万贯家财,却是花一二百法朗而不忍不甘,一二百法朗对他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而他却视为慷慨大方的极限。他心中没有妻子,没有亲人,只有金钱和冷血!
⑤.“老爷,老爷,你要我的命了!”“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
⑥.“她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这两句是妻女仆人对葛朗台说的话,他抢占了梳妆匣,准备用刀撬下上边的金子,弄得妻女如临大难而呼天抢地,如临大敌以命相拼。可见葛朗台的贪婪、暴戾正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尖刀,直刺妻女的心脏,害人于无声,杀人于无形。 后一句是借拿侬之口,揭示葛朗台执迷金钱而蛮不讲理的霸道本性,语用夸张,讽刺入骨!
⑦.“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
这句则直击亲情,父女之间没有血肉亲情,没有人之常情,只有欠债还钱,买卖交易的拜金本色!
(二)、行为反常,妙趣横生。巴巴扎克洞悉生活,熟稔世态人情,刻绘形象时,注重捕捉行为细节,聚焦放大,漫画夸张,以达到凸现性格,传达神韵的目的。许多行为举止貌似夸张反常,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实则传达意,神情毕肖。请看以下例句:
①.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句的动作描写与人物年龄反常,76岁的老头儿,照常情该是老态龙钟,步履盘跚,可葛朗台一看到金子,却“一纵一扑”,敏捷、迅猛,如饿虎扑食,似老鹰捕鸡,活现人物见钱眼开,聚敛无厌的贪婪嘴脸。
②.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这句“搀”字,一般都是少扶老,强助弱,这里却是长扶幼,父扶女,逆情悖理,逼真地表现了吝啬鬼的独特心理:要守住财产,就要对女儿欢心,骗她放弃继承权,所以不惜以年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信任。
③.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欧也妮),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句本是描写葛朗台骗到女儿的财产继承权之后拥抱女儿的动作,可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久别重逢的夫妻之间,情人之间的起亲蜜接触,动作过火,感情怪异。与其说是女儿“几乎喘不过气来,”倒不如说是葛朗台脸热心跳,狂喜过头。
④.“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
这句的一“抓”一“拍”不像父亲的动作,倒像江湖骗子,投机奸商打手击掌、拍板成交的习惯动作,你手一伸,他手一拍,生易做成,两无反悔。葛朗台是个箍桶匠出身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是精于“拍”道的,数十年工夫,他变成了一个有一千七百万法朗的大富翁。女儿轻易地放弃继承权,这既是他日夜盼望的,也是他不敢相信的。所以,狂喜于交易成功,担心于女儿变卦,故伎重演,不期然地和女儿“打手击掌”起来。
⑤.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句的“最后”一“抓”,姿式骇人,后果致命,乍看,读者或许在以为是葛朗台信奉基督,临终忏悔,或许又以为是回光返照,其言也善,细细一想,读者又会为自己的“理所当然”的理解而暗自好笑:原来葛朗台把金黄灿灿的“镀金”当成了“黄金”,于是乎见钱眼开,拼命抓取!他哪里信奉什么,他心目中的“基督就是“生要带来,死要带走”的“金钱”!
(三)、神情多变,魅力多彩。关键时刻,一个人的神情举止,言谈姿态,同样可以传情达意,揭示灵魂。巴尔扎克似乎有一种直觉“眼神”,看透灵魂的本领,他在《守财奴》中多次描写了葛朗台的眼睛,或凝神专注,或痴迷呆滞,或紧张游移,种种眼神,多姿多彩。
①.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
②.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这两句同样是写葛朗台“瞪着金子的眼光”,句②的描写虚幻离奇,夸饰传情。在葛朗台的心目中,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女儿,竟然幻化成一尊浑身镀金,珠光宝气的塑像,冷冰冰,干巴巴。青春美丽,父女亲情,葛朗台毫无知觉!句①的“眼光”貌似金光闪闪,实则暗藏杀机,对此,与葛朗台朝夕相伴的葛朗台太太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才有一看见便惊心动魄,叫嚷呼救。更有意思的是对“瞪着金子的眼光”的结构,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瞪着金子//的眼光”,有人认为是“瞪着/金子的眼光”。近朱者赤,“近金者黄”,一个人,一双眼睛时时刻刻都在盯梢黄金,他的眼睛是会变“黄”的,因为他的心早已被金钱占住了。
③.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④.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铁皮的门,轮流瞧着。
这两句都是写葛朗台游移不定的目光。③句不厌其烦,“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葛朗台为骗取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紧张惶恐又急不可耐,以至于冷汗淋漓,一刻不停地抹着。句④是定点观察,目光流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和可疑的细节,生怕不慎而丢失了财产,为了守财,葛朗台真可谓殚精竭虑,目断骨枯!
⑤.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
⑥.本区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这两句写气息奄奄,毫无生气的眼睛。从句⑤可以看出,葛朗台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生都在战斗,一生都在疯狂聚敛钱财,贪婪成癖,无止无终,金钱几乎耗尽了他的生命,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乐此不彼。句⑥更是神奇,在葛朗台的生活中,特别是临终时刻,“金”“银”竟然具有让他死不瞑目,起死回生的魔力。一个人爱恋金钱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痴迷发狂的程度。巴尔扎克在夸张,漫画,更是在挖苦,讽刺,读这些细节,我们不也捧腹之余而深受教益吗?
(四)、逻辑荒谬,逆情悖理。如果常人无法从正常的言语逻辑事理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的言语行为,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个人疯了。葛朗台思维奇特,表情怪异,语言反常,是一个十足的疯子,但是他的变疯又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一个字——钱!
①.(葛朗台语)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这句是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金子时质问女儿的话,满嘴市侩气,铜嗅味,于理不通,于情不容,乘谬错讹,构成了绝妙的讽刺。由此可以想见他那一副荒谬丑恶的嘴脸。
②.他把身上的被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侬说着:“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执着一念的下意识语言,活画出一个守财奴生怕被抢去财产的心理。
③.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和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
“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的描写很容易让克罗旭们和读者产生错觉,以为是年老体迈,生理机能衰退的反应,或是体弱多病,身体机能出现障碍。其实看到下文,人们就会明白,这是一种被重重心事和种种权谋“规定”了的举动。老态能获得怜悯,所以不“哆嗦”也要强“哆嗦”;怕女儿不放弃继承权,心灵震动,情不自禁也要“哆嗦”。两种思想动态,一种生理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守财奴在财产归属尚未定夺的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篇4:《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 [教学目的] 一、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对金钱的无比贪婪和占有欲。 二、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即他展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 训练学生能通过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葛朗台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小说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人间喜剧》及作品有关情节,分析小说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还有就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这四个吝啬鬼写得都非常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是怎样吝啬的。 2、作者介绍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为老葛朗台填写档案。 年龄:七十六岁 职业:箍桶匠投机商 性格:吝啬专制执著狂 嗜好: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人生信条:人生就是一场交 2、课文思路(板书设计): 抢夺梳妆匣: 发现――抢夺――交回 (爱财――惜财如命、凶狠、冷酷) 诱骗继承权: 提出――诱骗――骗到 (骗财――狡猾奸诈、虚伪) 看守密室: 守护金子――保管金子(守财――贪婪、执著) 临死抓金: 抓取法器――“看住金子” (恋财――至死不变) 3、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葛朗台的形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爱好 金子 曾用名 箍桶匠、老头儿、老家伙、守财奴 事迹 抢梳妆匣、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临死抓“金” 性格 吝啬、贪婪、蛮横、冷酷、狡诈、骗子 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评价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一个视金如命、狡猾欺诈、贪婪执著、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爆发户、守财奴形象。 4、如何形容葛朗台的家庭关系? 明确:他与妻子女儿的关系只是一种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关系了。” 三、小结 :纵观全文,作者刻画葛郎台,紧紧扣住他的贪婪、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精心安排了矛盾冲突,以爱财---骗财----守财的完整情节,这些丰富多彩的情节组成了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分析小说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把握葛郎台这个人物形象。深刻认识小说的.主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具体分析课文,归纳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称得上是“财”的东西。 ――匣子、路易、遗产、首饰、密室、金子、十字架…… (板书) 下面老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看到财会做些什么呢? “守” :1、抢匣子 (1)当葛朗台无意中看到查理寄放在女儿这里的金光闪闪的匣子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明确:“瞪着金子的眼光” (2)“瞪”的意思是睁大眼睛,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在这里葛朗台的眼睛却瞪得可怕、厉害、非同一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 (3)接着老葛朗台做了些什么? 明确: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 (4)当女儿看到自己的亲人寄存的梳妆匣被父亲占有时,是如何阻止父亲的? ①“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动,这实际上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可是对葛朗台先生来说根本不顶用,他是怎么辩解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②“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 ――这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上劝阻,西方人非常信教,可是对葛朗台这样的人管用吗?不管用。他又是怎样讲的?(“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③欧也在手边抓到了一把刀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 ――女儿拿做人原则、宗教信仰、甚至自己性命来阻止都没有用,看到黄金一切都抛弃了,这就是葛朗台在金钱和女儿面前做出的选择。 (5)为什么太太晕倒,老葛朗台九归还了匣子,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所以才有了下面的情节。 2、骗遗产 (1)对本来不属于他的财,也就是葛朗台夫人死后应该属于他的财产他采取了什么方法? 明确:骗遗产。骗财。(由爱财发展为骗财) (2)请同学自由鉴赏分析。(教师加以引导) 动作:①“搀” 搀,扶持的意思。一般场合,都是年青人搀扶老年人,健康者搀扶体弱者。这里,一个76岁的长者去搀扶作为晚辈的年青人,真是悖于常理。一个“搀”的反常动作,逼真地表现了葛朗台的什么独特心理? ――要守住财产,就得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要让女儿痛快地放弃,就要讨得女儿欢心。为了守财,他不异以老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的信仰。一个“搀”字,活画出守财奴的骗子本质。 “慈祥”:他的眼神是什么眼神?――“差不多是很慈祥了。”差不多,差哪一点? ――“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眼神慈祥,内心不慈祥,少了点真诚,多了份虚假。 ②“哆嗦”:他常在女儿面前哆嗦,他为什么哆嗦? ――“哆嗦”是葛朗台故意装出一副可怜相,博得女儿的同情。 语言:①“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 ――说明他虚伪,他把继承遗产看作是小小的事,实际上他在内心却看作是大事,和性命一样的大事。他和女儿玩了一个花招。 ②“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意思是说如果你爱你的父亲,如果你不要你的父亲受罪,就赶快把遗产放弃,不然你父亲就会像受罪一样难过。 ③“乖乖,这可不是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他把这件事抛在克罗旭身上,表明这些决定都是克罗旭安排的,他也是和欧也妮一样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说明他在继续欺骗女儿。 ④“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继承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 ――在这里葛朗台提到了欧也妮的母亲,意在博取同情心,利用女儿对母亲的感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看密室 (1)葛朗台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他有没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明确:父亲快要去世了,女儿对父亲格外的照顾、格外地眷念。可是这个父亲关心的是什么?金子、钱,守着的是装满金钱的密室。 (2)自由鉴赏 概述 把写他一天到晚守住财产的段落找出来,点学生读一读。 明确:“从清早起,……不时用手摸一下。” 语言 把他一天到晚念叨的几句话划下来,点学生读一读。 明确:“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在那里吗?在那里吗?”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这个人快死了,女儿这样照顾他,他心里有没有暖和?没有。有没有父女感情?没有。这时唯一能给他安慰的是金子和钱。 (3)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老葛朗台做的唯一一件事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本性? 明确:看密室。守财的本性。 4、抓十字架 (1)在老葛朗台即将死去的时候,他做了什么,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动作 :临死的时候什么能打动他?镀金的十字架。只有黄金能打动他,一把抓住十字架。“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语言 :这时女儿最希望的是什么?希望父亲在临死之前衷心祝福她。这个父亲不祝福,他讲的是一句什么话?齐读一遍。 明确:“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他迫不得已要到“那边”去,等到女儿也到了“那边”再把钱交给他。自己死了之后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世上生活怎么办他没有想过,他至死念念不忘的还是金钱。至死恋的都只是财而已。 二、小结人物形象: 葛朗台对于钱财进行了不择手段的获取,如“抢”、“骗”、“看”、“抓”,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守”。“守”在这里的含义我认为不是简单的看护、看守的意思,而是不断的获取、强烈的嗜好和疯狂的死守。 如果葛朗台的守财是依靠正当的手段获的,是建立在顾全亲情的基础上的, 这些钱是用来消费、享受或者赈灾、济贫的话,那么葛朗台应该说过的是一种非常快乐的生活,他也可能篇5:《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教学目标 〗
1.识记
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
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
2.理解分析
A小说的情节结构
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
〖教学设想〗
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 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
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
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
三.整体阅读检测
(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
面面相觑 弥留
逆情背理 执著
恬退隐忍 箍桶匠
癖好 轻手蹑脚
憔悴 撬
(二)简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台的幸福=
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
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
讨论上面5.6两题
板书总结
交代 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抢夺 爱财
发现梳妆匣 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 骗财
提出
诱骗 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守护金子 &nb
篇6: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然后学生自读注释,老师补充: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介绍作者: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阅读第 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区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冷爱妻子呢?
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象,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8.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叫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9.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0.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11.讨论难点: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诚,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板书总结
交代 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抢夺 爱财
发现梳妆匣 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 骗财
提出
诱骗 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守护金子 守财
兑换金子
结局
临死抓法器 贪婪执著
临终嘱咐
篇7:守财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2、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3、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动作、语言及细节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含义隽永的词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第一课时:
1、梳理作品主要情节。
(1)让学生快读阅读全文,之后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2)学生总结后教师小结: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
①抢夺梳妆匣。
②诱骗继承权。
③看守密室。
2、分析主要情节,欣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抢夺梳妆匣”部分。
(2)讨论。
①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的细节。(“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②这些动作与他的年龄是否相符?找出其他情节中类似的描写。(“在儿女面前哆嗦”“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死前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这些都是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动作)
③如果没有“抢夺”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影响?(“抢夺”这一情节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葛朗台疯狂攫取钱财的丑态,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自私的特点。这场**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加速了太太的死亡,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分析葛朗台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①“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视钱如命)
②“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
③“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至死不变的贪欲)
④“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对金钱的占有狂,十足的守财奴)
4、总结、拓展。
结合课文练习三,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通过理清小说情节脉络,品味、鉴赏小说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深入理解葛朗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一)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二)指导预习。
学生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了解课文要点和作者情况,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找出重点。
(三)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
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1、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学设计《蓝蓝的威尼斯》教案,《蓝蓝的威尼斯》教学设计《绿色蝈蝈》教案,《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杨修之死》教案,《杨修之死》教学设计《背影》教案,《背影》教学设计《幽径悲剧》教案,《幽径悲剧》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
篇8: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整体感知
思考[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思考[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思考[3]: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思考[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考[5]: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思考[6]: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7]: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情节发展表(右图)
四、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五、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篇9: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体会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性和讽刺意味;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能通过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葛朗台形象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贪吝、自私、虚伪、狡诈的本质。
【教学重点】反映葛朗台特征的对话和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葛朗台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⑴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这也是教学重点。
⑵把握作品主旨,针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崇洋媚外思想严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实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A激发兴趣法,补充相关情节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B问题引导法:巧设问题,循循诱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C激发思维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设置创新性问题,激发性思维。
学法:如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发现创新。A早读时检查有关材料,预习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查字典解决问题。B合作探究: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加以表演,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传神的动作描写,进而把握小说主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那么,其他三位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呢?
俄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法莫里哀《铿吝人》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
那么,中国文学史上有类似的典型人物吗?学生发言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临死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中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亲友却不能猜出他的心事,只因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茎,老婆知道他的心事,挑灭了一根灯芯,顿时就没了气。如果说严监生的吝啬还带有中国农民的质朴,那么,老葛郎台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学习《守财奴《一文。
二。简
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提示]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梳妆匣的来历和继承权的问题,正因为这两个原因,导至下文故事的展开。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老葛郎台的个人档案内容?就像,“非常周末”等娱乐剧场里介绍嘉宾的个人档案一样。
老葛朗台档案
年龄:七十六岁
职业:箍桶匠投机商
性格:吝啬专制执着狂
嗜好: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人生信条: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2、课文思路(板书设计):
抢夺梳妆匣:发现——抢夺——交回(爱财——惜财如命、凶狠、冷酷)
诱骗继承权:提出——诱骗——骗到(骗财——狡猾奸诈、虚伪)
看守密室:守护金子——保管金子(守财——贪婪、执着)
临死抓金:抓取法器——“看住金子”(恋财——至死不变)
3、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葛朗台的形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爱好金子
曾用名箍桶匠、老头儿、老家伙、守财奴
事迹抢梳妆匣、骗继承权、看守密室、临死抓“金”
性格吝啬、贪婪、蛮横、冷酷、狡诈、骗子
人生格言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评价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一个视金如命、狡猾欺诈、贪婪执着、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爆发户、守财奴形象。
4、如何形容葛朗台的家庭关系?
明确:他与妻子女儿的关系只是一种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关系了。”
三、小结
纵观全文,作者刻画葛郎台,紧紧扣住他的贪婪、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精心安排了矛盾冲突,以爱财———骗财————守财的完整情节,这些丰富多彩的情节组成了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一)“财”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称得上是“财”的东西。
——匣子、路易、遗产、首饰、密室、金子、十字架……
[板书:匣子遗产密室十字架]
(二)“守”当葛朗台面对这些财宝时,他是什么态度?
1。匣子
A(动作)
①当葛朗台无意中看到查理寄放在女儿这里的金光闪闪的匣子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瞪着金子的眼光”
②“瞪”的意思是睁大眼睛,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在这里葛朗台的眼睛却瞪得可怕、厉害、非同一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
③接下来有哪两个动作?用得怎样?
——一“纵”一“扑”。葛朗台76岁的人了,身手是多么敏捷、迅猛,看似于年龄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纵”不“扑”又怎能成其为葛朗台呢?因此,“纵”“扑”的细节,既形象展现了葛朗台饿虎扑食、秃鹫擒鸡般攫取金钱的丑态,带有动态的夸张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钱、聚敛无厌的思想本质,体现了动机的真实性。
④作者在第一段已经给他下了一个评语,是什么?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板书:抢]
B(语言)
①当女儿看到自己的亲人寄存的梳妆匣被父亲占有时,是什么反应?——阻止
分角色朗读这一个片断(“欧也妮四肢发抖。……‘她会的,老爷。’母亲说。”)
②欧也妮是如何阻止父亲的?
a。“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动,这实际上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可是对葛朗台先生来说根本不顶用,他是怎么辩解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b。“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
——这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上劝阻,西方人非常信教,可是对葛朗台这样的人管用吗?不管用。他又是怎样讲的?(“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c。欧也在手边抓到了一把刀子……“父亲,你
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
葛朗台什么反应?(“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
——女儿拿做人原则、宗教信仰、甚至自己性命来阻止都没有用,看到黄金一切都抛弃了,这就是葛朗台在金钱和女儿面前做出的选择。
2。遗产
A(过渡)
①后来葛朗台把匣子还给了女儿,为什么?
——因为他的妻子可能死,如果妻子死去,他的财产会被女儿继承一部分。
②葛朗台认为如果把财产放手一部分交给女儿,会怎么样?
——“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说明他把钱看得像生命一样可贵。
③既然把钱让给女儿是抹脖子,想什么办法?——“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
[板书:骗]
④他是怎样巴结、诱哄女儿的呢?把巴结、诱哄女儿的句子划下来并齐读一遍。
——“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常在女儿面前哆嗦。”
B(动作)
①“搀”
搀,扶持的意思。一般场合,都是年青人搀扶老年人,健康者搀扶体弱者。这里,一个76岁的长者去搀扶作为晚辈的年青人,真是悖于常理。
a。一个“搀”的反常动作,逼真地表现了葛朗台的什么独特心理?
——要守住财产,就得让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要让女儿痛快地放弃,就要讨得女儿欢心。为了守财,他不异以老迈之躯,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取女儿的信仰。一个“搀”字,活画出守财奴的骗子本质。
②“慈祥”
a。他的眼神是什么眼神?——“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b。差不多,差哪一点?——眼神慈祥,内心不慈祥,少了点真诚,多了份虚假。
③“哆嗦”他常在女儿面前哆嗦,他为什么哆嗦?
——“哆嗦”是葛朗台故意装出一副可怜相,博得女儿的同情。
C(语言)
①“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
——说明他虚伪,他把继承遗产看作是小小的事,实际上他在内心却看作是大事,和性命一样的大事。他和女儿玩了一个花招。
②“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意思是说如果你爱你的父亲,如果你不要你的父亲受罪,就赶快把遗产放弃,不然你父亲就会像受罪一样难过
③“乖乖,这可不是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他把这件事抛
在克罗旭身上,表明这些决定都是克罗旭安排的,他也是和欧也妮一样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说明他在继续欺骗女儿。
④“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继承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
——在这里葛朗台提到了欧也妮的母亲,意在博取同情心,利用女儿对母亲的感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密室
A(过渡)
a。毕竟是80几的人了,葛朗台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这时欧也妮是怎样对待他的?
——“想到自己不久就要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了……鞠躬尽瘁。”点学生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这就是女儿对待父亲的态度。父亲快要去世了,女儿对父亲格外的照顾、格外地眷念。可是这个父亲关心的是什么?金子、钱,守着的是装满金钱的密室。
B(概述)
把写他一天到晚守住财产的段落找出来,点学生读一读。
—“从清早起,……不时用手摸一下。”[板书:看]
C(语言)
把他一天到晚念叨的几句话划下来,点学生读一读。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在那里吗?在那里吗?”
“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这个人快死了,女儿这样照顾他,他心里有没有暖和?没有。有没有父女感情?没有。这时唯一能给他安慰的是金子和钱。
4。十字架
A(动作)
临死的时候什么能打动他?镀金的十字架。只有黄金能打动他,一把抓住十字架。“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板书:抓]
B(语言)
这时女儿最希望的是什么?希望父亲在临死之前衷心祝福她。这个父亲不祝福,他讲的是一句什么话?齐读一遍。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他迫不得已要到“那边”去,等到女儿也到了“那边”再把钱交给他。自己死了之后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世上生活怎么办他没有想过,他至死念念不忘的还是金钱。
小结:葛朗台对于钱财进行了不择手段的
获取,如“抢”、“骗”、“看”、“抓”,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守”。“守”在这里的含义我认为不是简单的看护、看守的意思,而是不断的获取、强烈的嗜好和疯狂的死守。
(三)“奴”
A。(引导)
如果葛朗台的守财是依靠正当的手段获的,是建立在顾全亲情的基础上的,这些钱是用来消费、享受或者赈灾、济贫的话,那么葛朗台应该说过的是一种非常快乐的生活,他也可能享受到亲人间的天伦之乐。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他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这里补充一些葛朗台平时生活的材料。
葛朗台住的是破旧的阴暗的房屋,吃得极其俭省,不允许买肉吃。家里不允许同时点两支蜡烛。不管春寒秋凉,每年冬天实在熬不下去了才点上壁炉取暖,春寒料峭的时候就要熄火。这一切都是他的“守财”的本性惹的祸。
B。(思考)
把葛朗台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相比,看看他有什么,而我们没有;我们有什么,而他又没有?
——他有很多钱,多到什么程度呢?《项链》中玛蒂尔德奋斗了才偿还清了一挂36000法郎的项链,而葛朗台的财产达20xx万法郎之多,需要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中产阶级奋斗50。但是葛朗台除了有那些钱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我们没有他那么多的钱,但是我们有的是和父母兄妹的亲情、和同学朋友的友情、和老师的师生情……这些都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
葛朗台占有金钱却不懂得享受金钱可能带给他的乐趣,他支配金钱又被金钱所支配,他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
[板书: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葛朗台很穷,穷得只剩下钱了。尤为可叹的是,是钱葬送了葛朗台的命,而这些钱葛朗台一分也带不走。而我们很富有,我们拥有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们都是一些无价之宝,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甚至我们后来的人。
说到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填空题,请大家做一做:
题目:金钱能买到,但买不到。
——房屋,家庭;药物,健康;伙伴,友谊;书籍,知识;娱乐,快乐;婚姻,爱情;官职,民心……
二、小结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葛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带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点。他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以致这个大财主的家庭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相反成了一个“苦难的家庭”。他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在他的一生中,占有金子是唯一的内容。
三、概括小说主题
生讨论,师点拨。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葛朗台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的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巴尔扎克娴熟地运用了漫画式的夸张手法,运用幽默离奇的语言,刻画出一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变态人物形象,让人觉得既荒诞可笑,又真实
可信。这个可憎的人物是由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土壤成就的。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文明人都应加强自身修养,远离铜臭,与时俱进!
四、拓展阅读
虽然葛朗台很有钱,但葛朗台住的是破旧的阴暗的房屋,吃得极其俭省,不允许买肉吃。家里不允许同时点两支蜡烛。不管春寒秋凉,每年冬天实在熬不下去了才点上壁炉取暖,春寒料峭的时候就要熄火。这一切都是他的“守财”的本性惹的祸。
葛朗台占有金钱却不懂得享受金钱可能带给他的乐趣,他支配金钱又被金钱所支配,他既是金钱的主人,又是金钱的奴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葛朗台很穷,穷得只剩下钱了。尤为可叹的是,是钱葬送了葛朗台的命,而这些钱葛朗台一分也带不走。而我们很富有,我们拥有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们都是一些无价之宝,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甚至我们后来的人。
篇10: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2、把握作品的主题,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3、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动作、语言及细节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含义隽永的词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教学过程
1、梳理作品主要情节
让学生快读阅读全文,之后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学生总结后教师小结:
作品围绕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这一线索,设置了三个主要情节:
(1)抢夺梳妆匣
(2)诱骗继承权
(3)看守密室
2、分析主要情节,欣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抢夺梳妆匣”部分
(2)讨论
①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的细节。
(“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②这些动作与他的年龄是否相符?找出其他情节中类似的描写。
(“在儿女面前哆嗦”“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死前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等等,这些都是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动作)
③如果没有“抢夺”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影响?
(“抢夺”这一情节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葛朗台疯狂攫取钱财的丑态,表现了葛朗台贪婪、凶狠、自私的特点。这场**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加速了太太的死亡,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分析葛朗台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①“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视钱如命)
②“噢,是真金!金子!……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
(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
③“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至死不变的贪欲)
④“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对金钱的占有狂,十足的守财奴)
4、总结、拓展
结合课文练习三,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
教案点评:
通过理清小说情节脉络,品味、鉴赏小说中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深入理解葛朗台形象,进而把握文章主题。
(二)
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指导预习
学生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了解课文要点和作者情况,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找出重点。
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研习新课
1、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好孩子……麻烦你照顾一下。”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勾画重点,加上批注。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4、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5、讨论难点: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部分,思考: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城,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篇11:守财奴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
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
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
2.理解分析
A小说的情节结构
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
〖教学设想
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
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
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
三.整体阅读检测
(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
面面相觑弥留
逆情背理执著
恬退隐忍箍桶匠
癖好轻手蹑脚
憔悴撬
(二)简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台的幸福
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
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5.6两题
板书总结
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抢夺爱财
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骗财
提出
诱骗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守护金子守财
兑换金子
结局
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
临终嘱咐
讨论:我们常说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松弛适度,缓急结合,试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情节有哪些波折.
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
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
五个转折点
五.练习
见一课一练
六.课外练习
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
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小说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人物动作描写和传神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与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
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A.身份
美丽的金洋
这交易划得来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是交易
B.性格
简直是反动派抹自己的脖子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
我有我的伤心事
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l也行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儿牵肠挂肚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
总结: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2.讨论课后练习三
三:讨论生动的动作描写
精读“抢夺梳妆匣”“临终抓法器”两节
三.讨论传神的细节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作的细微、具体的描绘,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四.总结.小说的主题
五.比较、鉴赏与评价
1.本文中除了正面从语言、动作等角度去表现葛朗台以外,还用了侧面表现,从文中找出这些实例加以分析
2.小说以___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小说中也可以有议论,小说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评价人物、事件,往往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与态度,请从文中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这些议论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2.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阅读
参考角度A主题B人物形象C塑造人物的方法
七、练笔布置
人物描写,写一个执着于某一事物的人,侧重于语言与动作
篇12:守财奴教案
[导学新概念]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野心勃勃的老葛朗台从箍桶匠成为暴发户的发家史,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前面的情节是:葛朗台的弟弟在巴黎因破产而自杀,侄儿查理来到索漠城投奔他。欧也妮为了帮助堂哥查理,把她积攒的钱送给了查理,立即被葛朗台软禁起来,每天“只有清水面包,没有取暖的火“。随之他又借故逼走了查理。查理临走时,把母亲留下的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保管。就在这时候,葛朗台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欧也妮就要继承母亲的遗产,他就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可”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于是他决定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自己到死都能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
《守财奴》虽是从《欧也妮·葛朗台》中节选来的,可它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学习时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从不同的情节中去把握老葛朗台性格特征的不同侧面,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学习这篇小说,还需要仔细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资料显示屏]
小说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描写资产阶级发家的过程当中;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形象,暴露了资产阶级的一些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巴尔扎克曾对各色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鬼形象之一,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著名的典型,早已脍炙人口。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本质真是揭露得淋漓尽致。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资产者的典型。
(《外国文学参考资料》)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梳理故事情节,看看在不同的情节中葛朗台分别都有怎样的表现。
《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 先说第一个问题。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第二部分也应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他那反常的行为动作,二是他的语言。前者如:“葛朗台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写出了等待欧也妮在放弃财产文书上签字的紧张,生怕女儿改变了主意。还有:“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此夸张的动作,揭示出葛朗台心中的无法抑制的喜悦,他终于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应好好地感谢她。后者如:“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作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在葛朗台眼中,金钱就是生命,当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后,他就觉得有了命啦。同时,他不仅认为堂兄妹之间是交易,就连亲父女之间也是一种交易。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第三部分写葛朗台看守密室,也应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超乎寻常的听力和视觉,一是始终未变的占有金钱的语言。在葛朗台82岁时,老家伙患上了风瘫,他不能自如动弹,可守财奴的脾气却变本加厉。他大多数时间“迷迷糊糊神志不清“,可每当收钱的时候,便立刻清醒“。他还有令人吃惊的听力,”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呵欠都听得见““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跟睛里“,只要能睁开眼,”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我们不难看出,是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维持着葛朗台行将就木的生命。
总之,从葛朗台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可以看出,葛朗台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极端自私,对妻子对女儿都是这样,他从不考虑妻子女儿的心理需求,只想着自己的金子。葛朗台又是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他聚敛金钱,守护金钱。他认为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只要给钱就可以解决。当太太死去之后,“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他的眼中、脑中只有金子,没有人性,没有情感。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举动,是金子让他作出了与病情特征不相一致的动作。金钱主宰着他的一切,金子就是他的命。小说正是通过描写这个极端自私;极端贪婪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还应说说两处穿插的作用。第一处穿插交待葛朗台太太的病故,使得情节向诱哄继承权发展,同时也可见葛朗台的吝啬。明知太太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但他还是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医治太太的病。第二处穿插交待教女儿管家,仿佛就在安排后事一般。一般人一死百了,什么都不再牵挂,即使牵挂,更多的也是在感情上,但葛朗台牵挂的还是他的金子。他训练女儿,只是让她为自己管理钱财,“到那边”还需欧也妮向他交账,把葛朗台嗜财如命的守财奴本性刻画得人木三分。同时这一交待也为小说后面写欧也妮作了一个铺垫。
设计B
学生自读小说,能复述基本情节内容,集中做两件事:
第一,欣赏品味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一些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如:“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咄,咄,咄,咄!““看比动手更要不得。“”人生就是一件交易。““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细节描写如:当欧也妮答应在文书上签字时,他生怕公证人克罗旭的多嘴使欧也妮翻悔,他说:”一言为定。“然后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拍“。当教士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他竟在让他亲吻那镀金的十字架时,“作了一个骇人的“”抓"的姿势。这样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是十分传神的。
第二,就小说中葛朗台的种种表现让学生做一些评价,目的在于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设计C让学生介绍小说节选部分之前的内容,突出体现葛朗台吝啬性格的情节、语言和行动。然后再拿读本上的泼留希金与葛朗台作一比较,谈谈这两个吝啬鬼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也可:以说说自己知道的文学作品中的其他吝啬鬼形象,以期加深对葛朗台性格的认识。
篇13:守财奴教案
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
指导预习
学生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了解课文要点和作者情况,要求学生圈点勾画,找出重点。
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 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3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4学生速读全文,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5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6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他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化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提问: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讨论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在葛朗台的眼中,什么亲人,什么感情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钱财才是命根子。
引导同学深入思考:“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葛朗台的世界观,他的信仰。在他眼里,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为了钱,可以撒谎,可以欺骗,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廉耻,即使亲生女儿也不例外。这句话,概括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葛朗台丑恶的灵魂。
2讲析葛朗台临死前这一部分。
提问:葛朗台风瘫后他的性格有没有改变?有哪些动作和细节能反映他性格的?
讨论归纳:没有丝毫改变,病后他主要是看守密室。作者通过许多传神的细节来反映他的性格: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听到一点儿响动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连狗打呵欠都听得见,到人家送租时,就一下由迷糊变得清醒;把钥匙藏在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深刻传神,反映出葛朗台在风瘫的晚年依旧固守着那守财奴的本性。作者在语句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
提问: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讨论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
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4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5讨论难点: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部分,思考:葛朗台太太是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是怎样的态度?我们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在课文中,葛朗台太太是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甘心忍让)的贤妻良母。她对丈夫,忍让;对女儿,疼爱。临死之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暗示社会和家庭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她是这个金钱至上社会的牺牲品。她对宗教虔城,向往天国,但宗教却不能够挽救她。
作者对她是充满同情和赞美的。在她临死那一段里,有这么一些句子:“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死得崇高,伟大”,“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作者是把她作为完美的形象来歌颂赞美。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葛朗台的丑恶卑劣,批判这个社会的罪恶。但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尤其要注意作者宣扬超阶级人性和宣扬宗教道德的局限性。
篇14:守财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
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要完成这项交易,就要撒谎,就要欺骗,就要玩弄手段,就要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例外,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才心满意足。综上所述,葛朗台与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作者所着力刻画的葛朗台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就不是一个葛朗台了,而是他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最基本的待征,即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其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自读题注,然后补充以下两点:
第一,《人间喜剧》是作者连续创作的九十余部小说的总称,这是一部规模庞大、描写细腻、内容丰富的文学巨著,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卑鄙丑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他们都到了葛朗台家,在葛朗台太太和欧也妮面前献殷勤。也就在这天晚上,葛朗台的侄子——一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为父亲破产而投奔葛朗台家。查理与欧也妮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但葛朗台不肯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于是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查理向欧也妮告别之际,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把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金钱送给查理以后,家庭里掀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在这次家庭冲突中,葛朗台大发雷霆,欧也妮吃尽了苦头,她母亲也被折磨至死,她又被父亲哄骗放弃了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这是小说的高潮,课文节选的就是这一部分。)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全部家产。但是,在印度赚了一笔钱又回到巴黎的查理,却抛弃了欧也妮,要与名门贵族攀亲。欧也妮忍受了命运又一次的打击,幽居独处,过着清冷、孤独的生活。
(二)研习新课。
1.在学生阅读注释的基础上介绍作者。
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
2.指导学生阅读第1段,思考: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3.学生速读全文,根据小黑板或幻灯提示完成情节表。(见附录)
师生共同讨论完善。
讲析:随着情节的展开,葛朗台的情绪和表现是多变的,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就是金钱至上,贪婪吝啬的特点始终没有变,淋漓尽致地反映出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着狂”的丑恶本质。
4.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看书,思考:“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提问:可是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讨论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提问: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的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5.讲析葛朗台太太生病的一部分。
提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有关语句,看一看在妻子病倒后葛朗台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有了转变呢?
明确:葛朗台只是表面虚情假意,本质没有变。我们可以从有关语句中看出:医生来时,先问“要不要花很多钱”,为了表示自己救妻子的决心,“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拥有百万家产的葛朗台尽管不愿妻子死去,但决不肯多花一点钱,最多也只是一两百法郎。说明葛朗台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钱”字。
6.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7.讲析骗取继承权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篇15:关于《守财奴》教案
四、延伸阅读
1、历史上最愚蠢的守财奴
要钱还是要命?这是许多人常会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如果是一个守财奴碰到这类难题,当然会将钱看得比命重要。
说到守财奴,我们首先当然会想到文学大师们笔下那些栩栩如生而入木三分的守财奴形象,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大作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我国作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些守财奴们个个都是那么的可恨、可悲、可叹。但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再高明的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相对于生活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这些亿万读者耳熟能详的守财奴形象与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并对我国的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来说,他们真的是显得小巫见大巫,这人就是因守财奴本性难改而亡国的崇祯皇帝。
崇祯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个相当不错的皇帝,在他的“遗民”、诗人屈大均的眼里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在他的死敌李自成眼里也不是一位人人皆欲食其肉啃其骨的暴君,只是他们不幸而处于势不两立的敌对位置而不得不推翻他的统治;即使在清人所写的《明史》中,对他也是有赞有叹有惋惜。不过这些都改变不了历史,他还是选择了在一棵歪脖子槐树上结束自己和大明王朝的结局,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守财奴本性,或者说是他的守财奴本性促成了这最后的结局。
1645年二月,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即将挺进北京,而此时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吴三桂所带的兵,要让吴三桂带兵进京救援,至少需要100万银两的军饷,可怜的大明王朝,当时的国库里所有的银子却只有区区40万两,还差整整60万两哪,怎么办?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杆秤,他的臣子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请求“皇帝陛下”为了大明江山,也就是为了崇祯他老人家的江山,将自己远比国库里多得多的银子拿一点出来救急,可这却比直接要他的命还让他难以接受,他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大概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上了,便冒死说到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却顾左右而言它,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却要大臣们当一回慈善家,捐些钱出来,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面对眼看就要破产的国家,你“大老板”都不愿拿钱出来拯救,那些“打工者”凭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出资”?于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因为一百万银子而失去,关键是那并非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清廉”得拿不出那区区100万,而是国家的“大老板”崇祯就面对几十万银子与一个国家的选择时,守财奴本性使他选择了要钱不要国,他真的没有吗?非也,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从他的宫里搜出的银子,可是3700万两!
当然,即使当时崇祯拿出了钱,调来了吴三桂,也不一定就能救他及明朝的命,可危难之时显真性,崇祯在面对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几十万银子之间的选择时,将他的守财奴本性显露得一览无余,而如此的选择他居然做得出来,只有一个理由能说得通,那就是:秉性难移。
做出如此选择的守财奴,当然是当之无愧的最愚蠢的守财奴,他的这一选择,既亡掉了江山,又留下千古笑话,真是太不值得了,可既然秉性难移,也就让人只能发一声叹息了。
但如果不是那种一个人能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制度,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所以,那实际上是历史的悲剧,制度的悲剧,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2、阿拉斯加困境与守财奴
我们都知道那些守财奴的故事,那些爱财如命的家伙,至死都紧紧攥着手中的金币。
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守财奴的故事,讲的是兄弟二人听说远方有一座金山,那里可以拣到数不清的金子,但是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拾金人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离开,不然就会被晒成烤肉。兄弟二人带着布袋,向着这座金山出发了。他们拼命的向布袋里装金子,而太阳已经悄悄的探出了头。弟弟赶紧下山,而哥哥还在满头装金子,等到哥哥已经感受到火一样的太阳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被烤死在了金山上。一起死在金山上的还有一只秃鹫,它为了啄食烤肉也没有来得及飞离。
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版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长期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光环笼罩下,我们嘲笑它的土里土气,却忽视了其中蕴涵的古老智慧。
而真实的故事版本正在我们这个世界处处演绎,阿拉斯加是其中的典型。高纬度区域受全球变暖和的影响更为突出,它的变暖速度是其他地方的10倍,生态系统正在崩溃,永久冻土正在融化,这不但让阿拉斯加人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动物,并且他们的房子也变的东倒西歪。
戏剧性的是,阿拉斯加的油田正在以每天100万桶的速度向美国本土输入,而石油要为全球变暖负首要责任。但是,阿拉斯加人不肯放弃他们的石油产业,即便是远住民爱斯基摩人,也执意要抽干他们的石油。无论这对他们的气候最近带来什么代价,对此,他们统统置于脑后。
原因在石油为阿拉斯加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阿拉斯加人的学校,房屋,汽车,消防站,警察局,社区中心,水厂,电站,市政大楼以及大部分的就业机会,全部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上,如果不抽取石油,那么这一切好生活将离他们而去。
这就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阿拉斯加困境”:“这种不和谐之音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以及要对付建立在固执、无知以及自私自利基础上的社会性否定是多么困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阿拉斯加州的局面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所有人——每次我们烧开水,打开灯,开车或者选举时——所面临的困境……在这个现代的,互联的,能源紧缺的世界,我们都是阿拉斯加人。”
我们都知道灾难在不断发生,洪水淹没了英国,飓风袭击了美国,冰灾笼罩了中国,热浪肆虐在俄罗斯,北极的冰盖正在在融化,一个个湖泊正在消失,图瓦卢这个国家已经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了一个岛屿,一年一度的沙尘暴正对着中国门户大开的广袤北方虎视耽耽……
灾难的重复让我们感到关注的疲惫,而从媒体上,我们只能知道问题出现和解决的局部答案,我们该怎么做,是设置更完善的灾难预警方案还是准备更多救灾车辆、飞机,这是否会让我们陷入一个疲于奔命的循环的,直到事态严重到再也无法控制。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过冲”的生活。
“过冲”,这个概念是《增长的极限》一书中给出,意思就是走过了头,比如今天晚上睡晚了,但是这种“过冲”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只要我们第二天晚起一会儿,我们就照样精神抖擞了。
但是假如地球“过冲”了呢,严密的模型测算给出的答案时,自然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体系都将因此而崩溃,人口将大面积死亡。
但愿这个最坏的结果不会降临在地球上。
无论你是在家里打开电视、电脑,翻开报纸,还是在电梯里、公交车上、街道上,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正在向你涌来,它们在屏幕里,在平板上大声重复着同一个声音:你还很贫乏,你需要更多,你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汽车,更新式的手机,更潮流的衣服,更可口的零食……
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的主导的世界,其本质是享受型,这就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弱点,是呀,谁不想拥有更多的财宝呢,那样的人生无疑更美好。
“阿拉斯加困境”就在这样的语境中日益加强,因为马路上有越来越的汽车,马路变得对行人不安全,所以你也需要一辆汽车;因为众人都开始使用电脑办公,所以你也需要置办一台发电邮;因为大家在使用手机,所以你也要用上,不然你就被世界抛弃……
电视上、报刊上,炫耀着各式各样的享乐智慧,技术的无限发展,似乎也为我们的享乐提供了无限可能,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你甚至可以来一场太空旅游,未来飞出银河系看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因此而来的“阿拉斯加困境”正在让我们的生存面临危机。
我们是如今执着于当下的一切,以至于不再预见未来,甚至也忘记了古老的信念,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古训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无意是守旧、落后的象征。
是啊,今天的我们生活在越来越巨大,繁华的城市中,在城市中度过的一年是翻着日历度过的一年,我们怎么还会想到:与自然共度的一年,是一场盛开的典礼呢?
使人们普遍接受一件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之变成流行,更好的办法是之变成生活方式,再好一些的办法是将之办成是生活准则。
古老的准则是什么。〈孟子〉教导我们的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而在更多的民族里,自古以来就有着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山神崇拜,这信念时时约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不会乱砍山林,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将招致灾难。
在道德虚无的今天,我们没有这种信念,我们只知道无限的索取,直到有一天这个地球再也无法承受。
什么时候,人们会感到“开车燃烧石油是一件可耻的事”,那才是环保的希望。
环保问题,其实就是生存问题。
看了“《守财奴》教案_《守财奴》优秀教学设计”的还看了:
1.守财奴的故事
2.英语寓言故事:一个守财奴
3.英语寓言故事:守财奴
4.为何谷歌、苹果这些科技巨头都成了“守财奴”
5.格林童话奇妙意境故事
6.51个少儿英语故事
★ 第8课: Presiding over a Meeting 主持会议
★ 人物描写的教案
★ 守财奴阅读答案
★ 变形记教学设计
★ Module3Unit1Wevisitedlotsofplaces优秀教
【守财奴教案(精选15篇)】相关文章:
课文《你姓什么》教案2023-06-13
九年级下册语文《威尼斯商人》教案2022-09-29
口渴的时候(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10-3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2022-05-06
一路平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10-25
小学一年说课稿课文项链2022-05-06
诗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8-17
英语的优秀教后反思2022-05-25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范文2022-07-13
挖荠菜(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