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教案教学设计(共18篇)由网友“a714122076”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家乡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借鉴。
篇1:家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向学生展示祖国北方的迷人风光,表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课文
3、培养读书能力
重点:识字和写字
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并合理想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 指导学生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
3.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喜欢的句子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见过什么样子的山村?
2.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作者的家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下读不准的字
2.再读课文,不仅把字音读准,还要想一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子的印象/读出你的感受。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
3.指名一学生读课文,另一个学生指图画,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
小结:观察图画的方法,从上到下,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一片、开满”想象满山鲜花。
5.教师范读
6.这就是你的学校,你想对城市的孩子说什么?
7.读出你此时的心情来
8.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⑴. 自由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⑶. 集体读课文
三、扩展想象:
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的山间公路,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
四、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五、引导学生阅读《野鸭回家》:
通过阅读,了解山村近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山村未来
六、齐读课文,整体感受:
七、板书设计:
小山村
小山坡--山脚下
学校门前--伸向远方
小山村 家乡
爱
八、课堂作业:
1. 选择正确读音
2. 连一连,读一读
3. 照样子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
3. 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山坡 漂亮 抬头望 小山村 果树林 清澈见底
时间 修公路 弯弯曲曲 伸向远方
2. 集体读词语
二、识字、写字:
1. 学生听读
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同时其他学生在书中选择标画
2. 小组自学生字
⑴. 选择小组长,带领大家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齐读、指名读、抢读
⑵. 讨论识字方法:(小组汇报)
①. 把“村”和“果”字中的木字进行比较
②. “间”的笔顺,先写“门”后写“日”
③. “公”是“八”字头,不要写成“人”字
④. 重点学习“条”字第五笔是竖钩
⑶. 选择3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果:“日”要写的扁一点
那: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注意指导偏旁的写法
条: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老师来书写
3. 指导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三、板书设计:
小 山 村
村(cūn) 果(ɡuǒ) 那(nà) 条(tiáo) 时(shí) 间(jiān) 公(ɡōnɡ)
四、课堂作业:
1. 书写生字
2. 给下面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在组词(见幻灯)
3. 抄写句子
4. 按要求写偏旁
五、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能够理解,并能够能够通过阅读表现出来
小组进行活动时,还要注意合作的学习。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
[家乡 教案教学设计]
篇2: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和“单人旁”
3.重点指导“果、条”两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山坡 漂亮 抬头望 小山村 果树林 清澈见底
时间 修公路 弯弯曲曲 伸向远方
2.集体读词语
二、识字、写字:
1.学生听读
老师或学生读字音,另一个学生选出认读字中的生字。同时其他学生在书中选择标画
2.小组自学生字
⑴.选择小组长,带领大家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一读。齐读、指名读、抢读
⑵.讨论识字方法:(小组汇报)
①.把“村”和“果”字中的木字进行比较
②.“间”的'笔顺,先写“门”后写“日”
③.“公”是“八”字头,不要写成“人”字
④.重点学习“条”字第五笔是竖钩
⑶.选择3个生字进行书写指导
果:“日”要写的扁一点
那: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注意指导偏旁的写法
条: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老师来书写
3.指导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三、板书设计:
小 山 村
村(cūn) 果(ɡuǒ) 那(nà) 条(tiá) 时(shí) 间(iān) 公(ɡōnɡ)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
2.给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3.抄写句子
4.按要求写偏旁
篇3:24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4 画家乡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法、情境设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宽阔的钢铁大街车水马龙;夜晚的银河广场流光异彩;广阔的草原一碧千里;羊群 悠然漫步,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包头。你们爱我们的家乡吗?有几位小朋友用画笔也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让我们一同走进24课《画家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题质疑(谁画?在哪?什么样?)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教师出示预习锦囊,学生自由读课文。
预习锦囊:
画出生词
2 标出自然段
3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 生字闯关
第一关:带音词
第二关:去音词
第三关:单独字
(三)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三、感知课文,指导朗读。
(一)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前质疑的问题。
(二)解疑。师相机板书。
解决问题一,谁画家乡。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解决问题二,他们的家乡在哪?海边 山里平原 草原 城市
问题三,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解决
(三)这五个小朋友的家乡你最喜欢哪个?生自主选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海边(第2段)
1、找到描写海边的自然段
2、课件出示海边图及课文。师范读。
3、数一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4、读一读这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 为什么喜欢。
5、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从哪知道海很蓝很宽。指导朗读“那么……那么…….”
一艘船上装了鱼和虾。
出示对比句“一艘船上装了鱼和虾”说说喜欢哪句?为什么?“一艘艘”说明船多。“满”说明鱼、虾多。
读出船多、鱼虾多
那个赤着脚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如果你是涛涛,心情会怎样,(高兴),高兴地读读这句
6、回读全段,指名配乐美读
B、平原(第四段)
1 找到描写平原的自然段
2 课件出示平原图及课文
3 数一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4 读读这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5 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为什么喜欢?从哪知道平原很平坦,宽广?指导朗读好“那么……那么……”
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
颜色美,“金黄”“雪白”“碧绿”读出色彩多的样子,菜地很大。指导朗读“一大片一大片”
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
“鸡、鸭”要读出喜欢,高兴
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读出高兴的语气
6 全段回读
C、其他段落指导方法同上
(四)除了XX的家乡还喜欢哪儿?生自选
(五)出示第2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1 读读本段课文
2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 与小组内伙伴交谈
4 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六)小组合作学习本段(由学生兴趣的选择)
(七)小组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指导方法同上
四、学习生字
出示本课学习的两段课文中的生字,生齐读。
说说怎样记字形。
师范写难写或易错字。
组词。
生描红。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XX和XX家乡的美丽,下节课我们还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感受XX、XX和XX家乡的美景。
六、作业
继续读熟这篇课文。
搜集自己家乡的图片,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回忆导入
二 感知课文,指导朗读
继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剩余三个小朋友的家乡,指导方法同上。
指导段落朗读“那么……那么……”时进行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
海边的贝壳那么___,那么____。
那里的海水那么___,那么____。
_____那么___,那么____。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进行积累背诵。
三 学习其余生字
生认读生字,齐读
说说怎样记字形
师范写难写的字或容易写错的字。
组词
生描红。
四 小结
五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夸夸我的家乡
六 板书设计
涛涛 海边图
山山 海边图
平平平原图
青青 草原图
京京 城市图
[24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24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4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认识12 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介绍5位新朋友让你们认识。
他们准备邀请你们去他们的家乡旅游,你想去吗?
(过渡句: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风景如画,异常美丽,让我们边学课文,边跟着他们去游览)
齐读课题: 24、画家乡
(二)、看画面,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句:孩子们,我们现在就出发旅游5位新朋友的家乡;出示:根据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配上音乐,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
(三)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过渡句:孩子们,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美吗?这么的地方,自己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来描绘这种美的)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画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3、读了课文后,看一看这些生字词,你认识吗?
kuān xiā jiǎo jiǎn bèi kě yuán
那么宽 鱼和虾 赤着脚 捡 贝 壳 平原
bēn mì pǐ shì lóu
奔跑 又密又绿 一匹马 城市 楼房
指名认读、齐读、分组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学生是否读通顺。5、师生合作,理清课文内容
孩子们,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你读课文的成果吗?
老师贴出5位小朋友的名字的卡片,再指名回答;然后贴出他们家乡的卡片并让学生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抢答
宽宽的街道 宽广的平原 捡贝壳 奔跑的马
又绿又密 城市高楼
2、扩词练习:
市( )( ) 密( )( ) 宽( )( )
捡( )( ) 原( )( ) 贝( )( )
3、猜字谜:
(1)虫子往下掉 ( )
(2)月亮去掉一只耳 ( )
4、指导书写
1、做好写字的正确姿势
2、描细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重点指导“跑”的最后三笔是“S、一、乚”;“男”字的上下部分不要分家;“爱”字的下面是“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孩子们,我们接受涛涛的邀请,去游览他的家乡。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那么湛蓝,那么宽的海,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这一段)
(2)再指名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读出大海的蓝、大海的宽、大海的富有)
(3)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读好“那么......那么......,”,读出对大海的喜爱;读好“一艘艘”、“装满”。并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4)齐读这一段。
(5)当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师相机板书:蓝、宽、富
(6)总结学法:
欣赏画面----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当导游,介绍家乡
二、运用学法,指导学习第3段
1、欣赏画面
2、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抓重点词句读,介绍山山的家乡。师可参予到小组中去,与学生一起学。
3、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有感情地地朗读、评价、齐读
(2)导游介绍。板书:高、清、树
(3)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1、运用学法,合作学习本组喜欢的段落
(1)找出相应的插图,观察画面
(2)各自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内互评,作好汇报准备
(4)扮演导游,介绍家乡
2、汇报学习成果:
(1)指名小组汇报朗读自学的段落
(2)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进行评价,并齐读这一段
(3)汇报介绍家乡,相机板书
四、看板书,指导背诵
1、看板书,老师引读
2、自己看板书,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名背
4、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背
板书如下:
涛涛 海边 宽、蓝、鱼、虾
山山 山里 高、清、树
平平 平原平坦、宽广、稻子
棉花、菜地
青青 草原 望不到边、草、羊群
京京 城市 美、街道、楼房、公园
五、画家乡,说家乡
(过渡句:孩子们,5位新朋友把自己的家乡画得这么美,你们想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吗?)
1、动笔画家乡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
3、指名展示自己的画
六、课后作业
把刚才介绍家乡的话写在画的旁边,能用上“那么...那么....”最好。
[24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24画家乡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识字、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磁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你们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有几个小朋友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 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吗?
2. 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 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3) 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 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指导读好“那么 那么”的句式,表达对大海的喜爱。“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 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1. 师讲清要求:(1)认真看图,这是谁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2)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然后小组齐声表演读。
(3)看图,有自己的语言解说。
2.小组合作学习。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 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 自学汇报。
(1) 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 指名解说图画。
(3) 指名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 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齐读,开火车读。
3. 游戏:师生对口形记生字。
4. 给生字组词。
二、看图,指导背诵。
1. 看图提示背诵。
2. 指名背诵,其他同学倾听。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指导写字
1. 师范写生字,并讲解,生观察。
2. 师针对写字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指导。
3. 生明确要求,在书上描红、练写。
四、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tianlijun
设计理念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试着理解、试着揣摩”,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 (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要求: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 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合作学习体现之一)
要求:(1)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2)读后标出自然段[这一过程除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外,还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 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1) 内容: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 虾 脚 捡 贝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2) 形式: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导语:(过渡到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第一板块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学生,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 谁 在做什么)
第二板块
(二) 读课文,感悟语言
1、 观察彩图并读课文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
(1) 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
(2) 说一说:指出联系。
(3) 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2、 按自然段学习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认识第二个整体)
说明: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学生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二)
(1) 细读第二自然段。 (目的是引导学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语言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及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2) 随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
如:“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家乡的赞美感。
“那海滩上……”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
(3)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合作学习体现之二)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3、 说说自己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
表述内容:
(1)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2)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三板块
(三)、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回归文章的整体)
1、 自读后指名读。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四、作业:
1、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 用小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 (让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体现语文学科与美术的整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内容见一课时)
2、强化读生字字音。
二、记忆字形,学习运用,指导并练习书写
1、记忆字形 (体现自主性--有学生自主选择要记忆的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2、学习运用:重在思路指导。
三、指导书写(写字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下大力量为学生打好基础。)
以“望”为例
1、观察分析:观察结构
2、找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己照范字写一写,加强体验。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6、自己独立书写。
四、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若有的学生没画完,可给一些时间继续画,作为课间休息。)
学生分小组互说自己笔下的家乡,然后请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表达交流,学用课文语言,同时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或期盼之情。
四、背诵课文展示
五、作业:(略)
作者邮箱: zbhtlijun-
[画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我的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7、我的家乡(第一课时)
课 时教 学目 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读写“家乡”等11个词语。2、初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 学设 想 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
实验用具及 教 具 卡片 课 件或投影片 投影片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法设计 学生活动
一、揭题引入。二、学生自学课文。三、再读课文 理解“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自学课文,认读生字词,初读课文。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 书“家乡”,指名读词语,说说什么叫“家乡”?(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父母和自己居住的地方。)2. 用“我家在--”的句式说。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乡,那么,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1. 三步法学生进行自学。2. 查自学情况。A卡片认读生字,重点正音:后鼻音“苹、映”;平翘舌音“载、朝”。B找找本课的多音字,组词。倒(倒映)(摔倒)C.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正音。1. 你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哪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读第一段。2. 几段是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指名读2、3、4段。 理解“家乡”,会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自学认读生字词读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读具体写家乡美的段落。
四、学习生字。五、课堂小结。 学生字,重点是记形和书写。 3.齐读全文1.自由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2.重点分析:“湾”=三点水+“变”的上面部分+弓(右上部分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栽”=十+木+戈字旁(因为是栽树木,所以右下是个木)最后一画点别漏掉。“霞”:上下结构,下面部分进行书空。“群”认识羊字旁,左边中间一横要出头。。3.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湾(右边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坡、流、映(撇捺要舒展)。左右基本相等:群、朝(竖中线基本把左右两边平分)。上下基本相等:梨;上紧下松:霞。 再读全文。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说说这几个难写字的结构和笔顺。观察范字,书写
教学反思 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课 题 7、我的家乡(第二课时)
课 时教 学目 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会用“许多”等词语写句子。2、初步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
教 学设 想 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具体来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实验用具及 教 具 卡片 课 件或投影片 投影片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法设计 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二、整体感知课文。三、学习课文第1段四、学习课文第2--4段。 认读,生字组词,多音字据词定音练说,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段,朗读学习课文第2--4段。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具体来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1. 卡片认读生字、词语。2. 写出字的偏旁,再组词。湾( )( ) 梨( )( ) 朝( )( )映( )( ) 群( )( ) 霞( )(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见《课堂作业》2)1. 由朗读课文,想想:“我”的家乡是个怎样的地方?2.讨论,练说。我家在( ),它是个( )的村子。村后是( ),山上有( )。村前有一条( ),河上有座( ),河水( )。和岸上载着许多( )。过了石桥,一边是( ),一边是( )。3.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简笔画板书。1.指名朗读第一段。2.第一段有两个月亮湾,第二个“月亮湾”能不能用一个字代替。3.读一读用“它”代替的句子。4.朗读指导。重音:美丽。1.月亮湾美在哪里?自由读读 2--4段。对照插图,找一找课文介绍了月亮湾的哪些景物,用“。。”标出;这些景物分别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用“----”划出表示方位的词。2.讨论,老师板书。3.讨论“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一句中“青山、绿树和小桥”是不是围绕小河所写的事物?(通过争辩,明确这些不是所写的事物,而是写河水清清。) 认读生字、词语。组词多音字据词定音讨论,练说读句子,读出“美丽”找出方位词找出课文写了哪些景物读句子,理解句意,体会家乡景色的美丽
五、学习第5段。六、朗读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 较句子A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小河。B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前一句没有写出小河的样子,后一句“月牙一样”写出了小河是湾湾的,样子很美。)5. 理解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缓缓地”是什么意思?是怎样缓缓地流?(结合看图,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河水流动路线几动态美)。6、比较句子。A、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B、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写出鱼游动的样子。)A、河水清清的。B、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写出了河水清清的样子,很美。)结合平时生活中看到的说一说,加深理解“到映”。7.朗读指导第3段。用你的朗读,把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展现在大家面前。重音:月牙一样、缓缓地、游来游去、清清的、倒映8.理解比喻句。A树上开满了桃花。B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1)你见过“朝霞”吗?是什么样的?2)这里把什么比作朝霞?投影演示:一朵桃花(清晰)-一大片桃花(朦胧)抓住“许多、开满、远远”等词语理解比喻句。30读一读比喻句,从“多少、色彩”几方面说说桃花的美丽。9、有感情朗读2--4段。看板书说说为什么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1. 引读。练说: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真美呀!2. 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第1段的照应。3.这一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家乡的赞美。齐读。带着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朗读全文。 朗读,比较,体会理解句意,并有感情地朗读。练说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日期2004 年 月 日星期
课 题 7、我的家乡(第三课时)
课 时教 学目 标 1、朗读背诵课文,并进行词句训练。2.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 学设 想 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实验用具及 教 具 卡片 课 件或投影片 投影片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法设计 学生活动
一、复习字词。二、朗读、背诵、总结课文。 完成练习,巩固字词朗读、背诵、总结课文。 1. 卡片认读生字、词语。2. 扩词。乡( )( )( ) 坡( )( )( )流( )( )( )3. 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在适当的( )里。青 绿 红 白 黄 黑( )山 ( )水 ( )花 ( )叶( )纸 ( )字 蓝天 ( )云4.听写本课生字、词语。1.自由朗读全文。2.指名分段朗读,评议。3.配乐齐读。4.指导背诵。(1)朗读、口头填空。我家在( ),它是个( )的村子。村后是( ),山上有( )。村前有一条( ),河上有座( ),河水( )。和岸上载着许多( )。过了石桥,一边是( ),一边是( )。(2)独立完成《课堂作业》6(3)自由准备。(4)指名分段背诵、评议。 认读生字、词语扩词填词听写朗读填空完成作业。分段背诵
三、课堂作业。 整理句子 ,并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搭配照样写句子 (5)看见简笔画图,背诵全文。5.总结。(1)课文是先总的介绍“家乡美丽”,接着按方位顺序具体写了村子前面、后面、河岸上的景色,最后用总结句来进一步赞美家乡,表达作者的感情。(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3)小朋友,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你能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秀丽的风景,到处都有像月亮湾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1. 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 读通句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2) 想一想该用什么标点。3) 填好后与课文中的句子校对。4).有感情地读读。2.搭配词语,用线连一连。(见课后3)3.照样子写句子。例: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村子前面有一条湾湾的小河。1).天上有一道彩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门前有一片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全文夸自己的家乡整理句子 ,并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搭配照样写句子
教学反思 请对教学内容、教法设计、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作认真反思。
[我的家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家乡的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评邬慧芬老师执教的《家乡的桥》
邬老师执教的《家乡的桥》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高度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丰富的文学底蕴、热情似火的教学风格无疑为本节课绵上添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放的教学氛围大语文教学观为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索提供了学习场所。
教师深刻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内涵,以“开发旅游项目”为经线,以读书体会为纬线设计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必然涉及到为旅游景点设置 语;开发哪些具体项目等。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机联系,体现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同时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童话般的江南。用自己的热情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2、教学语言严谨、严密、优美。
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学生入情入境,情动而辞发。使学生仿佛到了梦幻般的江南水乡,调动了学生全身的感触器官。如指导学生朗读‘夜是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情境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开始学生很难读出感觉。教师适时点拨:夜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夜的宁静、和谐。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出应读得轻些。达到这样的效果后,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向深处挖掘再挖掘:假如是你撑条小船,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 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使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充分议论的基础上,读出夜的如梦如幻。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肯定也有很大的激励性,使得课堂氛围良好、讨论激励、师生关系融洽。
值得探讨的地方:最后一个环节的小组交流,由于邬老师在事先没有将导游词如何设计交待清楚,使得学生很难理会。另外让还没轮到的学生在台上等待无疑增加他们不必要的紧张。台下学生也因为不知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而显得无事可做。
[《家乡的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家乡的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他的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回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这篇--
生:家乡的桥
师:他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桥呢,家乡的桥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咱们就来自由
轻松地读读课文,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家乡的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做上记号。明白吗?
生:明白。
师:还等什么,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师指导(师:有些同学一边读一边用笔做个记号很好)。
师:好,咱们来交流一下,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你可真积极,你来说。
生:我最喜欢看桥名。
师:桥名很有意思,那你就来读读桥名吧。
生读桥名。
师:那么多桥名,家乡小桥的名称可真是多,很多很美。还有其他的内容印象深的吗
生:下棋,讲故事,捉迷藏……
师:我知道你就爱玩,羡慕那些家乡的孩子吗?
生:羡慕。
师:家乡的桥是不是特别
生:好。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印象最深的是桥的造型,
师:家乡小桥的造型可真是
生:千姿百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大致的内容。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在做造型的这段做上记号,我们就来先学习造型这段。先来读读,挑段你喜欢的,想一想这个桥是什么样子的。
生读。
师:有些同学读了一遍又一遍,在你们脑海中浮现的是不是这样的
出示过桥
师:喜欢过桥的同学站起来读读。
生读。
师:多简单啊,我们读快一点。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有点进步,请坐。那喜欢单拱桥的有没有。
出示单拱桥的图片。
指名读。
师:句子很长能够念流利很不容易,指导“缀”的读音。你能看看图说说缀的意思是,你说说看
生:就是往上连
师:课文用了一个缀字就表达的很清楚,两边往上,形成
生:一个大八字。
师:一对石狮子雄赳屹立在
生:石柱上。
出示:夜里,你……
师:家乡的月夜是这样的宁静,这句话念的时候该怎么念
指名读。
师:同学们,课文只写了一个最简单的过桥和最漂亮最有气派的单拱桥,却又说它的造型是
生:千姿百态
师:你能理解吗?
生:不能。
生:能。
师:你说说看。
生:在城市里,一般都看到奇特的,一点不像农村的桥,农村里的人又做不了那么气派。
师:好,课文只介绍了两种桥为什么说是千姿百态呢。
生:我想的话,有可能过户桥和单拱桥是两个种类,有很多这两种的桥,样子各不一样,所以说千姿百态。
师:你的意思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桥,作者就不介绍了。是呀,作者就抓住这两种桥的特点。真是小河长小桥多
师生接读课文。
师:让我们走进江南,去作者家乡领略各种各样的桥
课件:各种各样的桥。
师:桥名还真不只这些,来,刚才有同学说最有趣的就是桥名,咱们来念念。
生念桥名。
师生接读课文。
师:也就是说和唐诗有关的桥是
生:如意桥
师:同样的方式用不同的方法也能把它表达得很流利,同学们我们换种表达方式试试。
师生接读课文。
师:有谁知道王维的这首诗。同学们都摇头,没关系,老师倒是搜集了这首诗的资料,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
生自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那首诗,有兴趣的孩子可以课下找来读读学学。
师:撷取是什么意思
生:收集。
师:同学们,那么多桥名想不想去欣赏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去看一看。如果知道就把桥名大声的念出来。
出示桥的图片,学生念桥名。
师:用小字书写的是,
生:小篆
师:还有哪些字体。
指导篆书写。
师:让我们一边欣赏这些桥名字体,一边读读课文中的字体,和边上的同学交流交流,你最欣赏哪种欣赏,自己先念一念。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
生:我最欣赏行书,因为行书笔画看起来很舒服。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刚
劲雄健。
师:你能用课文里的词来形容真了不起。
生:我喜欢娘娘桥。
生:我觉得娘娘桥还可以用龙飞凤舞来形容。
生:我最喜欢楷书,因为楷书刚劲雄健些,很有力度,我是练书法的。
生:我最喜欢楷书,它写得很端正。
师:同学们,读读你们刚才找出的词,注意读出这两种词不同的感受来。
生读。(纠正读音)
师:好,咱们女孩来读。
女生读。
师:是呀,你们看桥的造型是那样美,再加上飘逸潇洒,跟桥--
生:相衬相映
师生接读。
师:一年一度的清明又到了,让我们跟着船一起扫墓去,大声地念桥名。
出示:桥的图片(师讲震龙桥的故事)
师生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坐船赏桥听故事的感受自己来读读课文。
生自读。
指名读。
师:感受太深了是不是,这个女孩子来读。
生读。
师:家乡的桥真是赞不尽,赏不完,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表达,呆会儿我们读读课文,和同桌讨论讨论,通过填空来理解
出示:
家乡的小桥真使人 ,我们可以 ,可以 (还可以), 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师:以及桥背后的故事那是
生:家乡的小桥真使人难忘,我们可以桥边钓鱼,我们还可以在桥洞里睡觉,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生:家乡的小桥真使人难忘,我们可以下棋,可以猜谜,可以比跳水,可以摸螺丝,还可以钓鱼,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生:家乡的小桥真使人想去寻找他的故事,可以从他的桥名,亲自去问一问村民是怎么起的,还可以看一看他的结构,是多么有意思啊。
生:家乡的小桥真使人留连忘返,可以桥上看一些江南水乡的风光,还可以看河上的小船缓在河上行驶,多么有意思啊,
师:表达得真好。好多同学都喜欢在桥边钓鱼,发现你们都喜欢--
生:玩。
师:因为桥是孩子们的--
生:乐园。
师:接下来这部分能不能自学,感受其中的快乐,然后把这快乐读出来呢。
生读。
师: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读传递给大家。
指名读。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快乐了吗?你来读读。
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请坐。同学们老师也想和大家读好吗?
生:好。
师生接读。
师:同学们实在玩累了,还是离不开桥。
半夜的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不把你送入梦乡……
师:你们要睡着了吗?
生:没有。
师:那种舒适惬意的感受你也能够读出来,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当年在孩子长大了,他时常想起家乡那千姿百态的小桥,他常想起
他真想回到家乡,看看那些字体,或
生:楷,
师:或篆。
师:家乡的桥真是,千言万语就化作这样一句--
生: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师:同学们你们下去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家乡的桥写一写。
[家乡的桥(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家乡的红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红枣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知道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家乡的枣树多、枣花香、枣的颜色美和收枣的情趣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关于红枣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到红枣你想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到枣的家乡去看一看。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写了家乡红枣的特点,枣树的生长情况,收枣时人们的心情,夸赞了家乡的红枣,寄托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3。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
(1)枣的特点:皮薄、肉厚、色红、味甜。
(2)枣树多。
47
(3)枣花香。
(4)结枣多,颜色美。
(5)收枣的热闹情景。
(6)卖枣的情景。
4。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整段有什么关系?其他自然段也有中心句,画出来。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写作方法:总--分
2。枣的生长过程:
春天开花--七月枣熟--八月收枣--晒干卖出
四、提问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词语句子。
2。朗读课文。
3。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反馈:效果良好,充分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和作者的心情。
[家乡的红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画家乡》的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
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
篇12:《画家乡》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词
1、课件依次出示画面,师配乐范读2-----6小节。
2、引:他们的家乡美吗?课文写得更美,赶快去读一读吧!注意度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还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开始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
(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谁最能干,能当小老师来领读-----个读-----开小火车读
(2)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躲到词语中了,你还能读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生字、词语都能读了,我们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多了。
三、精读第二段,指导观赏涛涛家乡的美。
1、出示画面:这是谁的家乡?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
3、涛涛的家乡美在哪里呢?现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显示句子-----指名读-----引导说句那么(),那么()。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篇13:《画家乡》教学片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4课画家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读着《画家乡》,好像置身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歌唱了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这是一篇非常好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设计理念 :
1、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
2、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课文“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2、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想象,能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知识技能与目标: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家乡的美,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教学突破: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画家乡。
(1) 词语巩固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词语都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 学生开小火车读
(词语 涛涛 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看,我们上一节课认识的五位新朋友也来了,快,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吧!
[不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是为优化学生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
(2)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涛涛、山山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可美了,让我们来读读吧。 学生齐读
读得多美呀!
二、学习4、5、6自然段
这节课让我们到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去旅游,好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
(1) 知道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在哪里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吧!小组交流
(2)你对哪个小朋友的家乡最感兴趣呢?学生小组或同桌交流
(3) 就请你们拿起书本认真地去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自由读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相结合的交往教学形式,这样既注意了每个处于不同状态的独立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又注意了作为活动共同体的师生群体在教堂教学活动中的多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主动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
(一)平平的家乡
a.谁来交流?你去了谁的家乡?请你先把他读一读
b.哪些小朋友也喜欢的,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c.读了你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我知道了平平的家乡在平原、我知道了平原很平坦也很宽广-------书上用了那么平坦、那么宽广写出了平原的美丽,你能不能读好他呢?随机指导读好第2句话(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二)我知道了那个小女孩就是平平-----是呀,看平平怎样?(开心、高兴)a.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学生说 谁也能高兴的读读这句话 )
b.随机指导第3句 (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
c.颜色真美呀!谁能美美的读一读
(三) 青青的家乡 京京的家乡
其他小朋友你去了谁的家乡呢?知道了什么呢?快来说说吧!学生交流并读读有关句子
1、城市 哪些小朋友也喜欢,站起来读读吧!
你们知道了什么呢?重点指导读好第2句话 “那么美”
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
城市里也很美,京京也画不下,他也想请你来说说,还有哪些景色?随机出示图片
让我们也一起美美的读一读。
2、小朋友的收获可真不小。青青的家乡还没去呢,哪些小朋友去了呢?快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吧?
重点指导读好第2句话 “一眼望不到边”
草长的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
草原景色很美很美,青青画不下,她拍了几张照片,让彭老师带来了,随机出示 蒙古包 骆驼
青青家乡美吗?请你自己喜欢的形式美美的读读吧!
[我有意识的增设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等环节,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活动,将全面、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课堂形成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气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齐读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
小伙伴的家乡多美呀!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这个环节给学生选择朗读方法的权利和相互评价的权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美读,在美读中进一步升华阅读情感。]
四、指导背诵
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的家乡,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
指名背 同桌互相背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可以自由说话,自由读,尽情表达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在说话中进一步明白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
五、拓展训练
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涛涛 山山平平青青京京这些小朋友通过画家乡,夸家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呢?学生自由说
(1) 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彭老师知道小朋友在美术课上也把他画下来了。
(2) 为了让同学们知道我们自己的家乡很美,我们来做一回导游,学着这五位小朋友的样子把家乡介绍一下吧!
(3) 学生自由介绍、指名上台说。
(4) 课文中小朋友的家乡很美,我们小朋友的家乡也很美,希望我们小朋友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5) 听歌曲
[“新课程,新理念”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契机,让学生在合理的想象中再现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以听说读写为手段,丰富课文内容,感受盎然的情趣,启动创造,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24 画家乡
大山
大海平原
城市 草原
我的……
[《画家乡》教学片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4:《家乡的桥》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2、:
1、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相衬相映”等词语的意思。
3、深入研读课文,4、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5、感受家乡的美丽,6、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读出美。
4、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出示运用各种字体书写的题目,并询问学生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齐读课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字体,为下面文章的学习埋下伏笔。
(2) 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看录相感受美国:先让学生看课件(江南水 风光片并配上课文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美在哪里?看到这么美的地方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1、读准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5、围绕“长相忆,6、最忆家乡的桥”进行教学。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从文中你能体会出家乡桥的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小桥多、桥形美、桥名美、桥趣多。
2、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最美的地方,读出美感。重点指导:A、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夜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听到什么?要求读出夜的宁静、和谐、体会情境美。
B、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课件演示“草、篆、隶、楷”字体体会“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的意思,并通过给各种桥配字体体会“相衬相映”。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
1、提出对文中不2、理解的地方并加以指3、导。
4、能过各种活动体会文章的美。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家乡特产知多少》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申晋良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应从多方面着手,了解并介绍家乡的特产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特产是一个地方文化、经济的缩影,也是对外的窗口。因此,嘉兴特产无疑是一种宣传家乡的有效途径。本文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是学生会想别人介绍家乡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到行动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各地特产,特产相关因素,嘉兴特产。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 培养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了解各地特产的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流程上,教师先以游戏的方法导入,让学生猜猜家乡特产,激发学习兴趣。在明确“特产”的概念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全国各地都有些什么特产?老师再以直观的图片形式介绍全国各地的特产,以连线的形式,强化这些知识。在夸夸家乡的特产的这个板块,为活跃课气氛,我采用产品推销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自己的产品做推销广告。在卖特产、尝特产、赞特产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活动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了解家乡的特产、以及乡土文化,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三、说教法
l、用语言创设情景,以情激情。
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教育是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网状型的信息传递、交流、碰撞和反馈,而师生的情感则是信息交流的纽带。积极的情感可以鼓舞人们主动、愉快地认识事物、参与活动,高尚的情感产生正确的动机并蕴蓄着坚强的意志力。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教师的煽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夸家乡板块中,我创设这样的情境:那好,今天在现场我们就举办一个“嘉兴土特产博览会”来推广我们的特产。
2、重视教师的导向性。
本节课,要求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但是学生收集的资料未必全都有效。必须在老师的引领下,有的放矢地释放。在课前,教师给出调查提纲,让学生从家乡特产的产地、特点、典故等多方面去了解,使学生有内容可谈。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为课堂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生为,全员参与。
在推销特产时,我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例如;有些学生善于演讲、有些善于动手、有些善于表演。在活动时,要求小组长,落实好每位同学的任务,使得人人有事做,而不仅仅是一位旁观者。一些小组推荐出来的代表交流时,允许,组员做补充。教师要随时关注同学的反应,同时邀请一些同学上来闻闻、摸摸、尝尝,让大家调动多种感官了认识家乡的特产。
总之,本节课教师努力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整合教材。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中、亲身体验中,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学反思
《家乡特产知多少》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个主题“生我养我的地方”中的第三个话题,由于学生生活圈小,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家乡特产不甚了解,从调查问卷来看,90%的学生只知道家乡2、3种特产,更联想不到家乡经济效益, 应设计思想:让孩子们由于所处家庭环境不同,对家乡特产了解不甚全面,再实物罗列,感悟家乡特产与家乡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提升孩子的情感体验”是本教案设计的一大特色。实物是生活的一大浓缩,让实物(电脑图片)进课堂,就是让儿童的真实生活进课堂,而生活是道德形成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摘自《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该课例牢牢抓住“实物” (电脑图片)两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以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完成道德教育。整堂课中分为四大板块,以板块式的德育活动推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在第一板块中教师设计了看一看的活动,让学生对普通桔子与橙子进行观察触摸,品尝辨清,分清两种水果的不同之处和特别之处。第二板块,课堂实现多向互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家乡特产展销会(电脑图片)的形式,实物(电脑图片)摆放在学生眼前,让他们看、品、评,不再是空洞的描绘,立体化的感受会比平面感觉更完美。小组互动,各组参观,解说员解说,自己观赏等多种形式,互相补充,互相合作,横向的,纵向的,使他们发现和了解了更多的家乡特产,从而发出感叹,原来我们的家乡有那么多特产,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可爱。第三板块,以统计法将家乡特产给家乡经济带来的效益作统计,学生在具体、科学、真实的统计数据面前,深深地感受到特产创建与家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课堂内容层层深入,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也会随之提升,由此产生我也要为家乡的经济繁荣出点力的想法,自然进入第四板块,夸夸家乡特产。学生带着自豪的情感向我这个所谓的“外乡客“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特产,看看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语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本课一环紧扣一环,一波推动一波的实物(电脑图片)展示法的教学中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乡的富饶、家乡的可爱,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总之,所设教案,以“实物” (电脑图片)为主线,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缺憾之处仍存,如: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家乡特产展销厅并不十分丰富,幸好教师备课考虑到了这一点,把教者所带物品补充给学生,我觉得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甚高,如这堂课教师要有丰富的家乡知识,要进行社会调查,还需查阅许多资料,才能上好一堂满意的课。
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
教师申晋良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哪些特产。
2、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3、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地大物博,激起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难点:能够发现特产与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有
教学准备:
广泛搜集家乡特产和祖国各地特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了解特产:
1、什么是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1)图上的这些人在干什么?(采购特产)
2)你知道他们在采购那些特产吗?这是哪些地方的特产?
3)如果图上画的是咱们家乡,又会有哪些特产值得人们采购呢?
丝绸、龙井茶、张小泉剪刀等
二、 学习我国的特产: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学生汇报。
1》知道新疆的吐鲁番葡萄,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人参,浙江金华火腿,宁夏的五宝、海南的橡胶等等,都是著名的特产。
2》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三、 学习特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看看书想一想并做练习:
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
海南 水稻
福建武夷山 花蟹
台湾大鹏湾 铁观音茶
江苏泰州市 橡胶
1、请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和家乡的哪一因素密切相连。
2、根据这些特点的形成和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哪些特产可以大力开发?
四、 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搜集到的特产的图片、包装、宣传画、实物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2、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教学重点: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如为特产设计广告词、外包装等。
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介绍、宣传家乡的特产。
教学过程:
一、说特产。
1、小组交流,小组内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向同学作介绍。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学生可以独自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配合自己的解说词,在台上当众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上台介绍一种特产的产地、特点、加工、历史等。
1、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2、动脑筋:你知道家乡的特产跟什么有关吗?
二、宣传特产。
家乡的特产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怎样使家乡的特产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
1、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种特产。
2、小组准备特产发布会。老师提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经济文化:了解特产的经济及文化。
2》地理环境:特产生长或生产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环境。
3》科学生产(种植):怎样提高特产的质量等。
4》创造性写作:怎样做广告,写创意广告词,宣传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
5》美术:为特产设计外包装。
6》社会生活:怎样选购到优质的特产。意识到优质特产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7》连锁效率:品牌特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而告之:特产发布会。
四、参考资料
山西老陈醋 (281)
水 塔 醋 (44) 宁化府醋 (28) 紫 林 醋 (43) 东 湖 醋 (33) 保健醋 (33) 醋饮料 (5) 其他醋 (95)
山西小米 (48)
沁州小米-檀山皇 (18) 沁州小米-沁州黄 (9) 沁州小米-吴阁老 (5) 沁州小米-安敦堂 (2) 其它小米 (14)
山西红枣 (209)
大唐枣 (28) 天娇红枣 (38) 尚润枣 (2) 丰滋枣 (3) 汉阔枣 (17) 汉波枣 (17) 鸿潮枣 (5) 鑫仁和枣 (9) 汉唐枣 (12) 兴谷枣 (2) 散枣 (25) 野生酸枣 (4) 酒枣(醉枣) (4) 其他枣 (43)
山西核桃 (46)
品牌核桃 (24) 纸皮核桃 (6) 散核桃 (4) 核桃仁 (12) 核桃露 (0)
平遥牛肉 (68)
冠云牛肉系列 (35) 宝聚源牛肉系列 (14) 六味斋 (1) 云青牛肉系列 (4) 其他牛肉系列 (14)
山西汾酒 (173)
老白汾 (17) 老坛汾 (3) 玻汾 (2) 祥和汾 (1) 白玉汾 (4) 青花瓷汾 (3) 吉祥汾 (3) 杏花村 (9) 竹叶青 (5) 汾酒 (92) 梨花春 (8) 一品仙竹 (12) 其它 (14)
平遥推光漆器 (147)
首饰盒 (103) 漆盘 (15) 首饰品 (12) 桌屏屏风 (17)
民间工艺品 (236)
雕漆工艺品 (26) 大同煤雕 (66) 砖雕 (9) 布老虎 (18) 五台山澄泥砚 (25) 京剧脸谱 (6) 核桃皮工艺品 (8) 广灵剪纸 (27) 阳泉平定刻花瓷 (3) 山西乡绣 (14) 木雕 (8) 五谷画 (20) 翔龙黑陶 (6)
其它特产 (220)
山西月饼 (6) 沙棘饮料 (23) 五台山台蘑 (7) 苦荞、银杏系列 (18) 黄芪、党参 (25) 山西名烟 (4) 五谷杂粮 (68) 保健品 (19)太谷饼 (7) 果脯、蜜饯系列 (5) 山西特色小吃 (38)
[《家乡特产知多少》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6:《走进不同的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走进不同的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2.走进不同的家乡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和温度统计。
能力:了解与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极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情感:通过对地形图的阅读,对不同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了解和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内容:
第14-19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地形图
2.找有关地区温度的统计资料。
3.收集有关故事与歌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14-15页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二、揭示问题,活动探究
1.教师引出问题
“这两页上的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与周围的.几长照片有什么关系?”
2.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作出正确回答。
(1)什么是地形?
(地形只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2)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3)地形图通过什么来告诉我们?
(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4)地形图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张地图)
师(指定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
向全班同学汇报。
三、自由讨论,激发情感
师: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再来阅读第14-15页。
(1)在中国地形图上分别找有哪些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从而看出中国的地势特点怎?(西高东低)
(2)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在讨论时,教师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
(3)读豆博士的话: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教师小结,并布置家庭作业:与成人讨论以下本课的全部内容。
篇17:画家乡(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周莉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宽、虾、捡、贝、壳、脚” 6个字,会写“贝、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4、学生感受祖国的美,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你们看--------
(出示课件:西藏群山、中国长城、内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这里有连绵的群山、雄伟的长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现代化大城市,还有我们杭州西湖、到处是美丽的风光。)
2、导语过渡:
我们住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昨天老师认识了几位小朋友,他们用自己的手,描绘出他们自己的家乡,想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自读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本课生字词,多读几遍)
2、再次读文,画出喜欢的词句,读一读(初步感知语言)。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学生自评、他评。
3、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孩子们自由回答)
小结:看来这几位小朋友的家乡都有人喜欢。今天周老师就带着大家随着乐乐旅行团去看看他们的家乡到底有多美,好吗?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看图(出示海边图) 这是谁的家乡?
2、说图 涛涛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海蓝、海宽、一艘艘船、贝壳等)
(相机理解:装满了鱼虾感受鱼虾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 体会热闹、丰收;大海的美丽 蔚蓝以及对大海的喜爱)
3、自由读课文 (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涛涛画的家乡?) 两人合作读 齐读
4、美吗?如果你来到涛涛美丽的家乡,你会干什么?课件出示贝壳,
5、看图说话:“海滩上的贝壳是那么--,那么--。”指导朗读。用上了“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说的事物。你还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6、再读课文 这么美的地方真想去玩玩,那么让我们再一起去书中感受吧。集体读 自由读 小组读
小结:涛涛的家乡已经够美丽了,听你们读完我觉得更美了,你们好厉害啊!
(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哎呀!周老师居然忘记一件事情了,刚才我们去海边的时候我遇到了生字宝宝, 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你们想去吗?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接着以游戏帮助学生巩固。
3、指导写字“贝、虾”投影、评价。
小结:这节课我们到了涛涛的家乡,好玩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去山山平平的家乡。
作者邮箱: zgwyl@126.com
[画家乡(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8:假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3 假如
一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1学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
3 尝试模仿课文写简单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各小节的不同语气,感悟语言文字。
情意目标:1 培养学生高尚的同情心、爱心和人文关怀。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创作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2 难点:读出各小节的不同语气。
三 教学策略:这首诗内容不难理解,但是各小节表的的感情色彩的细微差别要让学生体会并朗读出来不容易。所以,采用多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以范读、领读为主要方法。其次,尝试运用网络环境来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网络资源。
四 教学准备:1 自制课件。 2 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预习,学习运用网络资源。
五 课时安排:2课时
六 授课时间:2003/11/24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
1 师:有谁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2 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打开老师为你从网上链接好的网页,读一读。
3老师诱导进入诗歌的学习:马良的神笔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该多么好啊。你想吗?我们来看看,有个叫白冰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 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有个整体印象。
2 自己读一读。鼓励学生通过课件自我检查。
3 跟同学议一议,读懂了什么。
通过看课件中的填空来检测。先自己说一说,再指名说,反馈自读的结果。
三 精读涵泳,感悟语言。
1 鼓励学生读诗歌,正音。
2 自己再读一读,琢磨琢磨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3 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学生品读每小节。如第一节:“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应该用愉快的语气来读。后面两句“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则要读出温柔的,怜爱的语气。第三小节,应该读出对残疾朋友西西的同情、忧伤。
比较“给小树画太阳”和“给冬天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读第二小节,看看有什么发现。交流阅读收获。
4 再整体读,读出每小节开头的“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不同的语气来。
四 分角色朗读,升华情感。
1 师生分读。老师读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读其他的。
2 男女生分别读。
五 作业:拓展延伸。
1 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些什么?模仿课文,用诗的语言写下来。
2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生字词语。
2 背诵课文。
二 交流自己的诗歌,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其他人可以评价,可以建议修改。
三 练一练,连线搭配词语。(课件)
红红的 北风 快活地 等待
好吃的 身体 苦苦地 成长
寒冷的 太阳 轻轻地 叹息
健康的 谷粒
遥远的 地方
四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1 指名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 观察,总结规律,发现哪些字的哪些部首发生了变化。
3 指导练习。
板书设计:
给小树画 红红的太阳
假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给小鸟画 谷粒
给西西画 好腿
……
[假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教案教学设计(共18篇)】相关文章:
家乡的桥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2023-05-29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2022-05-07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美食教案2023-02-11
大班语言家乡的桥教案及反思2022-07-28
课文珍珠泉教案2024-01-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2023-11-20
年的教案2022-08-09
四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2023-02-03
《春酒》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01
桂花雨的教案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