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加和减法教案优秀(精选16篇)由网友“ktsm8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加和减法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小学数学小数加和减法教案优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篇2:小学数学小数加和减法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
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
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7、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
三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教后记
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篇3:小学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算理。
3.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篇4:小学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优秀教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8.
(1)课件演示:妈妈买了3排的乐百氏饮料,每排10瓶,小明买了2瓶乐百氏饮料,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 2=32
提问:30 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
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 6 30 7 60 9 20 8 6 50 7 30 9 60 8 20
(2)90 8 20 3 50 9 70 6 98-8 23-3 59-9 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 6,背面写6 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30 8= 77-7= 70 2=
9 20= 10 5= 28-8=
65-5= 3 20= 90 9=
教学反思:
在执教这一节的前一天,我给同学们留下了准备一百根小棒的任务,就是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我们的班级微信群里热闹了起来,有的家长在群里晒出准备的小棒,并注明这是冒雨买来的;有的家长晒出了自己用一次性筷子做出来的.小棒,还有一位家长晒出一堆凌乱的枝条,这让我不解,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晒了一张照片,已经是整齐的十捆小棒了,我借机称赞这位家长的用心,大家也跟着称赞,后来,还有的家长在群里说有多余的小棒,谁若没有可以第二天找自己的孩子借用。第二天课前,我把这份家长的爱讲给同学们听,并请同学们用这份带着爱的小棒展开学习,果然,效果极佳,同学们在摆小棒时是那样认真,她们的学习是那样幸福。数学与爱就在一起,对吗?
篇5: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后记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篇6:《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 角 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 角 分
1 . 2
- 0 . 6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3.6-0.5 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数学。
篇7: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设计意图:教师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积极地展示自我,通过三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探寻出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这里,教师并没有系统地归纳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者的设计有张有弛,成功地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预案不是唯一的,教者应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茄子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你知道两条彩带各是多少分米长吗?
哪条长一些?”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予以肯定。
2、独立完成2-5题
在交流时,要多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判断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师: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这么出色,有三只青蛙朋友也赶来了,
它们刚刚进行了一次跳远比赛,想请小朋友们给评判一下,谁是第一名?
(多媒体演示青蛙跳远的课件,随即出示跳远成绩表。)
师:你们先给这三只青蛙分别取个名字!
学生为青蛙取名字。
师:请你们评判一下,谁跳得最远?谁第二?你能将这三个数从大到小排一排吗?
4、拓展提高
师:小朋友们裁判工作做得真公正,三只小兔子也来请你们给它们做裁判。它们比赛的是50米赛跑。a兔的成绩是6.8秒,b兔是6.3秒,c兔是7.1秒。它们谁是第一名?为什么?
(多媒体演示兔子赛跑的可爱画面。强调:用的时间最少的才是第一名,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留有余味
师:通过本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让学生尽情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
课后帮助解决:如果小明买了一支雪糕和一个蛋筒,你能算出他一共需要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是有差异的,所以练习的安排是有层次、有坡度的,努力让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力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课在练习设计中,合理地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不可替代性,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篇8: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102-103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
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 通过应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苏州的夏天很热。同学们喜欢吃冷饮吗?喜欢吃哪些冷饮?瞧!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他们一起来到了冷饮部。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
(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例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冷饮部有哪些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板书:雪糕0.8元,棒冰0.5元,蛋筒1.2元,冰激凌1.4元。
师:看到了这些冷饮的价钱,你打算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明买了一支棒冰和一块雪糕。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小明和小强在想什么呢?(渗透团结友爱的思品教育)
(设计意图:设计中重视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生活化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观察、猜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注意将团结友爱的思品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刚才,甲同学提出:小明会在想,棒冰和雪糕哪个贵一些?将哪一个给小强呢?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分析一下吗?下面,开始小组学习,请将你的想法说给你们组的小朋友听。负责记录的小朋友要作好记录。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预案一:0.8元就是8角,0.5元就是5角,8角大于5角,所以0.8元大于0.5元,雪糕贵一些。
预案二:0.8写成分数是8/10,0.5写成分数是5/10,8/10大于5/10,所以0.8元大于0.5元,雪糕贵一些。
预案三:8比5大,所以0.8元大于0.5元,雪糕贵一些。
3、比较优化,引导评价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不简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选择方法,引导学生作出评价。
4、又设疑问,再次合作
师:小明除了买一支棒冰和一块雪糕,还可能会买哪两种冷饮呢?
尽量让学生说。
如果现在买的是一块雪糕和一个蛋筒,你觉得他应该给小强什么呢?
请将你的想法说给你们组的小朋友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5、交流意见,解决疑问
学生交流想法。交流时,要说清楚自己是怎样想的,体会整数部分大的小数比较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但不必得出结论。
预案一:0.8还不到1,1.2比1大, 0.8小于1.2,所以蛋筒贵。
预案二:0.8写成分数是8/10,1.2写成分数是12/10,8/10小于12/10,所以蛋筒贵。
6、反馈练习,游戏激趣
a、师:小明还可能买哪两种冷饮呢?你能判断他们哪一种比较贵一些吗?
小组内说一说你比较的是哪两种冷饮的价格,你是怎么比较的。
主要还有如下四种情况:
0.8 ○ 1.4 0.5 ○ 1.4 1.2 ○ 1.4 1.2 ○ 1.4
b、学生交流发言 。
c、师:这四种冷饮中,哪一种最贵?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具体说说,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吗?
d、游戏:跟踪追击
老师说一个一位小数,小朋友们采用开火车的方法,第一个小朋友说出一个比它大的一位小数,第二个小朋友再说出更大的一位小数……看谁的反应快?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篇9:小学四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范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l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分数的加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减几分之几
有前一节课的基础,这道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1)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巩固练习1-4/5 1-2/6 1-7/9(指名让学生板演)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
3、计算(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评,最后选加减法题各1——2道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1)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有两个问题;
(2)生独立解答(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长方形纸的折画);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用多少表示这一块巧克力?计算时看作多少来算的?
5、练习第二十三的第四题(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
(1)生读题,弄清题意;
(2)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一杯果汁用什么表示?在这里看作几分之几来计算?
6、妈妈买了一些蔬菜回家
卷心菜5/7千克 辣椒2/7千克 萝卜3/7千克 白菜4/7千克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二、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篇10:小学四年级数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直观图,从分数的意义上,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
2、在直观计算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重点、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利用准备的材料,用折一折、分一分、再画一画的方法,表示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2、除了刚才的分数,再另外找一个分数。
3、刚才找到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同分母)
二、自主探究。
1、看了图中的分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及时板书)
3、揭题。
4、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的两个例题。
2、看图列式计算。
3、直接计算。
四、延伸练习。
1、一个人吃了这块蛋糕的,第2个人吃了这块蛋糕的,第3个人能吃多少呢?
2、一个人吃了块蛋糕,第2个人吃了块蛋糕,第3个人能吃多少呢?
3、一个人吃了块蛋糕,第2个人吃了块蛋糕,第3个人能吃多少呢?
五、课堂检测。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后感)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本来是分2课时进行教学的,加法一课,减法一课,因为难度不大,所以我尝试把两课合并成一节课。
篇11: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小数加减混合计算一般的小数混合加减运算
带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小数加减简便计算
加减混合计算的推广能应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五、教学策略
1、对于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就已经通过元、角、分的加减初步认识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且在第四单元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和
计数单位。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是让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及法则。本单元意图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的特殊性向一般性转化,遵循小学生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特点,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混合运算,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学生已经在本册书第三单元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应用。通过推广,帮助学生拓展定律的使用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特性。
3、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数位不容易对齐。特别要注意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不少学生则容易把这种不够减的减法计算做成加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教学时间
新课和练习6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8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例1、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通过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出示自学提示。
仔细看数学书95、96、97页例1、例2。
篇12: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解释估算的过程。
技能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情感价值观:
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会数的运算的广度,不仅在整数的领域中可以有加减法,在其它数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 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
二、新知学习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生1: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厘米+3厘米=80厘米
也就是0.8米
生2:
0. 7 7
+ 0. 0 3
0.8 0
(4)指导看书。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
(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第一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末尾的0 在横式中可以省略。
(7)师:刚才在练习小数加法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有检验的好习惯,而且还有同学会用减法检验。看来这减法老师不教,大家已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大家是不是真会了?
三、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演算中用减法演算法)引导学生:
1)计算。
2)反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键键长多少?
1)审题。
2)列式。
3)计算。
4)反馈。
3.壮壮出生的管围比键键长多少?
1.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答案,师总结)
2.相互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反省一下自己在计算时是否自觉将小数点对齐。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篇13: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课题:
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把练习十八第4题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习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17.02+8.52+8.46
=25.54+8.46
=34(秒)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
=17+17
=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3、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32+0.40+0.56+1
=33.96=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小结,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基本练习。
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
2、综合练习。
(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2)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做)。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提高练习。
计算:1+1.2+1.4+1.6+1.8+…+9.6+9.8+10
篇14: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并正确地进行运算。
技能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学习。
情感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克隆牛键键和壮壮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这位朋友的详细资料吗?快快拿到你的通行证吧!
口算:
(1)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98-22-10 98-(22+1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师: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同学们全部通过!快快认识新朋友吧:它就是克隆牛蓓蓓。蓓蓓是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的体细胞克隆牛。 20xx年10月8日它也是在莱阳农学院诞生的。下面请看蓓蓓的详细资料。(出示情景图)看了蓓蓓的资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问,教师选择性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鼓励学生自己审题,先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思路及算式:
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0.98-(0.22+0.1) 0.98-0.22-0.1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算式,可是第二、三混合运算算式应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找到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2)蓓蓓百天时比出生时每天多喝多少千克牛奶?
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1.引导学生列式
2.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3.反馈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追问: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2)做自主练习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要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怎样?
篇15: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过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这里将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体编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总体感觉
1、知识点编排集中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简便。所以把小数加减法安排在同一例题中进行教学。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因此让学生充分利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应该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2、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很大。
如100页例3104页例4,教学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方法事先呈现给学生,而应该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后,通过交流,领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
1、要灵活选择素材
要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数的加减法》中的主题图,雅典奥运会的情景,这个在当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但是现在离这一届奥运会久远了些。他们那个时候还小,孩子们也不太熟悉,所以兴趣不是很浓厚。还有,以前是利用元角分的情景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更有利于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得算理。论坛上有人提问:这样的情景设置还有什么其它的编写意图吗?编者陶雪鹤老师:雅典奥运会的情景算运动员的得分,不涉及量的计算。现在的选用的情景体现的主要意图是小数的现实性。从教材试验过程看来,有利有弊,有利是更更突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现实意义。不足则是没有借助突出算理。借助“元角分”进行教学小数加减法,实质是把小数加减法转换成了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教学中,老师可对教材情景进行调整或重组,既能选择可以帮助理解小数加减法意义的素材,也可选择帮助理解算理的素材。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情境提供的算式不够典型,都是两位数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极易让学生造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只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即可的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触及小数加减法的本质--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才能加减。应在例题中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如19.45+6.9822.3-19.4525-21.6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本质。
2、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小数加减法相对于本册其他单元的内容还算简单,但是由于课时安排比较紧凑,练习较少,学生计算错误还是很多。小数加减法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应该遵循以下的思路去研读教材:接纳--比较--质疑--完善--超越--斯苗儿
研读,只是研究和理解,最后还是要接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用事实来说话。最后特别提醒老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实践中时刻谨记以下三点:
1、别忘了数学自身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别忘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3、别忘了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
感谢雷老师给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篇16: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按照自主探究-讨论- 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然后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相关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2、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讨论交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时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1.在教学例1的第(1)问小数加法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各自是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选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让全班交流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列式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也要数位对齐,而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2.在教学例1的第(2)问小数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3、“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使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进行化简。
4.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先在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做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性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做“练一练”第1题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7.5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多少。
做“练一练”第2题时,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2.应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央视两名青年歌手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相关数据的对比),看谁的表现较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更多相关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画角》
小学数学说课稿《周长》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角的度量》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连加、连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加和减法教案优秀(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师个人教学反思2023-05-04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2023-06-10
三年级上册《加和减》的教学反思2023-04-30
数学科教学计划2023-10-05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023-09-22
乘加和乘减教学反思2023-10-08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023-11-07
人教小学二年级上册作文范文2022-07-1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2-04-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