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14篇))由网友“大毛来巡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徐金奎
一、活动策划依据:
《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结合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学习名人关于母爱文章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活动感触亲情,进而写出优秀作品。
骆驼坳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情感的文章,加上他们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二、整体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设想:
学生准备:1、第一大组的学生每人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并用毛笔写在八开的纸上。歌曲可以现场演唱。2、第二大组的学生搜集整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或自己听说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3、第三大组寻找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有关介绍或图片。4、第四大组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等。
教师准备:1、恰当布置教室,把有关的表现母爱题材的图片,学生写的诗歌挑好的作品张贴在墙上,制造氛围。2、准备胶水,把第一组学生抄写的典型的诗贴在前面的黑板上一两首。3、准备几本练习本作为奖品。4、第三大组关于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资料比较难找,教师要准备几则资料来补充。
活动目的: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进行母爱情感熏陶与爱心培育。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要求:1、课前利用近一周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母亲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走进母亲的生活,认识母亲平凡背后的伟大。2、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人类世界乃至动物世界中伟大母亲的壮举,逐步理解母亲,激发对母亲由衷的敬爱之情。3、通过课堂展示进行成果交流,充分表达对母亲的理解感激之情,并在后续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回报母亲。能写出成功的有关母爱的作品。4、本课时以全体师生为主要人物(演员),以歌颂母亲为线索,通过多样的形式将课堂构建成一个展示母亲平凡、伟大形象的舞台。
活动重点难点: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活动准备:1、自制幻灯片课件;2、有关母亲的歌曲;3、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展示阶段):1课时
活动自控条件:1、自愿结组,小组人数不超过8人。2、成果积累与展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热烈的学习氛围。3、各组对介绍的内容要精挑细选,避免重复累述,每组展示时间控制在5-8分钟,整个活动控制在45分钟以内。4、通过歌曲、散文诗歌朗诵、成语、格言、俗语、谚语、图片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活动评价标准:
1、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2、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3、选取的展示成果力求与本次活动歌颂母亲的主题完全吻合。4、小组成员参与意识强,合作融洽,能及时补充,发挥群体作用。
主持人:语文课代表
三、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碟导入。然后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展示相关资料。由《烛光里的妈妈》引入下一个环节,布置下节课的作文,在歌曲《母亲》中结束本课。)
(一)活动导入:主持人(课代表)在《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中讲故事--《生命的跪拜》:
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了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宰杀,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前两条腿“扑通”跪下了。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了,倒在他手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眼泪他见得的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肚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已经成形的牛犊。
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
动物尚且如此疼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敬爱的母亲,感受母爱的平凡而伟大。
(二)、利用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三)师生展示相关资料。
1、第一大组的学生把准备的诗词贴在黑板上面,播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学生依次朗读自己抄写的诗词。背诵贴在黑板上的诗词,(背得多的学生将发奖。)
2、第二大组的学生上台介绍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学生说完后,教师补充以下两则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层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子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己僵硬。
一位中年妈妈往家走,离自家还有几十米,这时发现自己小孩子从六楼的阳台上坠下,她奋力跑过去,竟然用几秒钟时间跑了几十米,把孩子接住。后来几个消防队战士做实验,在同样的距离起跑,从六楼坠下一物体,竟无一人能跑到楼下接住物品。这真是母爱创造的奇迹!
3、第三大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资料。
教师补充“班羚飞渡”的故事,老鹰折翅训小鹰的故事。
4、第四大组把自己搜集到的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写在黑板上。
(四)、教师可作如下补充:(课件补充)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五)教师简要作结: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而有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人世间至尊至圣的感情。可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那么就让我们永远传唱献给母亲的歌吧!
(投影)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播放歌曲《母亲》)让我们在歌曲《母亲》中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设想,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三点: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举办要达到学生想讲、愿意讲、能讲的目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材料,具体内容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⑵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最多在活动之前进行一些必要指导,其收集、编辑、汇报、展示等活动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⑶在全程的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融为一体。⑷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了成功的感觉。
2、通过成果展示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既锻炼了交流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收听者的听话能力、分析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句式仿写练习及课后的作文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3、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4、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宁可在网络中找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倾诉心中的烦恼、分享生活的乐趣,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一句话。通过这次活动,多数学生一改有话不愿和家长说,有事不愿与父母谈的习惯,对母亲的生活状态、精神需求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在调查采访中,近距离的与母亲接触,理解了母亲的艰辛,精神上受到了“脱胎换骨式”的洗礼。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摒弃了对母亲的厌恶与反感,消除了对母亲的误解与偏见,促进了与母亲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在孩子与母亲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活动完成后,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深情。
5、整个活动明显暴露了一些不足。由于搜集的有关母亲、母爱的材料太多,有的学生在选取材料时就显得无所适从,只知道采用撒网的方法,大包大揽,不善于围绕主题选材,因此学生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在布置任务要时多加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准确的搜集和整理材料。小组交流的形式,使个别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组长在前面发言,自己竟变为旁观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这些学习被动的同学,教师在平时应多多关注,在心理上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真正意义。
附:采访记录表
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采访人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
访
记
录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2:献给母亲的歌(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
内江市中区凤鸣初级中学 陈小丽
一、活动目标:
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口语表达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意识。
5.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6.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
二、活动准备:
1、请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多个研究小组,从“忆母爱、谈感受”、“赞母爱”、“谢母恩”、“送祝福”四个角度进行材料准备。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3.让学生做给母亲端一杯茶、洗一次脚、捶一次背的家庭实践活动。
4、各小组将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查找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这次活动的成果。
5.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3分钟)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生命的跪拜》(背景音乐)
(二)忆母爱、谈感受(13分钟)
1、看屏幕,你们能说一个关于动物母爱的故事吗?(展示动物母爱的一组画面,配乐)
2、同学们,动物尚且如此疼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背景音乐)
3、请谈谈回家帮母亲干活后的感受。
(三) 赞母爱(8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伟大的诗人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纪伯伦也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1、古今中外有无数歌颂母爱的名篇佳作,或名言俗语,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课外搜集的赞母亲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格言、俗语展示出来。(学生齐读《游子吟》、多媒体播放《纸船》)
2、询问学生材料来源,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四)谢母恩(8分钟)
过渡语: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就是母亲!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所以,我们要感谢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
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
(五) 送祝福(8分钟)
1、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2、让学生出示自己做的送给母亲的`礼物,并说明自己的构思意图。每个小组选一名最有代表性的礼物进行说明,并对母亲说一句祝愿的话。
(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3、(多媒体播放贺卡)请根据画面写一段话,然后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六)小结:(4分钟)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投影)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 !
师生同唱一首歌,爱心献母亲:(多媒体播放伴奏)
师生同唱: 《母亲》
四、 推荐作业(1分钟)
1.每天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扫一次地等,用你的一生去爱你的母亲。
2.找时间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母亲对你的希望和要求。
3.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篇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灵宝市阳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薛小丽
活动目标:
(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4)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
(2)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长,明确学习小组长的职责。
(3)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
导语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寒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提起“母亲”这个词语,我们感觉尤为熟悉、亲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亲密的人。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女一天天长大了,母亲却一天天的老了……
今天,就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1、道不尽的母爱
A、与母亲有关的格言或俗语。
B、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C、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歌曲、电影、广告等。
2、说真话、诉真情
举出一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并说出你的感受。(尽量每组1人,教师也参与其中)
(过渡语)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的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让我们多角度看母爱――
3、多角度看母爱
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引导)思考: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
4、报得三春晖
有这样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在小组中交流,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5、推荐作业
A、每天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扫一次地等,用你的一生去爱你的母亲。
B、找时间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母亲对你的希望和要求。
C、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篇4:《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
关于《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活动课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同时用幻灯打出图片。
镜头一:
听故事(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镜头二:
谈感受(放歌曲《我心中的故事》)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镜头三:
谢母恩(播放歌曲《念亲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镜头四:
送祝福(播放歌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用幻灯打出蛋糕图片。)点点的烛光轻轻地摇着,似乎在说悄悄话……
学生依次出示小礼物,在多媒体画面、音乐声中(播放《万事如意》)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在这种温馨的气氛中结束)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三、拓展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篇5:《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说话简洁。
2、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
【教学难点】
1、学习综合归纳使用资料的方法。
2、在学习中学会互相合作。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母亲给予的,在母亲来临之际,让我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搜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个专题)
1、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是由一个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领导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呼应和支持。1914处,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世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2、小组搜集资料专题:
请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资料并编辑成册,再为它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在班上交流。
⑴写母亲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⑵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⑶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⑷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
⑸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3、每组出一份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
三、与母亲聊天
1、母亲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2、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3、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4、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采访时可以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请她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为生活中的母亲拍照,争取为她拍出最能表现她的特点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每张照片题写标题。采访结束后,整理好采访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四、说说母亲
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从下面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1、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心的生活小事,再说说你个感受。
2、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逼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
3、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你对自己的第一任老师作一个客观的评价。
五、主题班会
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结合搜集的资料、采访的感想、交流的结果,用配乐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看电影片段、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活动,可以邀请母亲们参与,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以增进母子感情。
六、写母亲
在以上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
1、为母亲写一篇小传,力求全面反映母亲的个性和人格特点。可以附上母亲的照片及其他相关资料。
2、以妈妈,您听我说或母爱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
篇6:《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
母亲,是一本耐读的书;母爱,是一首永恒的歌。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因此,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策划了这次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册第一单元重在启发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次综合性学习是在引导学生充分地解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与家长之间的话题在减少,代沟在扩大。同时家长们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机会与孩子促膝谈心。因此利用母亲节这一契机,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感受爱和理解爱,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是十分必要的。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有关母亲的诗文、图片、故事、歌曲等;
(2)能力目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
(3)情感目标: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并以适当的方式报答母亲。
二、活动难点:
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
三、活动策略
(1)体现一个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把握一条主线:以活动为主线,倡导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
(3)注重一种体验: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母子之间架起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
四、活动准备
(1)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母亲的文字、声像资料等;
(2)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划分学习小组;
(3)预约学生家长,为实施亲子互动做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走进活动
多媒体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视频,这首歌极具感染力,深远的意境能够很快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在此基础上导入: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也永远走不出她关爱的目光;有一种爱,无论你怎样的索取,永远都不需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是母亲,这份爱是母爱!伴着深情的歌声,让我们一起走进母爱的世界,共同吟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一堂课提供给学生第一感知的是导入,它的先声夺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穿越时空,创设零距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 分享成果
(1)第一个环节:道不尽的母爱
这一环节,采用分组展示的形式。展示成果时,各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入情入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名言组:读作品——展示有关母亲的名言和俗语。同学们通过齐读、对句、领读的形式展示了大量的名言和俗语;(2)诗文组:颂母爱——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文。他们通过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自己创作等方式展示了《游子吟》、《纸船》、《母亲颂》等等作品;(3)歌曲组:表心声——歌唱有关母亲的歌曲。该组同学通过自弹自唱、笛子独奏、合唱、对唱等形式,歌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懂你》、《鲁冰花》等歌曲。(4)故事组:念母情——讲述有关母亲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课本剧、情景再现、皮影戏等形式,讲述了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藏羚羊跪拜》、《血色母爱》及汶川地震中感人的故事。我为学生展示了公益广告《妈妈,您洗脚》,猴妈妈与猴宝宝嬉戏图,大腹便便的准妈妈等图片。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深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荡着学生的情感,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他们明白了:动物也好,人类也好,母爱是相通的`。正是这种博大无私的母爱,繁衍和传承了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谱写了永恒的爱的诗篇。
多媒体课件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整合信息,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2)第二个环节:剪不断的“脐带”
这一环节将采用亲子互动的形式,家长们的参与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我请学生们采访家长十月怀胎的甘苦。母亲们畅说欲言,有的讲述十月怀胎的辛酸,有的回忆孕育生命的幸福,在淡淡的背景音乐中,在轻轻地倾诉中,母子之间的心窗打开了,代沟消失了。作为一名母亲,我也将接受学生的采访,为他们背诵了十月怀胎时写给女儿的日记:“亲爱的宝贝,你是我甜蜜的负担,尽管我身体臃肿,行动笨拙,但这些都不能削减我对你的期待……”。最后我让全体同学起立,向母亲们鞠躬,深情地说一声:妈妈,谢谢你!
淡淡的背景音乐不受思维空间的限制,能让你轻松自由的去遐想自己的快乐和伤悲,给你一片宁静以致远的透明与感动。学生明白了:母爱就像一条长长的线,总是伴随着我们延伸。欢乐的童年因为有母爱,记忆才显得那么鲜活;美好的青春因为有母爱,我们的脚步才显得那么从容!
(3)第三个环节:理性地思考母爱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很多学生肤浅地认为爱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更有甚者埋怨母亲太苛刻,不尽人情。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则故事:老鹰在孩子出生不久,就强迫孩子从悬崖上试飞,稍有不慎,小鹰就会被活活摔死,而那些能幸存下来的,就拥有了搏击苍穹的本领。我让学生展开辩论:这种做法是不是爱?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多家长也参与到辩论中。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真正的教学应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快乐。”采用辩论这种方式,让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经过激烈的辩论,大家都幡然醒悟:理性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为我们的未来奠基。
(4)第四个环节:报得三春晖
感恩是做人的支点。为了将热爱母亲的感情幻化为实际行动,我先讲述母亲节的来历,并用多媒体出示汪国真的诗《感谢母亲》:让我怎么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并请学生把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送给母亲,预祝她们节日快乐!看着孩子们精心制作的礼物,母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一环节是对前面几项活动的升华和总结,既是对母亲感念之情的表达,又是把孝敬母亲的感情化为实际行动。
(六)推荐作业
请你以“我们的心近了”为话题,写一篇500左右的文章。
综合性学习拓展了语文的外延,使语文课不再是单行道,而是一座听、说、读、写并行不悖的立交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贯穿始终,营造和谐的课堂,让师生诗意地栖息在教室里。
(七)活动小结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然后总结:同学们,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伟人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照人,也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然而天地宽大,父母恩大!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齐唱《感恩的心》,预祝我们的母亲,也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活动在音乐声中缓缓结束。
附板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
一、道不尽的母爱
二、剪不断的“脐带”
三、理性地看母亲
四、报得三春晖
篇7:《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活动课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同时用幻灯打出图片。
镜头一:听故事(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镜头二:谈感受(放歌曲《我心中的故事》)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镜头三:谢母恩(播放歌曲《念亲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镜头四:送祝福(播放歌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逝世,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用幻灯打出蛋糕图片。)点点的烛光轻轻地摇着,似乎在说悄悄话……
学生依次出示小礼物,在多媒体画面、音乐声中(播放《万事如意》)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在这种温馨的气氛中结束)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三、拓展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篇8:《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新课程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了《献给母亲的歌》,这一篇课文之后,母爱,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却常常浑然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悔悟,母亲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本次活动旨在引发学生关注我们身边最亲近而又最易被忽略的人──母亲,深切体味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这一组同学选择了这个研究课题填写研究性学习课题申报表。
【研究目的】
1、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口语表达、写作、表演、实践等)表达情感的能力。
3、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读、写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
4、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合作意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做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法、讨论法、资料收集法等。
【活动内容】
1、课前利用近一周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母亲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走进母亲的生活,认识母亲平凡背后的伟大。
2、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人类世界中伟大母亲的壮举,逐步理解母亲,激发对母亲由衷的敬爱之情。
3、通过课堂展示进行成果交流,充分表达对母亲的理解感激之情,并在后续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4、以全体师生为主要人物,以歌颂母亲为线索,通过多样的形式将课堂构建成一个展示母亲平凡、伟大形象的舞台。
5、对母亲的生活观察力求全面,涉及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研究过程】
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其中我们这个小组六个人组成,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两次组内交流。其次,我们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第三,制订调查计划;第四,实施调查研究,比如查找资料、获取感性材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等。
为使整个研究过程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将研究过程分作了五大阶段,基本流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启发引导
1、拟订课题研究计划,并撰写开题报告。
2、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二、指导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拟定研究的课题
1、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2、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声音宏亮,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表演自然、真实、形象,表情、动作、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4、小组成员参与意识强,合作融洽,能及时补充,发挥群体作用。
三、实践实施和体验阶段,开展研究活动
实施阶段:
1、活动由四个板块(听故事、谈感觉、谢母亲、送祝福)。
2、请几位母亲代表到校参加活动。
3、学生说、唱、演,展示学生的才能。
4、展示家长的青春贺信与青春贺礼。
5、反馈调查结果,推出孝敬父母模范,树立行为榜样。
6、通过文艺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
实施过程:
1、我们小组带动全班同学起唱《烛光里的妈妈》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15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是妈妈,是爸爸,是人们的骨肉至亲。
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从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到迈向青春期的准青年,这期间,渗透着爸爸多省语重心长的教诲,饱含着妈妈多少温柔体贴的关爱。
同学们,这是一份永恒的爱。它跨越时空,它不求回报。就在今天,就在此时,这份爱来到了我们班上现场。
同学们,人们总说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我想,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普天下父母最大的心愿。你看,在我们即将跨入青春的行列时,父母们热情地为每一个同学发来了青春贺信。
首先,让我们一起聆听慈母的心声。父母为我们奉献出了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这份柔情、这份爱,我们应该如何回报呢?
请几个同学谈谈你们在家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的。
冉宇、张无芜、付源远等同学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
同学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们发了一份调查表,现将调查结果向同学们作一反馈。
听故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时,母亲总听得津津有味。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2、在班上同学中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课件显示)我们小组付源远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的男生,他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自不必说。母亲是一位女强人,但她与众多的母亲一样,望子成龙,对儿子严格要求,她又与众多的母亲不一样,不想让残缺的家庭给儿子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有更好的成绩,不惜花钱让他参加一些实验班。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一切都绕着儿子转。但表面看上去懂事的儿子却并不令她满意,成绩常有红灯,性格上也不如母亲所愿,凡事显得随便。在一次放学后,儿子站在母亲房间看电视,长久不肯离去,母亲很自然的催促儿子去做作业,但多次儿子都不理,于是母亲出手打了儿子。没料到,已高于母亲的儿子竟一下子站了起来,怒目向着母亲道:你打我!我打你随便一个动作!
母亲一下子懵了。只觉得天都塌了!拖着、拽着儿子,摸着黑,敲响了己睡下的班主任的门──那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位母亲含辛茹苦地带大儿子,在儿子长到十五岁时,竟得到了这样的回报。母亲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她道:他十五岁打我就随便一个动作,等二十五岁打的我老太婆地下爬了。明天起,我不供他读书了,我要赶他出门母亲一字一句,句句是泪。是啊,母亲不能理解!
四、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鼓励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经各环节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小组多次进行交流,对各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附小组成果展示:
请各小组选择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演唱歌曲、朗诵诗文、展示调查资料、表演小品等。
小组分别展示搜集有关资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图片、诗歌、小说、散文、文章等)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评价阶段,总结反思
1、学生评价:
这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们查找、收集、整理、编排资料的能力,培养了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评价:
我们38颗孝敬父母的诚心和着青春的步伐,已紧紧地跳动在一起。让我们从爱父母开始,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集体,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用一颗年轻的心和蓬勃的朝气谱写我们的青春壮美的诗篇吧。
【总结】
通过本阶段的实践调查,我们体会到: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亲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篇9:《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二、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活动,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深刻认识“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
1、活动前老师要搜集有关“母爱”的文字和音像材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氛围或提供一些背景。
2、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作好准备。
五、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五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第三阶段: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六、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老师并用多媒体展示《烛光里的妈妈》优美画面和动听的歌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1)家长代表谈作为母亲的心声。
(2)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在歌曲《妈妈的吻》中结束本课。
七、布置作业:
引导和鼓励学生每人每天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拿一次拖鞋、递一件衣服、送一声问候等。用你的一生去爱自己的母亲。
篇10:《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讲述的都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些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魅力,在于作者捕捉了这些人物最富表现力的细节材料来抒写情感的缘故。因此,本次作文引导学生意识到选材在作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和书本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源泉,选择材料有哪些误区?怎样围绕中心处理选定的材料?
【导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这么一幅描写写作文时愁苦情形的对联,让人忍俊不禁。同学们来看看,上联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是: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是四个字:写不出来。看了之后,同学们有何感觉?的确,写作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也不是无路可循的。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写得得心应手的话,也许就能更多地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了。
二、旧作引路,展示学生的《我的老师》周记
同学们写老师的周记的内容大多是:
1、放学下雨了,同学没伞,突然老师来了,学生很感激
2、听课时,生病了,老师给药学生,并告诉良方。
3、失败了,老师一番在情在理的话,学生感激不尽。
4、学生因为生病了,缺课了,老师为他补课,学生很感激
三、新课指导,回顾新学期第一单元学的课文,谈谈这些文章为了写人选了哪些材料?
四、思考问题
1、对比同学习作和课本选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选材要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小结:选材要注意一忌大:大的材料写起来缺乏中心;
二忌多:堆砌材料,泛泛而谈;
三忌俗:重复选材。
五、欣赏佳作,探索选材妙方
1、欣赏佳作《母爱》:
母爱
当当当……时针已经走到10点了,我还坐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看《镜花缘》呢!在一旁织毛衣的妈妈叫我赶快睡觉去,可我却无动于衷。
时针又转了一圈,我仍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这回妈妈可真生气了,站起来推了推我。我说:“等一会儿,再看5分钟。”可妈妈却不留情面,上前就把电视机关了。我想,不让我看我偏看,“啪一”电视机又被我打开了。接着就听“啪啪”两声,妈妈给了我两个耳光。我猛然一抬头,发现**的眼里充满了怒火。我说:“你凭什么打我?”“凭什么?凭我是你的妈妈,凭你顶撞我,凭你不听话!”妈妈愤怒地说。
我捂着脸跑回了房间……
夜深了,我却没有睡,还在哭泣。我忍受不了**的严厉,我是她的心头肉,她怎么忍心打我?总之,我觉得妈妈就是不对,不该打我。
想着想着,委屈的泪水又涌出了眼窝儿。
这时,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我赶紧用被子蒙上了头,闭上眼睛,强止抽泣,怕被妈妈看见。妈妈进来后,把我身下的被子掖了掖,又把头上的被掀开,摸了摸我的脸,小声地说:“娇,妈也不想打你呀,你一向都很听话,可今天……唉,这怎么不叫妈妈生气呢!你眼睛近视的度数够高了,再看电视不就完了,原谅妈妈吧!妈妈也是迫不得已的。’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时,一颗“珍珠”打在了我的脸上,顺着面颊流到了嘴里,好“甜”的“珍珠”呀!不知什么力量把我一下推起来,扑进了**的怀里,发自内心地喊了一声:“妈妈,你是我的好妈妈!”
是呀,母亲就是这样平凡,母爱就是这样伟大,不需从惊天动地的事中体现出来,也不需要物质的交换,而是靠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这时,我耳边响起了一首熟悉动听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2、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
3、本篇主题虽不新奇,但却能给人以亲切、新奇之感,为什么?
4、教师小结:
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写出新意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本有许多无心的举动,凡此种种,都是写作的极好素材,这些曾经让你心动的时刻,你是否留心去把握了呢?正如乔治·桑所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六、欣赏名家,求索选材源泉
1、“母爱”这个话题是古老的,是永恒的,母亲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
母亲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历中上描写母亲名篇名句有很多。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2、由此可知,除了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我们还能在哪里寻找素材呢?
3、总结:阅读是我们寻找素材的另一个重要源泉。鲁巴金曾说过:“读书
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阅读爱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色,这也会使得我们的作文材料五彩缤纷,各具个性。
七、配乐感悟,片段训练
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感情丰富,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每当我听到《**的吻》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心里就很有种创作的冲动,想写点什么去赞美一下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美妙的歌曲,捕捉与母亲相处最心动的一刻,用最优美,最诚挚的笔触将它记录下来。
八、课后练笔参考题目
1、《母爱》。
2、《妈妈,你听我说》。
篇11: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二、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妈妈的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四、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妈妈的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1)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2)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课下继续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在歌曲《懂你》中结束本课。
五、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容易实施,且是学生和家长乐意接受的内容,所以效果较好。同时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了家庭,学生通过与家长交流,认识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
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健康成长。很多同学以前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洗碗、铺床、提水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着:“以前我以为父母挣钱供我上学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不顺心时我就发脾气,不上学,现在我真正认识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我应自己做事,好好学习,不让他们再为我操心。”可以看出同学们从生活上到思想上都受到了教育。
有的父母在学生日记本上也写了几句话:“感谢老师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体谅我们……”“孩子在家比以前懂事多了……”更可喜的是开学初打算辍学的郗宗祯同学的母亲亲自到学校为他交上了书钱,并且说为了孩子将来,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读书。一次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教育了学生,感化了家长,真是一举多得。
篇12:《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用人类美好的、高尚的、无私的思想和感情去熏陶,母爱就是这众多感情中最真实、最纯洁的感情。然而,因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很多家庭的家教方式粗暴简单,不能让学生理解母爱和亲情。因而,特别需要从描写母爱的艺术品中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激母爱之心,然后才能去发现母爱,回报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以母爱为中心,“母爱”是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不朽的主题,有文学的、影视的、歌曲的、绘画的等,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然而母爱有时又是狭隘的、短视的,造成了一些溺爱,本项活动特意安排了理性地看待母爱,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母亲,客观的认识母爱;为了巩固活动成果,教材安排了实践性环节,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安排了口语交际:采访自己的母亲;作文:记母亲对自己无尽关怀的小事;为顾及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和留守学生,又设计了亲情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或亲人)表达感情,学会理智的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或亲人)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策略
1.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音像制品烘托母爱氛围。
2.展览投影学生收集的文字、绘画作品,多角度感知母爱。
3.学生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4.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媒体
1.教材
2.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1.教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为划分学习小组作准备。了解学生可借助以下几种途径。
① 查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② 问卷调查学生,如:姓名、年龄、住址、家长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姓名及职业、个人兴趣特长等;
③找部分学生了解,或深入个别家庭走访。
2.在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等,尽量把他们分在一组。
(二)明确活动任务之一:道不尽的母爱。(分组活动)
1.师引导:“母爱”的主题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我们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作品资料,了解这些作品,我们将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学生结合教材“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明确任务:
①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格言、新闻报道等文字作品。
②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音像制品。
③搜集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或有关亲情的作品。
3.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及兴趣特长,按自主结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其中一组是特殊家庭学生。
4.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成员联系,及时检查、登记搜集资料的情况。
5.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资料的方法及计划。
6.教师作总结性归纳与指导:
①可以在家找;
②可以到亲戚朋友家去找;
③可以在网上查,然后打印或下载;
④星期天进城到书店去找,然后复印下来;
⑤几个同学可联合起来找。
(三)明确活动任务之二:剪不断的脐带。(人人参与)
1.师引导,我们的母亲(或亲人),与我们长期相处,然而我们了解他们吗?找个时间与母亲(或亲人)聊聊天,采访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亲情),体会母爱(亲情)你会有更新的发现。
2.学生讨论:采访中你准备谈那些内容,采用什么形式?
3.教师作指导性归纳总结:
内容:
①母亲(或亲人)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②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③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④母亲(或亲人)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⑤母亲(或亲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形式:
①找一个空闲时间,对方比较愉快的时刻来谈;
②可以找一找母亲(或亲人)往日的照片,结合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③以聊天的形式来采访,先在心中把要谈的话题排好条理,不要过于庄严,营照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更有利于了解母亲;
④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好采访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4.学生采访结束后,将记录交给家长做评语,评价学生采访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让人接受,记录整理是否全面,真实,通顺。
(四)、明确活动任务之三:多角度看母亲。(人人参与)
1.师引导:母爱(亲情)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或亲人)那寻常小事却富含着深爱,我们应用心去深入地体察母爱(或亲情)。
2.以书面形式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母亲(或亲人)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程序、目的,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一周后开展活动。
(一)教师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制订活动步骤。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展示搜集的材料,组长作好分类,整理与登记以上报老师。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评价搜集成果:
①该同学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
②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方面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3.根据各组整理记录后的材料,教师制订详实可行的活动步骤。
4.设计活动计划表,印发学生,以便在活动中作好记录。
(二)开展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
1.师展播有关“母爱(或亲情)”的音像制品。
①VCD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白发亲娘》《父亲》等。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画面在音乐旋律中感知对母爱的颂歌,即及时记录下感人的歌词。
②电影片段展播《妈妈再爱我一次》。
③投影绘画作品:油画《父亲》、《大地――妈妈》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感知人物包经风霜的经历,一世的辛劳。
2.师展播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文字作品。
①格言:“儿行千里母担忧”“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
②故事《鹿跳峡》。
③诗歌《献给母亲的歌》。
采用朗读、齐读、读后说感受等形式开展,同时用笔记下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3.师总结:尽管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但母亲那真挚温柔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接下来,让我们去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亲情吧。
(三)开展活动二:“剪不断的脐带。”
1.多媒体投影显示活动项目:了解我们的母亲(或亲人)
2.按5~8人一组,(特殊家庭学生一组),分小组交流采访结果,采访形式,采访感受,感受千姿百态的母爱(或亲情)。要求边听别人说,边用笔记,记下千姿百态的爱。
3.学生评出采访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同学,交流经验。
4.师总结:母亲对孩子的爱虽都是一样的深挚,但他的表现方式却有多种多样,下面,看看狐狸母亲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四)开展活动三:“多角度看母亲”
1.多媒体投影显示狐狸母亲的故事:狐狸母亲在自己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配以动画、声音)
2.学生观看,思考后发言: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①太残忍,小狐狸太可怜了;
②严厉的爱,有利于小狐狸的成长。
3.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却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我们应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
四、巩固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四:“抱得三春晖”
1.根据活动感受及记录,结合自己整理的材料,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注意抓住典型事件,借助细节描写,表达中心。
2.在小组中间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发言。
3.星期天回家将孝心化为行动,家长为学生的行动打分,下评语,上交评比。
教学评估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写作 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实地采访,进行思考与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了语文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了母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然而,活动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单亲孩子和留守孩子问题。他们缺少对人间温情的深刻体验,因而在活动中不是太积极,虽将他们特意分成一组,但效果还是不太好。教师在生活中学习中应多给他们以关怀与鼓励。二是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贫乏,搜集资料工作难度大。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养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据学生反映,大多数家长文化条件有限,对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对于学生的采访也表现的不够热心。然而,许多学生还是克服了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小组分给的任务。虽然艰难,但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针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应该多开展这种学校家庭 社区三结合的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篇1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有关母爱的各种格言、诗歌等。
⑵ 认识母爱的伟大。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⑵ 培养学生上网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⑶ 培养学生多种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⑷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促使学生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⑵ 让学生感受母爱、理解母亲引导学生学会感激,学会理解。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爱说好动,已经具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自己查找资料,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准备工作。同时,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对母爱理解甚少,甚至不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容易与父母、家长产生误解、隔阂,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理解母亲、热爱母亲的教育。
【教学策略及活动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语文课,是一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本课坚持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朋友式的创造性教学”,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创造性的友谊学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以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调控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既有个人的准备、活动,又有学生小组的准备、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找切入点,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有利于学生的团体合作的能力培养。可以说,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也体现了不同学科的整合、融会贯通。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准备、活动,了解了母亲,培养了爱母、敬母的情感,也提高了绘画、朗诵、电脑制作、写作、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主要使用 powerpoint 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课件,主要用于导入课题、投影课题、配乐设置情境、布置课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鲁冰花》、《只要妈妈露笑脸》、《懂你》等歌曲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
【创新设计】
1、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诠释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2、不停留在课堂、口头上,而是把母爱化作行动来回报母爱。
3、设计亲情游戏,撞击出母子、母女心灵之间的心灵火花。
【活动准备】
学生阅读课本第49~53页,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师进行活动前的总动员,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活动准备。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每个小组3~5人为宜。学生需要完成两个准备工作。一是个人完成的准备:可以去图书馆、资料室、书店等地,收集反映母爱的诗歌、格言、小说、散文、新闻报道、绘画,也可以收集家中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难忘的经历、故事,把自己对母亲的感激、或者是自己想对母亲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把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制作成精美的卡片或其他形式的小礼物,在活动课上展示出来。二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准备:每个小组完成一件表现母爱的作品,可以是一组反映母爱亲情的图片、摄影(可以以实物展示,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配上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可以演唱一首反映母爱的歌曲或是表演一段献给母亲的舞蹈,可以可以画一幅反映母爱的画,可以演出一个反映母爱的小品,可以朗诵一篇反映母爱的事故或散文。总之,只要是反映母爱的任何形式都可以。
【活动过程】
1、利用多媒体播放别安乐队的歌曲《真的爱你》,导入活动,利用歌曲来激发学生潜藏在心底的感情。
2、教师诠说母爱,导入活动:
别安乐队的一首老歌《真的爱你》,再次让我们重温了母爱。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如果没有母爱,这世界将不复存在。
母爱就象春雨,润物无声;母爱就象清歌,绵长悠远。想起了母亲,消沉的意志会化为风发的意气;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母亲是人世间最圣洁的称呼,母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为了理解母亲,为了回报母爱,让我们以自己的拳拳赤子心来开始今天的语文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
3、活动一:母爱大搜索:
以竞赛的形式,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派一名代表主持竞赛。竞赛,分成必答和抢答两个阶段。竞赛内容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格言等。必答部分为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展示自己收集的格言、警句、诗歌,要求一个接一个展示,中间不能有停顿,否则扣分。抢答部分为按铃抢答。必答和抢答时均要求口齿清楚、感情饱满。
竞赛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4、活动四:母爱说不尽: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母亲的爱。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画的画,可以朗诵写给母亲的小诗,可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表现母爱的绘画、小说、散文、新闻报道,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一组反映母爱亲情的图片、摄影(可以是实物展示,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配上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可以演唱一首反映母爱的歌曲或是跳一段献给母亲的舞蹈,可以可以画一幅反映母爱的画,可以演出一个反映母爱的小品,可以朗诵一篇反映母爱的事故或散文。也可以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亲情小故事,也可以展示自己与母亲的合影、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母亲、说说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小故事。
5、活动五:亲情小游戏:
邀请部分母亲参加,设计一些母亲与孩子共同参加的游戏。比如,可以是板鞋比赛,母亲与孩子共穿一双板鞋,看看哪一组先到终点。可以是夹球行进, 由 母亲与孩子共同背靠背、手拉手的夹球行进,以先到中点为胜。也可以是互猜母亲的生日、爱好、最喜欢吃的菜等等,可以由主持人主持,由母亲、孩子各自写在自己的答题卡上。此活动需要母亲与孩子互相配合才能获胜,既可以增进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爱母情结,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6、活动六:感激母爱:
我们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她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她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但是,在我们的心里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母亲。母爱如浩瀚大海,母爱如擎天之柱,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是母亲给了我们一切。我们倾其所有也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就让我们用我们亲手制作的一份小小的礼物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吧!
学生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或其他的小礼物,有母亲到来的可以直接送到母亲手上,说一句感谢的话;没有母亲到来的可以在全班展示。
7、活动七:母爱随我到永远:
母爱,道不尽;母爱,说不完!让我们去感触这人间最美好的真情,让我们用心灵去解读母爱的缠绵。让那绵绵不尽的慈母爱,穿越时空,流注千年!让我们对天下所有的母亲深情地道一声“妈妈,谢谢您”!或许,你对母亲的爱深深的埋藏在心底;或许你对母亲曾经有过误会和争吵。但是,别忘了生你养你的母亲,请为你的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可以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母亲的感谢,你可以把你亲手制作的贺卡送到母亲的手上,你可以为母亲煮一次早餐,你可以为母亲买下那枚小小的母亲心仪已久的发夹。
今天,我们的语文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结束了,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对母亲的爱越来越深,我们将让母亲的爱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我们将把我们对母亲的感激化作行动来回报母爱!
篇14:《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位桥二中是一处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经常劳作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寄宿生,每周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活动目的】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通过本次活动多侧面的认识母亲,体会母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全面了解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够理性的思考母爱;培养用多种方式(实践、口语表达、写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八人一组,活动过程中组长适当分工,组员各负其责,每周一次组内交流。本活动拟用三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xx的吻》、《懂你》等。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
⑴ 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⑵ 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⑶ 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⑷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
第二阶段:
1、利用周日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2、给母亲唱一首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3、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
第三阶段: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活动成果展示交流设计】
(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一、导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近一段时间我们也了解了妈妈,今天我们就把感受到的爱说出来,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齐唱歌曲《xx的吻》。
二、小组成果展示
1、感受母爱:
各小组选择一项最有价值的材料参加集体交流。朗诵诗文;展示相片、图画;播放音像资料。
2、走近母亲:
⑴ 家长代表谈母亲的心声。
⑵ 你的母亲是怎样的?围绕“我的母亲”这一话题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演讲或讲故事。
3、回报母亲:
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写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心声。
三、课下继续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
在歌曲《懂你》中结束本课。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14篇)】相关文章:
药(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05-27
背影(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3-09-02
童趣(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2-09-16
教学案一体化《紫藤萝瀑布》(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3-10-19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2022-12-14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52024-05-20
文质兼美奇文共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10-16
《那树》教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2023-12-16
《云南的歌会》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2023-11-04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