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

时间:2023-12-01 08:08:3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精选13篇)由网友“snake2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

篇1: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纬度带与五带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性;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地球仪确定中国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和位置。

3.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四、预设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

师:假如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赤道一周要走801天,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提问:为了更好地直观地认识地球,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答:使用地球仪。

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地球仪的概念:地球仪──模仿地球而制作的地球模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一)观察地球仪

1.教师展示地球仪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

提问:你在地球仪上发现什么?

(地轴、北极、南极、大洲、大洋、国家、经纬线、山脉、河流等)

(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它交地表于南北两个极点;北极是地面最北点,南极是地面的最南点。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表面纵横交错的弧线,以及地球仪的主体颜色。

(3)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广阔的海洋上有一些重要的航线,在陆地上分布着一个个国家城市。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所在的大洲。

(4)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仪上的山脉和河流,然后让学生找到长江和黄河。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线:不同的经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相同吗?

经线与南极、北极有着怎样的关系?

东经和西经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划分的?

地球仪上的经度是怎样排列的?

东半球和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纬线:不同的纬线相比较,它们的长度相同吗?

经线与纬线有怎样的关系?

北纬与南纬是以哪条线为起点划分的?

地球仪上的纬度是怎样排列的?

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然后总结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利用图片讲述经纬度的起点和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反复提问,要求学生学会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二)使用地球仪

引导学生归纳地球仪的功能:

(1)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世界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2)利用经纬网定向法判断方向;

(3)利用经纬网可以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地球仪认识地球上的纬度带和温度带,并填写下列表格;

利用经纬网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

1.中国的半球位置:(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2.中国的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在(纬度带)

大部分地区在(五带)

3.中国大约跨越经度,中国最东和最西相差个小时

4.中国在(大洲)的东部,(大洋)的西岸。

课堂小结:地球仪的歌谣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自然西;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①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②

注:①“二妞”指20°W,“六姨”指160°E。 ②这句话指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在西半球。

课堂练习:见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一)观察地球仪:

(二)地球仪的功能:

(1)利用经纬网可以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主要山脉和河流、国家与地区的分布。(观察地球仪)

(2)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世界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学会使用经纬度表示地点)

(3)利用经纬网定向法判断方向;(学会判断相对方向)

(4)利用经纬网可以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学会用纬度带和温度带表示地理位置)

篇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掌握农民起义的动态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反抗和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秦的暴政 2、大泽乡起义

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建立了一套什么样的制度,并且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当时的秦帝国强大无比,那么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生:略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首先,咱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一部分,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的暴政

1.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繁重

师:首先同学们来看一首歌谣,然后告诉老师,你从这则歌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同学们主要卡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字。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生:略

师:对,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么咱们换句话说这是什么现象?对,赋税很重,还有什么?看关键字,修长城,守边关,这些活是给谁干的?对,国家,那么咱们可以说是什么?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2.刑法残酷

材料二: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PPT(出示秦朝的刑具)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

生:看书思考秦朝的刑法残酷,犯法者即使免于处死,也逃不脱割鼻、断腿、挖膝盖的刑罚。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人多。

:总结,手段野蛮残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阻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激化了秦朝知识分子与朝廷的矛盾。等等```````

过度:秦始皇采用这种野蛮残暴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知识分子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去想事情,不能有多余的想法,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敢说出来。人们思想更加压抑,更加憎恨秦始皇。秦朝人思想压抑、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严酷的刑罚。他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强烈不满。渴望着改变。终于公元前2,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 人们期待着残暴的秦始皇死后,生活能轻松一些。 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没有?

三、楚汉之争(自主学习)

师:自公元前2,秦朝灭亡以后,出现了两个霸主?

生:项羽和刘邦

师: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五年的争夺,史称“楚汉之争”,接下来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所给的表格。结合课本50页的材料研读。

师:总结,初期项羽实力强大,有楚霸王之称,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夺故称为“楚汉之争”!后来刘邦善于用人,爱戴百姓,与公元前2取得这场争夺的胜利,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

课堂小结:首先同学们合上课本,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历史上消失了。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精选范文

篇3:七年级历史上册《丝路明珠》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丝路明珠》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丝路明珠》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对新疆干旱地区的案例分析,展现人们是如何利用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由于涉及干旱地区的学习,学生却大都地处江南水乡,少有机会直观了解干旱地区,而通过本课时学习,将使学生在经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和影像介绍后,对干旱地区有直观的了解,从而缩短与课程之间的生疏距离。

其次,通过对“坎儿井”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知道水在干旱地区是生命的源泉,树立起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再次,学生在感受新特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特色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新疆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质。

(二)学习内容的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选用了新疆这一典型实例,通过对其干旱自然环境特色的展示,借助图片、资料和地图,对新疆“丝路明珠”进行描述,着重介绍吐鲁番等地的绿洲农业。古代农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明独特的灌溉系统──坎儿井,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使得绿洲地区丰衣足食,并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提供宝贵的水源和食物。可以说,没有绿洲就没有“丝绸之路”。通过一系列描述揭示了干旱地区人们生活变化的变迁历程,说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与自然哈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展示了人们适应环境,并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灿烂的文化的和谐人地关系这一主题。

本课时重点放在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与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干旱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难点放在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三)学习者的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为城镇的七年级学生,接受过六年小学知识学习,具备基本的认知、学习能力。从年龄层次上讲,正处于活泼好动,思维开拓的阶段,求知欲强,由于身处江南水乡,课本描述的新疆等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难以从现实中获取直观感知。而利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图文信息及影像资料,可缩短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使本来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局限造成对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而认识的不足能够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对新事物的挑战。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巧和信息查询能力,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接受新知识和新概念。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区域特色;

(2)通过典型实例,学习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学习干旱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运用归纳、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疆这一干旱地区的案例,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3)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起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1)案例分析法:

本课时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干旱地区的案例分析,学习人们适应干旱环境,并利用改造自然,创造灿烂的文化的这一主题。

(2)情景教学法:

教师设计若干情景,配合使用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进行学习,创造性思维。

(3)提问教学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是分不开的。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调动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4)讨论学习法: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亦可通过讨论,在浓厚学习气氛中探究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媒体的设计

本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情景化,利用图文信息和影视资料直观展示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人们生活习俗,从而拉近学生由于地理区域与课程之间产生的差距,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选用资料如下:

1、图片资料:《新疆的'位置》、《坎儿井》、《坎儿井剖面图》、《吐鲁番盆地》、《沙漠和绿洲》、《葡萄与葡萄晾房》等;

2、影视资料:《坎儿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歌曲导入创设情景:

(1)播放歌曲《丝绸之路》,配以古代丝绸之路图片及新疆风光图片,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这一古代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并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2)进一步提问:刚刚我们看到的图片反映了哪个地方的景观?(新疆)大家能说说你们对于新疆的认识吗?它与我们所在的浙江地区有什么样的区别?假如大家想对新疆有更深的了解,请跟随我们今天的新疆之行。由此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要了解新疆,我们首先要了解新疆所在的位置──介绍新疆的自然环境。读《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找出沙漠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与新疆同属干旱地区的区域有哪一些。

(2)丝绸之路──了解其路线及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使学生知道水在干旱地区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是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提问: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古老绿洲,能否在现代社会中再次焕发

青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绿洲农业前景将会如何?

(3)坎儿井──播放影象资料《坎儿井》,运用图片等多媒体使学生初步了解坎儿井的大概。

提问:坎儿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有什么样的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人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体现出的智慧与人地和谐的关系。

(4)绿洲农业──图片展示与文字描述的结合,使学生能直观感受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景象。通过提问,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疆,了解水资源与绿洲农业间的紧密关系。

3.拓展与小结

身处江南水乡的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认识不深,图片展示并配以文字介绍坎儿井所在的新疆地区在近年来的土地沙化现象,加深对水资源短缺现象的认识,同时形成用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进而拓展到节能意识。

篇4:七年级历史上册《走进家庭》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走进家庭》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二)目标5“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中的5──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这一二级目标编写的。本节课讲述学生生活方面家庭、服饰等的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概念: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事物的变化及变化的轨迹,叙述事物的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不同种类的图片和资料的描述,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服饰的变化。

(2)能选择自己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描述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

(3)能设想未来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家庭、服饰等的变化;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理性认识:一切事物都是有变化的轨迹。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口头调查父母或祖父母小时候的衣食住行状况。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所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教师可作简明的解释,学生理解教材即可,不必深入挖掘,更不必让学生记忆。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点滴事物出发,感受变化,感受历史,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学生能否关注身边的历史,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和小组活动,能否通过收集、处理历史资料,描述一个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歌曲欣赏:《常回家看看》。

老师:听着这首亲切的歌,使我们更爱我们的家。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来看看自己的家,好吗?

提问:(1)你了解自己的家吗?(2)你有没有想过你爸爸(妈妈)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他(她)的家是怎样的?(3)你爷爷(奶奶)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他(她)的家是怎样的?

学生:从很多方面回答,比如人口数量、服装式样、头发、家具、摆设、房屋。

老师:把学生说的都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课件展示:一起探究:请同学们比较:“图5—1420世纪初期的.一个家庭”与“现代的一家三口”。(小组讨论)

提问:现在的家庭与20世纪初期家庭相比有哪些变化?

老师:在学生讨论、回答以后,作出归纳:图片反映的表面信息是20世纪初期家庭成员的构成是四世同堂、聚族而居,今天大多数的家庭是三口之家。我们仔细观察、挖掘还会发现好多变化。这就是说百年来家庭在家庭成员、家庭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老师:从古到今家庭有了好多变化,那么,我们的服饰又有哪些变化呢?

课件展示:亲近服饰:图5—15、图5—16、图5—17。(分别为书本中的图片)

提问:(1)这三张图片上的衣服各有什么特色?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服装特色?在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出示问题:(1)服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什么关系?(2)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中原传统服饰,采用北方少数民族的短衣紧袖的胡服?(胡服骑射)(3)从唐代妇女衣裙的飘逸、低领薄衫、雍容华贵的风貌能看出唐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老师: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归纳:战国时期赵国国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是我国古代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国势衰微、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他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一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以适应骑战的需要。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着窄衣小袖的楚国木俑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雍容的贵妇穿着宽袍大袖的华服,反映了开放的盛唐气象;身穿旗袍的妇女形象反映出满族的生活习俗对清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从三张图片中可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服饰(衣)变迁的轨迹。通过图片,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服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课件展示:插曲:话说旗袍。

提问:从旗袍的被接受到流行,再到成为中华民族服装的象征,这一曲折过程说明了什么?

老师:清代满族妇女服饰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以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开始在达官贵妇中流行。自20世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著,甚至成了女性在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中的礼服。对于课件中的提问老师提供参考答案: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与文化改造,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

课件展示: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有何变化?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完毕派代表相互交流。

课件展示: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

课件展示:图5—18“席地而坐”、图5—19“坐榻盛行”、图5—20“坐高椅子”。

提问:你能看出这三幅图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哪个方面的变化吗?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老师:不仅服饰有它的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都如此,图5-18、5-19、5-20系列图片即是一例(此三幅为书本中的插图)。《汉代陶俑》中两人为席地而坐,魏晋时期《洛神赋图》中人物坐榻盛行,为低坐,而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人们普遍高坐椅子。从不同时代的文物中可以发现日常生活(坐)的历史,看出人们生活习俗、方式的演变的过程。

课件展示: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问题了解了家庭、服饰、座椅以及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住房、饮食等的大致发展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踪一下从你出生记事到现在身边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分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确定某一个方面或事物谈变化;每组确定召集人、组织人、代表发言人;讨论时要联系自己从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包括课前对长辈的调查结果;尽量提供具体事例;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巡视观察小组讨论的进展。

老师:请各组代表发言。代表发言后,要求其他组成员评价或补充,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课后探究:(1)现代服装有什么特点?(2)现代服装与现代社会有何关系?(3)请你描绘以后家庭的蓝图。

结束语:变化是永恒的。身边的一切都有来历,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可以为我们展示许多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事物的变化中,捕捉到社会的影子,感受历史变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最后祝愿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编出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故事。

参考资料: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我国古代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国无力抗击一些小国的侵扰,而赵武灵王即位后,赵曾屡败于秦、魏等国,国力大衰。面对严峻的形势,赵武灵王决心振兴赵国。他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力量的办法,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因此,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才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惟一出路。同时,只有改穿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当时,他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效法胡人的服饰习俗,阻力巨大。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胡服骑射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旗袍──清代满族妇女的服饰。1840年以后,西洋文化传入中国,许多沿海大城市,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风行于本世纪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服装式样的变化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适合当时的风尚,体现了女性解放的思想。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洛神赋图》──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名作,以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洛神赋》为题材而绘制的。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植的哥哥曹丕在一次战役中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但后来得知甄氏自杀身亡,他非常难过。后来在路过洛水时,曹植追思高唐神女的故事,夜梦心上人甄氏前来相会,遂作《感甄赋》,后来被改名为《洛神赋》。《洛神赋》写得冷艳哀怨,缠绵悱恻。顾恺之把这种意境氛围表现得极为成功。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是个贵族,生活奢靡。南唐后主李煜为规劝他,派画家顾闳中潜入他家,目识心记,画下了这幅作品。据说李煜曾把这幅画拿给韩熙载看,希望他有所节制,但韩熙载并不以为然。规劝的目的没有达到,这幅杰作却成了画坛一宝。

篇5:七年级历史上册《石油宝库》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石油宝库》教案设计

一、课程标准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阐述西亚石油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2.学生能指出西亚地区几个主要的产油国,并能结合地图指出西亚石油出口路线。

3.学生能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充分认识到:要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展才是一个国家明智的选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困扰和隐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师准备

幻灯片课件、自制短片《让世界充满爱》、资料《西亚小资料》、视频《疯狂奢靡的迪拜》。

六、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阅读《西亚小资料》。熟悉西亚在世界的位置,石油生产情况,掌握一些有关西亚的时事新闻。

七、教学流程

1.板书设计

【构思】利用《疯狂奢靡的迪拜》,激发学生兴趣。

2.导入

【操作】

了解迪拜的过去和现在,疯狂奢靡的迪拜因油而富,激发学习的兴起。

──由此导入课题《石油宝库》。

3.第一部分:石油之“产”

【构思】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石油宝库”的基本特征。

【操作】

(1)学生结合地图指出西亚波斯湾沿岸的五个主要产油国。

(2)同桌互为搭档,根据《小资料》,归纳西亚石油生产的主要特点。

a.储量巨──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2   b.产量大──占世界总产量的1/3

c.出口多──约占世界出口量的60%    d.开采易──开采成本仅为我国的1/3

e.油质好──中轻质低腊石油       f.运输便──油田近海,港口便捷

小结: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出口地,真不愧为“石油宝库”。

4.第二部分:石油之“销”

【构思】通过石油运输路线演练,让学生巩固大洲大洋知识,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操作】

(1)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石油主要运输的区域。  (美国、西欧、中国、日本)

(2)情景设置:假如你是一艘油轮的船长,满载3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出发,前往英国。请为你的油轮设计一条航行路线。

同桌搭档,根据课本附页《世界地形图》,设计出运输线路。

一名学生代表在大屏幕上展示该小组所确定的线路,其余学生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教师:动画地图显示线路: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设问:为什么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     (请学生根据《小资料》形成答案)

苏伊士运河只能通航载重25万吨以下的船只,多数大吨位油轮还是得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

(3)西亚石油出口中国的咽喉要道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

中国每年原油进口的85%都经过这里。

(4)如果时间允许,可增设一问:西亚石油输往中国的线路潜藏着什么风险?为了确保西亚石油顺利运到中国,你有什么建议?

小结:西亚石油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第三部分:石油之“利”

【构思】通过图片来直观感受石油给西亚产油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操作】

(1)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描绘出西亚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干旱、多沙漠、缺乏水资源)

(2)按常理,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当地应当是一幅什么景象?

每位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常理下”的西亚,并把它写在纸上,之后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展示一组来自今天西亚产油国的图片:

a.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

b.档次最高的汽车市场;

c.天价手机号码;

d.耗资最多的亚运会──多哈亚运会。

(3)为何今天的西亚不同于“常理”?

依靠巨额的`石油收入,各产油国发展多种经济,从而极大地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工业(炼油石化)、农业(节水农业)、生活(海水淡化)。

(结论):石油带来了繁荣,石油带来了奇迹!

(配图文字:“阿拉伯人直接从骆驼背上跳进了奔驰轿车里”)

小结:

6.第四部分:石油之“忧”  通过上图所示逻辑关联,展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构思】通过对石油“利”与“忧”的对比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面对资源,我们都应该用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操作】

(1)展示阿联酋总统的一段话:

“这么多年来依靠真主赐予的礼物──石油我们改变了很多东西,我们告别了贫穷,告别了落后,看起来我们比50或40年前要自信得多了……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

小组活动:(前后两桌形成四人小组)

结合阿联酋总统的话,深入思考讨论:为什么阿联酋总统会说“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石油除了给西亚国家带来滚滚而来的财富外,还有哪些困扰和隐忧呢?

各小组积极讨论,形成共识,并将其记录下来。

(2)汇总各小组讨论成果。

(3)播放自制音乐短片:

以三年伊拉克战争给当地人民,尤其是儿童带来的伤害为主题的图片,配以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让学生对伊拉克人民因石油而陷入的困境有更直观的感受。

播完短片后,可由学生来谈谈,片中给其触动最深的某个画面,以此对应我们的生活,真切感受到和平与安宁的可贵。

(4)最后,以阿联酋总统本·哈利法的另一句话作为全课总结──

“石油,应当成为阿拉伯人赶上世界先进民族的机会。它绝不能变成我们享乐的资本和灾难的根源。”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它给西亚各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它,做到趋利避害,把这种宝贵的资源真正变成为当地发展的机遇,需要人们的智慧和不断的努力!

7.课后作业:──时空畅想

如果50年后,西亚这个宝库石油完全枯竭了,当地会有什么变化呢?他们能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发展吗?请发挥你的想像,以《昨日油都》为题写一篇短文,预测一下50年后的“石油宝库”是什么景象。

【目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8.小结: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三种颜色来描述西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篇6:七年级历史上册《国际大都市》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国际大都市》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文明的中心──城市为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内容。本单元以中国和世界为舞台,从人们生活的差异着眼,选择典型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则是侧重点。本课内容以“城市”为主题展开,并以“文明的中心”为标题,点出了城市的地位,城市虽然面积远远低于乡村,但它却是当今人们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较高水平。增强对城市的认识,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课。

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对“文明”一词的认识可以从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去理解。课文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表现在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国际会议、民间往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在介绍国际大都市这个概念时则主要侧重在城市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点。教材图文并茂,图片真正成为课文的一部分,图文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点:

1.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2.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

3.描述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难点: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他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的能力较低,很多学生的学习还深受小学时的影响,依赖性非常的强,良好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养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初一的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是非常强的,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用直观的图片和材料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加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园和建设美好国家的情感。

2.通过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点。

二、知识目标

1.理解标题“文明的中心”,认识城市的地位,加强对城市的认识。

2.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

三、能力目标

1.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作为文明的中心──城市的特色

2.学会充分使用图片资料来帮助对课文的理解,并有所拓展和创新。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 注重情感

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气氛中,勤奋学习,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创设情境,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能既轻松愉快,又专心致至地深入进行。

2. 注重互动

构建探究阶梯,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增加他们动脑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去,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掌握规律和培养能力提供有效的保证。把成功让给学生,把思维活动推向高潮,加强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师生,积极配合,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方式]

多媒体──直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上课前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城市繁华建筑群的景观图,同时配上轻柔动听的背景音乐。(设计理由:好的导入能给学生创下一种情境,给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打好情境铺设。)

铃声响完之后,投影上就逐一出现以下问题:

1.如果你父母要选购一些高档家具和家电,他们会到城市还是农村购买呢?

2.你要找工作,是城市还是农村给你选择的机会多呢?

3.如果你要上大学深造,你选择农村还是城市的大学呢?

4.如果某人出了车祸重伤,是立即送往农村还是城市的医院就医呢?

(设计理由:新课程强调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几个问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能反映出是城市,从而得出城市的条件比农村优越,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个条件深入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城市是比农村优越,并提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是城市先产生呢还是农村先产生。学生反映出城市是产生于农村之后的,由此得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即转入今天的课题:文明的中心──城市。

(设计理由: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再适当补充材料,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城市等。)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城市,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张城市面貌图,在这一张图上有上海东方明珠这一标志性建筑,问;这是哪个城市呢?

学生一下子就热情高涨起来,马上说出是上海。

(设计理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上海,当然不如由学生自己认出这个城市是上海来好,因为直观清晰的图片能与学生的所见所闻能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在瞬间被激发出来,能促使学生在整节课都学习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师:直接告诉学生:上海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她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怎样的城市才是国际大都市呢?

如何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在这里我采用了两张图片:

第一张是太湖流域图,并告诉学生整个太湖流域乃至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口号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以上海为经济发展的龙头”,请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

第二张是上海APEC会议领导人的合影图,并告诉学生,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并且是成功的召开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理由:怎样的城市才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要求学生理解这一名词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两个图片都非常点睛,可以让学生理解国际大都市对周围的带动和影响非常大,这个影响力甚至是超越国界的,并且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直观的图片和深入的问题,两者图文结合,形象直观,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下一个环节是认识国际大都市的风貌。这里我选取了四张图片,反映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国际会议和民间往来等四方面,从而使学生了解上海在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设计理由: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对国际大都市的认识从图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象直观。)

接下来是对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形象进行深入的了解,我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对上海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入认识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设计理由:放一段录像比教师说更多的话都有效果,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全面具体的认识上海,形象而直观。)

在对上海有一个深入和整体的认识之后,就要让学生举一反三。我安排让学生自己来说,来说说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具备哪些条件。在说之前,学生们先进行四人小组的讨论。

(设计理由: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知识的互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较全面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去,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到此学生们对上海、对国际大都市已经有了一个较理性的认识。在这个时候还要再进行知识的拓展。所以我告诉学生一个消息:上海已经取得了世博会的承办权,并且打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请同学们分析上海为什么会打出这一主题,这说明了什么?上海的城市建设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

国际大都市由于它的吸引力巨大,使得许多任都涌向城市,这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和问题呢?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设计理由:这两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挑战性,教师又积极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引导,可以引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做深入探究和分析,并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同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地学观点。)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是以城市为研究区域,重点认识了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课文以上海为载体,了解国际大都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对城市有深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城市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第20页,文明中心-城市的相关内容。

篇7:七年级历史上册《家住平原》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家住平原》教案设计

一、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梳理知识的复习方法。

2、通过对比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掌握区域间对比的复习方法。

3、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4、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湄南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的复习方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有没有玩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呢?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有趣的游戏。

一、【复习方法介绍】

【游戏一】大家来找茬

时间:5分钟

形式:4人小组合作找茬

要求:从给出材料中找出表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看谁找的最快、最多、做全面!!!

湄南河平原

湄南河平原,位于东南亚山东半岛的泰国境内,濒临波斯湾,经纬度位置大概在南纬14度~17度,西经99度~103度之间。

湄南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旱地。湄南河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湄南河平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由于当地潮湿的自然环境,房屋的建设均为平房和低矮的楼房。当地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

师:同学们。你们都找到了哪些茬呀?

生(预设):山东半岛-->中南半岛;南纬-->北纬;西经-->东经;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旱地-->水田;小麦、玉米和大豆-->水稻;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人工耕种;平房和低矮的楼房-->高脚屋。

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从以上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复习回顾一个地区的相关知识需要从哪些要素入手呢?

生(预设):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

师:一个地区的要素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同学进行合理的归纳,这就是我们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在归纳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环节目的:此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找茬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复习,引出复习的第一种方法--要素归纳法。

【过渡】刚刚的`游戏同学们玩的过瘾吗?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对对碰”。什么碰什么呢?湄南河平原碰美国大平原,看看他们之间会不会碰出火花来呢?

【游戏二】对对碰

湄南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地理位置

气候

耕地类型

农作物

耕作方式

民居特点

邻里关系

精神生活

农作物用途

师: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这个表格。

师:结合这个表格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试分析两个地区农作物存在差异的原因。

生一(预设):这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湄南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网密布,使得当地的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而美国大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全年降水少,较为干旱,耕地的类型属于旱地,适宜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长。

师问:2、试分析两个地区民居存在差异的原因。

生二(预设):湄南河平原气候潮湿,水网密布,所以他们居住的房屋是高脚屋;美国大平原气候较为干旱,并且人口较为分散,因此居住的房屋是低矮的房屋。

师引导:两个地区都存在差异,一些是生活上的差异,一些是生产中的差异,大事这些差异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这个要素。因此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

师问:那么,尽管两个地区存在差异,但当地人民都积极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怎样的科学道理?

生三(预设):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师总结:这也就是我们在复习时要运用到的第二种方法:对比法。在对比的同时要注意对比的内容以及他们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这当中所蕴含的道理。

本环节目的:通过两大平原的对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复习方法运用】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复习方法,自主复习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时间8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两种复习方法的运用。

生一(预设):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纬度位置大概在北纬30度,东经120度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均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因为这里的人口较为稠密,同时人力资源充足,所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大多为人工耕种。由于降水较丰富,民居多为斜顶房屋。当地人们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

生二(预设):华北平原,位于黄河的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和大豆。这里的农业生产方式多为机械化耕种。华北平原冬季寒冷,因此民居中有取暖设备。

生三(预设):民居各具特色,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两地的农作物不同,和当地的降水,土壤,以及耕地的类型有关。因此,自然环境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产生影响。

生四(预设):同样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不同的区域生活,体现了人地和谐的道理。

此环节目的:让学生运用复习方法,学会自主复习。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这两种方法掌握的很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实战演练。

三、【复习成果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复习测试题,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讲授答题的技巧。

此环节目的:通过例题的讲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

【课后任务】

1.完成复习成果检测中未完成的习题;

2.通过所学的复习方法和做题方法,复习掌握所学的其他区域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篇8:七年级历史上册《游历华夏》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游历华夏》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几条重要的铁路交通路线;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寻、收集、整理、演示作业进一步了解考察城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的概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考察体会和他人交流的能力。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上网技巧,培养学生上网查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了解社会的兴趣;通过网上游览祖国的美景、名胜和重要城市进行考察、交流和访问,感受到祖国的广袤、博大与美丽,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从形式上看,是一节网络活动探究课,但从内容上看,则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和运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二:第一,临行的准备。出发前首先讨论、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线路是前提。此外,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所考察城市有一定了解,并要讨论、设计好考察或观光、采访地的目的及形式。第二,熟练操作和利用互联网进行模拟旅行及汇报。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应鼓励、支持与帮助各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擅长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呈现自己的调查结果,可以利用电脑用“报告、图片、采访、小品”等方式,或几种方式同时并用。通过此次考察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从而增强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学生分析

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中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有所提高,在明确学习目的后和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所以在课堂整体目标的指导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个人兴趣选择学习角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便于开展网络形式的本次自主探究式课堂活动;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这样便于开展讨论活动;但有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注意、记忆、想象和观察等认知能力上,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听觉记忆,有的善于视觉记忆或混合记忆,在记忆强弱上,有的记忆快而遗忘慢,有的则相反;在想象能力上有的鲜明生动,有的模糊混乱,这样便于开展合作式教学。由于多媒体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多媒体网络教学却能充分借助动感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文字,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真见其人,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学完了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后利用生动而又详实的网络课件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网络作平台处理好教材。给学生一个“模拟旅行”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网络为学生远途旅行提供了可能,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探究。在时间和金钱不可能不现实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能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合作与竞争并存。进行以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能让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集众人的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由此还能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合作是为了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合作,合作与竞争并存,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精心设计,处理好师生关系。综合探究课尤其需要教师做好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否则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显得漫无目的,最终使课程目标难于实现。为此,我在设计“模拟旅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始终。如在“导游”这一情境中,教师扮演游客一起旅行,引导学生做导游,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利用教师机平台有效控制教学进程,最终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3.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环境只有拥有黑板、粉笔、书本等简单器具的一个教室。按照传统的教学,就只能凭一张简单的地图和教师的叙述,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了。而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来教学,就能凭借多媒体网络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详实的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料来呈现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时间和金钱不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模拟旅行”能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既可以让学生领略无法“身体力行”的祖国壮丽河山,又可以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决心。同时基于网络环境的电脑等现代多媒体参与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独立自主的个体,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而本课《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有更多的地理知识图片、图像、资料需要演示和收集,利用建立在网络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便于开展探究、合作式教学,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代表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最新发展和必然趋势。

在本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导地位不突出、课件设计不完善、学生电脑操作不熟练容易出现以下不利影响:1、信息的丰富多元化与目标意识的迷失。学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阶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甚至利用电脑做起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为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坚定执着地完成分配的目标任务。2、课件的精致丰富与学生想象力的缺乏。我们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通过研读课文、搜集资料精心设计制作出的网络课件一般是流程紧凑合理、资料丰富、精致近乎完美。但是可能是以教师自己的咀嚼欣赏取代学生的涵养品味,以自己的审美倾向排挤了学生的多样化审美,以自己的权威压抑了学生的揣摩与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多留空间给学生展示。3、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与教师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的弱化。学生上网浏览了、下载了、发言了、讨论了、跟贴了,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师主导地位反而弱化了,组织教学、控制节奏、引导思考的作用得不到跟进,势必带来课堂教学的失败。虽然一方面学生交流是多元化了,但是另一方面师生交流却淡化了。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电脑屏幕,教师不再具有权威。为此,教师应加强自身各项能力的培养,培养与学生的平等互动的新型关系,有效利用电脑控制平台掌握教学过程,以适应新变化、新需要。

二、教与学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

1.多媒体网络教学符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探究课特点和初中学生认知特点。

本课《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综合探究课包含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学、艺术、民俗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暴涨,老师个人的知识体系非常有限,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图片、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实现各项知识的全面搜集和合理利用,学生就可以学到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知识。这是本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最有利特点,也充分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因为它融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景的虚拟化实验学习环境空间,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因此,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很好实现这一目标,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却能充分借助动感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情的文字,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以“较真实”的地理时空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每次上多媒体网络课学生都争先恐后,激动万分。

2.网络课件的内容选择和制作方式的优化需要教师要具备应用电脑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教学最初课件中,我为学生提供过于丰富的学习资料,后来发现资料丰富但这些信息分散、无序,需要调配得法,才能利于教学。因此学生往往在自主收集信息阶段就迷失在信息汪洋中,往往偏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甚至利用电脑做起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为此,我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坚定执着地完成分配的目标任务。可通过增强目标趣味性、减小问题的切入口、引进奖励机制等办法来解决。否则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资源将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导致效果不佳。通过对网络探究学习的模式:WebQuest、拾荒式、Big6、完整式、自主式、主题推进式等课件的制作和课堂实践,我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对教师机和学生机的控制和转播,有效利用电脑控制平台掌握教学过程。所以上课教师应具备熟练操作网络教室设备,制作网络课件和多媒体辅助课件的综合能力。

3.加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网络探究。

现在网络教学中使用的个别化人机交互课件多是基于Windows平台,这就要求学生对Windows的使用必须熟练。尽管都是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如果学生未能掌握,则必然会在网络课时出现问题,如果总是遇到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我在刚教初一学生时常常遇到类似情景,教师在网络课上总要去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那么教师又怎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这样,学生上课时才能集中力量学习本节课内容。同时实践表明,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更优于个别化学习和课堂讲授。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可以是问题解决,也可是专题研究,还可以是个案设计。就象在学习《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中,如果只有个别学生探究一个城市的基本情况一定是不够全面的。由于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承担最后的结果,因此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就在与同伴紧密的沟通、协调、合作下逐渐形成。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们对知识产生深层认识,获得最佳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小组间也形成了良性竞争。而网络教学能为协作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的平台。

四、教学资源

1.本课用到的网络资源及其网址。

无锡市荡口中学教育在线网站网络课件“游历华夏──网上旅行”

2.本课设计的课件。

多媒体辅助课件:探究三:游历华夏,利用该辅助课件进行导入、交流和总结。教师便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果,掌握教学过程。

篇9: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后记】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课程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听、讲,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讲、听

阅读、讨论、发言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阅读、理解、思考、发言。

通过例子,加深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阅读教材。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学步骤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课堂,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答:①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形成整体认识

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问: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着什么深刻的变化?你怎么看这个时期的变化呢?

2、得出结论形成了多种观点,即百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结: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情况如何?

4、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争鸣情况。然后问学生几个问题:战国时期,适合哪一种学派的学说来治理国家?商鞅、秦始皇他们治国采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你怎么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根据你的理解,该采用什么学派的观点来治理今天的国家?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拓展思路

五、小结:孔子的地位。战国争鸣的意义。认真听。

六、小结

【教学后记】

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历史文物价值的讨论,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杰出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陶冶情趣,养成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通过对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分析,使生认识到人民的创造性是历史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

难点: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成就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王羲之的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学过美术、音乐、书法?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重要的美术作品、乐器、书法作品?而引入本课。

听,集中注意力。

拉近距离,激发兴趣。

二、战国编钟

指导学生阅读、观察编钟图,谈谈发现。

抽学生讲知音的故事。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成就。

认真观察、阅读。

听或自己讲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

先阅读教材、观察书上的图,谈谈有什么感想。

教师将知识要点落实在教材上。突出其在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

看书、观察、归纳得出结论。

四、王羲之的书法

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仔细观察书上的字帖,让学生畅所欲言。

抽两个学生来讲王羲之的故事。

谈王羲之的品格。

阅读、观察、讲、听。

五、顾恺之的绘画

阅读教材,找出要点。

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观察两幅名画,体会之。

补充讲“三绝”。

阅读

观察

听讲

六、拓展学习

学习与探究

学生参与

篇10:七年级历史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辽阔的疆域》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是学生了解中国人文环境的第一课。该课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借助学生探究祖国河山的好奇心,利用读图竞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知识、借助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面积、四至的介绍及对我国东西、南北距离的量算,感受祖国疆域辽阔的事实。

2.通过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的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四大海及两大岛的位置。

3.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我国海陆兼备位置的优越性。

3.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四、教学过程

师:(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大家庭”的概况,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咱们温馨的“小家庭”。这里的“小家庭”指的是什么?

生:中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读图竞赛,就用一本《历史与社会图册》,不用教材,看哪一组同学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更多、更详细。把图册翻到P20~21页,看《中国行政区划图》,说出我们“家”的大小;这个“家”是否就代表我国的领土,为什么?

生:中国有约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辽阔美丽的地方就是你我共同的家。

生:这个“家”不完全代表我国的领土,领土是指国界线范围内的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的总称。

师:(肯定并补充学生的回答)这句话中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经济专属区”改为“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比较妥当。“海洋国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经济专属区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体概念。(通过补充介绍,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也迎刃而解)

师: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说说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仅次于哪几个国家,与哪个洲差不多大?

生: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与欧洲差不多大。

师:根据我国的轮廓──雄鸡,快速找出我国的四个端点。

生:最东端:黑龙江与……,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南沙群岛……,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师:用直尺量出南北、东西的图上距离。

生:南北:23.2cm 东西:20.6cm

师:找出该图的比例尺,并说出其表示形式。

生:1:24000000数字比例尺

师:计算我国南北、东西的实际距离。

生:南北:5568千米 东西:4944千米

师:2月份时,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北部黑龙江冰天雪地……,南部海南岛烈日炎炎……。原因:海南处于热带……。

师:(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夏季,当北京时间6点时,我国新疆帕米尔高原上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生:满天星斗……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介绍时差的形成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我国南北两个端点的大致纬度并计算纬度差,找出东西两个端点的大致经度并计算经度差。

生:南:3°N  北:53°N  纬度差:50°; 东:135°E  西:73°E  经度差:62°

师:(归纳)我国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使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动脑、动手活动,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大,我国的领土实在辽阔。

师:再看图册,看哪条重要纬线穿过我国,穿过哪几个省区?

生:北回归线从我国的南部穿过,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区。

师: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温度带?一小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师:下面我们分两组进行模拟探险活动:一组按逆时针方向沿着陆上国界,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共几个?另一组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经过的大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岛的名称。

生:陆上领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共15个。

生: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韩国、日本……,共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两个大岛:台湾岛、海南岛,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下面进行抢答,看哪些同学反映快!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说出与我国东面相邻的国家?

生:朝鲜。

师:南部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生:缅甸、老挝、越南。

师:我国的15个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什么?

生:俄罗斯。

师: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地区是哪里?

生:西南地区。

师: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我国的哪个邻国?

生:蒙古,哈萨克斯坦……

师:应该是哈萨克斯坦(简单介绍)。

师:我国分布最北的大海是什么?

生:渤海。

师:与我国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什么?

生:韩国、日本。

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以鼓励)翻到图册P16~17页看《世界政治地图》,说说我国与英国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与蒙古有什么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生:(同组同学讨论)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英国是欧亚大陆西部的岛国,濒临大西洋;中国与蒙古都位于亚洲,蒙古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内陆国;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位于太平洋东岸,并且美国濒临三大洋。

师:(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陆兼备的位置有何优越性?小组讨论回答。

生: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与那么多国家相邻,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师:通过我们刚才对两幅地图的分析研究,确实感受到我国疆域的辽阔和位置的优越。大家再看看地图,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们国家这么大,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领土太大,不利于管理,国防建设会有许多困难。

师:同学们如何看这个问题,谈谈你的高见!

生:……

师:(归纳)我国领土辽阔,海陆兼备有极大的优越性,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领土过大,确实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我们要向他学习。但是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管理工作是做的比较好的,今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对国家实行管理的呢?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析学习。

五、授后感

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很强,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基本能运用地图并能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但在教学中未能摆脱老师问学生回答的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11:七年级历史上册《多样的地形》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多样的地形》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

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本课教学流程见下表。

(新课导入)学与教的过程

【展示】介绍中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配歌曲)

【提问】刚才大家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新课教学)

【承转】中国的山水和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将在这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歌声中去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壮丽河山长在,灿烂文明永传。

【展示】《中国地形图》

【提问】(1)请同学们回忆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下中国有些什么地形?

学生确定中国地形多样。

(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区?

学生思考后回答。

【展示】本地交通、稻田、渔业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讨论。

【展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等地的图片。

【提问】其它地形区的人民是否一样生活生产,为什么?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农业生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叙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都统称为山区。

【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确定山区面积广大。

【展示】小明和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提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有什么看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对话,鼓励学生结合旅游等亲身休验和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展示】《中国地形图》

【提问】我国的山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你愿意参与吗?

为第三课东西差异、西部大开发作铺垫。

【承转】刚才我们讨论了我国的地形特点,那么在家是否知道各类地形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什么呢?(海拔)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国地形图》、《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

【提问】(1)对照陆高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2)如果我们自东向西穿越这三个地形区去旅游,会看到地表起伏有什么变化?

(3)你能解释“大江东去浪涛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吗?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分析。

(课堂小结)

【提问】(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所学内容或者说出你印记最深的。

(2)我们知道了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你对于人类对地形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有些什么看法呢?

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问题研讨

本课的教学应突出人们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2:七年级历史上册《带着地图定向越野》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带着地图定向越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

2.能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分析区域地形、地势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和使用。

三、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阅读地图,要知道地图的“语言”,你知道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

新课教学: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提问:你认为越野需要看什么样的地图?

(一)学习阅读地形图

显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说出:地图的类型名称。

判别:教材最后的附录:世界地形图是属于哪类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自主学习:什么叫做海拔?什么叫做相对高度?

显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思考:(1)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1)自主学习:什么叫做等高线?

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用沙盘演示更好)

(2)活动:观察图1-32,确定各条等高线的海拔,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并把答案填在P17上。

指出:等高线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3)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

1)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2)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河流分布在山谷。

3)鞍部:两组闭合曲线之间。

4)陡崖:等高线重叠成锯齿状。

(4)等高线的解读──坡度的识别

显示:等高线图,

判别: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缓陡的关系。

(5)练习:钓鱼x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哪里的坡度缓,哪里的坡度陡?

(6)活动:观察图1-32,比较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识别坡度的`陡缓。并把答案填在P17上。

3.分层设色地形图

(1)说明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

(2)指导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图1-33下的活动,并把答案填在P17上。

(3)总结: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二)学习阅读地形剖面图

(1)显示:中国地形剖面图,观察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势。

(2)举例:怎样制作地形剖面图。

(3)实践:完成P18图1-34,

(4)归纳:地形剖面图直观地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和坡度缓急。

(三)确定越野路线

根据越野的目的,是探险?还是观光?确定路线。并完成P18活动。

练习: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是盆地还是山地?山谷还是山脊?

四、板书设计:

(一)学习阅读地形图

类型: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1.有关概念:

(1)海拔(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

(3)等高线

(4)等高距

2.等高线越密,说明这里的坡度越陡(较近、探险)

等高线越疏,说明这里的坡度越缓(省力、安全)

(二)学习阅读地形剖面图

直观地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和坡度缓急。

(三)确定越野路线

轻松:路线──理由

探险:路线──理由

篇13:七年级历史上册《用机器种庄稼》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用机器种庄稼》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家住平原》一课中的内容,《家住平原》一课共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稻作文化的湄南河平原和用机器种庄稼的美国中部平原,向学生展示出同为平原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用机器种庄稼》一课介绍了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的特色即高度机械化,让学生从自然条件角度出发去理解这一特点,并通过与湄南河平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相同的,从而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的两大特色──高度机械化和商品性农业,并且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在观察、合作、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区域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商品性农业的概念。

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探究,积极拓展,师适当引导,并且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区域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整体框架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展示】湄南河平原的农业生产景观图与几张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景观图。

【师问】通过观察以上图片请同学们分析,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与湄南河平原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用机器种庄稼。

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出示】探究题目1

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

【师】请同学们按座次四人为一组进行探究,每组把探究成果写出来,最后请一小组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点评】这样的方法既节约了时间也可以得出比较全面的探究结果。

【出示】探究中需要的相关资料

《中美有关农业情况比较表》(2000年)

《美国农业科技发展资料》

美国一家以生产水果为主的农场,拖拉机上载有激光接收器,田块中间设有依靠激光波导的发射台,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使拖拉机完成耕地、整地、灭草、灭虫、栽苗等所有劳作,提水喷灌、滴灌和喷洒肥料、农药都由电脑控制,运输由飞机来完成。

(生):利用资料合作探究

(师):现在请部分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补充

(生):汇报

(师生归纳):地形:平原—土地平整,肥沃,适合机械化生产

气候:降水少,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

人口:地广人稀必须要机械化生产

科技:发达的农业科技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出示】探究题目2

美国中部平原与湄南河平原相比较在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生】合作探究并汇报。

(师生归纳):美国中部平原因为降水少,农田类型为旱地,加上地广人稀(劳动力少)所以用机械化生产,而且主要种植的是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湄南河平原由于位于季风区降水多,农田主要以水田为主,加上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所以以人工劳作为主,而且主要种植的`是水稻

(点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自然而然的认识到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应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

ppt出示:计算题

乔治家经营的农场面积达600公顷,美国1994年小麦的平均产量为2526公斤/公顷,按此计算,乔治家一年可收获多少小麦?

(师问):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乔治家一年收获的粮食很多

(师问):这么多的粮食(小麦),根本吃不完,那么应该怎么办?

(生):卖出去

(师):在这一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像乔治家一样,这样的农业被称作商品性农业。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商品性农业?请试着叙述。

ppt出示:《美国近年粮食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的名次》

(生):描述商品性农业的概念

(点评:通过计算与资料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从而浅化难点)

(师问):湄南河平原地区的农业是不是商品性农业?

(生):不是

(师):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出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生):归纳

ppt出示:探究题目3

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商品性农业对乔治一家的吃、住、行、交往等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生):合作探究并汇报

ppt出示:探究资料图片

《乔治家农场及附近景观示意图》《平原人家》。

(师生归纳):

[小结]

(师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ppt出示:板书设计

[拓展练习]

ppt出示:辩论题目

陕西的农业生产能否推行美国机械化生产的经验?(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

(生):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师归纳):陕西因纬度跨度大又分三大地形区,自然条件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在每一地形区内应因地制宜

点评:通过辩论一方面使学生对陕西的自然条件更加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美国对比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中教师不在是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合作,师生在互动释疑。特别是关于:“商品性农业”这一难点的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直接灌输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自己建构这一知识,学生印象深、乐于接受,也浅化了难点。但在探究中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还不能积极自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第二周地理各年级教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祖国在我心间》优秀教案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教案

认识地球-地球仪教学反思

第二课我与我们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祖国在我心间》教学设计

为什么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不是垂直的

小学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教案设计(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作文辅导2023-06-24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案2022-12-08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说课稿2022-11-06

新课标七年级unit8教案2022-12-02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2023-04-23

人教版高一优秀地理教学设计2024-01-29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设计2023-08-17

初二上册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023-05-15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山和水》教案2022-10-09

八年级上册《长江三峡》教案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