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锦集12篇)由网友“煦v桂”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积累运用生动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课文中对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过程的描写,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简介周恩来
3、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长出故事了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自读提纲
1) 自由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或问题
2) 在小组里讨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 再读课文,思考: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需要提出来让大家来帮助
2、精讲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思考:
A为什么要用“突然”?
B飞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飞机怎样?
C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划记重点词)
D危急关头,机长采取什么措施?
3、师小结
五、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默读思考:飞机上发生了什么事?
2、小扬眉哭了,周恩来同志怎样做?
3、他知道小扬眉没有伞包,又怎么做的?
4、再读课文,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小组交流体会
6、反馈体会
7、三读课文,尝试的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8、师小结
9、自学第四五自然段,解决
当大家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时,他为什么用命令的口吻对大家说话?
体会周总理的把生的希望让给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欢腾”是什么意思?
六、总结全文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七、作业
25《李时珍》第二课时
篇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危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字里行间体会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板书:活泼能干)齐读第一小节(板书:喜欢)
二、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过渡:这么一个又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不长,后来姐姐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1、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姐姐?(板书:没笑脸没歌声)从哪看出来的?(加红两个“再也没有”)指名读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让姐姐发生这样的变化?)
4、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读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交流:妈妈要姐姐缠足。
过渡:对!是缠足这件事使姐姐失去了笑脸,失去了歌声,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2、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第二小节。
(1)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痛苦流泪)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缠足的痛苦?把它圈出来。
(3)交流“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直往下流”读好圈出的词语,体会姐姐的痛苦。
(4)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缠足的样子呢?通过老师介绍、观看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5)你能把姐姐缠足时的痛苦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第二小节
3、看到姐姐这么痛苦,如果你是孙中山,会怎么想?怎么做?
是啊,孙中山当然不愿姐姐受这份罪,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心情怎样?(板书:生气心疼),于是他同妈妈激烈地争吵起来。
课文的3-6自然段写了孙中山与妈妈的争吵,同桌练读对话,要求在读的时候,注意抓住人物说话的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读好人物的语言。
(1)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出示: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住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2)“还能下田干活吗?”是什么意思?
(3)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
(4)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4、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指名读课文的第4小节。
(1)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2)你知道封建社会的妇女为什么要缠小脚吗?
师介绍: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3)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无可奈何)
(4)谁能把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5、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
引读,出示: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1)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这里没有提示语,你能给它加个吗?
出示填空:孙中山___________地说:“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2)指名读,体会孙中山的气愤。
6、但妈妈只是说:(引读)
出示:“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1)比较句子: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2)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妈妈含着的“眼泪”中你读懂了什么?(痛苦、无奈、心痛、对女儿的爱)
(3)这是无奈的眼泪,心疼的眼泪,你能把妈妈的无可奈何读出来吗?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4)出示课文插图,看图想象: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
她会对姐姐说些什么?
姐姐又会是什么样子?
孙中山听到什么?又想些什么?
屋内妈妈______________,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屋外孙中山看到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_____,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
7、总结:在封建陋习面前,妈妈屈服了,姐姐也不得已屈服了。但孙中山很心疼,很生气,坚决反对。
让我们再一起读2-6小节,老师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孙中山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读出孙中山的心疼,生气、坚决……读出他母亲的无可奈何。
三、学习第七小节
从那以后,(引读)第七小节
(1)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
(2)(加红“深深地、幼小的”)从“深深地”、“幼小的”,你读出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创伤,永远不会忘记。)(板书:刺痛)
四、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使他从小就立下了“破陋习”的决心,我们来看看,后来孙中山有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1、齐读最后一节。板书:革命成功
2、当了大总统的孙中山做了一件什么事?“首先废除”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3、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呀!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
五、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想到这里,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表达你的心情或想法吧。(出示句式)
2、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
篇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想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掌声》(板书掌声)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一摇一晃姿势
默默犹豫忧郁慢吞吞眼圈红红
热烈而持久鼓励勇气微笑
指导学生“落”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让学生用三个读音组词。
2、指导“励”字的书写。
3、指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主人公是英子,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体会一下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读1、4自然段找找写英子表现的句子,并和同桌说一说,英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幻灯片出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仔细体会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汇报:从“早早地来”“最后一个离开”“总是”“默默地”等词语中体会到英子是个自卑忧郁的姑娘。板书:自卑
以前的小英自卑忧郁,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读读吧。
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后来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汇报:从“变”“不在忧郁”“教她跳舞”“游戏说笑”等词语中体会到英子是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姑娘。板书:自信
2、英子由之前的自卑忧郁变成了以后的活泼自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是掌声
四、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幻灯片随机出示两次掌声的句子。
1、本文总共出现了两次掌声,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幻灯片出示2、3自然段)生读,谈体会
说说小英的心情:害怕;难过。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立刻、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
此时此刻,英子可能在想些什么?①上去会被同学笑话,不上去会被老师批评。②因为腿有残疾,她肯定是不想上去的,但又不得不上去,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让小英“(犹豫)了。联系上下文,我们终于明白了“犹豫”指的是(生回答)?(拿不定主意)
在犹豫中,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英的内心,去好好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配乐指名读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第一次掌声)。如果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次掌声告诉她什么?(要勇敢;要坚强……)这是同学们对小英的鼓励,是友善的掌声(板书:鼓励友善)如果此时你就那位站在台上的腿有残疾的小姑娘,听到这充满了鼓励,饱含着友善的掌声,你心里会怎样想?
2、第二次掌声(幻灯片出示课文片段)
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给了小英莫大的鼓励,所以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又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让学生交流)这是同学们对小英的赞美与肯定,是真诚的掌声。(板书:赞美真诚)面对同学们称赞的掌声,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样想、又会对大家说什么呢?
过渡:两次热烈的掌声,一次友善的鼓励,一次真诚的赞美,意义不同,却真正改变了英子的生活。出示(从那以后一段),自由读,想想现在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读出英子的自信来。
五、对比阅读,感情升华
1、现在的英子活泼开朗,让我们再来回顾以前的她,感受她的变化。以前的她成天悲伤难受,所以她(生读);是掌声给了她勇气,从那以后(生读)曾经的她一度自卑忧郁,所以她(齐读);是掌声给了她力量,从那以后(齐读)
小结:这两次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化解了小英内心的阴霾,怪不得小英会永远忘不了那掌声。让我们再次在朗读中去感受掌声的力量吧!
2、今天的学习一定使你,使我,也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对掌声有了更多、更新的理解,(多媒体出示,教师读)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曲,能够唤起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鲜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带来阳光!
孩子们,在你的心目中,掌声还富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呢?相信你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纸写下来。
出示:掌声是,能够()。
掌声是一把崭新的钥匙,能够打开心灵!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淹没害羞!
掌声是一天闪闪的星星,能够照亮黑夜!
总结: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生鼓掌)是啊,掌声是鼓励,掌声是赞美,掌声中更包含的是爱。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
六、家庭作业
1、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
2、读了小英的来信,你可以把你的心里话写一写,给小英写封回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篇)】
篇4: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感悟秋天的美好。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五、续写,述诗文。
1、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听到什么声音?
(老师作一些提示,如蛇的声音“咝咝”;蛙的声音“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等等。)
2、写写,秋的声音
师:是啊,秋的声音令人遐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六、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七、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
看看,秋的色彩________
闻闻,秋的味道________
篇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材分析
1.《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科学”。课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
2.学习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扩展学生的视野。
学情分析
1.本文语言朴实,生动有趣,浅显易懂,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的一幅彩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2.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造成“奇特”的原因就是“失重”。“失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失重”的原因是因为远离了地球,脱离了地球的引力。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
2.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学习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解决措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要求做到:一是要让别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要让人觉得惊奇,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的常识,再搜集一些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探索太空的兴趣。
解决措施:教师从网上、书上查阅到的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拿出来进行交流。
自读课文
以质疑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找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的句子。
1、找出写太空生活趣事的词句
2、把描写趣事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抓住重点词句读课文,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把有趣的太空生活介绍给小伙伴听。)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
1、正确、流利读课文
2、找重点词句,小组合作探究
3、朗读感悟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小组内朗读2、全班比赛读)
1、指导朗读
2、出示合作学习提示
1、朗读感悟,要求读得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惊奇
2、合作学习,反馈学习结果
借助朗读感悟
整体感悟,了解“失重”(找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奇特的原因)
教师讲授
自主学习,师生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爱科学,关注科学,学科学
篇6: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回声》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溢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同学实际动身,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大多数同学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同学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同学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同学充沛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妙,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同学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身的体会吧!(同学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同学的距离,激发同学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同学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身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同学考虑、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同学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和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同学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考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和不懂的词句。记下自身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防止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同学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竞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同学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局部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同学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协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一起评议。
感悟
1、组织同学通过读文,回答自身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考虑: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篇7: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2、设疑激趣:你见过小露珠吗?是什么样的?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理清脉络。
三、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湖股()蝶()
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语句。导读第一自然段。
2、(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夜幕”是什么意思?这一句主要讲了什么?(2)齐读第二句后提问:第二句讲了什么?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3)知道朗读。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读出夜幕中和睦宁静的氛围和小露珠的小巧玲珑。
3、导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进行诵读,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小露珠外表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美之情!
(3)分角色朗读,品味语句的节奏美,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导读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
(1)启发思考: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仅仅表现在外表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进行重组,从而理解句意!
(3)读最后一句话,想想最后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会有“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的说法!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进行朗读,把万物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生趣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7自然段过渡:小露珠在阳光下反射霞光,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她自己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启发思考:小露珠“笑着”说明了什么?
(2)师诉:太阳越升越高,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体也越来越轻,她就要与大家分别了。那么,大家是如何向她告别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告别的场面?
(3)用由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体会大家对小露珠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2、朗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都喜欢小露珠,这是因为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她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导背诵。
(1)结合板书,熟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篇8: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课文中讲述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及认识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道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
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录像、实物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你都收集到了哪些文明用语?这些用语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貌的录像,让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朝夕相处,你们之间一定发生过录像中的事吧!陈刚和陆叶之间就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识字、读书好方法,互帮互学。
3、集体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同桌交流。
三、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1、学生自由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组内交流。
2、再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组内汇总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解决。
4、班内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有意帮助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⑴陈刚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怎样?
⑵讨论: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投影出示两个句子:①“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说。②“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句子的不同。)
⑶认真读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当时“我”的心情。
⑷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及心理活动?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我”的紧张、害怕的心情来。
6、全班集体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7、教师小结: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文中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在同学们之间发生,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以前,在你身上一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吧!如果有,请你用“对不起了,朋友……”,勇敢地向你的朋友说声“对不起”吧!
篇9: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露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5张小卡片4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你们的这些问题,徐老师都知道,你们想不想徐老师告诉你们?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徐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指第二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刚才,徐老师看了一圈,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很会学习,边读边画,很认真,这就是读书的好习惯。
四、检查初读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小卡片,指名当小老师检查同学们读词语。
3.生字词,你们都会读了,放到了课文里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纠正。
五、指导读熟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第二句话,指导读。
(3)齐读。
2、读2-4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投影出示3、4段话(1)自由读(2)指名读
“早啊,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3、4自然段
(4)齐读2、3、4自然段。
师:读时注意什么。(段与段之间停顿)
3、引读第5自然段
4、读第六自然段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投影出示最后一句。你们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4)齐读
5、赛读第七自然段
(1)下面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比赛读,看谁课文读得流利
(2)每组选一名参赛
六、教学生字
临、黎、蝴、蝶、秆
七、小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一开始向徐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我想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篇10: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它以什么吸引你?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板书:鸟的天堂,齐读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划出语句。
1、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学习(1―4)小节
1、指名读1―4小节,思考:写了什么?
投影显示句子: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品一品:哪些词用得好?
“拨”、“移”让人感觉船行驶轻快,与下文的“没有一点波浪”相呼应。
“声音像乐曲”写出了心情的愉快。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 ) 茂盛( ) 不可计数( )
2、选词填空
似乎 几乎
他高兴得( )要跳起来了。
(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 继续
我们( )跳上一只船。
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 ) 茂盛的( ) 翠绿的( )
平静的( ) 美丽的( ) 热闹的( )
篇1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设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指导,读准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
5、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6、自由练习朗读。(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四、理解课文大意。
1、自主理解课文。(师: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对照原文请学生逐句理解。)
4、教师小结,相机指导理解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法:看解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5、请一个学生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6、带着理解朗读课文。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7、交流学习古文方法:看解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
五、熟读成诵。
1、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3、全班背诵。
七、拓展阅读。
徐孺子赏月
【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解释】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②尝:曾经。
③瞳子:瞳孔。
④语:对……说。
⑤然:这样。
⑥戏:玩耍,嬉戏。
【翻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篇1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引入(齐读谜面)
2、指名猜(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3、(幻灯出示图片)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在晴天我们都能与太阳见面,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还知道哪些?(指名学生说)学生说不出时师简介。
4、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那现在面对着太阳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学生质疑题目)
5、师小结:同学们真会提问,那刚才的问题有些^答~`案已经在这篇文章里,有些还得让同学们课后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到现在还没有^答~`案,正等着你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呢?
过渡:那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这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打上小问号。
2、检查字音
座位读――――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全班读
3、指名说出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当真正理解后再擦去问号)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把课文读通了,下面请同学们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再读课文。(师幻灯出示方法)边读边画出或写出课文的每一段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4、座位讨论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5、指名汇报
师板书: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
与人类的关系
6、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特点、与人类关系密切
7、通过读第四段开头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课文整个的脉络。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过渡:那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课文
1、请四人小组学习1―3自然段,想想课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汇报:师板书:列数字、举例、比较、比喻、引用
3、读句子,再次体会这些方法的具体、通俗、明了、有较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渡:既然这些方法有这样的作用,那我们也学着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上吧!
四、拓展练习
1、(出示月亮图)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点是什么?(远、小)
2、(出示月亮的有关资料)请同学看着这些资料,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运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写具体,通俗好吗?
3、生小练笔
4、师点评
五、总结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能学以致用,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希望我们以后能再有机会坐在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
与天气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与人类的关系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知识点
字:热、射、晒、聚、兽
词:箭法、盘子、温度、估计、煤炭、水滴、杀菌、黑暗、美丽
重点句子:
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4、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5、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 《扁鹊治病》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锦集12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023-10-21
九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2024-04-24
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2022-04-30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2023-10-29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范文2023-05-17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500字报告2023-11-18
我的榜样作文350字2022-11-13
四年级科技教学总结2023-12-25
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22-08-23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