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件下载(共11篇)由网友“Lcyy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数学课件下载,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小学数学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下文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可以直接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
篇2:小学数学课件
小学数学课件模板
这是一个关于小学数学课件ppt模板,数学要从小学的'孩子抓起,从下教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欢迎点击下载小学数学课件PTT模板哦。
小学数学课件模板 |
篇3:小学数学课件
小学人教版数学课件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那么孩子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知识呢?
小学人教版数学课件《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2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
生:每人分一块。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师:1/2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1/2”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1/2 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1/2,引出1/4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1/2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
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个不是1/2,应该是1/4。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1/2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1/4
(1)、认识1/4
师:谁来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谁会写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明白:相同的图形,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1/4,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课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8?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
(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吧!(播放《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1/2 1/4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
篇4:数学小学课件
数学小学课件苏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反馈:指名数一数。
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篇5:小学《左右》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左右》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对于前、后、上、下,学生一般不会搞错。但是,人体是左右对称的,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在人体的这些外部器官中,左边和右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识别“左右”比较困难,即使成人有时也不能对“左”和“右”做出快速反应。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据了解他们以前学做操时,体育老师为了方便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站,但所讲解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却与学生是一致的,这给学生现在学习左右造成一种误导,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一年级班,学生共4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6人,有40名学生曾受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评析开讲设计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
起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评析教师在这里没有花费唇舌去解释“左”和“右”,而是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生:因为反了一下。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陈立,陈立,我问你,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陈立:尺子的左边是橡皮,
尺子的右边是笔盒。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好!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知道文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师:星期天,东东想去小明家玩,他没到过小明家,但他记得小明说他家住在三楼,上楼梯后往左走。你们能告诉东东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生:愿意。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生1:是右手。
生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
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用这只手写粉笔字。
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
生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评析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小游戏。
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1:左边。
生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
师: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生:(齐声)右边!
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师: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评析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生1:客车是往右转。
生2:我认为客车是往左转。
师:现在我们在哪里?
生1:……在教室里。
生2:不对,我们坐在客车上。
师: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评析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这个小游戏的安排,使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下课铃响)
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误的遗憾。具体分析如下。
1.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我在这一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又如:判断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面对面,有些同学会判断错,我也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现在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统一了意见:判断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己想像成乘车的人。
3.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在备课时,我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篇6: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小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规,这个“规”,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符合数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去研究、探索、猜想、操作、发现和证明的过程。PPT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的必然趋势。PPT课件是通过图片、文字交流、声音和图像来辅助课堂教学的,可以将比较抽象的教学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做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种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传统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口头语言的基础上,为更丰富的传递信息而采用的一些简单的教具。诸如:书本、图片、画册、黑板、模型、实物、小型展览等。而这种有PPT课件参与教学可以准备更多的图片,解决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也不必要在上课时带太多的教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完成教学目标。
一、PPT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PPT课件应用于小学数学中,不仅能将书上的知识点通过图文并茂和声像结合直观的展现数学知识的原理和数学公式的形成,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用PPT课件演示具体的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中来,教师掌握课堂的导向。例如:在准备教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性质和意义》中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可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入手为教学情境情境,如图1:
利用自定义动画中的添加效果让字母和表示的内容依次出现在PPT课件上,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初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学习要从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例如教师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所列举的公式,设计同学们拼凑花瓣的游戏情景来让同学们慢慢的进入教学。首先出示的是引入部分第一张灯片的设计,首先找出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利用自定义动画给每张图加上动作效果如图2:设计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去观察、去思考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2、应用PPT课件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手、动脑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受教学资源的限制,教案设计的难点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无法更好演示出有关教学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弄懂。而教师如果应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并设计一定生动有趣的教学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解决中,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4],突破课堂教学所设计的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重点。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一步一步加花瓣的方式询问同学们能不能拼成一朵花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边拼边玩中逐渐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教学难点,如图6:
其次利用自定义动画先设计十二片花瓣退出随机效果,然后设置事先做好的两朵花和剩下的两瓣花瓣的进入效果为随机效果,设计列出的公式单击出现,设计后面每出现一片花瓣就出现相应的公式,一直到出现十五片花瓣刚好能拼三朵花,如图7、图8:
游戏是小学生最为喜爱的学习娱乐形式之一,游戏场景的设置也因此更容易走进他们的思维[7]。教师这样设计的PPT课件教学,学生不仅在活动动手操作,也出动脑筋解决问题,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动手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PPT课件教学中插入音频和视频让数学课堂
“活”起来
PPT课件在教学活动不只应用于展示文本文字和课堂必要的教学图片,还能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插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音乐和视频,例如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在PPT课件第一页利用插入中的影片和声音里面的文件中的文件中的声音选择能活跃课堂的音乐。如图9:
PPT课件插入令人听起来心情的愉快音乐有利于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有期待兴,音乐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二种语言,教师课前和同学们利用音乐做一些互动,特别是刚来到陌生的班级授课的时,音乐可以一下子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更好完成授课内容。教师利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时,可利用插入中的图片里面的自选图片选择按钮,设计超链接到准备好的视频,如图10:
4、PPT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便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板书教材中大量知识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一直是影响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大难题。PPT课件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它来向学生出示本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知识点,PPT课件可以反复使用,教师在课余时间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其他教案,
二、PPT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PPT课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对于使用PPT课件的一些错误的认识,PPT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位置陷入尴尬的境地。
1、PPT课件使用黑板化
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应用黑板、粉笔和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讲授的例题和重点知识都需要使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利用PPT课件呈现要教授的内容,虽说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更好提高教学效率,但是PPT课件此时作用像一个小黑板只是把要板书的内容事先准备好,等到用得时候在演示出来,而不是作为教学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或者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2、PPT课件制作单一化
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是往往只注重演示教学内容文字化,有意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和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去备教法,备教材。而忽视备学生的重要性,PPT课件很少注重图片和文字的相结合,缺少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设计。
3、PPT课件虚而不实化
一个好的PPT课件设计,能让课堂教学完美的进行,不仅教师引导的完美,学生也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开心学习,轻松掌握知识点。许多教师在运用PPT课件时只片面地追求形式,而忽视课件本身的内涵[8]。往往忽略“好”PPT课件的设计原则,转而设计PPT课件演示好看好玩的动画效
篇7: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
个人介绍
姓名:肖文龙
所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HR)
就读学校:湖南理工学院
工作经验:在大一、大二做过多次一对一的家教辅导,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提问:例5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4)钟摆的运动。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进行讨论
a.师(出示幻灯片):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b.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c.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教师走进孩子的中间,与他们进行初步的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整理。)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d.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
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小
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案都是这样旋转得来的,你们能根据
这个方法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设计一些图案吗?(设计意图:在观察、
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在旋
转的过程中,这个简单的图形总是围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在白纸上旋转。
(1)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白纸和一个三角形ABC(生完成后),请你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先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
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在小
组里面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在方格纸上旋转。
(1)请同学们打开2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方格纸和一个三角形(生完成后),请你先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是90度),最后在小
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2)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请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引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3、完成P52“说一说”的第1、2题,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完成后进行反馈。
4、数学万花筒。
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
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5、归纳总结。
(1)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
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2)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方法与规律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经历动手设计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第6页1、2题。
第9页4题。
课后作业: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篇8: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庞大而精确的信息储存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音频、动画、特效、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数学教学变的更生动、更有趣、更迅速,突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数学,从听、视、触等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作用,精心设计的课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制作课件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课件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活跃思维,拓展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课件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即使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与他们的感性经验相联系,借助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根据这样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就要加强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使小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二、多种形式结合设计课件
在有关概念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宜采用多种形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和掌握概念,而不是生吞活剥地灌输给他们。教材中有些概念,往往以定义、公式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他们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没有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者重新处理教材,针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小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并从中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如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设计,采用类比方式,先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统一的体积公式V=sh。再通过分析,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采用切割法,将圆柱经过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模拟测量圆柱体的高度与底面积,由模拟实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恰好等于长方体的体积,继而得到圆柱体的体积为V=sh
三、根据学生年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巧妙设计课件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可设计一些生动的故事情境或是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卡通人物形象以动画的形式贯穿其中,吸引他们注意;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则可通过丰富的画面场景,逼真的表现效果,奇妙的自然景观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设计“分数的基本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的课件时,首先出现动画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遇桃园”的故事情境,馋嘴的八戒想吃桃子,师傅想考考他,依次拿出4个、2个、1个桃子让他和悟空平均分吃??学生根据画面讲述故事情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半个怎么写?”,引出新课内容。在巩固练习中,又设计出“中秋时节分吃月饼”,“套圈游戏”等动画,引导学生列式。这样设计把抽象枯燥的教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乐此不疲。
四、利用课件营造教学情景
对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并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重难点不易解决,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儿童喜欢的活动方式,让他们通过接触、试验,把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协同起来,刺激感官,强化记忆,巩固认识,就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特征。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从形象到概念,从感性到理性的感知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周长这一概念,教学开始,屏幕上出现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操场,在操场环行跑道上插了一面小红旗,屏幕出现一只小兔从红旗处出发绕着操场跑一周。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动态的画面上,观察得特别仔细。紧接着老师问:“小兔绕着什么跑?”“怎样跑才算是一周?”“绕操场一周就是操场的什么?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通过此过程,使学生对操场的周长有了初步感知。这样,色彩明快、生动有趣的画面强有力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寓抽象的数学概念于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中,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后建立“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桥梁,从而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为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减少了原有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教材特点,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优化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篇9:小学数学课件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 3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采取“一帮一”、“小老师”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1、学习情况分析:
从上期单项测查和期末综合测查情况看出,在数与代数方面,小数的的乘除法掌握较好;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通过平时长期坚持练习,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都比较好;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能正确画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面积计算方法。在统计与概率方面,知道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实践与综合运用方面,学生参与了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没有真正内化,因此概念部分的得分率比较低;个别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看错、算错,导致计算错误;审题不够细致,思维不严谨,不能灵活解决一些变化的问题。
2、学生情况分析:
(1)踏实努力,积极上进:这类孩子上进心很强,热爱数学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书写工整,发言积极,作业正确率高,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让问题蔓延发展。
(2)自以为是,耍小聪明:这类孩子比较聪明,但对自己要求不高,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上课要么和同学说话,要么自己玩自己的,作业马虎,因此,孩子身上的优势明显减弱。
(3)心浮气躁,贪玩好耍:这类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浮躁,心静不下来,学习责任感差,耍心重,因此完成作业表现得极不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质量不高。
(4)学习懒惰,不会倾听:这类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懒得听、懒得写,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学习欠账越来越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如三班的刘兰昌源、四班的雷昊宇等尤为突出。
三、教材分析
1、全册书教学内容:
本册书共有6个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4个领域。
2、全册书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的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m3、dm3、cm3、L、ml),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篇10:小学六年数学课件
小学六年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汇报.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
二、复习角.【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 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
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六、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能够说出哪些包含关系的图形?
篇11:小学数学课件分数
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2、例3,“练一练”和练习七的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正确判断真分数与假分数,加深对分数认识的理解。
2. 进一步培养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的观察、比较、分析、笼统、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把“1”平均分成了()份,涂色局部表示(一)。
师问:3/8表示什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二、教学新课
1. 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内容。
2. 教学例2.
(1) 出示例2和图。
师问:把1个圆看作“1”,怎样用涂色局部来表示1/4、3/4和4/4呢?同学在书上完成涂色。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涂色的?
师追问: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涂色局部各表示几分之几?每个分数例各有几个1/4?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师追问:4个1/4就是多少?怎样涂色(涂满)
要表示5个1/4,应该怎样涂色呢?(用2个图形)
指出:用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4个1/4,表示5个1/4需要用2个图形。
同学完成涂色。
(5/4)
师问:5个1/4用分数怎样表示呢?(5/4)5/4里有几个1/4?(5个)说一说5/4表示什么?(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
(2) 探索发现。
师问:通过刚才的涂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涂色局部不满单位“1”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涂色局部正好是单位“1”时,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等;涂色局部超越单位“1”时,分数的分子比份平大。
3. 教学例3.
(1) 出示例3
师问:你能用涂色局部表示下面的分数吗?
同学独立完成涂色。
展示同学作业,讨论两个问题。
1表示每个分数,分别要涂几个1/5?
2表示10个1/5用了几个圆?表示13个1/5用了几个圆?
指名回答,让同学说说自身的想法。
(2)指导分类
师问:比较例2、例3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同学在小组中交流。
汇报分类结果,重点让同学说出自身的想法。
同学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1 分子分母 1/4 3/4
3类 分子=分母 4/4
分子分母 10/5 13/5 5/4
2 分子分母 1/4 3/4
2类
分子≥分母 4/4 5/4 10/5 13/5
揭示概念
师: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活着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 板书课题:说一说自身是怎样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
真分数、假分数各有什么特点?
同学自身小结。
4. 完成“练一练”
(1) 完成第1题
师问: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右边两组图应该把1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假分数有哪些?
(2) 完成第2题。
同学在小组中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习七第1题。
(1) 同学独立描点。
(2) 指导观察: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1之间,假分数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局部。师问:这样分布说明什么?(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 完成练习七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
师追问:有什么发现?(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7个,分子是8的假分数共有8个),分母是8的假分数有多少个呢?
3. 完成练习七第3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4. 完成练习七第4题
同学在书上完成填写。交流汇报结果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又有哪些收获?跟大家说说你的收获!
从本节课的公开课教案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在课堂上对同学评价方面做的也比较到位,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关注方面还是比较好的,本篇教学设计面向大多数同学,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1、在难点突破方面做的不够到位。2、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数学术语说的不够准确。
希望听课的领导教师多提珍贵意见,谢谢!
3月19日,我听了牛老师的苏教版五年级“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在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两个概念。这一课的内容是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牛老师立足于促进同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放手让同学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理解、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全课教学活动有以下特点: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牛老师以写出分数并说出以“谁为单位一”这件同学们都熟悉的学习知识情景,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同学的情感投入。这些都把同学置于实践生活情景中,给同学一个真实的任务去解决。把数学问题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探索性、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做到了把感知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用到实际。
二、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历学习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的重要方式。牛老师这节课,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同学自觉参与,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充沛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有效地培养了同学的探究精神。
三、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个性发展。
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牛老师这堂课运用 “你说的真棒!等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真正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不同的观点:
一、本节课牛老师在强调以“谁为单位一”的问题上强调的不够,牛老师再说的时候也说成“一共分”,而没有说“平均分”,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因为在本节课中就出现了同学不会找“单位一”, “单位一”应该是“一个整体”。
二、我认为在这节课上同学的数学阅读习惯有待于加强,本节课牛老师在同学的数学阅读训练有些忽视,导致同学无论是自身读,还是集体读的效果不是太理想。
三、数学课堂的严谨性应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我认为在无论是练习还是内容讲解,不要太随意,该写在黑板上的必需板书出来,不能说一说,或随便举例。
[小学数学课件分数]
★ 小学数学讲座课件
★ 小学数学课件精选
★ 小学数学游戏课件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共11篇)】相关文章:
CAI课件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几点反思2023-03-28
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10-03
浅谈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及授课的尝试2023-09-10
数学课件2022-04-29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2023-05-1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的论文2022-12-10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024-03-15
数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教案教学设计2024-02-08
小学数学认识圆课件2022-09-05
信息技术对中职教师在教学中的应用影响论文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