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2 07:28:45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共15篇)由网友“妞妞大美妞”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王洙小时侯爱学习的故事,学习他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总结

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篇2:《窗外听课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总结

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篇3:《窗外听课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篇4:《窗外听课的孩子》说课稿

渴望读书――刻苦学习――造福家乡

此板书内容是课文内容与思想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了王洙身上的美好品质。不仅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从整体着手的思路,而且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六、教学效果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思路和学习空间,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成为乐于学习语文、乐于运用语文、乐于合作、勇于创造的成功的学习者。

篇5:《窗外》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面向八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默读全文,找出陌生的字音字形并查字典解决,然后朗读,最后熟读。

(2)在每节文字的开头标上节码。

(3)借助资料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相应的空白处做好笔记。

二、教学课题——《窗》

三、教材分析

《窗》是一篇小小说,文笔优美,哲理深刻,其结尾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叹,发人深省。新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教学目标被确定为以下内容:

1.了解故事情节,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2.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作用。 3.解读人物,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谈体会,认识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人性的美丑

四、教学方法 文章篇幅短小,如何带领学生有层次地把文章读细、读深、读透,并引发他们的一些人生思考,是本次课堂教学的关键。本设计本着“加强整合、减化头绪、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设计了五个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教学板块——“小组角色分工”、“精读文本”、“小组交流”、“汇报展示”、“评价感悟”,在师生品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省时高效地达成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美丽的风景总是可以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不过,现在我要给大家看一幅特殊的图画。请看投影屏幕,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习惯了用眼睛去观察世界,我们更要学会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今天让我们阅读《窗》这个故事,用我们的心灵去解读窗内外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仔细对照文本,找一找有没有错误的读音和觉得陌生的字形。朗读结束后,我们看哪位同学最细心,谁的发现最多。(师生交流、讨论)

2.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小说,读完后用一两句话说一说《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价后导入下一个环节。

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病房,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三、深入剖析: 1.设置情境:

我们假想这儿就是小说中的病房,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要在这儿举办一次《讲述》节目,请两位病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活动按以下四步进行:角色分工、精读文本、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下面我们五人一组,先进行分工,两位病人,这两位是这次讲述节目的主角,你们俩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讲述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你们是怎么做的,特别重要的是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么做。病人的内心世界要力求展露出来,让听众听完故事后能真正认识这两位病人。

两位观众,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帮助两位病人尽可能把故事讲深讲透,在汇报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向两位病人提问,问病人疏漏了而观众很想了解的问题。

一位主持人,这位该是节目的灵魂人物,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开头介绍节目现场,中间做好有效的引导与协调,还要控制好讲述时间,时间不超过5分钟。

2.下面五位同学先很快分工

3.有了的角色定位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角色需要精读小说,仔细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等会儿的讲述服务。

4.下面是小组交流,五人一组开始现场准备讲述节目,准备中先由两位病人讲述故事,其他三位同学帮助他们进行补充与完善,要努力使他们的讲述符合文本内容,符合人物心理。

5.各组也作了很精心的准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请一组上台汇报展示,其他各组要认真听,汇报结束后对这组的讲述进行评价、修正和补充。下面汇报开始。

6.请各组评价一下这组故事讲述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

四、评价:

1.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关于这两位病人,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句式评述一下这两位病人:我想评价 ,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因为 。

小结:第一个病人他渴望生命,对生活有着满腔的热望,所以他幻想出了这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激励自己跟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是坚强的乐观的。同时,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样重要,他要尽自己所能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无私的高尚的。

第二位病人他也热爱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人性被这嫉妒的毒液给淹没了,灵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

2.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靠窗的那位病人无私高尚博爱,他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风景。冷漠的心中不会有春天,所以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灵之窗是紧紧地关闭着的,他的心中横着一堵墙,所以他无法看到那美丽的图景,而只能看到那光秃秃的一堵墙。

3.“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

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 这无数种的结局都有可能,然而我们还是衷心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最后,当我们离开病房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

还记得这一片空白吗?我们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心中有爱,它便是天使圣洁的羽衣。我们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们心中有热情,它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同学们,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阳光雨露吧!在文学的殿堂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六、推荐课外读物

欧.亨利 : 《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 栗良平: 《一碗阳春面》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六、教学反思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名篇。小说故事情节简中有繁,起伏变化, 文章结构平稳精巧,合分有序;人物形象鲜活有力,表述方式灵活特别。教学对 象初二学生,年龄偏小,社会阅历少。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两点:

(一)即努力降低课文难度。这篇小说情节多变,主题深邃,语言含蓄。教学部学时不生硬说教,不过分深掘主题,少用学生不易理解的术语,以降低教学难度。

(二)即设法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既要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层热闹而不注重深入理解的倾向,又要反对说教式的教师独角戏。就本文而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调动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符合本文的文体特点,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尝试以

活动贯穿其中,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本节课通过以教师为主导,授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思考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小说的主题及小说写作方面的特色,并在作文中能够借鉴。另外学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陶冶,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篇6:《窗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2.通过对比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美与丑。 3.认识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人物形象的强烈对比中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2.难点:多元化感受小说所揭示的主题与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激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房屋不会没有窗户,窗是房屋的眼睛。陶渊明的的屋舍有窗,感慨道:“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之人。”陆蠡的公寓有窗,从窗外囚系一条“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永不屈服黑暗的”常春藤。索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也看到“阳光在窗户上的反射都同样闪亮,积雪同样在早春融化。”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由窗的故事开始了怎样的探索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细听音频,整体感知 1.结合预习,圈点勾画出疑难字音、字形、字义。 2.结合预习,这篇微型小说(小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情节四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你站在了谁的角度 明确:

远窗者

近窗者

开端

病重静养 相处融洽

发展

享受美景到困扰于心

编织美景

高潮

见死不救

在冷漠中死去

结局

只见秃墙

三、分析环境 ,探究人物 1.最后远窗者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令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近窗者和远窗者所看到的窗外之景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远窗者(虚):湖水,野鸭、天鹅,孩子,情侣,鲜花,姑娘等(一泓、漫游、五彩斑斓、争奇斗妍、栩栩如生),展示了生气勃勃、富有生活气息、充满生命力的场景。近窗者(实):光秃秃的一堵墙。死气沉沉,有厚重感,没有生气,没有色彩。

(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耐人寻味,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空间.) 2.小说会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同处在这个狭窄的病房里,窗外之景,皆由心生,结合文本,远窗者和远窗者谁更震撼了你的心灵?讨论探究人物的形象。(小组讨论) 明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近窗人: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心灵高尚,热爱生活; 远窗人:嫉妒心强,见死不救,冷酷自私,卑劣无耻; 明确: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仍然继续盯着天花

板”。

一开始,他还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也竭力不再这么想。但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就反而越强烈,“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作者通过心理、动作的描写,将两位病人作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读者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心灵一美一丑,一善一恶,在对比中“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表现更为突出.

四、深入探究,多元解读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远窗者卑劣无耻最终如愿获得靠窗的位置,近窗者心灵高尚却在熄灭了生命的火焰。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你是否会因此而放弃对真善美的追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写50--100字的心里话。

闪光的生命在于奉献,生命不可能从自私和狭隘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只有生命弥弥明确:留之际,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在为他人造福,人的生命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做到这些,那就没有了死亡的阴影。没有了剧痛下的惶恐。 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还记得这一片空白吗?我们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心中有爱,它便是天使圣洁的羽衣。我们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们心中有热情,它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五、布置作业 1.小小辩论赛:远窗者真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吗?每人选择立场,总结陈词,由课代表组织在活动课开展。 2.发挥创造力:他看到光秃秃的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请续写结局。

《窗外》教学设计

篇7:《窗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王洙小时侯爱学习的故事,学习他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总结

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篇8:窗外教学设计

窗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之美,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2.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激趣揭题,牵出明线

同学们,当我们置身于一座古朴美丽的'乡村,看窗外如丝的细雨,淡淡的绿色,闻着泥土的清香,百花的芬芳,听着鸟啼啾啾,蛙鸣声声,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窗外》,沉醉在这古朴美丽的乡村美景中。

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季的变化乡村很美丽……)

2、“读”占鳌头突出重点

(1)指导学习2自然段。

默读2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

提示:关注文中动词。可做换词练习。“披:顶、冒;赶:驾;抹:涂、染;扑:迎;唱:叫”。

你能通过朗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吗?边想象情景边练习读一读。

(2)根据2自然段的方法学习3.4.5自然段。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提示:在体会词句的过程中想象情境,体会乡村景色之美。在秋天段落中结合书后的想象涂色。

(3)四小组分别朗读描写春、夏、秋、冬的段落,感受乡村景色的美好,并试着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3、总结写法回读全文

本文细致有序的观察,准确时代的刻画,细腻真挚的感情,严密完整的构段,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板书设计:

窗外

乡村 夏 古朴 美丽

篇9:二年级下学期《窗外听课孩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窗外听课的孩子》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述了宋朝著名学者王洙小时候因家境贫寒不能读书在学堂窗外听课,经过努力后最终成才的故事,赞扬了他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不忘根本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课文语言朴实、简练、自然流畅,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地体现了本单元“爱读书”这一主题,是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珍惜今天学习机会的好教材。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这篇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感悟王洙对学习的渴望和他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3、教育学生学习王洙勤奋好学的好品质,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王洙勤奋好学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者之间的精彩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和潜能。

三、说学法:

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悟、一边读一边评中获得知识、习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么?”这时学生们一定会被老师要讲故事这个情节所吸引,我顺势引导“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此时,学生定会围绕课题纷纷质疑。这样由故事引出课题,自然地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顺利地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指向全文的问题“你觉得王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样设计,使学生对人物的特点在总体上有了一个认识,即王洙是一个渴望读书、刻苦学习的孩子。有了对人物的整体认识,就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究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学文,领悟道理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之后,我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即第1、2自然段。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从哪些句子中能够看出王洙是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然后抓住“我要读书,我要读书!王洙一遍一遍地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这个重点句子指导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提问,“王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找出王洙渴望读书的原因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时间读书。当他看到别人读书时十分羡慕,十分难过。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穷苦的孩子渴望读书的强烈心声。从而指导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渴望之情朗读这句话。然后提出“如果你就是王洙,当你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而又特别想读书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怎么想?”当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种角色互换,使学生感受到王洙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孩子。这样的.朗读指导做到了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

接下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即课文的第3、4、5自然段。为了实现文本与学生心灵的对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王洙是一个勤奋读书的孩子?”并引导学生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的方法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即第三自然段中的“他在窗外听的津津有味,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在了心理。”和第五自然段中“王洙学习刻苦用功,仅用一年时间,就读完了《诗经》《论语》,并且能写诗作文了。”我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句子中的“津津有味”和“仅”这两个重点词语后,再指导朗读,从而使王洙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形象逐渐在学生心目中高大起来。

在学生对王洙这一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王洙用行动感动了老师,他的成功也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老师发现王洙正在窗外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王洙又会说些什么。”“假如当时你就在学堂里读书,你能给小王洙什么帮助?”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从多角度深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写王洙长大后造福家乡人民。我引导学生带着“你认为长大后的王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来学习这一段。通过这一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王洙不忘根本,造福人民的品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拓展延伸,总结本课。

最后向学生提问“你还知道古时候哪些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做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今后应该怎样学习,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此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注重了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

篇10:听课笔记教学设计

听课笔记教学设计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

2、让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姓。并用姓说一句话。(8生)学生说的都不一样,相信学生,他们会做得很好。

3、给自己认识的姓圈上圈。(教师课前把全班同学的姓打印在纸上,每位学生都一张)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一学,他们学得很认真。而且因为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所以学生兴趣很浓。

4、把学生的练习纸投影出来,让他读一读。(2生)

5、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认识还不认识的姓。

6、小组合作还没有认识字,请这个姓的小朋友帮助他。

7、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姓,请你课后找到该姓的小朋友,请他帮助。关注学生个体,并向课外延伸。

8、你还知道哪些姓?/8:50

9、放录音儿歌《百家姓》。(课间操)

10、导出骆宾王(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也还真知道不少呢!

11、你知道骆宾王的哪 些事?

12、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咏鹅》 (2生)

13、有感情地朗读。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价。齐读,背诵。

14、想象当时骆宾王写诗时看到了什么呢?(10生)/9:06 学生说:骆宾王看到咏鹅说明他不懂这个题目的意思。老师应加以引导。

15、做一做,玩一玩。让学生自己选择,有些写诗,有些配图,有些既写以画。

16、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送给他人。9:15/ 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总评:

1、充分挖掘了本地、本班的课程资源。把学习姓氏与本班学生的姓氏相结合。并适当补充本地名人骆宾王的信息。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本班 同学的姓氏。自己去 学骆宾王的诗。注重 学生自己的体验。

3、关注 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帮助他。

4、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比较 多,让学生从身边学起,通过 读、画、找、玩、唱、写、收集等多种方法,学习语文。

篇11: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的偏旁“土字旁儿”。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爱迪生的照片

教师问:我特别想知道关于爱迪生的事情,谁想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觉得爱迪生真是个伟大的人,可我又想起了爱迪生小时候的一件事,而且还是一件傻事,你们想听吗?故事的名字是“好奇的孩子”。

(二)初学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读准字音。(2)在课文中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认读。小组组长把小组内较难掌握的生字告诉老师

3、识记难字

用展示台展示难记的字。学生带拼音读、找带此字的词语读。

4、认读检查

教师出示一棵“认读树”,学生从树上摘下带有生字的果子,并把果子放在写有不同拼音的果篮里。

5、默读课文,学生质疑

小组合作要求:小组成员互相质疑、互相解答。小组中未能解决问题由小组长做好记录工作。组组合作要求:小组长把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向其他组求助。

6、重点词语讲解

对较抽象的词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词义。

“观察”可用创设情景来理解。拿一个大个的双黄蛋,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蛋?在传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复述课文

要求: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能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滋咂味重点词句

教师问:在课文第一段中,爱迪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疑问?你从课文中哪个词中找到了答案?

用文中的一句话向老师解释好奇是什么意思?

学生齐读这一句话“他喜欢观察事物又爱思考问题。”

过渡语:象爱迪生这么好奇的孩子每天都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提出许许多多新的问题。正因为他的好奇,使他迫切的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3、创设情景,感受课文

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教师:爸爸奇怪什么?练读爸爸“奇怪地问”的语句(给学生贴上胡子后练读此句)爱迪生认真的回答了,他为什么会如此认真地说?(学生练读,体会爱迪生的认真和自信。)

听到爱迪生的回答,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当时的爱迪生知道自己不能孵出小鸡吗?因此他对爸爸的话表示怀疑,不太相信。你会怎样向爸爸发问呢?(给学生分发鸡蛋,在模仿爱迪生孵蛋的情境中练读此句。)

4、播放无声动画,学生分角色配音朗读。

(四)延伸课文,布置作业

你觉得爱迪生傻吗?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复习导入。

1、检查作业。教师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爱迪生傻吗?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2、复习生字。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做游戏,练习组词。

游戏规则:学生在自己身上贴一个生字,在“找朋友”的歌声中去寻找另一个朋友,两个人站在一起是一个词语。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1、学生畅谈识记生字的方法。

2、教师重点讲解“坐”字。

“坐”字可以从字形上来记,两个人坐在土上就是“坐”。在最初人类没有凳子、椅子,那时的人就是坐在地上,而地就由土构成的。因此“坐”和“地”就都是土字旁。

3、书写生字。

学生观察老师书写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教师在巡视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笔顺规则。

(四)、布置作业。

1、把本课中写得漂亮的字写在小本本的精美库中。

2、把本课中你喜欢的词语写在小本本的词花篮里。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平时的阅读情况。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和强烈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不但可以学会自学、互学,还能了解学生的识字量。

利用学生爱动手、爱做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再次识记生字,让学生对难记的字有深刻的印象。

采用小组合作、组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在一次次解难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老师拿出一个词语的解释要贴近他们学生的实际生活。词意重在从中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意思。

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深入理解课文,准确把握课文。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会,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学生通过练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升华课文。

用精美的动画使课文整体再现,学生完整无缺的配音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检查作业是教师倾听学生心声、及时掌握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学生讨论傻与不傻过程中只要能正确认识爱迪生即可。

利用低年级学生爱做游戏的特点把枯燥的识字组词变得生动。在歌声的伴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适当添加一些象形字或会意字的讲解能帮助学生有规律的识记生字及偏旁。

给学生一个标准规范的书写方法后,让学生描红并练习书写。体会文字的整体美。

篇12: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种、流、老、砍”四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大树种子的传播靠小动物、风和河水。

4、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想去探究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

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树的孩子》这篇课文,瞧,老师这儿啊也有很多大树的孩子,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你们想得到它们吗?

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师:大树的孩子们呀,喜欢和上课专心听讲的孩子交朋友,喜欢和爱举手的孩子交朋友,还喜欢和认真倾听的孩子交朋友!今天,咱们就接着来学习第23课《大树的孩子》,快和它们交上朋友吧!

师:看,大树上飘下来几片绿叶,调皮的词语宝宝就藏在绿叶里,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各种形式认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呀,我们知道大树羡慕小鹿能跑来跑去,羡慕鸟儿能飞来飞去,还羡慕风和河水的自由,而大树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这棵大树是多么伤心呀!可就在这时,它的朋友们都来帮助它了,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的第130页,根据朗读要求,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的5-8自然段,找一找,究竟有哪些小伙伴来帮助大树?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都有谁来帮助了大树呢?指名生说。

生(自由作答):小鹿 鸟儿 风 河水(老师相机贴示图片)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呀!好,那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鹿是怎样帮助大树的,它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看?

师指名生说。

生:(读5自然段)

(你是个爱举手的孩子,小树愿意和你做朋友,送给孩子一枚小树书签)

师:小鹿它说了些什么呢?

生1: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听得出来你很关心大树呢,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伤心的时候,想想朋友、老师、父母他们安慰我们时的语气,再来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2: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大树,大树”这一声一声地喊着,你喊得多亲切呀,大树听了一定很高兴的呢!

生3: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你不要伤心”你关注着大树的不快乐,真是位细心的孩子,大树知道了一定会感觉很温暖呢!

师:来咱们女孩子一起来安慰大树吧!

男孩子们一起来关心大树吧!

男生女生分别读。

师:说完后小鹿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指名生说。

生1: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是谁带着大叔的种子,请完整地来说一次。

生2:小鹿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小鹿会把大树的种子带向哪里呢?

生(自由作答):(草地、田野、森林)

师:好心的小鹿可帮了大树的大忙了,它将大树的种子带到了大树不能去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自然段吧(带上动作)

师:鸟儿也来帮助大树了,那它又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赶紧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来,你来来读一读。

生读

师:鸟儿说,你说――

生1: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你真是只会安慰人的鸟儿!如果你带上动作就是只可爱的鸟儿了!

生2: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大树听了你的安慰,一定不会再伤心了。你用你的快乐感染着大树,你一定是只快乐的鸟儿!

师:鸟儿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鸟儿叼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是啊,鸟儿没有去啄大树的种子,而是轻轻地叼起大树的种子,给大树的种子插上翅膀,将它们带到更远更远的地方,把它带走了!

来,可爱的鸟儿们,快乐的鸟儿们,加上你们的动作,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都第六自然段。

师:飒飒飒,风吹过树梢,哗哗哗,河水流过树下,瞧,风和河水也来帮助大树了,他们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8自然段,分别用“――”画出他们说的话,用“~~~~”画出他们的做法。

生默读,完成后举手。

师:来,谁来说说,风和河水是怎么说的?

生:风和河水是这样说的――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谁能学着风安慰一下大树?

评:这位风姑娘可真会安慰人哦!

你是一阵柔和的风,吹进了大树的心田里,大树一定会快乐起来的!

你是一阵急匆匆的风,你一定能给大树带来快乐!

师:谁能像河水一样关心一下大树?

评:你是条欢快的小河,你真会安慰人!

你用动听的声音来安慰大树,大树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哦!

师:风和河水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风吹走了大树的种子。

河水流走了大树的种子。

师:是呀,风吹过来了,河水流过来了,他们真有办法,把大树的种子带到了大树去不了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7-8自然段。

师:(看板书)大树在小鹿、鸟儿、风和流水和帮助下,把自己的种子带向了远方,带到了它从没去过的地方。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大树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一天,一个人砍下了大树,把它做成了一条船,然后他们一起去旅行。大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它获得了自由。它沿着河尽情地漂游!想一想,在漂游中,大树会看到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1-12段。

师:在漂游中,大树看到了什么呢?

生: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快乐的孩子们

师点击幻灯片,引导复述第11自然段,明确有平原、山、城市和孩子们。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11自然段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谁知道省略号的作用?那他还会看见些什么景物呢?

生:那表示大树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生:田野……

师出示句式:沿河而下,大树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用这个句子说说话。

指名交流

师:以前的大树只能伤心地在一个地方待着,现在大树看到了平原、高山、城市、孩子、田野……在大树的眼里他认识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呀?

生(齐声说):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你读:你也在感叹世界的大!

师:啊,多么惊奇!读得好!你也在感叹世界之大!

世界真大,大树看到了……

那你们想想,此时的大树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它是多么高兴的呀(板书;高兴)

师:更让它感到高兴的是,当它沿着河继续尽情地漂游时,它看到河两岸那一片片茂密的树林,那是谁呀?

生:大树的孩子

师:只能在河边待着的一棵大树,它的孩子却能走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形成一片片的树林,这一切让大树感到是多么的――

生:自豪!

师:大树的孩子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呢?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小鹿带来的,是鸟儿叼来的,是风吹来的,是河水流来的,感谢风、河水和小动物们,是它们让大树的孩子走向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课文读得不错,相信大家的生字一定写得也好

师:(出示树叶形状的生字卡片)老师这儿有4个生字朋友,它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高兴地大声说)愿意!

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四人小组合作想办法,看谁能读准生字朋友的名字?谁能想办法记住生字朋友的样子?

(四人小组开始认读生字,想办法记字形,学生兴趣浓厚)

师:谁来说说你交的朋友?

生1:我会认“种”、“禾”加“中”,组成“种”。

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谁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记这个字?

生2:我可以用变一变的方法,“积”去掉“八”,加一竖。

生3:我可以给“种”编儿歌:青青禾苗种在水中

生4:我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和字多一笔

师:大家想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还记住了哪些朋友呢?

生5:我认得“流”字,我利用梳子的“梳”来记,梳子是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子旁,水才可以流动,所以“流”字是三点水旁。

生6:我会认“砍”,“石”和“欠”组成“砍”,左右结构。

……师指导“流”的书写。

学生描红

师小结:大树虽然没有脚,没有翅膀,不能飞也不能走,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可是他却能利用鸟儿、小鹿等小动物,利用风和河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多有意思呀!其实,大自然无比神奇,还有不少植物妈妈有各自的方法将它们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请同学们课后找找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

篇13: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前置性学习:

1、读一读:熟练拼读课文。

2、圈一圈:把生字圈出来。

3、说一说:生字组词,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

(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1)填写课后的词语(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雪孩子

飞快――跑――救小白兔――蒸发

美好心灵

篇14: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观点及本文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雅舍小品》尤为耐人寻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小品文DD《孩子》。

二、自读导引

1、了解作者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大逆不道玉树临风视若无睹踌躇满志

羊痫讪笑()佥同()貔貅()

深韪()呱呱坠地()

3、讨论以下问题

A、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B、本文的第2自然段阐明了什么问题?

C、举国外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4、明确:

A、本文的目的是:呼吁现代社会的家长还要过分纵容孩子,要严格管教,才能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

B、第2自然段阐明了家长“孝顺”孩子的问题。

C、举国外的故事是为了证明有时对孩子适当的体罚没有什么坏处,不通一味的纵容孩子。

故事可概括为: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孩子骑在商店陈设的木马上不肯下来,最终被专家请下来的故事。

5、指名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A、全文在结构上采取逐层深入的论述形式,先指出现实中的现象,进而指出弊端,最终否定。

B、语言丰富生动、严密、辛辣,富有讽刺意味。

三、说话训练

请学生描绘自己家或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场面,深入认识课文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写一则日记,谈谈学了本课的感想。

篇15:小学二年级语文《窗外听课的孩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王洙小时侯爱学习的故事,学习他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王洙的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总结

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王洙——渴望读书——得到了老师的帮助

放小鸟听课的记录

小学作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听课札记一

初二语文听课记录范文

放小鸟的反思

开小差作文400字

教师玩具化计划11k

新教育的个人总结

个人教育工作总结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窗外听课的孩子》教学设计(共15篇)】相关文章:

小说阅读——草是风的一面旗帜2022-07-11

进入初中的作文2022-08-15

初二作文指导2023-11-13

梅花香来自苦寒作文2023-06-19

你是教我的第一个语文老师作文2022-12-17

进入初中的我作文2023-02-22

课堂开小差的检讨书2023-02-08

进入初中作文2022-12-06

描写教室的句子2022-10-24

窗前的气球优秀教学设计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