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9 08:24:20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共17篇)由网友“管著嘛管著嘛”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之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篇1: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篇2: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3、学习课文,丰富见识,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向导的话。

三、教学难点:依据文本,深入体会自然之道,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词语。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复习词语、课文内容,温故知新,训练学生学总结概括能力。】

(二)、提出问题,学生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文,思考“蠢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件蠢事?

【设计理念:中心突破法,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文本能力,这是阅读课的重要方法。】

(三)、解决问题,体会自然之道

1、师生交流,这件蠢事指的是什么。

指名交流、反馈(PPT出示相关语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读、悟。)

2、师生交流:哪些信息透露出这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指名交流、反馈(PPT出示相关语句“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等相关句段”,抓住“欲出又止”、“如无其事”、“气喘吁吁”等,体会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因为我们的“无知”以及“热心”而上演。)

【设计理念:联系平时学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以致用,快速在文本中提炼重点信息,并且在学生照读原文时指导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说话练习:悲叹与感叹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设计理念:指导朗读,词语品析体会人物心情以及表达效果的不同。】

(四)、拓展阅读,体会升华

1、生阅读《揠苗助长》、《被喂饱的熊是死熊》谈感受。

2、师生谈话交流、揭示中心:自然之道就是自然规律,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师生交流:我们怎样保护大自然。

【设计理念:增加阅读量,开拓视野,加深体会何为“自然之道”。】

(五)、布置作业,阅读链接

【设计理念:教师点拨引发阅读期待,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篇3: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共案部分

课题:自然之道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

自主预习:

提练主线: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

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三、学习“救幼龟”

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五、小争辩。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六、启示。

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板书:

自然之道

游人:紧张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极不情愿――悲叹……

“救”害!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二、合作探究

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一)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提示:1.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把相关段落读一读。2.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3.把答案发布到论坛上,准备小组汇报的形式。

(二)汇报

1.“ 救幼龟”部分

①小组练习,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②相机出示句子: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伤害幼龟”部分

①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相机理解“鱼贯而出”。

②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③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 “天啊!”同伴( )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 )地说:“( )。”

④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龟,但我们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的心情?

⑤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

出示句子: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悲叹)把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悲(为小龟的惨死)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责罚)

三、拓展延伸

四.课后反思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搭石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320、花的勇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4: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听写词语:侦察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口中之食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愚不可及  悲叹

2、学生订正并读第一组词语

(1)  读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词语

二、学习3、4自然段,体会情势危急

自读3、4自然段,谈心情。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1)体会重点词句。

A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B  谁来读一读?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C  同学们,小幼龟的“出”是为了什么?“止”呢?

(2出示: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紧紧地揪住了你的心?

师相机朗读指导:

2、面对如此紧张,揪心的一幕,假如你就在现场,善良的孩子们,你准备怎么做?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要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3、反扣引读:诚然,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弱肉强食,但孩子们,当我们真真切切目睹这紧张、扣人心弦的场面时,(引读)“突然……把它拉到沙滩上来。”这毕竟是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啊,向导却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引读)“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面对如此无动于衷,铁石心肠,甚至有些冷酷无情的向导,我们想对他发出怎样的呼喊?

4、在大家苦苦哀求之下,左右为难的向导只好“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见到嘴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停顿)

三、学习5---8自然段,感悟自然之道

1、默读5---8自然段,找出令我们震惊的场面

2、汇报交流:

出示:

(1)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2)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3)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

(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引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3、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你们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写下的这句话呢?

4、理解这句话中特殊的地方。

(引读该句)

(4)  串读: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时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生读第3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生再读第3句);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不一会,生读第4句);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生读第4句)

(5)  体会向导的悲叹

(出示: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四、感悟中心。

1、出示美国作者伯罗蒙塞尔创作的《自然之道》原文的结尾,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2、小练笔,补充句子

3、引读该句,揭示中心。

篇5:《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

“道”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DD“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篇6: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想象等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3、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借助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当堂练笔,提高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体会“我和同伴”看到“眼前的一幕”所引发出来的蕴意;

3、对文本空白处――食肉鸟怎样凶猛地啄噬幼龟的场面的想象,内化语言,感受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难点:结合上下文,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

学生:课前搜集太平洋绿龟的图片或生活习性等资料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品析体会――积累写话――课外深化

使用教材的构想: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质疑,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入三个场景,充分把握语文课的基础训练点,采取“以读促思,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反复体会“我和同伴”的行为和“向导”的话语,揣摩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受到启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3、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预设: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情感。

【设计意图:独立识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检测学生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认读生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了解主要内容,理清线索。

(1)课文围绕幼龟离巢进入大海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用“先……再(接着)……最后……”的句式训练说话。

5、质疑归纳

(1)分组提出问题,组内解决,解决不了全班提出。

(2)全班质疑归纳。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你的收获是什么?能小结一下吗?

篇7: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引入:孩子们,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一起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

2、理解课题是什么意思?(自然规律)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咱们就赶快走进课文去了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看看课文里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读书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旁边做好标记。可以放开声音大声读。自己读自己的,读出自己的理解。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与理解情况。

师:课文读完了,词语是不是都掌握了,(出示)谁想读给大家听?

后两行谁想读给大家听?都读准了,那这个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吗?生答。

在字典里啊,“及”的意思是比得上,那愚不可及谁能说说!生说。

通过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就能准确的理解词语了!

课文里啊还有个地名,(出示)很不好读,谁想读读。来,请你。生:加拉巴哥岛。 师:你看,还真不好读呢?(再指两生读)

师:对,它啊,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微岛,谁再来读读请你读。(两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读。那刚才的那些词语,同学们都会写吗?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默写,其他同学在你的练习本上写。“愚蠢”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都写对了吗?你们看看题目,谁来说说呀,都写对了吗?请你说。那刚才这是谁写的啊?你能不能告诉大家要把愚字写正确,关键的笔顺是什么呀?。同学们看,就是这一长竖然后再写提最后一点。现在大家会写了吗?

师:你看,预习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预习字形,试着再写一写,这样预习就更有效了!谁再来说说“蠢”字,怎样才能写漂亮?

师:观察地真仔细,这春字的一撇一捺要舒展。一起来看我写。写愚字要注意中间要一长竖,心字要拖住,写蠢字要注意,春字要舒展两只虫子藏下面,大家用这种方法再写一遍,看能不能写漂亮。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来说说吧,课文里写了哪些人物动物?

那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啊?看着黑板,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说说!请你――

师:刚才他把内容说得很具体,语言可以再简单些!我们来看,我们和向导在加拉巴哥岛看到食肉鸟在啄一只幼龟,我们劝向导救了它结果却伤害了更多的幼龟。像这样,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恩,这回说的比较简单了,也很清楚了,大家看先找出课文都写了谁,再说清楚他们之间发生的事,用几句简单的话就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白!

4、提出疑问

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

师:你对大自然的动物感兴趣,这大自然啊,就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深入研读,体会文意

(一)学习课文3―5自然段

食肉鸟在啄一只幼龟的时候,我们都急死了,向导却若无其事,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情节,让我们的向导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哪个同学来读读三、四自然段,请你读第三自然段,你读第四自然段!

1.指生读第3、4自然段,思考:是什么样的情景让我们的向导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2、我们的向导究竟看到了什么样情景,使他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读读文章中的句子。(生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 学生齐声读句子。

指一位学生到前面来学着幼龟做做这个动作。

师和生谈话: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假如你遇见食肉鸟会怎样做?外面没有食肉鸟你会怎样做?你真是个称职的小侦察兵,同伴们非常相信你。

师:可就在幼龟踌躇不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他拉到沙滩上去。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和向导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

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们和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画一画有关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

指名说我们态度是:板书:紧张、焦急

请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师:嘲鸫啊,连狗和人都敢啄,此时它正在啄一只小幼龟的头,谁再读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游客们当然担心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师:我们这么的着急,向导的态度是怎样的?板书:若无其事、极不情愿

出示句子: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啊?

师:这下就理解准确了,那大家来读读这句话,想想向导为什么这么说?

4.教师采访学生:假如你就是向导,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可能出现的回答:(1)向导没有同情心;(2)向导了解幼龟的生活习性,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杀身之祸,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不得不做。(3)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4)也许他更喜欢鸟类,他希望饥饿了的嘲鸫有口饭吃;(5)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给其他人一个教训。

再出示句子:他极不情愿地抱起小海龟,向海边走去。

你从极不情愿又看出了什么?

(向导非常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但是看到同伴们着急,心里过意不去,就只好抱起小海龟,按照我们的要求把小海龟放进了大海。)

师:是啊,向导非常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们体会着一起读一读。

那只小海龟得救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作者在后面的课文里却写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默读剩下的课文段落。

(二)学习课文6-8段。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说,注意表达的顺序。

1、说到侦察兵时,

2、教师出示句子: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小幼龟从巢穴里鱼贯而出――

3、从这些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幼龟的多,都争着向外爬)

4、师问生:如果你就是巢穴里的一只小幼龟,你来告诉大家,你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爬出来?

(我们派出去的侦查兵没有回来,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这说明了向导抱走了小海龟是给了后面的小海龟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这个错误的信息使成百上千的小幼龟提前出了巢穴,接着又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学生接着谈一谈。

5、师:是啊,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多么惨烈的一幕啊。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大家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想象当时情景。看,一只幼龟正兴奋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见到我亲爱的妈妈啦!忽然一只鲣鸟飞快地俯冲下来,使劲地啄它的头。小幼龟被这样的突然袭击吓坏了,它本能地把头和四肢缩进了壳里。那只鲣鸟并没有放弃对幼龟的袭击,它用又尖又长的嘴朝着幼龟的壳里使劲地啄,几下子就把幼龟的头啄得血淋淋的。一会儿,小幼龟变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伸出了龟壳。鲣鸟津津有味地把幼龟吃了下去。

下面让我们来展开想象,选出其中一种情况写一写,看谁写的具体形象。

一只幼龟看到同伴都向前爬去,它也加快了脚步,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便向前爬着,边想回头招呼自己的同伴,可是它还没有张开口,就――

一只幼龟正低着头奋力地向前爬着,忽然听见同伴一声惨叫,它还没有回过神来,就―― 一只幼龟刚刚把脑袋伸出巢穴,想追赶同伴,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经过奋力地爬行,终于到达了海边,它激动地想:“我终于可以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了。”突然――

……

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

师: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样凄惨的场景,感到了震惊,急忙学着向导的做法在海滩上营救着小海龟,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对小幼龟的弥补也是谨小慎微的。所以――

6、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老师:食肉鸟们因为吃了无数的小幼龟而高兴地叫着,但是活下来的小海龟这时候会怎样想?它们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采访学生:你会说什么?

假如你就是那只小小的侦察兵,你在大海里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是不是应该为我们救了你而感到高兴呢?

学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好心却做了这愚不可及的蠢事,并没有得到幼龟们的感谢,所以―― 出示句子: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

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伤心)板书:伤心

(2)比较句子,体会“悲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

板书:悲伤

“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是啊,幼龟的美好愿望,就因为我们全都破灭了呀!谁再来读一读。

四、总结提升

师:是啊,同学们,幼龟入海有原本他们自己的办法,可是现在,看着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的残体,回想我们当时的做法,如果你就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你是向导,此时,你又有什么想说呢?

师:是的,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啊!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样的神奇,每种动物啊,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

大家刚才提到了,我们应该遵循规律(板书:遵循),了解规律,尊重这些规律,才不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自然之道所要告诉我们的。

师:同学们,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我们可以多读读课文,多看看课外书,从书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然啊,我们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实践去体验。老师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大自然的奥秘》,大家课下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

自然之道我们紧张 焦急

(遵循)向导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篇8: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是《自然之道》6、7、8三个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结尾部分,行文之第5自然段,作者似乎已经讲清了什么是自然之道,已切合题意,这最后三个自然段重点写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犯的错误,与第四自然段写我们和向导面对险情不同态度有强烈的对比反差,这三个自然段使文章增添了浓厚的故事色彩,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变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命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觉得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如果设计得得到,会使学生对自然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更深刻的体验。

嘿嘿,废话几句先。

下面是我的设想,纯粹粗浅的想法:

1、师:读到第5自然段,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之道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还要写6、7、8自然段呢?

生:这三个自然段写了我们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

生:这三个自然段写了我们后悔的心情。

生:这里写了我们痛苦的感受。

2、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自然段,品味作者那份复杂的情感。

生读课文。

3、师:咱们结合插图,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场面?

生:那么多的幼龟,凶猛的鸟儿随口一啄就是一只,太危险了。

生:成百上千只幼龟啊,单靠我们9个人如何救得过来呢?好多的幼龟成了鸟儿们的美餐。

生:我注意到了无遮无拦这个词语,我想,那些幼龟真是很弱小,没有一点保护自己的能力。

4、师:是啊,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有什么感受,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

生:我找到了“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我找到了“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5、师: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想想,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我们帮助了一只幼龟,却害了一大群幼龟。

生:我们一相情愿的自以为是的帮助,却在大大的伤害。

6、师:我的同伴的话会怎么说呢?

出示:“天啊!”我听见同伴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痛心的说。

生:后悔的说。

生:难过的说。

随机请学生练读。

7、师:我们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救幼龟,补救幼龟。

师:带着忏悔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第7自然段,一起和同伴们救救面临着巨大危险的幼龟们吧!

生齐读课文。

8、师:(感情引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着。此时此刻,我们在想些什么?

生:大自然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则,好心不一定做的是好事啊!

生:我们太自以为是了。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才能与大自然更好的相处。

9、师:是的。(引读)我们的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生: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0、师:这悲叹里包含了深深的──?

生:自责。

生:后悔。

生:难受。

11、指名读齐读向导的话。

篇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欲出又止”、“踌躇”、“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历练语言;

3、利用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层次地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重点: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上,通过朗读、劝说、想象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进而感悟“自然之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师:(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我们”()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

二、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三、1、师: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后悔不已,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上岛,去看个究竟。

3、当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看到了什么事?(嘲鸫啄幼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看到的事情。

①现在老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幼龟,(出示课件)一位同学来帮他配音。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一会儿请你们来当小评委,评评这两个同学的表现。随机让学生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②采访幼龟: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③、幼龟踌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④、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幕。

⑤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全班齐读。

4、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我和同伴、生物学家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课件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呼喊。

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指名读,男女生读)

(2)老师当向导,学生当同伴再读。

5、说话练习

假如你们也在场,听到向导说的这句话,你们心里会怎么想,会怎样对向导呼喊?

(1)师引读:在大家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课件出示)向导(大家读)极不情愿地??飞走了。理解:极不情愿、颓丧

1、三、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嘲鸫颓丧地飞走了,我们救了一只可爱的小幼龟(板书:救了一只好事),我和同伴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们赞同吗?

2、(课件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说说我们蠢在哪里?

3、课件出示画面:(群龟被食)

4、指名回答。

①理解“鱼贯而出”。

②想象说话: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时,他们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5、师小结:救了一只,害了一群(板书)我们真是愚不可及!

6、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们怎么补救的?

7、找出我们救小海龟的动词,说说你的体会。

8、小结:今后在写作文中,描写比较紧张的场面时,也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使作文更生动。

9、虽然我们做了补救,但于事无补,此时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心里会想些什么:

10、难怪向导会发出悲叹:??

①悲叹能不能改为感叹呢?

②指名读,齐读。

四、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之前说的那句话(出示向导的话,齐读)还会指责他吗?现在你该如何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

3、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救了一只好事

愚不可及

害了一群坏事

篇1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1、指名三学生读这句话,比比哪位读得好。读后让学生评价,哪一句让你感到最紧张。

2、联系第三段讲一讲 ,想想当时是什么情形。

3、再指名读,齐读,读出紧张。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教学结合上文的理解,指名让学生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并由学生自己来评价谁读出了紧张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无疑是删繁就简,简化了教学环节,但又增强了学生自己的体悟。读懂、读透这一句话,才能为下文的理解做好铺垫。

二、研读向导的表现

1、面对同伴的焦急与紧张,向导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生找到句子回答。

出示向导的话: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抓住重点词──“若无其事”,学习写向导的话。

什么是“若无其事”?生说对该词语的理解。带着这样的感觉自己读读,再指名读。

3、说说对向导的表现你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

(生说: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4、向导真是冷淡呀,招来了同伴们一片“总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老师来当那个向导说那句话,请同学们来做做当时的同伴,来呼喊向导(用喊)。

5、从这些话中你们觉得向导怎样? 生说。

6、为什么向导原先不救,现在却不情愿地抱起小龟 ,朝大海走去。

理解“不情愿”。

大家是怎么理解“不情愿”的呢?生说。

想象说话:向导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如果小龟回到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会争先恐后结伴而出。这样很快会引来很多食肉鸟,这些幼龟就会成为它们的口中之食。)

7、指导朗读:

想想向导的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走进了向导的内心世界,了解了生物学家向导面对同伴们的焦急和紧张自己却“若无其事”的原因。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用朗读来表达情感达意。

三、学习向导这样做的结果部分

1、向导这样做,结果是怎样的呢?

出示有关文句: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2、生自由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向导看到这样的情形,他怎么做,怎么说?

出示: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4、向导为什么而悲叹 ?指名学生说。

5、难道只有向导这样难过吗?生说。

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生找相关句子: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和同伴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该环节的设计时时不忘语文课的感性特征,让学生在读读悟悟中领会。在读懂向导的行为时同时也读懂了课文所在承载的“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的深刻意义。

篇11: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3、通过学习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教学时我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为经线,让学生前后联系,剖析我们一行人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再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导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纬线,横向贯通,引领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完成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我还充分把握语文课的基础训练点,采取“以读促思,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反复体会“我和同伴”的行为和“向导”的话语,揣摩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受到启示。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经典诵读

1、背古诗《忆江南》《独坐敬庭山》

2、过渡语:第一单元以古诗、游记等形式,为我们展现了祖国千山万水山的绚丽多姿,令人心旷神怡,“七月的天山”、“迷人的桂林山水”实在令人着迷。今天要学习的第三单元又将为我们呈现一组关于大自然的文章,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阅读单元导读,明晰学习任务

1、指名读“单元导读”,并说说本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有哪些?

(新教材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每组课文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而且每组课文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读,明确提出了学习此单元的重点及要求,开课前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2、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神奇的加拉巴哥风光,进入学习课件播放前的铺垫: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每天都在用它迷人的姿态,无声的语言,启示着我们:滴水可以穿石,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成熟的稻谷低着头,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羚羊、鹿临死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角不被损坏,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尊严……同学们,你们想走近神奇的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启示吗?下面,就让我们摒住呼吸,先来欣赏一组大自然老师为我们呈现的风光图片。我给它命名为“人间天堂”。

课件播放解说词:就是南太平洋辽阔的海域,据资料上介绍这里是地球上又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净土,放眼望去,并不是一片汪洋,星罗棋布的岛屿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蔚蓝的海面上。在众多的岛屿中,我们的作者选择了生物学爱好者必去的圣地“加拉巴哥群岛”,那是一群火山岛,岛上除雨水外几乎没有淡水来源,可是那里却生活着体重超过300斤的象龟,当初来岛上的西班牙人吓坏了,就用西班牙语“加拉巴哥”“乌龟”,为这座岛起了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美丽神奇的“加拉巴哥”岛,实地来观察可爱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请大家带上任务,深呼吸,再呼吸,在美妙的感觉中,亲近这片净土,寻找“自然之道”。

3、板书课题

(南太平洋辽阔的海域风景如画,非常洁净漂亮,播放那一带的自然风光,一定会激发学生走进书本了解文中故事的欲望。)

三、初学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1、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请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温习昨天自学的生字和四字词语,特别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一定要读准每一个字。

3、大屏幕检查初学情况。

4、扫清了文章字词障碍,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四、课堂训练

1、请默读课文,在自己有话可说的地方留下心中所想。

2、学写课文中要求会写的汉子。

篇12: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认读生词:

(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出示图片)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4、初读交流: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在文中的哪几小节?(3―5小节)

2、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3、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师:要演好第四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4、有了我们的帮助,那只幼龟顺利地到了大海。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齐读: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师引读:我们很快明白:――――――生接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自然之道》。

2、谁还记得老师在上节课的最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二、精读课文

1、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2、交流

课件出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从哪些词中看出我们确实干了蠢事?

侦查、争先恐后、结伴而出、错误信息

(2)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1)从哪些具体词中体会到?

(2)指导朗读

(3)想象:食肉鸟是如何“饱餐一顿”的?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出示课文插图并给出一些词语:争先恐后、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侦查、响彻云霄)

师:用上老师给出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写一写。

3、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事先知道吗?向导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预设:

我们事先不知道。

句子一: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句子二:“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什么!”

句子三: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向导知道的。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4、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5、从这些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划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三、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并说说“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谁能来更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篇13:《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

2、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自然之道的含义。

3、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手段: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道”

1、故事导入。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领悟“道”

(一)整体感知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生自读)

2、请几位学生分别读每个自然段。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了?快打开书读读课文。(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随机板书)

板书:嘲鸫 幼龟 救 食肉鸟 群龟

你们能按这样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1、师:我们当时究竟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使得我们那么紧张,而向导却若无其事呢?你能把描写这个情景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学生读第3自然段。

2、出示画面及文字: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1:“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自由读这段话,指名读。

指导朗读。理解“突然”、啄、“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踌躇不前)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小幼龟的踌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师:你们了解嘲鸫吗?它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候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处境多么危险,这个场面多么令人紧张、担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自由读,指名读。

3、师:明明面对的是同样的情景,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师:我和同伴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师: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随学生回答,出示2: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若无其事”什么意思?理解吗?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

师: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结合你的体会说说。

师: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师:这就是向导说的“自然之道”,在他看来,这在自然界中是很正常的,难怪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你能读出来吗?

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师: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

师:苦苦的哀求;发自内心的劝告;你对他进行了指责;

师:我们怎么忍心看着这一幕发生!老师请全体女同学读同伴说的话,全体男同学来读向导说的话,请一位同学来读叙述者的话。

4、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但在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声中,向导也只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请你体会我们和向导当时的心情,完整读读第4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绿龟得救了,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同伴、向导,幼龟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吧!!

6、真实的故事结局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看看故事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

7、后来故事情节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你们能说说我们救幼龟的过程吗?出示课件3:填空: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8、师:我们就是这样救幼龟的,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话,先看看有什么不同,再读一读,你又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4:对比句子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我们的向导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9、学生说不同,说自己的体会理解。就请你们体会着我们以及向导万分焦急的心情读读这几句话吧。

出示课件3: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0、师:你能想象出我们当时看到什么情景才使得大家如此奋力拯救这一群幼龟的呢?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播放视频。画外音:幼龟从巢穴爬向大海,要经过一大段无遮无拦的沙滩,此时虽是黄昏,阳光仍很明媚,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了。你想象,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同座互相说说。谁愿意把你想象的情景描述给同学们听。(二至三名同学说说)

11、听了他的描述,你感受到那一大群海鸟的凶猛了吗?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描述的情景都是我们和向导始料不及的,原来我们看到的是这么令人震惊的情景啊!让我们带着感受完整读读第七自然段。指名朗读

12、即便我们如此奋力拯救幼龟,也于事无补,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此时听着食肉鸟饱食后发出欢乐的叫声,而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会想些什么呢?这时,我们有可能明白了什么?请你浏览课文。

13、师: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这小小的幼龟,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可是我们却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说的那句话,出示课件1: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现在你对向导的话,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就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自由读。

14、师:此时看似平淡的一句话,然而是那么的意味深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你还了解哪些?

四、内化“道”

1、拓展延伸: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2、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老师这还有几个小故事,想听听吗?

故事:《狼和鹿》

五:升华“道”

像这样的事例,其实都说明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行动,因为有时候违背自然规律,好心也会办坏事。大自然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自然规律,遵循自然之道。

篇14: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配乐并出示图片)简介加拉巴哥岛,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自然之道,生齐读

2、初读感知,排除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文,读的时候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有不懂的词语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想是意思。

(2)词语检查。(强调“穴”的读音)

(3)指导“愚”字的写法。(写字要领提醒)

(二)进入课文:

1、学习三、四自然段:

(1)出示重点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由句设疑)

(2)扫读三四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3)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抓“探”等关键词,体会用词准确,指导写作方法)

(4)学习第四自然段。(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

学生默读5—8自然段,看到了怎么样的情景,让大家极为震惊?画出相关语句。

(1)板书简笔画,请同学结合课文为画面增加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情感升华:小练笔

(3)个别学生汇报

(三)课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每种生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我们应该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这样才不会好心办坏事,这也是自然之道要告诉我们的。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我们身边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写一封倡议书。

2、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文章加上合适的结尾,续写《自然之道》。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字词检查

2、试着用上节课学过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二、扩展延伸

1、上节课我们学了自然之道,在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些关于违背自然之道的课文,谁来说说?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哦哪些事是违背自然之道的?

(小组小声讨论)

生:汇报

三、课后小结

再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人提出“自然之道”了,他就是我国的著名的思想家——老子。他主张:以道来解释自然界的规律。倡导:了解自然,尊重自然。

同学们我们只有先释“道”才能去遵“道”,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去了解自然并尊重自然,并把你所知道的告诉身边不知道不懂得自然之道的人吧!

教学反思:《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从单元导读入手,按照单元导读要求进行构思,安排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情感朗读、换位思考、悟中想象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

这堂课的的教学过程中,我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换位思考,与角色同悲喜。在故事高潮时,安排学生小练笔,让学生写下“看到大量幼龟被食肉鸟啄食这样惨烈的场景时,回想刚才自己的所作所为,你想说些什么?”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情感升华的目的,让孩子去体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是多么的重要,不然就会好心办坏事。

一堂课下来多少都会有缺失,我觉得以下两点是做的不够的:第一、课堂评价性语言有些贫乏。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化剂,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评价,能唤起学生的信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但是课堂上这方面我还有待加强。

第二、板书不够精致。因为担心上课超时,为了节省时间板书简笔画时过于潦草,使板书整体效果不够精致美观。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上好一节课,就是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精雕细琢”。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锻炼自己,是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篇15: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下面一齐来看看最新的《自然之道》教学设计范文吧!

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感知课文资料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这天,你们将和老师一齐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状况。由学生自己选取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透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资料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仅提高学生的自学潜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潜力。)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状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资料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状况(“突然”“啄”“拉”)向导怎样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样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应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状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资料),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a.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b.(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a.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③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资料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能够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资料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潜力。)

篇16: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资料的方法,透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领悟文本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根据文章“四要素”概括课文主要资料的方法,从中受到启示。

三、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1课时

一、设疑激趣

1.出示加拉巴奇岛的风景图片:同学们,明白这是什么地方吗?简介加拉巴奇岛名称的来历,海龟产卵的相关知识。

2.设疑激趣:加拉巴奇岛上除了雨水没有淡水来源,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岛未被人类打扰,动物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可有一天,这种平静被一群旅游者打破了。想明白,是怎样回事吗?这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板书课题。

3.学习单元导读:看到课题,你们猜猜第三组课文将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大自然)这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呢?请自读单元导读,划出要求。

4.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回答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求后,教师归纳,出示小黑板:

学习要求:

①学习抓住课文主要资料的方法;

②了解大自然的启示;

③开展综合性的活动。

二、检测生字

1.默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文章讲了哪些资料?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字词

(1)出示词语

幼龟海滩侦察嘲笑啄食企图愚不可及

蠢事反悔阻拦海鸥帽子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2)个别读,开火车读,男女分组读,齐读。总之,要落实生字的读音,要求人人会读生字新词。

(3)理解词义: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已经读懂了的词语意思。

三、把握大意

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

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的资料不作限定,明白什么说什么)

2.教给学生把握文章主要资料的方法

这是篇写事的文章,写事的文章就离不开“四要素”,请找出这篇文章的“四要素”。

学生回答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教师板书。教师再让学生把黑板上的资料串起来说一说,文章大意就归纳出来了。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部分生字词,群众批改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质疑学文

1.初读课文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学贵有疑,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但哪一个才是总领全文的主要问题呢?

生: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研读文本

1.抓住主要问题“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展开讨论

(1)“愚不可及”是什么意思?“蠢事”呢?为什么作者要用两个同义词呢?是否没有必要?

(2)“蠢事”是指哪件事?为什么幼龟不能救?

2.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只“侦察”龟?学生画出相关句子。

①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的意思。

②能够删去“似乎”,将“挥”改不“伸”吗?

③学生表演幼龟的样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④朗读相关句子。

⑤还从哪能够看出这是一只“侦察龟”?

师小结:幼龟一没有回到巢穴,二没有被嘲鸫叼走,因此,龟群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外面很安全,能够离巢奔向大海。

3.龟群是怎样离开巢穴奔向大海的?画出相关句子。

①理解“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的意思。

②朗读第6自然段后回答:“黄昏阳光仍很明媚”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此时离巢将会给海龟带来灭顶之灾?

①理解“响彻云宵”的意思,为什么要写鸟儿们欢乐地叫呢?(对此,衬托出海龟命运不幸,我们情绪的沉重)

②朗读句子

过度:分析完了动物,我们来看看人物的表现吧!

5.幼龟被嘲鸫威胁时,游客是什么表现?

①分主角朗读第4段

②游客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了解大自然的规律,无知)

③向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到悲叹)

为什么向导会有这样的表现?(没有抵住舆论压力,没有坚持到底,没有胆量与错误的观点相对抗,板书“无胆”)

④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总结叙事文章抓住主要资料的方法(把握四要素)

2.“道”是什么意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行,不然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3.写感想

格式如下:

学习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的收获很多: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4.布置综合活动:

①举办《人类之友》手抄报比赛

②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地球生物》为题写一封倡议书

五、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时间:四、五月间的一个黄昏

地点:加拉巴岛

人物:八名游客-无知

一名向导-无胆

起因:实地观察-好心

事件经过:救幼龟-蠢事

结果:害龟群-悲叹-办坏事

篇17: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方法与过程:透过初读、再读、细读这三个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体会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解释课题:自然之道。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自然之道的意思。

2检查对课文资料了解了多少: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生物学向导、我们、绿龟、嘲鹰和海鸥)学生答,教师板书。

3检查生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注意思考,根据黑板上已经有的词语,把生词写在恰当的位置上。(巢穴、侦察兵、食肉鸟、饱餐、若无其事、棒球帽、气喘吁吁)

4检查对错,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预习的状况,即考察了学生自学生字的状况,也了解了在初读课文中学生是否了解了文章的主要资料。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师:此刻我们就来一齐学习课文。要想学好课文,首先就要读好课文。读课文不能盲目的读,每次读了课文,我们都要有收获才行。你们看昨日的预习大家就都有收获,昨日的课文就读的有好处。透过初读课文了解了主要资料,这天再读课文,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理清文章脉络。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就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此刻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透过理顺故事的过程进行分段。指名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资料。

设计意图:给学生渗透阅读方法,给叙事性的文章分层,能够按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展开来进行。

3引导理解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属于故事情节的资料吗?那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齐读一遍。看看写了什么资料。(学生读课文,交流文章资料。)在那里写这一段有没有用?

引导学生理解,在讲故事中加入适当的补充说明,能让读者看得更明白。不但如此,那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出示最后一句,说说写了什么?跟后面有没有联系?那里给后面的故事打下了一个伏笔。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恰当的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增加文章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设计意图:写作方法的渗透。

第二课时

一学生默读课文,独立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师:这节课我们一齐来细读课文,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要完成这个任务,在细读的时候,就要有自己的感受(板书——有感受)什么感受呢?我给举个例子,比如你从课本中有什么发现,发现字里行间藏着什么意思,还有你对课文上所说的事情有什么体会,又如你有了什么想法等等,都算感受。(板书:发现、体会、想法)要想在读的时候有感受,就要一遍读一遍想,哪里有想法就就应画出来,有什么感受就简单得写下来,就是一边读一遍写写画画,也就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记录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大约进行十分钟。

设计意图: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读书时该做些什么,就应怎样去做。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使他们能真正的认真读书,静心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感受,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们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和句子。

1在交流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有感情的朗读(结合四、八自然段进行)体会人物的情绪、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重点理解向导的话。

3再次感受文章的结构:发生、发展、高潮。

三写话练习。

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这是一个()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由于我们(),才使这些海龟受到了伤害。(学生写,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实现读写结合,将学生理解的道理反馈外化。

四拓展练习

还明白这样的故事吗?杯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

我们人类自称是万物之长,其实真正的万物之长是大自然,不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做事,必将使我们受到惩罚。作为人类,该如何才能真正创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大学之道”――《大学》新读之一

大学中庸读后感200字

夜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个人读中庸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为师之道》心得体会

大学中庸读后感600字

生财之道-生财之道的故事-生财之道的寓意-生财之道的意思

读书心得体会大学

励志文章:创业成功之道

学记原文及翻译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共17篇)】相关文章:

读《礼记·大学》高中生有感2022-05-15

大学之道文言文翻译2023-12-11

读《礼记》的心得体会2022-05-02

大学读书心得体会800字2024-04-03

看于丹论语心得的感想心得2023-06-03

读《大学》心得体会2023-03-10

大学第九章原文及翻译2022-10-09

读《中庸》心得体会2023-12-03

论语两则心得体会2023-10-28

大学读书读后感800字2023-04-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