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

时间:2023-11-07 08:11:19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锦集14篇)由网友“johnny_cha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

篇1:六年级数学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体会“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体会“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顾

同学们,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和我们数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

1.出示例题

六(1)班有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问:从题目中你们能获得那些信息?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同桌之间合作完成。

(给时间让学生做,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2.交流、汇报

师 :哪个组先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展示学生作业)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做的。4个点分别表示4名同学......

师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列表方法的做的。生1、生2、生3生4分别表示4名同学......

生3:......

(二)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

乒乓球比赛最少需要几名同学参加?要打几场比赛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做。

(给时间让学生做,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简明地说出自己的方法,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3.研究3名同学比赛的情况,交流、汇报

(三)发现规律

1.增加场数的原因

(1)人数每增加一人,场数的增加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3名同学比赛的场次3场比2名同学比赛的场次1场多了2场,4名同学比赛的场次6场比3名同学的比赛场次3场多了3场”发现“增加的场数比赛人数少1”

(2)为什么要增加2场呢?为什么要增加3场呢?

让学生说,引导学生发现“增加2场是因为增加的这位同学要分别和原来的2名同学比赛一场,所以增加2场。

(3)请大家猜想:5名同学比4名同学要多几场比赛?5名同学要比赛多少场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来汇报自己的方法)

2.观察、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结合图、算式进行观察,能不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明白:“从1开始加一直加到比比赛人数少1为止”这个规律。)

3.即时练习

六(1)班有8名同学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自己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用规律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很方便、简单。

(四)回顾规律的探索过程(播放幻灯片)

先研究2名同学,用表格分析,记录比赛场次;

接着研究3名,用表格分析,记录比赛场次;

再研究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通过观察就发现了规律,最后用这个规律解决了8名同学比赛的情况。

其实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后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先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研究,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师:通过刚才播放幻灯片,谁看明白了这个过程?给大家说说。

(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让大家都明白这个过程:先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研究,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五)练习

1.出示题目:把小三角形“  ”像下图中那样一层一层的摆放,摆了6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三角形“   ”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给时间让学生做,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展示学生作业)我先研究一层的情况,只要一个三角形;接着研究二层的情况1+3=4个,再研究3层的情况1+3+5=9个,到这我就发现规律了:有几层就是几个连续的奇数相加。这里是6层,就是从1开始连续的6个奇数相加:1+3+5+7+9+11=36(个)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六年级数学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篇2: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二、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篇3: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前准备:助人为乐的图片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年级学过的对子歌,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圈生字。

2、找出文中藏有的对子。出示对子,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音的生字,指名领读。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例如:

“炭”(利用儿歌来记):青青一座山,伐木在林间,木材变成炭,温暖留人间。

“ 恨”认识(竖心旁)拓展  怕    忧 悔   惊 情 怜

漠 扩词  沙漠、冷漠、漠不关心 、冷漠无情

贫--富对比

索取 --奉献对比 分别 造句进行理解

5去掉音,指名读,开火车。

6巩固生字,出示词语,摘苹果, 抢读。

三、生字回文,理解课文。

(1)指名读文,在朗读课文中巩固识字。

(2)让学生说说从本课中体会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冷漠、热忱、雪中送炭、饥寒、温饱”,美、丑分别举例子说一说等较难懂的词语,可适当做点解释。

(3)自由练习读文,举行抢答赛: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4)自由练习背诵。

四、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善于帮助别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4: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9个生字。

2   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二  学习重点:识字

三  学习难点:较流利地朗读

四  学习准备:音乐磁带

五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六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   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2)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 正音,评议

(3)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   再读入情

(1)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3)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4)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   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   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   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四   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朗读感悟

五   学习方法:朗读

六   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字词

1     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     多种形式读词语

3     抽读其他生字

4     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   同桌读]

2   自由选择伙伴读

3   读给伙伴听

4   自己小声读

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   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   书空,描红,临写

3   展示,评议,提高

(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5:新人教版一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1.四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初一上册语文第六课《理想》教学设计

3.初一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4.初一上册语文《理想》教学设计

5.初一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6.初一上册语文口技教学设计

7.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夹竹桃》教学设计

8.四年级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9.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10.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6: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出示问题。

1、谈话

师:有谁知道我们五星小学是石狮市唯一一所省级什么传统校?(乒乓球传统校)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请举手,看来还真不少。那我来考考大家吧?你们了解乒乓球的赛制吗?

2、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校运动会要增加乒乓球赛,我们六(1)班要选出4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课件出示)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比赛场次”

3、认识单循环制比赛:认识“单循环制”: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应该抓住什么条件?我们把这种比赛方式叫做单循环制。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一)探究问题一,利用学过的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

2、交流解决方法。

3、师小结:看来,不管是画图法、还是列表法都非常直观简洁的,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比赛的场次了。

(二)提出问题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六(1)班有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师:如果现在有10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还用刚才的方法解决,你觉得怎么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我们发现10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问题有些复杂,如果按照学过的列表法或画图法一一画出比赛场次会比较繁琐,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2、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研究过程,探索解决比赛场次的策略。

对了,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请你根据刚才列表或画图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试着总结出计算比赛场次的策略,并完成课本85页中的3个图表。

(1)要求:先独立做,想发现了什么规律,再与同伴说一说。

(2)交流规律

方案一:列表找规律

交流展示: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案,你是如何找规律的?

引导学生发现:把10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能不能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说一说)

方案二:画图找规律

师:还可以采用方案二,通过画图找规律,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2名同学时,只有1条线;3名同学时,增加了2条线;4名同学时,又增加了3条线,5名同学时,又增加了4条线,得出1+2+3+4=10。

说一说:10名同学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总结规律,找出解题策略:5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4;6名时,比赛场次从1加到5;以此类推,10名同学时,比赛场次为从1加到7,即1+2+3+4+5+6+7+8+9=45,所以45名同学一共要比赛45场。

(3)补充等差数列求和方法:

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

像这样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值相等。则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项数÷2。如:(1+9)×9÷2=45

(4)为什么每次同样是增加人,但比赛场次却是+2、+3、+4呢?边看图边跟同伴说一说?

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参赛人数每增加1人,比赛场次所增加的数目等于原来参赛的人数,增加的场数应该是(现在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如果有n个人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场次?

根据规律得:1+2+3++(n-1)=比赛场次。根据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得(1+(n-1))×(n-1)÷2=比赛场次,也就是n(n-1)÷2

三、问题延伸

1、比赛结束后,2名教练和10名选手握手告别,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2、抢答:(只列式不计算)

(1)全班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2)小红与3位好朋友决定互送卡片庆祝节日,他们一共需准备几张卡片?

3、刚才8名同学进行单循环比赛28场,如果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次?

介绍淘汰制比赛规则:淘汰赛是每两名同学之间比赛一场,必须分出胜负,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决出冠军。

(1)画图帮助理解,列式:4+2+1=7(场)。

(2)小结:每一场比赛都必须淘汰一名选手,淘汰几人即赛了几场,8名选手参加,最终一名选手夺冠,淘汰了7名选手,所以比赛了7场。(8-1=7)

四、全课总结

解决刚才问题,我们采取了什么策略?

篇7: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赛场次》是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简单的情形开始,通过列表或画图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培养综合应用意识。三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了搭配问题,学生已经会用列表或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当数量比较多时,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经历尝试验证、归纳运用的过程。学生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此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中类似的问题。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5—86页的教学内容。

【学生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都很喜欢体育活动,对学习素材和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此前,学生已经研究过类似“服装搭配”的问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习能力:这部分对少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必须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教学设想】

数学必须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和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数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因此,利用握手和我班乒乓球队员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提供探索的平台,在设计中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联系生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课堂知识拓展到生活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比赛活动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

2、经历“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题过程,感悟化归的基本思想。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学难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每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建立了友谊,为了表示感谢,现在就请你和你小组的同伴握握手。要求:每两个同学握一次手,并说:“合作愉快!”从这个活动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①每一位同学握了几次手?(说了几次“合作愉快!”)②如果每两名同学都握一次手,一个小组4名同学一共要握几次手?(一个小组4名同学一共说了几次“合作愉快!”)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问题(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握手活动在缓解紧张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唤醒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充满兴致。】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一)乒乓球比赛

1、制造冲突,寻找策略

课件出示乒乓球比赛情境:咱们六一班有许多乒乓球爱好者:谢崇涛、吴玉祺、郭浩、杲睿、王超、刘翔、杜兆华、王镪、刘尚、赵玉鑫同学。如果这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感受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比赛人数较多时,用列表格或画图的方法较麻烦。

(2)观察完整的表格和连线图,进一步体会人数多时,不容易数清楚。

有关列表格方法学生需明白:

表格是如何建立的?(根据参加比赛的人数列出表格。)

表格中的“√”表示什么意思?(打“√”表示进行的一场比赛)

为什么要把表格的一半去掉? (去掉部分与打“√”部分重复)

④表格中间的一条斜线表示什么意思?(自己不能跟自己比)

(3)课件出示数学家华罗庚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体会到遇到复杂问题要“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让学生感知有据可依)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从中感受到人数多时,通过有序列举、列表排一排、画图数一数,不容易数得清,从而引发思考。进而出现数学家华罗庚的解决策略,初步体会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先让学生想办法,寻找规律。(提醒学生,如果发现规律就不用往下画。)

(2)小组汇报,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结合图表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

3.知识梳理,总结规律

(1)结合学生交流的方法,对探究过程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得出比赛人数与比赛场次之间的关系:参赛人数每增加1人,比赛场次所增加的数目等于原来参赛的人数。

(2)概括规律

师:能举例说明你们发现的规律吗?预设:

如果有8个人参赛,需要打的次数是

1+2+3+4+5+6+7=28(场)

如果有9个人参赛,需要打的次数是

1+2+3+4+5+6+7+8=36(场)

如果有n个人参赛,需要打的次数是

1+2+3+……(n-1)(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寻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中寻找实际问题蕴含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并且感受到虽然方法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交流汇报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质疑、尝试、验证、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一步感受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从中渗透化归思想。】

4.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预设:

生:握手、拥抱、一条长线段上有好几个点数线段个数、数有多少个角……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课堂知识拓展到生活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策略牵移,解决问题

(1)出示“联络方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规则。

(2)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3)交流汇报,进一步强化“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联络方式的问题解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学生寻找到的规律可能是多种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到问题的最初情形去尝试运用规律,进一步强化“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总结提升

寻找共性:这节课,咱们一起研究“比赛场次”和“联络方式”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3.拓展应用:为我们班设计一种联络方式,并用图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比较两个例题的异同,再次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化复杂为简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应用意识。】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什么策略?以后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致名言: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设计意图:以老子的名言进行总结提升,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

比赛场次

增加一名学生,增加的比赛场次等于上一场比赛的人数。

n个人比赛场次:1+2+3+……+(n-1)

篇8: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文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法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重点难点:

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下面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关注一下。

(出示问题1)

六年级4个班男生要进行足球比赛,如果每两个班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3、小结: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画图、列表或枚举等方法进行解决。

4、如果比赛的队伍是10或者20,我又该怎样来解决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比赛场次的问题。

二、探索规律

出示问题2

如果是8个队伍参加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请同学们结合前面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用什么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在小组里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4、汇报

引导说出表格如何建立的,发现规律,得到结果。

5、小结:遇到类似问题,尝试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规律,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三、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3

六年三班6人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依照上面学到的方法先独立解决 ,再汇报。

四、看书质疑

五、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9: 《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对象:全体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回顾三年级下学期《数学与体育》的相关内容

教学课题:

比赛场次

教材分析:

《比赛场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与体育》的第一小节。该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数额限制在4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

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设定了如下几点:

教学目标:

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能正确计算比赛场次。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和体育及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列表或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关键:

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学生用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讲授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实践法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8分钟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赛场次”这一内容。

复习

(1)出示

6年级有4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2)读题

(3)提问:

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比赛规则是什么?

(4)估计

4名同学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5)试做

用以前学过的列表法和画图法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列表法

能用一个算式求出4名同学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生列式师板书4名 1+2+3 =6(场))

(8)引导

3名 2名 比赛场次是几?如何列算式?

(9)全班交流画图法

3、修改

自己的答案

4、尝试解答

5名同学参加比赛,试着用列表法和画图法接着刚才的继续做

交流

新知探究 15分钟

(一)探究规律一

试做

6年级有8名同学要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交流

3、发现规律

有几名学生参加比赛就从1开始一直加到比比赛人数少1为止

4、验证规律

6名 7名

5、练说规律

6、比较三种方法

列表法、画图法和列式计算三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加的省时高效?

7、举例类推

(1)如果有比8更多的人参加比赛,利用这个规律举出实际例子

(2)有n个学生参加比赛,列出算式

小结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从简单的'情形出发,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列式计算——是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规律二

1、引导

如果每人都比赛四场,一共应该是多少场比赛?

如何计算的?

因为自己不能和自己比,这就减去了几场?

因为是一场单循环比赛,每个人只能赛一场,不能重复,所以,还得再÷2

2、得出规律

( 4 x 4—4)÷2

3、质疑

4、拓展

5名同学参加比赛,你也能运用这个公式求出比赛的总场次吗?

6名同学呢?

8名呢?

n名同学参加比赛呢?

5、规律之间的联系

1+2+3 = (4x4—4)÷2

6、小结激励

练习内化 7分钟

一场体育比赛中,一共有9名运动员。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用刚才找到的规律,求出结果。

2、和小亚同组的选手还有9名,小组中每2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小亚所在的小组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比赛结束了,运动员们纷纷合影留念,每2人之间都要拍一张照片。摄影师一共要排多少张照片?他准备了3卷同样的胶卷,每卷又36张,这些胶卷够用吗?

参赛:6人

替补:6人

领导:1人

教练:2人

合计:15人

4、“星星体操表演队为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这两位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6分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

小结回顾 1分钟

畅谈收获或体会

板书设计:

比赛场次

规律一 规律二

2名 1 1 场

3名 1+2 =3场

4名 1+2+3 =6场 4 x 4—4

…… ……

8名 1+2+3+4+5+6+7 =28场 8 x 8—8

N名 1+2+3+4+…+(n-1) n x n —n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课本知识的发展和延伸。我认为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主要有三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我跟他们以聊天式的进行有关比赛场次形式的对话。例如,伦敦奥运会亚洲预选赛。学生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自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新授过程中,我还出示了相关的比赛图片,创设了相关的比赛情境。学生会觉得非常真实,比赛场次这个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自然就想去学习。

2、重视过程,渗透策略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8名学生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这个问题,我首先出示4名学生参加比赛这一简单情形,然后鼓励学生猜测并运用图例、表格等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发现比赛人数与比赛场次之间的规律。整个过程注重让学生体会“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这一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也包括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而不是仅仅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课堂中充分为学生提供给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在学生研讨过程中,我注意走近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

3、拓展教材,方法延伸

这节课我没有局限于教材上的一种规律,而是引导学生探索出了两种规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存在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课前教师谈话导入的内容和紧接着进行的教学情境内容不够统一。

课前说的是:伦敦奥运会亚洲杯预选赛。教学情境的内容是:乒乓球比赛。两者没有能够很好的统一起来,显得他们之间不够衔接。

对学生三年级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足够的了解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预设学生复习4名学生进行多少场比赛应该能很顺利,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淡忘了。尤其是列表法,在复习的交流中体现得比较随意。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还没有足够的了解。

今后改进措施:

1、创设统一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备课之前先备学生。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解清楚,明确他们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进行备课。这样会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篇10:《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的接触,当时球队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策略,不要归纳一般的公式。即使学生可能知道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公式,也要鼓励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经历过程,而不是套用公式计算。

教学目标:

l、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让学生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

教学难点:从列表、画图的方式中寻找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的电脑软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学校举行拔河比赛,要我们一---六年级参加,请你帮助体育老师算一算要比赛多少场?(同时课件出示题目:

学校举行拔河比赛,六年级四个班如果采取淘汰制的方式进行,要决出冠军,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

2、生:采用淘汰制进行的,总共进行了3场比赛。学生汇报,不全面的互相补充。

3、对淘汰制这种形式的比赛你是怎么理解的?(可以画图说明)

4、师问:如果现在有2个队伍采取淘汰制比赛,决出冠军,需要几场比赛?3个,5个,n个队伍呢?你是怎么想的。

5、生:根据前面的回答可以看出,淘汰赛比赛场次,就是比赛的数量减去一。

6、小结:怎么得出计算规律的。

二、研究规律

1、出示题目引入课题。

(1)出示试一试:如果在运动会上,不采用淘汰赛的方式,而是每两个班级间都进行一场赛。(出示题:学校运动会,六年级四个班进行拔河比赛如果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这是采用什么形式比赛的?(单循环制)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试一试吗?

学生尝试后,汇报。

(学生用的方法有:画图、列表等,汇报时学生可以到白板上演示,有的用电脑演示,有的用实物投影展示)

师小结:看来,以前用过的画图法、列表法还是非常直观简洁的,能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楚比赛的场次了。

(2)再出示:

79附小六年级有8个班也要进行拔河比赛,如果每两个班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师:如果比赛的班级换成了8个,那么应该怎么计算呢?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规律,师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小组。导入,这个问题比刚才的复杂了,如果再按照以前的方法,合适吗?那怎么办?。计算单循环制比赛场次,是不是和淘汰制一样呢,也存在什么规律呢?规律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可以2个人或4个人一个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

3、请小组同学来汇报找到的规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作适当的提问或点拨,帮助理解其中的关键。)(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怎么做的,到前面汇报过程和结果:用什么寻找的规律就用什么汇报,如:用word画图的'、用ppt画图的、用数字小英雄软件寻找的------电脑切换展示探索过程,在白板上探索的直接汇报过程。)

4、师生小结,学生谈收获,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列表、作图的策略。不仅仅是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师点拨重点。

三、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谈收获,并完成试一试的练习:

⑴班级美术小组有7个人,每两个人之间都要通一次电话,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

⑵联欢会上,有10名表演舞蹈的同学。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⑶学校的12支球队进行篮球比赛,平均分成2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每2支球队要进行一场比赛。12支球队在小组赛中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

⑷某铁路局从甲地到乙地共有5个火车站(包括甲、乙站),铁路局要为这条路线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往返车票是不相同的。)

⑸8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想一想:⑴寒假中班级为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系方式。一旦有事,先由老师同时通知两位中队长,这两位中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如果每同时通知两个人共需1分,6分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学?

⑵学校准备举行健美操比赛,老师收了10个悟性好的学生做徒弟。他们练会操后,又各收了10个徒弟。徒弟练成后,仍又各收了10个徒弟照这样下去,到第5代传人时,一共有多少人学?到第10代传人时,一共有多少人?

四、拓展练习。

学校有14个班参加乒乓球团体赛,如果采用淘汰制,一共要安排多少场比赛?如果前两轮采用淘汰制,然后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这样安排比赛共需要赛多少场?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既有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活动,又有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既有师生间的互动,又有生生间的互动。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课本知识的发展和延伸。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探究,利用手中的电脑及网上的软件帮助自己去学习,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科学的学习过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

1.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

我在课堂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帮助老师计算比赛场次,学生被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自然地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小组比赛中一共进行多少场比赛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图例、表格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发现正确答案,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研讨过程中,我注意走近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学生在绘制单循环比赛示意图时遇到困难,我及时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再有学生用数字小英雄这个软件画图时出现颜色不够用的现象,我也和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解决,注重的过程的研究,让学生体会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去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重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体验网络的益处。

教学中学生在探究需要比赛多少场时,充分利用手中电脑上的软件,帮助自己探究,增强了探索的欲望,也使探究过程更直观形象,体验到了现代技术的好处。

4、重视寻找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或画图寻找规律的过程,体会“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规律本身不需要学生记忆,以后学生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够列表、画图来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即可。这一点我认为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寻找规律的过程做得还是较到位的,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蕴藏无限的创造力、生命力,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利用

篇11:《比赛场次》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比赛场次”的问题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有过初步接触,当时球队数限制在4支以内,引导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借助解决“比赛场次”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图的策略等,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类似比赛场次的问题。

学情分析:

数学必须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敏锐的洞察力和需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数学,让须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因此,切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乒乓球兵团囊括乒乓球项目的全部冠军,利用情景导入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提供探索的平台。学生要成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设计中要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空间,并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谈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体育锻炼的教育。

学法指导: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

学习重点:

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学习难点: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资源: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

学导过程:

预习案

环节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

自学质疑 自主预习我能行

1.我国的奥运会乒乓球军团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全部金牌,非常了不起呀!请列举你喜欢的运动项目。

2.给爸爸妈妈说一说你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

3.搜集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

4.自学课本第58-61页。

5.预习完后,试着完成课后习题,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来校后可以和同学讨论。

【设计意图】本预习案在本节课前的家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思考的习惯。 一定按预习要求做。

研习案

合作探究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汇报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及其比赛规则。

2.交流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4名队员打乒乓球的照片。

2.指名学生提问:如“每两个队员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3.认识“单循环制”和“淘汰制”。

4.揭示这节课主要研究“单循环制”的问题。

5.出示题目:我校4名队员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队员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6.回忆三年级的解决方法。

7.学生独立尝试。

8.指名两名学生到黑板板演。

9.概括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体验,概括出以前的方法,为接下来的新授课作铺垫。

10.课件出示照片:8名队员打乒乓球的的照片。

11.同时出示题目:我校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2.学生画图体验:用原来的策略——“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会产生什么问题?

13.仅仅增加了4名队员,用原来的方法有点困难,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前后解题策略的对比,激发学生尝试去寻找新的解题策略。安排学生阅读书本,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1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课件出示:书本第59、60页的表和图 (1) (2) (3)

15.学生独立补充完成表和图,然后小组合作找出规律。

16.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小组代表发表想法。引导学生发现:把8名同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从2名开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规律。相机补充图表中没有填上的算式是:1+2+3+4=10

17.重点分析:为什么+2、+3、+4呢?让学生充分地看图理解,并充分让学生说出从表或图中所发现的规律。

18.概括所有的情况, n个人比赛,规律是:1+2+3+……+(n-1)= 比赛场次

19.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策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板书)利用规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2+3+4+5+6+7=28(场)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写出规律,在自主探究中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0.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全班交流:握手、拥抱……考考你,课件出示题目,书本第61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生上台投影答案,讲评。

【设计意图】及时联系巩固,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1.小结:我们能成功地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什么策略?生齐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我们觉得太麻烦的问题不就解决的吗?以后碰到复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师问:能设计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教师相机揭题——比赛场次(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图、列表。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质疑:比较题目前后的变化,什么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吗?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书本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每增加一名队员,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人数-1)还要说明-1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篇12:六上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想像来还原理解诗中所描述的画面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陆之夜的宁静与安详,和作者所流露的喜悦之情。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美景,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所体会到的美景。

重点:这是一首译作,因此引导学生的理解和想像诗歌内容,感悟作者情感作为重点。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品味诗歌

可以从语速、语调、停顿、重音来指导学生朗读。

形式可以多样化,不强求统一。

1、朗读交流。

(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学生的语感慢慢的培养出来了,他们的情感也渐渐的走进了诗 歌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谈谈这样朗读的理由。以次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中所描绘的景和情。)

2、朗读后交流。

提问: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

你认为写的最好的句子是那些?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胸怀。)

二、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诗歌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1、读了诗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同学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想像力,调动各种感官,把画面加以再现。)

三、尝试表达

以“ 之夜”为题写一个片断。(如:中秋、国庆、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夜景的方法。

让更多的学生走进诗歌,喜欢诗歌。

实在不会写的,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写一段话。

(这可以作为回家作业)

四、课后去读一些诗歌,拿自己最喜欢的诗来班级进行交流。

篇13:六上比教学设计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发展过程。据此,我设计了“欣赏激趣、临摹画图、自由创作”三个教学环节。这样安排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精选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欣赏图案的和谐美、对称美、规则美,让他们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美,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在美好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学习内容上,不知不觉中进入课题。

2.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情况,我采用“创设情境,分组探究、合作交流,作品展示、自主评价,适时点拨,激励评价”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观察、讨论、操作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在学习“六花瓣”画法时,我没有采用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的方式,在充分感知画图的方法与要领的基础上,自主画出“六花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规的使用技能,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三花瓣、太极阴阳图结构,自主画出图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使人人都参与了学习过程,体现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创新的课堂环境。

3.为了更好地揭示教材丰富的内涵,分解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课件。通过色彩和动画,充分展示了几何图案的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案的结构,掌握画图的步骤。

4.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临摹画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考考你”自由创作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圆规、直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有一定含义的图案。这是本节课设计比较成功之处。令我惊喜的是,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能力是巨大的。从随机抽取的四名同学的作品看,第一幅是“禁止吸烟”图案,体现关注环保、关注健康的主题;第二幅是“万箭穿心”,反映了射手高超的技艺;第三幅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表达了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幅是“请照顾好您的孩子”,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关爱。多了不起的学生,多了不起的构思!试想,要是不放手让学生尝试,这些奇妙设计就会被埋没,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也将熄灭。

5.精彩无限,课堂时间有限。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了解更丰富精彩的图案世界,我提供了“奥博(中文)”网站的网址,供学生在课外浏览。并要求学生为班级创作一幅“学习园地”图案,体现“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题。作业反馈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按要求完成了图案设计,而且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

6.通过教学《图案设计》,我感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仅可为,而且大有作为。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在自由创作环节仅展示了四幅作品,没有能满足更多学生的表现欲望。此外,新教材怎么教,尤其是数学活动课怎么上,对每位执教者都是全新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篇14:六上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4、初步了解小说的六要素。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知识渊博、善于教育、幽默、关心穷苦百姓)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爱笑,动作敏捷)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关心平民,深受爱戴)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课前经过预习,谈谈你所了解到的阿累?(课件出示)

二、自读自悟,通过外貌体会鲁迅精神。

1、谈话:当你看到一面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什么疑惑?经过预习,谁说说一面指的是——(生:一面之交)(板书:一面 之交)谁和谁的一面之交?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快速默读,了解小说六要素

(师巡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汇报,师板书。(鲁迅和作者的一面之缘;事情发生在1932年秋的上海;师:那是鲁迅逝世前的四年,作者正是在鲁迅死后回忆四年前的这一面才写的文章。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时间没到,书店看书;经过是——没钱买书,鲁迅赠书;结果——认识鲁迅,受到激励。(板书)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几点就是小说的六要素(板书)

3、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师: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1932年,也就是鲁迅逝世前四年,当时鲁迅五十二岁。那一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

出示课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 发动“九·一八”事变,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鲁迅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2月6日,由内山书店朋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5月5日——中国与日本签署《淞沪停战协定》。7月18日——日本出兵攻打中国热河、察哈尔,长城战役爆发。)

我们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耻辱的历史背景之下。

4、第二次快速浏览课文,体会鲁迅的瘦。

(1)勾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师巡视)

(2)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读了课文鲁迅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板书:瘦)从哪里看出来?交流鲁迅的“瘦”: “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3)交流“瘦”。

师:是啊!鲁迅怎么会这么瘦啊?同桌讨论一下。可以从文章中找出来:正如作者所说:“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以为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课件)

师引导:你会从课文中找答案,真了不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可见,鲁迅先生真的是忘我地工作,他是累成这样的。

生回答,师引导:你会联系课外已有知识学习,很会读书。是的,鲁迅先生是被工作拖垮的,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为曹靖华的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写了序;逝世前两天,还在写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5、交流“精神”。

师: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除了让你感觉到瘦,你还感觉到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板书:(精神)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朗读指导,读书精神的感觉,读出鲁迅坚强的个性,读出鲁迅的精神抖擞。

6、分组读描写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学习写作方法。

齐读(教师手势指导)后思考:这三次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相同都是瘦,不同远、近、更近)(课件出示)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8、总结: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从对话入手,体会关怀

师:当作者没有钱买书时,鲁迅给予了什么帮助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再次快速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对话入手。在旁边写出批注,从鲁迅的话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出示课件)

通过几次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2、朗读指导鲁迅的几次话以及我的感受,从而体会鲁迅对青年人的关怀。

3、体会一面给我带来的影响。

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5、反复读“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感受作者受到的鼓舞。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的关怀,所以作者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当作者面对饥饿时会想到——“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当作者被反动派迫害时会想到——“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当作者在马来西亚被驱逐时会想到——“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当作者被抓时,还是会想到——“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们现在甚至还可以说鲁迅精神是——“同我们一起的。”

是啊,一面之交,一生影响,萍水相逢,无私关爱。

(板书:之交,一生影响)

四、拓展写作

过渡语:课文学到这里老师已经深深感觉到同学们走进了阿累,走进了鲁迅,为鲁迅这位伟人的精神所鼓舞!

1、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写出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2、出示范文。

3、学生习作,交流。

五、总结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六、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板书:

一面 之交

时间、地点、人物 小

瘦 精神

起因 说

经过 六

结果 要

一生 影响 素

教学设计六上作文人教版博客

人教版数学六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教学设计

六上语文教研组计划

人教版六上数学整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六上二单元作文范文

新人教版六上数学圆教学设计

六上语文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六上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
《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版比赛场次教学设计六上(锦集14篇)】相关文章:

人教六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10-22

新人教版六上工程问题教学设计2022-12-31

三年级上第五单元作文:味蕾记得2024-03-31

人教版三年上语文作文教学设计2023-12-10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2024-01-14

冀教六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3-11

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4-02-01

人教版四年上语文教学设计2022-04-29

六上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范文2022-05-06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复习试卷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