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共16篇)由网友“泡泡”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人教版二年级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王满平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会写9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气。
4.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管你本事有多大,没有孝心都不能算真正的儿子,且孝心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5.在老师的引导下,深挖出导致三个儿子在见到母亲拎着沉重的水桶时表现出不同行为的原因。
6.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目标1、2、3、4。
教学难点:目标5.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目标1、3、4、5、6
一.出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课件出示下列内容)
1..初读课文:a.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以及每段有几句话。b.在文中圈出要认的字,并注音。c.用横线划出AABB和ABB式的词。d.用波浪线划出三个妈妈各自评价自己儿子的话和老爷爷评价三个儿子的话,并读准他们说话的语气。e.用两条横线划出三个儿子在见到妈妈拎水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
A.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B. 联系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表现,判断一下:假如你站在老爷爷面前,能否被他看见(以事例证实自己的判断正确)。
三.检查自学成果,并给与评价。
1. 分组分段齐读课文。读完点名回答自学要求中的a.b.c.。
2. 分角色读妈妈评价儿子的话。
3. 点名男同学读描写三个儿子在见到妈妈提着沉重的水桶时不同表现的句子,然后点名女同学模仿写句子。(课件出示下列内容)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一个(只) 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只)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读妈妈询问老爷爷以及老爷爷评价儿子的话。读完点名回答两个思考题。
四.心灵感悟与思维拓展
1. 学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请各抒己见。
五.分享与创造:
1. 如果你能用心感受母爱,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如果你还能把平常生活中母爱的点滴具体表现说出来,那么你一定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本能地把你的孝心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老师的感悟(用课件出示此内容)
2. 请欣赏阎维文唱的《母亲》这首歌,让我们随着他深情的歌声与他一同回顾一下平凡、无私而又博大的母爱的一些具体表现。(放歌曲第一段课件)
3. 歌中所唱到的那些事,你经历过吗?你能模仿歌词的写法把词中记叙的体现母爱的事改编成体现儿子孝心的一些行为吗?(师先放些有关孝心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行为是表孝心的,然后教生利用这些素材模写,最后用课件出示下列内容做歌曲第二段,用《母亲》的旋律教学生唱)
爸妈下班回到家,我去倒热茶;
爸妈生病躺在床,我去把药拿;
为我买回的那甜水果,我与家人分享;
放学回到了家里面,喊声亲爱的妈妈。
啊,人间孝儿女,
啊,天下第一强,
父爱母爱加孝心,
就是幸福的家。
六.家庭作业:学完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一篇日记。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母亲(说) 儿子(做) 老爷爷(评)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翻着跟头,真好看 (有本事无孝心,不
第二个 有好嗓子 唱着歌,真好听 能算真正的儿子)
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 接过水桶,提着走了 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2.
一. 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要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示范。
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里跟着老师写好两个示范字,选有代表性的字放到展示台上评点。
二.课堂作业
学生在抄写本上按要求抄完9个生字。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拎 桶 停 聪 胳 膊 甸 晃 荡
(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u/2797688500)
《三个儿子》说课稿
王 满 平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二十三课《三个儿子》这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目标和重难点、时间、、教法、作业)和学生(学法、能力)两个大的方面对如何上好本课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
1、说内容。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井边的石头上休息。妈妈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第一个妈妈夸自己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妈妈夸自己的儿子唱歌好听;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第一个儿子和第二个儿子只顾炫耀自己的本领,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提着走了。当期中一个妈妈请老爷爷评价一下三个儿子时,老爷爷幽默凤趣而又语重心长地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不管你本事有多大,没有孝心都不能算真正的儿子。而孝心的表现就是要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2、说目标和重难点。我在教学设计中为本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目标,期中一
到四个目标识字、写字、读课文、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是教参上提出的,是重点,学生掌握这些不算困难。第五个目标“让学生思考促使三个孩子在看到母亲提着沉重的一桶水作出不同表现的原因”是我针对目前的社会和家庭教育中过分宣扬名利使得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平常心这一现象自己设计的,学生较难把握,但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用两个故事加以引导。故事一:德国老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威特,九岁就能解大学的题目,当别人夸奖他的儿子时,他立即制止。理由是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故事二:一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朋友家做客,她看到朋友八岁的女儿很漂亮,随口夸道:“你真漂亮!”没想到这位美国朋友很不高兴,要她立即向小女孩道歉,理由是她夸小孩漂亮,小孩会失去平常心,以为可以靠漂亮获得一切。从这两个故事中家长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失去平常心。一个有平常心的人在具体事件面前会做出人本能的表现,孝心是人的本能之一,而我们课文中的前两个妈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个儿子失去了平常心,导致他们随时随地想炫耀自己。而文中的第三个妈妈的言行与故事中的父母的言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她的孩子没有失去平常心,在见到妈妈提水时,本能地把孝心表现出来了),不仅能让学生弄明白,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思维的深刻性品质。第六个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根据新课标大语文即生活就是语文的提法而设计的,用听歌的方式将语文与生活对接,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用心用情感受母爱、感悟生活,然后模仿歌词改编创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3、说时间。我在教学设计中为本课安排的时间是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
识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二课时是写字。
4、说教法。本课第一课时主要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老
师提出的要求自主识字、读课文、理解课文,然后老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给予评价。在评价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时,适当加以点拨引导,然后拓展,以促成目标四、五、六的达成。本课的第二课时主要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平时教的方法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然后自主写字,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不过在让学生书写生字之前,老师要对容易写错的字、难写的字作具体指导,并在黑板上示范;然后学生写字时,老师要巡回细看,适当拿个别字放在展台上进 行评点,以期达到把字写正确、写美观的目标。二年级要写的生字不仅笔画不简单,且量较大,而要达到写对写好的目标,就不能写得太快,所以需要给一整节课的时间。
5、说作业。经过第一个课时的学习之后,孩子们的心灵一定会在成长,而
一个成长中的人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有一些感悟的。再加上写日记是新课标中要求二年级学生应掌握的,所以要求学生回家就学了本课后的所思所悟写一篇日记,是再合适不过的家庭作业了。第二课时其实就是一节写字课,我的写字作业都是在课堂完成的,所以只有课堂作业,没有家庭作业。
二、说学生
1、说学法。本班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现在已熟练掌握一套自学的程序和方法,自学本篇课文,应不成问题。
2、说能力。从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看,似乎第一课时份量有些偏重,但前面
已说了,本班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自学,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自学能力初步形成,再加上本课要认的生字不多(只有6个),所以在解决识字这一块不需要太多时间;课文内容也不是很长,基本是人物对话,话语内容简单明白,朗读时,人物的语气比较好把握;在理解课文时,老爷爷的眼前明明有三个儿子,可他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优秀的学生还是能理解的,在他们的带动下,学生们基本理解无障碍;在思维拓展这一块,虽有难度,但在老师的巧妙点拨与引导下,学生们再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相信他们会豁然开朗,迅速领悟。当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太大,无论在哪个环节,都可能有个别学生不能及时跟上,这没关系,老师不能为了这个别人而耽误全班同学的时间,让他瘸着脚跟着大部队往前赶,待大伙到了目的地,他也差不离了,课后稍作辅导。
(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u/2797688500)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2:三个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1. 【教学目标】
2.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3.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4.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5. 【教学重点】
6. 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7.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8. 【教学时间】两课时
9. 【教学过程】
10. 课前交流:
11.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
12. 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
13. 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
14. 一、导入:
15.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16.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17. 板书课题,生齐读。
18.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明,不蔓不枝。】
19.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20. 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21. 出示“我会读”
22. 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23. 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24.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5. 2
26. .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27. 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8. 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
29. 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
30. 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31. 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2. 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33. 【
34. 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韩老师的引导给我们以启发。她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三个问题,其实这里暗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在渐次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因为所探究的问题并非教师的主观赐予,而是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因而学生更具阅读动力。
35. 】
36. 三、研读课文:
37. 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38. 1.课件出示第2──6自然段
39. (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40. 生自己读这部分。
41. 生: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2. 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43.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4.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45. 【“把书读薄”是一种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难度,需要渐进地训练。此处,教师减缓训练坡度,并未要求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概括,而是圈定研读段落,训练学生提炼,练习把几段话读成一两句话。学生在阅读、整合、提炼中学习条理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课堂就是“练兵场”的课堂实践理念。】
46. (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47.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48. 生:妈妈很高兴。
49. 生:妈妈很自豪。
50. 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
51.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2. 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53.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4. 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55.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6. 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57.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8. 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59.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生边读边做动作)
60. 师:这就是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61. 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62. 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63. ……
64. (3)放手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
65. 师:此时,第二个妈妈也不甘示弱,夸起了自己的儿子,你能夸好吗?谁来夸?
66.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67. 师:听出来了吗?这个妈妈在夸什么?
68. 生: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69. 师:是呀,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
70.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1. 师:同样得意,谁都比不过!
72.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3. 师:同样骄傲!
74.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5. 师:同样自豪──生读。
76. ……
77. 【以读为主,不用很多的点拨和唤醒,在师生的朗读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跟进,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无痕的加强了。】
78. (4)男、女生分角色读。
79. 师:下面分角色读,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位妈妈,女同学读第二位妈妈,看看谁的儿子更棒!
80. 生:男、女生对读第二、第三段。
81. 师:多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呀,可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很奇怪,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82. (5)对比朗读第6自然段
83. 师:这位妈妈这样说,你来读一读。
84.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5. 师: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86.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7. 师:是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88.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9. 师:多么平和的心态。
90.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91. 师:多么谦虚的妈妈呀──生读。
92. 【在前两位妈妈对儿子大加赞赏的时候,第三位妈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此构段利于对比体会。言为心声,在第三位妈妈的眼里和心中,儿子究竟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通过评读来实现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由表面文字读出儿子的“不特别”,到读出语言背后含着的谦虚与平和的心态。第三位妈妈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位特别的妈妈!同时引起学生好奇,想要一睹她儿子的风采。】
93. (6)设置情景,去掉旁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94. 师:老师听出来了,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语气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95.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96. 【如果说理解是“钻进文本”,那么朗读应该是“跃出纸外”。由部分体悟到回归整体,一来二去,学生读得兴味盎然,读得入情入境,不仅再现了当时情境,也为儿子们的出场做了铺垫。】
97. 2.学习8──11自然段。
98. (1)出示9──11自然段
99. 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
100. 生:自己读第9──11自然段。
101. 师:你能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一说吗?
102. 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103. 师:说得多完整呀!谁来读读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104. 生读三个孩子的做法,师相机指导朗读9──11自然段,板书三个孩子的表现(翻跟头──真好看
105. 唱着歌──真好听
106. 接过水桶)。
107. 【仍然是“圈点概括”,这回教师要求学运用文本的语言范式“一个,一个,另一个。”来概括。如果说前面的“读”是感受,是理解,是言语的录入,这里的“说”就是文本言语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
108. 师: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109. 生:沉甸甸的。
110. 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111. 生:就是很沉、很重。
112. 师:有多沉、有多重?从文中找一找!
113. 生:在第8自然段。
114. (2)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
115. 师: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眼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116. 师范读第8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117. 生:我看到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18. 师:三个妈妈怎么走走停停呢?
119. 生:因为一桶水可重啦,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
120. 生:我还看到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是啊,三个妈妈互相捶捶胳膊,捶捶腰,太累了。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能看出当时的画面,多有意思呀!前面是看到的,还能听到什么?
121. 生:我听到了水晃荡的声音。
122. 师:是啊,水太满了。
123. 生:我听见三个妈妈在说话。
124. 师:她们在说什么?
125. 生:三个妈妈说:“我太累了!”
126. 生:三个妈妈说:“要是有人帮帮我们就好了!”
127. 师:你们还听到了妈妈的心声,那你能通过读表达出妈妈的心声吗?
128. 生:指名有感情朗读。
129. 师:及时给予评价。
130. ……
131. 【训练语感,不仅要训练学生读出语言呈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小韩老师的细致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语感层层拔节的过程。一段平面的文字,经由点拨,学生不仅看到了画面,还听出了心声,不仅读出了妈妈的辛苦,也读出了对儿子孝行的期待。】
132. (3)师引读第11自然段
133. 师:听出来了,这桶水可真重呀!但只有这个孩子看到了妈妈很累,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4. 师:只有这个孩子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5. 师: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6. 【读文就需要如此连前想后,由“一桶水可重了”的体悟,到对第三个儿子表现的引读,一咏三叹!第三个儿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跃然眼前。】
137. 3.引导学生明理
138. 师:课文学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你知道答案吗?
139. 生:因为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为妈妈提水。
140. 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那其他的两个儿子就不好了吗?做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做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了什么?
141. 生:他们没有帮妈妈提水。
142. 生:他们看到妈妈提水只顾着表现自己的特点,却不管妈妈。
143. 生:他们没有关心妈妈。
144. 师:是啊,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顺)那么同学们提出的“三个妈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找到了答案,(师手指板书)因为三个儿子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45. 生: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146. 生:孝顺父母就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妈妈很谦虚。
147. 【水到渠成。学生一路走来,读着读着,心中的问题就清晰了,就渐渐到了“愤悱”的状态,稍一点拨,顿时释然。】
148. 四、拓展:
149.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150. 生:边看边听故事。
151.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152.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153.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154. 引导学生诵记。
155. 【主题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读实践。浓浓的情感会沉潜在学生心中。】
156. 五、指导书写
157.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道理,我们还要学会写字。
158. 出示:聪。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159. 生:耳字加总字。
160. 生:我有好方法,要有耳朵、眼睛、嘴巴、用心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的!
161.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吗?
162. 生:观察后先写一遍。
163. 师:在刚才写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需要大家注意的?
164.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65. 生: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写成提。
166. 生:心字的卧勾要写漂亮了!
167. 师:我们再来写一遍,看看这次谁有进步!
168. 生:再写,师巡视。
169. 师: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胳膊”。
170. 【写字指导“眼中有生”。学生已有了一年多的写字经验,并非零起点。韩老师充分放手,体现了“入目──试写──入心──再写”的写字过程。学生始终是写字的主体,在发现自省中提升了写字能力。】
171. 六、总结、作业:
172.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173. 查看大图
174. 【总评:
175. 解读《课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识(写)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韩荣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一课,融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语言实践于一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富有情趣。整节课,教师始终都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组织和推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实实在在积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细观本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76. 一、“以读为本”读中悟
177. 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我们倡导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教师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多元评价展示地读等等。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在朗读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教师的评价点拨,准确而有针对性,使得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强化。尤其体会“一桶水很重”部分,教师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水及人的点拨引导,使一段平面的文字变得丰满,使学生粗浅的感悟变得深刻。教学的境界理应如此!
178. 二、咬定“训练”不放松
179. 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要习得阅读的方法。本课教学,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圈点概括,把书读薄;练习读中想象,积淀语感;练习自主写字,写中自省等等。学生始终在语文实践中历练能力,掌握规律,习得方法。
180. 三、人文影响致深远
181. 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亦可能是……。本节课,教师能努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部分用“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体的传统故事,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三个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三个儿子
一、揭示课题
1.今天呀,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3位小朋友,他们都是谁呢?(生接三个儿子)对,就是3个儿子,来,和老师一起读课题。(出示图片)(板书:三个儿子)
注意儿子是念轻声,再来一次。
2. 小朋友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呀?
① 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是啊,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② 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对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他们是谁呢?是哪三个儿子呢?
二、自读课文
(1)指导识字
1. 小朋友们可真会学习,这样一个小小的题目就能引发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现在啊,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到第104页,带着老师的要求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边读边想,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2. 老师看到一些小朋友已经读好了,那就再读一读课文,等等那些读的慢的同学,同时,在课文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2. 读好的同学坐端正,然后举手示意。
3. 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课文都读的特别熟练,那么课文都读熟练了,字词能读正确吗?(出示生字词)
生字词:聪明、嗓子、拎着
胳膊、晃荡、沉甸甸
停下、水桶
既聪明又有力气
4.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5. 课文中有很多轻声的词语,都能读正确吗?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其他同学
注意听,看看她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① 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试一试啊?
② 同学们相互读一读,要是都读对了,就奖励他一个大拇指,要是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③ 都会读了吗?下面啊,我们就再一起来试一试,准备好了吗?
(2)辨析字词
6. 咱们班的同学确实都非常的棒,字词都读正确了,课文中特别难读的轻声也读的非常准确,下面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些加红色的生字(出示生字卡)
① 嗯,你可真聪明,可以根据偏旁来记住它,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
② 我们班的同学确实很聪明,拥有这么多好办法记住生字词。老师有个小问题想请教大家,胳膊在哪啊?同学们拍一拍自己的胳膊,让老师看看到底在哪,
③ 在过去啊,“月字旁”也就是“肉月旁”,所以很多月字旁的字都是跟我们的什么有关系呢?(生接身体)是啊,很多“月字旁”的字都跟我们的身体有关系,那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或者日常生活里见过的,还有哪些字和月字旁的字是和我们的身体有关的呢(脸、脚、脑、肚、肝、肩、肾…)
7. 同学们可真能干,积累了那么多的字词,老师要像你们学习。
10. 我们已经认识了“胳膊”这个词语,那么,能不能把这两个字写正确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两个字。
11. 下面我们翻开书本,先在书上写一遍,练一遍。
① 我们写字啊,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漂亮。
② 我们慢慢写,不急,要把字写正确。
③ 写好的同学把笔放回笔袋,坐端正。
12. 下面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写的拿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啊?
① 是啊,这位小朋友的一些小错误,也是我们其他同学容易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
② 总体来说,这位同学写的还是很不错的,很整洁,也很端正,要是再注意下个别笔画就更好了。
③ 你写的非常认真,老师要夸奖你。
12. 小朋友的字写的非常好,课前啊我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有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3. 那么到底这三个儿子是怎样的呢?我们啊,现在就一起去认识他们吧,我们首先从他们的妈妈那里去了解一下吧。
三、学习课文1-8自然段
(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8自然段,用笔做一做记号)
找找文中妈妈向我们介绍她们的儿子的句子,划一划,做一做记号。
(1)指导朗读:第一位妈妈
16. 谁想来当一当其中的一位妈妈,向大家介绍她的儿子啊?(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
示句子)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7. 好的,你找到了这位妈妈,还有没有同学和这位同学找的是一样的?老师想问大家一
小问题,在平日里,你们的妈妈有夸奖过你们吗?他们夸奖你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
气和表情的啊?
① 妈妈们说到自己的孩子时总会特别的骄傲,你觉得该怎么当这位妈妈向大家介绍?
那就请你用骄傲的语气来向我们介绍下你的儿子吧。
18. 谁还想来当当这位妈妈?你想用怎么样的语气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儿子?(自豪)那你就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下你的孩子吧,老师很期待认识你的儿子呢。
19.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自豪啊?(谁也比不过他,你感觉怎么样,嗯,很了不起,最好的,那你能再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① 谁也比不过他的儿子,你们认为比不过儿子的什么啊?(生接聪明又有力气)(板书:聪明 有力气)
20.课文中是用什么样的词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呢?(既、、、又、、、)(出示句式)
A. 我的儿子既___又___,谁也比不过他。
老师想和你们分享一个小秘密,老师啊,最喜欢唱歌,跳舞,老师啊可以这么说
B.我既会_唱歌__,也会__。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多才多艺的,你们最擅长什么啊?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既…又…”来说说吗?
C.你能用“既、、、又、、、”说一句话吗?(下面啊,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
21. 嗯,请你说。
(2)指导朗读:第二位妈妈
22. 那么,课文中的第二位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呢?你来说。
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3. 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啊?(唱歌好听)
那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声音好听的啊?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① “好听极了”你能给它换个词,也让我感受儿子歌声的动听。(很、非常)
②“好嗓子” 什么样的声音会被称为好嗓子啊?(优美、动听、迷
人)(板书:好嗓子)
③ 让我妈再一起跟随这位妈妈,一起来夸夸这具有好嗓子的儿子吧!
(3)指导朗读:第三位妈妈
26. 不是说有三位妈妈吗?那还有一位妈妈呢?她也是这样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的吗?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7. 你们自己读读这位妈妈的话,读了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8. 你觉得妈妈是什么感受啊?说这句话是怎样的神态,怎样的语气的?(很平淡)
29. “有什么可说的”,你感觉到了什么,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板书:没有什么)
29. 你再来读读,读出这种平淡的感觉。我们一起来读读。
30. 下面啊,我们男生当第一位妈妈,女生当第二位妈妈,最后再一起当第三位妈妈,朗读的时候啊,要读出妈妈的感情来,准备好了吗?
(4)感受妈妈的辛苦
30. 同学们,三个妈妈一边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儿子,一边打水。现在她们要回家了(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7、8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用笔做一做记号。
32. “晃荡”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特别的爱劳动,你们打扫卫生时有端过水吗?端着水走路时,你发现这个水会怎样啊?对,这就叫“晃荡”,一不小心水就会怎样?(生接倒出来,满出来)
33. 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谁很重呢?
34. 这水实在是太重了,重的妈妈们一直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5. 是啊,这桶水太重了,妈妈拎得好累啊。你能把你的感受读进去吗?读出水的重,妈妈的累,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下,齐读。
36. 下面啊,我们来写写课文中需要我们书写的生字,我们在写字前要怎样啊?你来当当小老师,提醒下小朋友,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7. 这位小老师,可真不错,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说的很完整了。
38. 范写 “晃荡”,“晃”的日字头要写的扁扁的,下面是一个光,撇要写的舒展。“荡”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草字头要写的宽一点,盖住下面的汤字。
39. 下面同学们在课本中描一描,写一次就行,一会我们来展示一下。
40. 同学们,认为他写的怎么样,哪些地方写的好啊?你来当下小老师。
41. 在这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儿子,那么三个儿子看到在妈妈拎着很重的水辛苦的走着时,他们分别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4:《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 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认识“既、嗓、拎、桶、晃、甸”6个生字,学会“拎、桶、停、聪、甸、胳膊、晃荡”9个生字,学会“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式。
⒉ 通过“分角色朗读、指导读、评价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第三个儿子的孝顺,懂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为父母分忧。
⒊ 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水之重,体会儿子此时的举动正是妈妈最渴望的。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儿子,妈妈们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出了水桶的重?(出示第8自然段)
2. 你仿佛听到什么?(水晃荡声、妈妈说话的声音以及妈妈的喘息声)
妈妈们在说什么呀?(好累啊,谁能帮帮我们就好了)你能读出妈妈的心声吗?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
1、是呀,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向我们走来,他们的儿子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PPT出示阅读要求)
①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②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用笔做一做记号。
2. 交流反馈:你看到了什么?(PPT出示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① 相机出示句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② 学习句式:一个…一个…另一个;用这个句式说说话。
3. 梳理学生的问题,引出核心问题: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会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看到的到底是哪个儿子呢?(PPT出示)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板书:一个儿子?)
三、精读课文,感受孝顺
1. 重点研读第三个儿子:
① 你喜欢哪个孩子?说说原因(学生交流,PPT出示对比句子)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板书:聪明、有力气)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板书:好嗓子)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板书:没有什么)
② 出示对比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另一个孩子走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提着走了。
2. 当你跑到妈妈面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3. 展开想象,看到儿子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这时,三位妈妈又会说些什么?
5 . 联系实际,说说你觉得这个儿子除了帮妈妈拎水外,他平日里还会帮妈妈做些什么?
6. 课文学到这里,你一定知道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吧?指名说。(PPT出示句子)(板书:孝顺),齐读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四、拓展延伸
口语交际:你想对另外两个孩子说什么?(可以只选其中一个说)
思考--同桌交流--指名说
五、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好嗓子
没有什么--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5:二年级《三个儿子》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三个儿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 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
②、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读表现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见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4、质疑:三位妈妈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可以去读一读课文的(由学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学习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完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
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
(老师觉得你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孩子的表现,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说三个,那就太了不起了!)
(设计的目的: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质疑: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你认为他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呢?为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人人都认为应该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可一个孩子却发表了他不一样的观点:一桶水连妈妈都提的腰酸悲痛,儿子怎么能提得动呢?我觉得另外两个孩子也表现很好,他们想通过自己精彩的'表演,让妈妈忘记疲劳。)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备课的时候虽也想到,可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也能往这方面去想。)
六.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吴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七.拓展内容,课外延伸
1.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谈谈感受。(由于时间不允许,未交流)
2.总结:课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很多的启发。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时,铃声响了。)
篇6:《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者简介:
赖丽央,女,1975年9月出生,云霄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县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市《中华经典诵读》三等奖。
指导老师:吴志强 庄少鹃 朱淑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三个儿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生字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分段轮读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手操游戏,唱歌)
一、谈话导入,巩固识字
1.真诚地表扬,导入新课
2.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
3.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 ”划出来。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话,指名读
3.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2)进入角色,感情朗读
品读一:第一个妈妈的话。
a、指名扮演角色读,听听她怎么夸自己的孩子。
b、评价
c、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二:第二个妈妈的话。
挑战读,评价,指名演读
品读三:第三个妈妈的话
a、指名读,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b、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c、小结方法
(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4、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用“ 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1)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2)说话训练: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说一段话。
5.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课件播放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晃荡”(田字格)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3.生练写,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23、三 个 儿 子
贴图 贴图 贴图 孝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敬
? ? (好儿子) 父
母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
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一、细读文本,读中领悟。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而我校的研究课题“阅读教学的语文本色研究”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要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我在设计此课时,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空间,以指名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仔细地揣摩。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之中,设身处地地读,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妈妈,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并对学生进行采访之类的形式,挖掘学生内心的交流,让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此外,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帮助妈妈分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从而弄清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二、语言训练,悄然无痕
作为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三个儿子不同做法之后,我安排了一次说话训练: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让学生能通过课文相关段落的学习之后,及时进行口语训练。对低段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习上一个难点。如何突破?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部分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提供了“借助教辅说话表达”的机会,之后再进行引导,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说话,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实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这种段式的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让学生进行
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感悟明理,升华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是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孝敬父母”,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之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该怎么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由于对文本内容有了很深的理解,有了感悟,再加上贴近生活,学生往往就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从而于无形中升华了本课的主题,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来颂读《三字经》,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颂读中更深地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所颂扬的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课文(见下节课)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7:《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者简介
张爱珠平和县育英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正如太阳哺育花儿一样,张老师二十年如一日,悉心钻研语文教学。张老师以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轻松而童趣的教学态度,扎实而智慧的教学功底,辛勤地耕耘在育英小学这片肥沃的净土上。她以“情趣交融,灵性创新”的独特教学魅力,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教育教学成果,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喜欢、社会的肯定。
任教以来,张老师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还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多篇论文在县教育论文评选中均获一等奖。张老师勇于承担重担,创新教学,多次参加县级公开课教学比赛,磨砺自己,把自己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熔炉里,深受领导肯定,同行的好评,成为育英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在、均被评为县“十佳优秀青年教师”;被评为县“女教职工标兵”;被评为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3、《三个儿子》。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四、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识记记形,规范生字书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六、教学准备:
词语课件、句子课件、图片、水桶。
七、教学课时: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师生谈话
2、揭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读通课文
1、出示词语课件,齐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组分段读通课文
4、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语言,自读自悟
1、课件出示老爷爷的话
2、找出妈妈的话(品读)
3、找出三个儿子的表现(品读)
4、谈话讨论:你最欣赏哪个儿子?
5、挖掘老爷爷说的话(品读)
6、课堂小练笔
(四)再现课文情境,弹性表演(为第二课时铺垫)
(五)课外延伸,诵读《三字经》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2、口头组词
(二)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合作表演
(三)写字
1、出示会写卡片,观察结构
2、指导书写,学生仿写
3、开花组词
(四)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积累运用
1、读后说练习
2、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3、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说。
(五)总结实践
实践活动:从现在做起,时刻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多为长辈做事,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日记里,让爱心日记伴你成长。
九、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第二课时板书
23、三个儿子 23、三个儿子
写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拎 桶 停 聪 甸
胳 膊 晃 荡
十、设计说明: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
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在课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假如那是你的妈妈,提着那么重的水,你会怎样说?怎么做?并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情境表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时而扮演妈妈,时而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最欣赏哪个孩子?和老爷爷的看法相同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并插入小练笔,以诵读《三字经》结束课程,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愿,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十一、课文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另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8: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户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
三、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四、教学时数:2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篇文章很奇怪,明明写了三个儿子的事情,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老爷爷并不是盲人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23课《三个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板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
1、课件朗读,边听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3、指名分段读文,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他看到的是哪个儿子?)
三、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老师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四、读文练句。
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1、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
五、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请观察第一排三个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生词。
2、进行你说我猜字谜游戏。
二、问题导入,朗读感悟
1、大家把课文读了几遍了,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人物吗?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明明三个儿子,硬说只有一个儿子的人是谁?
师:三个妈妈没有这样说,三个儿子也没有这样说,唯独他这样说,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老爷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2、3、6段,练读三个妈妈的话,看下面的空格里加个什么样的词语恰当,再试着读一读。
1)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另一个妈妈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重点读“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句子。
4、师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们也能读出水“重”吗?能听出水很“重”吗?注意读好“沉甸甸”。
师:这些儿子后来的表现怎么样呢?以读回答,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三、分角色朗读,演故事。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汇报,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再读课文,你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儿子说:“ ”
2)对第三个儿子说:“ ”
2、读完了课文,你想对三个妈妈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妈妈说:“ ”
2)地第三个妈妈说“ ”
3、对老爷爷说“ ”
4、你属于第几个儿子呢?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
5、把自己说得最精彩的一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会唱歌曲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会翻跟斗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不会唱、翻会主动帮妈妈提水
篇9: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喜欢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唐老师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疼爱我们的好妈妈,妈妈是最最爱我们的,那你们爱妈妈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为妈妈做过哪些事情呢?
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有三个儿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他们是不是好孩子呢?板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观看视频《三个儿子》,想想主要讲了谁?
2、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3、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读生字;读词语;玩游戏。
三、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同学们读生字读得特别棒,我相信大家读课文就更棒了。我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同学们读课文了,文中有几个儿子呢?(三个)
可是,在文中的最后,老爷爷却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2、请全班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三个妈妈边打水,边聊天呢。她们聊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读第2到第6自然段,用直线画出三个妈妈说话的内容。
①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这位妈妈夸她儿子既又。那你能用“既又”说话吗?
(2)是啊!你真是既聪明又能干!课文中的妈妈说她儿子――(引)既聪明又有力气,这时候她想:。那该怎么读呢?
(3)指导朗读。(自豪地说、神气地说……)
②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你读出了什么?(如:这位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为儿子有一副好嗓子而感到骄傲)
(2)指导朗读。
两个妈妈都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正高兴的时候,她们发现第三个妈妈在一旁沉默不语,什么也没说,便问:“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教师顺势问学生)
学生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③第三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位妈妈觉得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语气应该是很平淡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妈妈的话。
四、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教师过渡:三个妈妈各自讲了自己的儿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妈妈们手上的是怎样的一桶水呀?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你感受到什么?
(水重。)你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水很重?(沉甸甸)还能感受妈妈们很累。
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
交流:直晃荡(做做动作)、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2)那谁能把这水的重,把妈妈的累读出来。(一边演一边读)
(3)是呀,真是太累了,此时此刻妈妈们多么希望D―(教师引说)
学生接说……
过渡:是的,三个儿子都来了。那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来了,他――学生接说:“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那会唱歌的孩子也来了,他――(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只有那个妈妈说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4)孩子们,这就是妈妈们的三个儿子。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三个儿子的表现吗?
句式训练:一个-----------一个-----------另一个-------------
一只……一只……另一只……
(5)同学们,故事中的三个儿子我们都看到了,可奇怪的是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出示)
老爷爷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孩子?为什么?
(6)那么现在你是否还认为这个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7)是啊!这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呀!孝敬是美德,这就是他特别的地方。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孩子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父母亲真正的儿女。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水都有了,水桶是没你们提的了,那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敬他们呢?
学生交流。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吧,那就赶快拿上笔,在这张“好孩子”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声吧!也可以写写你准备为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今天回家就送给爸爸妈妈。
3、光说说写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还要付诸于行动上,所以我倡导大家: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
篇10: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识字,发现汉字的规律,渗透学法引领,让学生习得方法去识字、记字。
2、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的教学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注重从语言文字入手,加强基础训练,采用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让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字词,渗透一些识记汉字的基本规律。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三个***不同语气,培养学生朗读的乐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字词,渗透一些识记汉字的基本规律。
难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
教学主线:
以三个妈妈心目中不同的儿子形象为切入点,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的方法,记字的'规律,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篇11: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学生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抓住关键内容,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读自悟,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让学生读书、讨论,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理解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3、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妈妈对儿子的爱。
2、理解老爷爷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叫《游子吟》,哪位同学愿意背一遍给大家听?(请一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古传颂的古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学生齐答)。
3、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妈妈和她们的三个儿子,让我们看一看妈妈对儿子又是一份怎样的爱。
4、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读中学,读中悟。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文中的三位妈妈,她们眼中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马上翻开书本,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用心感受一下。(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2、再读课文,提高认知。
(1)怎样能把妈妈的话读得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师范读)
(2)刚才听了老师读课文,感觉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相同吗?
学生自由说后,师小结:第一、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最后一个妈妈说话时是比较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3)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自由练习再读文。
3、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2)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师随机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眼中最出色的一个人,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的洋洋得意。但是……)
(3)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请个别学生以平淡的语气读一读,师随机指导朗读。
(4)刚才大家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三位妈妈的话。在三个妈妈的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示:(生汇报)
一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
一个唱歌好听的儿子
另一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
(三)探究课文,明确中心
1、质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3个)可老爷爷却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什么事?
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反复读)
(1)你想说什么?
(2)你猜想一下妈妈们此时心里会想什么?
(3)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妈妈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2、但是文中的三个儿子看见“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同桌间一起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汇报:一个的儿子
一个的儿子
另一个的儿子
3、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时,你觉得当时他正想着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说吗?
4、此刻,你又有什么话想对第一、二个儿子说吗?
5、所以,老爷爷说(生齐读:“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一生答:第三个儿子)
因为这是一个的儿子(请个别学生说)
6、小结:一个懂得孝顺、体贴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
我们也是一样,只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孝顺、体贴自己妈妈,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一个好孩子吗?
7、你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吗?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三字经里也有“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只有懂得妈妈的需要,懂得爱自己的妈妈,体贴自己父母的才是好孩子。从古到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2、鼓励阅读。
示两篇小故事:
《卧冰求鲤》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扇把温席》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读后有何想法?相互交流,深化“孝顺”这一主题。
(五)作业布置
在临近的母亲节,为妈妈设计一张心意卡,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进里面。
篇12: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二十三课《三个儿子》。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扬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长的儿子却能帮妈妈干活,他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说文章内容,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让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字词,渗透一些识记汉字的基本规律。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三个妈妈不同语气,培养学生朗读的乐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因此,可以让学生感悟课文以后,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时,要注意感情朗读。用自豪的语气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感受母亲无私无我的爱。用平稳的语气读第三位妈妈的话,表现她平和的心态。让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字词,渗透一些识记汉字的基本规律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设计主线:以三个妈妈心目中不同的儿子形象为切入点,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的方法,记字的规律,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设计理念
1、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识字,发现汉字的规律,渗透学法引领,让学生习得方法去识字、记字。
2、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的教学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注重从语言文字入手,加强基础训练,采用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感受和体验,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
流程预设
第一环节是谈话导入。接下来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字词,渗透识记汉字的基本规律。第三环节是自读自悟学习课文。先自由朗读,让学生划出三个妈妈介绍自己儿子的句子。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这要体现学习主动性,独立完成,注意阅读与思考的结合,这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指导同学要读好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前面两个妈妈夸自己的儿子语气充满自豪感。
②第三个妈妈的语气很谦虚。
再结合小练笔学生学习运用简单的并列句的写法。第四环节是总结环节,并为下节课学习设疑:为什么老爷爷却说是只看见一个儿子?第五环节字词巩固,分类积累。
篇1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7―13小节,能体会水重,母亲提水的辛苦。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有感情情朗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巩固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老爷爷话的含义,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FLASH动画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一、课前谈话,回读妈妈的话。
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在家里帮父母做过事情吗?你都帮父母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师:你们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师:可以上课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到6小节,知道了在井边打水的三位妈妈对三个儿子的评价。
课件出示句子: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板书:力气大)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嗓子好)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没什么)
二、学习课文7―13小节,体会水的沉,妈妈的辛苦
过渡:在妈妈的心中,儿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妈妈谈到了三个儿子。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几个儿子,可是这位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句子)
师:读了老爷爷的话,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明明是三个儿子,怎么只有一个儿子呢?在再读读老爷爷的话
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使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7―13小节,认真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
▲预设学习重点段:出示: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们小组读懂了三个妈妈拎的水桶很重。我给大家读一读: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觉得他没有读出水很重的样子,我能读得比他好。(此名学生朗读)
师:通过他的读,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能通过读,让别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吗?
(学生齐读此段)
▲听老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1)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2)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3)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三、学习三个孩子的表现,呼应前面的表扬,质疑升华
师:而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看图,先看孩子看图自由说,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
从课文中找找,并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看图分别说,出示句子
1、板书:翻跟头回读夸奖的话
2、板书:唱歌
3、板书:拎水桶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位妈妈吗?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他真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吗?看了这个孩子的做法,
师:此时此刻,你是这位妈妈,再谈论孩子时,会说什么?(板书: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边,你觉得谁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几个儿子?
这一切老爷爷看在了眼里,怪不得他说―――――
他看到的是哪一个?看到了是什么?为什么?
生:因为其他两个儿子只顾表现自己,只有这个儿子帮妈妈。
生:只有第三个儿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板书:真正的儿子)
怪不得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一个真正的儿子。(板书:一个真正的儿子)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语气不同。
四、齐读全文,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做?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篇14: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板题)
2、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三个儿子?(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边上的老爷爷也说话了,一起来看他说了什么?(出示老爷爷的话)
4、咦,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相信大家学完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三、研读文本
1、(指课题)一起再读课题。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2、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上话检查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指名读。
前两句读出骄傲、自豪、得意、神气的语气。指导神态、动作。第三句读出平和、谦虚的语气。分角色读
4、转眼间,三位妈妈打好了水,开始往回走,从井边到家可真远!她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为什么?指名说
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提的这桶水吧!(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直晃荡、走走停停、痛、酸)
“晃荡”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辛苦)你试着读一读。老师范读,请大家认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停地捶背、气喘吁吁、水的晃荡声)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再次体会妈妈的累。齐读。赛读。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妈妈的那份浓浓的爱,假如这三个妈妈中有你的妈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是呀,妈妈最需要你们的帮助)
四、角色互换,回报母爱
1、文中的三个儿子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9―11自然段,用“~”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
2、指名交流,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3、那文中的哪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桶水是“沉甸甸”的?指名读。
4、面对这沉甸甸的一桶水,你最欣赏哪个孩子的做法?
5、第三个孩子是怎样帮的?谁再来读?老师把跑改为走,你们觉得怎样?(出示句子)从跑字感受到什么?这么重一桶水妈妈都提得这么辛苦而他却二话不说提着就走了,此时他心里面想什么?(帮妈妈,孝顺,分忧)
6、大家说得很好,原来对于老爷爷来说(出示)只有孝顺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从大家的话中,老师听到一个共同的心声: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篇15:《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 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 “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 “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 “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1)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2)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4)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 学习课文第七到十一自然段
过渡: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指名表演读。
(3)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3)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4)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3. 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教师示范读
(2)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指名回答(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4)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4. 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将课后的练习说话穿插到学习课文之中,并结合儿童的特点采用动画,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突破课文难点时,我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孩子感受妈妈在提水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从而引导孩子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学生讨论理解“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一思想后,再将主题思想升华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篇16: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三个儿子》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生字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分段轮读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手操游戏,唱歌)
一、谈话导入,巩固识字
1.真诚地表扬,导入新课
2.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
3.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话,指名读
3.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2)进入角色,感情朗读
品读一:第一个妈妈的话。
a、指名扮演角色读,听听她怎么夸自己的孩子。
b、评价
c、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二:第二个妈妈的话。
挑战读,评价,指名演读
品读三:第三个妈妈的话
a、指名读,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b、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c、小结方法
(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4、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用“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1)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2)说话训练: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段话。
5.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课件播放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晃荡”(田字格)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3.生练写,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贴图贴图贴图孝
翻跟头唱歌提水敬
(好儿子)父母
教者简介:
赖丽央,女,1975年9月出生,云霄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县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市《中华经典诵读》三等奖。
★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二年级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共16篇)】相关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卡 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023-10-23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21
人教版七年级作文教学设计2022-10-08
高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05-17
《出塞》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2023-08-0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2023-11-23
钓鱼的启示 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023-09-2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022-12-24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05-13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教学设计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