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4-04-22 07:16:43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共17篇)由网友“youyoueleven”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识字教学方案设计,欢迎阅读与借鉴!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

篇1:识字教学方案设计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通过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模仿课文的“动宾词组”说说校园生活, 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词句意思,感悟词语的准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谁能来说说你在课间都玩了些什么游戏呢?(指名说,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活动概括成动宾形式的三字词组。)哇,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呀!那你最喜欢哪项活动呢?(用“我最喜欢 。”说话)

(说话由词到句)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有趣的课外活动,想看一看吗?那可要看仔细了。(逐一出示图片,在学生说后,出示词组,指导学生在第一次认读时,将字音读正确。形式可以多样)

A.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说(练书法)你把“练”字的前鼻音读得很准,大家跟他读(练书法)

B.哇,这么多人蹲在地上干什么呢?你说(画图画)

c.这两位小朋友是在……一起说(下象棋),好把这个生字拼一拼再读qi棋下象棋

d.这小女孩可了不起了,他是在……你说(弹钢琴)这三个字可不好读了,自己先拼一拼,读一读(生练读)我们一起读

e.这个小男生正在……你说(拉二胡)大家跟他读:拉二胡

f.看这小女孩的服装我们就知道那是在……你说(唱京戏)大家一起读:唱京戏

g.这两位小朋友一个拿着花一个拿着铲子挖坑,他们是在干什么呢?(栽花草)这个“栽”是“种”的意思,他是前鼻音,我们来拼一拼,读一读。

h.这幅图又是向我们介绍什么有趣的活动呢?你说(养金鱼)把“养”字的后鼻音读准来yang养 养金鱼

i.这群大哥哥再老师的指导下正在……一起说(做航模)航字的后鼻音读得很好,老师想再听一遍,读

j.这位小朋友正在专心的……你说(学电脑)呢

K.这两位小朋友又是在干什么呢?你说(观天气)“观”字的前鼻音读好guan观 观天气。

[设计意图:看图即说话,看图即认字、学词,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语文。]

3.小朋友们,把这么多有趣的活动放在一起,编成一首儿歌,会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了,想读一读吗?那可要看清楚老师的要求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打开书本22页,自由读。

要求:(1)遇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课文下面的“苹果”帮忙或请教同学与老师。

(2)遇上不懂的地方,先打个“?”。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师及时正音)

现在老师要请4个小朋友来读课文,每人读一行。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听他们有没有把课文读正确。

(2)自己读了课文,也听别人读了。那有哪些活动你是不太清楚的'呢?(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源于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低段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老师也要明白一点,“好学也,不求甚解。”初解其义则可,不用讲得十分深入。但是,为人师,必须得知道这一切的来历。]

(3)识记生字。

看到小朋友们这么会思考,学得这么认真,词语宝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了,欢迎他们吗?那赶快去认识认识他们吧!

① 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他们的名字你们都会叫了,那你有什么好办法牢牢记住这些红色的生字宝宝呢?(指导学生表达的完整性)

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后,词语宝宝可高兴了,他们正想和你们玩“抢读”游戏呢。想玩吗?那要听清楚游戏规则了:当词语宝宝出现时,哪个认识它的小朋友手举得最快,老师就请他读。

小朋友真能干,把所有的词语宝宝都记牢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带你们到丰收的果园里去摘苹果。准备好了吗?

我们高高兴兴地穿过田野,走过山岗,来到了美丽的果园,(出示图)瞧,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它们正咧开嘴等你们摘呢!

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把这个苹果摘下来?

②摘苹果。(方式要多样)

小朋友们,生字宝宝离开了家,藏在苹果树上都被你们找到了,这回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他吗?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4)齐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发现规律:

1.能将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真了不起。那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呢?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些词语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完成这道题之后,你们就一定能发现。

(1)练习(示填空题)

( )二胡 ( )钢琴 ( )电脑 ( )天气

( )鸽子 ( )京戏 ( )花草 ( )象棋

(2)现在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提示:( )里填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指导把动词读大声一点)

2.指导趣味读,读出诗的节奏。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1)X X X X X X X X X

(2)X X X X X X X X X

小朋友们把课文读得这么棒,那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你们能不能也读出他的节奏呢?

3.出示拓展儿歌:

下象棋,练书法,画图画,比比谁的本领大;

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走进文艺小天地;

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发现自然小秘密;

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从小立志学科技。

(生字用红色的字体标出)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4.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远不止这些,你也能模仿课文中词语的形式来说一说其他活动吗?。(打篮球、擦黑板、摆桌子、踢足球、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升国旗、踩草坪……)

(1)比如说,出示:

( )篮球 ( )黑板

( )积木 ( )国旗

(2)你还能照样子说几个吗?

学了这么多词语,在生活中你能用上吗?我们来试试

5.出示句式练习:

下课了,校园里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可是,我最喜欢 。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识字2中不仅课文读起来有趣,生字也特别的有趣,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篆书“琴”猜猜这是什么字?

2.介绍“琴”字的演变过程

3.出示“养”的古文,猜一猜

4.介绍“养”的演变过程即意思

小结: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的汉字,她最早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人们称为甲骨文,她不仅表示一个字的读音,从它的字形上我们还可以猜出他的意思,而且它的演变过程非常的有意思,如果你们能去研究每个字的演变过程会发现其中的很多奥秘。

5.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两个字送回田字格家中

6.范写生字“琴”和“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出示课后“读读说说”题,先读,后再指名扩词。(可以开火车就一个字组词,亦可自由选择字进行组词。)

3.指名读课文,让会背诵的同学进行展示。

二、指导书写:

1.观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清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比较:

(1)差异比较:在比较中探究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差异。如,“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并且都是左窄右宽。不同的是:“棋、弹”,左右一样高;“钢”,左高右低下对齐;“观”,左短右长。

(2)优劣比较:在优劣字的比较中,把握字的结构的密与疏,笔画的收与放,使学生受到审美训练。如,“琴、养”中间的撇、捺要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老师可出示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防患于未然。

3.分析:

字的结构、笔画特殊,学生把握有困难时,老师可帮助分析,示范指导。如“琴”字,上下紧凑,中间舒展,撇与捺是整个字的灵魂,书写时既要注意笔画的舒展,又要注意组合时撇尾低,捺脚高。

4.实践:

仔细领会,悉心模仿,激励评价。将写得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

三、完成课堂作业:

1.自由完成作业

2.重点指导第五题,写后,让学生背一背。

板书设计:

下象棋 练书法 画图画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篇2:《识字8》教学方案设计

《识字8》教学方案设计

课前透视

本课由两组四字词语组成。一组反映的是古代神话,另一组是现代科技。通过鲜明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这八个词语,既让学生识字,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各个词语的意思虽然独立,但读起来能使人感到韵律美。教学时,除重点抓好识字、写字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到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受到爱科学的教育影响。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讲故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神话故事,你们喜欢听吗?(教师讲古代神话故事),我们的课文里还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故事,你们愿意学吗?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用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引入课题,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汇报资料:课前我们都收集了许多神话故事,还找了许多关于现代科技方面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训练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

对话平台

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问题?你知道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运载火箭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高科技成果吗?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在读中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联系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3、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会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将学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激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话,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字卡,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生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识字活动高效。

熟读

1、比赛读、个别读、齐读。(内容包括八个词语和“我会读”中的两句话。)

(熟读成诵,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2、用“……也……”说话。

交流

1、小组内互相讲述四个神话故事,每组推选一个“故事大王”上台讲述,并领读所讲述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卫星、飞船、火箭等图片。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较

1、引导学生将传说和现代科技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挖掘学生个性体验,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实践

课后请学生从八个词语中选择一个画一幅画,并写上词语。

(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篇3:识字一对韵歌教学方案设计

识字一对韵歌教学方案设计

识字一 对韵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同,我们可以乍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助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3、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过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互相考一考。

(2)说说你画了哪些生字,大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出来。

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出示词语:晨雾

学生读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山栏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词美不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认读下面的生词。

白菜 红椒 蒜苗 红薯 豆芽 李子

让学生读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让让学生读这一小节。

4、巩固识字。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字和词。

5、作业。

把这些字认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2、会写8个字。

二、教学重点

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把字写美观。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3、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篇4:教学参考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在现实中,学生对这些活动并不陌生,也多多少少接触过,只是他们平时玩得更多的却是追逐打闹等一些危险的游戏。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欣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而点燃感受美,创造美的激情,逐步健康课间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篇5:教学参考方案设计

一、看图识字,欣赏美

1、学习“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

⑴看图,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练书法)

⑵看图介绍中国灿烂的书法文化。

⑶读“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其实,图画、象棋的世界更是千变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⑷扩词法学习生字“棋”。

2、学习“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⑴欣赏音乐:

书法是舞动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书法,让我们静静欣赏钢琴曲──《一分钟圆舞曲》吧。

播放《赛马》。听,这又是什么音乐?(这是著名的二胡曲《赛马》,仅有的两根弦,却能幻变出如此扣人心弦的旋律。)

京戏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歌剧,请听《智取威虎山》。

⑵读“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用我们的朗读把美妙的音乐读出来吧!

⑶学习生字:

学习“弹”、“钢”、“琴”、“胡”、“戏”。

3、学习其他两部分:

亲近大自然,学习科技的.活动也非常有趣,非常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一学吧!

二、朗读课文,体验美

1、不同形式读准课文:

各种对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伙伴对读。

加上提示句读。

比比谁的本领大,下象棋,练书法,画图画;

畅游文艺小天地,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

探索自然小秘密,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

从小立志学科技,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

兴趣广泛展才艺,爱生活,讲科学,求创意。

2、不同节奏读美课文:

根据和的不同节奏读美课文。

3、不同乐器伴奏读出高潮。

利用学生手边的铅笔、铅笔盒、杯子、自制的小音乐盒伴奏一起来读。

三、实践活动,创造美

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让我们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1、说:

在这些活动中,你会什么呢?说说让你感到快乐的事。

2、演:

特长展示。把你会的给同学们演一下吧!

3、小结:

这些课外活动是如此好玩、有趣、让人快乐,课间时,让我们一起互相学,互相玩,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吧!

四、学写生字,创造美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练写字吧!

1、学写生字。

2、复习字词。

篇6: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精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投影: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于成都。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出版20种。

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

1、感情真挚而深厚。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

三、反复诵读,感知诗歌

1、学生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2、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4、学生集体朗读。

四、合作探究,解读诗歌1~7节内容

方式一:四人一组合作,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

方式二:

1、学生个别朗读1~7节,教师出示思考题:

⑴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⑵ 第2节诗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⑶ 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

⑷ 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⑸ 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

⑹ 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⑺ 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2、学生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小结:诗歌的2、3两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

五、话说理想,拓展延伸

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教师示例: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理想是十字道口那路标醒目的手臂。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火种熊熊的烈焰。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 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 )

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坚强者

2、诗中的空缺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

A、风掠过 B、水蚀过 C、刀砍过 D、雕刻过

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孤独者的形象 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

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D、中华民族的形象

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 )

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

C、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砺不能成名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七、布置作业

1、朗读体会诗作8~12节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做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作业,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阅读习惯

请学生在班上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展示制作精美的卡片,引导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阅读习惯。

二、分析、解读诗歌的8~12节

方式一:四人一组合作,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

方式二:

1、学生个别朗读8~12节,教师出示思考题:

⑴ 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⑵ 第9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

⑶ 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⑷ 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⑸ 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小结:诗歌8、9、10、11节大意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可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2、学生集体诵读全诗。

3、仿照例句,完成句子。

例1: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完成:小康的年代里,理想是 ;和平的年代里,理想是 。

例2: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完成:时间既是 ,时间又是 。

三、对比延伸

请学生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找出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教师明确: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发了理想的意义。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四、课堂练习

投影:

阅读诗歌《母亲对儿子说》,完成题目:

母亲对儿子说喔,孩子,我要告诉你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它上面有钉子有碎片有裂板那儿的地上没有地毯──是光秃秃的但是所有的时刻我都在向上攀登在到达楼梯平台前要绕过许多拐角有时在黑暗中摸索那儿没有一丝光线孩子,你千万不要后退不要因为前面有艰险便停步不前现在你不要跌落下去因为我还前进,宝贝我还在攀登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思考:这首诗意在表现 ,作者以母亲细致地讲述 为表现形式,告诉我们 的道理。

【参考答案】

母亲对儿子即将踏上人生旅途的关照

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生活充满艰辛和困苦,要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滞不前

五、课堂小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举凡那些历史上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无不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正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鹏程壮志而发奋攻读,终有所作为。

恰如诗中所言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愿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

六、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篇7:浅谈识字教学

浅谈识字教学

一、对识字教学现状的思考。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阶段的一个重点。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行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副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所以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那么识字教学的现状怎么样呢?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的字又差,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在识字领域不断探索,先后形成了以“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为代表的诸多教学流派。集中识字法注重汉字字形的生成性特征,引导学生把汉字归类识记,其培养的主要是学生对字形的类比推理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分散识字法”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但是他却不能解决字形是识字教学难点这一实际问题。而其他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法,或是突出了分散识字的字义联系特征,或是突出了集中识字的'汉字生成性特征,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统一两者在形式上的不一致。因此,建构科学的识字体系,把二者统一在一个学习机智之下,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要实现二者的整合,最大的障碍就是小语教材有关字词教学内容的编排缺乏合理性,对小学生的识字规律考虑不周

新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之配套的新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识字教学编排体系,也把我们带进了识字教学的一个新天地。二、编写体例以及教学建议

综观我们苏教版已发行的一到三册实验版教材的识字写字内容,除了随课文安排的识字以外,还专门编排了以下几种识字形式:

1、认一认。2、词串识字。3、转盘识字4、形声字归类识5、看图会意识字字。下面我想结合每一部分的识字内容的编排特点,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建议:

(一)、关于认一认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翻开我们的第一册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教材相机安排了识记一部分汉字的内容,教材把他命名为“认一认”。第一课的认一认出现在汉语拼音第二课iuv以后,内容是: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市田土。翻开书本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课分为三部分展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所指称的实物图,然后是表示该字读音的音节,最后是与音节相对应的汉字。这样的编排就使音形意巧妙地整合为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孩子们建立了文字与相对应事物之间的联系。教过低年级的老师会发现,在认一认中出现的汉字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学生只要把文字与图画挂起钩来,就能凭借日常生活对这些事物的认识,轻而易举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把握他的意思。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辙合韵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不要孤立的进行严格的识字教学。

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音节、文字三者之间的联系,体会到自主识字的快乐。

3、充分利用课本最后“生字表1”,通过对该表的综合诵读练习,把前面分散认读的汉字进行整合,以强化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二)、关于“词串识字”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词串识字”是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

[1] [2]

篇8:识字教学

关于识字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传统的低年级生字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然后教师对字音、字形的难点进行指点,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而长期进行如此教学,便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识记效果也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采用趣味教学识字法。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因此,如何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成了关键的问题。

一次,在教学“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正用红粉笔写了“人”字,用百粉笔写了“大”字和“个”字时,一个学生突然叫了起来:“‘大’和‘个’和‘人’不一样,‘大’的一撇变长了,‘个’的.一撇变短了。虽说这个同学没遵守课堂纪律,但他的发现却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从那以后,我在教学生字的时候都会先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观察:(1)你有什么新发现?(2)它们有什么异同?

例如:

(1)‘早’字:同学们会说:“它是一个‘日’字和一个‘十’字组成的。”

(2)比较‘伞’字和‘平’字:同学们会说:“‘平’字就是把‘人字头’换成了一横。”……

在这一学期中我发现,“编口诀”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较快的掌握一些较难的字。

例如:

朋:两个月亮交朋友。

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

树:村里树木对对齐。

坐:左右各一人,土字在中间。

……

在教学中,我不仅自己编口诀教给学生,有时还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自己编口诀,这样识字就不再是一件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

[1] [2]

篇9:识字教学

关于识字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传统的低年级生字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然后教师对字音、字形的难点进行指点,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而长期进行如此教学,便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识记效果也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采用趣味教学识字法。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因此,如何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成了关键的问题。

一次,在教学“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正用红粉笔写了“人”字,用百粉笔写了“大”字和“个”字时,一个学生突然叫了起来:“‘大’和‘个’和‘人’不一样,‘大’的一撇变长了,‘个’的一撇变短了。虽说这个同学没遵守课堂纪律,但他的发现却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从那以后,我在教学生字的时候都会先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观察:(1)你有什么新发现?(2)它们有什么异同?

例如:

(1)‘早’字:同学们会说:“它是一个‘日’字和一个‘十’字组成的。”

(2)比较‘伞’字和‘平’字:同学们会说:“‘平’字就是把‘人字头’换成了一横。”……

在这一学期中我发现,“编口诀”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较快的掌握一些较难的字。

例如:

朋:两个月亮交朋友。

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

树:村里树木对对齐。

坐:左右各一人,土字在中间。

……

在教学中,我不仅自己编口诀教给学生,有时还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自己编口诀,这样识字就不再是一件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

二、引导学生自制生字卡。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老师制作生字卡,如果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⒈课前试制生字卡。

在学生第一次自制生字卡之前,先出示老师制作的生字卡请同学们观察,再讲清制作生字卡的'要求,最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生字卡。

要求:

⑴生字卡片大小一致。

⑵在生字卡正面的中间画上四线格和田字格,写好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⑶在生字卡背面的上半部分写上生字的笔顺,在下半部分写上用生字组的词。

⑷书写要工整。`

2、课前说说生字卡。

在教学生字之前,请同学说一说自制生字卡的内容。

要求:

⑴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⑵说一说字的笔顺和笔画数;

⑶组词。

⒊完善生字卡。

在课后要求学生修改、补充生字卡上的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或重做生字卡。

在自制生字卡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念、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这样,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轻松。

总之,识字教学不能孤立的进行,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篇10:浅谈识字教学

浅谈识字教学

一、对识字教学现状的思考。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行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副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所以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那么识字教学的现状怎么样呢?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的字又差,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在识字领域不断探索,先后形成了以“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为代表的诸多教学流派。集中识字法注重汉字字形的生成性特征,引导学生把汉字归类识记,其培养的主要是学生对字形的类比推理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其他能力的培养。“分散识字法”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但是他却不能解决字形是识字教学难点这一实际问题。而其他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法,或是突出了分散识字的字义联系特征,或是突出了集中识字的汉字生成性特征,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统一两者在形式上的不一致。因此,建构科学的识字体系,把二者统一在一个学习机智之下,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要实现二者的整合,最大的障碍就是小语教材有关字词教学内容的编排缺乏合理性,对小学生的识字规律考虑不周

新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之配套的新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识字教学编排体系,也把我们带进了识字教学的一个新天地。二、编写体例以及教学建议

综观我们苏教版已发行的一到三册实验版教材的识字写字内容,除了随课文安排的识字以外,还专门编排了以下几种识字形式:

1、认一认。2、词串识字。3、转盘识字4、形声字归类识5、看图会意识字字。下面我想结合每一部分的识字内容的编排特点,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建议:

(一)、关于认一认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翻开我们的第一册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教材相机安排了识记一部分汉字的内容,教材把他命名为“认一认”。第一课的认一认出现在汉语拼音第二课iuv以后,内容是: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市田土。翻开书本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课分为三部分展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所指称的实物图,然后是表示该字读音的音节,最后是与音节相对应的汉字。这样的编排就使音形意巧妙地整合为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孩子们建立了文字与相对应事物之间的联系。教过低年级的老师会发现,在认一认中出现的汉字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学生只要把文字与图画挂起钩来,就能凭借日常生活对这些事物的认识,轻而易举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把握他的意思。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辙合韵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不要孤立的进行严格的识字教学。

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音节、文字三者之间的联系,体会到自主识字的快乐。

3、充分利用课本最后“生字表1”,通过对该表的综合诵读练习,把前面分散认读的汉字进行整合,以强化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二)、关于“词串识字”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词串识字”是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编写而成,具有整体性、形象性、和可读性等特点。你分开来看,课文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而你连起来读,又压韵上口,便于记诵。而且教材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联,例如第一册安排的“太阳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多么一致,小学生读来会感到非常亲切,他心里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诶,这不就是讲的我自己吗?这样的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再比如当冬季到来时,教材又适时安排了一组与冬天有关的词串:寒流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其每一横排又是以“气候、植物、动物、活动”为归类标准而组合而成的。运用这种形式来识字,不但可以十分便捷地让学生掌握那些需要他们掌握的汉字,而且能够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作好铺垫,我们可以设想,学生凭借着反复诵读,将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关联的词语有机整合,并储存于脑海之中,他们便拥有了以下的可能。若今后再碰到冬天这个概念时,他的头脑中便会立刻浮现出呼啸的北风、苍茫的大雪、盛开的腊梅、傲雪的苍松、冬眠的青蛙等等鲜明的形象,若需要他们来描述一下冬天时,我想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这类课文既与认一认有所相似,但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可继续沿用认一认中重视整体诵读、注意图文对应的方法外,还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在诵读时,要提醒学生特别重视词语之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第三册识字6以词串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四地不同的地域特征与风光,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应该突出各地不同的风格,读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味来。首先我们应该一排一排的去指导,如第一排的三个词语是骏马、秋风、塞北,要读的粗犷而豪迈;第二排三个词语是杏花、春雨、江南要读的抒情而优美;第三排三个词语是椰树、骄阳、海岛要读的热烈而奔放,第四排三个词语是牦牛、冰雪、高原,要读的悠远而神往。然后再整篇诵读。

2、从这一部分教材起,学生开始练习写字。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处理好“识字、读书与写字的关系”,要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所谓寓识于读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过程之中,借助课文注有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汉字,解决字音;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汉字与正确连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就是说识字与写字要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

(三)、关于“转盘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的规律,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形声字的教学编排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转盘的形式来揭示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和表意的基本规律,如第二册识字4,在转盘中,声旁“也”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形旁“三点水、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了四个不同的形声字――池、驰、地、他。这样一种极富有童趣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他们:形声字是有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特别是随后出现的那一则歌谣,既能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巩固,又一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形声字的规律;如“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实际上就是说:驰就是马行千里的意思,而地就是能种庄稼的土地。。另一种是“形声字归类识字”,例如第三册的识字8,他的主要特点也是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习汉字的热情,也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汉字。

关于这类课文的教学,一会儿俞老师要给大家做课例讲解,在此,我就不做介绍了。

(三)、关于“看图会意识字”的编写与教学建议。

主要安排了象形字和会意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化的图画来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后面附有包含这组生字的韵语,以提供语言环境,帮助学生 理解字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7“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 林森 陪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通过看了图,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和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就能悟出这类字的构字原理。

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图画与文字、事物与文字之间的对照,切不可向学生讲述有关的造字规律的和汉字演变的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第三册识字3时,可先出示课文图画,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再出示实物:毛笔,指导学生观察;毛笔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出汉字:笔,这个字的读音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根本不成问题,这时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字型上去,看看这个字,再看看这支笔,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就能体会到:诶,这个字和这支笔之间有联系诶。你看毛笔的笔尖是毛做的,所以笔的下面就是一个毛字,笔杆是竹子做的,所以笔的上面就是一个竹字头。这样就通过形象鲜明的图画与实物帮助学生解决了记忆字型的难点。

三、识字教学的新策略

1、拓宽识字渠道 倡导生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生活中识字,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例如我们在学习时不必要逐个讲解,而是可以先问学生,这一课的生字你已经有哪些掌握了?你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认识“南”,这个字我在“南京火车站”上看到过。

生:我也认识“南”,妈妈买的“南瓜饼”包装袋上就有这个字。

生:这个“南”字我早就认识了,我的爸爸经常在家里打麻将,麻将牌上就有“南”字。

生:我在奶奶家的对联上也见过这个“南”: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生:我们溧阳有个风景区叫“南山竹海”,我去玩的时候妈妈教我认识了“南”。

再如,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湿淋淋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的视线引向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为儿童打开了更多认识世界的窗户,拓宽了儿童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语文课一旦与生活相“链接”,儿童的语言便似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

举例:

2、丰富识字形式 倡导趣味识字。

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将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 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1)、做游戏

例如教学《操场上》(第一册)时,可组织学生玩“快乐传真”的游戏。上课前,老师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六组词分别写在纸条上,游戏时,一个人看了纸条后,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让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对了得分,猜错了则要扣分。下课后,还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一起玩一玩。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的欢跳时,试想一下,为什么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都是提手旁,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都是足字旁,还用得着老师再去费力的强调吗? www.pep.com.cn/xiaoyu/.

(2)、看动画

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的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字理与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

教学中的课件,以接示字理让孩子们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对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动。

(3)、编顺口溜

(4)、读儿歌

(5)、猜字谜

(6)、做加减法

(7)、讲故事

3、积极鼓励创新 倡导自主识字

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新教材则处处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时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的良方,我们都不能否定,都应该鼓励。平时经常这样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用的什么好办法?请你来教教大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飘”字,学生就有很多自己的办法:有的说:我是这样记的:飘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票,右边一个风;有的说:我把飘和漂来比,漂亮的漂去掉三点水换上风字旁就是飘;还有的说: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右边风吹左边票,车票随风飘呀飘。

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初级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拉近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答题正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对于答题错误的同学,教师也应给予“阳光微笑”,发现答题中合理的成分,指出如何改进的方法,肯定学生爱提问题、主动答题的态度,为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巧妙运用否定性评价,使暂差生不畏惧答题,进而喜欢答题,喜欢与人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合肥听贾志敏老师执教《惊弓之鸟》时要学生用“成”组词的教学片段:记得当时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多好多和成有关的词语,其中有个学生激动的说:诚实的诚。其他同学听了,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摇头叹气(大概觉得这位同学丢了学校的面子),有的小声嘀咕:错了错了。那位同学的头悄悄的低了下去。这时候贾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只见他轻轻地用手势制住了同学的议论,然后快步走到那个同学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小朋友们,这位同学没有错,他讲对了!”没有错?讲对了?大家怀疑地看着贾老师,贾老师又说:“是的,他讲对了,是诚实的诚,再――”,说完,贾老师就用期待的目光亲切地看着那个同学,那个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大声的说:“是诚实的诚再去掉一个言字旁,就变成了成功的成”。片刻的等待换来了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堂课上的成功将伴随着那位同学的一生。

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老师们,让我们创设自主识字的晴空,让孩子们展开创新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吧!

篇11:《背影》教学方案设计

《背影》教学方案设计

《背影》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4. 品味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描写人物独特的角度。(重、难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熟读课 文,解决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 内容。

一、走 进作者,背景简介见“同步”

※学法指导《背影 》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体会本文中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四句父亲的话从“四”字入手来解读本文。

导学自习

二、教师导入新课,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学生自主预习:读课文,知内容,理情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加油吧!)

(一)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注解解决扫清字词障碍,积累重点字词,完成“同步”p。同桌之间相互评改。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速、节奏。

(三)带着以下问题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本文的情感密码是数字“4”,你一定很想 破解它,就请你用慧眼在文中一一以找出。(在课文中用波浪线勾画 出来)

①四次背影;②四次流泪;③四句父亲的话。

2.通过刚才破解密码,你一定找到了本文情感的金钥匙,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 品味本文朴实无华 的语言和描写人物独特的角度。(重、难点)

研习展评(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一、教师导入新课,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课堂探究:(困难是存在的,信心是永恒的,挑战你的思维,相信自己行!)

(一) 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以下各题, 在自己有困难或疑惑的题目上做标识)

聚焦课时目标1

1、文中四次出现“背影 ”,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说说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以便理解四处“背影”的不 同含义。

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请你深情朗读、仔细体会。

( 温馨提示: 请你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穿戴衣着,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蹒跚的姿势,最后写父亲艰难努力地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信息。)

聚焦课时目标2

2、本文的语言是 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只有四句,却含义丰富。试找出来 有感情地朗读并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

3、本文表现出的父爱感人至深,那么,能不能把题目换成“父爱”或者“回忆我的父亲”?为什么?

4、学完本文后,你还有哪些疑惑或收获,请写在下面与 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课堂因你们思维碰撞火花的闪现而精彩!)

把上面自主学习中的疑难与小组内同学进行研讨,教师参与点拨

(三)展示讲解 (抓机会,显风采,课堂因你们 的展示而活力四射!)

巩固提升(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

精读课文最 后两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给本段文字定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的背影 B、父子离别 C、买橘送别 D、洒泪 话别

2.下列对“蹒跚”一词在文中的作用,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平地走路的形态,反映 父亲年老体胖行走不便。

B、父亲爬月台的形态,反映 父亲年老体胖行 动困难。

C、父亲平地走路的形态,这样写更加突出父亲的爱子之心。

D、父亲爬月台的形态,这样写更加突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3.理解“于是扑扑衣服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的含义。

4.一个山里的孩子这样写道: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 要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

5.真情告白,理解父母。

学了本文,你一定深受感动。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关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 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 至惭愧。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学习反思

篇12:《观潮》教学方案设计

《观潮》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

2.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多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南宋的国都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我们和周密一道去体味一下南宋都城的生活风俗吧!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 履(lǚ) 倏(shū)

舸(gě) 泅(qiú) 僦赁 (jiù lìn) 仞(rèn) 绮(qǐ)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方:

①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②方出神(正)

③方七百里(面积)

观:

①观潮(观看,动词)

②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②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②海涌银为郭(成为)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

①以此夸能(凭借)

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

①势极雄豪(气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

①以此夸能(本领)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2)词类活用

①天下之伟观也。(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③皆披发文身。(通“纹”,原指花纹,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篇13:老人与海教学方案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⑴ 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 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 塑(sù)料袋 模(mú)样 扇(shān)动 炸了营似(shì)的

⑶ 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⑴ 喂海鸥:

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⑵ 唤海鸥:

① 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 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 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⑶ 谈海鸥:

① 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② 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____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⑴ 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 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 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⑵ 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 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②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⑶ 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 它们为什么要扑来?

(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 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这一组组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为之感概。我们不禁要问: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常举动呢?你能联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谈一谈吗?默读全文思考。

2、学生必然会回读到课文的第一部分,及时鼓励学生能够结合上文进行理解。通过回读第一部分的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到正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细心无私的照料与关爱,他们之间才建立起了如同亲人般的情感,在老人去世后,海鸥才会出现不寻常的做法。

五、小结全文

如今,在翠湖边,市民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出示课件)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题。

篇14:琵琶行教学方案设计

琵琶行教学方案设计

【知识目标】

一、了解白居易与唐朝“新乐府运动”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特色*

二、学习本诗通过特殊景物来渲染气氛烘托突出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三、品味生动比喻、细节描写的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能力目标】

一、能结合诗歌意境简单叙说对人物形象的体会。

二、能简析景物描写对诗人情感主旨的表达作用。

【情感目标】

欣赏品味诗歌中对音乐描写的精妙之处,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会作者与琵琶女特殊的感情与身世遭遇,培养高尚的情操。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

1、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名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长恨歌》等。编有《白氏长庆集》。作品平易通俗。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廷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 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 到江州的第二年就创作了《琵琶行》这篇著名的长诗。

2、歌、行、吟: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一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二、初读探究:诗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三、寻疑虑探究

1、诗中交代白居易巧遇琵琶女的诗句,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遭遇贬谪,忧愤难平;送别友人,孤寂愁闷。

2、你觉得琵琶女最美的表现是哪一个细节?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作者突出琵琶女的弹奏技艺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侧面烘托细节描写比喻夸张对偶通感

4、在弹奏过程中,最能表现琵琶女遭遇与心境的诗句是哪一句?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琵琶女的'自述身世触一动了白居易的愁情,不禁对她深表同情,这个诗句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诵读上述研读的几个片段,回味诗歌的语言艺术。

五、查阅注解与《导学》“知识荟萃”,把你认为尚未掌握的字词在书本上作标记。

六、作业

试比较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异同点

第二课时

一、全诗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个?这句诗可以有几种解读?

1、同是怀才不遇(不被珍惜、不被重视),心曲相通;

2、同是沦落天涯,处境凄凉,同病相怜;

3、虽然素昧平生,但却命运相同,应该相互安慰;

4、借事述怀,表现不平事处处皆有。

二、你认为“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有无声胜有声”妙处在哪里,今天用此典故还可以有哪些含义?

三、找出诗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诗中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为哪些?它们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浔陽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人江东送客环境。秋夜、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更显情之凄惨。

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突出送别时人物悲凄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景象,融情入景。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渲染哀伤之别,为琵琶声的出现作有力铺垫。

——“唯见江心秋月白”

音乐结束时寂静环境。

一曲弹罢,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一融,衬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绕船月明江水寒”

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

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

【小结】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陽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又不乏凄清悱恻。

四、拓展迁移

试比较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异同点〖讨论后参考《导学》“创新思维”〗

五、运用实践

1、《导学》“同步训练”

2、背诵名句

3、预习“唐诗六首”

【教学反思】

篇15:《醉翁亭记》教学方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⑶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⑷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⑵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⑶组织模拟旅游活动,激发同学的想象力,感受旅游的乐趣。

3、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1、“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而”,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教师宜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2、讨论点拨法。

3、品评鉴赏法。

4、体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节奏韵律;二读课文,疏解文意,要求读得通顺;三读课文,读出“也”“而”的不同语气和轻重音,推究文理,要求读得流畅。品读课文,鉴赏美点。比读课文,比较鉴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其诗平易舒畅,风格与散文相近;其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3、关于“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赏画面边听读,感受骈句的节奏美、韵律美。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环滁(chú)壑(hè)琅琊(láng yá)潺潺(chán)辄(zhé)霏(fēi)瞑(míng)晦(huì)伛偻(yǔ lǚ)肴(yáo)提携(xié)蔌(sù)酒洌(liè)觥筹(gōng)弈(yì)翳(yì)颓然(tuí)

教师范读第二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学生练读,掌握朗读节奏。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旨在读得通顺:

⑴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难词句。

⑵四人一组,按照“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⑶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生词: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

山肴野蔌:蔬菜。

②一词多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临溪而渔(到)

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必译出)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趣,动词)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形容词)

③语段翻译:

第二段参考译文: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句被用到多种场合,你能举出几例吗?

示例: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你能再写几例吗?

3、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

⑴教师在学生疏通文句的基础上作朗读提示:

第一段,“环滁皆山也──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自号曰醉翁也──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前四个“也”表判断;五、六、七个“也”表解释;第八个“也”表肯定,语气坚定,“也”的语调要较重;第九个“也”表肯定,但语气较平稳。

第二段,这一段中“而”较多。关于“而”的读法,凡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节奏作用的,则应轻读。

第三段,四个“也”均表解释语气,六个“而”有的表修饰,如“杂然而前者”;有的表因果,如“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这些句子均应轻读。

第四段,一、二句“也”表陈述语气,四、五句“也”表解释。“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除第三个“而”表顺接需轻读外,其余三个均应重读。

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学生复听一次,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的不同。

⑵探究文理,梳理文脉,旨在读得流畅,背得顺利。

①提问:请大家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生2: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生3: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生4: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生5: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于内心深知的乐趣

生6: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

生7: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叙议结合顺序

……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概括很精当,很有特色,第二位同学用“亭”字一线串珠,第三位、第四位同学用“乐”字,第五位同学用“醉”,第六位同学用“醉翁”“乐”,一线贯穿,巧妙组接。

②提问:请大家研究每个段落的内部层次,把它们整理出来。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段:

明确:山、水、亭、名、太守

学生分组介绍第二、三、四段:

明确: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第三段: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

③学生根据以上线索背诵课文。

⑶难点探究:

提问: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的含意?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

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是酒醉,更指“陶醉”,实际借山水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③“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四、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教师提示:《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饶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的优美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拟从意境和语言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审美观照。

1、探究课文优美的意境:

生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生2: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木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早晨的宁静、清新,傍晚的昏暗,色调不同,气氛有别。

生3:四季变幻之美。作者选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醉翁亭的四季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四幅画面变化有致,又互相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生4:动静对比之美。这篇散文动静相宜,相得益彰。有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有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静,人影移散是动,彼此映衬。有人与人之间的动静对比,如写滁人游,“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如“众宾欢”与“太守醉”。由于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生趣盎然。

2、品味本文出色的语言:

学生自选佳句揣摩:

生1:本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两个成语一直延用至今,这是语言高度概括的典型例子。

生2:本文语言凝练精粹,如写四季景物,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精确熨帖。如“有亭翼然”形象地写出亭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

五、实践与体验,模拟旅游激兴趣

教师提示:醉翁亭令我们神往,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梦游醉翁亭。

指名一学生当导游,护送“旅客”到滁州醉翁亭风景区。指名一女生当导游小姐,护送旅客乘坐“梦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到醉翁亭。

指名三位同学任醉翁亭风景区的导游,要求他们按照课文内容依次作景点介绍,如“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阁”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发挥,如“醉翁亭民俗阁”可组织“山歌对唱”“滁人游情境模拟”“众宾欢情境模拟”“太守宴特色介绍”等。

六、课堂小结

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文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散文便是他对文学主张最好的艺术实践。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画面、淳朴的人情,也展现了先生那旷达自适、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让我们在熟练的背诵声中与先生道别吧……

七、布置作业

1、请自选角度,比较《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说说它们的异同:

示例参考: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因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这两篇佳作在立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既有相近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各具其妙。今天,我们把这两篇世人公认的优美散文放在一起来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⑴结构技巧有别:

《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⑵语言表述有别:

《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⑶主题深度有别:

《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纷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

2、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想法。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参考答案:

散文和词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黄庭坚的《瑞鹤仙》浓缩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基本用原句连缀成篇,显示了极高的提炼再创功力,形式上完全变成了“长短句”。但由于近乎是文字游戏,又缺乏新意,所以读起来未免索然寡味。黄庭坚出于对《醉翁亭记》的酷爱,才有此改编。(鼓励学生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成理)

篇16:秋思教学方案设计

秋思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策略】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 感情铺陈

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学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学生展开联想,从月夜想到团圆以及古诗《静夜思》,体会诗人借明月、思故乡,回顾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引入《秋思》。

二、设疑诵读 切入主体

1、解题入诗:

学生读文题,理解含义,引出质疑: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

2、初读释疑: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诗,汇报的时候,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抓住重字进行古诗文的回顾与迁移,丰富学生对于古诗字词的理解与认识。

3、切入主体:

回忆质疑,拨云见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明白这首诗主要是借写家书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三、理清脉络 感知全诗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写完家书的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再次细细读文,之后进行反馈,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同时,诗人身世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境,也对深入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起了铺垫作用。

四、深化体会 品读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再次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意万重 说不尽又开封的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将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都浓缩在这封家书之中,而内心的矛盾体现在又开封这一细节动作上,从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牵挂。

五、归纳总结 比较明晰

表达方法的介绍与总结。由《静夜思》的借景抒情,引发《秋思》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的疑问。在总结板书,回顾整体的基础上,将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之后出示两篇诗作:高适的《除夕作》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借助学到的知识进行辨析比较,从而深化了对表现手法的认识。

六、诵读提升 感悟升华

通过多样的、大量地朗读、诵读、背诵,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领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饱满的感情朗诵《秋思》,在学生感情的高潮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对于思乡这一主题有更多的思索。

【板书设计】

秋思

唐 张籍

见秋风 意万重

家书────思乡情 (叙事抒情)

说不尽 又开封

篇17:《狼》教学方案设计

《狼》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学习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中狼的形象。

教学性质:

讲读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准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设问:课文中狼的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在《狼》一文中,蒲松龄通过对两只恶狼动作神情的描写,着力揭露了狼的凶残而又虚弱、狡诈而愚蠢的特点。在屠夫与狼周旋的过程中,狼的本性逐步表现了出来。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凡写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狼的本性。如:“缀行甚远”----狼贪婪而又小心翼翼;“后狼止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懂得配合作战,又会虚张声势;“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目似瞑,意暇甚”----伪装轻松善良;“一狼洞其中”----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攻。几个回合下来,狼的本性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三)提问:纵观全文,文章是如何详写屠户的动作神情的`?

提示:写屠户的动作极有层次。先写他的“惧”“大窘”“恐”等心态,生动地描述了他与狼周旋时的高度恐惧、紧张、只求逃生的神情。再写他的“顾”“奔倚”“弛担”“持刀”等行动,表明他在险恶的处境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最后写他的“暴起”“刀劈”“数刀毙之”“欲行”“转视”“断其股”“亦毙之”等动作,突出表现了他与恶狼搏斗时的情景,既写出了他战胜恶狼时的勇敢,也写出了屠户“转视积薪后”的冷静、细心。这样,屠户由害怕到想方设法,到奋起杀狼自救的神态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四)自读课文,领悟课文叙事生动、语言明快的.写作特点。

《狼》教学方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验教材识字教学初探(网友来稿)

丁丁冬冬学识字 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一下第一单元及识字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识字教学反思

秋娃娃的识字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

识字6的幼儿园说课稿

识字课说课稿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识字教学方案设计(共17篇)】相关文章: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优秀教学设计2023-11-28

识字教学反思2023-02-25

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3》的教学设计2023-03-14

识字课 教学反思2023-09-15

小学生《菜园里》说课稿2022-07-21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1-05

二年级丁丁冬冬学识字教学设计2023-06-14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教学计划2023-10-20

含英咀华超越教材--《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及反思2023-10-11

菜园里 教学反思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