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

时间:2022-06-04 01:28:35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精选18篇)由网友“鲜蜘融寿熄”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希望您能喜欢!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

篇1:苏武传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武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人物传记,要在读懂本课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注意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手法,学习传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苏武传》节选近字,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是要面对这么长的文言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不能很到位。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准确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其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新课标强调: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我把学习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多个人物形象,及其所采用的细致入微地描写,体会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打算采用:

1.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2.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3.表演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表演中体悟苏武的人物形象。

说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

2.小组合作讨论法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学习经验。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围绕一个“节”字入手,先梳理文章,再分析人物。在说、演、悟中,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我设置以下环节:

1.新课导入,从说文解字知节

2.初读文本,从文章梳理知节

3.品读课文,从人物形象析节

4.迁移拓展,从古今故事谈节

5.课后作业,从颁奖词中论节

1.新课导入,从说文解字知节

说文解字,一课一字。节,繁体字,形声字,从竹从即,左形右声。本义:竹节。

这一环节,我将以“节”的说文解字来导入新课,通过剖析“节”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为下个环节以“节”为线索梳理全文做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2.初读文本,从文章梳理知节

(1)承接上文的“节”字,引导学生围绕“节”来梳理全文,小组讨论,师明确。

明确:文章大致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持节出使

第二部分3D8自然段两次守节求死

两次为节拒降

一次护节求生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不辱使节,白发归国

进而让学生总结:“节”不仅是使者出使的凭证,也是一国尊严的象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自主学习讨论,不仅解决本课的知识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品读课文,从人物形象析节

在文章第二部分中,苏武的守节护节英雄事迹,使其人物形象得以彰显,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先从两次为节拒降入手,引导学生找出与苏武形象截然相反的三个反叛人物:张胜、卫律、李陵,再逐一分析。张、苏二人对比的内容较短,可一带而过;……分析苏、李二人,可点派两名学生来分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一段,再由学生自评,从人物的言语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

A张胜面对卫律逼降作何反应?

请降

B卫律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不动,不应

C李陵劝降苏武,使用何种手段,苏武作何反应?

晓之以理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动之以情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讨论法和诵读法,对比来分析人物形象。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讨论中剖析人物形象,在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达到深入剖析人物形象的目的。

(2)在这一环节,我将设置问题,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资料

文中曾提到苏武两次舍身求死,从容就义,一次被阻止,一次被救活。后面囚禁在海上时,又极力求生,这是什么原因,前后是否矛盾?

A组织学生演一演两次苏武求死的内容,表演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谁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表演得更好。

(可引导学生从对话、动作等细节描写方面,来点评分析。在这一演一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体悟人物形象)

B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苏武求生的原因,经过上一环节的一演一说,学生不难分许出:苏武为守护大汉的尊严,忍辱偷生,如此便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4.迁移拓展,从古今故事谈节

苏武是一个感动古今的人物,他的民族气节千古流传。让学生说说古往今来,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及其事迹。

5.课后作业,从颁奖词中论节

为苏武写一份颁奖词。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篇2: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 教学目标 ]

①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读懂文章,积累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

②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精心剪裁,组织文章和对比衬托,凸显形象的写作技巧。

③ 学习苏武不惧威逼利诱,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学会辩析评价历史人物。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 32 —— 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四)拟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五)作业

试分析传记中主要的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 “ 真金不怕火炼 ” ,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总结)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二)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篇3: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

汉武帝晚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不巧却碰上匈奴内部发生叛乱,由于叛军内部有人告密,很快就被匈奴首领一举歼灭。副使张胜因为与叛军头领虞常意欲劫持匈奴单于的母亲,因而单于迁怒所有汉朝史臣,无辜的苏武也因此受到牵连。苏武为保名节两度自杀,虽然未遂,却坚定了单于要劝降苏武的决心。单于先派了丁灵王卫律去劝降,没有成功,他本人也被苏武痛骂一顿。单于便将苏武放逐冰天雪地的北海,让苏武放牧公羊,只有当公羊生下小羊的时候,苏武才能回来。苏武历尽艰辛,渴了喝雪,饿了挖草根,不论坐卧起身都时刻拿着汉节。后来单于又派了投降匈奴的李陵去劝降,李陵虽与苏武有故交,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动苏武,却被苏武的民族大义感动得泣下沾襟。最后,汉昭帝继位,汉朝与匈奴恢复邦交,在胡地呆了十九年的苏武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

四、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 )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后来被流放北海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呢?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不论是自杀还是求生,都是苏武的反抗方式。他自杀为的是不给国家带来耻辱,正如他所说“见犯乃死,重负国”;他求生也是向匈奴示威示强,为的是不辱使命,这可以从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看出。

☆苏武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一心考虑的都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

☆自杀表示坚决不投降,求生更是体现出苏武坚忍不拔的意志,他的出发点都是缘于爱国。

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 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 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 封官加爵:拥众数万 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

篇4: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 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篇5: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

2.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研读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生动入微的细节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卫律劝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等重点段落,对比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2.从文中归纳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选择?

【教学设想】

1.为避免课堂流于枯燥的字词讲解,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译注等准备工作;

2.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应让学生多读,以培养文言文语感;

3.在欣赏课文时,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将重点由“言”转移至“文”上,吸引学生兴趣。

【辅助手段】

PPT,板书

【课时安排】

4课时

公开课为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标题:苏武传)故事讲到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牵连入匈奴国中叛乱事件,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弭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以失败告终。(板书:苏武-张胜,苏武-卫律)匈奴明白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改变了劝降策略。

二、研读:

“乃幽武至大窖中,绝不饮食。”想以摧毁折磨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可是苏武“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至于“匈奴以为神”。于是匈奴变更为残酷的方式,“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把他单身流放到气候苦寒的无人之地,这已经够残酷了,何况又被判处了终身流放。但“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好不容易过了三年温饱日子,偏偏王短命而亡,卫律又使人盗牛羊,苏武又陷入了困境中。人不怕平地摔交,怕的是从高处摔落。此时正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而苏武的故友,叛将李陵就在此时出场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李陵受命而来,显然是来说降的,可是他的技巧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这一句道尽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的心事。如果苏武是此类人,一定会为之动摇,也正中了单于让他“羝乳乃得归”的心理战术。

李陵知道苏武久处异域无人之地,对于来自家中的消息当然是很喜欢听的,所以他下面的话正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这几句话大有深意,他诉说苏武兄长与弟弟被汉武帝逼死的经过,其实是在说明汉武帝对苏家的薄情。这句应与后文“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结合来看,言下之意为何呢?汉武帝年高昏聩,又对不起你苏家,这样的皇帝实在不值得你效忠,意在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而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妹妹子女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诉他,又是为何呢?为了断绝苏武对妻儿家室的挂念之情,使他了无牵绊,屈心受降。李陵又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何苦为了这个忠义的虚名耽误了大半辈子时光呢?“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接着他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进一步劝降苏武,我李陵刚投降时,顾虑比你还多,我不想投降的心情绝不亚于你苏武,可如今我也这样过来了,投降也并非难事。“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些话确实是李陵的心里话,说得是推心置腹,通情委婉,可惜,苏武不是李陵。

我们看苏武是如何回答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的回答并没有提到亲人生死离散的问题,只是强调了自己愿意肝脑涂地,杀身自效,心甘情愿,因为汉武帝对我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君臣之间犹如父子关系,子为父死,天经地义,所以请李陵你不要再多言了。

当李陵再想多言时,“子卿,壹听陵言。”他刚一张口,苏武立刻制止道:“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请注意这里苏武对李陵以“王”相称,有何用意?划清两人界限,揭去朋友间饮酒谈心的幌子,让李陵无法再多言。

以上两处苏武的回答话语虽少,但都表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意志坚定。以至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连李陵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都被苏武坚定不移的气节唤醒了。

思考:在本部分,李陵的话语委婉动听,而苏武则显得沉默少言,此处苏武与李陵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两者的对比。(板书:苏武-李陵)面对生死和民族大义,他们是如何选择呢?他们本质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请学生分角色饰读,然后讨论。

参考:李陵的话语中处处是从个人、家庭考虑打算,他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苏武则相反,他“先国家而后私己”。两人胸怀,有如天渊之别。

拓展:有人认为,苏武的这种忠诚的出发点也是一家一己,只是他知恩图报,不计仇怨,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愚忠”,你认为呢?课上讨论,自由发表见解。

三、作业:

作为降将,李陵与卫律劝降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苏武对二人的措辞态度又有何不同?这又体现了苏武什么样的品质特征?请学生课后思考。

《苏武传》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名师一号》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这项课前准备作业我已经实验了一个学年,效果较为不错,只是有时候学生会抱怨作业量过大,我应当在日后加以改进,对于篇幅较长的古文,应当酌量酌情。例如《苏武传》,我完全可以布置几个重点段落的翻译作业而非全文。

这节课我还进行了一项创新,就是在串讲课文的时候,我不再是让学生读一句原文,讲解一句,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联系句与段,其间贯穿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很可惜的是,我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思考讨论的部分被极大程度地压缩了,而且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对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也未能突出。于是课堂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能够展开讨论,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很不利。虽然这次创新失败了,但是我想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中,我可以适度地运用这一形式,挑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最重要的是,我得先弄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更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让自己一个劲儿地重复学生本已明白的问题,而应相信学生,让他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自己所应担任的角色应当是疏通他们阻塞的思想,连贯他们断续的语言,点拨他们不解的疑惑,提供他们未知的问题,领涉他们未及的领域,概括他们思索的结论。这样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另外,在学生饰演角色朗诵对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大弊端:学生读得太少,文言文语感未能培养起来。我经常为了赶课而省略掉了他们课堂上朗读课文的环节,其实这样学的效果事倍功半。我的导师告诉我,教师讲上20分钟课,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上15分钟,教师再提点性地讲上5分钟。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熟悉,都还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那么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些什么。所以,以后要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说,这样,自己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活跃。

优点还是有的,备课非常细致,教材把握准确,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只是我还需要改变自己的一种观念: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但是教师准备了一桶水,就千万不要试图将一桶水都灌进学生肚子里去。

12 苏武传

班 固

导入语

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 他杖节牧羊,餐冰卧雪,却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敌人的淫威面前,他宁死不屈;在金钱、富贵面前,他矢志不渝;在得知家人遭遇不幸的时刻,他大义凛然、誓死报国他心甘情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英勇无畏,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他的气节,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他就是大汉使臣——苏武,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苏武,学习他的高风亮节

&140;聚焦文本新课堂

▲文本常识概览

【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曾编写过《史记后传》,班固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汉书》,叙述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4年229年的历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2.创作心语

班固在《汉书·叙传第七十下》中说:“固(班固自称)以为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曰:‘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也!’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纂前记,辍辑所闻,以述《汉书》”为了宣扬“汉德”,突出汉代的历史地位,《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刘邦,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探寻背景】

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公元前2冬,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汉朝只得采取“和亲”政策,暂时缓和跟匈奴的关系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了对匈奴长期的讨伐战争,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127年、前1、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逼迫他投降

▲语言知识积累

【字词积累】

1.难读字

栘(yí)中 数(shuò)通使 且鞮(jūdī)侯 丈人行(háng)

遗(wèi)单于 缑(gōu)王 昆邪(húnyé)王 浞(zhuó)野侯

阏氏(yānzhī) 左伊秩訾(zǐ) 煴(yūn)火 膏(gào)草野

啮(niè)雪 旃(zhān)毛 牧羝(dī) 纺缴(zhuó)

檠(qíng)弓弩 棫(yù)阳宫 斧钺(yuè)

2.通假字

⑴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女,通“汝”,你;畔,通“叛”,背叛)

⑵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⑶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⑷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⑸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告别)

⑹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⑴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当;今义:差不多)

⑵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长辈男子的尊称;今义:指岳父)

⑶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古义:照顾;今义:奖赏赐予)

⑷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⑸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⑹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⑺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

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古义:去世;今义:不幸运;使人伤心、失望、痛苦的)

⑼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古义:年龄;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⑽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成全,提拔;今义:业绩)

⑾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4.一词多义

方欲发使送武等 (派遣)

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起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泄露)

及还,须发尽白 (头发)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凭借,介词)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凭借……身份,介词)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把,介词)

以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用,介词)

何面目以归汉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蹈其背以出血 (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于,介词)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顺便,介词)

因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趁机,介词)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顺着,介词)

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于是,就,连词)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越发,更加,副词)

益 武益愈 (逐渐,渐渐,副词)

单于愈益欲降之 (越发,更加,副词)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互相,副词)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相互,副词)

相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相互,副词)

副有罪,当相坐 (偏指一方,你,代词)

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偏指一方,你,代词)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符节,使臣所持的一种信物)

节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气节)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节操)

5.词类活用

⑴宜皆降之 (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⑵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拉)

⑶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赞美,以……为壮美)

⑷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膏,名词用作动词:滋养)

⑸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⑹天雨雪,武卧啮雪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

⑺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用作动词:生育,生子)

⑻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⑼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⑽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2.被动句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加以老母系保宫 (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3.省略句

乃幽武置大窖中 (省略句,(单于)乃幽武置(于)大窖中)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省略句,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

4.倒装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以何复加?”)

何谓相坐?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谓何相坐?”)

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子卿尚复为谁乎?”)

【熟语积累】

肝脑涂地:原指战乱中惨死,后用来表示牺牲生命

使匈奴,明年, 陵降, 不敢求武 久之,

译文: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就投降了,不敢访求苏武过了很

单于使陵至海上, 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

长时间,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您交情一

厚, 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

向很深厚,所以派遣我来劝说足下,想谦虚恭敬地对待您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

之地, 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扶

地方,你对汉朝的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做奉车都尉,随从武帝到雍地的棫阳宫去,扶

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伏剑自刎,赐

着皇帝的车辇车走下殿阶时,撞在柱子上,撞折了车辕,以不尊敬天子的罪名被弹劾,用剑自杀了,只赐

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给二百万钱用以下葬您的弟弟孺卿随从皇帝到河东郡祭祠土地神,骑马的宦官与黄门驸马争夺船只,把

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

黄门驸马推落河中淹死了,宦官逃跑,皇帝诏命孺卿追捕,却没有追到,孺卿因为害怕也服药而死我来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

的时候,您的母亲也去世了,我送葬到阳陵您的妻子还年轻,听说已经改嫁了家中只剩下两个妹妹,

两女一男, 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了,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就如早晨的露珠那样短促,何必这样

苦如此!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长久地折磨自己呢?我刚投降时,神智恍惚就像疯了一样,自己为背叛汉朝而痛心,加上老母亲又被拘禁

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大臣亡罪

在官府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么会超过当时的我呢?况且皇帝年事已高,法令会随时改变,大臣无罪而

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 勿复有云”

被诛灭全族的有数十家,安危难以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 爵通侯,兄弟

苏武说:“我苏家父子都没有什么功德,都是受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将军,爵位封为通侯,兄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

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我常希望有机会为国家牺牲一切现在有机会杀身报国,即使遭受巨斧砍、

汤镬, 诚甘乐之 臣事君, 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汤锅烹的极刑,也确实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

愿勿复再言!”

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

李陵与苏武喝了几天酒,又说:“子卿一定要听我的话呀”苏武说:“按我的职分我早已经死了很久

王必欲降武, 请毕今日之驩, 效死于前!” 陵见其 至诚,

了,单于如果一定要逼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宴,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他对朝廷如此忠诚,

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长叹一声说:“唉,义士啊!我李陵与卫律罪恶滔天!”说着就流下眼泪沾湿衣襟,和苏武告别离去

【品味】作为与苏武相知“素厚”的朋友,李陵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饵,以幽禁断食来逼迫,都不能动摇苏武如磐石般坚韧的气节,而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在亲情、友情面前,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私心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李陵的劝降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已经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

【体会】“无情未必真豪杰”,兄弟屈死、慈母逝世、妻离子散,在他心中难道就没有半点涟漪?心目中的神圣——汉武帝薄情寡恩,在他的骨子里难道就没有丝毫怨愤?十九载孤独寂寞的困厄,多少次生死存亡的考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大义凛然、忠贞不渝?在个人恩怨与民族大义的天平上,苏武的选择震古烁今!他的情是对国家民族的至爱之情,他的爱是舍弃一己之私的广博之爱!

▲疑难问题探究

篇6: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 马雚:通“欢”,欢聚

(12)且单于信女 女,通“汝”,你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 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

(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4)虞常果引张胜 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15)如惠语以让单于 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用车子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一词多义

1.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3.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4.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5.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三)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全家被杀)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

苏武传读后感

阅读是是关注人物生存状态的过程。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为人物这种生存状态进行合理的归因。有了这一思考过程,人物就不只是“好人”与“坏人”了,对生命的认识也会因此丰富。

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苏武传的中心思想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表现出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动人事迹,歌颂了他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

篇7:高中语文苏武传的知识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的知识

【重点语句整理】

1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使动用法

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名词活用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2.惠等哭,舆归营

①<名>车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名>轿子。《晋书?王导传》:“乘肩舆,具威仪。”

③<动>抬。《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3.而收系张胜。

①<动>悬;挂。《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②<动>梆缚;拴。《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下命吏。”

③<动>拘囚;关押。《谭嗣同》:“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④<动>继;连接。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

⑤<名>带子。《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⑥<名>世系;系统。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

⑦<动>联系;关联。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⑧<动>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

⑨<动>附着;随着。《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①<动>讨论;议论。《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动>评定赏罚;判定。《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动>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动>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

⑤<动>研究;研讨。《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⑥<名>言论;主张;学说。《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论。”

⑦<名>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

①<名>米仓。《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名>官府供应的粮食。《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③<动>储藏;积聚。《素问?皮部论》:“廪于肠胃。”

6.扶辇下除

①<名>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②<动>清除,去掉。《荆轲刺秦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出师表》:“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③<动>逝去,过去。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动>清理,整治。《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⑤<介>除了,除非。《祭妹文》:“除吾死外,当无见期。”《陈州粜米》:“,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

⑥<动>任命,授职。《<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7.如惠语以让单于

①<动>责问;责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②<动>谦让;礼让。《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③<动>让给;让位给。《五蠹》:“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④<动>亚于;比……差。《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⑤<动>推辞;拒绝。《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8.前以降及物故

①事故。《南史·任昉传》:“郡有蜜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采,昉 以冒险多物故,即令停絶,吏人咸以百餘年未之有也。”

②死亡。《汉书·苏武传》:“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苏武传读后感

看到赫然醒目《苏武传》。苏武,这个大汉臣子。坚贞不屈北海牧羊十九载,我仿佛看到在茫茫的草原之上,一个背影携着正义从地平线上缓缓出现,渐近,渐近……神情悲愤、面目刚毅,眉头的皱纹记载了那些苦难的日子,诠释了精忠报国的最高定义。

天汉元年瑅便单于继位,恐怕汉朝袭击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系数放归扣留的使者,汉武帝夸奖其义,派遣苏武和中郎将张胜出使匈奴。苏武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此次行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马蹄声声,一行人等在落日黄昏风沙的肆虐下踽踽独行。仿佛塞北的胡杨也被这个忠贞男子的报国精神而感动,随风伴舞呼呼作响。

哀叹,当汉使张胜谋反事败;苏武下狱,为坚守正气苏武拒绝折节叛敌;,当单于冷目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备感惊诧;执着的苏武,抛开富贵淫奢的诱惑宁肯北海牧羊。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心中含着微笑,望着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他面目刚毅因为他坚信: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会哗哗的解冻,那时他会再听见长安明朗的呼唤,看见家人灿烂的微笑,尽管那是招摇的梦;因为他坚信:一切美好都诀不会消失,会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总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因为他坚信:汉匈和睦是天的意愿,是一首不老的诗,只要他坚守那方土地,坚守那颗玲珑的心。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夜深人静、月如残钩、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苏武传主要内容

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自杀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

篇8: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快速阅读人教版配发资料《新教材新学案》(第66页)和课文注释①,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词与断句有疑惑的句子。放朗读带,学生听读,朗读过程中重点注意把握: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注:课本注音“yún”有误。煴,有二音,读yūn意为“微火”,读yùn意同“熨”);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 ⑩何以汝为(wéi)见;⑾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幸蒙/其赏赐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自抱持/武

使(汝)/决人死生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大臣亡(wú)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四、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来。

五、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同桌间讨论,概括层次意。

『板书』

↗㈠(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苏 ︳ 1、(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

武 ︳㈡ 备受艰辛 2、(5)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

传 ︳ 坚守气节 3、(6)逼迫——贫贱不移

︳ 4、(7-8)劝降——私情不动

↘㈢(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新教材新学案》64页“自主学习篇”练习题一、二。

2.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栘( )中厩( )监 数( )通使相 相当( ) 丈人行( )

厚赂( ) 缑( )王 昆邪( )( ) 置煴( )火 天雨( )雪

檠( )弓弩 牧羝( ) 扶辇( )下除 啮( )雪 斧钺( )

汤镬( ) 游弋( ) 廪( )食 禀( )报 马畜( )

嗫嚅( )( ) 劾( )大不敬 置币遗( )单于

2.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它记载了从 到 之间229年

的历史。作者 , 时期的著名 家和 家, 是

他的重要辞赋作品之一。

二、同桌二人,借助字词典、课文下注释、《新教材新学案》,解决文言字词句。两人边读边注释边翻译,互相纠正,弄不清的地方问老师。

重点提示: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篇9: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

二、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附《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

1.作者简介:【课件】?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

◆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 西都赋 》和《 东都赋 》两篇。后来 张衡 《 二京赋 》、 左思 《 三都赋 》,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2.简介《汉书》:【课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汉书》与《史记》的对比【课件】

内容

项目 《汉书》 《史记》 体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 230年左右 3000多年 体例 本纪、列传、表、志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注: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 黄帝 ,下至 汉武帝 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3、我国史书体例简介:【课件】

(1)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2)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

(3)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4、苏武出使背景:【课件地图】

解说: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四、重点词句交流

1、给生字注音在书上。

2、范读—自由读(注意字音、断句、语气)

3、重难点强调——指名翻译。

4、重要注释勾画。

五、整体感知

1、人物传记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文体,那应该怎样为一个人立传呢?本文是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呢?明确:

(1)【课件】传记的一般写法:

①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

②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具体材料1、2、3……)

③最后为作者评说

解说:读懂文言文段的关键是材料,即第②点;而材料无非是人的“言”和“行”,即看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2)本文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只……

2、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

缘由: 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1)

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

苏武传 遭遇 流放北海,杖节牧羊(6)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

结局: 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

六、分析艺术特色及人物形象

思考: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写作特色)

◆详略得当

◆语言、细节描写

◆对比反衬

1、详略得当

(1)课文在写人时,有详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为什么?

主人公:苏武

主要人物:张胜、卫律、李陵

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

(2)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其实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

篇10: 《苏武传》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力图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安排三课时,借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多媒体显示课题《苏武传》,教师解说《苏武传》与《左传》中“传”)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串读课文,串读过程中正音、把握节奏。(10段由10个学生来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是否正确,如果有误在读完一段后及时纠正)

2、学生参考课下注释(注释很详细)自读并翻译,确认重点词义、句式,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

(一)句式积累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判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

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宾语前置)

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

为降虏于蛮夷(介宾后置)

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省略句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阅读文字,亲近文字,为后面的解读铺垫。积累句式要善于抓住特殊句式的形式标志来准确判断,善于在学习中归类。

(二)词类活用

单于壮其节(意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

其一人夜亡(名作状)

为什么“壮”是意动?“归”“降”是使动?“夜”是作状语?推演出一般规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句子来佐证。

(三)古今异义

且陛下春秋高(年纪)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押)

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对老人、长辈的尊称)

欲因此时降武(“因”,趁机;“此”,这)

武等实在(“实”,确实;“在”,存在)

3、思考:课文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苏武的什么品性?

明确:课文先后记叙了苏武的两次自刎、两次反劝降和北海牧羊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苏武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苏武以气节而光照千秋。两千多年来,他砥砺着无数仁人蹈死不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不屈之信念、不朽之爱国精神大旗高高标举,猎猎作响于历史的时空。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体会苏武的铮铮铁骨、拳拳爱国心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手法来体现他的这种精神气节。请大家合作探究,细心研习课文。

二、分组讨论,研读文本。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探讨一个问题。

第一大组:用短语形式给每个自然段拟小标题,在此基础上理出文章思路。

第二大组:比较卫律、李陵劝降的章节,并体会文章对比艺术手法的作用。

第三大组:思量细节描写的作用并想想苏武先欲自杀后设法存活是否矛盾。

明确:第一大组:小标题

①武至匈奴,单于受赠

②缑王谋反,张胜知之

③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④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⑤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⑥北海牧羊,贫贱不移

⑦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⑧李陵再劝,忠诚如一

⑨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⑩艰险尽尝,发白归汉

文章思路:本文是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经、事迹为纬,可分为三部分,依次为出使匈奴、被困北地、发白归汉,生动刻画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第二大组:卫律劝降,语言直露,惊心动魄。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以卖国求荣的卫律、意志不坚的张胜、懦弱痛苦的李陵来对比苏武。他们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表现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时,采用了威胁手段: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

第三大组:写史一般要力求冷静、客观地反映事实。班固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则是饱含深情地以细节描写含蓄表达了对苏武高尚人格的敬佩仰慕之情。如在匈奴把苏武囚禁大窖,并且断绝食物供给时,苏武“卧а┯腱姑并咽之,数日不死”。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顽强求生。“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又如在苏武回国时,是“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无限沧桑!这些最具感染力的细节,充分表现出苏武过人的意志、韧劲和忠诚。至于苏武先欲自杀后设法存活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情形下的反抗方式。前以自刎表示为国雪耻和决不投降的决心,后以存活来捍卫国家尊严。

三、全班学生质疑解惑(这组学生提出问题,那组学生回答,交相“出招”“接招”)

学生的质疑颇有价值的是――

1、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苏武为何接受单于弟弟的馈赠,为其矫正弓弩?

商议后明确:白居易说“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巳罚喊拙右姿怠胺瞧湟澹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2缓弦宓囊求,君子决不轻生;非死不可时,君子决不惜死K瘴浣邮艿ビ诘艿艿睦≡,这是“君子不轻其生”,是活下去的需要,而这时的坚强存活恰恰便是一种斗争方式U庥肓者,与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同?

2、李陵劝降时所说“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是实情,苏武为何不接受?

商议后明确:汉武帝晚年的确残忍,班固继承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语带批判,义正词严。但苏武秉持至高无上的君臣之义,坚定地对李陵说:“臣事君,犹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恨。”这正是封建士子的道德原则,是苏武尽忠于大汉帝国,至死不渝的表现。

3、苏武的忠君是否带有愚的成分?

商议后明确:苏武的忠君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身为汉使出使匈奴,在遇到意外事件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屈节辱命,不能使人格、国格受辱,而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利益,愿意赴汤蹈火。如果他变节投降,那么他个人虽安享富贵,但国家与人民无疑会蒙受屈辱。当然武帝的恩情也不能抵消其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苏武一味强调武帝对他们父子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之肝脑涂地也不免带有愚的成分。

4、苏武出使匈奴前曾许诺其妻“生当复归来,死当长相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为何还在匈奴娶妻生子?

商议后明确:也许这是人性的弱点,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娶了与自己对立民族的妇女为妻,确实有违当初诺言。不过所生孩子名曰“通国”恐怕别有寄托吧。同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又怎能苛责两千多年前的苏武?

第三课时

一、引入名家评价,供学生参考(多媒体显示)

1、孔子云:“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又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汉班固

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温庭筠

3、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清何焯

4、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歌词

二、学生品评(先思考并形诸文字后举手发言)

1、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醉花阴咏苏武》

2、一颗忠诚之心,照耀了千秋史册;一片报国之情,留下了万世美名。铮铮铁骨诠释了刚毅,匈奴为之战栗;悠悠心灵写尽了顽强,天地为之动容。千年苏武,不朽忠魂!

3、尽管有人说他不是民族英雄,但我认为他是!他抛却小我的一己私利,而顾全国家的尊严,境界高卓,人格高尚。他先国后家的义举令我肃然起敬,他“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历史功绩永不磨灭。

4、曹植在他的《白马篇》中说“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我心中苏武就是这样一个伟岸的大丈夫。

三、教师总结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无疑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评价,而不能超越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苏武作为汉朝的和平友好的使者出使匈奴,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

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譬如东周时赵相赵盾指使赵穿刺杀晋灵公,太史董狐秉笔直书。后齐相崔杼指使部下杀齐庄公,太史伯秉笔直书,其弟仲、叔、季亦然。伯、仲、叔先后被杀,季依然不改,崔杼只好作罢。董狐、伯、仲、叔、季、苏武,这气节一脉相承,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

同时,今天当很多人像李陵一样感叹“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而难得糊涂时,两千多年前的他――大汉苏武依然坚定信念,践行信念。他是如此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活着,用心用力,纯粹而极致。他的坚守使生命有了沉甸甸的重量。他本可以对自己不那么残忍,但他用坚守一笔一笔地镌刻生命。他告诉我们生命原来需要一种精气神,至大至刚!生命原来可以如此纯粹!

篇11: 《苏武传》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难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一、早自习预习:理解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及《创新设计》)

二、导入: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三、作者作品及背景。

1、作者简介:课件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博学高才,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

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2、简介《汉书》:课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汉书》与《史记》的对比课件

内容

项目《汉书》《史记》

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时间跨度230年左右3000多年

体例本纪、列传、表、志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注: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3、我国史书体例简介:课件

(1)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2)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

(3)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4、苏武出使背景:课件地图

解说: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四、重点词句交流

1、给生字注音在书上。

2、范读―自由读。(注意字音、断句、语气)

3、重难点强调――指名翻译。

4、重要注释勾画。

五、整体感知

1、人物传记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文体,那应该怎样为一个人立传呢?是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呢?明确:

(1)课件传记的一般写法:

①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

②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具体材料1、2、3……)

③最后为作者评说

解说:读懂文言文段的关键是材料,即第②点;而材料无非是人的“言”和“行”,即看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2)本文不是苏武的生平大事年表,只……

2、理清思路: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

虞常谋反,牵涉苏武(2―3)

卫律逼降,苏武不屈(4―5)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7―8)

结局:历尽磨难,终归汉朝(9―10)

六、分析艺术特色及人物形象

思考: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写作特色)

详略得当

语言、细节描写

对比反衬

1、详略得当

(1)课文在写人时,有详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为什么?

主人公:苏武

主要人物:张胜、卫律、李陵

次要人物:单于、汉使者……

(2)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其实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

详:苏武宁死不降(卫李劝降)、卧雪牧羊……

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羊被盗……

(3)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作用:突出主题,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

①语言描写多集中于:“受审讯”和“劝降”两件事。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体会到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②细节描写,如: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③小结形象: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苏武?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3、对比反衬:哪些人物对苏武性格起到了对比反衬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明确:

张胜的贪生怕死――苏武的大义凛然

卫律的卖国求荣――苏武的高风亮节

李陵的计较个人――苏武的忠君报国

解说:

①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②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③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④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反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七、阅读拓展

1、苏武在匈奴坚持民族气节十九年,靠的是什么?明确:

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忠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

2、苏武入胡遭遇变故曾两度欲引刀自决,后来被困地窑、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会不会影响他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呢?

不会。引刀自绝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维护尊严。坚强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征服其意志的念头,同样是在维护尊严。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八、讨论问题

问题一:

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有人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问题二:

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四)各组组长向教师递交各组的总结。

(五)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

(六)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七)教师提供参考观点

篇12: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

各位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语文必修<一>“沟通与应用”板块中的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外,还有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的特点。本课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史,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使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法。课文的结构简单,它不但具备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而且还有首尾圆合型的结构特色,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二、 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 说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说教学流程:(结合课件)

(一)导入语(屏显“嫦娥奔月”图和“万户飞天”图)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学习(屏幕显示)<依据自主学习原则>

1、了解通讯 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2)完整性。 (3)评论性。

目的:了解通讯自身的特点。方法:边读边划。

2、词语积累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耸入云天 扭转乾坤 一鼓作气 不同凡响

翌年 横亘 酝酿 尘封

方法:利用注解和工具书。

(三)合作学习-----教师质疑,学生讨论。<依据合作学习原则>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屏幕显示)

目的: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

(2)梳理主体部分: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记叙顺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情感目标)

(3)综合全文,理解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的双重含义(屏幕显示)

(四)分析与探究<依据探究学习原则>

(1)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它是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的,请举例说明。(屏幕显示)

目的:理解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2)谈谈本文的结构特. (屏幕显示)

目的: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目的:理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本文的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很清楚,是大家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它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

篇13: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派诗风的轻云,饱含着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用那回环往复的和谐音节,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新诗为第一单元来组织文本,显然突出了它的审美性。《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二、说学情

《雨巷》是高一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也是被人们传唱不休的名作。本课恰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领域,学会欣赏它,并喜爱上它。以此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由浅入深地设定了如下几个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皆在诵读中完成:

一读音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二读语言,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三读意象,品味诗歌的意蕴美;

四读内涵,品味诗歌的思想美。

四、说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等重点意象的含义,并由此把握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意象情节。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将本篇的意象理解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

五、说教学难点

理解“姑娘”这一意象,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诗无达诂”,对诗歌的鉴赏没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读要合理,要有依据,必须知人论世。

六、说教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完成本课。诗歌重在朗读,所以本课四个环节的解读都在朗读中完成。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的诗歌需要美的心境来欣赏,更需要一颗好奇心牵引着去求索。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听惯了北方胡同里粗犷的叫卖,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千里雪飘,却不曾体会,那细雨如丝的江南空气中氤氲的朦胧与凄婉。一条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点太息般的泪光,若有若无地,飘进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样的意境如此荡人心肠?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欣赏那别样的美。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我不准备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和背景,因为我想努力创造一种读诗的心境,随着导入直接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而不想因为作者、背景的介绍而中断;再者,介绍之后,反而扼杀了学生自己对诗的想象和理解。尤其这首朦胧的小诗,更有多样的解读。

初听配乐朗诵,进入诗境,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这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是那么完美,而诗歌本身,不就是一曲动人的旋律吗?

再听配乐朗诵,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怎样造成的?

明确: ①、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②、一韵到底,每节押“ang”韵二、三次。(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③、使用排比。

④、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2、再读语言,品情感之美

请一位同学朗读,让同学们在与录音朗诵的对比中,思考:该用什么语调去读?

明确:幽怨、低沉、伤感、惆怅

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哪些地方体现出这种感情呢?请学生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明确: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颓圮。

这些都是带有浓厚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朗读指导:语速舒缓,注意停顿,带感情的词要要从语气上读出它的感情来。

(三)深入探究

1、三读意象,品意境之美

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音韵和情感后,让学生再次诵读,根据刚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且画在纸上,并口头描述。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朦胧、凄清、悠长、寂寥的雨巷该是怎样的?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怎样的?

篇14:优秀说课稿课件

优秀说课稿课件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指数函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难点定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与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思考问题片面不严谨。

2、教法分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采用先学生讨论,再教师讲授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用教师的讲授来纠正由于学生思维过分活跃而走入的误区,和弥补知识的不足,达到能力与知识的双重效果。

3、学法分析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使他们发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再根据高一学生爱动脑懒动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描点画图,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继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与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与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

问题2:折纸问题:让学生动手折纸

学生回答:①对折的次数 与所得的层数 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②对折的次数 与折后面积 之间的关系(记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

问题3:《庄子。天下篇》中写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学生回答:写出取 次后,木棰的'剩留量与 与 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遇到挑战,激发斗志,又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 ②

(2)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指数函数模型,便于学生接

受指数函数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 分别以 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三)新课讲授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 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 会有什么问题?(如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 , 都无意义)

(3)若 又会怎么样?( 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2:若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3:已知 是指数函数,且 ,求函数 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

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 图像。

设计意图: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对于 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 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

(四)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 的大小 :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 的图象,比较 的大小。

篇15: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职高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学习本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提炼议论文的主旨。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方面的一篇杂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和一些人对待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外国文化的基本原理、正确态度和方法,指出了“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鲁迅先生对外国文化的见解,时至今日,仍然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A.把握文章思路、结构和观点;

B.揣摩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C.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B.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A.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B.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4.教具准备: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采用“疑问教学法”,即激疑――质疑――析疑――释疑,以培养学生积极质疑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与教师“疑问教学法”相适应,学生采用“疑问学习法”(即生疑――质疑――析疑――释疑)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文教学分两课时进行。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个难点,突出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这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疑――简介写作背景导入新课,让学生想问能问。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

当时,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二、质疑――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会问。

阅读课文,围绕文章的思路、结构和观点质疑,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

三、析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善思会议。

(一)筛选重排疑难问题。

(二)采用探究式析疑。

1.采用个体探究式析疑,通过因果论证法的分析理清文章层次。

(1)通过背景介绍,结合课文阅读,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这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反映出来?

(2)根据文题,你知道本文会写些什么?

(3)从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指出文章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原因”,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呢?哪些自然段是写的是“结果”,即什么是“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结论”,即文章主旨?你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划分文章段落?各段写的是什么意思?

(4)作者写作的思路是什么?本文的论证方式是怎样的?

2.采用群体探究式析疑,主要通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的分析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个难点。

(1)第一段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这段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2)在第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可分为哪几层?每层各写了些什么?

(3)在论证“什么是送去主义”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送去主义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

(4)在论证“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5)在论证“送来的危害”时,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3.通过揣摩犀利幽默的语言,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1)本文语言犀利,幽默讽刺,请找出第一段中的语句加以体会,理解其真正含义。

(2)“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释疑――导解导结导练,让学生善解会练。

(一)导解释疑,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略)。

(二)导结激活,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导练激励,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A.残羹冷灸(gēng)冠冕堂皇(miǎn)

B.x片(yā)脑髓(suǐ)

C.自栩(xǔ)玄虚(xúan)

D.吝啬(sè)蹩进(piē)

2.《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A.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章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3.“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正确理解是()。

A.反映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B.中国人信奉“小国寡民”的思想,习惯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

D.反映有些中国人对外国人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外思想。

4.第3段的中心是()。

A.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实质。

B.讽刺尼采自诩太阳,反对“送去主义”。

C.反对“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D.主张“拿来主义”,反对不给子孙留点礼品。

5.下面一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C.类比论证

6.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7.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8.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9.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启,其理由是:。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10.3~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

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

D.举例论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分析“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总结全文。

教学设想:

采用“疑问教学法”,以学习和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为突破口,分析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激疑――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想问能问。

二、质疑――根据质疑提示,让学生善问会问。

请同学们阅读第7-10自然段,围绕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和“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充分质疑问难。

三、析疑――个体探究式和群体探究式相结合,让学生善思会议。

(一)筛选重排质疑问题。

(二)采用探究式析疑。

1.学生析疑主要采用群体探究法进行析疑,突出教学重点一:比喻论证。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质疑,重新设计了两个问题来突出此重点。

(1)对待外国文化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拿来主义者对待不同性质的外国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大宅子”、“鱼翅”、“x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

2.主要采用个体探究法进行析疑,突出教学重点二: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问题:结合前面的分析,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即拿来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态度和方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3.采用个体探究法,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炼文章主旨。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五句话,这五句话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本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是什么?

4.采用群体探究式析疑,应用扩展。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犹在耳边回响。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

四、释疑――导解导结导练,让学生善解会练。

(一)导解释疑,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略)。

(二)导结激活,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

1.归纳中心。

2.归纳写作特点。

(三)导练激励,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一、指出课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拿来

2.使用

3.毁灭

二、指出下列比喻的喻体。

1.主人

2.宅子

3.新人

4.新宅子

三、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

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

(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

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篇16: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优秀说课稿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议论文)的第四篇。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

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另外本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拿来主义”基本精神在当前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意义(教育目的)。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教学重点:

1.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尤其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

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

其次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充分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学习依次安排第一、第二两课时中,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微机等辅助教学手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问题:

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第1题的设置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2题的提出做铺垫;

第2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高度的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什么是“闭关主义”?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

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

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

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

2.作者对“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微机图片(一)〕(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包括:

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

1.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

2.“鱼翅”“烟灯和烟枪”“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17:高中语文《荷花淀》优秀说课稿

高中语文《荷花淀》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30分)

1、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10分)

《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则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培养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能力,后一单元的重点则是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教学目标(5分)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订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个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10分)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各知识点简析(5分)

1)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

色彩。

2)、

一、说教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7分)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备使用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手段(3分)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INTER网上去浏览有关孙犁的生平、创作特色,《荷花淀》的评价、关于“诗体小说”等知识,然后在进行信息的筛选,从中选择有效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成POWERPOINT,用于课堂交流。这样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10分)

1、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依据(5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每个人终身不断地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决不是学习的`终点。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5分)

本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40分)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教学目标,作为预期的学生行为变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开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简单明了地揭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他们把学习目标指向掌握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篇18:高中语文第五册《陈情表》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陈情表》优秀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高一必修)

教师教课工作总结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肖邦故园》《指南录后序》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3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药》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

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语文《苏武传》优秀说课稿课件(精选18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说课稿2023-08-02

高一语文说课稿2023-01-12

高中语文第五册《陈情表》优秀说课稿2023-08-30

登高语文教案说课稿2022-08-17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优秀2023-10-04

赤壁赋高中语文教案2022-07-24

九年级上册语文《黑羊》说课稿2024-01-03

九年级语文说课稿2022-07-29

《赤壁赋》的说课稿2023-07-22

《梅花魂》的说课稿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