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整理13篇)由网友“Nassy”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欢迎阅读!
篇1: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
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
“相交线与平行线”是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又是构成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学生在上学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角、平行与垂直,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交线与平行线”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事实;并以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说理,将直观与简单说理想结合;借助平行线的有关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逐步丰富学生图形的认识经历和借助图形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且由图形带来的直觉,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从而为其它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说教材
(一) 教学内容
“相交线与平行线”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相交线”,包含余角,补角,对顶角;第二部分为“平行线”,包含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特征;第三部分为“尺规作图”。而本节为本章中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小结,主要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 教学目标
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参考和学生实际,本单元教学目标为:
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简单的尺规作图。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由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节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结构、认知顺序和学生实际,本节的教学重点: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操作――测量、归纳、辅以说理等的方式得到平行线的性质,通过例题、练习相结合从而是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二、说教法
在本节教学中采用“探索――归纳总结――应用”的方法相结合。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互动、交流讨论,得到“平行线的特征”。在教学中注重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相结合,建立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说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从“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回顾,如果两直线平行了,应该具有那些性质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知欲。
三、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分“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和“应用”两大主体。整个教学分以下环节:
一 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二 新课教学 1探索特征
2 做一做
3 例题学习
三 随堂练习
四 课堂小结
五 作业布置
四 学法指导
依据学生的情况,年龄特征,智能发展,教学中采用了“探索――归纳总结――应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并养成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在自主探索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实践经验的学习方法,直觉和说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应用中增长才能。
篇2:平行线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八学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平行线的判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六个环节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学习的基础。从本节课起,培养和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开始从有条理的口头表述逐渐过渡到书写自己的理由。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几何推理等内容的基础,也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四个概念已经了解,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辨别能力, 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一定认知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虽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很肤浅的,仅仅处于对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现象的感知层面,对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缺乏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力目标:会用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和3,会用判定方法1,2得出方法3,会用判定方法1.2.3进行简单推理。
情感目标:体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数学思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或与同伴交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的判定方法。
难点:会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互译,理解“转化”的思想。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西方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所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可突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也有利于师生角色转化。为体现自主学习的教改模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和评价。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为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定如下五个环节: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独立自主,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解决疑难——巩固训练,反思归纳——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现有一本书,一条彩带,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两边会平行呢?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平行线的判定》。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自然的.。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二)独立自主,探究新知
追问思考:
做一做:三根木条相交成∠1, ∠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 观察∠1, ∠2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
画一画:用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两条直线平行线。
这种方法根据什么条件去画的?
得出:“同位角相等二直线平行”。这一基本事实。
“三线八角”有几种?其它两种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使二直线平行?
你能证明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尝试推导判定二、三。
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发现、分析、推理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其证明过程,师生互动,进一步修正二、三的具体证明过程,并强调步骤的书写。 引导学生思考课本173页想一想。老师补充这里作平行线的道理。完成课本上的随堂练习。
在平行线的判定中,学生对三种角的观察视角上容易出问题,补充形象识别三类角的方法:同位角的形象大使“F”;内错角的形象大使“Z”;同旁内角的形象大使“U”;只不过它们有时不是很规则:倒立着、反向着、躺着的??这种方法很方便于寻找哪两条线平行。
意图:让学生学会用说理的方式展示推理的过程,感受推理论证的作用,使说理、推理作为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对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用自然语言结合图形进行说明“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阶段逐步提高。
(四)、巩固训练,反思归纳
1. 如下图所示,填上一个适合的条件______________,可使AB∥CD。
(第一题) ( 第二题)
2、如图,E是AB上的一点,F是DC上的一点,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1)如果∠B=∠DCG,__ ∥ 根据是 (2)如果∠DCG=∠D, ∥ 根据是 (3)如果∠DFE+∠D=180?,__ ∥ 根据是—。
(五)、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1。你能说出几种判定平行的方法?填空:
①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③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
④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
作业:
必做:课本习题7.41、2、3、4 2、选做:请将你学习这节课的体会记录写在数学日记中。
篇3:《平行线》说课稿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已经认识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作准备,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潜在的学习状态,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教学难点是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联系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这节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教学认识平行线
在课的开始,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体育场。出示体育场中的直跑道1路灯2两条交叉的小路3山羊4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可以看作是直的线。接着从图片中动态地抽象出几组直线。让学生观察每组的两条直线,提出一个问题,根据每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把他们分成几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加入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想法。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想的?学生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分成两组,(路灯和小路的是交叉的,跑道和山羊是不相交的)有的认为分成三组,(跑道、山羊分别分成两组,路灯和小路分为一组),对于学生的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评判,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哪一种分法正确?找出能说服别人的理由。在生生之间的对话中,使学生认识到第四组的两条直线也是相交的,同时对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的也较为深刻。在此基础上,我指出象第一组这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的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平行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丰富平行的表象。接着,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自由判断,指名说判断的理由。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感知,到对每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分类,概括平行的含义,到找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逐步建立平行的表象,对平行线的认识逐步清晰。
二、画平行线
在教学画平行线时,我先让学生借助一些材料和直尺,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画。学生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画法,(可能有的是对的,也可能有的是错的)让不同画法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画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你认为哪些画法是规范的,哪些画法是不规范的?说出能证明自己的理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学生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基础性资源的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平行的特点,感受画平行线应使两条直线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让画法规范的同学演示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生独立画,组内互查画的是否规范,交流各自画法。这样,学生经过自由尝试画平行线,通过对各种画法的交流、评价,逐步概括出较规范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按要求画平行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画平行线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特征,深化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首先,想想做做第2题拿出课前发的长方形的纸,按要求对折两次,再打开,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想办法证明你的发现是否正确。学生独立操作,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证明的?使学生在操作、猜测、讨论、交流中了解长方形对边是相互平行的,长方形对边之间平行的线段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说各有几组平行线段,使学生感受不同图形的特点,深化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最后,我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在全班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同时进一步体验平移的特征。临近课尾,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自己的收获,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还想解决哪些问题,从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
篇4:§2.3平行线特征
§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p操作p推理p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p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4.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特征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上两节课我们探讨了直线平行的条件。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如何判定两直线平行?[生]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同平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其中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它们的共同点: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都是已知角相等或角互补,推出两直线平行。反过来,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p内错角p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直线平行的特征。Ⅱ.讲授新课[板书] §2.3平行线特征[师]请大家用三角板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电脑出示如下) 如图示,直线a与直线b平行,被直线c所截。 (1)测量同位角∠1和∠5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关系? [生]测量结果∠1=∠5。[生]图中还有∠2与∠6,∠3与∠7,∠4与∠8是同位角,测量它们的大小也相等。[师]现在我把∠5剪下,把它贴在∠1的上面,观察到这两个角相等。(教师动画演示)[师]通过测量和剪贴对比∠1的度数和∠5的度数相等,其它同位角也一样相等。从而得出同位角相等。[师]那么大家来说说是不是所有的同位角都相等呢?[生]不是。[师]很好。(电脑出示) 如图示: ∠1与∠2是同位角,但不相等。 [师]那么到底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同位角相等?[生]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相等.[师]很好.我们得到结论就是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情况下同位角相等。那此时内错角的关系怎样?同旁内角关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探索:(电脑出示) 如图示,直线a与直线b平行。(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换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 [生]图中有2对内错角,分别是:∠3与∠6;∠4与∠5。通过测量它们大小分别相等。[师]很好,如果我们不通过测量而用数学语言是否能证明它们是相等的吗?[生]能,直线a与直线b平行,∠3与∠7是同位角,所以∠3=∠7,又因为∠7与∠6是对顶角,相等,因此可知∠3=∠6。同样得出∠4=∠5。[师]这位同学叙述得很好,我们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推证如下:(电脑出示) 由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电脑动画剪贴过程)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3)个问题。[生]图中有2对同旁内角。分别为∠3与∠5;∠4与∠6。它们的关系为互补。因为:直线a与直线b平行,∠2与∠6是同位角,所以∠2=∠6。又因为∠2+∠4=180o ,所以得∠4+∠6=180o 。同理推证∠3+∠5=180o 。[师]这位同学叙述得很好,我们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推证如下:(电脑出示) 由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师]由此我们得到了平行线的特征: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板书]接下来我们做一做。(电脑出示) 如图示,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解: 下面我们来做练习以巩固平行线的特征。Ⅲ. 随堂练习 如图(1)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图(1) 图(2)解:如图(2)所示:与∠1相等的角有:∠ 3,∠ 5,∠ 7,∠ 9,∠ 11,∠ 13,∠ 15。与∠1互补的'角有:∠ 2,∠ 4,∠ 6,∠ 8,∠ 10,∠ 12,∠ 14,∠ 16。 生活数学 1如图1,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B是142°,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 图(1) 图(2)解:如图2示,AB∥CD,∠ABC与∠BCD是内错角。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CD=∠ABC =142°即图(1)中∠C=∠B=142° 生活数学 2如图某玻璃碎片是梯形,已有上底的一部分,量得∠A=115°,∠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解:因为AD∥BC,∠A与∠B是同旁内角,所以∠A与∠B互补,则∠B=180°-115°=65°同理可得,∠C=180°-100°=80°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线的特征,了解了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的区别。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特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通过练习加深了对二者的应用,认识二者是互逆的。 Ⅴ.课后思考题 如图:如果AB//EF,求∠B、∠BDF、∠F的和是多少? 解:如图示,过D点做直线CD平行直线AB,则有AB//CD//EF。板书设计 §2.3平行线特征
篇5:第三册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目标 ]: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篇6:第三册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 ]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过程 ]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识记这两个性质,并思考已知什么条件,得出什么结论,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二)做一做: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先由学生回答,用自己的语言说理,然后再出示以下说理过程,由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1) AB∥CD→∠1=∠3→∠2=∠4
(2) ∠2=∠4→BC∥EF
(三)考考你: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说理过程)
(四)填空:
已知:如图,∠ADE=60°,∠B=60°,∠C=80°。
问∠ AED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 ∠ADE=∠B=60° (已知)
∴ DE//BC( )
∴ ∠AED=∠C=80° ( )
(通过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分)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
判定:角的关系 平行关系
性质:平行关系 角的关系
3、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性质。
五、课后作业 :
教材62页1、2、3题平行线的
篇7:数学教案-平行线的特征
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目标 ]: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教学难点 ]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过程 ]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四)填空:
已知:如图,∠ADE=60°,∠B=60°,∠C=80°。
问∠ AED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 ∠ADE=∠B=60° (已知)
∴ DE//BC( )
∴ ∠AED=∠C=80° ( )
(通过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分)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
判定:角的关系 平行关系
性质:平行关系 角的关系
3、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性质。
五、课后作业 :
教材62页1、2、3题平行线的
篇8:《平行线》数学说课稿
《平行线》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行线”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
形特征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应用上也很重要。根据本课特点,我在设计时坚持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
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借助工具画出平行线。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把认识平行线定为本课的重点,把能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
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挂装饰画来发现平行线,接着引导学生动脑在教室里、生活中找一找平行线。在画平行线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获取画平行线的方法,最后我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小结,老师最后给出规范画法,从而使学生准确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2、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教学空间与图形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装饰画的边与房顶线所形成的平行关系,把抽象的空间概念变得具体化。在教学中,我通过用演示幻灯片演示画平行线的具体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进一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多形式的学习活动:(1)学会观察、让学生观察装饰画、黑板、课桌等实物,初步感知平行线。(2)学会动手,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加深理解平行线。(3)学会探究,让学生利用学具想办法试画一组平行线。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4)学会交流。通过交流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在引入、新授、巩固和总结这几个环节中都始终围绕这一指导思想进行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知平行
新课伊始,我联系生活情境,老师家里的新房子刚装修完,买了几幅装饰画,想把客厅装饰一下,可不知道怎样挂好,你来帮帮老师吧。然后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学生把房顶线看成一条直线,把固定画的2根钉子看成一条直线,从而引出平行线,老师板书课题。这样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幻灯片出示三幅图片,这样把2条直线放到一个平面上,能直观的看出2条线的关系。并指出不相交的情况叫平行。大家看看老师这种情况是平行吗?(桌面上一支笔,地面上一支笔)让学生概括总结平行线的定义。老师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紧接着我出了有几道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掌握情况。(出示幻灯片)这样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二、观察思考,寻找平行
学生对平行线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就让学生寻找教室里和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处处存在。接下来我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关于平行的图片,配上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平行线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体会平行美。
三、动手操作,创造平行
画平行线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4环节。第一个环节,出示课本练习题第一题,学生出现了2种情况,有的同学是向上平移,有的同学向下平移,我都给与了肯定。第二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白纸,让他们借助工具,交流讨论,充分发挥想象,画一组平行线。然后找出有代表性的画法,让学生说哪种方法最好。第三,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示范画法。第四,让学生边观察示范画法边总结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画的过程。
学生经过自由尝试画平行线,通过对观察,交流,逐步概括出较规范的画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平行线,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画平行线的.能力。
紧接着利用平行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案,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然后展示最有创意的同学。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平行线的认识。接下来任选一组已画好的平行线,让学生动手在一条直线上任选几点画另一条线的垂线,量完这些垂线后,学生就能发现他们的关系。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就能很轻松的总结概括出“平行线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这一性质。因为学生有了独立画平行线的基础,所以探究起平行线的性质来会更容易一些,所以我打破常规,把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变换顺序,放在画平行线之后,这样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总结起来就会更轻松,更容易。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接近课的尾声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老师看同学们这节课学的非常认真,非常努力,不知大家累不累呀?大家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谁来给大家简述一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引入“龟兔赛跑故事新编”。了解龟兔赛跑的速度变化统计图是一组平行线后我进行总结,大家同步提高,平行发展,不也是一道挺美的风景吗?以此加深对平行的认识,进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从而把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布置作业
总之,这节课我始终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关注学生学习,关注他们的发展,使他们高高兴兴的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篇9:《平行线特征》一节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第3节,学习完台球桌面上的角和探索直线平行条件后学习本节课。教学时注意与直线平行条件区别、联系。
教学目标 :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掌握特征,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自己发现结论,并能应用、解决问题。
导言:我们上节课已经探究了直线平行的条件,回想一下,我们当时用了哪些方法探究问题?
学生:1.猜想2.测量3.操作教具
教者:得到了哪些结论?
学生: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者:他回答得又流利又准确,别的同学也回答得象他一样好吗?我们齐答一遍。
学生:(齐答)
教者:好,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平行的条件,反过来,平行直线又有什么特征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3.平行线的特征(板书)
教者:请看大屏幕(课件1)读题。请你猜想一下结论。
学生;回答
教者: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你能不能把你的验证过程表达清楚?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并请同学上黑板演示、讲解。
教者:再看大屏幕,猜想一下结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你能不能把你的验证过程表达清楚?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教者:通过刚才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学生: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者:这三条就是平行线的特征。(板书)看到黑板上的三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者: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
学生:因果关系不同(学生讨论得出)
教者:现在你能区分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能吗?真的?现在就进行抢答。我简称为条件、特征。
学生:抢答。
教者:看来,平行线的特征同学们都掌握了,不知道你们应用得如何?请看一道题。(课件)1给你两分钟读题思考,2现在将你的思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请同学上黑板讲解。
教者:同学们都讲得很明白,现在请一名同学试着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一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本上写。
教者:请一名同学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学生:(回答)
教者:我们再看一组习题。
学生:读题,思考,小组交流。回答,
教者:请同学们用精练的语言把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概括一下。
学生:(口答)
教者:补充,完善。
板书设计 :
3.平行线的特征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点评:新课改的教材新、教法新、学法新。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带来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新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教师教法的更新,教法的更新导致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多样化。我觉得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讲最难改变的是教法的转变、更新。因为,过去的那种灌输式、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法已经扎根很深。课上不敢放手,很怕学生不明白。但是,现在我日常教学的时候逐渐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如:本节课的例题、练习题我都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来解决的。并且让学生来讲解。碰导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再强化一下。这样作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
我在教法中还常常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胜心。如,本节课中在强化区分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时,就采取了激将法,而且有时学生又很了解教师的用心,明知道这是老师的小计谋,但是他还是愿意接受这小小的比试。使枯燥的背诵变得有趣起来。既强化了知识点的训练,又让学生感到了快乐。
随着教师教法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就生了变化。本节课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交流、探究,大部分习题都是学生孜孜自己解决。
本节课我大部分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有一点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讨论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每次讨论前我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意见思想。这样,他也能注意倾听别人的见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我更注意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及亲身经历、体验。如,让学生通过用量角器测量,剪刀剪下一角与另一角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结论。让学生先猜想,然后通过观察、进行合情推理、验证猜想,现阶段的几何,不要求他严密的证明写法,只要他们感受几何、体会几何。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篇10:平行线性质的说课稿
平行线性质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是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探索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今后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的理论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点: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区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区分平行线判定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三、说学情
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平面图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基础等相关知识,对于平行线的有了自己认知,虽然学生基础差,学生间差距较大,但可以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来激发求知欲望。
四、说教法、学法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指导学生进行验证,对学生的观点多加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取一张A4纸对折、展开,找出内错角,并猜测内错角是否相等?若将两个对角相折,内错角是否相等?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实例导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设问:根据内错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位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平行线判定的复习引入新课,一是巩固已有知识,促使学生知识思维的迁移;二是引导学生比较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加深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讲解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4)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区别:
平行线的判定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得出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知道两直线平行得出角的关系。
3、典例解析、知识应用
(1)解决情境导入提出的问题
(2)讲解例2、例3。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性质的用处。
4、反馈练习、巩固落实
(1)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P76《做一做》和《随堂练习》
(2)练习P77第《知识技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使学生能更加熟悉该知识点。
5、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设计意图】:比较归纳加强区别,进一步突破难点
6、布置设计、回扣目标
P80《知识技能》 第2、3题
【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规范解答过程。
篇11: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例题: 练习:
性质2:
性质3:
2.平行线的性质与
判定的区别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既简洁明了,又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便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六、效果预测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各个环节自然衔接。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合理猜想,解决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农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更加明了,更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将进一步的得到加强。
篇12:平行线的识别说课稿
平行线的识别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 “平行线的识别”。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研究以及对七年级学生的了解,我将围绕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思想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线的识别”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四章第八节的内容。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平行线的识别是 “平行线”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会运用平行线的识别方法进行推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平行线识别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平行线的识别方法进行推理及推理过程中的书写格式。
二、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法上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发现法。在学法上: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抽象概括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所以在教学手段上,我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增强直观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本着复习要有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这个环节我用多媒体出示了2个问题:
1.回顾平行线的画法 (复习近平行线的画法是为探索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做准备)
2.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正确与否?(这道题是想让学生通过判断回忆出识别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可以借助于第三条直线,我接着设问,但是除此之外,平行线的识别还有哪些方法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引出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行线的识别)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平行线,在实践中探索出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1、学生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得出,把三角尺沿着直尺的方向由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三角尺紧靠直尺的一边和直线所成的角在移动前的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构成了一对同位角,并且它们的大小相等。
我接着设问: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这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后归纳得出平行线的识别方法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接下来我用多媒体对平行线的识别方法一进行表述:并向学生讲解因为、所以的几何写法,以及推理过程。
∵∠1=∠2,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多媒体出示
待学生理解之后,我继续设问:
2.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3,则a与b什么关系?
多媒体出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a与b平行
接着我请一个学生尝试口述:a与b平行的推理过程,我进行板书。
∵∠2=∠3,(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1=∠2,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识别方法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待学生理解之后,我再次提出问题:
3.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1+∠2=180°,那么直线a与直线b平行吗?
多媒体出示
我先请学生回答结论然后再让学生叙述推理过程:
∵∠1+∠2=180°(已知)∠1+∠3=180°(互补的定义)
∴∠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识别方法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例题讲解(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书写格式,讲解推理过程,并指出刚开始写几何证明过程时,要将证明依据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四)、课堂练习(多媒体出示)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我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题,让同学们进行练习,我进行巡视,然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做,并模仿老师讲给全班同学听,并板书推理过程。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两个:一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二是评价书写格式。
(五)、课堂小结:
识别平行线的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六)、布置作业:
这个环节我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布置作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1、课本第171页的第1题、第2题 为必做题
2、投影出示选做题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确定适当的起点与目标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作业布置采用分层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篇13: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它为今后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量角器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公理进行验证,再通过农远资源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平行线的另两个性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3、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是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这里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对于平行线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已经学会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难学。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新技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的印象。
3、鼓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并指导学生进行验证,对学生的观点多加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法指导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生活中的电是通过两条互相平行的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输电线路在某处转了一个弯,已知转弯后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和原来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之间的夹角是130°,那么这条导线和原来的另一条导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呢?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的目的,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2、探索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讲解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4)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区别:
要强调“平行线的判定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得出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知道两直线平行得角的关系”
3、知识运用
(1)解决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讲解例4和例5
(3)把一条直线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讲解例6。
(4)练习P174―175 第1、2、3、4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性质的用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4、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这节课得到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区分清楚吗?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本节课学的知识与前一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整理。有利于学生加以区分和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5、作业设计
P175 第5题
【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补充完整解答过程,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不但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让学生了接逻辑推理的步骤,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
五、效果预测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各个环节自然衔接。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合理猜想,解决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农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更加明了,更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将进一步的得到加强。
★ 认识四边形说课稿
★ 线面角 说课稿
★ 《垂线》说课稿
【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整理13篇)】相关文章:
数学正方形说课稿2023-08-28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说课稿2023-12-29
《正方形》说课稿2022-08-16
小学数学说课稿的格式2022-05-06
平行四边形说课稿2023-09-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秀说课稿2024-01-19
小学数学展示课五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说课稿2022-12-11
小学数学说课稿《垂直与平行》2022-08-1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学说课稿2022-11-26
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与垂直》说课稿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