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时间:2023-02-18 07:39:26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精选10篇)由网友“麻露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篇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人品(邀请作客)平易近人───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课板书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重点词语和感情,三级交汇设计了词语式从而辅助教法的实施和方法的落实。

篇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葛店二小 陈勇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体验成长的快乐。本文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适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文章中叶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还可以学习如何修改作文。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做人的道理。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法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对话式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法等教法,这三种方法穿插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在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中,形成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脉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添加批注,记下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四、说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谈话导入;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个教学阶段,接下来是我对第二课时的教学的预想:

(一) 复习导入,设疑深入

(1)读题,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那么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呢?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我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

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那么是什么使我“模模糊糊懂得”的呢?让我

们再带着问题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两件事是如何分别体现

叶老的文品和人品的?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设疑,学生在接下去的学习总是带着这个疑问去思考问题,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二) 自读自悟,各个击破

(1)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

(2)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

(3)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自读“修改作文”部分,用笔画出你找到的表现一丝不苟的句子。

a、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

b、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Www.55A87AC4F75D369D.html:“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c、多媒体课件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突出:准确,干净,规范,确切)(填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

d、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的第三小节,进一步体会“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出示投影修改稿)

e、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

部分。

(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

a、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用笔圈出你找到的词语,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

b、交流:这次谈话给我的.“感受”(多媒体课件)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理清文中的两件事情中作者所要表现的叶老的人品与文品,通过多次的设问,学生自读,自解的方式,达到以读促悟,促情的效果)

(三) 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1)释疑: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老的人品和文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知道了为什么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重点解析:读题,让我们找出文中有关爬山虎的句子,再来读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再来感受体会那片爬山虎在“我”心中的形象。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把文章的托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揭露出来,紧紧把握住文中写爬山虎与写叶老的联系,体现了阅读教学注重情感体会的目标。)

(四) 总结全文,联系生活。

(1)写写你成长中的故事,并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2)收集名人的成长故事,说说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部分作业设计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了文中修改习作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有利于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养成,课外阅读作业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五、说板书设计

文品(修改作文)一丝不苟────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篇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关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一、文本解读:

配乐:(你嫩绿的叶子闪着光芒,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你像温柔的小精灵,跳跃着,摇曳着,闪烁着……)这美丽的景致便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肖复兴笔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也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本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和 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两件事,刻画了叶圣陶先生认真工作、平易待人的人物形象。但是,课文却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老先生由衷的感激于钦佩之情。文章通过两次具体描写叶老家院子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情景交融,让人不禁发出景美人更美的感叹!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这绿绿的爬山虎之中。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读出两处景和两件事的巧妙联系是个难点,怎样将爬山虎的生机美与叶老的人格美有机地融合起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便是我教学设计的意图所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这是教学的重点。)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4、初步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说说教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确立了两条主体思路。其一,为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后文的学习打下情感上的基础,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用于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

其二,品词酌句阅读法:首先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抓重点词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感悟句意,接下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这种方法。

三、说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列宁说:“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因此,在课堂的伊始我就将爬山虎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喜欢、接受爬山虎,并感受它的美。所以我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走近满墙的爬山虎,感受它的形象美。

在同学们看完图片、听完我的朗诵之后,我便发问: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诵中,从这一张张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用怎样的词来形容爬山虎呢?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的脑海里就会闪现出各种与爬山虎相关的词语:如绿绿的、精灵、茂盛诸如此类的词语。这便构成了学生对爬山虎的第一印象,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爬山虎的形态美。

(爬山虎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平常,但是很少有同学会细致、会心地去欣赏爬山虎,他们也没有作者对爬山虎的那种情感。为了拉进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我给学生展示了多张爬山虎的图片,同时结合我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感知爬山虎的形态美。)

第二个环节:透过爬山虎的生机美,领会叶老先生的人格美

(一)品读重点词句,积淀情感

由于文中饱含情感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较难理解,在这个环节我采用了由易到难的梯度式方法。首先品词,然后读句。

1、出示词语,朗读感受:

绿葱葱的爬山虎 温柔的小精灵

跳跃 闪烁 沉郁 摇曳 虎虎有生气

①自由读词

师提问:从这些词语的身上,你能感受到爬山虎怎样的气息?

②师生齐读

学生交流感受之后,再读词,进一步体会这些词语中所蕴含的形象与情感。

通过用心朗读、体会这些词语的形象和情感,让学生对爬山虎身上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生机美有了初步感受,为理解文中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2、品读重点句,感受爬山虎的生机美有了词语的铺垫,接下来我就让同学们带着对词语的情感去朗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带感情朗读。(用课件展示)

②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③交流、讨论:爬山虎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美?

通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孩子们对那片爬山虎有了认识有了感情,对它的美有了感悟。接下来我将带领孩子们去感悟文中的另一种美——叶老先生的人格美。(二)抓重点事例,找重点词句,领会人品。

师:孩子们,爬山虎可真美啊,我们的作者肖复兴仅仅是在回忆着爬山虎的美吗?不是。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看文中具体写了什么事,透过这些事你能发现什么美?

1、梳理文章,把握内容

(1—5)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

(6—10) 叶老先生邀请我做客

2、朗读感悟,把握情感

进入第1部分的学习: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1-5自然段,师生交流读后的初步感受,小结:感受到了叶老的认真、负责。

2、出示修改文稿(课件出示)

3、学生讨论:你从修改后的文稿中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引导学生寻找描写作者肖复兴感受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句话包含着作者对叶老先生浓厚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体会这些情感,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情感暗示,进行朗读指导。

片断展示一 朗读指导

一读:兴奋

师:删改后的句子更准确,更规范了,作者的高兴之情由然而生,请同学们试一试读出他的兴奋心情。(生齐读)

二读:温暖

师:看到叶老这么认真、平和地为我修改作文,我感到春风不仅吹到面上,更是把温暖注入了心田,请大家再读!(生齐读)

三读:感动

师:叶老当时可是教育部副部长,工作繁忙,还挤出时间来为我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改作文,我感动、我自豪,再读!(生齐读)

四读:敬佩

师:叶老当时已经70多岁了,还这样关心一个孩子,我无法言表的感动都融于春风拂面的那一瞬间,再读!(生齐读)

5、小结

学生读到这里,心中对叶老先生也会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这也是学生对叶老人格美的初步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

1、轻声读课文6—10段

2、课件出示图片(在文中找到与图片相应的语句)

A、课件展示: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B、小组合作学习

1)找出句中的关键词

2)交流关键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3)带感情朗读句子

4)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叶老怎样的美?

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抓关键的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由“教——扶——放”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我会这样说:“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了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挑出来,说一说吧!”对于这些句子的学习,我完全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抓关键的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教——扶——放”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

(三)融合景与人之美,升华情感

师小结: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工作认真的态度;邀请我做客,又让我体会叶老先生平易近人、关爱下一代的品质。作者把对叶老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倾泻在这绿绿的爬山虎之中。于是,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优美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再来读读写爬山虎的句子吧!

(课件再次出示:)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文章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扬认真负责、平易近人的叶圣陶先生。在作者的笔下,景物的美与人格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让我们用心深情地读读最后的一句话。(课件展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第三个环节:作业布置

第七组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体会成长的过程,体会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弥补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也是学生实践学习方法,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主要渠道。于是我的作业设计为: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失败时他们会激励我们要振作,重新再来;成功时他们会劝慰我们要谦逊,成绩只代表过去。想一想他(她)给我们的帮助,写下来,最后把文章送给他(她),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总结: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我的说课以此为支点,抓住文本中这种精准、妥帖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围绕“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展开学习,品词析句,培养语感,让学生悟出写作的方法,又丰富了学生情感,感受到“绿绿的爬山虎”背后温暖和敬意。

篇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素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中年作家肖复兴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及请他做客的事,从中表现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以培养学生写后要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作文地好习惯。课文内容比较好掌握,但课文篇幅长,内容多,还有许多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只有通过对句子的理解,才能感受到人物品质,因此,本次课我选择第一件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并感受叶老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从叶老对《一张画像》地修改中,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并能从这件事中感受老一辈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

学生情况分析:

该班学生思维不太敏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对《一张画像》的修改,学生只能感受到叶老的认真,很难感受到叶老的平和、温暖,更很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自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说,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和学习写作文的方法,将事整个课堂的难点。

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一、通过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如题,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讲了两件事。

三、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作文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给自己留下深深感受的地方画出来,并不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中空白处。(让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课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人物形象)

2、指名交流。

预设(1)句子: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叶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叶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得封面。

感受:从中学习到作文修改的一些方法,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叶写好后叶要作这样的修改。(让学生充分感受,从中学习到作文修改方法,以指导他们今后作文的修改)

预设(2)句子:我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夜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感受:叶老的认真,仔细

师借机拿出叶老的修改稿,向大家展示,再让学生谈感受。(修改稿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从而感受人物对文学的认真)

预设(3)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叶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未件也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感受:文学事业的艰巨,自己作文的毛病,叶老的为人。(让学生也有这样的感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

预设(4)句子: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再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感受:肖的作文写得好,写作文要写具体事实,要写自己深受感动得事。(通过叶老的评语,自己也学习到写作文要写具体事实,要写自己深受感动的事,这样才能写好作文)

预设(5)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儿,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时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篇5: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初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体验成长的快乐。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这篇课文是当今文坛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多,适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文章中叶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还可以学习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说学生

由于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确定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采用一下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对话式教学法和自学辅导等教学法,这三种方法穿插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在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中,形成解析完教材,确定完目标及重难点,下面我将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学法上我将根据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脉络。在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导学中打造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鉴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下面我重点说说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将按五个环节展开:

开课伊始,我和学生从《爬山虎的脚》谈到叶圣陶,从叶圣陶谈到肖复兴,又从肖复兴引出中心句: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这些都与上课的内容紧密相关,既可以勾起学生的回忆,又能通过谈论叶圣陶,对即将学习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更丰富的认识。接着我揭示课题,让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随机强调“那”和“绿”两个字的书写要求。这样设计一方面进行写字训练,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如,厅是后鼻音,荐是前鼻音,书写荐的时候注意草字头下面是存不是在,昏上面是氏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在疏通完文字之后,我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围绕这两件事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在交流时随机形成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然后我再让学生看着板书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这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是通过提示,给学生一种方法的指引,从而学会概况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为下文细读课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学生要对课文有所感悟,首先得“批文以入情”。在引导学生由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我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读书与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徜徉在文本里,深入与文本对话。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画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自学后交流)

课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指名读这句话,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密密麻麻”“到处”来体会叶老的认真一丝不苟,随后引入课外资源,引导学生看资料袋中一张画像的修改原稿,从而让学生对“密密麻麻”“到处”这两个词语有更鲜明的印象,叶老为肖复兴修改处大到一个句子,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没落下,可见叶老修改作文时是多么认真仔细。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为了近一步体会叶老的认真,学习叶老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我还将利用课件,让学生把肖复兴的习作和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后的习作做一个对比朗读,体会这样改的好处。从中学习到作文修改的一些方法,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写好后也要作这样的修改。

接着课件出示描写作者肖复兴感受的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浓厚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体会这些情感,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情感暗示,进行朗读指导。一读:兴奋。删改后的句子更准确,更规范了,作者的高兴之情由然而生,请同学们试一试读出他的兴奋心情。二读:温暖看到叶老这么认真、平和地为我修改作文,我感到春风不仅吹到面上,更是把温暖注入了心田,请大家再读!三读:感动叶老当时可是教育部副部长,工作繁忙,还挤出时间来为我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改作文,我感动、我自豪,再读!四读:敬佩叶老当时已经70多岁了,还这样关心一个孩子,我无法言表的感动都融于春风拂面的那一瞬间,再读!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上面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零散的,这时我设计说话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这一环节试图通过三个句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情感。

五)、回顾中心句,前后呼应

在课接近尾声时,我深情描述情境: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还深深地留在了肖复兴的脑海中,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生齐读:“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接着,我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收获颇多,在叶老家做客时,我又收获了怎样的感动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又会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下一节课让我们再走进叶老先生的家,去尽情地享受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这样结课是为了和课开始时呼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篇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初中说课稿

一、说教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说学情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四年级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春风拂面”“密密麻麻”等词,会写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知道写好作文字要准确、句要规范、文要具体;从叶老对《一幅画像》的原文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初步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五大板块来展开教学: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下面我具体讲讲我的预设,具体的教法和学法也体现在教学流程中。

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

第一种:开门见山,让孩子直接读课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语文实践。

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这一板块,我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通过作业单的形式解决难读字、难写字,扫除阅读障碍。

接着让学生说说课文的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果孩子们一下子说不上来就先让他们说说主要写了谁,然后说说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下学生更是有困难,因此,为他们提供说话的“阶梯”很有必要,先读文思考,再思考主要写了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逐层导入,使全体学生都能说课文大意。面向全体,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

在这一板块中,我力求体现“实”和“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中学习,更好的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具体采用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出示叶老的修改稿,让孩子先说说看了修改稿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第二环节: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各成员间交流读书心得。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种感受写具体的呢?学生再次默读课文1——5段,划出叶老认真批改我作文的句子,同桌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什么?

第三环节:抓重点,点拨引导,学习修改方法

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反馈时,灵活运用方法重点引导体会人物形象,掌握修改方法。

教学“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句话时,重点抓密密麻麻一词感受叶老的认真,再通过再次看叶老的修改稿,给孩子以视觉的冲击,让孩子谈体会,孩子可能会说,没想到叶老会这么认真地修改我的文章,没想到叶老作为一个大忙人还那么细致地修改我的文章等,以此感悟到叶老的平和以及带给我的温暖。

教学“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这句话时,通过理解张和幅的不同体会到叶老为我修改文章连一个字也不放过,体会到修改文章要注意用字准确。

教学“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这句话时要让还写学会话删除和删改两个修改符号,知道这两个修改符号的作用。知道修改文章要注意句子要修改规范。

教学“类似这样的长句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这句话时,通过例子让孩子知道长句断成短句,句子读起来能更轻松。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喜好,随机教学句子。根据教材特点,这四个句子的教学不平均用力,而都有所侧重,教学也有详略。第一句重在通过密密麻麻一次感悟叶老的认真、温暖、平和;后三句重在让孩子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教学完以上几句,让孩子再去读课后的资料袋,让孩子们说说叶老还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孩子的发言相机教学增补和调动两个修改符号,进一步掌握修改的方法。

第四环节:学习评语,知道写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小结以上修改方法,叶老就是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告诉肖复兴,告诉我们,修改文章要注意字要修改准确,句要修改规范,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藏在叶老的评语里呢?自己去读读,你找到了吗?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而后再次引导孩子,这则评语写的都是肖复兴的优点,前面叶老改出了那么多不恰当的地方,为什么还都写的是优点呢?引导孩子体会叶老是为了树立我写作的信心,是为了鼓励我,体会叶老的温暖,从而带着自己的敬佩、感动读好“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句话。

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

教学完课文,让孩子再来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在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既是对课文的回归,又是对孩子修改作文能力习得的考查,可谓一举多得。

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我准备这样做:

我出示自己班级孩子写的一段话,让孩子运用以上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孩子的习作修改能力。

我为什么这样教呢?

1、遵循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我们知道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本文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比如,让孩子默读,找出叶老认真修改我作文的句子;比如读后面的资料袋,看看叶老还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再比如修改老师提供的片段,让孩子在语文实践中学会修改。

2、体现了得意不忘言的教学理念。

3、体现了“让学”的教学理念。比如在交流叶圣陶修改我文章的句子时,先让孩子划句子,同桌交流,然后让孩子反馈交流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篇7: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形式,有效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得意又得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前,我便问自己:我要教些什么,要留给学生什么,怎样才能得意不忘言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在理解中渐渐明白了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下面我来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记叙了叶老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二、说学情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体会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四年级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本课拟定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将重点实现目标:

1、读准生字,理解“春风拂面”“密密麻麻”等词,会写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知道写好作文字要准确、句要规范、文要具体;从叶老对《一幅画像》的原文修改中,学习修改的方法,初步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以下五大板块来展开教学: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下面我具体讲讲我的预设,具体的教法和学法也体现在教学流程中。

板块一:揭示课题,读题导入。

第一种:开门见山,让孩子直接读课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语文实践。

板块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这一板块,我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通过作业单的形式解决难读字、难写字,扫除阅读障碍。

接着让学生说说课文的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果孩子们一下子说不上来就先让他们说说主要写了谁,然后说说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中下学生更是有困难,因此,为他们提供说话的“阶梯”很有必要,先读文思考,再思考主要写了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逐层导入,使全体学生都能说课文大意。面向全体,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板块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修改方法

在这一板块中,我力求体现“实”和“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中学习,更好的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具体采用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出示叶老的修改稿,让孩子先说说看了修改稿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第二环节: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各成员间交流读书心得。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种感受写具体的呢?学生再次默读课文1――5段,划出叶老认真批改我作文的句子,同桌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什么?

第三环节:抓重点,点拨引导,学习修改方法

为了避免面面俱到,反馈时,灵活运用方法重点引导体会人物形象,掌握修改方法。

教学“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句话时,重点抓密密麻麻一词感受叶老的认真,再通过再次看叶老的修改稿,给孩子以视觉的冲击,让孩子谈体会,孩子可能会说,没想到叶老会这么认真地修改我的文章,没想到叶老作为一个大忙人还那么细致地修改我的文章等,以此感悟到叶老的平和以及带给我的温暖。

教学“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这句话时,通过理解张和幅的不同体会到叶老为我修改文章连一个字也不放过,体会到修改文章要注意用字准确。

教学“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这句话时要让还写学会话删除和删改两个修改符号,知道这两个修改符号的作用。知道修改文章要注意句子要修改规范。

教学“类似这样的长句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这句话时,通过例子让孩子知道长句断成短句,句子读起来能更轻松。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喜好,随机教学句子。根据教材特点,这四个句子的教学不平均用力,而都有所侧重,教学也有详略。第一句重在通过密密麻麻一次感悟叶老的认真、温暖、平和;后三句重在让孩子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

教学完以上几句,让孩子再去读课后的资料袋,让孩子们说说叶老还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孩子的发言相机教学增补和调动两个修改符号,进一步掌握修改的方法。

第四环节:学习评语,知道写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小结以上修改方法,叶老就是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告诉肖复兴,告诉我们,修改文章要注意字要修改准确,句要修改规范,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藏在叶老的评语里呢?自己去读读,你找到了吗?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要写具体事实。

而后再次引导孩子,这则评语写的都是肖复兴的优点,前面叶老改出了那么多不恰当的地方,为什么还都写的是优点呢?引导孩子体会叶老是为了树立我写作的信心,是为了鼓励我,体会叶老的温暖,从而带着自己的敬佩、感动读好“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句话。

板块四、谈感受,回归整体

教学完课文,让孩子再来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在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既是对课文的回归,又是对孩子修改作文能力习得的考查,可谓一举多得。

板块五:拓展练习,修改文章

我准备这样做:

我出示自己班级孩子写的一段话,让孩子运用以上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孩子的习作修改能力。

我为什么这样教呢?

1、遵循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我们知道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本文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语文实践。比如,让孩子默读,找出叶老认真修改我作文的句子;比如读后面的资料袋,看看叶老还在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再比如修改老师提供的片段,让孩子在语文实践中学会修改。

2、体现了得意不忘言的教学理念。

3、体现了“让学”的教学理念。比如在交流叶圣陶修改我文章的句子时,先让孩子划句子,同桌交流,然后让孩子反馈交流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篇8: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作 者:魏跃建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长潭联办小学 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 英文刊名:XINKECHENG 年,卷(期):20xx “”(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9: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那片绿绿爬山虎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那片绿绿爬山虎说课稿

说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

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的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修改习惯。掌握修改习作的习惯。掌握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它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说真实的话,写真实的事。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⑴体会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对作者的教育。

⑵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⑶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说教法

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修订小学语文新大纲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重点设计“以练为主”的课型结构。因为文章的内容不难理解,学生通过读就能领会其意思。教学时,以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过程,教师设置悬念,启发联想,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说学法

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习作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分组讨论学习的指导: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习作的方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讨论、协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片、纸条、例文

说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预习前一天布置)

我在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阅读课文找出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我之所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爱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习惯,而且在教学中增强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例文引入。

1、利用《一张画像》设置悬念,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肖复兴所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内容并理清了线索。今天,老师带来了肖复兴的获奖稿--《一张画像》的部分内容,大家想不想读一读。让学生回答后,集体朗读肖复兴的习作《一张画像》。通过学生读《一张画像》,使学生对内容有所感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

2、引入新课:让学生读完习作,我便提问:大家读了肖复兴的习作,觉得他的习作,觉得他的习作写得怎样?让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的同时,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先出示句子:“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习作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的投影片,让学生读,引导理解“大力气”、“大气候的”、“文学事业的艰巨”这些词的意思,以词串讲,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使学生对句子有更深的`认识,加上本人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的,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无论学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气,有恒心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再用类似的方法理解“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教学,目的是落实双基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难度。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1、师生共议,循序渐进。

教学修改稿例文时,我通过师生共议从难到易的步骤,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接着贴上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时删去重复、啰嗦等词。让学生把肖复兴的习作和圣陶先为他修改后的习作做一个对比朗读,体会这样改的好处。设计这项师生共同修改稿子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要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难,只要认真、仔细琢磨就能修改,另外,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

2、实践练习,固新长智。

教学这个环节时,我运用知识迁移规律,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充分讨论练习,修改肖复兴(未经叶圣陶修改的)习作的第四、五自然段。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尝试到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新知。

四、总结。

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程度进行安排的。我采用了读讲结合的教法,以及自学法、练习法等,来体现教学设计的四个特点:

⒈突出教学的重点、击破难点。

⒉注重引导,归纳修改习作方法,让学生能够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习作。

⒊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⒋面向全体,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篇10: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童年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学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送你一片绿荫教案及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小草之歌》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下册《根和茎》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绿色长廊我设计》说课稿2022-08-07

美丽的背心的教学设计2022-11-04

《团团和圆圆》说课稿(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023-03-31

二年级《四个太阳》说课稿2022-04-29

夏夜多美说课稿2023-07-01

二年级语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2023-11-25

太阳的优秀说课稿2023-03-12

荷叶圆圆说课稿2023-07-12

《太阳的颜色》说课稿2023-08-03

小学语文四年级八只小猫说课稿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