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环保幼儿园大班说课稿(通用11篇)由网友“谨慎谨慎再谨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大家来环保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大家来环保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大家来环保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活动来源):
《大家来环保》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温江风情》。在这之前,红樱桃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温江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孩子们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完美的一面,例如有人乱扔垃圾等。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环保”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新《纲要》中指出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孩子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情境表演、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又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也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3.说幼儿情况
红樱桃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还是喜欢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4.说教学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脏乱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图片;一位孩子的妈妈扮演地球妈妈。地球妈妈的环境布置;笑脸娃娃若干。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表演法:我打破传统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不仅让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给他们发笑脸娃娃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以“情景导入--幼儿主体参与--活动延伸”为主线,以关注幼儿体验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为主,制定了教学过程为: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说:“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此环节中,请家长参与表演为幼儿创设一个脏、乱的地球环境,通过形象的表演引发幼儿思考: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呢?幼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加之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很快便能引入到课题中来。
(二)主体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1.动一动。
“谁愿意帮助地球妈妈,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幼儿在情境感染下有了探知的欲望,这个时候向他们提要求,他们自然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为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在这个环节上,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还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知道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这无异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及时拟人化地用地球妈妈的口吻表扬孩子,送他们笑脸娃娃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
2.想一想。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的图片引发幼儿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主动思索问题的答案,幼儿渐渐由浅入深,从“怎么做”到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3.说一说。
这个部分是活动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纲要》指导我们:“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这个环节分为三层:(1)向孩子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垃圾筒,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桶?
(2)展示收集的各类垃圾,通过孩子集中讨论,让他们针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老师再作一定的补充和小结,让他们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对人体有害不能回收的。
(3)让孩子观察垃圾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通过让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来帮助记忆。
在这个环节里,我从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积极地在活动中找寻答案,主动地想说,在幼儿的配合下解决本活动的难点。
4.做一做
事实证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但要想让孩子将这些东西内化,最好的方法是转化为行动。我通过“送垃圾回家”的活动,让全体幼儿亲身尝试将各类垃圾分类送到环保垃圾桶内,孩子们在背景音乐《大家来环保中》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将垃圾分类,这样实现了孩子的尝试需要,在自主体验中体会实践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活动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知道,在我们整洁的城市里,有着许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人们,例如:文明劝导员、城市保洁员等,让幼儿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从“感性--理性”让幼儿带着情感的体验回到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为环保事业出力。
篇2:幼儿园大班大家来环保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大家来环保》。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活动来源):
《大家来环保》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温江风情》。在这之前,红樱桃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温江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孩子们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完美的一面,例如有人乱扔垃圾等。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环保”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新《纲要》中指出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孩子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情境表演、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又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也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3、说幼儿情况
红樱桃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还是喜欢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4、说教学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脏乱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图片;一位孩子的妈妈扮演地球妈妈。地球妈妈的'环境布置;笑脸娃娃若干。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表演法:我打破传统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不仅让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给他们发笑脸娃娃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以“情景导入——幼儿主体参与——活动延伸“为主线,以关注幼儿体验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为主,制定了教学过程为: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说:“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此环节中,请家长参与表演为幼儿创设一个脏、乱的地球环境,通过形象的表演引发幼儿思考: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呢?幼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加之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很快便能引入到课题中来。
(二)主体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1、动一动。
“谁愿意帮助地球妈妈,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幼儿在情境感染下有了探知的欲望,这个时候向他们提要求,他们自然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为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在这个环节上,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还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知道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这无异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及时拟人化地用地球妈妈的口吻表扬孩子,送他们笑脸娃娃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
2、想一想。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的图片引发幼儿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主动思索问题的答案,幼儿渐渐由浅入深,从“怎么做”到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3、说一说。
这个部分是活动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纲要》指导我们:“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这个环节分为三层:
(1)向孩子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垃圾筒,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桶?
(2)展示收集的各类垃圾,通过孩子集中讨论,让他们针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老师再作一定的补充和小结,让他们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对人体有害不能回收的。
(3)让孩子观察垃圾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通过让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来帮助记忆。
在这个环节里,我从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积极地在活动中找寻答案,主动地想说,在幼儿的配合下解决本活动的难点。
4、做一做
事实证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但要想让孩子将这些东西内化,最好的方法是转化为行动。我通过“送垃圾回家”的活动,让全体幼儿亲身尝试将各类垃圾分类送到环保垃圾桶内,孩子们在背景音乐《大家来环保中》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将垃圾分类,这样实现了孩子的尝试需要,在自主体验中体会实践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活动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知道,在我们整洁的城市里,有着许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人们,例如:文明劝导员、城市保洁员等,让幼儿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从“感性——理性”让幼儿带着情感的体验回到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为环保事业出力。
四、教学反思
《大家来环保》是大班的一个科学活动,前期搜集了许多材料,幼儿也始终用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从整体上看,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活动初始,我们邀请家长参与情境的创设,一开始就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主体环节我尽量引导幼儿多想、多说、多做,鼓励、赞扬幼儿的想法,重难点部分给了孩子以自主的氛围,大部分孩子能实现从“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经验”,体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讨论环节上许多幼儿积极性不够,还有待日后多引导和培养;在自主操作环节幼儿虽然带着目的去操作,但还是显得比较随意;在教师激励方式上,虽然预设了多元的激励方法,但如果适当地让幼儿自评或互评,这样幼儿相互间的交流会更多,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强。在本次活动中我也发现,孩子们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多去引导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
篇3:幼儿园大班主题说课稿大家来环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说课稿大家来环保含反思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活动来源):
《大家来环保》来自于大班主题活动《温江风情》。在这之前,红樱桃班的孩子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温江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孩子们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完美的一面,例如有人乱扔垃圾等。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我紧紧抓住这一兴趣点,围绕“环保”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新《纲要》中指出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对周围事物、现象有好奇心,有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本次活动能以小见大,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参与,动脑、动手、动口,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孩子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其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意旨是“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空讲”的教育方式,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把“要我做”升华为“我要做”,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养成不乱扔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感知环保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为解决重难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情境表演、观察实物图片、自主操作等,又为他们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也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发展。
3.说幼儿情况
红樱桃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以前相比本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许多幼儿能做到独立地思考问题,但总是怯于大胆站起来回答问题,让人感觉比较被动,但他们还是喜欢思考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总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4.说教学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前期主题活动知识的积累,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父母带领孩子搜集环境整洁或污染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脏乱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图片;一位孩子的妈妈扮演地球妈妈。地球妈妈的环境布置;笑脸娃娃若干。
二、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因此,在活动的始终,我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有广阔的空间发现和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探索的快乐。根据教学目标和我班幼儿实际,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表演法:我打破传统模式,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境,不仅让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2)直观演示法:我运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事物,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3)探究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大胆猜测。
(4)多元激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通过语言赞美孩子、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给他们发笑脸娃娃等,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动动、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为幼儿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感受图片里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2)自主操作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是通过主动的实践经历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智能和道德的。在活动中我让孩子自主地将垃圾分类,充分让幼儿体验、实践,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讲述法: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地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幼儿创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三、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以“情景导入--幼儿主体参与--活动延伸”为主线,以关注幼儿体验和加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为主,制定了教学过程为: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说:“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此环节中,请家长参与表演为幼儿创设一个脏、乱的地球环境,通过形象的表演引发幼儿思考: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呢?幼儿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兴趣,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加之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很快便能引入到课题中来。
(二)主体参与,在活动中获得经验
1.动一动。
“谁愿意帮助地球妈妈,让她的病快快好起来?”幼儿在情境感染下有了探知的欲望,这个时候向他们提要求,他们自然会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因为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在这个环节上,幼儿对于垃圾分类还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知道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这无异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教师及时拟人化地用地球妈妈的口吻表扬孩子,送他们笑脸娃娃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
2.想一想。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通过让幼儿观察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的图片引发幼儿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类?”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自己主动思索问题的答案,幼儿渐渐由浅入深,从“怎么做”到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
3.说一说。
这个部分是活动的重点,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纲要》指导我们:“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这个环节分为三层:
(1)向孩子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垃圾筒,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桶?
(2)展示收集的各类垃圾,通过孩子集中讨论,让他们针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处理方法进行自由发表观点,然后老师再作一定的补充和小结,让他们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对人体有害不能回收的。
(3)让孩子观察垃圾桶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通过让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来帮助记忆。
在这个环节里,我从孩子们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层层递进地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孩子积极地在活动中找寻答案,主动地想说,在幼儿的配合下解决本活动的难点。
4.做一做
事实证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但要想让孩子将这些东西内化,最好的方法是转化为行动。我通过“送垃圾回家”的活动,让全体幼儿亲身尝试将各类垃圾分类送到环保垃圾桶内,孩子们在背景音乐《大家来环保中》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将垃圾分类,这样实现了孩子的尝试需要,在自主体验中体会实践的乐趣。
(三)活动延伸,渗透情感教育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活动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图片让幼儿知道,在我们整洁的城市里,有着许多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人们,例如:文明劝导员、城市保洁员等,让幼儿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从“感性--理性”让幼儿带着情感的体验回到生活实践中,用行动来为环保事业出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篇4:大家来环保作文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树木乱砍乱伐、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作始俑者是我们人类;在中国,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大街小巷,总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树上,可以清晰可看见有人在上面涂涂画换;甚至,在一些场所,有人还会随地大小便。
这些人根本不具备作为一个人所盖有的自制力和道德。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在心中问:难道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管么?
作为未来接班人,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为此我下定决心:环保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例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把废纸收集起来、多植树等等。我们应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携手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让绿色不再叹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让地球母亲的伤痕消失,让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坚强、可爱!只要我们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篇5:幼儿园中班社会说课稿《大家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说课稿《大家来分享》含反思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分析朋友是幼儿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伙伴,要知道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之间应该做些什么共同的事情,和有了好朋友的这一种乐趣,是这节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同时要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当有了朋友,应该怎样维护好朋友等这些事情。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体验分享的乐趣。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难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
4、活动准备老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照片一张幼儿每人从家里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小物品
背景音乐《谁和谁好》
二、说教法新《纲要》提出: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中班的思维的具体形象的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可以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2、讨论法我先给他们讲一个动物之间的故事,是两个好朋友互相友爱,互相谦让,玩的怎样开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朋友之间感情的一种向往。故事讲完以后再向幼儿提问说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会怎样?懂得好的东西一起分享。
集体讨论法我先给幼儿布置任务,让他们各自回家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带到教室里来。然后再让他们做介绍,说说自己带的东西是什么?怎样玩?之后我在引导小朋友们分享物品,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三、说学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
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四、说活动过程
1、我先讲故事给幼儿听,让他们理解朋友的含义老师出示与朋友合影的照片,讲一讲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趣事。(突出一起分享主题)幼儿讨论:好朋友在一起应该怎样?懂得好东西一起分享。
介绍自己的小物品,尝试与朋友分享。
今天小朋友们都把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带来了,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物品是什么?怎样玩?你们带来的小物品太好玩了,你的朋友也想玩一玩,快去找个朋友交换着玩,这样你就会有更多个玩具了。
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老师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进一步体会到分享的意义。
讲一讲分享中发生的趣事,体验分享的乐趣。你和谁交换的,你们是怎样玩的?心里有什么感觉?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吗?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第6―7页,判断画面中人物做法的对与错。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篇6: 幼儿园大班社会《大家来泡茶》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大家来泡茶》教案
设计意图: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观察到孩子们在玩娃娃家时,拿出“茶具”来“泡茶”及招呼客人“喝茶”,泡茶与喝茶的样子真是象模象样的。大班幼儿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促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泡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在我们闽南地区,只要有客人来,我们总会端出茶具来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儿园的孩子对此虽熟悉,但却不太了解。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热爱民族文化,特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2、观察比较泡茶时茶叶的变化,并能说出喝茶的感觉。
3、培养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事先邀请幼儿家长中的熟悉茶艺及爱茶人士来园。
2、茶具四套、茶叶、开水、盘子。
3、三用机、古筝乐曲磁带、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1、组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古筝乐曲伴奏),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结合茶具与茶艺表演与幼儿一起讨论“泡茶需要什么?怎样泡茶?泡茶时应注意什么?”。
3、提出分组泡茶活动的注意事项,并提出观察记录的要求。
二、小组活动:
1、将一撮干茶叶放在干净的盘子上给幼儿看,请幼儿注意观察
茶叶的外形、颜色、并闻闻干茶叶的味道。请幼儿说说观察的结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骤泡茶给幼儿喝。
3、泡茶当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茶水的'颜色如何改变?。
4、请幼儿交流喝茶的感觉。
5、泡完茶时,将茶叶从茶壶中拿出来,将茶叶摊开在另一个盘子上,问问幼儿“茶叶有了什么改变?干茶叶与泡过的茶叶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6、请幼儿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的结果。
三、集中小结:
1、让幼儿讲讲活动中开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觉。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说说泡茶时茶叶的变化。
活动反思:
1、设计引入。在教学中,我使用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创设为客人沏茶的情景,并提出问题“沏茶时通常需要做哪些事?”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学生帮助小明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问题打下基础。在学生大脑活跃的时候紧追着问“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合作探究学习。在探讨怎样合理安排这些事情时,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四人为一组,根据合作要求设计沏茶方案,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学生展示了11分钟的方案(最优方案),当追问“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当问到还有其他方案吗?有一个小组举起了手,但是方案中他提出“接水的同时要找茶叶”,这点引起了全班同学的质疑,所以这种方案被否定掉了。也让学生加深理解了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同时做。不可以同时做的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来完成。
篇7:大班大家来植树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植树的直接经验,相互交流植树的体验。
2.学唱歌曲,并能主动创编植树歌律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交流植树经验,会主动表现歌曲。
2.难点:创编植树歌律动。
活动准备:
1.家庭或幼儿园组织幼儿在幼儿园或社区等地植树,并用照片和表格记录植树全过程。
2.幼儿用书第4册封三。
3.音乐CD(《植树歌》)。
活动过程:
一、我们去植树。
1.结合植树的图片,谈话回忆。
——你和谁去植树了?
一植树时,带了什么东西?
一植树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呢?(挖
土坑、搬树苗、栽树苗、培土、浇水。)
2.结合记录表格,幼儿介绍植树情况。
一幼儿介绍自己栽的是什么树,什么模样,有多高等。
3.表达交流植树的感受。
一你喜欢植树吗?怎样挖土坑、搬树苗、栽树苗、培土和浇水
呢?植树累吗?看到自己栽种的树苗,心里有什么感受?
(让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欣赏歌曲《植树歌》。
1.教师钢琴伴奏,幼儿演唱《植树歌》,自由做植树的动作。
2.幼儿聆听歌曲,一边打节奏(拍手或跺脚等),一边跟唱。
三、创编律动。
分句听歌曲录音,师幼一起创编集体统一动作和个人自由动作。
注意节奏准确、动作多样。
1.幼儿听歌曲,做动作。
2.幼儿一边演唱,一边律动。
篇8: 大班社会:大家来植树
大班社会:大家来植树
一、活动背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人人呼吁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当今社会,我们的小朋友却做出了乱摘花草,随地扔纸屑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令我对未来的环境产生重重的忧患。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
2、教育幼儿爱护、保护树木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收到了猴博士寄来的信和照片。信上说,最近
小动物们遇到许多困难,倒底是什么困难,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照片。
2、基本部分
(1)(出示画面1)师:首先遇到难题的是小熊,它就住在工厂的旁边,它在为什么事烦恼呢?
幼A:它没有妈妈。
幼B:它没有吃的东西。
幼C:它没有好朋友和它玩。
师:这些给小熊的生活带了了什么影响?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熊吗?(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幼A:让小熊搬家。
幼B:告诉工厂老板,小熊的烦恼,让它把工厂关了。
幼C:小熊躲在家了不要出来,把门和窗都关好。
师:我们来看猴博士给小熊想了个什么办法?(出示画面2)为什么猴博士要让小熊植树,树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讨论后回答)
幼A:种了树,大树可以挡住浓烟。
幼B:树可以把烟吸掉。
幼C:树会放出新鲜的空气。
师小结:原来树木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治理污水的作用。现在小熊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小松鼠也搬来和它做邻居了。
(出示画面3)师:呀,小鹿和小牛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呢?
幼A:它们吵架了。
幼B:它们的地上光秃秃的,没有草。
师: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
(出示画面4)小树、小草给小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你们看,它们吃的多香啊!
(出示画面5)师:看,小狗跑来跑去在躲什么呢?(太阳)是呀,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小狗身上,可把它热坏了,想个什么办法呢?
幼A:用电风扇扇。
幼B:吃冷饮。
幼C:撑把伞。
(出示画面6)师:现在你们知道,树木的另外一个本领是什么吗?(乘凉)。
(出示画面7)师:风沙来了,吹的长颈鹿和大象眼睛也睁不开,
一步也走不动了,它的危害很大,怎么样才能治住风沙呢?(出示画面8)为什么呢?你们看,有了郁郁葱葱的大树,风沙再也不能来捣乱了。
(出示画面9)师:呀!小兔和刺猬背着行李要走,它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呢?(发大水),(出示画面10)猴博士也把植树的好办法教给了小兔和刺猥,可是植树和洪水、泥土流失有什么关系?树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把泥土固定住,防止了水土的流失,你们说,树木大本领大不大?
(2)小朋友,现在我们知道树木是小动物的好朋友,当然从古代
到现在树木也一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帮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为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树木可以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变的清新;树木可以防止风沙,它们手拉手连成绿色的.墙,不让风沙来捣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使我们的城市变的更美丽。
(3)师:所以我们每年春天都要种树,我们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护、保护树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保护它们呢?(请幼儿讨论)
幼A:不砍树,不摇树。
幼B:不采树叶。
幼C:经常给小树苗浇水。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
树木、花草绿化了环境,使大地更美丽,空气更清洁,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舒服,小朋友要爱护树木、不摇树、不爬树、不采树叶,不但自己要做到了,还要制止别人去做破坏绿化的事,为我们的好朋友――树木,作出我们的一点贡献,好吗?
三、活动评价
这个活动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通过一个个小动物的遭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重要性和树木的作用。各环节紧凑,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让幼儿在一个个有趣地问题中思考、探索。获得对知识的了解,达到活动的目标。
篇9:《大家来运动》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让幼儿通过学儿歌掌握相应词语。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儿歌《大家来运动》及相应字卡
2、学生课本《一起来运动》(一)及相应静电贴
活动过程:
1、导入:
(1)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
如:教师手指着膝盖,请幼儿说出名称。
(2)身体该部位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2、欣赏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念儿歌中的句子,并学习关键词。
3、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应地方贴上静电贴
儿歌:大家来运动
手腕摇一摇,颈部转一转;
肩膀耸一耸,手臂来伸展;
手肘抬一抬,臀部撅一撅;
小腿踢一踢,腰部扭一扭;
膝盖弯一弯,脚踝转一转;
脚趾动一动,再来个大跳跃。
大家来运动,宝宝更健康!
篇10:《大家来运动》大班教案
“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给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体验美、评价美。
如何让学生在“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呢?兴趣是每个人学习最好的源动力,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与快乐的体验相连。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针对低年级小朋友好动的天性,如何让学生活动的有张有弛,是我在设计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随着《大家来做广播操》MTV尽情舞动,感受运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做一做运动的动作,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运动姿态图片,让学生感受运动中的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篇11:社会活动《大家来泡茶》(大班)
社会活动《大家来泡茶》(大班)
设计意图: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观察到孩子们在玩娃娃家时,拿出“茶具”来“泡茶”及招呼客人“喝茶”,泡茶与喝茶的样子真是象模象样的。大班幼儿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而,促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泡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在我们闽南地区,只要有客人来,我们总会端出茶具来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儿园的孩子对此虽熟悉,但却不太了解。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热爱民族文化,特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2、观察比较泡茶时茶叶的变化,并能说出喝茶的感觉。
3、培养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邀请幼儿家长中的熟悉茶艺及爱茶人士来园。
2、茶具四套、茶叶、开水、盘子。
3、三用机、古筝乐曲磁带、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1、组织幼儿观看茶艺表演(古筝乐曲伴奏),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结合茶具与茶艺表演与幼儿一起讨论“泡茶需要什么?怎样泡茶?泡茶时应注意什么?”。
3、提出分组泡茶活动的.注意事项,并提出观察记录的要求。
二、小组活动:
1、将一撮干茶叶放在干净的盘子上给幼儿看,请幼儿注意观察
茶叶的外形、颜色、并闻闻干茶叶的味道。请幼儿说说观察的结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骤泡茶给幼儿喝。
3、泡茶当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茶水的颜色如何改变?。
4、请幼儿交流喝茶的感觉。
5、泡完茶时,将茶叶从茶壶中拿出来,将茶叶摊开在另一个盘子上,问问幼儿“茶叶有了什么改变?干茶叶与泡过的茶叶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6、请幼儿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的结果。
三、集中小结:
1、让幼儿讲讲活动中开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觉。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说说泡茶时茶叶的变化。
★ 插花艺术说课稿
【大家来环保幼儿园大班说课稿(通用11篇)】相关文章:
健康领域的说课稿范文2023-03-17
《鸟家族》说课稿2023-01-20
说课稿创意美术2022-11-09
大班常识说课稿:少数民族2022-12-15
幼儿活动教案和说课稿2022-04-30
大班美术活动变脸说课稿2023-10-30
大班小小营养师说课稿2023-07-15
优秀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024-04-25
大班科学领域的说课稿2023-12-26
最新说课稿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