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说课稿((合集5篇))由网友“jackabl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周围环境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有联系的。 2、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假设,并能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 3、激发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果实与种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准备 葡萄实物、油菜果实和种子的实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吃葡萄(铺垫) 2、许多植物用开花结果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种子成熟后,是怎样传播出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今天的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学生读题) 3、阳光明媚的五月,油菜的种子成熟了,它们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出去呢? 二、学生小组活动,探讨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1、课件出示书本29页提示问题,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活动情况。 3、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 油菜果实和种子的哪些特点使它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 (2) 出示凤仙花图片,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和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相同吗?这种方式能把种子传多远呢?实验测量。 (3) 种子成熟后,如果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 过渡:所以植物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方式,将种子散播到远处。 三、探讨研究其它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1、出示野葡萄图片,你看,这是野葡萄,它用什么方式传播种子呢?猜猜看。 2、学生猜测,师追问为什么。 3、有道理!这么说野葡萄的种子传播到远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了,那么,许多植物的果实没这么漂亮,没这么好吃,它们又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呢? 4、依次出示苍耳、蒲公英、莲蓬的图片,你认为它怎样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说明理由。 5、课件出示鬼针草、蒺藜、番茄、蓟、槭树、椰子等图片,你认为它们和哪种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相似,为什么? 四、本课小结: 1、我们的推测有根有据,现在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看看是否真的像大家推测的那样。 2、学生观看录像。 3、你们的推测如此准确,老师佩服!出示课本31页表格,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4、有一个问题你是否想过,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散播方式呢? 5、学生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6、教师小结: 是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自身的`构造特点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使植物具有了这么多散播种子的方式。 五、拓展:, 1、刚才,我们在研究油菜种子传播方式时,发现油菜种子传播的距离是有限的,那么,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呢?我们可以在课外找一找这方面的资料。 2、这里,老师有一段难得一见的种子传播录像,非常精彩,想不想看看? 3、学生看录像,了解更多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篇2:《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教学反思
1、引入环节。通过观察图片,问屋顶上的小草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引出课题,还希望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种子散播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广泛性。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似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2、课前准备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由于实际条件限制,现在没处找寻成熟的果荚和成熟的种子。不能让学生实际感受种子的传播的`方式。
3、图片代替实物,课件演示提供观察素材。课前收集大量的图片,制成幻灯片,希望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到植物种子的传播与果实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之间的联系。
4、视频资料的使用,弥补课堂的缺憾。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的效果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能够直观演示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视频,通过截取整理,蒲公英种子的满天飞舞,凤仙花、油菜荚的劲爆弹射,苍耳种子的勾挂之旅,野葡萄与小鸟的互惠互利,椰子、莲蓬的随波逐流以电影的方式清晰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一些极具代表性植物的种子传播让学生兴致极高,惊叹不已,纷纷感叹大自然竟然是如此的奇妙,通过观察学生轻松的总结出植物果实或种子在形状结构上与种子传播方式间的联系。这也算弥补了学具不足的缺憾吧。
课上完了,但我还有一个疑问,至今没能解决——是不是所有的果夹类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都是自体传播?比如我们常吃的豆角,是自体传播吗?上网查了半天,也没查出结果。我们组内教师的意见也不统一,还有待商榷。
篇3: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参考
☆观察:
观察对象 果实的特点 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
油菜果荚
鬼针草果实
番茄果实
蒲公英果实
☆填一填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
☆连一连
苍耳 水流传播
莲蓬 弹射传播
蒲公英 风力传播
凤仙花 动物传播
☆选一选
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是( ),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2、根据右图植物果实的特点推测,它是利用( )来传播种子的。
A、水流 B、弹射 C、风力 D、动物
☆想一想
种子成熟如果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
☆你知道吗?
树木可以依靠风力超长距离传播种子
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树木依靠风的力量能把种子扩散到数公里以外。
悬铃木的种子带有一顶小小的“降落伞”,借助风力,它能把自己带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很多树木的种子并不像悬铃木种子这样幸运:它们比较重,并且没有这种帮助飞行的结构。科学家推测,它们也有可能被森林中偶然产生的上升气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科学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阔叶林中建立了一个收集种子的塔。这座塔高45米,远远高出森林的顶部。结果,他们在35天中在塔的不同高度收集到了将近5000枚种子。科学家还发现,这片森林中美国鹅掌楸种子一部分种子停留在原地,而另一部分种子“飞”到了数百米之外,少部分甚至“飞”出了1公里之外。
科学家认为,树木种子的这种扩散方式有助于森林的延伸。如果种子完全掉落在树木的脚下,那么森林的扩展只能缓慢地发生在边界上。
篇4:小学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
好久没有老师听我的课了,还多少有些紧张。课还算顺利地讲完之后,感觉舒了口气。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
1、复习导入。先利用多媒体投放出花的剖面图,和学生一起回顾复习花的结构,然后用“雄蕊产生的划分传播到雌蕊柱头上去,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等果实长到一定时候,果实和种子就成熟了”很自然的引导到成熟的果实和种子方面,并顺势把成熟的山楂图片放给学生看。之后,和学生计算一颗山楂按3颗种子来计算,10颗、100颗山楂分别能产生多少颗种子。这么多的种子如果都落到树下发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导入课题,让学生丝毫不感到突然和做作。
2、用学生能够见到的山楂代替栗子。对于栗子,学生虽然都吃过,但树、刚刚成熟的.果实什么样子就不熟悉了。不过山楂还是见过的,而且,山楂也和栗子一样是靠自身的跳动和滚动来散播种子。
3、课件做得好。把每一个需要的内容链接到主页上,根据课堂需要随时点击其中的一个,课堂内容不会受到课件的制约。
不足之处:
课堂上,我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学生实验之后忘记了汇报这一项。虽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挨个了解了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把学生汇报这一项忘记了。
篇5:小学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反思
好久没有老师听我的课了,还多少有些紧张。课还算顺利地讲完之后,感觉舒了口气。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
1、复习导入。先利用多媒体投放出花的剖面图,和学生一起回顾复习花的结构,然后用“雄蕊产生的划分传播到雌蕊柱头上去,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等果实长到一定时候,果实和种子就成熟了”很自然的引导到成熟的果实和种子方面,并顺势把成熟的山楂图片放给学生看。之后,和学生计算一颗山楂按3颗种子来计算,10颗、100颗山楂分别能产生多少颗种子。这么多的种子如果都落到树下发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导入课题,让学生丝毫不感到突然和做作。
2、用学生能够见到的山楂代替栗子。对于栗子,学生虽然都吃过,但树、刚刚成熟的果实什么样子就不熟悉了。不过山楂还是见过的,而且,山楂也和栗子一样是靠自身的'跳动和滚动来散播种子。
3、课件做得好。把每一个需要的内容链接到主页上,根据课堂需要随时点击其中的一个,课堂内容不会受到课件的制约。
不足之处:
课堂上,我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在学生实验之后忘记了汇报这一项。虽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挨个了解了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把学生汇报这一项忘记了。
★ 传播爱的种子作文
★ 树之歌说课稿模板
★ 且行且舞散文
★ 骆驼寻宝记读后感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说课稿(合集5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说课稿 《在山的那一边》2022-04-29
《知书达礼》主题班会说课稿2022-05-07
西门豹治邺翻译2024-02-13
小学自然科学课堂说课稿2023-05-02
健康说课稿2023-07-07
六年级美术《请到绿色商店来》说课稿2022-06-01
春天来了说课稿2023-08-28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说课稿设计2022-08-08
杜甫《绝句》说课稿设计2022-05-02
春雨蒙蒙的下说课稿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