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4 07:26:50 语文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共19篇)由网友“从未成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篇1: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

・・      二、教学要求:

・・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      三、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      七、教学程序:

・・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      二、学习课文。

・・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篇2: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

篇3: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高粱情 教案。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题目、插图,激发兴趣。

出示高粱的图片,以题目为切入点:“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查字典,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

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提问: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读重点句,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

②“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学生体会出:这句形象写出了高粱根的特点,它不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秆的下端还长着气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气根和“榕树的根”比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气根“像鹰爪一样”抓住土地,说明气根的坚韧;说气根“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说明气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能把高粱根的特点读出语气来。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与“我”和故乡人们的关系来看)

②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对”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自己读、指名读。

(五)总结:(鼓励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板书,总结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篇4:五年级语文上《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学3—5自然段,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究高粱根的特点,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达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3—5自然段,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究高粱根的特点,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导情导标,回忆学法

1、师:在北方,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出示画面,师边说边指)这就是高粱(板书)。你觉得高粱长得怎样,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个初步印象)。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补充完成板书,加上“情”字,齐读课题,看着课题,我们猜想一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估计学生:⑴会写高粱是什么样的;⑵会写作者对高粱的感情)

3、自己读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呢?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只需简单回答即可,师相机板书。

内容——思想

4、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究高粱根的特点,从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直奔重点,自主探究,体悟情感

(一)读课文,找出写高粱根特点的自然段。

(一般学生能找到3~5自然段,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则再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

(二)探究“高粱根上有气根”的特点、品性,体悟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如何表达的。

探究一:高粱根有什么特点?

利用学法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具体谈;同学交流。

交流。

A、出示:“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揭示出:长有气根。

B、根据这段话,画一画高粱的气根,想想气根的特点。(两生上台板书画,其它下)。

C、交流:画得怎样?这一过程其实是对气根特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结合图、语句谈。

师相机教学

a、“有点像榕树的根”、“像鹰爪一样”是否都是比喻句?

估计学生答到⑴不是比喻,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写?(说明坚韧)⑵是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大。)

b、比较。

1、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2、仿佛抓着一个物体。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3、自己揣摩读这段话,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4、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篇幅较长,直切重点,让学生找出描写高粱根特点的句子,探究气根的外形特点,使探究目标更明朗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联系生活谈到“有点像榕树的根”、“像鹰爪一样”则师相机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到之处师点拨;再通过“活物”、与“物体”的用字比较,深入体会气根的特点,其实也是探究“表达方法”的过程。

5、探究二:为什么高粱根上长有这么多气根?体悟高粱的品性。

(1)师承上:高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长有气根,坚韧有力,自然而然,我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估计学生问:为什么高粱根上长有这么多的气根?)

师:自己读上下文,探究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

(3)交流。

a、出示:“对于高粱,气根是最不可缺少的……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b、指读,说说为什么长有这么多气根?

c、自由读文,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

d、交流。

估计生:敬佩、赞美的

师追问:为什么?

(估计学生答到:高粱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性。)

e、再自由读,读出这种感情;指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引入探究高粱的品性的教学,使得教学顺着学生的学路走,让其自主学习得到张扬。朗读,化解了从外形到品性的理解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了高粱的品格,为下文体会作者的思想埋下伏笔。

6、探究三:从第三自然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读着读着,同学们你体会到了课题“高粱情”“情”字的内涵了吗?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估计生:表达了作者对高粱有“坚韧不拔的品性”的赞美,敬佩之情)

(3)齐朗读第三自然段。

(4)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对高粱想说些什么吗?

设计意图:从探究了高粱特点——品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教学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原则,由表及里,披文入情,使学生很容易地就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回归课题,初步说说“情”字的内涵,紧扣了教学目标。

7、探究四:再次读第三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对高粱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的?

(1)同桌读课文、交流。

(2)大堂交流。

(抓住高粱身上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能表现高粱品格的部分写具体。)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内容,思想上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学会表达。如何表达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字里行间去感受,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学4~5小节,探究高粱根的其它特点,高粱的品性,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1、回顾第三小节的学法

探究特点→探究品性→探究情感→探究表达方法

2、四人小组学习。

3、派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里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学习第三自然段后,引导学生回顾探究方法、步骤,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去学习,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学习的方法。

三、回归目标,回忆学法,畅谈收获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是如何“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

读、思。

内容——思想

探究

高粱的特点,联系上下文作者想表达_______的思想感情,高粱的品性,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

2、我们还探究了什么?

(生:写法)

3、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学法、知识、技能、思想方面等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有目标、有操作过程,有评价,有回顾的教学过程,是最有效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利用方法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地引导其整理脑中新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利用方法,下一步更有效地去探究新的知识、技能,从而再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布置作业

摘抄下你对高粱根印象最深的片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文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由文中内容引申到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识,教学中已达成目标。但作为读者,肯定从内容也会有自己的感受,用写的方式来表白,更加深了对高粱品性的敬意,同时还进行了语言文字写的训练。

板书设计:

20、高粱情

读、思

内容———思想———表达方法

探究

高粱的特点 联系上下文

作者想表的思想感情

高粱的品性 联系生活

展开联想和想象

板书设计意图

(1)能反映出学生探究的过程。

(2)能反映出学生探究的方法。

(3)体现出了学生的学路,教学设计的思路,有利于学生脑中形成新的系统的技能、认知结构。

篇5: 《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好,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一下谁最聪明,能够第一个就猜出来?

来,大家看一下大屏幕。(展示课件中的谜语)我们找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谜面。

生:血红的穗头沉甸甸,

笔直的杆子插云天。

根像鹰爪往地里钻,

苦似黄连千万莫舔。(打一种植物)

师:好,请坐!下面谁能说一下他的谜底呢?

生:高粱(大部分同学回答)

评:

[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谜语的谜面是来自课文的总结,可以说是高粱的主要特征的集合,这应该是执教者自己设计的谜语。从这里开始了对高粱的初步了解。]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生1:我预习课文了,书上讲的高粱就是这个样子的。

生2:我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过高粱,就是这个样子的。

……

师:你们很会读书,一下子就能够抓住高粱的特点,并且还很善于观察,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一幅图画,(一幅贫瘠的土地)你们看一下在这样的土地上能够种出什么样的植物来?先找一个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老师,我看到了一片沙漠。

生2:我看到了一片很荒凉的土地。

生3:我看到了一片荒凉的土地上长着几个枯萎的小草。

……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好,说得也很好,其实这里就是我们课文中所讲过的雁门关,谁能说一下在这样的土地上能够长出什么样的植物来?

生:我觉得在这样的土地上不会长出什么植物来。

生2:我认为这样的土地上就算能长出植物来,也不会很茂盛,就像图画中的那几棵枯萎的小草一样。

师:老师也认为在这样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长出什么茂密的植物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家请看,(展示茂密的高粱)这片茂密的高粱恰恰就长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

生1:不可能!

生2:我也觉得不可能,在这么破的土地上怎么会长出这么好的高粱呢?

师:不是破的土地,是贫瘠的土地,你再说一遍。

生2:我觉得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不会长出这么好的高粱来。

师:这样就好了,请坐!谁还想说些什么?

生3:我有一个问题,就是高粱为什么能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长的这么茂盛呢?

师:这个问题呀,老师也想知道,要不我们一块儿探讨一下,好吗?

生:好!

评:

[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推测的空间,产生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冲突。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老师:那么我们第一步应该怎么做呢?

生:读书,书里面应该有。

老师:好那么我们就读书,看一下书里有没有我们想要的答案。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边写边划,把你认为与我们的问题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划下来,写写感受。

评:

[引导学生读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读书,师巡视)

老师:我看见大部分同学已经读了一遍了,谁能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在第三段中读到了“他那挺拔而粗壮的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应该跟它的杆子有关。

师:那么它的杆子为什么能够长得粗壮呢?

生1:因为它的根很多,并且像鹰爪一样能够抓住地。

师:光这些就完了吗?

生2:老师,我也认为与高粱的根有关,课文中有好就各地方都写到了高粱的根。

生3:我觉得也是跟他的根有关,如果没有根的话,什么杆子啊,穗头啊,就都没有了。

……

评:

[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把学习一步步引向深入。]

师:好了,既然大家都认为高粱之所以能够长得如此茂盛,是与它的根有关,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的根,根据我们的学习小组来集体学习,在探讨之前,老师给你们这样几个词语,(在黑板上写: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组间的同学可以用着几个词语相互提问,也可以自己问自己。

(小组内学习,老师巡视)在此过程中,我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

评:

[平时的课堂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产生思维的碰撞。]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我觉得就是因为高粱的根。

师:高粱的根怎么样啊?

生:高粱长着许多的气根。

师:高粱的气根是什么样子的?

生:很坚韧

生:像鹰爪

生:长在离地面尺把高的关节处

师:他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抓住土地

师:抓住土地是为了什么?

(思考,翻书)

生:老师,雁门关那里有风吗?

师:有,并且很大。

生:那肯定是为了不让风刮倒呗!

师(笑):还挺聪明的,仅仅是为了不让风刮倒吗?

(再翻书)

生:雁门关的土地水分不多,养分也不多,有了很多的气根,就能够把不多的水分和养分全吸收起来了。

师:嗯!说得不错。仅仅有了气根就可以生存下来吗?你们四个再讨论一下,还有其它的原因吗?(老师参与另一组的讨论)

……

生:没有小虫子咬它。

老师:为什么没有小虫子咬它?

生:因为它的根苦啊。

老师:是你刚才说见过高粱的,是吧?

生:是啊。

老师:你尝没尝过高粱的根啊?

生:(摇摇头)没有。

师:我小时候就长在农村,高粱得根我尝过,确实苦得厉害。你们讨论得怎么样了?还有没有其它的发现?

(一学生拿出他们组的总结的材料。气根――站得稳、风吹不到

杆子壮――风吹不到

根苦――小虫子不敢咬)

老师:好了停下来,我看到好几个组已经讨论的差不多了,那个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我们组认为高粱能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长得这么茂盛主要是是因为它有很多的气根,课文中说没到大雨来临之际,它就迅速的长出气根扎进土里,这样可以吸收水分还能够抓住土地不会被风吹倒;还有就是他的根特别的苦,小虫子不敢咬它,这样就不会因为吸收不到水分渴死。

老师:说完了吗?

生:完了。

老师:哪个组能给他补充一下?

生:我给他们补充一点:高粱的根长得很深。

老师:那一段里提到了这一点?

生:在倒数第二段里。

老师你能读一下吗?

生:高粱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支脚都深深地扎到底地下。

老师:其实在前面作者写它的气根的时候作者也用了“深深的”这个词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粱的根扎得很深很深。作用是什么呢?

生:也是为了不让风吹倒,还可以把底地下很深的地方的水分养分之类的吸收到。

老师:请坐,大家总结的很好,概括起来就是刚才大家提到的几个方面:

气根多――坚韧有力、吸收水分;

根深――很难拔动;

根苦――防治虫害。

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根对高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正是因为有了默默无闻的根,才有了沉甸甸的果实;

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根,才有了粗壮笔直的身躯;

正是因为有了苦似黄连的根,才免除了蝼蚁的咬噬;

正是因为有了如同胞兄弟的气根,才少了对风雨的畏惧!

师:大家来吧这段话读一下

(生读)

评:

[学生的学习环境宽松,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又没有脱离文章的语言文字。老师始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句子来谈自己的理解。]

既然高粱离开了根不能够生存,那么说明根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想一想:人,有没有根呢?如果有的话,那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

生1:人也有根。

师:人的根是什么呢?

生1:人的根是腿吧。(众生笑)

生2:人的根应该是知识吧?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人没有知识的话,就什么也不知道,就赚不到钱,就会饿死。

师:你说得很好,谁还想说一说?

生3:人的根还应该是孝顺,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的话,别人就会看不起他,别人就不会跟他玩儿。

生4:人的根应该是做好事,人只有经常做好事别人才会觉得他好,才会……

老师:他才会立足于社会中是吧?

生4:是!

老师:还有谁想说一说?(下课铃响)好了,刚才大家都谈的很不错,人活在世上也应该有根,就像高粱一样,有坚韧的根,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大家觉得说得不尽兴的话那么就把这个问题当作课后作业,以“我看人的根”为题目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下课!

评:

[由高粱的根引发到做人的根本,这本是作者的意图之一。执教者给了更多的注释,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章内涵。]

总评:

[本教学实录的突出特点是尊重了学生,尊重了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有时间有机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实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能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文本进行解决。学生的读书,汇报都反映出学生学习是比较深刻的,从而说明学生已经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引导学生学习,没有明确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以学定教。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能脱离文本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整个学习过程,教师抓住文本中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体会,从而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解读,也没有放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篇6: 《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题目、插图,激发兴趣。

出示高粱的图片,以题目为切入点:“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板书:神圣 敬佩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

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提问: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读重点句,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

②“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篇7: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7* 高粱情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题目、插图,激发兴趣。

出示高粱的图片,以题目为切入点:“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查字典,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板书:神圣 敬佩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

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板书

①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提问: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读重点句,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

②“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学生体会出:这句形象写出了高粱根的特点,它不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秆的下端还长着气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气根和“榕树的根”比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气根“像鹰爪一样”抓住土地,说明气根的坚韧;说气根“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说明气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能把高粱根的特点读出语气来。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与“我”和故乡人们的关系来看)

②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对”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自己读、指名读。

(五)总结:(鼓励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板书,总结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高粱情》教案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分三部分内容介绍了在作者心中有着神圣地位的高粱,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 学会9个生字;

2 学习“穗头、擒拿、坚韧、跋涉、激励”等词语。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能力目标 1 在学习《白杨》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学习《高粱情》,体会写法上的共同之处,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

2 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悟力、抓住关键字、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特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思想教育 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学习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提前准备好的表格、高粱根的简笔画。

教学过程:

一、图、声、情并茂导入新课:

(出示高粱图或幻灯片)有这样一种植物,它有着硕大而血红的穗头,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紧紧抓住土地的根,你认识这种植物吗?(高粱)

作者虽然离开故乡很久,但他对这种很普通的植物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去了解高粱,了解故乡人对于高粱那份朴素却挚爱的情感。(板书、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1. 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100页,快速重温课文,稍候做预习汇报。

(1)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介绍高粱

(2) 汇报朗读、分段、阅读理解情况

(3) 气根(资料介绍、图片)

2. 引导学生就词、句、段质疑问难。

三、重点深究

1.高粱有着硕大而血红的穗头,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所以作者说:高粱的全身---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课件出示)

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否用另外一句话表达出这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表达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通过朗读把你的理解表达出来。(自由读、指读、齐读)

2.高粱的哪一部分最具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高粱的根。(出示简笔画:高粱的根)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共同探讨学习。看好自学要求以后各小组开始学习讨论。

(课件出示)

(1) 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

(2) 交流:描写高粱根特点的句子;用简短的词概括高粱根特点,填写在表格当中; 哪个特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

(填 表)

根的特点 根的作用

(3) 确定中心发言人、集体汇报形式:以朗读、谈体会等形式汇报)

3. 汇报:(实物投影显示填表)

A.讲解第一个特点:气根多。

(1) 讲解所填表格。

(2) 读最能体现高粱根的特点的句子。

出示句子:“尤其使我惊奇的是------仿佛擒拿住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辅助动画:鹰捉猎物。)

(3) 谈谈自己的理解。说说你们的心里话

(4) 指导大家朗读。

(5) 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这一组的同学请教。

B.讲解第二个特点:根味苦

(1) 汇报理解情况

(2) 你们对他们组的汇报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这么苦?)

(3) 朗读(动作表演)

C.讲解第三个特点:扎根深

(1) 以谈体会或朗读形式汇报;

(2) 出示句子(站得像高粱一样------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

(3) 提出课后问题(正因为高粱有了这样的根,它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强的生长,再大的磨难也动摇不了它。而对于我们而言,真能生出根来吗?我们不能把高粱的根移植到我们身上,可我们可以把高粱根的品格移植到我们身上。那就是--坚韧不拔。(板书:坚韧不拔)

(4) 指导朗读(课件配合:课文重点句;高粱在风雨中摇动的动画;音响:风雨声。)

四、主题升华:

正因为如此,高梁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粱,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也正是高粱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用“我_______高粱,因为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学生练写)(教师板书:感激,敬佩,赞美)

五、总结全文:

(1) 学生上台总结。(课文框架结构把握、学文收获、感受等)

(2) 教师总结。(高粱有着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它的根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气根多、根味苦、扎根深,正是由于根的坚强决定了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愿同学们都能做生活中坚强挺立的高粱,默默奉献一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平凡却壮美的篇章。)

[高粱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高粱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读中激情。

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

▲教学小结: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

[《高粱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高粱情》教学反思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今天,做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对课改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专业化水平,而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提高自身素质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要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将新课改落到实处,我们才能真正在新课改中成长起来。

我在教学中也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案例1、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听说读写相结合

《高粱情》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由于是农村的孩子,而且本地也种高,学生对高粱十分熟悉。于是我没有布置预习而直接上课。

师:你们对高粱熟悉吗?

生:熟悉。

师:谁愿意说说你对高粱的了解?

生1:高粱比较高大。

生2:高粱的穗大,而且颜色是红的。

生3:高粱很牢固,不容易拔出来。

生4:高粱的用途很多。

……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高粱的特点,以及用途,大家说的非常好,你们能不能把说的和听的写下来呢?

(学生开始写)

师:写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如何写高粱的,比较一下和我们写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通过比较,发现了自己所写的不足)

《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与生活联系”,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渗透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议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含的语文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在上述片断中,我主要是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体现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对高粱的了解,学生说的过程,既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又是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同时叙述了课文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将说的听到的写下来,然后再认真读课文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将听、说、写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语文教材内容的本身都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开放语文教学,使学生联系自己熟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

案例2: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学生要自主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尽量做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比大小的游戏,老师手里有3组扑克牌,分别是4和5、6和7、8和9,你们上来一位选3张,和老师出牌比大小,看谁能赢。

(一生上来选牌,他从4和5中选5,6和7中选7,8和9中选9)。

师:下面同学不但要当裁判,而且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输赢的原因。

(游戏开始,学生先出牌,不管怎样出,学生都以1比2输了)

生:老师,我们发现谁先出牌谁就输,后出牌的根据前面的来出牌!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善于思考、分析,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中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聪明的人,我们学了课文就会认识她。

(学生读课文)

师:谁读得最认真,最能读出人物的神态,等会儿我们就让谁表演。

学生读得更认真了,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借助灵活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也就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上述片断中,我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针对学习者先前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这一原理。首先利用做游戏导入课文,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兴趣,又将教材内容溶入到了游戏中,降低了理解难度。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角色表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反思,我认识到,我们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特点,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要在工作中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习惯化的反思行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已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使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篇12: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简介导入。

师:在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多姿多彩的“汉字世界”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老师知道各小组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收获不少。经过商讨,这节课选取了大家比较感兴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进行汇报交流。咱们先请第四组汇报,怎么样?(生鼓掌)

二、“汉字·;闽南话泡茶开讲”:

(1)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我们在这里要跟同学们“话仙”,“话仙”是闽南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闲聊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想跟同学们聊一聊“汉字与闽南话”。我们小组准备了个节目,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说怎么样?(小组四位女生表演)

A、看表演,谈感受:

第四组代表:大家听懂我们节目中的歌词了吗?

生:你们是用闽南话在吟唱古诗《锄禾》。

第四组代表:对,刚才我们用闽南话的文白音吟唱古诗。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用闽南话吟唱古诗的表演,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精彩。

生:古诗竟然能够用闽南话吟唱,并且听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生:我感到很新鲜,有趣!

B:用闽南话学唱古诗:

第四组代表:怎么样?很有趣吧?想学吗?我可不是高手,我也是前几天刚学的呢!我们小组有个行家,我请她来教大家。

第四组代表:我用闽南话示范一句,大家跟读一句。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和我一起试一试吧。(读两遍)

第四组代表:用闽南话吟唱古诗能这样自然流畅,琅琅上口,是因为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有独特、神奇的地方,它既可以用普通话语音来读,也可以用方言来读。据查闽南话当中保留很多古代的读音,下面这个练习题就可以证实。

(2)趣味练习:“说说看”

(课件单个出示汉字:跛、寄、骑;指名学生用闽南话读这个字的音。)

例如:

第四组代表:“跛”这个字古音怎么读?

其他学生茫然。

第四组代表:那么有谁知道这个字用闽南话怎么说?

生:BAI3

第四组代表:这个字古人的读音正好跟现在闽南话的读音很接近!

……(三道练习题完成后,小结)

第四组代表小结:像这样的字词在闽南话当中还保留有250个左右呢。

(3)交流活动收获。

A、第四组代表:在这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小组对汉字与闽南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就这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想了解的,可以提出来,和我们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各小组互动)提出的问题有: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中的字词的读音要怎样标注出来?

生:我想了解下闽南话的起源。

生:我想请问你们是怎样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生:我想知道闽南话当中为什么能保留古音?

生:为什么你们小组会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探究?

(对各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第四组代表作相应的解答,遇到无法解答的,老师参与互动,帮助解答,有些问题记录后,待研究后再解答)

B、第四组代表谈收获:同学们,我们小组的同学在活动实践中开玩笑说,倘若李白、杜甫还活着,我们或许可以用闽南话来和他们吟诗作对呢!这话的意思是“闽南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汉语大家族的一部分,懂得闽南话对我们了解汉字读音和字意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很有利于我们学好汉语。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本土方言,让我们一起用心学讲闽南话,认真学好汉语。

C、其他组同学谈收获。

师:听了第四组同学的汇报,其他同学有什么收获?

生:我感到闽南话很有趣,我想学。

生:我们应该重视学习我们的方言——闽南话。

生:我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内容很丰富,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真应该好好去研究研究汉字。

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汉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啊!第四组同学以研究本土方言的形式爱上了我们的汉字,懂得了汉字,在这次活动中,你们小组真有收获。

三、“啄木鸟医生在行动”

1、过渡、导入:今年,我市提出了争创全国语言文字达标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都投入到规范语言文字的工作中来了,第二组的“啄木鸟医生们”也展开了行动。请第五小组的组长来介绍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吧。

2、过程要点:

(1)课件展示并介绍前期开展活动简况:

第五组代表:我们制定计划后,详细分工。校园里出现的错别字没能逃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被我们火眼金睛搜了个“底朝天”。假日里我们的身影活跃在湖里闹市区,活跃在塘边村的大街小巷。现在就随着我们的镜头去看一看身边的不规范用字吧,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

(2)火眼金睛:

(学生代表随机出示活动中摄取的图片、资料)

第五组代表:这是酒类专卖店柜台上的酒,同学们快看看不规范用字出现在哪里?

生:“剑南春”三个字都写成了繁体字。

第五组代表:同学们看,这是湖里一家网吧的招牌,不规范字又出现在哪儿?大家快把它揪出来!

生:“一网情深”的“网”应该是“来往”的“往”字。……

第五组代表:这是我们调查过后整理成的几份调查报告,我们还布置成了展板,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去看一看。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不规范用字的汇总表,同学们请注意,这里出现的不规范用字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互动:1、繁体字2、别字3、错字。)

第五组代表:请大家看我们设计的这张统计图表。(展示自制的统计图表)从中可以看出,繁体字出现的频率最高。我们在调查中询问过商家:为什么在广告招牌上使用繁体字?他们的回答多是“因为好看呗!”。如果商家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美观”而违反法律规定,那就实在不应该了!

同学们,你们对社会上出现不规范用字有什么看法?

(3)全班讨论。

生:周杰伦的《七里香》本来是首很好听的歌曲,我看到网络上有人把它改成“骑李湘”。朱时茂是个著名的小品演员,但是名字却被改成了“猪食茂”,这简直是侮辱人格!

第五组代表:有没有其他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呢,也来说一说吧。

生:要是像这样的随意乱改,只会混淆视觉,污染社会用字。假如刚识字的孩子看到这样的用字,他心里就要打个问号了。更严重地说,这样的行为是玷污了汉字文化!

第五组同学:我们在活动时,发现一个卖鸡蛋的摊子上把鸡蛋写成“旦”,于是我们告诉阿姨,并请她改过来。没想到阿姨一听很生气,推着我们喊:“走开啦!走开啦!别影响我做生意。”像这样的行为很不应该!

师:那么遇到店家、商人不配合的情况,同学们认为该怎么办?一起帮这组同学想想解决办法。

生:不要当面跟他们冲突,要不有危险。

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个问题,请他们出面。

生:我觉得可以写倡议书呼吁大家关注这个问题,还可以写一封信给市长伯伯,让他重视不规范用字的情况,开展整治行动。

第五组代表:其他同学还有看法吗?

生:我们提倡规范

用字是非常正确的,这正是热爱汉字的表现,更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4)小结。

第五组代表:对规范用字,我们小组的同学也商量了对策,也认为给市长伯伯写封信是最好的办法,把我们的调查情况向他进行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全社会都注意规范使用我们祖国的汉字,让大家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现在请老师给我们说几句话。

师:老师觉得第五组和第二组的同学一样,能把对汉字的热爱化作行动,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心出力。

四、走近书法名家。

1、导入。

师:我们班家平同学说得好,我们不光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要写好汉字。大家知道,汉字的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第六小组同学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对书法艺术进行过研究。他们汇报的主题是——(课件出示“走近书法名家”)

(一)走近历代书法家

第六组代表: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小组汇报的主题是“走近书法名家”。汉字书法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我国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同学们请看——

(通过课件出示历代书法家名作并简介。内容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张旭、毛泽东的书法作品。)

(二)走近身边的书法家

1、第六小组代表通过课件介绍厦门一中的陈美祥、王金狮老师到校讲座情况。

2、专家现场访谈:主题为“小学生如何学习鉴赏书法作品”。

第六小组代表:前几天,我们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邀请到叶水湖爷爷来课堂给我们讲书法艺术。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叶爷爷!

(叶水湖原厦门市教育学院院长也是厦门市书法界的老前辈)

叶爷爷:同学们,大家好!

第六组小记者:叶爷爷,感谢您参加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据了解,我们同学当中,有这样的困惑,常常看到一些书法名作,感到是一种艺术的美,可是要说出美在哪里,也品不出个门道来。您看,这是我们课本上提供的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真迹,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们指点一下吗?(投影出示教材里的两副书法作品)

(1)比较鉴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叶爷爷:对于鉴赏书法作品啊,爷爷要教你们两个诀窍,那就是“比较和感悟”。看一幅书法作品,我们要在比较中观察字的基本线条的变化,感悟形体的美,章法美和神采美!同学们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字体?

生:行书

叶爷爷: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又是什么字体?

生:楷书

叶爷爷: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两幅作品。很明显看起来,王羲之的行书写得很灵动,行云流水,笔画很流畅,有的笔画还连起来写呢!而柳公权的楷书则写得很端庄,一笔一划的。要我说啊,每个同学都是鉴赏家。

(2)板书“禀”字,让学生在修改中感悟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叶爷爷:大家看,柳公权写的这个“禀”字好看吗?

生:好看。

叶爷爷:现在爷爷也写这个字给大家看,写得好的,大家给我鼓励;写得不好啊,就要请同学们来评一评了。

(板书:“禀”暴露问题,请学生帮忙提意见,叶爷爷逐笔修改)

生:第二笔横写太长了。

叶爷爷:是该改短点,要不这个字就该站不稳啦。

生:中间“口”字太大了。

生:底下“示”字太小了。……

叶爷爷:很好。所以,我说同学们都是鉴赏家。因此我们在写字的时候啊,写完以后还要自己看一看,自己比较,自己修改,这样才有进步。

3、示范欣赏《兰亭序》

1)欣赏仿真品。

叶爷爷:这是爷爷收藏的《兰亭序》仿真品。

生:哇!太美了!

(2)叶爷爷当场示范《兰亭序》

叶爷爷:爷爷也不下百遍地在临摹《兰亭序》呢,写给大家看看,好吗?(叶爷爷当场提写,学生啧啧赞叹,课堂一片掌声。)

(三)我们也是小书法家

1、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书法作品,互评。

第六组代表:听了爷爷的教导,我们初步了解了如何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生:这是我昨天写的字。

(上台展出一作品)

师:你看,家平同学一定是打探到小道消息,做好了准备。你能利用机会得到书法界老前辈的亲自指导,将来定有长进。

第六组代表:这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爱好者家平写的字,同学们评一评写得怎样?

生:字写得很大方。

叶爷爷:能不能指出字的不足之处?

生:我觉得第一和第四个字写得太大了点。

生:我觉得家平的字写得不错,很端庄。有美中不足是人字的一笔“捺”写得太长了。

叶爷爷:是的,你看这个人字就像一个人这样站。(作歪站的样子,学生都笑了)所以这个字啊,应该把脚收一收,就站稳了(叶爷爷作状,学生鼓掌)。

2、专家赠墨宝

第六组代表:爷爷,听说您今天带了墨宝要送给我们大家,是真的吗?

叶爷爷:要不,爷爷当场写给你们,成吗?

全班:太棒了!(鼓掌)

(叶爷爷当场提写“惠风和畅”)

师:看看爷爷写了什么字送给我们?

生:(读)惠风和畅

叶爷爷:这四个字也出自王羲之的《兰亭序》,我把它送给你们,送给康乐小学。由于时间关系,你们继续上课吧!

生:谢谢叶爷爷!希望下次您还参加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再教我们书法。

五、活动结束。

1、总结语

师:同学们,今天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展示了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虽然教材里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但我们对汉字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把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化作行动,让我们继续在汉字王国里探索、发现吧!最后就让我们和着悠扬的古筝弦音,一起赞赞神奇的汉字!倾吐我们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配乐齐读《赞汉字》

[范文]

1)有趣的汉字

汉字特别地有趣,它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请你们跟我来遨游汉字王国吧。

汉字字体有七种,分别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在这七种汉字汉字中,我最喜欢行书。因为行书是楷书和草书的合体字,既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真是是两全其美啊!

汉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和转注字。其中形声字在字典里比较多,在《说文解字》里形声字占了82%呢!

书写不同风格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所以书法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王羲之是我国的着名书法家,他写的写的《兰亭序》,更为漂亮。

汉字还有谐音,在歇后语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和尚云游——出事(寺)了、老虎拉车——谁敢(赶)、小苏他爹——老输(苏)……怎么样,有趣吧?

字谜也很有趣,比如:头是一,腰是一,尾是一,其实不是一;娥眉山上不见山……怎么样,也很有趣吧!

在离开汉字王国前,我们要注意一下繁体字、简化字和错别字。这三种字经常在商铺里出现。简体字:T(题目)、跳午(舞)。繁体字:灯(灯)行、茶庄(庄)。错别字:默默无蚊(闻)、与棕(众)不同。还有一些商铺别出心裁:一表人才(手表广告)、一见钟情(闹钟广告)、万事芬达、百事可乐(饮料广告).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用法真是太好了。

这次遨游汉字王国到此结束,再见!

2)有趣的汉字

暑假,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汉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个汉字的来历。历史及字义。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个人站在窗户边,人的两边是交叉的窗棂,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个雨天,我在房间里呆时间长了,打开窗子透透气,一股清风吹过,感觉多么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着碧蓝的夜空和皎洁的明月,真爽啊!

“风”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画,上上书上解释的是一只凤凰,凤飞众鸟随从而生风。我的感觉画是岸边杨柳依依,,而柳条却是斜的,想必有风吹过。

最有趣的要属鸡了。甲骨文的“鸡”干脆就画了一只大公鸡。直到小篆体经简化后才成为现在的“鸡”字。

但是,有一些汉字的古代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这个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这让我们很理解古文。

比如现在的“说”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说”来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画了个口,加了一短横,表示张嘴说话之意,后来却用本来表示喜悦的“说”来表示。而原来表示喜悦的也不是现在的“说”,而是用“税”来表示,甲骨文上画了一个人,,和一个口,,还有一个“八”,表示咧开嘴笑。后来这个意思不用“税”表示,把“税”减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现在的“说”来表示,语音变成“Yue”,有表示喜悦的意思;而“说”字,除了表示说和喜悦的意思,,又有读成“Shui”,表示劝说。哎。你说烦不烦?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Yue”,“成事不说”的“说”要读“Shuo”,“游说”的“说”要读成“Shui”……要是没有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们读成“Shuo”了。

3)有趣的汉字

我喜欢在空余时间翻阅《新华字典》、《汉语词典》,学到了以前从未在课堂上学过的词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汉字。

一次,我拿字典检字时,偶然发现“呵”字竟然有着6种读音,分别是ā、á、ǎ、à、a、he,“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读法。以前我遇到的多音字大多是双胞胎,而“呵”却有6种读音,真是太奇妙了!我又寻根问底,找到了它们的意思:ā是叹词,表示赞叹、惊奇;á表示追问,也是叹词;ǎ表示疑惑;à表示应诺、醒悟;a(轻声)是副词,在句末,表示吩咐、催促;he表示怒斥,也有惊讶的意思。

另一次,我在预习课文时,用部首检字法查“成”字,发现下面还有“戊”、“戌”、“戍”字与它十分相似,只有一笔之差,仿佛孪生兄弟一般。为了更好地分辨这几个字,我又查阅了每个字的意思:“戊”发音wù,是地支的第五位,生活中也常表示第五个或第五件;“戌”发音xū,是天干的十一位;“戍”发音shù,意思是军队防卫,如:卫戍、戍边等。

汉字真是太奇妙,太有趣了。我希望我能更多地发现这些有趣的汉字。

篇13: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2、引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干弄明白?

三、同学自学课文,考虑: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家长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家长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家长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同学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假如是你的家长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同学说出自身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同学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家长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家长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喜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示(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同学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同学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俺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沛表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篇14: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享有荣誉,最受人尊敬。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

录音带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荣誉面前,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见荣誉就争,有的为大家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要怎样对待荣誉呢,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金奖章》这篇童话,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

王宫、荣获、盒子、残渣碎屑

蔓延注意读音màn这个字还念wàn,你能组词语吗?

脖颈:分别查查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脖、颈这两个字意思相同。)

在本课词语中,你还发现有这样的词语吗?(腐烂、推荐)

想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微软用户1] ?

彬彬有礼:什么意思?

怦怦乱跳: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AABC

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微软用户2]

忠心耿耿:什么意思?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风尘仆仆、金光闪闪)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

3、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1——14,15——25。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微软用户3]

引导学生认识到: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

(2)你能照着板书,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

梳理学生问题,提出探究专题——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四字成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奖章》。回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

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

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微软用户4] 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1)群鸟:

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②指名读。

③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

④小结:群鸟们就是这样一扫平日彬彬有理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更有像喜鹊这样借机溜须拍马的,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群鸟争章、争论不休……)

(2)乌鸦:

出示第一自然段。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①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对比:

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微软用户5]

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②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

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

(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群鸟的不同。)

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5——25自然段。

(1)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

①群鸟:15——21

A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那一定是装金制奖章的盒子!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此时鸟儿们什么样?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B抓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快活、屏住呼吸、怦怦乱跳、叽叽喳喳、个个伸长脖颈、盼望等描写体会鸟儿们的急切心情。

(分角色读,读出鸟儿们迫切地想得到金奖章。)

②乌鸦:

A十分谦虚:

出示:第二十三自然段乌鸦的话。

朗读。

乌鸦大吃一惊地说——

乌鸦着急地说——

B对环境贡献大。

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

a读介绍乌鸦贡献的语句。

b你还知道乌鸦对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

③角色换位,明白道理。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尊敬的眼光看着乌鸦。[微软用户6] 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此时此刻你就是鸟王国里的一员,你尊敬他什么?

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乌鸦、自己、其他鸟或大家说些什么?

3.拓展延伸

如果还有一枚奖章,你还打算给谁?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金奖章:群鸟——争论不休 默默奉献

乌鸦——不声不响} 人人敬佩

金奖章

乌鸦 不声不响 默默奉献

收拾残渣碎屑 受人尊敬

默默捕捉害虫

篇15: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2.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都差漂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三、再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2、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3、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4、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一边读,一边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2.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并初步学习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方法。

3.学习用“如果……就……”造句。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

表面六千度钢铁碰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这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表现太阳很大、很远,还用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太阳很大,就更加具体、鲜明了。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4)课堂练习:

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

(5)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6)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四、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篇16:五年级语文上册《夕照》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夕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意图: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交流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的开放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4]

篇17: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      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体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课时)

・・      二、教学要求:

・・      1、学会本课的生字。

・・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      三、教学重点、难点:

・・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      四、教学方法: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      七、教学程序: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

・・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      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      (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

・・      (2)体会作者的感情;

・・      (3)感情诵读。

・・      二、学习古诗。

・・&n

篇18: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文本。

设计特色:

(1)让学生做评论员,与文本对话,评论文中人物。

(2)设计主题阅读环节,拓展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阅读,然后教师以教材为中介与学生进行对话。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 《牛郎织女》(一)》的主要人物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女二〉。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人物

1、读读课文,找准理由。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文中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生评论。让学生尝试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请学生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把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评论人物的有效形式之一)

(2)学生阅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适当在书上加上批注。

(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人物,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2说说人物,有理有据

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间展开交流。

(1) 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有许多见解,谁来评论文中的人物。

(2) 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没有预设性,却有生成性。人物评论可催生出好多精彩片段的解读,如重点词语的破析,关键词句的赏析,人生哲理的透析等。)

三、主题阅读

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让学生任选一篇阅读。读后三言两语,可说主要内容,可说文中人物,也可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

(建设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在主题的统率下,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扩大阅读的量,提高阅读的质。

四、作业

(1) 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

(2) 把我国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

篇19: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交流感悟相结合,联系自己的见解。

2.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3.抓住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原应以诚相待,和谐相处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三、教学策略

1.独立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2.用具体可感的画面、声色、情节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

3.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导语:(出示课件:珍珠鸟的图片)同学们,作家冯骥才先生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家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齐读课题:珍珠鸟)

2.同学们,从大作家与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二)整体感知,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引导。

小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从珍珠鸟的外形描写中体会“我”喜欢珍珠鸟。

2.是啊,多么惹人喜爱的珍珠鸟啊!所以,当朋友送我这对珍珠鸟时我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指名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内容即可。学生在读文、交流的.过程,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鸟的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理解品味,体会鸟对人的信赖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内容体会。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归纳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为鸟安排舒适温暖、幽静的巢。

“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只有在这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珍珠鸟才感到安全。所以,它那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第二件事:决不惊扰它们。

(1)知道它们竟然有了雏儿,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此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我”是怎么做的呢?读读文中的描写。

指导感情朗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第三件事: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我”不管它,不伤害它。

(1)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找到相关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多么可爱的小家伙啊!虽说“初生的牛犊不畏虎”,但是这只小珍珠鸟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却还是心有余悸的?

指名读第八自然段。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子里。“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鸟的叫声,就是它们交流的语言。你觉得此时它们在交流什么呢?

(3)这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呢?学生交流讨论。

无论小家伙在我的面前做什么,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小鸟的活动范围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它竟然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课件出示课文中插图,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请一位同学在音乐声中朗读。

(4)多么感人的一幅画啊,“我”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对我亲近的情意,我没有惊扰它,因为我知道它仍然是一种怕人的鸟。

(5)课件出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再读这一句话,你有又什么新的感受吗?

这种怕人的鸟现在与我这样的亲近。

因为我知道珍珠鸟怕人,所以,我尊重、理解它们,给它们自由,决不惊扰它们,我和珍珠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所以,文章在开头部分,单独把这一句话作为一个自然段,强调“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使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通过读来感悟的。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环节中,以“我是怎样逐渐获得珍珠鸟的信赖”为对话主题,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明确“我”为珍珠鸟所做的一切,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引导学生体会信赖源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宽容和爱,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巧妙。

(四)总结升华,体会信赖的含义

1.望着这和谐的画面,感受着鸟儿亲近的情意,作家不由得从心底流出这样的感慨。

课件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学生交流。

3.总结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珍珠鸟在“我”细心的照料下,由怕人到与人亲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并由此拓展到生活,延伸到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活动学习

1.搜集整理有关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感人故事,与同学分享。

2.推荐阅读《我的野生朋友》。

3.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记录下相处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冯骥才先生的其他作品。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表格

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课后反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欢庆》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粱情》教学设计(共19篇)】相关文章: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3) (语文A版一年级上册)2022-04-29

《在夏天里成长》教学反思2022-09-21

槐乡的孩子 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022-07-2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2022-08-24

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022-05-07

五年级上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2022-09-22

二年级英语上册《It’s a nice T-shirt》教案2023-07-01

部编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2023-06-12

英语二年级上册lesson45教案2023-10-28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掌声》的教学设计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