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9-09 08:03:38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精选17篇)由网友“tulutul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篇1:小食品调查实践课教学设计

小食品调查实践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小食品的调查。

2、学生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能对本组所研究的子课题提出自己的.角度,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重点难点

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网络收集资料、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子课题进行研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填写《小组活动方案》,并做好分工。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3、根据所选子课题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选取有效信息;

(1) 组长领队到所选地域参观调查搜集资料;

(2)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合作分析整理资料,进行筛选加工;

4、制作手抄报,介绍所选地域的基本情况;

(1) 教师介绍手抄报的制作方法,注意事项;

(2) 在教师指导下,每名同学选定主题,准备资料;

(3) 制作手抄报,教师指导;

(4) 小组合作绘制手抄报。

5、提高信息技术,制作PowerPoint;

(1) 对于部分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同学建设制作PowerPoint;

(2) 给予这些同学技术上的支持,给审美的指导。

篇2: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麦新中学-------张文清

6月14日星期四我校耿德顺老师上了两节生物综合实践课《叶片的结构及叶片标本的制作》使我认识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在实践中自主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过各种各样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难以遭遇的.现实生活场景,正是这些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二、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走出教室,亲近自然。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门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为价值取向。在活动中,我觉得要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协调与合作。要积极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立足现状,勇于创新。之前虽和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当我真正上课后才明白经验是一回事二实践是另一回事,这四个星期的上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一、在现有的条件下相信自己行,相信学生行。

在小学,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综合实践课,他们的能力行吗?学校的条件行吗?经过这段时间的亲身实践与学习,大家的讨论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综合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耐心与长时间的培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二、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教”,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要知道,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我们确定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示,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而且对课堂的兴趣也会消失,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三、要改变旧的观念,增强新的血液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而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课程实验刚开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老用讲授法,介绍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时,我才发觉:不对劲!活动课不能这么上!活动活动,必须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篇4: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本中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做剪报”、“开一次科技知识介绍会”。此外,我还根据教学需要增设了有趣的小实验、制作书签、我是小小发明家等实践活动,在多次教学中,我有得有失,现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充分准备,是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学“开展科技知识介绍会”的实践活动时,以神州五、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激动场景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高速发展的科技信息中,收集大量的科技知识,这样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自己从大量的书籍、网络信息中找到“最新机器人”、“未来电脑”、“未来航天飞船”等大量有趣的科技信息资料。学生汇报时兴趣盎然,振振有词,听的同学也惊奇万分,赞叹不已。这样他们便有了学好科学的动力,有了畅想未来的欲望。

二、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动手,也动脑,要想做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例如,我在教学“制作书签时”,学生照着方法回家做了,但许多同学都失败了,我询问了许多同学失败的原因。后来,我亲自尝试,总结经验,把方法再一次教给学生,并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等语言激励学生,后来,学生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终于展现了一张又一张五颜六色、精美的书签。学生在写作中说;“制作书签不仅让我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还让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乐趣,今后我还要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来呢!”这就是孩子们从实践中得到的启示,从实践活动中得到的能力,从实践活动中具有的精神。

三、教师要作好实践活动的评选与总结工作。活动开展结束后,教师应采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付出的劳动得到更多的赞赏,从而树立自信心,争取下次做得更出色。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才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要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必过于受课时的限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展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5:数学实践活动课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是一节实践活动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尤其在千变万化的世间事中,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只是确定性现象不多,而不确定现象(即随机现象)普遍,这些现象发生的规律如何呢?这是数学一个分支——概率论要研究的问题。本课就是让学生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同时,也让学生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这一过程,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并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创设四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关注学生,要看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上课伊始,我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抽奖游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出示各种可能性的事件来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虽然学生在以前没有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但在做判断的时候准确率高达100%,这也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所以在教授新课时还应多了解学生,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这样才是事半功倍。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让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体会可能性是有大有小。

通过分组摸球试验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在小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试验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运用,让学生的生成落实在开放的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转奖的生活情景。并设疑:获一等奖的人数多吗?获哪种奖项的机会比较大?你想设计一个这样的转盘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很高。

从整堂课来看,我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对课堂的调控与把握还是做比较到位。同时,我又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熟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并能乐于、主动地去探究与学习。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通过本科组其他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老师的辅助作用及提问题的技巧性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6:语文课外活动课调查与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课调查与实践

针对这种现象,我对东莞市不同类型的十六所中学语文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我发现:我市不少学 校的语文教学仍处在封闭的、被动的境地,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驱使下,造就着不少萎缩型继承型 而缺乏创造力的人才;不少语文课堂成了窒息生灵的“书屋”。56%的语文教师从来未进行过语文课外活动,甚 至有人不知道除文体活动、班团队活动外还有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过这类活动的也仅仅列举了组织文学社团、 演讲比赛。对566名不同层次男女学生进行阅卷调查中,选语文教与学为最没吸引人的占85.3%,说进行过语文 课外活动(含文学书画演讲征文)才占11.2%。在语文课外活动与其它活动中进行选择时,31.1%选理化实验和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等,选语文课外活动的仅8.6%。60.3%的学生选择逛大街、玩游戏机、看三维画或卡通书,还 有的选择去散书摊和放像室。座谈中,我感到这60.3%的学生代表,他们是从自己选择的活动中得到了一些知识 ,但丰富的想象力被扭曲了,纯洁的心灵被玷污了。不少人满口的流氓语言,处处显出玩世不恭,常沉迷于古 怪离奇的武打言情幻境中,对正面教育颇为反感,对语文及其活动嗤之以鼻。参加了几次语文课外活动,发现 大都是课堂教学的翻版,学生正襟危坐,教师滔滔不绝,个别教师机械地搬了不少各种教参的堆堆结论,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活动后问学生感受如何,大都茫然。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作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要认识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 性;②要让语文课外活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自悟性、趣味性和生活化;③要设计一系列活动, 这活动既能反映大纲要求,又与课内教学有一定的自然的联系,特别要突出语文知识生活化;④要在石龙中学 这个教改基地进行专题实验和必要的示范;⑤活动课的设计要从教师为主逐渐以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实施、自 行总结为主。

我首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理论造势活动,我让尽可能多的教师理解:“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认识活 动”(巴甫诺夫《教育学》102页);“这种活动应师生共同组织,最好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和实 验教师体会毛主席的“从游泳中学会游泳”、杜威的“从做中学”及古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 行”,使大家认识到从感性实践中获得切身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信语文课外活动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和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

在取得了应有的共识以后,我立即在石龙中学指导五位高初中教师进行了具体的系列实践。实践分三个系 列:一是语文知识生活化系列,它主要有个人玩具述评会、模拟各种招待会、模拟家庭的一天、语文与学生生 活知识竞赛、民间故事搜集评述、文学社团刊物编辑出版、课外读物评荐会等。二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续写 或改写课文、将课文内容编成名言警句或写作用的材料。三是引进影视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录像,观看自 己的教学录像和外地先进教学录像,然后进行述评;另外观看课本影视片和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或选看其 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单项写作训练)。

这些活动课,都坚持了如下原则: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②听说读写结合;③互教互学;④寓教于乐。

请看下面的具体课例:

目的:为了落实大纲关于“每学年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提倡课外笔记”的要求,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把 学生的课余生活引上健康有益的轨迹,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我们设计了这个“课外读物荐评会”活动。

过程:一是准备工作:①指导学生选举“课外读物荐评会”负责小组;②小组拟定活动的具体要求,含参 加活动的时间、地点、评奖方法;参荐者应作的各种准备,如设计荐物出现的方式、拟出最高诱导的话等;③ 参荐者报名。

二是正式荐评。①参赛的将自己推荐的读物摆在抽签抽到的位置,附上自己撰写的推荐信;②讲解读物中 最令自己感动不已的内容。

三是交流评比。①荐物者接受同学的提问;②以四人小组讨论评比最佳的推荐者和最佳的课外读物;③评 论代表发言,要求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趣;④参加活动的全部同学写一篇几百字的'活动记,要求写 自己感受最深的;⑤全部同学(含参荐者)投票评选最佳推荐者、最佳推荐物、最佳评论代表和评论小组和颁 奖;⑥评委小组最后评出最佳活动记和对活动进行总结。

以上是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施的活动课,在培养好骨干后,我们便在高二(5)班让学生独立设计,自行组织 地进行了“个人玩具述评会”。学生们进行介绍自己各个时期的玩具,回忆了许多有趣的往事,引起了广泛的 共鸣。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热烈。他们还根据本地的一个真实故事设计了“模拟家庭的一天”,真实地反映了 由于父亲语文水平低,与外商签合同时被人骗了仍不知道,一年后家破人亡,打官司时又输了个精光。真真切 切地让学生体味到了语文在生活与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对语文课外活动课陷入一种新的单调感时,我又根据我市的教学条件,引进了影视语文课外活动方 式。注意利用影视的声像景情并茂的特点,使学生置身于现代化的语文氛围中。针对学生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 但颇为片面的现象,我将他们的课堂实录放给他们观评。当他们看到录像中自己时,个个兴趣盎然。当我引导 他们分析其中的问题时,没有一个人出声,听得认真、想得深入。当他们不明白要怎样才能做得好时,我又让 他们观看了特级教师的上课实录,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总结出教改的意见和自己应有的反省。我还让他们观 看课本剧和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片。这虽不等同于原著,但它高度浓缩又具有立体感,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十分有用的。如初中学生看了“故宫博物院”后,对课文的教学很有帮助,学生很容易 地体会到了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高中学生对阿Q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总感到难以 把握,看了故事片《阿Q正传》便觉得这人物形象丰满、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中 ,会自然地把学过的各种知识与课文知识相应地勾通起来,形成知识的联系,再通过类比和联想,理解认知想 象和创造力就得到培养了。

以前,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实验只能在非毕业班进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一样。为了处理好试验与升学的矛 盾,我把课外活动与课文进行了必要的联系,但又进行必要的深化――进行再创造。包括幻想式地续写和改写 课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将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类编撰,这既是复习又是创造,学生也乐意做。

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突破班级界限自愿组合,融入社会,并适当与政治、历史、科技、艺术等结合。 如与驻军组织各种文化节目、举行知识竞赛、调查社会用语、模拟抗战宣传队写标语、作诗歌,丰富有趣,乐 中有得。

这样的课外活动,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的审 美需要及各种兴趣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它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活动已不仅仅是课内 语文的简单拓展和深化,也不是课内教学内容的变相延伸,它有明确的重点和具体的目标,但这重点和目标又 全蕴藉于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景和前后连贯的活动过程,它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活动课中自主抉择, 突出兴趣、活动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获得许多感性认识。这对于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 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活动中,教师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一阶段的情况设计,第二阶段的画龙点睛式的点拨, 第三阶段的完善和总结,处处都有教师的影子。在这里,教师“导而弗牵”,学生乐于接受(也较善于接受) 教师的导,特别是他们的设计、组织、实施出现了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十分尊重教师的指导意见, 就是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也时时可见到教师的作用,即引发和强化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有时,教师关键处的 一个设喻,便能唤起学生,学生乐于进行情感交流和新的创造性思考。

这些语文活动课,使学生对语文有了较浓的兴趣,对语文的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有了新的认识。在调 查中发现,开展这项活动的高二(5)班和初二(5)班等10个班的学生,对语文有兴趣的已占87%,不少学生都写下 这样的体会:“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无时无处不与语文发生关系,语文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不学好 语文,我们会处处碰壁。”教师在开展了这项活动后,也知道不应离开广阔的天地、堵塞住多种渠道,仅倾心 于那小小的“责任田――课堂教学”。明白了没有活动课的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篇7:活动课教学反思

本课程,我们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通过自主实践、亲身参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尤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联系上现实生活,不再局限于书本硬绷绷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门新课程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冲击: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和课程资源的局限,如何多元化、多渠道地开展实践活动?要开放,但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跳出了书本和卷面的框框,如何评价学生?……本课程的开展,我们都在尝试、探究、实践、反思和总结经验,现结合实践中的体会,我们成功处和存在的问题在于:成功点:

1、立足实践,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周围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现实生活,并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研究《沙溪服装产业》的过程中,通过许多的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调查的方法,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也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交往协作能力和一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调开放,活化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中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过程、评价诸多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展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带学生走进工厂、走近劳动者,体会劳动的艰辛、创业的困难,让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让学生真正根植社会,体悟生活,解读社会。

3、重视评价,视界融合。  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作品、调查报告的评价相结合等,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再通过教师的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有效地避免学生评价中长期出现的单一化和僵硬化的弊端。

思考点:

1、开展实践活动,或多或少地受学校的场地、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影响,而这些资源的运用是否合适,成为我们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初期,我们过分地追求和依赖“高深”的资源素材,而这些晦涩难懂的课程资源,没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同学,更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应尽可能开发和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资源素材,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档次”的资源,并尽可能就地取材,更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料是一组较好的综合性活动课教材,但不能完全满足活动课的需要。学校和教师可以自己编写适合本校教学条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更可与其他学科联合,实行课程的综合化,在避免各门科目之间的简单重复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达到资源共享等效果。新课程给予我们很大的灵活性,我们也可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学校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正。

篇8:活动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讲授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神奇的注意力》,我是以培养学生训练注意力的意识,教会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为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

教学环节上我采用了:一、课前热身活动,播放视频让学生找到画面中出现的事物;二、自我诊断  对症下药,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习和生活中做事情常常分心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没有克服这一原因的绝招。三、行为训练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注意力集中训练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注意力,并且锻炼学生的细心态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二)抗干扰训练   1.学生注意倾听歌曲;2.再听一遍,完成闯关任务;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静下心来学习,无论干扰有多大,只要思想全部集中在目标物上,就能抗干扰,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四、让学生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

教学不足: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学生在游戏后我都没有给予评价,忽略了课堂激励语对学生的重要性。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但却忽略了聚焦课堂,把课堂也要交给学生,让学生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2.每个环节在过渡之间的衔接不够巧妙,导致各环节不能环环紧扣。

3.各环节学生讨论完题目后,我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坐好后,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升华。

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好课更不容易。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备课,不光把教材备好,也要把学生备好,因为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

专注学生心理,聚焦于课堂,寓教于乐。

篇9:活动课教学反思

因为课程原因,很多知识需要利用活动课来理解与吸收,那就需要好好设计活动课的内容和流程,故做以下反思:

1、场景式

很多知识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去思考事情应该如何去做,例如四年级的第三个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在特定情境中思考问题。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去真的商场或者店铺去体验,所以活动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购物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提示学会如何聪明的购物,结合生活实际,做聪明的消费者。

2、感悟式

有些课程不需要学生识记,却有更高的要求就是去感受。怎样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白一些道理,真正对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影响就需要将感悟式的活动课开好。例如《大自然发怒的时候》中的一节课《灾害无情人有情》就需要让学生去感悟在灾难面前人们手拉手、心连心、拧成一股绳,战胜灾难的伟大力量。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视频和图片,虽然课堂很丰富,但是学生很容易感受不深,没有办法真正触动心灵,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在观看一些视频或图片之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利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结合自身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有哪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地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实际操作式

有些课程和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才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进行方式,明白这些过程的道理。例如五年级《我们都有发言权》中《投上神圣的一票》,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投票之类的事情,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投票以及进行投票的具体过程,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举行一次真正的投票,像选出班里最乐于助人的人,最有爱心的人等。学生可以明白投票的意义是公平公正也能够记住投票的具体的过程,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和利用知识。

以上就是对活动课的一些反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利用到课堂中,使课堂更有效率。

篇10:《我们的学校》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地方,所以选此主题。

一、“选择我喜欢的”

一开课,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来宾或小伙伴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你想向他们介绍些什么?”同学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我趁机进行归纳总结:“说得真好,可是,这些关于学校的知识,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望着学生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知道已成功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讨论出可以用“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我因势利导,揭示活动主题《我们的学校》,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提出采用分组进行活动的形式,共分为几个小组,分别为“观察:操场、教学楼”“采访:校长、老师、同学”。

我们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我选择,我喜欢”,这样,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认识我们的学校”这个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的,创设了“当客人来我校参观时,你作为小导游想向他们介绍什么?”这个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做了就知道了”

在各小组集中成员的智慧与力量提出要采访的问题、确定具体分工之后,我表扬了同学们能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制定出不同的活动计划。然而光有好的想法还不行,关键还要去实施、动手去实践。活动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己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三、“说说我的想法”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收集到了许多资料,除了在课堂上交流汇报以外,还需要教师将活动引向深入。此次活动中,有同学经过观察,发现学校的花草树木多、体育设施齐全,但花坛和乒乓球桌等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学校的坏境和设施?”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埋下伏笔,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活动中,孩子们常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比如,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他们大多能注意讲礼貌;在观察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但同时,也有不如人意的事:不熟练采访的技巧,记录速度慢;了解到的资料不够全面、深入,一些较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于学校的历史,就只是一带而过……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只能不断的探索,但我们相信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

篇11: 制作年历实践活动课反思

制作年历实践活动课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完善教学历程。由于制作年历是一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又应用于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本课从“讨论――实践――评价――实践”的角度来“演绎”年、月、日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做中创新,从做中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针对本节课作出以下反思:

1、猜谜语,引入课题。课始,通过猜谜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学生介绍年历。在全班或组内介绍自己课下收集的不同年历,学生很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3、动手实践,内化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他们在有趣的制作活动中,很好的把数学知识,美术知识、人文历史知识揉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学生本身知识的内化与吸收。

4、展示才华,分享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了精美漂亮的作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增强了团结意识。大家分享评价带来的快乐和进步,加深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品尝”到了做的乐趣,成功感在评价中进一步升华。

篇12: 《调查》教学反思

1.要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课前小组合作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讲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2.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篇13:调查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而开展一系列活动的。

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参与讨论如何进行校园生物调查,为调查活动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设计方案的能力。学生明白了调查方案及注意事项后,就开始实地调查、记录、交流、收集资料,让学生做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后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统计,使同学们更好地领会如何去认识和研究生物。

最后,通过两节课的设计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汇报、整理统计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突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也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同时,也试图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第二、调查评价可分两方面。

一是小组内互评,让学生根据调查表的认真态度评分。

二是教师应给调查报告做出评价等级和评语。

篇14:调查教学反思

《关于小食品的调查》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性的特点,它不等同于数学、语文、思想品德等其它的学科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小食品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接触小食品,如买小食品、吃小食品、谈论小食品,因此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生活经验加以创造性的开法和使用,使之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调查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方式方法。这样的课有很多种上法,加以创造后,开发一种生动的课程,《关于小食品的调查》这节课在设计意图上,应该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身边寻找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使用和开发这一内容进行的教学。在整个的调查,汇报活动中,我们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其中,动用学生的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及动员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参与其中,共同调查小食品的资料,总结生活经验,通过细致的调查小食品的种类、包装等一系列的问题后,进而引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购买和品尝小食品。那么,小食品的美味与其对身体的健康程度是否能成正比呢?对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讨论,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内在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个“大”课,它大在是个新课程,它大在是要求学生从小就应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中所要调查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很有深度。那么他们的能力行吗?其实细想起来综合时间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活动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易改以往的讲授法,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因此在课题的选材上,我们就从春季小食品再次复苏作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结合学生性格、爱好特点,设计了本次主题,以此来训练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讲究科学的健康、快乐、成长的能力。

从整个活动的过程来看,首先在活动的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的目的,同学们分别去各自所熟悉的超市、商场进行了参观、调查。让他们通过看、问、访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材料,接着通过多种方式,如:做调查表让同学们交流心得,进行资源共享,丰富资料储备,最后进行整理及成果汇报,在各小组的汇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给他们提供讨论的空间。这样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种融洽的学生氛围使得学生在成果汇报过程中,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成功的体验了快乐。使学生在这节课中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在课程启动的早期阶段,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态,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这节课用事实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定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伏”,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师“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了放和扶的力度。在调查中我们极大的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展开调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又采取了扶一把的方法,让学生们的研究更完善,符合自主探究的标准。

基于这种教学特点,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不仅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自己也及时转变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在这时放时扶的活动过程中处处张扬着学生的个性。这时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及时给与赞赏,让他们的自信心发挥极致。促使他们形成再调查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老师在本节课上评价语言运用得就很恰当。

但学生也有在活动中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是我们应该尝试使用“挫折教育法”,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孩子们更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要做好课堂中各种环节,各种情况的调控就要求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发展观。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好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做到“无则加勉,有则改之”。

让反思为下一节的课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同时要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生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帮助。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动”,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启动,我们目前所接触的虽然只是其中一隅,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仅仅只是初步的,但大量的实验工作还在后面等着我们。我们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将继续秉持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在不断摸索中不断成长。以上是我们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篇15:调查教学反思

统计这一章内容我们教师普遍认为其内容很简单,中考中也是一大得分点,因此在学习这一章时,思想上会很放松。但我的看法是:如今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谁获取了信息,谁就占据了获胜的先机;国家之间的战争并不是看得见的显性的战争,而是看不见的隐性的战争,隐性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信息战,调查统计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

所以在学习这一章时,我们教师在战术上要藐视之,但在战略上要重视之,即我们要利用教这一章的契机,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是新课标将概率与统计编入新教材的意图,也是我们作为数学教师的职责。在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亲和性”的学习材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为学生创设了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不仅习得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在享受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喜悦的同时,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回想本节课有几个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1、激情引趣

创设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且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的吸取知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一开始教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了解全班同学对母亲生日的知晓情况”,“了解本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列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极大程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让我们不断接近生活中的数学,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来,有服务于生活。我们只要真正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联系起来,我们必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一定会提高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用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景的,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中学习有用的数学,同时也能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本节课的第一环节让学生调查最喜爱的水果,经历收集数据、调查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二环节对学生知晓母亲生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适时进行感恩教育,进而感知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第三环节是来到武进针纺城,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真正体现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总结得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各自特点和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培养统计的意识。

3、课堂教学活动化

在整堂课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重点进行设计,抓问题的“关键点”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生形成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了解世界的意识;体验到了身边很多事物与数学有关;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以及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身边事物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整节课中,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在整体中感悟,应用中升华,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与智慧,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4、用活教材

新课程指出: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形式,可以不完全按教材教学,只要以新课标为依据,达到新课标整体性的理论和目标就可以了。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去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因此,教材只有一个要求,不是圣经,应该活学活用。本节课从情景的创设到列举事例,再到练习题的设计等,都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生活化、开放化、社会化。这样做对学生理解更深、记忆更牢、学习效率更高。

几点思考:

1、让学生不断体会统计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随机抽样中渗透统计思想是基本任务也是主要任务。笔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也深切体会到了教学的困难。

2、概念教学应更多地采用归纳式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绝大多数是在“演绎”的教学中学习长大,我们在中学时所接受的学习方式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方式。笔者也不例外,从小被演绎惯了,即使有意识地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体会并逐步归纳,但是在教学中还是时不时地“滑向”演绎。

3、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统计思想,又能很好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这将是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虽然做到这一点会很难。

4、“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

篇16:调查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小食品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接触小食品,如买小食品、吃小食品、谈论小食品等等,根据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了《关于小食品的调查》这一研究主题。本节课作为一节选题指导课,它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一个“导”字。因此,整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

一、“激”起兴趣,揭示主题。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固定上课内容的课程。基于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有时是一筹莫展。其实,好的选题就是来自学生自己兴趣领域的选题,让学生做自己真正喜欢的研究和探索,这时的学生参与度才是最高的。我在执教这节课时,就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通过问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入手:“你们最喜欢吃什么零食?为什么?”爱吃零食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这问题一出,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个个踊跃举手发言。接着,再通过一段调查学生喜欢吃学校附近小食品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事件,瞬间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畅所欲言,我们的课题就轻松地提出来了。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动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口要小,这样学生才能人人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研究主题和原因,活动也就会渐入佳境。

二、分主题,拟定课题。

活动主题通常包含较大的研究范围和活动内容,鉴于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式,通常都不能有效地完成一个大主题,因此合理分解活动主题,根据需要产生合适的子课题就成了关键。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子课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之前播放的那段视频,学生对小食品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它的好吃、便宜上了,更多的是对小食品的安全、卫生、危害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能提出一些值得思考、值得研究的问题来。接着,再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讨论出最想探讨的五个问题,并记录在表格1上面。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把他们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做好准备。

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问题,确定研究的子课题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之一。在指导过程中,我先出示一小组的表格,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发现,一起归纳、一起提炼,教会学生筛选问题,归纳问题、提炼问题的方法。再由各小组就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归纳、筛选,最后确定出本小组最想研究的课题,把它写在表格2中,并把选择这个课题的理由写下来,还要派一名代表把研究的课题写在彩色卡纸上,再张贴到黑板相应的小组序号那里。等各小组的研究课题都张贴好的时候,再来进行各小组的课题表述。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纯粹就是一个“导”的作用,学生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过多的干预。我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兴趣和问题意识,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作适度、适时地引导。

三、组建小组,取好组名。

通过教授学生讨论合作修改的方法,最终和他们一起确立了六个研究主题,并让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现场分组,组成志同道合的研究小组。特别是推选小组长的时候,通过一个小游戏的方式来推选,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被推选到的组长也显得很高兴,很自豪。接着为了增强各组长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让组长带领组员,给自己小组取个好听的名字,并作简要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是不可低估的!取的名字不仅好听,还很有创意。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真正体现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当然,在课堂上还是存在一点小瑕疵的,比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个别小动作比较多,没有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在布置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没有一次性把要求说清楚,而是等到他们开始在讨论的时候,再来提醒个别问题,这有可能导致讨论激烈的小组听不清楚要求。不过有瑕疵的课堂,才会促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给我们参考,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螺旋上升,把综合实践课程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篇17:《调查》教学反思

《调查》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技能单元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调查,及调查的四种方法和适用情况。在具体课程设计与教学情境中,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地介绍这些收集证据的方法,一个个的进行专门的比较。所以我带领学生学习“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学生想要研究的学校里的问题,小结出适合适用调查的三个情境:这个星期我们班有几个同学请假了?请假的是男生还是女生?两件事之间有没有联系,并以此展开调查并从中认识到调查的四种常用方法及它们的适用范围:现场调查、访问调查、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同时指导学生要尊重客观事实,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调查,首先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分工合作,展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做好调查记录,调查完毕后通过比较调查记录得出调查结果,下节课进行汇报。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的重新建构,使学生在合作实践中体验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的方法和过程,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面产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从学中得到乐趣。

社区环境调查教学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教研组教研计划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食品袋上的秘密》

浅谈中医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论文

小学校级综合科教研计划

临床医学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的活动总结

大班包装袋上的秘密教案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优秀教案

百分数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食品的调查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绿色食品》2022-05-07

概率统计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3-07-22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2023-04-24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23-12-14

小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评课稿2023-06-05

学校英语工作计划总结2023-06-15

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2022-04-3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书2022-08-06

科研个人先进事迹2022-04-30

小学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2023-02-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