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与整理,属于统计的内容,教材选择了的生活场景看似都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这些例题我们还真是不能在自己课堂上用,因为那不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每个例题我都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适当修改,用自己编创的例题教学,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学,效果很好。具体是这样的:
例1是做校服选颜色,我问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喜欢那种颜色的有多少人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举手,于是我在班里让学生通过举手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做统计,最后结果和课本一样,喜欢蓝色的多,但是我又引导学生想一想,体会到如果全校都订做蓝色校服也不合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是选举,主要学习数据收集与记录的方法,我们成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用投票的方法来解决,但是看看二年级的小孩子,你会感觉我们大人多么虚伪。教学这个例题,我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让学生从班级元旦演出的两个男主持人中选一人,当学校六一节目主持人,这两人是邢皓斌和王晨赫,学生一听就说,那太简单了,我们还是举手选就行,这时很多学生就在班里喊选邢皓斌。这些孩子心灵多么单纯呀,他们没有任何虚伪的掩饰,想选谁就大方地选谁。我说:那如果有的同学和他俩都是好朋友,如果选了邢皓斌担心王晨赫不高兴怎么办?没想到王晨赫说:老师,没关系,既然都是好朋友,选谁大家都不生气。
这时刘睿熙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可以投票,我让她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投票,她说得头头是道,她说我们每人拿一张小纸条,想选谁就在上面写上谁的名字,写好后把纸条教给张老师,张老师拿着这些纸条数一数,就知道他们两人每人几票了。这时又有几个学生说真麻烦,我告诉孩子们,等你们长大以后就知道了,投票用处非常大,我们今天就试试吧。于是全班学生开始郑重其事的投票,投完票,我又问学生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每人各几票呢?学生纷纷出主意,说可以把票分开数,可以画√,竟然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画正字记录,接着唱票,记录,我全部让学生操作,最后结果是邢皓斌45票,王晨赫6票,统计完后,有的学生依然感觉投票真麻烦。
孩子的心理单纯可爱,我们教材上学习的知识他暂时用不到,就体会不到它的好处,不管怎样,学生总算体会了把画正字记录数据的简洁性。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
本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其中包括了儿歌、课文、故事、古诗几种体裁的教学内容。可深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一年四季不太分明,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及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备课组尽量将课件做得更生动形象些,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们为孩子设计了许多跟春天有关的歌曲,让孩子在美妙欢快的音乐声中去体会快乐,学完《识字1》后,我让孩子们构思一幅春天的图画,在班里评出“小画家”。学完《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后,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和周末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从而巩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在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我跟孩子们讲述了邓小平爷爷与深圳的故事及让学生们了解“植树节”的意义。学完《古诗两首》后,我就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跟家长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第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了,他们画了美丽的图画,讲了春天的发现,他们还要在植树节时亲手种下一棵树,和父母一起去公园放风筝……虽然在这样一个四季不分明的城市里上着跟春天有关的课文,有些吃力,但是看着孩子能和老师一起在大自然中努力地寻找春天,我内心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孩子们懂得善于去发现了。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本模块的主题是Food. 主要语言功能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谈论有关食物的话题。它承接第二册已经学习过三餐的基础上,继续展开话题,谈论Do you want……? 主要学习Do you want some rice? Yes, please. No, thank you. Have you got chopsticks in English? 等几个句子。从食物谈到中西方食文化的一些差异。题材非常生活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在这一册中是第一单元,地位至关重要,承上启下,不仅要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复习,还要使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吃的方面都十分敢兴趣,所以本节课比较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所以关于单词的记忆需要采取在课堂上多做些复习,保证学生至少有些记忆。目前主要要求学生会读会所以听读方面操练比较多,而写方面少些,导致学生听会说中文,但看的时候就有些记不起来,所以这方面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⒈能听说读写单词:Chinese、fast food、chopsticks、difficult 、want、make,some
⒉能使用句子:Do you want some...?且能做出正确回答Yes,please.No,thank you.
⒊掌握并能运用句型:Do you want some...?
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Do you want some...?Yes,please.No,thank you.并能就食物的选择向他人提问或回答他人。
教学难点:
chopsticks、difficult的发音及新句型的运用。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以前学过的事物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的英文,让学生即能复习知识又能被诱人的美食图片所吸引,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2、引出今天课文的新单词,带领学生读新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的学习,很好的过渡到新知识学习)
3、板书今天要学习的句型 Do you want some rice? Yes please. No,thank you.然后把准备好的食物卡片贴在黑板上,分组进行用出示的事物卡片代替rice说一说。
(突出今天的重点句子,简洁明了)
4、学习课文,听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在有老师领读,带领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5、小游戏,把事物卡片拿下来分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然后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把食物卡片在小组中传递,当鼓声停时卡片在谁手上就用Do you want some …?提问小组队员,被提问的用Yes please. No,thank you.来做选择回答。
(让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潮,通过游戏掌握今天的重点句子。并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评出哪个组表现最好,说得最流利,小组成员配合最积极大声。)
6、最后在复习下单词和句子。
(巩固今天的内容)
(请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学了什么新知识,老师以鼓励表扬为主)
7、布置作业。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4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练结合,更侧重于学生的练习,因为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主要牵扯的内容就是上学期所学的异分母分数的通分,而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我们上学期重点讲授和练习的,所以在本单元的讲授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练习为主,但从学生的做题和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主要存在这样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部分学生能找到分母的公倍数,但不是最小公倍数,
二是学生在计算以后,不是最简分数的不能通过约分将它化成最简分数。
由这两个问题也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太好,尤其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上课的时候多次强调的短除法,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并不能应用,主要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学生偷懒,只看一眼题目就直接将两分数的分母相乘,而不是通过自己的计算,导致计算的过程中问题百出。鉴于这一问题,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是否优秀的关键,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持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5
一堂好课,除了目标明确,教师更应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应及时地接住抛出的“球”,在课堂中做一个好球手,时时注意找个适合的点与学生对话。比如,这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将夸父归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应对失败不气馁。在“说说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环节中,已有学生提到夸父是一个自高自大的人。教师也追问:你从什么课文的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学生说:他敢与太阳赛跑,是个自高自大的人。此时的教师没能很好接住这个“球”,应再次追问:为什么你认为敢与太阳赛跑是“自高自大”?而教师为急于点其他学生回答,未能接住这个球,引导学生体会思考“失败英雄”的形象,当回过神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球”从身边滑走。而正因为这个球未能接住,所以导致下一环节的进行,受到必须的影响,甚至于本堂课的亮点没能充分展示出。学生也只能勉强认同教师引导出的“失败英雄”。
其二:对文本的质疑探讨还欠缺。由于质疑这个环节中没有以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好像让学生在没有缰绳的牵引下,驾驭一匹不知其性的良马一般,要想出引出“失败英雄”就略显牵强。
其三:神话故事就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而本堂却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这堂课毕竟只是一个“点”,教师只有及时反思课堂中的不足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进步。
语文,为了生活还是考试?
第一天上课,我告诉学生,我在高中的时候怎样调皮,怎样戏弄老师和同学。高中的学习也许很辛苦,但是很快乐。
第一天的语文作业,我让他们回去思考,学语文有什么用。结果,有人说是应付考试,有人说是老师家长逼的,也有些学生说学语文能提高写作水平……
我告诉他们:学语文是为了生活。
同样的路边的一朵小花,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就此联想到生死、命运、抗争……前者的生活是单调的,就像拿着电视遥控器不断换台却一无所获;后者的生活是丰富的,他的生命不会个性长,但他活得充实。只有几个学生若有所思的点了头,大部分人都茫然地看着我。我笑了:“上我的课,你们会慢慢体会到的。”
于是,我教他们朗诵,让他们离开座位,一边走,一边读《荷塘月色》;教他们写诗,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抄下来,像朗诵诗歌那样朗诵歌词;带他们看电影,演话剧;讲鬼故事,或者就某个时事热点讨论一节课……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6
在教学《学弈》时,我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我增设了两个激趣点,介绍了两种译文方法。通过文言导入、朗读训练、学生质疑、探究研讨、读书明理等过程,享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既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也有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7
1、《找春天》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拓展学生的语文空间。《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春天说得更美丽,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充分利用文本来拓宽学生写话的空间。由此可见,教材不应是码头,而应是航船。
新课标“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潜心会文,充分与文本对话后,谈谈对春天的感受。当一个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是活泼的”,教师并未急着去谈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会读书,会思考后,便锁定“活泼”这一感受,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激发想象。这一引一拨,孩子所展示的思维空间竟是如此的广阔。想象是如此的丰富,假如没有这一环节的停留、挖掘,学生只是肤浅、走马观花似的多元解读,那么课堂上情感迸发的镜头也就不复存在了!
学生在课堂上的灵性飞扬,还有赖于教师所营造的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新课标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对话,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接触。基于此学生才会在课堂产生“我也来说说”的大胆想法。当学生产生这些想法,教师除了大加鼓励,还可帮其“扶上马,送一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2、《古诗两首》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我注意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我主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的拓展环节,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学生演起来非常费力,达不到预设效果。
3、《笋芽儿》的教学反思
《笋芽儿》这篇童话散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笋芽儿,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慈爱的竹妈妈,在作者的妙笔下活灵活现。
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以弥补学习资源的不足。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让学生都来当小笋芽,体会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等,从而体会到课文所描写的春景,事实证明,用这种办法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本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创境激趣,使学生学习融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节课识字方式多样化,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还利用游戏识字,增强了识字兴趣。
阅读课文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阅读形式多样化,以读为本,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中的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等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4、《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童话故事。从表层看文章的思路是:“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故事的巧合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情味,进而启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故事的深层却蕴含着“美化环境及其为他人创造幸福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懂得“一人种花,飘香万家”的道理。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自能读书。在轻松愉快地阅读实践中,读文、识字、理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读中有思,思中感悟,多维互动,主动发展。让学生分组探究,提出要求。
对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共同探究解决,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不要流于形式,要提出具体要求:
1、要求每位学生都发言。
2、对于疑难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补充解决,对不同的意见可争执,可辨析,最终达到统一。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好记录,搞好小组汇报。体会感悟,扮演角色,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深刻含意。
这是一篇能够充分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教学时要针对这一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表演,在扮演角色时一定要让学生深刻领悟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通过表演来感悟出文章内容的深刻含意:
1、扮演小鹿者,教师应注意指导:
⑴ 要创造性表演出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而失望的表情。从中感悟出“惋惜”一词的含义。
⑵ 表演出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从中体会小鹿心情变化的特点。
2、扮演鹿弟弟者,教师应注意指导:
创造性表演出鹿弟弟替哥哥从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探究出“玫瑰没有白栽”这一文章的含意。
3、扮演黄莺、微风者教师应注意指导:
表演者要带有赞美的语气,表演出来欣赏到玫瑰花时的幸福和快乐的愉悦心情。通过扮演角色的朗读、表演,大家再次反思课文内容就会自然而然体会到“一人栽花,飘香万家”的道理,感悟出“小鹿种玫瑰虽没看到花开而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当别人有了幸福和快乐,自己也深感高兴”这一文章的含意,进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本文的重点问题,达到了“水到渠成”之目的。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8
新学期八年级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与兴趣,增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持续投入,为学生英语学习潜力的可持续开发奠定基础。“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虽然八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已具备了情感储备(对英语学习不再陌生)为学习本单元提供了主观条件,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的部分时间状语在七年级就已掌握。)为本单元学习和教学目标实现搭好了平台。
但是,学生经过暑假的休整,久违了英语课堂,一开始肯定会有些不适应。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课堂纪律较难控制等。根据以往的教训,此时花再多的时间煽激情、讲纪律也于事无补,那样反而会使课堂更加枯燥乏味,萎靡学生精神,降低学习兴趣。如果按常规上新课——教生词、记短语、操练句型、讲析语法,有可能出现因课堂内容多、知识难度与思维跨度大,而导致大多数学生感到紧张、压抑,一时难以接受新知识,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再者,如果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无法做到积极主动学习,随之,课堂将会死气沉沉,导致整节课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第一堂课”的教学愿望!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便得到了很好地验证,它充分展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特点。确实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备好课,做到“三备”:备教材(了解课标、钻研教材),备教法(多法结合),备学生(方方面面,整体特点、个体差异),做好预设(宏观设计)。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偶尔也会遇上这样的困惑:明明是本着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备好了一堂课,结果一上,却走了调,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教师按课前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刻意将学生纳入自己既定的理想的教学轨道,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定的变数);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特点。这样无异于一种新型的填鸭式教学。其教学目标似乎可望实现,但是教学过程却得不到优化,更谈不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教育智慧的真正体现。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9
本周把第一单元教完,学生们背诵了两首古诗,学了一篇文言文,写了第一篇记叙文,开展了第一次“最强作文”活动,比较圆满结束。不足在于学生们读书时间少,读书交流会没有进行,限时练订正没有百分之百完成。下面是具体的反思内容。
一、关于朗读课文的实验与反思
朗读形式有多样,时间集中在早自习。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先让学生自读两遍,根据注释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全班齐读,听声音大小,听字词准确与否。这样读了三遍,需要一点趣味性,我在文中找了三个部分的对话,一是爬悬崖之前“我”与杰利的对话,二是爬到半路“我”与男孩子的对话,三是“我”与“爸爸”的对话。我让他们小组合作,两个人任选一部分进行分角色朗读,准备时间2分钟。2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手,想要表现自己,我选了几组,虽然不太能读出课文的味道,但是他们尽力在模仿,而且各有特色,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然后我再加以点拨、带读,同学们朗读语气更有进步。
在读《两小儿辩日》时,也是先自读,然后找人起来朗读,基本流畅。文言文断句很重要,所以我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断句,并让他们用斜线划起来,然后齐读。后来我又想了一种方法,让他们把书关上,在ppt上打出原文,去掉全部的标点与断句,一个组读一句,看哪个组最整齐,这样做的目的是检验整个组对课文断句的熟悉程度,如果不整齐说明有人断句没弄清楚。
“六加一”课堂模式的朗读其实是很难进行的,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基本是思考题目,没有朗读的时间,8—10分钟完成导学案已经很难,再加上朗读,时间远远不够。语文“听说读写”的活动就差了读,而没有读的语文课堂是没有活力的。这是我在下一个环节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古汉语该怎么读背?现代诗歌怎么读?
对于《论语》我准备小组赛读赛背,看哪个组齐背最快最准确。问答读,书本关上,即老师问上句,学生接下句,反复进行,带动学生背诵。
对于现代诗歌,准备在两个班级举行一次诗歌朗诵大赛,以中国新声音的模式,朗读,导师转身的方式,选择学员,进行指导,然后两两pk,最后是总决赛,总决赛可以选择别的诗歌参赛。
二、关于让学生回归课本的反思
学生本身没有在书中旁批的习惯,再加上有了《导学提纲》,更不愿意回归课本了,完全凭借初读课文的记忆来答题。针对这一现象,有位老师在出《导学提纲》时想了这样一招,赏析句子,题目如下:“请同学们翻到第页,看到第()段,第()句话。从这句话的()可以看出‘我’此时此刻是()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答题规范,不仅让学生在展示时语言规范,表达明确,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必须看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回归段落、句子、关键词语。这个方法一举两得,很是实用。那么把学生引导回了课文之后怎么办呢?学生依然不会在书中旁批,只会把答案写到《导学提纲》上。对于初中生,一定要有明确、规范的指导,规范旁批的格式与方式。如:生字难词画方框,关键词句标着重号或三角号,主要观点划横线,锦言佳句划波浪线,一段内的层次划单斜线,句群之间划双斜线,有疑问的地方打上等等。
三、关于作文的反思
这次作文教学我觉得比较成功。首先我指导了两节课,一节是列六要素与明确中心,很多同学按照表格能够完成,第二节课是如何把人物、事件写充实,主要学了动作与心理描写,同学们课堂上已经能写出来。晚自习一节课40分钟同学们写完了。一节晚自习学生按要求自己修改,互相修改,小组选拔,参加班级竞赛。又花了一节晚自习进行“最强作文”的活动,最终评选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这个流程费时较长,但是效果很不错,学生能够突出中心,过程用到动作与心理描写,自己修改作文,给别人修改作文,举办一次活动,很不错。但是不足也有很多,比如时间较长,是不是修改环节可以挪到课外呢?环节较简单,小组评完就是班级评选,应该多增加几个筛选环节,增加题目,增加导师的课外指导与修改等。下次来完善。
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见,请留言,谢谢!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0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体会到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能根据要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具体情境正确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数学思考:能根据相同数连加的现象主动认识乘法含义;能简单说明自己列乘法算式的思考过程,明白列乘法算式的依据。
3、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
4、情感态度:对学习的兴趣、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初步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要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具体情境正确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相关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看图填空
1、□□ □□ □□
一共有( )个2本。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一共有( )个6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3、☉☉☉☉☉ ☉☉☉☉☉ ☉☉☉☉☉ ☉☉☉☉☉
求一共有多少个☉,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4、◎◎◎ ◎◎◎ ◎◎◎ ◎◎◎
求一共有多少个◎,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5、★★★★★
★★★★★
?颗
□×□=□或□×□=□
6、△△△ △△△ △△△
△△△ △△△ △△△
?个
□×□=□或□×□=□
二、填空
1、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2、2个4相加,可以写作 或 。
3、5×3,读作 乘 。
4、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12,写作: × = 。
5、3乘6写作 × ,6乘3写作 × 。
三、解决实际问题
1、〇〇 〇〇 〇〇 〇〇
小猴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
2、♀♀♀ ♀♀♀ ♀♀♀ ♀♀♀
一共有多少人跳绳?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
3、/5角 /5角 /5角
小亮要买这样的3枝铅笔,一共要多少钱?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
4、茶杯4元
小强要买2个这样的茶杯,一共要多少钱?
用加法算:□+□=□( )
用乘法算:□×□=□( )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学生掌握的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全部做对,少数学习也错了一两个小地方。主要错在最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单位元和角分不清楚。
单元练习思考:
从加法过渡而来的乘法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在练习中学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亮点:
1、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看图分析出图中的事物是由几个几相加得到的,从而能较准确地写出加法及对应的乘法算式。
2、学生能根据图片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不足:
1、个别同学对“几个几”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1
生活中的负数这节课,我是以“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四个环节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我首先考虑到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温度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交流、比较、回报等知识建构的过程,来感知富庶的产生。通过几个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从中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
不足:
1、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富庶的产生是为了表示更方便。
2、没有为以后学习数轴进行有效的渗透。
改进:
1、在让学生体会负数的产生及温度计中的负数时,还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负数的产生是为了更方便于表示,人为产生的一种数。
2、在观察温度计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负数、0、正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大小,体会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为认识数轴提前渗透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2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3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例题出示了买风筝的情境,3.5*3,对于例题,学生学的不难,算理也能理解。接着的做一做1,是笔算,整数都是一位数。做一做2的`第3题,整数是两位数,2.3*12,教材上呈现的是竖式的形式。学生基本上会做,但是课堂上我忽略了对位的问题,没有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吗?”因为此时学生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混淆了起来。当做练习的12.5*42让学生独立去列竖式时,有10个光景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对位。其实做一做是对例题的一个提升、一个补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轻易让它就这样过去,有时它也存在着新的知识点,所以要谨慎对之。
“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这一课时是教材的例题3、例题4,我觉得两个例题应合并为一课时比较合适,因为例题3小数乘小数让学生讲算理,明白怎样去算?接着做一做练习3题,例题4是选取做一做的1和3作为例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小数乘法是怎样算的?这样的安排是在学生解决了例题3,再通过3题的练习,归纳方法,因而不能割裂成两课时。另外,我觉得例题3及两个做一做的6道题目,都有它的局限性,每题所呈现的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因此,当学生在练习中做到如:4.25*2.3就不知道如何去对位了,因此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修改,把做一做一的0.56*0.04改成0.56*0.4,做一做二的0.29*0.07改成0.29*0.7。
2、对于练习中的第5题,单价1.60*7.5,让学生独立去做,有的学生略了小数末尾的0去乘,有的学生没有,我们可以让这两位学生板书,说说为什么一个要在积中点出三位小数,一个只要点出二位小数。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练习第8题,150*25.9,指名学生板书,有的末尾的0先不乘,有的乘,让他们说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出其实与整数的乘法一样,可以进行简便,把150看做15个十。再与第5题的1.60*7.5比较,说说为什么一个可以省略末尾的0,一个为什么不行?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4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通过前面对于数学和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出图中的信息,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而且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运算。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理解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题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不易忘却。因为上下车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始我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并解答。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图中的什么?这样学生就初步理解了意义,而且我觉得通过让学生说而且是有道理完整地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对图式加减我用了较多的时间,从动态演示到静态图,让学生说图意似乎比较难。如果根据图出示不完整地算式让学生根据图意填写完整,再来说图意,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可以过渡的平台,也许学生可以理解得更快,也可以节约一些时间用以后的巩固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三个数相加减的混合运算,但在思考练习:
65+35-35+65,很多学生看到65+35=100就,不管计算的顺序,随兴计算,从而算得0,也说明了,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多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巩固,在下节课的练习中,要多涉及这种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在这节课中,我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嘴、动脑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揭示运算顺序。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算式,有些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我就让学生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计算,而且让大家都说一说运算顺序并找出相同之处。这样就给课堂压缩了一些宝贵的时间。把这些时间用在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上,我认为比较合适。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的还给了学生。
3.本节课上的节奏我觉得太慢,混合运算要求在课堂的时间内完成相对多的习题,同时在练习设计类型丰富、层次合理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也是以后上练习课时要注意到的地方。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5
本单元学习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学会从两个维度确定物体的位置等内容。应该说上下、前后相对比较简单,左右和确定位置对学生来说相对难一点。因为左右的相对性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并学会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片段一中,“上、下”位置关系学生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关键是他们能理解意思但表达不完整、不清楚。因此,要以学生的“说”来贯穿始终,如“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集体交流”等。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设计前,我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但后来我想:学生可能只是表面的感知,因此还是设计了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谈一谈等。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发现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混淆不清,于是年级组统一了标准,分为2种情况:1、如果图中画的是人物,那么以图中的人物为标准来区分左右;2、除了人以外的,如动物、形状之类的,那么以我们观察者为标准来区分左右。
★ 苏教牛津版三年级上册《Nice to meet you》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牛津英语二年级第二学期Unit3教学反思2023-06-10
小学五年级下期第二单元教学反思二2023-06-15
苏教牛津版英语三上教学反思2023-03-04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52022-12-02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2023-06-27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佃大寨小学 安静2023-11-30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教学反思2023-11-2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与复习》教学反思2022-11-24
苏教牛津版五上《Shapes》课件2022-10-19
英语课本第二册(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反思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