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08-07 08:11:40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共15篇)由网友“学习sw的泰国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1: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逃生的不同方式,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逃生的不同方式。

2、难点: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师:在自然界中,很多生命微不足道,但是他们却在创造着奇迹,生命的奇迹。今天,我们将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那些弱小者在危难来临之时创造的生命奇迹,谱写的生命壮歌。

1、认真默读课文《“蚁国英雄”》,要求:(1)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不理解的词语也画出来,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还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3)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能结合课文进行理解,同时把词语写到课文后的田字格中对应的生字处。

2、生反馈初读情况。同时相机纠正读音,理解生字词语。

3、再读课文,想一想,用“―”画出描写蚂蚁从火海中突围的语句,认真再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生反馈二次读书感受,并引导学生抓住“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等词句,体会小小蚂蚁面对危难,竟然如此团结一致,最后成功突围的经过。同时,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火势凶猛肆虐的语句,加深感悟蚂蚁们的英勇行为――为了蚁族的生存,“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描写火势凶猛肆虐的词句:

【“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火舌舐动】

【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

师:面对如此强大的危难,小小的蚂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外围被烧焦蚂蚁至死也不松动分毫,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死死的抱作一团,保护着里层的蚂蚁,牺牲自己换来蚁族的生存。这是多么伟大的团结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啊!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来读一读课文,用我们的声音表达我们对这些“蚁国英雄”的崇高敬意!

5、生第三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师:如此弱小者,面对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危难,他们最终凭着团结一致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战胜了危难,保存了蚁国的生存。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那就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说出来吧。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或是得到的启发。

7、理清课文的脉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三层。

8、第四次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课文。

9、复述课文。

课后反思:

在上课时,直接抓住描写火势大而猛的语句,让学生读默读课文,圈画出以下这些语句,从中体会火势的大而猛。

①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②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③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④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⑤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还有两个词语:葬身火海、火舌舐动。

篇2: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层次的阅读逐步读懂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品读,感受蚂蚁群在身临绝境时创造生命奇迹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与品质,进而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习、积累一些理解词语、品读句子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层次的阅读逐步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蚂蚁群在身临绝境时创造生命奇迹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与品质,进而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短句子,通过多种方法品读,感悟语句内涵。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语句读准确、读流利。

2、制作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课题,引导齐读。

2、谈话:课题中的“蚁”是指蚂蚁。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会联想到哪些词语?

(“弱小”、“微小”“微乎其微”“微不足道”“卑微” ……)

3、谈话:是的,小小的蚂蚁,它们的身体是那么微小、力量是那么弱小,相对于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物提来说都是(出示板书)“区区弱者”,在我们人类看来,它们更是一些“区区弱者”。

这区区弱者也能成为英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好吗?

二、检查初读

四人分读课文(起火 → 被围 → 突围 →脱困),及时正音,范读指导难读语句。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要求学生快速地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点评语:拿到手一篇文章,除了要把词句读正确、读通顺以外,我们还应该有把文本“由厚读薄”的能力。】

2、课件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群蚂蚁( ),它们( ),最后( )。

学生讨论完成填空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看看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弱小的蚂蚁们又是怎么做的?边读边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按要求三读课文。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显然”一词,点明了最后一句与前一句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因此最后一句也应该符合要求。)

3、谈话: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句子:“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篇3: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读书圈划批注的习惯。

4.读懂蚂蚁逃生的过程,感悟其间蕴含的团结、勇敢、坚定的精神,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直面蚂蚁的弱小

1.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联想到哪些词?

2.是的,小小的蚂蚁,在人类看来它就是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

3.那作者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呢?(板书“蚁国英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4.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不少呢.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词语一起交流。

火舌 火海 火神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

① 谁来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

② 课文中,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一串红色的项链)把这句话找出来读读。在这里,项链是什么?项链里又是什么?这个比喻句暗示着什么?

③ 当小小的丘陵全都被火淹没了,这地方就成了——火海。那火还在燃烧着,读第二行,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④ 同学们看到的画面,其实就是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一起读: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感觉同学们读得很吃力,这是个长句子,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边读边画线),现在谁来试试看?(指名读句)火越烧越大,而且无情地焚烧着弱小的蚂蚁,齐读,再次感受肆虐的热浪对蚂蚁的迫害。

⑤ 指名读第三行词,注意带点字的读音。读这几个词,我们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词也要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再读。

读书就是这样,不仅要读准字词的音,而且要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做上记号。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把预习工作做得更棒!

二、体悟蚂蚁的壮举

1.这是一个发生在南美洲森林边缘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老师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每读一遍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好文章就要反复地用心去品读。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弱小的蚂蚁们又是怎么做的?边读边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你划出的是哪些句子?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3.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原来想到的是什么?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我最初的想法)

随机出示句子:“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我是那样肯定,但又充满了惋惜之情,指导读句。(强调肯定的意思,但不需要大声朗读)

4.我究竟没有想到什么呢?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这句话中哪个字也说明眼前出现的一幕是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突出“竟”字。

②蚂蚁的哪些举动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一读,把词语圈出来。

③理解“束手待毙”。

④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团结、勇敢)

眼前的情景让我如此震撼,这区区弱者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敢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都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指导读好这一句话。

5.出示第二句话: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①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蚂蚁的团结和勇敢呢?

②是什么至使它们必须如些迅速地滚动?

指导朗读。

6.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②理解“肝胆俱裂”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③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7.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 ;仿佛听见—— ;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 也 。(想象描述。)

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看看插图,并和同桌说说。

8.外表小小的蚂蚁,那巨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三句话,再一次感受一下蚂蚁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配乐齐读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9.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看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而且能走进蚁团中去,体会它们的内心。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群勇敢、团结的生灵。

小小的生灵呀, 。(可以用上板书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10.同学们,正是区区弱者们抱成团的智慧,正是这群小生灵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敢、舍已为人的英雄本色,才拯救了蚂蚁家族。故事最后写道:

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11.通过这句话中的省略号,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

小结:这升腾起的薄薄轻雾呀,是外层蚂蚁被灼焦的躯体化成的,它似乎在诉说着蚂蚁家族刚刚经历的大劫难,又似乎在为蚂蚁家族能逃离火海而庆幸。谁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三、总结蚂蚁的精神

1.显然,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蚂蚁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最高的荣誉送给这群小生灵,让我们恭恭敬敬地称颂他们为“蚁国英雄”。

2.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蚂蚁呢?

3.总结: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勇敢、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异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生命的壮歌”。

四、作业

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这个故事背下来。

②阅读《蚂蚁四重奏》,看看这篇文章中又给我们展示了一群怎样的蚂蚁。

板书设计:

团结 勇敢

生命的壮歌 舍已为人

“蚁国英雄”

……

蚂蚁四重奏

我曾仔细观察过蚂蚁这种神奇的小生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做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零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来到。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第四重:竭尽所能。如果要问: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才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篇4: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这个故事,知道文中蚂蚁逃生的方法,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面蚂蚁的卑微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与别的课文不同,有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蚁国英雄》,另一个是《生命桥》,但它们同样都写了一首歌——生命的壮歌。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

3、“蚁”就是蚂蚁,说到蚂蚁我们并不陌生,能说说你对蚂蚁的了解吗?看到蚂蚁,你会想到哪些词?

4、小小的蚂蚁正如课文中所说就是“区区弱者”,那这区区弱者怎么会被称为英雄呢?他们又谱写了怎样的生命的壮歌呢?

二、了解故事内容

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发生在南美洲森林边缘的真实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词语

火舌 项链 火海 火神肆虐 火舌舐动

区区弱者 葬身火海 束手待毙 扭成一团 肝胆俱裂

3、词语都会读了,可见同学们课前预习充分,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再轻声读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三、感受火势的猛烈

1、是什么样的火势让蚂蚁们险些葬身火海呢?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的凶猛?

①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②被火舌缩小的包围圈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2、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火势有多大,就读成多大。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这真是“火舌舐动,火神肆虐”呀!这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此时,蚂蚁们已经陷入了怎样的困境?

4、是啊,作为旁观者的我在心里惋惜地想:“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引读)

四、体悟蚂蚁的壮举

1、“可万万没有想到……”作者万万没有想到什么呢?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默读下面的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也可以把你的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3、为什么没有想到?

“迅速地扭成一团”团结,机智

为什么蚁团却不见缩小?

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理解“肝胆俱裂”

4、这是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假如你现在就是外层蚂蚁,能告诉大家你心里怎么想的吗?

采访外层蚂蚁:

(1)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可你为何还至死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2)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有的甚至能活几十年,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

5、也许他们什么也来不及想,什么也来不及说,就这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配乐齐读)

6、师抒情描绘结局。“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五、领悟生命的价值

1、学完整篇课文,你知道作者为什么称这区区弱者为英雄了吗?交流

这英雄难道仅仅是指外层蚂蚁吗?(讨论)

内层蚂蚁同样也是英雄,他们为了整个蚁族也愿意牺牲自己,只是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2、让我们把这最高荣誉送给这群小小的生灵,恭恭敬敬地叫它们一声“蚁国英雄”。

3、小结: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卑微的,但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它们唱响了生命的壮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启示。

设计理念:

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激情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倡导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再度开发。

篇5: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蚁国英雄》讲述了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赞扬了小小蚂蚁英勇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理清文章的思路,再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接着通过朗读描写火势强盛的一个比喻句“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以及“我”心中的想法,体会蚂蚁所面临的形势之危急。在充分渲染紧张气氛后,然后我紧紧抓住“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这三个最令学生感动的句子,让学生多读几遍,在理解“肝胆俱裂”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从哪里读出了它们的英雄行为?这些区区弱者的悲壮之举使你收到了哪些启发?理解蚂蚁的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了,眼前看到的是区区弱者用生命换取更多生命生存的壮举,他们的心被蚂蚁的高尚举动深深感动了。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是具体的、深刻的。最后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总结,更是水到渠成地讲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起学生对蚁国英雄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篇6: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绿线内的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不慎、惋惜、束手待毙、肝胆俱裂、随即、肆虐”;能明白“肝胆俱裂”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的就把课文背下来。

3、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脱险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

4、感受蚂蚁那可贵的合作精神和无畏的献身精神。

5、通过学习,乐于了解蚂蚁及其他动物的感人故事,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感悟,能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2、把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拓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广泛、深入地阅读有关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提供的语言材料基础上,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理解蚂蚁可贵的合作精神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2、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要爱护动物。

教法:读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理解重点词句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猜看:师(课件)出示谜面,让生猜一种动物的名称,引出“蚂蚁”。

2、简介蚂蚁。

3、说说由蚂蚁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4、这样的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能不能画上等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蚁国英雄”》。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故事大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文中新词的读音。

(2)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先说了什么,接着怎样,然后呢,最后呢?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师相机提示:草丛起火 蚁群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三、品读重点词句。

1、体会火的强大与无情。

(1)同学们,草丛起火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火?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描写火的句子,朗读体会。

(2)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思考:这是一串怎样的链子?

(3)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想一想:这样的气味让你明白了什么?(部分蚂蚁已经被烧死,情况万分紧急。)你能想出几个表示情况十分危急的词语吗?(火烧眉毛 十万火急 火急火燎 千钧一发)

(4)火神肆虐,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简直就是——(祸从天降 来势汹汹 葬身火海 化为灰烬)

2、体会蚂蚁的壮举。

(1)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蚂蚁们是怎样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画出震撼你心灵的句子,并读一读,写出你的感受。

(2)师(课件)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①读一读,说一说,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蚂蚁的团结勇敢)?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相机解释词语“束手待毙”。

②看着蚁群面临灭顶之灾,游客们万分惋惜;但当看到它们抱团突围,又让人又惊又喜,让我们带着对这群蚂蚁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

(3)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从“火舌舐动”“不断发出”“爆裂的声响”你体会到了什么?(火势的凶猛、形势的危急)从“越来越迅速地滚动”“不见缩小”你又体会到什么?(蚂蚁的勇敢、坚定)

(4)出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说说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蚁国英雄至死不松动分毫、不放弃岗位)

②释词“肝胆俱裂”。

③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它们身上有着无畏的献身精神。)

④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称这弱小的蚂蚁为“英雄”合适吗?为什么?

⑤你从“蚁国英雄”这样的称呼中体会到作者对蚂蚁有着什么样的感情?(赞颂、敬佩)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来吧。

四、领悟生命的价值。

1、学了这则故事,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

2、师小结:这些弱小的蚂蚁,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却是那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勇于献身,真不愧为真英雄!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首悲壮的赞歌。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17课《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3、为了表达我对蚁国英雄们崇高的敬意,我将这则故事归结

成一首小诗:

蚁国英雄

火神肆虐不待毙,

团结突围向外冲。

肝胆俱裂全不怕,

不愧蚁国真英雄!

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的话可以试着把它背下来,周末回家讲给弟弟妹妹听。

4、拓展延伸:同学们,蚂蚁虽然弱小,但它们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震颤却是巨大的,这一股力量也是神圣的!让我们对这弱小的生命报以赞颂、敬佩吧!让我们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类似《“蚁国英雄”》这样有关动物的令让感动、给人启发的故事还有很多,建议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来多读读,我想你肯定受益匪浅。

篇7:蚁国英雄的教学设计

蚁国英雄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激情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蚁国英雄”》。这里的“蚁”是指----,提到蚂蚁,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区区弱者

2.一只普通的蚂蚁,比米粒还小,比毫毛还要轻,人类把它视作区区弱者。那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蚁国英雄”》。

二、体悟蚂蚁的壮举

第一板块

1.打开书,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这个故事老师已经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每读一遍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刚才轻声读得不过瘾,现在,就请大家大声地、充满激情地去读一读吧。

4.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

焚烧 束手待毙

火海 扭成一团

火神肆虐 迅速滚动

火舌舐动 肝胆俱裂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 束手待毙 肝胆俱裂的意思。

(3)除了横读,还能怎么读?(相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左边的词语,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火势很凶猛)

5.出示2个句子 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火势有多大,就读成多大?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指导学生朗读)

第二板块

1.过渡:这无情的大火铺天盖地,仿佛要把一切都吞噬,把一切都化为灰烬。这一刻,对区区弱者的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生自由回答)

但就在这时,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

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感动了你、震撼了你,圈划出相关的词句,在书旁写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2、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为什么迅速地扭成一团?

为什么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

为什么蚁团却不见缩小?

4.说话训练:

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 ,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听见 ,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闻到 ,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多么 的蚂蚁啊!

5.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

6、让我们再次感受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读: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三、总结课文

1.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地团结,这样地勇敢,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板书:生命的壮歌

2.你觉得哪个字要突出出来?(壮) 齐读课题

3.《生命的壮歌》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我们今天学的《蚁国英雄》,一个是《生命桥》,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会被震撼、被感动。

篇8:小学语文《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本课伊始,我以“提起英雄,你最先想到谁?”和“说到蚂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两个问题揭题导入,一来意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二来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运用问题作桥梁,连接了课堂的外与内。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还不一定能较为完整、全面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适当的扶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的基础上,相机抛给学生“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四个词语,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重点问题“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来具体读悟。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如果就此收住,浅尝辄止,无异于蜻蜓点水、半途而废。我又马上引导同学联系前后,具体感悟蚂蚁们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又有怎样的表现

篇9:蚁国英雄的评课稿

蚁国英雄的评课稿

本节课上,严老师以“英雄”这个词眼着手导入,提问学生“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在学生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出示“英雄”的定义,使得学生对“英雄”这个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戴老师揭题“蚁国英雄”,让学生谈谈心中的疑问。蚂蚁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往往是弱小的,与英雄高大的形象难以联系起来,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严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找找描写火势的句子,想想蚂蚁们是怎么做的。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本色,从而扣住了教学重点。

对文章的概括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种能力。在本课学习中严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课上,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大意是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一种途径。但这次的练习显得浮光掠影。建议老师出示故事小标题“起火——被围——突围——脱险”,再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具有普遍意义。之后,师生的互动评价也将对此项训练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值得我们关注。

篇10: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教学课件

【教材依据】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故事。

【设计思路】

“蚁国英雄”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一群蚂蚁在大伙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作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了火海的故事。文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蚂蚁这种自然界中极为弱小动物逃生的本能,热情地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现在的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溺爱中长大的。其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缺乏爱心、责任心、协作意识、感恩意识等,遇到困难也常常不知所措,更何况遇到灾难性的困难时又如何能应对呢?本单元、本课都是很好的教材,通过读、品、悟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学习文章,除了能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还教会学生面对危难时应该采取的避险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懂得,在遇到问题时,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可以和大家共度难关的,逐渐树立起协作的意识,激发出奉献和感恩的主观意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链、惜、肆、臭、俱、乱”,会认“惋、虐、焚、毙、灼”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惋惜、灼焦、肆虐、肝胆俱裂、束手待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流利背诵。

(4)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理解蚂蚁面临的绝境及外层蚂蚁舍己为人的可贵之处。

2、技能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句子所要表达的情绪。

(2)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抓住重点词去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图片、音乐和教师朗读烘托气氛,让学生感受大火包围时的万分紧急,凸显蚂蚁在逃生过程中的避险本能。

(2)借助文中蚂蚁逃生前的迅速抱成团、外层蚂蚁的勇与坚定,感受蚂蚁在面临危险时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通过即时采访,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班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善良、感性,但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欠缺。

对于本篇课文中所体现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并不难,其难就难在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产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感恩与奉献。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1、外层蚁国英雄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2、蚂蚁团结合作,勇敢、坚定的精神,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3、在“朗读→感悟→表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

1、读中悟、悟中读,分层读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采访和补充句子的练习的方式一方面激发思考,加深对文本的感受,一方面借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师:课文朗诵;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这节课,一篇新课文——《生命的壮歌》

课件出示《生命的壮歌》这曲壮歌是由谁谱写的?(蚂蚁)(羚羊)

不管是蚂蚁还是羚羊,它们谱写了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的壮歌(手指课件,生接读:生命的壮歌。)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4、今天,咱们学习第一篇故事:蚁国英雄。(板书:蚁国英雄)

说起蚂蚁,你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哪些词语?(不堪一击、渺小、弱小、脆弱、微不足道),所以老师把“蚁”字写的这么小。

用一个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些小蚂蚁根本就是———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

(设计意图:通过对蚂蚁的卑微、弱小、微不足道的生活认知与“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使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引发思考,有目的地读课文,有思考地学课文。)

二、检查初读,了解大意

过度:小小的蚂蚁,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区区弱者。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在课题上加引号)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蚁国英雄》。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把文章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朗读)

2、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件事情,所以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述。事情发生的起因是(草丛着火)、经过(一群被围、抱团突围)、结果(成功脱险)。把他们连在一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力量,聪明的扭成一团,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

3、对文章有了了解后,我们来检查检查课文的生字、词语。

(大屏幕出示)项链肆虐焚烧火舌舐动

焦臭灼焦束手待毙肝胆俱裂

丘陵可怜惋惜

(1)生领读词语、齐读、点名读

范写:肆点出容易写错的字:俱

(2)你发现第一排词语有什么规律?(跟火有联系)

第二排是跟(蚂蚁有关的`)

(设计意图:通过目的性学习任务的提出,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就能有所感受。充分利用课件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及词语出示出来,通过学生汇报的方式将自己在学习生字词过程中的所得与同学分享,感受并展示学习成果的喜悦。)

三、由项链导入,体会火势凶猛

1、在文中,这条项链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项链)

2、课文中,这条红色的项链指什么?

(把火舌比作了一串红色的项链。)

3、如果这条火项链围住了你,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那是令人恐惧的、吞噬生命的项链,你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过度:这一串项链要吞噬蚂蚁生命。顺着风势走的火会越烧越(大)。默读课文,画出文中那句话写出了火势的凶猛?

(大屏幕出示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A、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B、指导读出停顿:如果注意适当的停顿,大家会读得更好。

(大屏幕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C、你觉得那个词能说明火很大?

抓住“火神肆虐”“热浪”“焦臭”体会

过度:肆虐的火神、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

(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读,个体读,抓住学生重读的词语或重点词语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蚂蚁所处险境的清晰认识,帮助学生在感情上与文字产生共鸣,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真正融情于课文,体会蚂蚁所面临的形势万分危急。)

三、体悟蚂蚁的壮举

过渡:火舌在肆虐,火海在蔓延,面对强大的火势,作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惋惜)

1、(出示句子,生自由朗读:“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1)指名读

(2)修改、对比

大屏幕出示改过后的句子:肯定——大概,标点!——。)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这群可怜的蚂蚁大概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师朗读第二句)老师读的这句跟原句有什么区别?

②为什么这里用“肯定”而不用“大概”呢?(因为大概不确定,而肯定是非常确定。)

感叹变陈述

2、在这一刻,作为人类的我都无可奈何,觉得这场大火对于蚂蚁来说意味着死亡。可是,事情是按照我的想法发展的吗?那个词表现出事情发生了变化?(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哪些是作者能想到的呢?

(他能想到的是这一群蚂蚁束手待毙。)

③“我”万万没有想到什么?

是呀,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蚂蚁竟然扭团突围。(板书“扭团突围”)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变现了蚂蚁的?(表现了蚂蚁们在危险面前的沉着和团结。)(看情况:板书、沉着冷静、团结合作)

5.面对凶猛的火势,这群蚂蚁为什么要“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

只有扭成一团,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形势这样危急,蚂蚁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多勇敢呀!

6、还有什么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万万没有想到蚁团不见缩小)

a、课件出示: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但是一团却不见缩小。

你来读一读,能否给大家带来这万万没有想到。

b、“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板书:不见缩小)

师: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蚁团在滚动在滚动)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听到了(),闻到了(),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

C、“肝胆俱裂”什么意思?你能想象那种肝肠寸断、粉身碎骨的疼痛吗?如果你被一杯开水烫伤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把水杯扔掉)可是外层的蚂蚁却至死不松。(板书:至死不松),所以外层蚂蚁是当之无愧的“蚁国英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精读、品读这些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和感受蚂蚁的惊人之处,感人之举,理解和感悟生命的渺小与强大,蚂蚁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

过度:课件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这真是一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场面!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感动人心的故事吧。(齐读)

会读书的同学,不仅能看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而且能走进蚁团中去,体会它们的内心。现在,你们就是外层蚂蚁,请回答我——

1、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可你为何还至死不放弃自己的岗位?适时评价。

2、但也许它们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设计意图:以采访的形式展开与学生心灵的对话,透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课文后的真实感受和其思想的真实再现。通过用形容词来概括自己对蚂蚁的重新认知,加深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7、学到这里,你还觉得这些小生灵是区区弱者吗?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赞美他们?(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师: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四、升华感情

1、同学们,文章虽然结束了,但那感人的画面随着省略号,似乎还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那省略号里包涵了作者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原文中,作者还说了些什么?

2、听课文朗读,想想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是对故事的在大脑的再现与体验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情感朗读的强化训练。)

3、同学们,如果不是他们的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在肆虐的火海中,小小的蚂蚁群怎能脱险?孩子们,看看我们的彩虹桥上的照片,看看你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你可有什么感慨?你们一起背着书包走进校园,一起朝夕相处了四年。这是缘分呀!还记得每次我们获得流动红旗时的那份喜悦吗?还记得拔河比赛时,你们是怎样的一条心努力的吗?你们一起体会到了努力的快乐,体会到了失败的伤心,你们留下的眼泪里包含了多少感情啊!那不都是我们团结协作的结果吗?课文结尾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相信你学了课文,一定想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请你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蚁国英雄

扭团突围

区区弱者不见缩小团结合作

至死不松勇于献身

篇11:四年级语文下册《蚁国英雄》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蚁国英雄》的教学反思

我一开课,就运用“提起英雄,你想谁?”和“说到蚂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两个问题揭题导入,一来意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二来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运用问题作桥梁,连接了课堂的外与内。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还不一定能较为完整、全面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适当的扶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的基础上,相机抛给学生“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四个词语,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重点问题“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来具体读悟。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如果就此收住,浅尝辄止,无异于蜻蜓点水、半途而废。我又马上引导同学联系前后,具体感悟蚂蚁们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又有怎样的表现——是怎样壮烈献身的?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同学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

在提问“面对如此险境,小蚂蚁们是怎么做的”时,我请他们运用如“扭团突围”这样的小标题简洁扼要地来说明,学生们说“迅速滚动”,我转身板书,写了“加速滚动”,觉得这样更好,因为文中有一句“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学生们说“至死不放”,我转身板书,写了“至死不渝”,两个词意思一样,可是我觉得后者更好,还能让学生们有个词语的积累。

篇12: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蚁国英雄》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卑微、渺小的蚂蚁逃生的本能,反映动物界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危难时刻不惜献身的伟大壮举,赞颂了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蚂蚁的敬佩。上完课,我认为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几个问题问下去,孩子们毫无反应。可是看看他们的'批注,对字句的解读十分到位,对蚂蚁的品质把握也十分准确。联系平时的课堂,一方面的影响是部分同学胆怯,对于有老师听课的课堂不是很适应,不敢举手。另一个原因是课堂组织过于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做的好的地方有: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中,我以个性化的阅读取代了繁琐的分析。在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空白处适当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书旁批注,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直接跟作品与作者对话的机会,同时也把学生推进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在交流的过程中,再引领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理解“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这句话时,抓住“迅速地扭成一团”这个词组进行品析,它们为什么要扭成一团,再看图了解“团”是怎样的,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最好的逃生方法,它可以把牺牲降到最低。这样,蚂蚁的团结勇敢的形像就水到渠成的呈现在学生的脑中。

篇13: 《囚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囚”的含义。

2、感悟自由更可贵的道理。

教学方法:

成果汇报、小组合作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成果展示会:

同学们,按照老规矩,为了检验一下同学们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咱们先来开展新课之前的“预习成果展示会”吧!

小结:从刚才的展示会中,老师发现大家的收获颇多,那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呢?(指名说)

过渡:那咱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赵丽宏的纯真年代吧!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懂了“囚”呢?请大家画出重点语句,并作上批注。

二、导读2――4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勾画语句,作批注。师巡视辅导。

2、师生交流。

A……旋紧瓶盖。(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哪个词让你感到了恐慌?“旋紧瓶盖”意味着什么?

师评:是啊,限制自由就是“囚”,谁能把被囚者的这种恐慌读出来?

指名有感情朗读。

B……寻找什么。(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啊,着急是被囚者最真实的感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

师评:找到出路就能获得自由啊!(板书:自由)

C……可惜我听不见……(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啊,这难道不是囚吗?如果你就是这个不安的被囚者,你会对瓶外的“我”说点什么呢?

师评:来,让咱们齐读这句话,体会这15个生命最后一天的心声吧!

3、总结:

同学们,从这个部分,我们不仅读懂了囚,也读出了“自由”两个字。

过渡:第一次囚蚁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呢?

三、总结。

原因既已找到,新办法便随之而来。第二次囚蚁兄妹俩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咱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课堂练习。

1、《课堂作业》中1――5题。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师生交流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导读5――7自然段:

1、生自由默读。边勾画句子,边写下感受。

2、师生交流:

A……扎小洞眼。

师评:这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呀,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B……剪碎……

师导:稻草剪碎是为了干什么?

用一个字形容蚂蚁住在里面的感受?――安

C……饼干屑……

师导:这可真是一对周到的主人。用一个字来形容享受到这种星级待遇的蚂蚁们的心情吧!――乐

3、小结:

细心的主人为蚂蚁们营造了一个安乐窝,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蚂蚁们的喜欢、关爱之情。

4、升华总结:那孩子们,用手搭建安乐窝,用心关注蚂蚁们的生活,这叫“囚”吗?(指生说)

师:哪怕环境再优越,焦急和惶恐只能决定这一切就叫“囚”!

用一个词说说自由在蚂蚁心中的地位吧!――可贵。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回头看一看,把安乐窝当牢房的蚂蚁们向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你们能代?蚂蚁说说自己的心声吗?

3、指名说。

4、小结:辛苦、劳累、危险……这就是蚂蚁们向往的生活,肯定无法与温暖的火柴盒相比,但这就是由于有自由相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自由在他们心中更可贵。(板书:更)

师带读:我终于明白……

四、拓展:

同学们,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来说说对“自由更可贵”的理解吗?

五、课外作业:

课下阅读赵丽宏的作品《蝈蝈》、《跳江》、《追屁》,感受这位作者的童真童趣!

板书设计:

11、囚蚁

旋紧瓶盖 扎小洞眼

急忙走动 剪碎稻草

惊惶不安 放饼干屑

自由 更 可贵

尊重学生学习实际 凸显高效课堂理念

教学反思

光谷二小其实从建校初期,就以构建“怡美课堂”为教学宗旨,本着上出语文味的教学原则,鼓励各位教师在小语改革的浪潮中,摸索出不同年段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想起来,不就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吗?20xx年4月,我也有幸参与了长江教育教科院组织的全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活动,与小语界名师李卫东同台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从中,我学到了不少,更激发了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与研究的热情。

按照惯例,本学期在教研室的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各年级分别开展“高效课堂”的研讨课活动。我兴致颇高,毅然申请第一个执教研讨课,并确定了鄂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11课《囚蚁》为教学内容。经过一个星期的文本解读,精选案例参考,我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我组对于高效课堂研讨中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1、重视课堂中全员参与,消灭一言堂、几言堂现象;2、尊重高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水平,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兴趣;3、通过扎实有效的阅读课,培养学生学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融课堂作业于课堂之中,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这些问题都得兼顾,语文课更要不失语文课的水准,并上出高段课的特点来,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第一次备课,但交给同事们看时,他们提出了一个共同观点:这样执教新意何在,仅仅是一个课时上完本课就是高效吗?细细想想,这也与我平日的执教模式无异呀!于是,又开始了第二次备课,这次我改变了所占角度,先思考孩子们预习完本课,自己一定有所得,课后哪些问题孩子们是能够自己解决的。他们到底还需要什么呢?于是,我做了个课前小调查,得知课文层次,主要内容,生字的记忆,他们已是不在话下(公开课对孩子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压力,谁都想在这节录像课上表现出色!),而为什么题目不是“养蚁”,而是“囚蚁”呢?“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了”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呢?这些问题还依然困扰着大家。

是啊,文中的两次养蚁经历无不是孩子们的平日所为,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养”。而且兄妹俩对小蚂蚁体现出来的关怀和喜爱溢于言表,那该如何引导孩子们一步一步感受到以限制自由为代价的“养”就是“囚”呢?能不能一课时解决体会两次囚蚁中囚的含义呢?如何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预习所得互相启发和影响呢?

首先,我拿出了第一步设想:开展“预习成果交流会”,八个小组各自确定一个交流主题(1、字词;2、展示朗读;3、课文层次和主要内容;4、读书有感。),以各种方法和形式,组织组内成员和其他同学进行比、拼、帮的活动。这步设想一经和同学们交流,就得到了他们的大力赞成,大家便有序地在学习组长的引导下开始了交流、切磋。我这边便确定了我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引导孩子们在第一次囚蚁的过程中寻找并感悟让自己读懂了“囚”的语句。利用想象,角色换位,感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读懂“囚”的含义。

xx年10月21日上午第一节课,我开始了我的研讨课执教。第一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能力不够,显得有些怯场,我想,这是初次尝试,这样的表现还得给点表扬和鼓励。所以,在第一小组字词关展示完毕后,我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和鼓励。可由于这是一节摄像课,后面的录像机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后面展示的孩子们依然显得有些紧张,声音小,说话有些没有底气,不自信。但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四个组的展示。各个环节中,也不乏一些优秀人才:石京竹同学组织的“听写风暴”,使得全班同学听写兴趣高涨,?确率较高;冯思远同学说起分段以及依据时头头是道;方子怡作为组长安排每一个组员都要发言;周则成同学读完全文,自己书写了一段感想,并结合了生活实际,十分深刻;韩h可青同学思维活跃,仪态大方,充满自信……这些孩子的表现引得后面的代老师、范老师的频频点头赞赏。

展示完毕后,我巧妙地借助“读文后,你们还有什么困惑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而过渡到文本的学习。我言语精炼地抛出一个问题:“自由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看看你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囚’呢?”请大家勾画重点语句,并在一旁作上批注。”待到交流时,孩子们畅所欲言,我充分引导。如孩子们提出第一句“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孩子们只能从“捉”这个词中体会到蚂蚁是被迫抓来的,所以是囚。我接着问:“同学们,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到恐慌?”谭东同学立马脱口而出:“旋紧瓶盖。”我问:“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蚂蚁们失去了人身自由。”“对,限制自由就是‘囚’啊!谁能读出蚂蚁的这种恐慌来?”朗读中,就能发现孩子们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读音,不禁让人绷紧了心弦。……这个体会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到那么的和谐与幸福――充分的备课和预设使得孩子们的想法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无论怎样表达, 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导对引导孩子们对囚的理解和感悟是层层剥笋式的。

课下,两位听课老师便对我的课交流了看法:代老师认为我的这趟课做到了一节高效课的几个要求:1、层次清晰,过渡自然。2、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们学得灵活。3、课堂上能留有时间给孩子们联系……范老师说:“你这节课算是一种创新了,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发。交流会充分展示了你们班学生的能力。你的教育机智也随处可见……但遗憾仍然有:全员参与的环节不多,这样的课堂能坚持多久,在交流展示中孩子们都已谈到了中心,老师还需要讲吗?我是这样回答的:“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读文做阅读题也会是八九不离十,但这仅仅是限于文字表面的,怎样激发他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而在内心深处有体验,有感受呢?这还是得教吧!……

我想:我们的高年段语文课堂就是应该本着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的`思想来设计我们的语文课,这样既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减轻了我们的课堂压力。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出高效来,上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吧!

篇14: 网课教学反思

在学校延迟开学,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非常时期,在线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方式全面实施,确实猝不及防,但又势不可挡。面对全员参与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教师和学生们在措手不及的忙乱和准备不足的焦虑中,既“不适应”,又“不满意”。这种“糟糕”感觉的吐槽,曾一度霸屏,好在有官方解读和专业指导的及时介入,使得在线教学的实践和感受迅速得到改善。但是,和教育行业的所有改变一样,在线教学的改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其中涉及诸多隐性因素的融合与协调,可能还任重道远。

客观地讲,是这次疫情提供了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的契机,也只是应对这次疫情才开展了大面积的在线教学。俗话说,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个别炮轰当前在线教学种种不是者,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线教学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应该坚定地承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教育的普及性推广,在线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如慕课),还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如翻转课堂),正快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学校教育实践的方式和能力整体得以改进,成为推动整个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已经是毋容置疑事实。

理性面对当前的在线教学,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梳理问题症结,明确优先对策。那么,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在线教学呢?这个问题不会有确切答案,也不应有确切答案。但是,所有问题都应该有确切思路,都必然有确切要点。为此,我们需要明晰三个问题:第一,在线教学的内涵核心是什么?第二,在线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第三,在线教学的关键抓手是什么?

在线教学可通俗解释为“在线式教学”。那么,在线教学的内涵核心是“教学”,而非“在线”。因此,我们探讨“学生需要怎样的在线教学”问题,首先要回到“教学”的原点上,而不是对“在线”的纠结。概括地讲就是,用“教学”的固有本义来审视当前的在线教学,以观其是否偏离“教学”的本真追求;用“教学”的价值理念来省察当前在线教学,以观其是否偏离“教学”的价值轨道。为此,可以参照我们熟知的教育教学“警言”,来反思我们当前的在线教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是用学科教人”……

当然,当前大规模开展的在线教学实践,有其特殊的背景和使命,有能求全责备。疫情期间,大规模开展在线教学实践,是为支持学生“停课不停学”,更是为服务学生“停课不停学”。换个角度讲就是,在线教学并不完全等同于“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只是“停课不停学”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在线教学并不能完全达成“停课不停学”的初心和使命,因为“停课不停学”的“学”,是广义的“学”,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的载体和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既然当前的在线教学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那么确认在线教学的本质特征所需关注的角度,依然是“教学”,而非“在线”。我们知道,要认识一种教学方式的本质特征(规律),必须从教和学的行为的关系来认识。在线教学与以人际直接互动为主要形式的面授教学相比,与能够直接、实时、连续互动的课堂教学相比,本质的区别就是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在时空上是分离的,是基于媒介的教学实践。学生在线学习的环境、习惯与方式与线下学习大不一样,我们经常看到学生都在线上,但他们是否都在学习,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在线教学的作用发挥是条件的,尤其是居家在线学习,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一旦其中一方缺失,在线教学的质量就失去保障。

在线教学的关键抓手,是如何在教和学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能够像课堂教学那样实现教对学的促进作用。或者说,决定在线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主要不是“在线”呈现是否清楚,而是在于教的行为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的行为,在于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相互作用的程度和成效。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的双边互动活动,而且“学主教从”,没有“学”的真实发生,也就无所谓“教”的存在。忽略了学生是否“在学习”、是否“真学习”,我们千辛万苦的在线教学,就很容易出现高投入、低回报,高期望、低实效的尴尬局面。

明确在线教学的关键抓手是“促学”,在线教学方案设计就浮出水面。显而易见,能否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是评判在线教学方案优劣的核心标准。评估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一是看是否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二是看能否表现出真实的学习成果。如此说来,在线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一是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基本环节、任务问题、流程步骤、学法指导、互动方式等,二是要设计促使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评价任务、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反馈、学习反思等。指向学生学习的在线教学方案设计,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在线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关键。

举个例子,学生听直播课之前是否需要预学教材?怎样促成学生有目标、有过程、有思考、有探究、有整理、有提问的预学?学生预学教材的完整方案怎样呈现、何时发送、如何反馈?学生线下预学教材之后的线上教学重点要教什么?为此在线教学时要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更有助于学生深度互动?教师直播在线教学课堂中要精讲哪些核心知识以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主持在线教学互动中要预设哪些关键问题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在线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点反思学习的哪些内容?在线教学之后学生需要跟进完成哪些任务?在线教学全程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呈现、交流研讨、表彰激励的功能和效果?

总之,当前在线教学问题归根都是导学、促学、助学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是一个系统,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素养,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开展在一线教育?近期网上有很多文章、讲座和视频报告,内容非常全面,很值得探究,也很有借鉴价值。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在线教学?绝不是我所能回答得了的问题,只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简单谈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需要能够帮助其真正学会的在线教学。

篇15: 网课教学反思

今年由于新型肺炎的疫情,我们不能开学,所有的人只能在家里呆着,对于一线教师的我来说,这个寒假又被动地学会了一项新技能――网络直播。虽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授课经验,但是在直播中上日常课,还是第一次。我们这个直播不同于电视台的那种直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直播是为了学生。今天就结合从试课,到正式开播这几周以来关于网络直播课的一些心得和收获,整理了一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网络平台,由于时间紧,很多网络平台没有做好准备工作,2月10号上午的直播陷入了崩溃状态,平台卡顿甚至打不开,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家长们打电话咨询,我们也是一筹莫展,没有办法。

网络直播课刚开始的时候,不会操作,我们学校要求的是录5分钟的多个视频,本着不提前开始,不拖堂的原则,5分钟能做什么,怎么做,就显得很关键。这就要求直播课的效率一定要高,这里讲的效率并不是我们日常的40分钟内完成的任务多,而是在短时间内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哪怕这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那也一定得充分,彻底。网络课却大相同,即使给足四十分钟,可能一个目标也会完成的有些不尽如人意。

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对于一年级孩子的教学,在直播课上就体现出来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网络授课的局限性,没有因为人员的集中而形成一个心理场,缺少面对面除了声音之外的肢体、眼神、心灵上的交流,造成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缺少一个在这个场中的需要意会就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更像是在走目标的流程,互动性比平时的课堂要差很多,再加上一些个体不适的因素,网络直播课堂的`时效性就大打折扣。所以我们的网络直播的目标一定要精而少。

之前上课的时候我们是提前一天就把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进行预习,但现在不行,只能让家长督促孩子课前的预习。预习是为了更高效的上课,这和日常的预习没有太大差别,唯一要注意的是,可以把原本日常课在课堂上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任务提前布置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就节省了网络直播课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因为网络课不可能给学生大块的沉默的时间去思考,所以这块时间里的任务需要提前完成,而预习任务就需要明确,有指向性,当然,也要少而精。

刚开始的直播课的学生互动学习兴趣不高,问问题的时候,学生对于直播不太熟悉,你问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回答你,后来想了很多办法,进行一个一个实验,决定将学生们分组,每个组刚好九个人,把任务布置到具体的小组,让学生提前的准备,不至于现场点到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出现空场的现象,而耽误了时间。

再后来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可以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的办法――――――视频会议,特别是讲评课的时候,通过视频会议可以直接看到孩子的样子,提问题,马上就能看到孩子会不会,孩子们都愿意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好,就像在教室里上课一样,又能真正的学习到当天的学习内容。

直播课上的即时评价和表扬与日常课也有不同的。日常课的课堂的表扬,学生当时就能感受到。而网络授课没有实体对象,这就要求表扬一定要有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学生的回答,回答得好了就表扬,不回答了就没有办法表扬了,这样学生才会在网络课堂中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了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就在每天下午三点进行视频会议,进行直播,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言。

网络直播可以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资源,但也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制力。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制力相对较差,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督促,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复工,那么怎么监督孩子呢?直播课有了相对应的体育,音乐,美术课,这样就孩子不仅能学习,还能学的其他的知识。

学习完了就要有检查,那么怎么对孩子进行检查呢?我们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采用了家长和网络相联系的方式,家长先检查,然后把作业上传到优教信使里面,我们在逐个检查。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网络直播带来的隐患实在是太多,特别是视力:长时间的视频学习,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而我们也早就成了“手机族”,每天六点半起床,眼睛就要盯着手机到晚上,但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选择的职业,只能继续努力!

这种网络直播的学习方式,也就是现在特殊情况下的弥补措施而已,不能当成主要教学工作,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让我们能够早日返回校园。

蚁国英雄教案

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课堂反思

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蚁国英雄读后感

四年级语文生命的壮歌

课文《生命生命》的教案

课文生命教案编排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评估课《“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共15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2023-04-24

学习感受作文2022-11-11

学习滑冰的感受作文2023-12-21

检讨学生的检讨书怎么写2022-11-19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计划2023-02-25

团结合作作文素材2022-05-02

《蚂蚁的特异功能》阅读答案2024-05-04

蚂蚁的壮举语文阅读答案2024-05-05

小学教师入编考察材料2024-05-21

往事依依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023-09-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