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03 08:15:37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通用14篇)由网友“wanshanghao”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大家!

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篇1:小学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小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小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画图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教材通过题目中的情境图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新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并通过多种方法都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肯定不错,教学过程也一定自然流畅。

如何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经过深思之后,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

篇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教材通过题目中的情境图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新知,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并通过多种方法都证明了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肯定不错,教学过程也一定自然流畅。

如何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经过深思之后,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进行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进行了算理的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显著。同时我又有了新的思考:在新课改实验中,面对新教材中新的思想和方法与旧教材中的思想和方法发生冲突时如何进行取舍,如何有机结合?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编者试图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变化到分数,得到的运算法则由特殊到一般,从而经历一个严谨的科学归纳过程。

篇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

课堂开始复习前面学的“一个数除以分数”,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出题提问学生的方式,由学生出题并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孩子们很喜欢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也很愿意当一当小老师,所以便很快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着我引入了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并由学生列举一个数除以分数的例子,然后请学生先猜想这样的题目有可能怎样算。学生说出了三种想法,其中一种是错误的,我没有当场指出,提议同学们一起验证一下哪种猜想是正确的。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向他们渗透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先进行猜想假设再举例进行验证。然后我出示了课本上的准备题: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90千米,一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请学生口答。学生口答出每小时行45千米。我趁机问:“那么这辆汽车五分之二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列乘法算出18千米,我便用学生算出的`数,把准备题改成了例2: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一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样极复习巩固分数乘法知识,又顺利自然地过渡到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产生是很自然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探讨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

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进行了重点讲解,使学生切实弄懂为什么一个数除以分数要用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通过小组讨论,画线段图、教师讲解学生基本理解了算理,然后让学生看一看哪种猜想对。猜对的同学顿时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这时我就鼓励猜错的同学:“发现错误是正确的开始,猜想总是有对有错,发现错了,再重新开始,不敢猜想验证的人永远也不会对。”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样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篇4:《一个数除以分数》数学教学课后反思

《一个数除以分数》数学教学课后反思

今天进行了分数除以分数意义以及计算法则的教学,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一下反思。首先自己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能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列出算式后,通过引导学生质疑、猜测、大胆地进行合理想想,学生打破课本的限制,出现了两种计算方法。自己更加明确课堂上即使学生出现错误,也要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财富。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学生要有勇于向课本挑战的精神。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1、由猜想引起的数学大论,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第十一册的第23页的信息窗右边,兴趣小组的同学用4/5米布给洋娃娃做裙子,一条裙子需要4/25米,一共可以做几条裙子?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第列出算式:4/5÷4/25学生根据分数乘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行两个进行探究计算方法的。学生从两个方面猜想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完全可以根据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进行类推。课本上没有这种方法,虽然比课本给出飞方法麻烦,但学生的这种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没有想到学生竟能通过大胆想象提出课本上没有涉及到、是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分数乘法这个已有知识类推出来的新知识。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不足之处

第一方面,在教学中,我总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根据新课改理念,要给学生留出比较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生讨论后,总结出规律,往往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后面的练习题就处理得比较少。第二方面,有时学生学生探究不出来的问题,自己就比较着急,认为教学设计上出了问题,自己显得没有耐心。

三、教学中的精彩亮点:

上课一开始,老师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既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那么,分数除以分数又应该怎样去计算呢?这时同学们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猜测:其中学生惠子欣进行如下的猜测,她认为:分数除以分数可能象分数乘法一样,用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用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还有的同学猜测,可能是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针对两种猜测中的第二种做法,同学们还能接受,因为通过看书和画线段图,再加上原来已有的知识,能进行找出这种方法的依据。首先,引导学生弄清4/5÷4/25为什么等于乘以4/25的倒数。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第一种猜测:4/5÷4/25=4÷4/5÷25,再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同时扩大倍数,结果是5.第二种方法:因为求4/5里面有多少个4/25,可以先求出有多少个1/25,然后再除以4,即再求乘1/4结果是5。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四、学生创新:

但对于第一种猜测,老师和同学们都缩手无策。当时从道理上无法找到依据的。这时我向学生提出,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也一时找不出什么办法加以证明。这时有个同学们说:可以多举出几道分数除以分数的练习题,并一一进行了演算,通过演算,同学们发现这种猜想是正确的,但是否对于所有的题都适应呢?时间不允许我们对所有的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都进行演算吧?这时教师引导同学们从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出当分母不变,分子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就缩小几倍;当分子不变,分母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反而扩大几倍;当分子缩小几倍,分母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就扩大(或乘以分子、分母缩小的倍数的商)的倍数。即:终于找到了证明的依据:“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这件事鼓舞了同学们,他们的思维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现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更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如果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独立的智慧能力,而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大量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是极其宝贵的。”由于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带来了同学们的欢乐,通过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第一种猜测:4/5÷4/25=4÷4/5÷25,再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同时扩大倍数,结果是5.第二种方法:因为求4/5里面有多少个4/25,可以先求出有多少个1/25,然后再除以4,即再求乘1/4结果是5。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但对于第一种猜测,老师和同学们都缩手无策。当时从道理上无法找到依据的。这时我向学生提出,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也一时找不出什么办法加以证明。这时有个同学们说:可以多举出几道分数除以分数的练习题,并一一进行了演算,通过演算,同学们发现这种猜想是正确的,但是否对于所有的题都适应呢?时间不允许我们对所有的分数除以分数的题目都进行演算吧?这时教师引导同学们从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出当分母不变,分子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就缩小几倍;当分子不变,分母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反而扩大几倍;当分子缩小几倍,分母缩小几倍,则分数值就扩大(或乘以分子、分母缩小的倍数的商)的倍数。即:终于找到了证明的依据

五、再教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继续体现人性化教学。

如可以把4/5÷4/25这个例题改为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比如1/3÷2/5,这样理解起来更简便.从学生的发展入手,提高学生的探索与推理意识,继续大胆让学生猜想,即使猜想没有根据也要鼓励孩子,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教学中不硬套别人的教学模式,独立创新。在备课中,不再把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是把课本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喜闻乐见具体事例上。

篇5:《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33-35页例2、例3。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推理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来由。

3.熟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加以运用。

4.培养分析、推理、辩证思维等能力。

教学重点: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推算过程。

[评:目标表述具体、简便,便于检测和评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说出各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

÷3 ÷4 ÷2 ×5

(2)说出应用题的算式及所表示的意义。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根据分数除法意义,把下面乘法算式改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45× =18 × =

2.设问。

(1)上面所写出的除法算式中,哪个是分数除法?

(2)我们已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那么,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

3.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谁最先学会。

[评:复习、设问、揭题紧密相联,设置新旧知识矛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新课教学

1.讲解算理。

(l)出示例2。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列出算式:

①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应列出怎样的算式?

②板书:18÷

③想一想能不能按照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4)讨论算法。

①根据题意画出思路图:

②分析:

a.已知 2/5小时行18千米,求1/5 小时行多少千米,该怎么算?(18÷2)

b.18÷2,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18×1/2 )

c. 1/5小时行“18×1/2 (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18×1/2×5)

d.18× ×5中的“×5”是什么意思?

e.这个算式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表示?

③板书:

18÷2/5 =18×1/2×5=18×2/5

④观察思考:

a.这个等式前后有什么变化?

b. 与 是什么关系?

c.由除法转化为乘法,说明了什么?

d.从“18÷2/5 = 918 × 1”这个等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教师小结:由上例可知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板书:18÷ =18× =45(千米) 答:(略)

(6)做一做。

12÷3/5 24÷2/3 1÷5/7

[评:以除法转化为乘法为思路,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思考,强化认识过程,注重理解,不轻易下结论。]

2.研究算法:

(1)出示例3:小刚3/10 小时走了14/15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板算:

14/15÷3/10= 14/3×2/3=28/9=3又1/9(千米) 答:(略)

(4)师生研讨:

①列算式的依据是什么?

②算式中的“÷ ”为什么可以变成“× ”?

③整数或者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时分别转化成什么样的计算?

④怎样验证这种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⑤指名学生板算出验证过程:

14 1 1 3

× = × = ÷ = × =

3 5 5 2

⑥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用一句比较恰当的话来叙述吗?让同桌学生相互议论,再指名回答。

⑦教师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原分数的倒数。

[评:采用让学生自学、尝试、验证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能因素,调动了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3.概括法则。

(1)出示: ÷9 9÷ ÷

(2)学生独立计算。

(3)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9= 1× 3= 9÷ = 93× 1=12

÷ = 1× 2=

(4)观察议论:

①上面三道题分别叫做什么除法题?

②上面三道题的计算方法与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③想一想,计算分数除法能否找到一个统一的法则?如果有,那么这个统一的法则是怎样的?

(5)启发概括:

①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②齐读法则。

4.看书质疑。

5.强化论证。

(1)启发思考:

①这个计算法则,除以上我们研讨的推导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推导出来?

②当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时,除数是什么数算起来最方便?

(2)师生共同议论:

①出示: ÷

②怎样使这个算式中的.除数变成1?被除数应怎样?

③板书:( × )÷( × )= × ÷1= ×

④让学生各举一例动手验证一下。

[评: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对法则的概括统一和进一步的强化论证法则,就说明了在数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联系规律,从而促进知识的沟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 )。

(2) ÷ = × (3) ÷ = ( )

(4) ÷ =( )×( ) (5) ÷ =

2.判断。下面各题如果有错误在( )更正。

(l)9÷ = 93× 1= =6 ( )

(2) ÷3= ×3= = ( )

(3) ÷ = 1× 1=4 ( )

(4) ÷ = 2× 1= = ( )

3.口算抢答题:

(1) ÷3 (2)3÷ (3) ÷

(4) ÷ (5) ×2 (6)6×

(7) ÷ (8) ÷

4.记出下面各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 - × ÷

5.独立计算。

÷10 21÷ ÷ ÷

[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练在点子上,层层推进,在运用法则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认识,深化记忆,形成知识。]

四、全课小结

1.一个数除以分数包括哪些内容?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略)

[总评:全课教学思路清晰,讲究课堂教学实效。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强调对法则的认识过程,避免学生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同时在法则的揭示、分析、解决中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渗透了辩证观点的教育。]

篇6: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就内容而言相当简单,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渗透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我先让学生回顾我们前几天学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并相机在黑板上用字母表示,而后让学生根据字母形式说说计算法则,让学生体验到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

2、探究: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先估算,然后进行尝试计算中,因为受到前两节课知识的正迁移,班级中50人中有48人做对,针对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我直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生回答非常精彩。最后学生比较“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鼓励用字母来表示。

3、延伸:在巩固练习后我让学生做一做“6÷9”和“6÷0。25”,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同样适用于整数和小数除法。

应该来说我对这堂课是较满意的,因为我听到学生精彩的回答;看到了学生体验成功后的笑容;自身也体验到上课给我带来的愉悦。我高兴之余想到,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们的教师拥有一些先进的理念,但少了一种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恒心。只有在课堂中体现自己的新理念,那我们的新课程一定会走的更远。

篇7: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等。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言机会有限的缺陷,还可以培养了学生听,说,交往和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是这样处理《分数除以分数》这一课的,我把书本的例2计算5/14÷10/21改为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8/25平方米,宽是2/5米,长是多少米?接着就问:“怎样列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8/25÷2/5”接着又问:“会计算吗?”学生们又说:“会。”接下来先请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结果时,①有的小组说我们把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的。8/25÷2/5=0.32÷0.4=0.8(平方米)

②有的小组说因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都是等于乘以这个数倒数。我们认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也等于乘以这个数倒数。所以8/25÷2/5=8/25×5/2=4/5(平方米)

③有的小组说我们把除数是分数的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进行计算,8/25÷2/5=(8/25×5/2)÷(2/5×5/2)=4/5÷1=4/5(平方米)

④有的小组说,我们利用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是这样想的,几和2相乘等于8,几和5相乘等于25,可以推断出这个数是4/5,所以8/25÷2/5=4/5(平方米)

⑤有的小组说,分数乘以分数可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那么这一题计算方法也可以用分子4/5(平方米)相除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除乘的积作为分母,所以8/25÷2/5=(8÷2)/(25÷5)=4/5(平方米)

当学生们说出这五种方法以后,我让他们再小组讨论这五种方法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以分数。再汇报结果,得出①④⑤对于特殊的分数可以使用。②③相比②简便,③麻烦。最后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和前面学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联系起来,得出统一适用的分数除法的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乘以乙数的倒数。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新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享有发言权,可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同学们,同时也可以倾听其他同学们的意见。通过两次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8: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分数除以分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基础与年龄特点的情况下,设计本课时突出以下几点:

整个教学过程从复习、探究新知、练习巩固、质疑总结比较顺畅,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在主动进行探究,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而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老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1、突出复习的作用,利用知识的迁移,把前面的知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知识融入了复习题中,并以应用题的形式巩固除法的几种类型。

2、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与图形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3、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积极探究。

4、练习设计有层次,训练扎实,并有一定的思维性。

5、课堂上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进行鼓励,发积分卡,激励学生。

不足之处:

1、课堂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体现的不够。

2、少数学困生应多点指导和辅导。

3、思维训练的力度有待加强。

篇9: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发潜能的过程,而影响甚至决定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者一手为学生制造的具体的学习环境,则构成这一环境的'每一处细微动作,就都有可能成为决定学生一生命运的智力“开关”。由此,我们大到对同一教学内容、小到对某一教学细节不同的处理,均会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关注学习起点

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而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学习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必需的知识准备,它包括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如本节课中学生面对“分数除以分数”会自然而然地根据题型特征及相互关系,运用商不变性质转化成“分数除以整数”来计算,更有少数孩子能大胆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迁移类推。因此,“分数除以整数”应是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也是逻辑起点。关注并立足学生现实起点的学与教,其学是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富有创意的,其教则更为有效和富有针对性。

二、拓展探究空间

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生命,数学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我努力为学生提供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状况展示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前者根据分数除法算式本身内部的联系,学生进行简单罗列,教师稍做引导就由学生探究出学习内容。后者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他们在面对新知时,自己主动去回忆、调动已有的认知储备,并对新知产生构想,做出创造性地解决。这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学生为主动探索者: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篇10: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分数是在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开始的。学生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等等已有知识进行转换,再计算。因而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回忆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整数可以变成分母为1的分数的特性,进行迁移并合理猜想:分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另一个分数的倒数。然后通过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种形式除法算式的共性,运算符号和除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计算结果没变。得出: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整节课由于组织学生得法,放手学生,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发言踊跃、讨论热烈,也激发了他们思维的灵敏性。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没能放开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在思想上要解放。

篇11: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直接给出线段图,让学生在理解图意后自己去列式。由于线段图很直观,很多学生一下子就想到归一法的思路,也有的学生联系前面学的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来逆推,从而列出了除法算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怎样把用归一法列的算式转化成一步乘法算式,从而得到等式。教师再出题:15÷3/4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去说明算法,这样学生经历的操作、推理的实践活动已经明白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了。由于例3的教学内容是“分数除以分数”且教学思路一致,因此我以“整数除以分数”为基础,学生很快就推导出12/15÷2/3=12/15×3/2,最后通过观察4个等式,学生自己归纳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这种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活动的机会,提供了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交流等,经历了知识的生发、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另外这种教学思路,又是前面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后面除法应用题联系的纽带,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埋下了伏笔。

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尊重教材但不“惟”教材。如果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或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就要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

篇12:一个数除以分数数学教学教案

一个数除以分数数学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

2.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并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口算下面各题

(二)口答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一个数的5倍是30,求这个数.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2

例2.一辆汽车 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质疑: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我们会计算了,除数是分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除法,(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师:例2中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启发学生在图上表示出

小时行18千米?.(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分数)

观察:从图上看1小时里有几个 小时?(5个 小时)

推想:要想求出5个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必须先求出什么呢?( 小时行的路程)

( 小里有2个 小时,2个 小时行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 小时行驶的千米数)

教师板书:

(二)教学例3

例3.小刚 小时走了 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

1.分析: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

2.比较:和刚才的那道题目哪儿不一样?

3.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汇报: 求出 小时走的,1小时里有10个 小时,所以再乘10就求出1小时走的千米数.

5.推导过程:

(千米)

6.教师提问:在这一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总结计算法则

教师说明:不管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整数及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把它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被除数称为甲数,除数称为那乙数.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四)反馈练习

(五)教学例4

例4 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是多少?

方法(一)解:设这个数为 .

方法(二)

小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

(六)反馈练习

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填空,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的 是12 是 的( )

是( )的 ( ) =4

(三)列方程解答.

乘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的 是14,这个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法则是什么?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张叔叔骑自行车上班, 小时行9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三)列式计算.

1. 是 的多少倍? 是 的几分之几?

2. 是的几分之几?

篇13:《整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本节课为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我先对整数除法进行了复习。从整数除法迁移到分数除法,在例题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折一折,在具体操作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在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时,我创设了折纸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猜想,在学生猜想后,我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操作时,先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画一画,再让学生折纸,在折纸时学生出现两种折纸的方法。

一种竖着折,即平均分成两份;一种横着着,即转化为求这张纸五分之四的二分之一。在共同交流的同时,我有意识的选择竖着折的这种先讲,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分子除以2;再问学生有没有不同的,再请学生上前讲,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我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了问题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并说明理由。然后出现除数3的这种,按第一种方法做,行不通;按第二种方法能够顺利解决。进一步让学生明白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学生感知第二种方法是最优的选择。

虽然本节课学生明白了意义,知道了算理,达成了目标,但本课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时以及学生展评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总结方法及优化时应放手让学生去多说,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时,让学生具体说说错误的原因,不要急于进行下一阶段内容。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篇14:《整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我在仔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创设的情景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学生的自主探究。

首先,我用画图示意: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了10份,然后取其中的9份,问得到的是多少米?学生回答了9/10米和0.9米2种答案,接着我出示问题:把一条9/1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米?学生开始画图或演算。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并能把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还想让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生1:9/103=93/10=3/10(米)

生2:9/10=0.9 0.93=0.3(米)

生3:9/103=9/101/3=3/10(米)

生4:9/103=9/103/1=3/10(米)

生5:9/103=27/10 27/109=3/10(米)

师生共同分析每一种解答方法,师:谁能说明方法一的理由?生1:9/10表示有9段,所以把9除以3,得到每一份是3段,也就是3/10;生2:为什么10不要去除以3呢?生3:因为10表示的是整体;生4:因为10表示的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10份,我们在平均分成3份时,整体还是被平均分成10份的,所以分母不变。(同学们在讲解的时候,老师随着画出了示意图。)随着图示的演示,同学们都表示能理解这种方法。师:谁能解释第二种方法?生: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分数的除法,但我们学过小数的除法,所以我把9/10化为小数,这样我就会做了。师:很棒,你们已经能通过恰当的转化利用我们学会了的内容来解决还不会的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师:能解释第三种方法吗?除法怎么会变为乘法的呢?生1:我们在把除法变为乘法的时候,同时把3变为了它的倒数。生2:为什么9/10就不变呢?你的这种变化的理由是什么呢?李响:因为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三分之一。生还是不很明白,黄钺虎:因为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9/10的1/3,9/10的1/3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9/101/3,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这个乘法算式的含义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这样转换。(在同学讲述的时候,老师在线段图上示意,帮助学生理解。)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转换过程中,哪些是要变的?哪些是不能变的?生:除法变成了乘法,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而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只要照写就可以了。师:谁能解释第四种方法?大家都说是巧合,是凑出来的。我示意同学们让这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这位同学说,他看到平均分成3份就去乘以3,结果发现不对,因为从图上看出结果应该是3/10,后来想到27/10只有除以9才可以等于3/10,所以就除以9了。(学生受到分数乘法的负迁移影响,这种迁移又和图形上的理解发生冲突,如何解决了?学生采用了杜撰的方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这名同学懂得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师:第5种方法我们今天不解释,等我们学完了后面的知识再来研究这个方法。

我还没来得及往下讲,文盛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你看7/133,用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就行不通了。老师和学生一道验证,同学们发现了问题:分子除以3得到了一个无限小数,第一种方法确实行不通;那第二重方法呢?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又发现了7/13也不能化为有限小数,因此大家都同意文盛同学的看法,这个题只有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最合适,老师示意同学们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在同学们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李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当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可以得到一个整数时,第一种方法简单;当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结果不是整数时,第三种方法简单。师:你们真的了不起,不仅学会了方法,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教学反思: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从苏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细致地理解了转化和把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联系起来的教学思路,因此,我联想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由于我在学习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因此我认为我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联系起来。同时,我又看到了一篇教学反思上,写到学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解决,我认为也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它的出现说明了学生学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想到这里,我决定对教材的情境加以修改,因为教材中出现的6/7是不好转化为小数的,它将限制学生的思维;

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位老师借助分毛线的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但我认为五年级的学生要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过度了,因此,我想通过线段图又和实物紧密联系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线段,并演示得到了9/10米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唤醒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储备了的知识,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学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通过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每一种计算方法和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而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对方法的优劣进行评价,用实例说明优与劣的原因所在,让大家心服口服,还有的则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我觉得他们是了不起的。就算是学困生也都借助图形语言理解了问题的答案,尽管他们的方法不是正确的,但他们有他们的思维过程,他们找到了自己出错的原因,所以我感觉这样的课堂大家都在努力,大家都在收获。而我所做的就是对问题的设计和对细节的引发思考。当然,我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如:是不是每个问题都给所有的学生留下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肯怕是没有实现的;还有,学生出现的第5种方法,我没有及时给学生明确的答复,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会不会不理解甚至还会在练习中采用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数乘除法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分数除法应用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
《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通用14篇)】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2023-08-02

五年级上册《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023-12-18

分数除法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08-17

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2024-05-09

分数除法教学实录2023-01-14

分数教学设计2022-05-06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2022-05-06

《分数和整数相乘》教学反思2023-09-03

第六单元《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022-05-06

分数的除法一教学设计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