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成语典故(精选5篇)由网友“drunk”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不遗余力成语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不遗余力成语典故
不遗余力
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摆开了战场。担赵军抵挡不住秦兵,连连溃败。怎么办呢?赵王召来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对策。赵王说:
“长平战事,我们不胜,新近又战死一员都尉。我想再增派军队往长平去抵挡秦兵,你们的看法如何?”
楼昌说:“再增派军队也没用。不如派大使到秦国去求和。不然,我们的军队将会彻底被秦兵消灭。”
但虞卿不同意楼昌的见解。他说:
“我看现在不必去求和。主张求和的人,总是强调“不求和,必破”。其实,未必是这样。大王,你说,秦国攻打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消灭我们军队呢?”
赵王说:“是啊!秦国不遗余力,看来是定要消灭我们的部队才甘心啊!”
虞卿说:“就按大王说的,秦国要消灭我们军队,我们应该去求和,现在也不能派大使到秦国去。请听我的话,先派使者带着宝物去赠送给楚国和魏国。楚王和魏王要是得到了赵国赠送的宝物,便一定会高兴地接纳我们的使者。一旦我们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会怀疑天下人要联合起来对秦,因而感到惶恐。那时,和谈就好进行了。”
可是赵王不以为然,终于没有接受虞卿的意见。
不久,赵王派郑朱为特使,到秦国去求和。郑朱走后,赵王又召来虞卿,问道:“我已派郑朱到秦国去和谈,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呀?”
虞卿回答说:
“和谈不会成功。但这样一来,赵国的军队很可能为秦国所破灭。这是因为,郑朱是我们赵国的一位显贵的人物。他到了秦国,秦王以及应侯范睢一定会借机宣扬他们的胜利。天下的诸侯也一定向秦国祝贺。而楚、魏两国以为我们跟秦和谈了,也不会派兵来援助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秦国和谈,秦国的条件一定会很高。如果我们应允,秦国是一定不肯让步的。所以我说,和谈不一定能成功。”
果然,郑朱一到秦国,秦王和应侯范睢便借郑朱的到来向天下扬言说他们攻打赵国取得了胜利。还说,秦国终于不肯与赵国和谈。
随之,长平之战爆发,赵国溃不成军,赵国的京都邯郸也被秦兵包围了。
结果,赵王割了六县送给秦国作为求和条件,秦兵才解除了对邯郸的围攻。事后,虞卿问赵王说:
“秦兵不围困邯郸了。您以为是秦兵疲倦了才撤退的呢?还是他们的力量能持续下去,因割了六县给他们才撤退的呢?”
赵王说:
“秦国部队攻打我们是不遗余力的,我看也许是因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
虞卿说:“是的,秦国以它的力量击他所不能取得的,结果,搞得疲惫不堪而退兵。可是您又以它的力量所不能得到的奉送给它,这无疑是帮助对方来攻击自己啊”我看明年秦国还会再来攻打我们的。到那个时候,哈哈,我们也许就可能无可救药了。”
虞卿一席话,引起了赵王的深思。
后来,赵王又把虞卿的一席话说给一个名子叫做赵郝的臣子去听。对于虞卿的话,那赵郝很不以为然,说道:
“虞卿说的真是那么一回事吗?六座县城不过像弹丸之地。现在不割让给秦国的话,秦国可能明年还要来攻打我们赵国,到那时候恐怕还得割让土地去求和呀!”
听了赵郝的话,赵王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篇2:不遗余力成语简单谜语
一、不遗余力成语谜语
拔河比赛;全部就业 …… 打一成语
二、不遗余力成语解析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三、不遗余力成语造句
1.人的一生,应当不遗余力地奉献一切于社会。
2.以前女朋友挺自卑的,于是我不遗余力的开导她,结果她现在自信了,看不上我了....
3.冬天的阳光是伟大的,尽避它的温暖很有限,但它总是不遗余力地驱赶着严寒。我相信,冬天的阳光是上天的恩赐。
4.冬天的阳光是伟大的,尽管它的温暖很有限,但它总是不遗余力地驱赶着严寒。我相信,冬天的阳光是上天的恩赐。
5.女友以前挺自卑的,于是我不遗余力的开导她,结果现在她自信了,看不上。
6.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他不遗余力地作准备。
7.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8.今年我们要把整个球场都跑起来,自始至终,不遗余力。
9.这个理由,让所有人类不遗余力,让其它事业死得其所,然而我们的地球,我们要拯救的地球,会不会因此而冷笑?
10.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们就不遗余力地宣扬贸易自由化,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单边的贸易自由化,还是双边和多边的贸易自由化,只要奉行贸易自由化,都能从中获益。
11.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
12.为了赶快救出受伤的小女孩,消防战士不遗余力的进行破拆抢救!
13.随着我国过去十年不遗余力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并因几乎有无限价格弹性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而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外资流入。
14.由于我们过分的不遗余力的强调劳动力成本优势,广大工人的低工资低待遇,再由于各种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他们只能把钱捂在怀中,虽然有需求但又如何敢潇洒的花钱享受呢?
15.这么一大批读者既已召唤起来,我自然要不遗余力,使得他们的教育引人入胜,使得他们的消遣富有实效。
16.小明在学习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以期望在考试时获得好的成绩。
17.有些企业家成功后,深知饮水思源的道理,不遗余力地加入慈善活动。
18.贝尔斯登不遗余力地为最成问题的次级贷款放款人摇旗呐喊。
19.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20.我们应该看到国外的软件商不遗余力的促进所谓知识产权建设,实际上他们的意图是为了垄断的计算机市场,从根本上遏制中国计算机软件业的,使得他们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罪恶企图。
21.我们将携手老友旧敌,不遗余力地消减核威胁,驱赶全球变暖的幽灵。
22.不是促进农业研究,广泛专利正不遗余力地关停竞争和窒息农业研究.
23.与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长生久视的社会风气和美学风气。
24.尤其在四川和东三省任督时,他不遗余力的推行和发展新式教育,使四川与东省的新式教育发展在全国教育中都名列前茅。
25.安全部门会不遗余力地套取情报。
26.一直以来,“星牌”都在不遗余力地为中华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做着不懈的努力。
27.他们过着俭朴生活的同时,他们可以不管钱多钱少,不遗余力地用在书籍,书画和艺术珍玩上,并得出了他们对此系统性的研究。
28.多年来,选矿学家们不遗余力地在优选性能优异的辉钼矿浮选捕收剂。
29.一阵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如雨如泪,凄凉而忧伤地飘落下来,好似仙女散花。它的离去,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狠心就这样,满树的樱花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地开着,开着,直到夏天,它才慢慢凋谢。
30.的人力资本开发理念,并千方百计的吸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遗余力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马太效应,造就了一支能适应高技术领域市场竞争的人才队伍。
31.它以腐败者拥有的公共权力作为基础,利用这种公共职位,其可以不遗余力地从事图谋私利的类似经营的活动,从生活资料的侵占到生产资料的侵占,使腐败从生计型向致富型方向发展。
32.学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当中,尤其是对传统提出挑战的命题,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
33.的人力资本开发理念,并千方百计的吸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遗余力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马太效应,造就了一支能适应高技术领域市场竞争的人才队1。
34.上述事例证明,谈到勇气,它不仅仅意味着机智过人,或者盲目的武夫之勇,相反,它首先要求权衡利弊,做出自己的判断,此后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判断付诸行动,即使遇到危险也是如此。
35.小明的爸爸出了车祸,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同学们捐款捐物,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36.尽管政府实施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开放之初的政策目的有所不同,但仍然受古典重商主义观点的影响,重点鼓励出口创汇,甚至不遗余力地从事亏损出口创汇。
37.一句话,凡是有利于西藏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西藏人民幸福的事情,他们都要制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不遗余力地予以反对。
38.有了这个法则,头脑会十分清楚当下的痛苦是有限的,因此没有理由不集中注意,不遗余力,发挥全效。
39.身兼美国副贸易代表的庞克说,美国在探讨问题和努力促成这个一揽子协议时“不遗余力”。
40.我们觉察到了固有遗传习性中被认为是邪恶的罪恶行径,所以不遗余力的建立一个社会去遏制它们。
篇3:不遗余力成语造句简单
一、成语解释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二、成语反义词
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既然决定了,就不能~。
留有余地 [ liú yǒu yú dì ]
比喻说话办事留下可以回旋的地方。
三、成语造句
1、人的一生,应当不遗余力地奉献一切于社会。
2、有绝妙的计划,必须不遗余力地实施,而且今天就做。
3、只要是朋友有需要的地方,他都会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4、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他不遗余力地作准备。
5、今年我们要把整个球场都跑起来,自始至终,不遗余力。
6、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7、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
8、为了赶快救出受伤的小女孩,消防战士不遗余力的进行破拆抢救!
9、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10、小明在学习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以期望在考试时获得好的成绩。
11、有些企业家成功后,深知饮水思源的道理,不遗余力地加入慈善活动。
12、贝尔斯登不遗余力地为最成问题的次级贷款放款人摇旗呐喊。
13、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14、小明的爸爸出了车祸,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同学们捐款捐物,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15、不管是给自己干活还是帮助邻居干活,哥哥总是不遗余力,干得又快又好。
16、发达国家应该不遗余力地资助贫国。
17、安全部门会不遗余力地套取情报。
18、当前的制造业者不遗余力地效仿其它同行成功的过程改进。
19、在反抗帝王专制政体斗争中,他不遗余力。
20、对于品牌号召力强,规模化系列化的特产地的产品推销却不遗余力。
21、法郭解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
22、才早上八点多,蝉早已不遗余力地在枝丫上卖命叫着。
23、王苏芬教授不遗余力传承中华古乐。
24、以前女朋友挺自卑的,于是我不遗余力的开导她,结果她现在自信了,看不上我了....
25、传道解惑不遗余力,阳光下最高尚的职业,是您教育了我们,是您培养了我们,老师,您辛苦了,真诚的对您说声:“教师节快乐!”。
26、用雄心鼓起勇气,用坚毅不遗余力,用拼搏努力奋起,用欢呼增强意志,用雄起开创天地,用给力再创佳绩。奥运会,愿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让中国傲然独立,中国,崛起!
27、迈好职场六步轻松获升职: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显露特长引起注意,解决难题证明自己,善于思考常提建议,团结同事赢得信赖,协助上司不遗余力。
28、为解放前仆后继,为民主甘洒热血;为统一无怨无悔,为人民鞠躬尽瘁;为繁荣不遗余力,为事业兢兢业业。七一建党节,让我们向伟大的党致敬!
29、智者言简,师者语详,传道授业解惑,是您的职责,更是您的高尚;不遗余力,诲人不倦,是您的风格。感谢恩师,生日快乐。
篇4:不遗余力的近义词成语有哪些
不遗余力这个汉语成语可以解释为“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使出来”。
典籍来源:
不遗余力这个成语出自于《战国策》,《战国策》中包含了十二国的“策”论,对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进行了记叙,书中还包含了很多有关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
不遗余力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篇5:精选成语典故
1、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命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国力难以抵住魏军,就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王即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孙膑献计说:“魏国攻打赵国,一定把精锐部队统统派出去了,而国内只留下些老弱病残。我们不妨扬言攻打大梁,魏军听闻后一定会撤下邯郸外围的兵力,回头救大梁,我们在中途袭击魏兵,定可大获全胜。”田忌用了孙膑的计策。庞涓听到齐国进攻大梁的消息后,马上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去救大梁,谁知魏军在桂陵遭到齐军截击,被杀得不得不撤回大梁,赵国之围得解。
成语“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玉璧,叫“和氏璧”,是个无价之宝。秦昭王听说后,非常羡慕,就想把它弄到手。
于是,秦昭王派使者带书信去见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拿15座城池来换那块“和氏璧”。这可让赵王作了难,给玉璧吧,怕秦王不守信用,得了玉璧不给城;不给吧,又怕惹恼秦王,领兵来攻打赵国。他就和大臣们商议此事。后来有个人推荐他的门客蔺(lìn)相如去秦国处理此事。惠文王派人把蔺相如叫来一谈,也觉得他是个合适的人选,就决定派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
成语典故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一看,只见玉璧洁白无暇,晶莹透明,果真是个无价之宝,顿时高兴得合不上嘴。他翻来覆去欣赏了好半天,又传给身边的大臣和后宫的美女看,他们个个赞不绝口,纷纷向秦王表示祝贺。蔺相如站在旁边等了好一会,也不见秦王提换城一事,知道秦王要诓(kuāng)骗玉璧。但这时,玉璧已给了他们,又不能硬抢回来。蔺相如急中生智,客气地对秦王说:“这和氏璧虽是天下至宝,可惜上面还有一点小斑瑕(xiá),大王可能还没看见,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玉璧还给蔺相如。蔺相如把“和氏璧”拿在手中,连连倒退几步,靠在殿柱旁,义正词严地说:“这‘和氏璧’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宝贝。当初大王派人送信去说要以15座城池换这块玉璧。可是今天我看大王坐而受璧,又把玉璧随便给人传看,根本没有换城之意,所以我把玉璧收回。大王若是逼我的话,我宁愿把头连同这块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殿柱上!”说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连忙陪着笑脸劝阻,又让人拿来地图说明把哪些城地割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这是先稳住他,再把玉璧骗去,就对秦王说:“这玉璧是稀世珍宝,我们赵王在送璧之前,斋(zhāi)戒了五天,又举行隆重的送璧仪式,大王要是真心换璧,也应斋戒五天,举行相应的受璧换城仪式,我才敢把玉璧献上。”秦昭王见蔺相如态度坚决,知道硬夺不行,就答应了。
蔺相如回到宾馆,派一名随从化装成穷人的样子,把玉壁包好缠在腰间,沿小路偷偷送回赵国去了。
五天以后,秦王邀请了楚、燕、齐、魏等国的使者来参加受璧仪式,想借此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安排完毕,宣赵国使者上殿。蔺相如按照使节的仪式行过礼,秦王见他手中空空如也,就问他玉璧在哪里?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贵国从穆公以来,前后有20多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用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骗,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了。”秦王一听,火冒三丈,让人把蔺相如绑起来问罪。蔺相如从容地说:“大王请息怒,让我把话当着大家说明白:大家都知道,秦国强,赵国弱,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的事,从没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大王如真想要璧,这并不难,先把15座城池交给赵国,然后派一使者跟我去赵国取璧,赵国绝不敢得了城市不给玉璧,去背个不守信用的名声。我知道这次愚弄了大王,罪该万死,请治我的罪吧,让各国都知道大王为了想得到一块玉璧而杀了赵国的使者,天下的人也可以知道是非曲直了。”一席话说得秦王目瞪口呆,他想就是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璧,还落个坏名声,就下令把蔺相如放了。结果,秦国舍不得15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成语“完璧归赵”,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他手下的人便以为主人害怕廉颇,非常不解。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像老虎一样相斗,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为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蔺相如家请罪。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后用“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很能谈论用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日子长了,赵括便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
公元前260年,秦兵进犯赵国,赵孝成王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廉颇见秦军强大,就在长平筑垒固守,与秦兵形成对峙(zhì)局面。秦国一时无法取胜,就派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担心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令赵括代廉颇为大将。由于赵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结果陷入秦军重围,他也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国40万军队也被秦将白起活埋。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脱离实际而夸夸其谈的人。
★ 其组词
【不遗余力成语典故(精选5篇)】相关文章:
山公启事的历史典故2023-03-24
十步芳草的四字成语2023-04-20
读幼学琼林的体会2023-07-26
不识时务的成语故事2023-03-02
成语故事:矢在弦上2024-05-03
适合小学生的成语故事精选2022-08-10
成语寓言故事《玩物丧志》2024-01-05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归类之成语篇2023-07-16
稗官野史的意思, 稗官野史的解释2022-10-16
四字成语故事-投笔从戎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