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的近义词(共5篇)由网友“秃徒吐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造的近义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用好材料打造
用好材料打造精品_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思考背景:
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作文教学向来是重头戏。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分值所占比重不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写作教学提出了各自的课程目标,同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过,就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比较欠缺。他们搜索枯肠之后,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材料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选择材料,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许多学生写作文就是在做“无米之炊”。要么 “移花接木”,将平时看到的一些优秀作文照抄照搬,或稍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同一个材料反复使用,不论作文题目有无变化,生搬硬套。要么胡编乱造。时下的话题作文对学生的思维限制不多,允许学生编写故事。于是有些学生便依托花鸟草虫等动植物,编写童话故事,可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文章往往不着边际,不知所云。更有同学假借某甲某乙拼凑一些离奇故事,人物性格缺乏生活基础,不符合生活逻辑,漏洞百出。其次,有些学生就算有了一些好的材料,可由于对材料挖掘不深,或叙写不够生动,也不能写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来。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作文的乐趣,觉得写作文枯燥无味。也正因此,许多语文教师觉得作文教学之路十分崎岖。鉴于此,本文围绕作文的材料,试着从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和叙写材料三个层面来研究记叙文写作中的材料运用策略。
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学生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材:
(一)、引导学生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学生们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我曾让学生以“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学生选择了本班一位同学被推荐保送“杭州高级中学”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真实事件写了一篇记叙文,结果赢得了我和其余学生们的肯定。像这样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自然就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学生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这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
除了指导学生有所发现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
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但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判别标准。那些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这些材料能促使人类文明更好地向前发展,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自古以来,那些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作品无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反之,即使文笔再好,也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所欣赏。积极健康的思想与情感是人类进步的力量,这样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学生作文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材料,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说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让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路,这是社会的主流,是本质。但也有少数人在新的形势下适应能力比较差,生活比以前更困难了。如果学生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责任归咎于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写就不符合生活实际了。再如话题 “快乐”,如果学生写上游戏厅玩游戏,十分快乐,那就缺乏一种力量。很显然,这样的材料是不会得到好评的。
(三)、选择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个性特征的材料。
时代在前进,生活也在大变样。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眼光也要“与时俱进”。而有些同学的作文所选之事落后陈旧,读者从中根本就不能看出小作者是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完全感受不到新时代的脉搏的跳动。比如写好人好事,城市学生写帮助邻居收衣服,帮助烈属老大爷、老大娘跳水之事就显得过时和虚假了。如果写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周末去大街上清理“牛皮廨”,假日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某一有意义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就显得真实得多了,也更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出生活的进步。像网络、街舞、模仿秀、WTO、环境保护、和平崛起等流行时尚的材料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像我们杭州每年都举办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等生活素材完全可以拿为己用。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会具有许多共性,而每一个人又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一个有关你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你对有关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在选材时都应该表现自己独有的认识和体会。比如说同样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有的溺爱,对子女一味迁就;有的真爱,慈祥中有严厉;有的恨铁不成钢可能横眉冷对,棍棒相加;更有甚者,因为某种原因,对子女的爱以冷酷刻薄的形式表现。“我思故我在”,当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你在写作中就自然会融入更多的个性化的因素,选择个性化的材料,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与体验。这样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二、深入挖掘材料,实现作文立意的`激情飞越。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的作文来,在文章的立意上作了很大的解放。但从历年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同学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的。在对作文材料进行立意上,我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
(一)、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1、相关联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中去炼意。如以“蜡烛”为话题,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或小时侯,母亲把中药丸的蜡皮碾碎,盛在小碗中,再用棉花搓成一根细条,把它放入煤油中浸泡之后作为灯芯,这土制的小灯伴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一碰火便涕泪涟涟、灰飞烟灭,从中立意。3、纵向联想。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还是以“蜡烛”为话题。原先的蜡烛是蜡加灯芯,现在许多商店里的“蜡烛”已经不再真的燃烧,而是蜡烛形状的电灯。由此可以立意:科学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是环保意识正在渗透于商品的销售之中,或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由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生活的装饰品,或是传统文化产物只有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才能不被现代文化淘汰。
(二)、纵横拓展,追求深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立意时放开思想,多往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写出这些表面事件的内涵。因为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如果这些态度和想法过于浅显,或是不够成熟,那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激起别人的思想浪花的。在挖掘材料的深度时,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样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如以“追求”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深入挖掘。是什么?追求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追求是人生的使命等。怎么办?追求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待明天。怎么样?心中若没有追求人生便失去意义,生命便失去光彩。我曾要求学生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仅记叙自己把握了某一次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事件,而没有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这样他的文章就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如果作进一步挖掘,在记事之余点明“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走向成功的机会,只要好好把握,定能走向成功”等,那么,就可以突现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感情的共鸣。
(三)、正面拓进,主题升华。
正面拓进是指对某一种话题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适当引申,从而深化原有主题,提炼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它是对材料进行主题升华的一种主要方法。
请看话题:田野,人们在那里播种、收获。那里有人们的辛勤汗水,也有收获后的串串喜悦。当你到野外郊游时,当你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时,当你看到一望无垠的绿波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田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田野”需要得到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面拓进:由眼前的田野升华到人生的希望的田野;还可以由眼前的田野深入到人类的“心灵”,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是一块广袤的田野,那么我们就应时刻在这片田野上精心耕耘,使其成为一块肥沃的心灵的“田野”。
(四)、逆向思维,主题求异。
逆向思维求异,是指对话题或材料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引申,最终形成一种异于常理的新主题。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处理,往往可以起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同样先请看话题:太空,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古人遥望过它、冥想过它,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近人探索过它、研究过它。今人开发它、利用它;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上月球,七十年代人造卫星纷纷上天,八十年代建立空间站,九十年代火星探测器着陆,21世纪初美国人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请以“太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初一看,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智慧的伟大、对太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肯定。然而,有位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此材料进行逆向思维,表达了“我不喜欢宇宙开发”的思想感情。正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环境严重破坏!这样的主题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从作文的角度来说,思维能力乃是成功的关键。一个话题从多角度去思考、挖掘材料,就更容易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三、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很多同学知道在文章中表现或倡导某种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文章中倡导,没有通过具体的真实可感的事例或情节来表现这些品质,不能感染读者。其实,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学生所写出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二)、拨动情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三)、巧用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们知道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交代时代背景和渲染气氛等作用。如果学生写记叙文时,在文中恰当地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发展,或烘托人物的心情等,往往可以收到十分好的表达效果。如有一学生在作文《力量》中开头写道:
“冷飕飕的西北风像长了舌头,把这条繁忙的大道舔得光溜溜的。路旁的树在风中剧烈摇晃。过往车辆已经慢得不能再慢,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行人很少,偶尔遇上个人就必定包裹得像婴儿一般严实。他‘夹’着一辆破自行车,逆着风艰难地行驶着,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但他心里更难受:揣着的成绩单上,期中考试8门功课4门挂了红灯,想起父母那望子成龙的殷殷企盼……”
小作者通过对凛冽的寒风、随风摇晃的树木、缓慢行驶的车辆、稀少的行人等景物的细致地描写,着力渲染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我”痛苦、内疚、沉重、悲凉的心境,使伤感之情更加鲜明突出。
当然,学生在安排环境描写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文章的主旨,不能因景伤文。那些在文章中不能起到很好表现力的环境描写是坚决要舍弃的。
篇2:用好材料 打造
用好材料 打造精品<?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围绕记叙文的材料,试着从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和叙写材料三个层面来研究记叙文写作中的材料运用策略。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材料;选择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个性特征的材料。二、深入挖掘材料,实现作文立意的激情飞越。放开视野,寻求广度;纵向拓展,追求深度;正面拓进,主题升华;逆向思维,主题求异。三、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拨动情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巧用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关键词: 记叙文 材料 选择 挖掘 叙写
思考背景:
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作文教学向来是重头戏。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分值所占比重不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写作教学提出了各自的课程目标,同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过,就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比较欠缺。他们搜索枯肠之后,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 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材料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选择材料,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许多学生写作文就是在做“无米之炊”。要么 “移花接木”,将平时看到的一些优秀作文照抄照搬,或稍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同一个材料反复使用,不论作文题目有无变化,生搬硬套。要么胡编乱造。时下的话题作文对学生的思维限制不多,允许学生编写故事。于是有些学生便依托花鸟草虫等动植物,编写童话故事,可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文章往往不着边际,不知所云。更有同学假借某甲某乙拼凑一些离奇故事,人物性格缺乏生活基础,不符合生活逻辑,漏洞百出。其次,有些学生就算有了一些好的材料,可由于对材料挖掘不深,或叙写不够生动,也不能写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来。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作文的乐趣,觉得写作文枯燥无味。也正因此,许多语文教师觉得作文教学之路十分崎岖。鉴于此,本文围绕作文的材料,试着从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和叙写材料三个层面来研究记叙文写作中的材料运用策略。
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学生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材:
(一)、引导学生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学生们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我曾让学生以“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学生选择了本班一位同学被推荐保送“杭州高级中学”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真实事件写了一篇记叙文,结果赢得了我和其余学生们的肯定。像这样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自然就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学生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这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
除了指导学生有所发现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3、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 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但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判别标准。那些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这些材料能促使人类文明更好地向前发展,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自古以来,那些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作品无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反之,即使文笔再好,也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所欣赏。积极健康的思想与情感是人类进步的力量,这样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学生作文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材料,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比如说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让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路,这是社会的主流,是本质。但也有少数人在新的形势下适应能力比较差,生活比以前更困难了。如果学生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责任归咎于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写就不符合生活实际了。再如话题 “快乐”,如果学生写上游戏厅玩游戏,十分快乐,那就缺乏一种力量。很显然,这样的材料是不会得到好评的。
(三)、选择能够体现时代特征、个性特征的材料。
时代在前进,生活也在大变样。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眼光也要“与时俱进”。而有些同学的作文所选之事落后陈旧,读者从中根本就不能看出小作者是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完全感受不到新时代的脉搏的跳动。比如写好人好事,城市学生写帮助邻居收衣服,帮助烈属老大爷、老大娘跳水之事就显得过时和虚假了。如果写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周末去大街上清理“牛皮廨”,假日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某一有意义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就显得真实得多了,也更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出生活的进步。像网络、街舞、模仿秀、WTO、环境保护、和平崛起等流行时尚的材料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像我们杭州每年都举办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等生活素材完全可以拿为己用。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会具有许多共性,而每一个人又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其独有的个性。一个有关你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你对有关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在选材时都应该表现自己独有的认识和体会。比如说同样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有的溺爱,对子女一味迁就;有的真爱,慈祥中有严厉;有的恨铁不成钢可能横眉冷对,棍棒相加;更有甚者,因为某种原因,对子女的爱以冷酷刻薄的形式表现。“我思故我在”,当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你在写作中就自然会融入更多的个性化的因素,选择个性化的材料,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与体验。这样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二、深入挖掘材料,实现作文立意的激情飞越。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的作文来,在文章的立意上作了很大的解放。但从历年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同学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的。在对作文材料进行立意上,我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
(一)、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1、相关联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中去炼意。如以“蜡烛”为话题,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或小时侯,母亲把中药丸的蜡皮碾碎,盛在小碗中,再用棉花搓成一根细条,把它放入煤油中浸泡之后作为灯芯,这土制的小灯伴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一碰火便涕泪涟涟、灰飞烟灭,从中立意。3、纵向联想。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还是以“蜡烛”为话题。原先的蜡烛是蜡加灯芯,现在许多商店里的“蜡烛”已经不再真的燃烧,而是蜡烛形状的电灯。由此可以立意:科学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是环保意识正在渗透于商品的销售之中,或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由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生活的装饰品,或是传统文化产物只有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才能不被现代文化淘汰。
(二)、纵横拓展,追求深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立意时放开思想,多往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写出这些表面事件的内涵。因为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如果这些态度和想法过于浅显,或是不够成熟,那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激起别人的思想浪花的。在挖掘材料的深度时,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样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如以“追求”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深入挖掘。是什么?追求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追求是人生的使命等。怎么办?追求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待明天。怎么样?心中若没有追求人生便失去意义,生命便失去光彩。我曾要求学生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仅记叙自己把握了某一次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事件,而没有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这样他的文章就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如果作进一步挖掘,在记事之余点明“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走向成功的机会,只要好好把握,定能走向成功”等,那么,就可以突现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感情的共鸣。
(三)、正面拓进,主题升华。
正面拓进是指对某一种话题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适当引申,从而深化原有主题,提炼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它是对材料进行主题升华的一种主要方法。
请看话题:田野,人们在那里播种、收获。那里有人们的辛勤汗水,也有收获后的串串喜悦。当你到野外郊游时,当你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时,当你看到一望无垠的绿波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田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田野”需要得到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面拓进:由眼前的田野升华到人生的希望的田野;还可以由眼前的田野深入到人类的“心灵”,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是一块广袤的田野,那么我们就应时刻在这片田野上精心耕耘,使其成为一块肥沃的心灵的“田野”。
(四)、逆向思维,主题求异。
逆向思维求异,是指对话题或材料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引申,最终形成一种异于常理的新主题。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处理,往往可以起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同样先请看话题:太空,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古人遥望过它、冥想过它,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近人探索过它、研究过它。今人开发它、利用它;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上月球,七十年代人造卫星纷纷上天,八十年代建立空间站,九十年代火星探测器着陆,21世纪初美国人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请以“太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初一看,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智慧的伟大、对太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肯定。然而,有位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此材料进行逆向思维,表达了“我不喜欢宇宙开发”的思想感情。正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环境严重破坏!这样的主题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从作文的角度来说,思维能力乃是成功的关键。一个话题从多角度去思考、挖掘材料,就更容易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三、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很多同学知道在文章中表现或倡导某种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文章中倡导,没有通过具体的真实可感的事例或情节来表现这些品质,不能感染读者。其实,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学生所写出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二)、拨动情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三)、巧用环境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们知道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理、交代时代背景和渲染气氛等作用。如果学生写记叙文时,在文中恰当地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来推动故事发展,或烘托人物的心情等,往往可以收到十分好的表达效果。如有一学生在作文《力量》中开头写道:
“冷飕飕的西北风像长了舌头,把这条繁忙的大道舔得光溜溜的。路旁的树在风中剧烈摇晃。过往车辆已经慢得不能再慢,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走。行人很少,偶尔遇上个人就必定包裹得像婴儿一般严实。他‘夹’着一辆破自行车,逆着风艰难地行驶着,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但他心里更难受:揣着的成绩单上,期中考试8门功课4门挂了红灯,想起父母那望子成龙的殷殷企盼……”
小作者通过对凛冽的寒风、随风摇晃的树木、缓慢行驶的车辆、稀少的行人等景物的细致地描写,着力渲染了冷清、凄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我”痛苦、内疚、沉重、悲凉的心境,使伤感之情更加鲜明突出。
当然,学生在安排环境描写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文章的主旨,不能因景伤文。那些在文章中不能起到很好表现力的环境描写是坚决要舍弃的。
本文就记叙文材料运用问题从选择材料、挖掘材料与生动叙写三个层面来作一研究。学生如果在这三个层面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就会向优秀记叙文写作迈出一大步的。当然要想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比如说拟题的技巧,详略的安排,文章的过渡及照应,语言的润色等等。笔者希望今后能和同仁一起探索。
主要参考书目:
①、《初中作文课堂教学设计》,郭虹编著,南方出版社,9月。
②、《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
③、《教你写出好作文》,王有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月。
④、《初中生话题作文创新示范大全》,王永华、李春晓编写,华语教学出版社
1月。
⑤、《作文评点报》初中版第14期,于立君总编,作文评点报社,205月。
篇3:打造蓝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题记
起风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太阳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温暖的大地上洒着太阳的种子――阳光。
一阵风吹走了太阳,疯狂的刮着。
“你凭什么赶走我?”太阳无奈的说着。
“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风更加放的吹着。吹走了花香,吹走了温暖。呼呼的狂风,吹得人们更加寒冷,本想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却被这可恨的风打搅。
他,更加疯狂。
下雨了
狂风招来暴雨,这俩坏男生,又在此地欺负女生。今天,班主任不在,谁来为班长评理?
雨被狂风吹得像大海里的浪花,一次又一次,打击着太阳。太阳恐怕没有反驳的希望,她如宝岛台湾一般,被台湾那“腐败”政策。招人不满,孩子不能失去母亲呵护。太阳,
不要放弃!
暴雨疯狂的洒下豆大般的雨粒,在这冬与春交际之时难见几回。风已经刮了半个多小时,雨还要下多久?许多学生,书包都快淋湿了。个个都被淋得像“落汤鸡”。真是“无可奈何雨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雨,真狠!
雨啊!为何要和太阳闹?太阳,她善解人意,乐于祝人,公私分明,宽容大量……所有的词语用上了,还是不能形容太阳的独特。悔意慢慢滋生……
云散了
太阳放射出那快乐的种子,在人的心灵深处洒下温暖。雨也不落后,继续把“豆子”疯狂的向下泼。他在也受不了太阳的微笑,宽容。渐渐的,雨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毛毛雨。
“兄弟,咋败下阵来?我还想助你一臂之力!可气。为啥?兄弟,别跑啊!”风看似还有一丝不满,一丝不甘,一丝不悦。
风雨一溜烟的工夫就离开了天空。
彩虹出来了
此时的阳光多么的温暖,雨的悔意,便成了天空上的小水珠。太阳的照耀下,出现了一道道的彩虹。
“赤,橙,黄,,青,蓝,紫,有七种颜色!”孩童高声喊道。
此时的台湾是那么的美丽富饶。它一定想回到祖**亲的怀抱。我相信一定会拥有雨的悔意,让台湾回归祖国。
奋斗,多么耀眼的一个名词。不进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奋斗,打造新的蓝天。
篇4:如何打造样板市场
在前文当中,我们罗列了企业打造样板市场的种种利好,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打造样板市场,这恐怕是很多企业比较关心的话题。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在长期的营销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摸索并总结出一套企业打造样板市场的方法和必须遵守的一些原则。
样板市场打造的基本原则
无论做什么事,必须先要想清楚目的和意义。因此,首先我们企业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造样板市场,或者说样板市场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所谓样板市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榜样市场,是为了接下来的市场扩张起到一个标杆和示范的作用,这就是样板市场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
因此,企业打造样板市场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建立样板,树立榜样。既然如此,那么,样板市场最重要的特点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样板市场必须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或可复制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说企业所选择的区域市场作为潜在的样板市场,必须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绝大多数其他区域市场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只有这样,才会为下一步的市场拓展减轻工作量,才使得复制变得没那么繁琐,使复制变得更流畅和平顺。
可复制性的意思,就是说企业所选择的的潜在样板市场不能太个性,必须具有一般市场的特征,使得样板市场可复制,易复制。其实还是和代表性的本质要求是差不多的。
样板市场最重要的价值或存在的意义,是它为企业接下来的市场拓展奠定成功的基础。那么,企业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就应该把它当做是一个探索规律的过程。
既然是探索规律,那么首先这个节奏可以放慢。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慢慢推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宁可牺牲时间和规模,也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先夯实好基础,把基础打扎实。万丈高楼平地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木。只有把基本功练到位,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那么,企业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既然是规律的探索,那么,就不要着急忙慌张的想着赚钱,抓收入。打造样板市场最大的原则是代表性、典型性、可复制性。当然,作为企业来说,盈利是唯一的目的。我们当然应该追求盈利。但是如何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企业的智慧。我们认为,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尽量的不要太想钱,为了今后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不要太过于在意眼前的一些经济利益,而是尽量的以投入为主。
因此,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为了今后的长远的发展,为了探索出来一套成功的、成熟的区域市场运作模式,不要把盈利看的太重,甚至于说,适当的投入也是必要的。
换言之,企业应当意识到,样板市场不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是作为追求更大市场目标的一个前期试点,是输出模式、树立标杆的“榜样市场”,因此,样板市场是否盈利不能成为衡量样板市场的重要指标。
除了上面所讲的,打造样板市场最重要的原则是代表性、典型性、可复制性以及不要太关心盈利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则或标准吗?当然有。
一是可控性。企业在挑选一个区域市场作为样板市场的时候,要充分考量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情况,对这些能力和条件要综合评估,看看这些条件和能力,是否能够充分的控制这个区域样板市场,是否具有在这个区域市场中有机会。
二是发展的机会和潜能是否足够。企业集中全部的资源,拿出全部的家当,集中攻克一个区域样板市场,那么,必须要有充分的信心和把握在这个区域样板市场中成为赢家,最好是有取得该区域市场龙头老大的机会,
否则样板市场的示范作用就会打折扣,榜样的力量也会很有限。
三是必须要有相当的规模。这个不难理解,该区域样板市场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市场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承载该企业的发展。
在打造样板市场的过程中,上述的基本标准和原则,是我们企业必须要遵守的。只有很好的理解并执行这些标准和原则,企业在打造样板市场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打造样板市场的基本步骤
那么,具体在实战中,企业打造一个样板市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呢?第一是要做好市场调研;第二是建立目标;第三是总结经验。
既然是样板市场,那么就意味着要在全国市场中做出选择。选择样板市场的基本标准,上文中也有阐述,包括它的代表性、可复制性、典型性以及可控性、规模等等。
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和要求呢?对目标样板市场的前期调研是必须的。调研是打造样板市场的第一步,通过对目标样板市场的精心调研,能够对其有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做出更合理、更科学的决策。
市场调研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目标消费者调研,即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包括消费动机、消费时间、地点等;竞品调研,该市场的主要竞品有哪些,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市场表现怎样;渠道调研,主要包括终端分布状况,渠道类型、经营状况等等;媒介调研,包括该区域市场的媒体力量情况,主流媒介有哪些,媒介环境如何,等等。
只有通过精心的调研,才会知道该区域市场是否具有样板市场的潜质,是否具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
第二步是制定合适的目标。是重点追求形象,打造形象样板市场,还是重点追求销量,打造销量样板市场?还是打造形象和销量兼顾的样板市场?通过打造样板市场,应该达到一种怎样的市场预期?等等,都是企业要认真考虑的。
所谓形象样板市场,主要是突出企业或产品的实力、形象为主要目的的。通过建立起良好的终端形象,彰显企业的实力和追求,从而给消费者树立信心,给经销商或加盟商树立信心。
打造形象样板市场,通常处在产品的推广阶段。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产品的知名度比较低,认可度比较低。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一开始就建立起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形象,能够给消费者或经销商、加盟商带来更多的好感。
所谓销量样板市场,主要目的是抓销量。如何才能有效的提振销量?占据更多的有效终端,更高的终端铺货率,终端的动销,这些都是提振区域样板市场销量的基本手段。
所谓形象销量样板市场,为上述两类样板市场的结合体。既要追求形象,也要追求销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般而言,形象销量样板市场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一个精彩纷呈的形象和销量兼具的样板市场,对于经销商或加盟商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在本文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样板市场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那么,及时的总结样板市场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在运作样板市场中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并且形成文字或手册,传授给加盟者或者经销商,或者为接下来的市场拓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需要总结的有很多,主要包括渠道运作及管理样板经验总结,包括渠道开发维护、渠道管理、渠道政策等;终端样板总结,包括终端建设的各个细节;促销样板总结,即行之有效的促销方式、方案等等;广告公关样板总结,即媒介的选择组合、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等等。还包括人才如何引进、如何培养、如何管理、培训及考核,打造样板的销售人员和培养样板的经销商,等等。
篇5:如何打造团队精神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有一家知名银行,其管理者特别放权给自己的中层雇员,一个月尽管去花钱营销,有人担心那些人会乱花钱,可事实上,员工并没有乱花钱,反而维护了许多客户,其业绩成为业内的一面旗帜。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把钱看得很严,生怕别人乱花钱,自己却大手大脚,结果员工在暗中也想尽一切办法谋一己私利。还有一家经营环保材料的合资企业,总经理的办公室跟普通员工的一样,都在一个开放的大厅中,每个普通雇员站起来都能看见总经理在做什么。员工出去购买日常办公用品时,除了正常报销之外,公司还额外付给一些辛苦费,这个举措杜绝了员工弄虚做假的心思。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相互信任的对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尤其会增加雇员对组织的情感认可。而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雇员一种安全感,雇员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
2、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
刘备是个非常注重态度的人,三顾茅庐请孔明,与关羽和张飞结成死党,关系很铁,但最后却是一个失败者,
曹操不管态度,唯人是举,成就大业。因为赢得利润不仅仅靠态度,更要依靠才能。那些重视态度的管理者一般都是权威感非常重的人,一旦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内心就不太舒服。所以,认为态度决定一切的管理者,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用人态度,在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时,是不是仅仅考虑了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没有顾及雇员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人才的挑战不能从内心接受。
3、在组织内慎用惩罚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法律的内在机制就是惩罚。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适度的惩罚有积极意义,过度惩罚是无效的,滥用惩罚的企业肯定不能长久。惩罚是对雇员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雇员,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雇主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加雇员对企业的正面认同,而雇主对于雇员的频繁否定会让雇员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雇员也会否定企业。
4、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理解与信任不是一句空话,往往一个小误会反而给管理带来无尽的麻烦。有一个雇员要辞职,雇主说:“你不能走啊,你非常出色,之前的做法都是为了锻炼你,我就要提拔你了,我还要奖励你!”可是,雇员却认为是一句鬼话,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反而没马屁精的收入高,让他如何平静!一个想重用人才,一个想为企业发挥自己的才能,仅仅因为沟通方式不畅,都很受伤害。我曾经听到一个高级雇员说:“如果老板早一点告诉我真相,我就不会离开公司了。”
★ 独具特色的近义词
★ 和谐的近义词
★ 气派近义词
★ 世界闻名的近义词
★ 有关催化近义词
★ 呼之欲出造句
【打造的近义词(共5篇)】相关文章:
安逸的反义词2023-08-09
粗制滥造-粗制滥造的故事-粗制滥造的寓意-粗制滥造的意思2023-02-24
全力近义词2022-05-04
宽敞的反义词2022-10-20
扩大的近义词2022-04-30
弯的近义词是什么2023-01-28
设备的近义词2022-08-12
义薄云天的意思2022-04-30
高潮的反义词2023-01-21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之词汇语法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