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和歇后语((精选5篇))由网友“暮光倾城1372”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孔子的名言和歇后语,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孔子的名言和歇后语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歇后语
1. 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补充
孔子《论语》名言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2、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6、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8、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篇2:孔子的名言和歇后语
1. 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补充
孔子《论语》名言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2、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6、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8、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篇3:读书名言和歇后语
1、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布鲁姆
2、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德摩
3、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佚名
7、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8、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0、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1、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1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周
1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5、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华罗庚
16、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1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18、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19、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20、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21、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2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23、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拿破仑
24、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7、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28、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29、知识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非洲
30、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1、读书贵精不贵多。——书摘
32、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庚
3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5、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36、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康托尔
37、做事要不空运控制自己,适可而止才是最重要。——魏强
38、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9、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40、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41、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克鲁普斯卡娅
4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4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44、凡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毛泽东
45、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篇4:读书名言和歇后语
1.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4. 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5. 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6. 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7.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8.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9. 他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2. 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13.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4.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16. 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17.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篇5:关于孔子的名言和谚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淳厚,就是说不要自己哄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息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漂亮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问心无愧,所以君子在一私人独处时必然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品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淳厚。)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初中孔子语录。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听说孔子语录翻译。)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快乐喜爱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侮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计划就能成功,没计划就会挫折。)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孔子语录。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寂静,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君子之道,孔子语录翻译。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亡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净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欢娱的事吗?假如有朋侪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恨地,具备这种品德素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侪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屡次对自己实行反省:为别人办事能否尽心尽力?与朋侪交往能否以诚相待?对师长传授的学业能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侪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侪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重视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事实上孔子的故事。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品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稳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围绕在它周围。)
★ 几个被误传的成语
★ 文学常识的重要性
★ 简短文学常识
【孔子的名言和歇后语(精选5篇)】相关文章:
明代的文学常识2022-05-06
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2022-05-06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自我介绍作文教案2023-11-24
三字经孔子写的吗2023-09-17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素材运用清晰化2022-11-26
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2023-05-31
国学之《论语》选读教学计划2022-08-16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2023-12-09
《史记》文学常识2022-12-25
税收伴我成长的作文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