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厚土》读后感

时间:2023-02-16 07:26:48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苍天厚土》读后感(精选13篇)由网友“麦塞尔夫探险者”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苍天厚土》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苍天厚土》读后感

篇1:《苍天厚土》读后感

《苍天厚土》读后感

当代文学正在成为经验的王国。尤其是小说,更是成了经验的狂欢。然而,好小说决不只是一些故事和经验,也不只是简单地在生活经验的表面滑行,它应该深入到人性和世界隐秘地带,应该在精神和存在面前展示一种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看重廖红球在《苍天厚土》(中国青年出版社201x年8月版)中的写作努力。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沉着、冷静,25万字的篇幅读下来,你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当代文坛的喧嚣和嘈杂。这些年,外面虽然风云变幻,但廖红球的写作一直是独立的,诚实的;他不仅面对自己的故土、记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他所呈现的经验下面,还潜藏着一道精神的暗流——这道暗流,就是作家对苍天和大地的敬畏,对人性、人情的温暖呵护,对故乡和亲人的赤子之心。有了这种心灵维度,《苍天厚土》才显得厚重:它的精神方向不是前进,而是后退的——退回到大地、文化的腹地,以期重新理解人性与伦理在当代所面临的复杂境遇。

这也是《苍天厚土》一书最重要的特色:它在精神上是有根的。这个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物是从哪里走来的,他又将走向哪里。这个根是大地,也是文化——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物灵魂徘徊和挣扎的基本场域。这种写作上的扎根,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回家——回到内心的故乡,从而为一种人性曾经的沧桑作证。

正因为存着这样一颗温润的赤子之心,廖红球的写作,在《苍天厚土》里才透着一股劲,一股追索人性冲突、探究文化命运的劲,这是一般作家所没有的。这是一部沉入大地、接近心灵的好小说。它写的是客家山区的故事,描绘的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在此之前,我还很少看到有哪一部小说,能把客家文学的韵味传达得如此悠长。客家人是迁徙的部落,身上带着中原文化的记忆,同时也在漫长的行走中多了一份勤劳、进取和坚毅。他们多依山而居,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他们的心,永远在寻找自己的远方。因此,他们既是走得最远的族落之一,也是在异地把根扎得最深的人群之一。他们的精神血统里,忘不了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以致在走向未来的路途中,也扔不下那些沉重的文化记忆、历史传统。

因此,客家人往往是最矛盾、最复杂的一群人。《苍天厚土》充分书写了这种矛盾和复杂。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李大牯、月秀、李高堂、李二牯、三叔公等),既有客家人那种责任感和道德情怀,又很难突破历史和现实的束缚,走向内心的自由——他们因此而陷入重重的伦理漩涡,在情和理、爱与恨、族规和法律之间,他们矛盾、痛苦、彷徨,他们有冲动,也有愚昧,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希望和社会、和大地、和优美的人情和解。他们的坚韧使他们能承受一切苦难和不公;他们的进取,又一次次地激发他们与命运抗争、与时代同行——他们的爱恨悲欢,生动地体现出了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在时代大潮中所受到的深刻考验。

这一点,可在《苍天厚土》中的两场重头戏里得到印证:一是女主人公月秀出走八年之后重回月影湾村时,亲人、族人的不同反应;一是族人误解月秀,欲将她以“七出”罪名装猪笼沉潭处死(这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宗族刑法)时。这两件事的主角月秀,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女子,勤劳,勇敢,能忍受生活一切的`错待。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李大牯,但在那个到处饿死人的年代,她不得不带着儿子自卖自身,换得三百元救命钱,试图以自我糟践的方式来让自己的丈夫——李大牯父子三人活命。没想到,这三百元钱却被月秀的姐姐暗中独吞,月秀的屈辱和苦心化成泡影。而整部小说最令人震撼的是,月秀始终没有为自己曾经遭受的屈辱、苦难辩解,也没有说出自卖自身的事实真相,她默默承受一切加在她身上的不公的罪名,甚至到了要把她装猪笼沉潭的前夕,三叔公喝令她向列祖列宗磕头认罪时,她还使劲扬着头喊:“你们打死我吧,我就是死也不磕头!”

当代文学正在成为经验的王国。尤其是小说,更是成了经验的狂欢。然而,好小说决不只是一些故事和经验,也不只是简单地在生活经验的表面滑行,它应该深入到人性和世界隐秘地带,应该在精神和存在面前展示一种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看重廖红球在《苍天厚土》(中国青年出版社201x年8月版)中的写作努力。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沉着、冷静,25万字的篇幅读下来,你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当代文坛的喧嚣和嘈杂。这些年,外面虽然风云变幻,但廖红球的写作一直是独立的,诚实的;他不仅面对自己的故土、记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他所呈现的经验下面,还潜藏着一道精神的暗流——这道暗流,就是作家对苍天和大地的敬畏,对人性、人情的温暖呵护,对故乡和亲人的赤子之心。有了这种心灵维度,《苍天厚土》才显得厚重:它的精神方向不是前进,而是后退的——退回到大地、文化的腹地,以期重新理解人性与伦理在当代所面临的复杂境遇。

这也是《苍天厚土》一书最重要的特色:它在精神上是有根的。这个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物是从哪里走来的,他又将走向哪里。这个根是大地,也是文化——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物灵魂徘徊和挣扎的基本场域。这种写作上的扎根,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回家——回到内心的故乡,从而为一种人性曾经的沧桑作证。

正因为存着这样一颗温润的赤子之心,廖红球的写作,在《苍天厚土》里才透着一股劲,一股追索人性冲突、探究文化命运的劲,这是一般作家所没有的。这是一部沉入大地、接近心灵的好小说。它写的是客家山区的故事,描绘的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在此之前,我还很少看到有哪一部小说,能把客家文学的韵味传达得如此悠长。客家人是迁徙的部落,身上带着中原文化的记忆,同时也在漫长的行走中多了一份勤劳、进取和坚毅。他们多依山而居,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他们的心,永远在寻找自己的远方。因此,他们既是走得最远的族落之一,也是在异地把根扎得最深的人群之一。他们的精神血统里,忘不了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以致在走向未来的路途中,也扔不下那些沉重的文化记忆、历史传统。

因此,客家人往往是最矛盾、最复杂的一群人。《苍天厚土》充分书写了这种矛盾和复杂。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李大牯、月秀、李高堂、李二牯、三叔公等),既有客家人那种责任感和道德情怀,又很难突破历史和现实的束缚,走向内心的自由——他们因此而陷入重重的伦理漩涡,在情和理、爱与恨、族规和法律之间,他们矛盾、痛苦、彷徨,他们有冲动,也有愚昧,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希望和社会、和大地、和优美的人情和解。他们的坚韧使他们能承受一切苦难和不公;他们的进取,又一次次地激发他们与命运抗争、与时代同行——他们的爱恨悲欢,生动地体现出了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在时代大潮中所受到的深刻考验。

这一点,可在《苍天厚土》中的两场重头戏里得到印证:一是女主人公月秀出走八年之后重回月影湾村时,亲人、族人的不同反应;一是族人误解月秀,欲将她以“七出”罪名装猪笼沉潭处死(这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宗族刑法)时。这两件事的主角月秀,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女子,勤劳,勇敢,能忍受生活一切的错待。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李大牯,但在那个到处饿死人的年代,她不得不带着儿子自卖自身,换得三百元救命钱,试图以自我糟践的方式来让自己的丈夫——李大牯父子三人活命。没想到,这三百元钱却被月秀的姐姐暗中独吞,月秀的屈辱和苦心化成泡影。而整部小说最令人震撼的是,月秀始终没有为自己曾经遭受的屈辱、苦难辩解,也没有说出自卖自身的事实真相,她默默承受一切加在她身上的不公的罪名,甚至到了要把她装猪笼沉潭的前夕,三叔公喝令她向列祖列宗磕头认罪时,她还使劲扬着头喊:“你们打死我吧,我就是死也不磕头!”

——这是一个何等倔强、勇敢的女子。她的勇气,显然来自天地良心、来自人生大道。她是清白的,在出走这件事上,她以自己受难的奇异方式,表达了对亲人特殊的爱。事后大家误解她,她不喊冤,不为自己辩解,只在自己的内心,默默面对“苍天厚土”——她坚信,自己的苦心和大爱,苍天可鉴、日月可昭。她不求别人理解,只求在“苍天”和“厚土”之间,做一个良心无愧、胸怀大爱的人。所以,经过沉潭噩梦之后,她决心再次出走,这次,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离李大牯远一些,不要再影响别人的生活”,“对今后的生活,她感到自己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能有一个可供住宿的地方,自己养活自己,一切的一切她都满足了。至于那个地方在哪儿,她只知道在前面,只要自己一路走下去,就能找到。”——她又一次选择了受难,也许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开李大牯及其族人心中的伦理死结了。

就在这时候,月秀的姐姐出现在月影湾,她出于天良发现,说出了当年月秀卖身救家的实情。真相大白,但月秀已经远行,李大牯向连绵的山野发出了悲愤而痛苦的吼声:“一个弱女子,为了我们李家几个男子汉不至于饿死,自我卖身,自我卖身……”原本因月秀的回来而引起的那些家族冲突、伦理裂变,还有那些愚昧、落后的观念,都被月秀的受难精神所彻底溶解。“苍天”“厚土”最终为月秀作了有力的辩护,天道人心再次朗现于世间,这既是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大地的和解,也是一种新的叙事伦理——诚如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在论到《红楼梦》、《水浒传》的精神境界时所说:“必须饶恕一切,乃能承认一切,必须超越一切,乃能洒脱一切。”而在这种“饶恕”和“超越”的背后,一个大写的客家女子,就这么伫立在天地之间,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和慨叹。

我也是客家人,所以特别理解《苍天厚土》所呈现出的这种伦理冲突和精神难题。该书除了描绘月秀、李大牯、左千叶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见证了在社会思想、伦理裂变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客家人艰苦创业(以李大牯办自行车轮圈厂为主线)的心灵历程。这期间,尽管有文明和落后的冲突,有人情和法律的对峙,但在苍天厚土的朗照下,善良正在被累积,心灵正在被滋养,困难正在被克服,愚昧正在被抛弃,客家文化那种开放、包容的气质,在新时代里又一次焕发出自身独特的魅力——这或许就是《苍天厚土》一书的精神旋律。作者廖红球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对历史经验的精微处理,对一种文化精神的温暖体认,以及他笔法的细腻、写作立场的诚实与稳健,都是目前略显浮躁的文坛所匮乏的。

当越来越多的作家只热衷于书写欲望的喧嚣,《苍天厚土》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宽广和丰富;尤其是它的仁慈与丰厚,大大扩展了我们对广东文学的想象。

篇2:厚土散文

厚土散文

法库和康平两个县城毗邻,每次回老家康平,法库是必经之地。法库是一个人杰地灵,有着资源丰富的宝地。有多少人怀揣梦想来这里创业,安家。

第一次知道法库县这个地方,是小时候邻居郭阿姨搬到那里去了,所以,从小就对法库这片厚土充满向往,感觉那里富有,幸福,是因为每次她们一家人从法库回来,郭阿姨脸上都堆着满满的笑容,还有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具亲和力的糖果。

后来,家中最大的姐姐嫁到离法库较近的乡镇,因为姐夫一家人都在林场工作,姐姐嫁过去之后,就随姐夫搬到深山里,和姐夫一起做起护林员直到现在。

姐夫是个热心肠的人,姐姐和他恋了四年才结婚,刚结婚那阵,我们还不习惯叫他姐夫,一直习惯于他们婚前的叫法——哥哥。

姐夫对我们也好,每次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们总是缠着他讲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有关巴虎山的传奇故事和秀美景色,还有他做护林员的故事,这让我们对那座神秘的山,那片无风三尺浪的森林,早就垂涎欲滴。

再后来长大一些到外面去读书,我刚离开家住校,感觉孤单,不习惯,不合群,正是现在大多数家长说的叛逆期。姐夫听说后,骑自行车冒着春季的大风天,不远几十里地,来县城接我去他家和姐姐一起到法库巴虎山游玩,偏偏我感冒高烧,提前回家了,而与法库第一次失之交臂。

高二春天的时候,同学们想从繁重的学习中得以解脱,晚上下自习的时候,有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就把大家拉在一起商量,问五一去哪里玩玩?大家献计献策,最后敲定去法库巴虎山旅游,同学们一听,当然是一拍即合了。我说,我可以找我姐夫做向导,中午累了,还可以去我姐家休息,吃我姐亲手做的饭菜,那会没有绿色食品一说,如果有,我姐家的饭菜就应该属于纯正的绿色食品了。

由于第一次组织集体活动,还没得到老师的许可,大家心里自然也是忐忑不安的。

经过老师的许可,从定下来五一去巴虎山游玩开始,同学们张罗买东买西的,大家分工,分头去做。

那会交通不方便,还没有从县城开往巴虎山的客车,况且同学们也不舍得从伙食费里抠出钱来坐客车去旅游,只得找亲戚,找朋友借自行车出行。若是按现在来说,那就是一伙年轻人,骑着单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时尚与自由的选择。

五一渐渐来临,离我们的梦想也越来越近,特别是女同学们都在学习之余,照着小镜子臭美,和同学串换衣帽,还有的同学,把铁丝烫热了,把留海卷成弯弯的倒扣过来,那模样还真和70年代的港台明星相媲美。大家准备在巴虎山上留下最美的青春倩影,我也同样,试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看哪款与自己的脸色相配,争取在不完美中做最完美的自己。

五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特别注意听天气预报,北方的春天,最怕大风天,那风大刮起来都带响打着旋,尘沙随飞扬,打在脸上犹如寒风刺骨。

天不遂人愿,一夜春风说刮就刮起来,学校的门窗也随着呜呜作响。半夜有同学去厕所回来说,如果明天早上大风继续刮,这次组织的旅游怕要泡汤,有几个睡眠轻的同学就小声骂对方乌鸦嘴。

早起的同学们,趴在窗户看,探出门口看,看天空阴暗,看从树上被刮下来的枯枝,看随风飘扬起来的纸屑,然后都垂头丧气坐回床上,纷纷说,完了,这次白浪费心情准备了。风这么大,寸步都难行,更何况骑自行车呀!

大家望着已经买好的一堆食品,准备好照相时换穿的衣服,爬山时的鞋,借来的十多台自行车,照相机都静静地沉睡在不同的角落,只有几条颜色不一的纱巾系在床头随着同学来来去去的走动而欲飘不飘。站在窗口貌似港台明星的女同学,拿着镜子,正一根一根拽着留海,把整齐而弯弯的留海抻得高低不平,弯得乱乱的,像交错的田埂,又如雨后泥泞的小路。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那年的五一是有生以来最糟糕的节日,因为风太大,我们的青春怀想没有实现,我所向往的那片厚土——法库,再一次与我失之交臂直到中年。

篇3:家乡那一片最纯洁的苍天厚土的散文

家乡那一片最纯洁的苍天厚土的散文

说起大西北我的家乡,那一片最纯洁的苍天厚土,可以说是我一生的情深。对那一片苍天厚土挚热的爱,源于我20多年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我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黄土地的儿子,是憨厚朴实的黄土地,无私地养育了我,给予我了生命之源,希望之光!让我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无忧无虑、开心的度过了天真无知的少年时代;也是黄土地上我的家乡,黄土地微薄的收入,促使让我成功的迈着青年时代的步伐,脚踏实地的走好了每一步。更是黄土地的坚韧和宽厚,塑造了我强健的体魄和灵魂。值让我一生中,对大西北我的家乡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厚爱!

因为,大西北我的家乡,是那片朴实无华、厚厚的黄土,无私的养育了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的祖祖辈辈;同时,也是憨厚朴实的黄土地,赋予了父老乡亲宽阔无私的胸怀;也是那湛蓝、湛蓝,和来之山涧四季长流的一眼眼甘甜的`山泉,精心呵护着这片世界上最纯洁的圣土,让生存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优秀儿女,诚实守信,与世无争,用勤劳和智慧,得以生存和繁衍。他们永远血脉相承,薪火相传,用勤劳和汗水,不断“植树造林”、“绿化生态”建设这片自己心目中,最纯洁的圣土,让自己未来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绿……

今天,站在大西北我家的这片苍天厚土上,让我感到无限的舒适和惬意!仰视可以看到湛蓝湛蓝的天空和洁白、洁白的流云;俯视眼前宏伟的黄土大山,绵延起伏,不断地向远方绵延、伸展……黄土大山上,那一处处葱绿的一片片树木,就像是一颗颗绿色的蓝宝石,永远镶嵌在黄土大山深处,点缀着黄土大山与日月同辉,与天齐寿;还有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水平梯田地里,都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犹如一条条玉带,环绕在黄土大山的山坳里。随着一阵阵微风吹过,绿浪翻滚、波光粼粼!此时,感觉眼前的黄土高波,就像是一幅巨大的丹青水墨画,不停地展开铺平、展开,不断地向远方延伸……永远是一副、远的看不见边缘的巨型画卷!美丽极了!

啊!这就是今天在异国他乡为了生计,常年漂泊的游子,终生迷恋的大西北黄土高原,我那最美丽的家乡!她在游子的心目中,是一片世界上最纯洁的圣土,已经远离了俗世的纷扰、利益的纷争,是最理想的人间天堂!

大西北黄土地上我那美丽的家乡,那里风景如画、那里环境优美、那里冬暖夏凉、那里四季分明,曾经获得了“塞上江南”的美称。也是苍天厚土,无私的赏赐给我那心地善良、憨厚质朴的父老乡亲,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块风水宝地。

尤其是在今天的欢歌盛世,带来的变迁中,也随着时代的潮流,我家乡的黄土地,每年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迁,生存在她上面的人们,早已经放弃了“开荒种地、广种薄收”不断开垦的思想观念。他们正用一双双勤劳的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由过去单一的种植“生态林”已经转变为今天种植各种“经济林”。绿化面积,在不断地逐年、逐渐扩大。保住了青山、绿水、蓝天,就守住了金山、银山!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正与时俱进,精心呵护着这片苍天厚土、肥沃的土地!

再加上近几年来,党中央“开发大西北”嘹亮的号角,犹如一夜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给大西北黄土地上我的家乡,带了了无限的发展机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种植经济林”、“种植高原蔬菜”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犹如雨后的春笋,给我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带来了一笔丰厚的经济收入,大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房;过去“坐山吃山空”靠开荒种地,解决温饱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见了踪影;昔日原始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被人们遗忘在落满尘埃的角落。他们种植各种“中药材、绿色高原蔬菜、无公害的水果”,已经成为这一地带的经济产业链,带动着这一地方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今天大西北我的家乡,“薯都之地”、“药材之乡”已经成为国内都市中的“弄潮儿”……

透过大西北黄土地上我家乡那片苍天厚土,便看到了那里青色的山、碧绿的水、湛蓝湛蓝的天!让今天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看到大西北我的家乡心灵的窗户和未来家乡发展的前景!家乡的发展,有力的鉴证了黄土地上我的家乡,那心地善良、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用诚实守信、与世无争的魅力,脚踏实地的走好了每一步,才远离了巧取豪夺、“一切向钱看“利益的纷争和诱惑,装扮出了”药材之乡“的魅力和“薯都之地”的韵味!得到了稳步、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打出了“药材之乡”、“薯都之地”人人青睐的国内都市中的品牌!

大西北黄土地上我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浸透着它上面世代生存的勤劳、优秀的儿女,辛劳的汗水;每一寸黄土地上面,处处留下他们勤奋的足迹;他们正与这里的苍天厚土,同呼吸、共命运,用勤劳和智慧,发展着“特色产业链”,抒写和谐盛世、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对于一个今天在异国他乡,这片永远不属于自己陌生的土地里,艰辛拼搏的游子来说:家乡的那片苍天厚土,在游子心目中早已成为一个可亲、可敬的亲人,她是我情感的寄托,是我每时、每刻想家时,脑海中的第一副画卷;也是她,当我受挫折和委屈时,是她,教会了我永远勇敢和坚强!

篇4:黄天厚土读后感600字

近日,看了两部近代小说,一部《黄天厚土》,一部《济水汉子》。相比之下,《黄天厚土》更值得一读。

民国时的一个小山村,原本是闭塞,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旧思想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村里有视土地为生命的牢靠,有德高望重的秀才抱缺(抱残守缺),有野大夫张代儒,有槐树庄第一俊白大妮,第一媒黄五婶,第一仙李仙姑,还有为祸一方的土匪张九。故事从张九绑架白大妮开始,引发了一连串的故事。这片闭塞的土地上,开始有了传教士的思想,有了大川带来的红色思想,有了日军的奴化教育,还有各式外来物涌入这片小山村新事物,新思想,带来的是动荡,也是一种洗礼。

虽然是民国的事,但还是有很多志怪小说的神奇色彩。像”治馋虫“那一章,三个村民从偶尔的偷鸡摸狗到每天晚上都要去弄点肉来尝尝,本村偷不了了偷外村,外村偷不了了再回本村偷最大户家的,曾经惧怕的土匪也吓不倒他们了。馋虫上身,一身是胆。三人最终被抓起来了,村人用肉引诱馋虫出来,终究灭了这一大害。

馋虫是种隐喻,那些极小的贪欲,都能演变成抵抗不了的诱惑,让人失了心智。就像我上个周末,想起了吃糖炒栗子,去街上转了一圈没找到,买了一堆其他吃的。第二天去看电影的路上看到了卖栗子的,特意在回来时下了车,买了解馋。然后再上公交没了座位,站了一路。这也不算什么大瘾,有什么大的的代价,然而想到这个馋虫的事,还是有所触动。这一周再次路过许多糖炒栗子店,都没有再买了。一袋栗子已经解馋了。

《黄天厚土》里也有一段朋友间背叛的事:抱缺与张大夫是君子之交,一儒一医,相得益彰。但日本人来了后,逼迫张代儒给抱缺的药里添加鸦片,让抱缺染上了烟瘾。得知真相的抱缺最终自杀了,张大夫也整日活在愧疚中。虽然是胁迫的,但想到最好的朋友的背叛,还是觉得惋惜。不设防的人,可能是伤你最深的人。只有朋友才知道你的软肋在哪。

慎交还是挺重要的。认定一个朋友,就得无惧他的伤害,用真心换真心。人,如果学不会原谅,至少还可以选择遗忘。

篇5:黄天厚土读后感600字

故事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中国为背景。 主人公,齐为民,以下叫齐大哥,亲切。 当时齐大哥带妻子赵姑娘从北京到甘肃山丹当医生。 赵姑娘起初到甘肃山丹看见满山的羊群很是开心,对齐大哥说了一句,这里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啊,看到这一句,我就担心,赵姑娘可能在这待不了太久。 毕竟,她受过高等教育,脑子里也有诗诗文文,这里初到新鲜,长期过日子格格不入的思想定会让她动摇。 毕竟这里夏天不能洗澡,中秋节没有月饼,也没有照相馆。 赵姑娘来这里完全是因为她的丈夫。 齐大哥赵姑娘初到这里日子过得充实又顺心。 不久他们在这里生下了自己的女儿,(这时的他们是完完全全相爱的) 在当地农村也有了属于他们的卫生所。 一位叫山丹的小妹妹也跟着她们学起了医。 女儿日渐长大,赵姑娘说,在这里女儿长这么大想照一张全家福都找不到地儿。 齐大哥说,让你跟着我受委屈了。 这里夏天不能洗澡,中秋节没有月饼,也没有照相馆。 问题全都出来了,但赵姑娘更多的时候压在了心底。 她想回城里,不仅是为她自己,更是为女儿的教育。 问题发生了。 隔壁村子里发生了疫情,齐大哥发现原因是公粮。 齐大哥准备站出来说这事,为了更多的人的生命安全,他说这是他的医生职责。 但这事一旦上报,一旦追责,保不齐齐大哥命都保不准,毕竟那时候大环境特殊。 赵姑娘不同意,她说自己首先是个母亲,再是一个医生,而且也不允许自己的丈夫这么做。最后齐大哥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救了大伙。 不过这是最后一根稻草。 吵架、冷战。 赵姑娘申请了来年回北京的名额。 第二年,通知书来了,北京的医科大学,赵姑娘要走了。 放下丈夫,暂且放下女儿。 (这时候赵姑娘和齐大哥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分歧,赵姑娘觉得齐大哥不为她们母女着想,齐大哥觉得什么我不太知道,可能觉得赵姑娘自私或者什么) 齐大哥一句话没说。 留下一封信,赵姑娘走了。信中说,3年后她会来接女儿,等女儿,等他俩。 走了。 在学校她学习认真,但等不来家信。有一天等来了山丹的信,我跟齐大哥在一起了。我爱他。我也考上了大学,但我想陪齐大哥,想陪在他身边,我放弃了进修的机会。 3年学成,她回来了,接女儿到北京,发现自己的女儿在叫山丹为妈妈,而且不认识她。 而山丹自己的女儿正在病危,紧急时刻她带走了山丹的女儿。 山丹的女儿成了她的女儿,她的女儿成了山丹的女儿。 她在北京当了最好的医院的院长,养大了山丹的女儿,一直是只有两个人。 两个女儿都长大成人了, 长大成人了。 虽然她的亲生女儿在农村长大,但也在上海上了大学读了博士。 而山丹的女儿也在德国的医校学习。 齐大哥去世了,一切的秘密全都解开。 齐大哥根本没有跟山丹在一起。 心疼。 心疼齐大哥这些年默默的承受,这些年他一次也没有跟赵姑娘写信,但是在心里默默的思念着她,山丹虽然也是个好姑娘,也深深的爱着他,但他在荒漠里,没有让自己寂寞,养教女儿,为乡亲们看病,没有接受山丹的爱,直到离开人世,一直一个人坚守着属于他们的小窝。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赵姑娘从北京回来找他,他思念她,但是他为了心中的念头,为了乡亲们,那里更多的人需要他,他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没办法去北京。 赵姑娘在北京一直也是一个人,她也一直是自己一个人,但是她的勇敢与理性让我佩服不已,她自己抚养长大了一个孩子,在工作上也是当上了院长,最后带更多的年轻医生到乡下给乡亲们治病。 但是,赵姑娘是理性的,而齐大哥更多的是感性的吧,可是,他们有了开始没有结束,而且他们故事的结局那么荒凉,两个人,曾经在一起欢声笑语的两个分开之后在思念中度过,靠着毅力,靠着对生命的感悟,可是毕竟没有了来自彼此的温暖。不知道齐大哥临终前在心里想的是什么,或许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满意吧。

篇6:黄天厚土读后感600字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晚十点,我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开学已经二十多天了,这些日子,除了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到达学校”的信和一封鼓励弟弟“好好学习”的信之外,就再没有动笔了。中学就开始写日记,就连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也坚持写日记。跟弟弟捡石头刻字,和爷爷一起到山坡上放羊,帮姑姑卖西瓜。还有那天去给爸爸送饭,烈日炎炎,热的快要冒烟的石头峡里,爸爸和几个人一块光着臂膀正在干活的情景,也一一被我记在日记里。

也许纯粹是出于一种良心上的不安,我又拿起笔开始写日记。

刚到学校,新鲜事可多了,给家里写的那封信,乱七八糟足足写了有十多页,想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爸要当“长篇小说”来读了,然后反过来又像说“评书”般说给老妈听。写到这儿,我真有点想他们了!逝去的往事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初中时,我家里离学校特别远,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啃两口干馍馍,然后推着自行车急急忙忙去上学。但现在倒好,早上既不上早操,也没有上自习一说,睡到七点钟还不起床,最后,实在饿的睡不住了,才慢腾腾爬起来,穿上衣服,刷完牙到食堂打两个馒头,倒一杯开水,坐在宿舍边聊天边啃,啃完馒头,时间一丝不差,上课预备铃也该响了。这可谓“悠闲”了,难怪大家都愿意上大学,挤破头的考大学呢,中专就这么“悠闲”,想必大学里更要“悠闲”的多了,美哉!其实我上中学时,学习并不怎么特别的好,弄不明白怎么突然考上了许多人挤破头都很难考上的中专。不过上中专,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那要算最佳选择了,少上三年高中为家里省好多钱暂且不说;更重要的是毕业后能和大学生一样,分配一份让人羡慕的“流泪”的工作。可今年不同了,我们是中考实行“并轨”后招的第一批学生。其实到现在我也不大明白什么是“并轨”,只稀里糊涂觉得“并轨”就是上学要交学费了,而且毕业后国家也不再管分配工作的事。不像以前,考上中专就叫“端上铁饭碗”了,上学自己不用掏钱,听说学校还给学生们发钱,毕业后照样安排同样让人羡慕的“流泪”的工作,跟考上大学没什么两样。我是没这样的福气了。走着瞧吧!反正已经到这儿来了,难道还要回去不成?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国庆节”了。学校放了一周假,我成天躲在宿舍里看从“三教书店”花五毛钱租来的《平凡的世界》。宿舍其他六位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和张掖的一个小伙子没回家呆在宿舍里,他叫左清文,我们平常喊他“老左”。生的古里古怪,自开学到现在一直穿一件黑西装和一条非常“紧张”的牛仔裤。西装的扣子系的整整齐齐,牛仔裤的扣子也系的整整齐齐,这会儿正躺在床上研究一份报纸呢。我大略看了一眼他手里的报纸,报头是“甘肃自学考试”。我无心细究,便不再去注意他。还有五分钟就要熄灯了,睡觉吧!“老左,睡觉了!”我朝上床喊了一声,他没答应,我站起来走到他床跟前一看,愿来他在欣赏报纸的“意境”中早就睡着了。

今天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操场边上读《平凡的世界》,我的周围开满了叫不上名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煞是好看,秋风吹过,淡淡花香扑鼻而来,让人如痴如醉。远处是一片茂盛的白杨林,树叶被秋风吹的哗啦啦直响。忽然,一声巨浪,田晓霞可爱的脸庞在我眼前晃了一下,就消失了,紧接着是汹涌的洪水咆哮而来,淹没了村庄,淹没了身旁美丽的野花和远处的白杨林……

我合上书,不敢再继续看下去……。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思索中走回宿舍。

老左还在研究那份报纸,那份《甘肃自学考试》,我无心去问他为何一张报纸看了两天还没看完,只在心里叹惜路遥怎么就把这么美丽可爱的“田晓霞”给写“死”了?晚饭时分,我无心吃饭,又开始读《平凡的世界》,我还是头一回如此认真的读一本书,眼看快要熄灯了,去买蜡烛,晚上接着看。天亮时分,我终于一口气读完了厚厚三本《平凡的世界》。我深深的为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也为作者谦诚的劳动所打动,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篇7:黄天厚土读后感600字

好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是回去上高中呢还是在这儿一边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边参加自学考试呢。自从那天看到两条修长的雪白的女生的腿之后,晚上我再也没敢到宿舍外边去过。失眠是越来越严重了,难以入眠变得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最近我又读了巴金的《家》,其中有一句话“青春是美丽的”。我翻来覆去的想,是啊,青春是美丽的,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是这样稀里糊涂的度过呢,还是去寻找新的生活,新的道路呢?“满腔热血,与其洒在沙滩上,还不如洒在故乡的热土里”,昨天半夜我摸索着将这句自认为十分伟大的话写在了床头的墙上。

我很想家,接二连三的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总不见回音,也不知是否收到。我在信中告诉了最近我所思考的一些事,尤其是参加自学考试的事,连那天晚上和王斌半夜出去看“月亮”的事也写在信里了,不过没提那双修长的雪白的女生的腿。

看来今晚又睡不着了。

我又想起了庄浪一中,这所我想了多次而终于无缘的学校。和我一块毕业的好多同学都上高中了,他们学习并不好。我们中考时,县上给各初级中学下达了指标,我就读的卧龙中学是35名,也就是说,有资格参加中专考试的只有35个人,而我们今年毕业的学生将近有两百人,我们在中考前进行了预选考试,我考了623分,排全校第21名,当时我特别高兴,急着跑回家把我被选上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那天特别高兴,特意做了我最爱吃的炒“洋芋面筋”,以示庆贺,老爸也自我记事起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复习和中专入学考试,慢长的暑假快要结束时,我终于接到了甘肃省建筑工程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谁知到校后,参加的第一项活动就是铲除我们宿舍楼前大操场里的杂草,一铲就是两个星期,铲完了紧接着又是清理操场里面的垃圾,等这一切忙完才开始上课。间隙听到学校里有同学打架的事,开始小心翼翼的走路、打开水、打饭……

尤其是打开水、打饭时,人特别多,我每次都按规矩排队等候,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打开水、打饭,谁也不敢碰,生怕惹谁了,晚上找麻烦。后来在晚上就能听到楼道里打架的声音了。我们晚上开始用桌子把门顶上后才敢睡觉。一听到楼道里有动静,我们就吓得半夜睡不着。再加上校门口公告栏里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关于处罚□□□打架的通告”。提起学生打架好像连老师也害怕,更别说我们几个不满十六岁的孩子了。昨天体育课上,王老师就说95级一名学生被几个人逼的跳楼最后摔死的事……。乱七八糟,想了好多,充分论证了我再也没有在这个“破学校”呆下去的理由,打算明天就去办理退学手续,回家读高中。这样想着时,窗外已经发白,校园里清洁工开始扫院子了。

第二天早上,我怀里揣着已经写好的“退学申请书”,带了本《高等数学》,走在校园里。突然发现白杨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路旁花园里槐树上的叶子也差不多落完了,一阵寒风吹过,我下意识的抖了抖,加快步子。刚推开教室门,“明亮的眼睛”已经坐在位子上在写什么呢。不一会儿就上课了,第一节是曹老师的数学课。我本来挺喜欢数学的,但今天不能够集中精神听课,既然要回去上高中了,还坐在这儿上什么课呀?我把写好的“退学申请书”拿出来看了又看,决定下课后就去找班主任老师办理退学手续。“你上课看什么呢,神神秘秘的?”下课后“明亮的眼睛”问我。“没什么?”我勉强回答道。“是不是谁写的情书啊?”“没有!”我的脸上倒很不自然,好像手里拿的真是“情书”似的。

真是捉摸不透,少男少女的心有谁能捉摸的透呢?十七、八岁的日子,刚才还愁的满脸乌云呢,一会儿就阴转晴了。我的脸上很不自然,到底为什么很不自然,我到现在都说不清楚。只记得突然我以非常快的动作将写了半晚上的“退学申请书”撕了个粉碎,走到窗子跟前,轻轻的从三楼撒了下去,还蛮有一番“仙女散花”的味道。回到课桌前,好像撕掉的真是“情书”似的,不敢再回头看“明亮的眼睛”。第二节课,总觉得她一直在后面盯着我,我“不自然”了整整一个上午。“既来之、则安之!”嘛,好好学吧,我就不相信,除了考大学,就再没有其它成功的路子了吗?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终于决定参加“自学考试”了,报考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也许你会问,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你为什么又报“汉语言文学”呢,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吗?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我就喜欢文学,对“建筑”没有兴趣,中专考试稀里糊涂就考了,“自学考试”可不能再稀里糊涂的报了。决定报名的当天晚上,我又一次失眠了。

夜已经很深了,隐隐约约能听见从西站传来的火车鸣叫声。上小学时,因身体虚弱,个头小,经常被同学们欺侮。中学里,三九严寒,骑一辆破自行车跑二十里山路去上学;下雨天,山路上没法骑车,一个人顶一顶破草帽步行去上学,晚上回来稍微晚一点,妈妈会满山遍野到处找我,害怕我路滑掉沟里去,害怕路上遇见坏人吓着,也害怕被同学欺负。

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一齐涌上心头。中考前班主任不让我报考庄浪一中,而让我去考一所镇子上的破中学,我差点没跪下向他求情,最后总算考了一所中专,班主任意料不到,我也始料未及。可这一切,换来的难道就只有彻夜难眠吗?不!不!不!我要参加自学考试,我相信我有能力,也有毅力走完这漫长的征途。“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一定要站到大学的讲坛上!”

“嚓!”一声脆响,握在我手里的一支铅笔被我从中折为两截。

篇8:黄天厚土读后感600字

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少,晚上熄灯后,一个宿舍的同学基本都睡不着,刚开始我们说中学生活,说参加中考,说家里种的粮食,说家里有几口人等。过了一个多月后,这些话题没人再提了,谈论的焦点渐渐转移到了我们班的女同学身上。谁最漂亮啊!谁的普通话讲的最好啊!更有甚者,哪个男生跟哪个女生的“关系”最好,都被我们谈论的有眉有眼,起初我不怎么发言,他们争先恐后的说,我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听,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也不知他们的谈论是以何种结果在何时结束?“邺海,你怎么不和你后排两位女生说话呢?”“是不是对人家有什么想法啊?”“她可是名花有主的人了!”……

听他们今晚把矛头指向了我,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平时我又不善言辞,一时语塞,红了脸从床上坐起来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回来后,宿舍里出奇的静,甚至一只蚊子的叫声都能听的一清二楚。过了好长时间,宿舍里已经有人开始打呼噜了,我反倒睡不着了。我后排的确是坐了两位女生,一位戴副眼镜,经常穿一件米黄色外套,说话声音很好听,叫秦珊;另一位留着长发,看上去很害羞的样子,有一个很奇怪的姓——独,名字也不俗,一个字——霰,合起来就是独霰。她们俩一下课不是打就是闹,全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而坐在她们俩前排的我和杨辉,就像犯了罪正在接受审判的犯人一言不发,盯着黑板直发愣,也无心去关注后排她们俩的热闹。开学一个多月了,除了值日时给她们教室钥匙时才简单的说一两句话外,几乎再没打过交道。但是最近几天,每次当我走进教室门时,眼睛就不由自主的先朝后排扫视,看她们俩来了没有。尤其是秦珊那一双藏在镜片后的明亮的大眼睛,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许是每天我看她的样子有些不太自然的缘故吧,让宿舍这帮家伙发现了,今晚上合伙“攻击”我,就连和我关系最好的刘琪也不例外,我难道做错什么了吗?

想着想着,秦珊的影子在我脑子里越来越清晰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个微笑,简单的再不能简单的一句话,在我心里好似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挥之不去。我第一次失眠了,在这样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警报声,夹杂着几声令人发抖的狗叫……

昨天晚上彻底失眠了,到凌晨五点多钟才迷迷糊糊睡着。今天上午数学课几乎睡了一上午,中午想到宿舍休息一会,结果宿舍里闹翻了天,也不知道他们在为什么事而高兴,好像跟我没多大关系,就是有关系我也不想听了,放下书转身从宿舍跑了出来,一个人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跺着步子瞎转游。

“自学考试”,自从国庆节从“老左”哪儿听到一点点消息后,最近几天宿舍里除了讨论“女生漂亮”问题之外,也有几位同学谈论“自学考试”,起初我不明白“自学考试”是怎么一回事,只听他们说“□□□考了三年,才通过两门。”“□□□一门课考了四、五年还没有通过。”我不太相信他们说的,难道“自考”真的如此之难吗?我从“老左”跟前借来那份报纸,仔细研究了两个晚上并两个白天,才算弄明白了那么一点点,所谓“自学考试”,就是“国家组织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通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内的所有课程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起初,我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这件事,因为我还有另一个想法。

这两天都没休息好,不全是因为秦珊那双“藏在镜片后的明亮的大眼睛”和舍友们那天晚上被我视为“攻击”而实际上并不怀恶意的玩笑,而是因为我一直在思考着是否回去上高中将来考大学的事。坐在我前排的一位女生在开学后第三天就回去上高中了。我也想回去上高中,但一想到父亲光着肩膀在石头峡中干活的背影,我的心里就隐隐做痛。开学报到时,父亲将那一沓浸满汗水,还散发着父亲体温的学费和生活费交到我手里时,我的心情很沉重很沉重,坐在去兰州的长途车上,我一夜未合眼,时不时用手在衣服外面摸一摸装在里面的学费,生怕它长翅膀飞走了。到学校报完名,交完学费后,我把剩下的钱存到了学校附近的“工行”里,留一百元做为这个月的生活费,开学一个多月来,每天除了三顿饭的开销外,我几乎没有多花过一分钱。前几天,开“老乡会”要走了二十元,我一度后悔过好长时间。可现在,要是再回去上高中,怎么对得起家中的父母啊?再说家里还有一个正上初三的弟弟呢,将来他要上高中、上大学,我们家哪来那么多钱供我们俩啊?

可是,反过来想,在这个学校里继续呆下去,一年要支付这么多的学费,再加上自己的生活费,一年少说也有五、六千吧。学的专业又是什么“工业与民用建筑”,将来搞建筑,而我对建筑又一点兴趣都没有。再说将来能否找到一份工作,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学期开设了《建筑制图》,但我几乎从没有仔细听过一节课,课堂上想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老师也不布置作业,学了一个多月,连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样下去,怎么行啊?

临行前,母亲的叮咛又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娃啊,去了要好好学,没钱了跟我们来信说一声。饭要吃饱啊,我和你爸再苦也要把你们俩供出来……”。那时我还嫌她唠唠叨叨呢,现在我多么想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把我在这儿一个多月来所经历一切都告诉她,把我想回去上高中考大学的事告诉她啊?妈妈,我真想你,我该怎么办啊?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街头,虽然已经启航,但是我不愿就这样走下去啊!我的希望,我的目标,难道就这样变为泡影了吗?窗外又传来警报车的鸣叫声,夹杂着几声狗叫,清凉的月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洒了满满一屋子。桌上那份“甘肃自学考试”清晰的映入我的眼睑,我翻身从床上爬起来,点了根蜡烛,走过去抓起那张报纸盯着出神。

也许是突然的亮光惊醒了他,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睡着,我对面床上的王斌也翻身爬起来,穿一件大裤头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参加“自学考试”了,他有一位在兰州上学的哥哥,算是我们宿舍最见多识广的一个了,在他哥哥的指导下,他打算报考“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自学考试专科。“你也想报吗?”他轻声问。“嗯……”我稀里糊涂的答应着。“那我们明天去买书吧!现在学习不太紧张,明年四月份就可以多考一门,毕业前抓紧过完,有大专文凭好找工作啊!”别看他小眼睛小鼻子小个头了,道理倒知道的不少。“是啊……”我有气无力地随便回答着。“那你还犹豫什么呢?”我没有回答。

夜,静静的……

月光越发明亮了,我转过头,他睁大了一双眯逢着的小眼睛,盯着窗外圆圆的月亮,若有所思。“你也没睡着吗?”我明知故问,只为了打破这有点凄凉的夜的宁静。他没有回答,静静的坐了一会儿。“做人可真难啊!”他叹了口气。也许是他这句话触动了我心中某一根脆弱的神经,我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是啊!”又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他披了件衣服,穿上裤子,和我一起走出宿舍。楼门早就锁了,我们在楼道里转游。长长的楼道黑洞洞的没有一个人影,我们一直走到东头窗户跟前,站定了抬头看窗子外面的月光。清凉的月光洒在校园里的小松树上,小松树一个个好像披着轻纱的少女,秋风吹过,袅袅婷婷,美丽极了。突然,一道亮光闪了一下,两条修长的雪白的腿从眼前的女生楼窗口一晃而过,把我们从幻想中又拉了回来……

篇9: 血染厚土散文

血染厚土散文

中国的地名往往在玩世不恭之中透露出华夏厚重的历史面貌,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地名,却往往在经过人们细细咀嚼之后让人大吃一惊。我出生的村庄叫任营村,是个袖珍村庄,跟周围的那些大村庄比起来小的让我都感到自形惭愧。

我不知道我那村庄究竟建立于何时,也不知道是哪位祖宗信马由缰的走到那里,并在那里卸下马背上的酒酿行李,在那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我想我那祖宗必定是极潇洒的,要不然绝不会一个人跑到这里生根发芽,我之所以这样想,一定也有我的理论依据,要不然怎么会一个村都姓“张”呢?血统如此单一纯正,让所有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不得不在提出疑问的时候斟酌再三。不过,他们也一定会狡猾的问,你们是“任营”村,可是,为什么全村没有一个姓“任”的?如果真的是一个“张”姓祖先繁衍了这座村庄,为什么他不以他自己的姓命名这座村庄呢?比如“黄庄”,那一定是“黄”姓较多,“李家庄”一定是以李姓为主。

答案似乎在质疑声中愈见明朗,首先,我那村庄的确是由一个“张”姓祖先所建,这一点确信无疑,无需争执。诚然,在他的马蹄还未曾踏进这片沃土的时候,这里的地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是存在已久,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心中,以至于他后来虽然动过替换村庄名称的念头,干出些彪炳千秋的事情却总不能得逞,郁乎情却不得已,他也只好任由人们去叫,自己干脆美酒一杯,飘飘然,不管这些事情了。此外,“魏营”也着实没有姓“魏”的,大多数人都姓“刘”,“白营”倒是有几家姓白的,可是并不是绝大多数都是!难不成,这些村庄都是在缔造者来之前就已经都存在了吗?到底是谁给这些村庄命的名字呢?为什么一写出这些话,就显得像奇谈怪论,毫无逻辑可言?为什么,“李楼”就以姓李的为主,“闫庄”就姓闫的最多。这可够有意思了,为什么所有的带有“营”的村庄都显得名不副实?而带”庄“的正好恰恰相反呢?这之间到底蕴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小的时候,常常听奶奶说,她曾经听过去的人说,村里本来只有五户人家,这五户人家也是同根连祖的五家。到了我这一代,那坐落在田地里的几户人家,才渐渐的繁衍出一个村落的雏形,现在的村子大概有六七十户人家,虽然都是血脉相连的宗族,彼此之间亲疏关系也渐渐分的清晰起来,比如谁跟谁同一个爷爷,或者同一个太爷,那关系自然要比别人更亲密一些。

就周围几个错落有致的村子而言,有一个坐落在中间的村落很是奇怪,竟然叫“火星阁”,这个村庄有意思吧!?世间决然不会有姓“火”的,然而,这个奇怪的名字很可能成为解开所有村子命名始末的线索!

据我所知,“营”是部队的编制,这种编制可能是在唐代之后,宋代我不知道有没有,反正明代是有。这一发现让我大吃一惊,难不成,那些村庄是古代战争屯兵时候留下的名称?比如说,我出生的地方叫”任营”,也许那里曾经就有一个“任总兵”,他把自己的`部队驻扎于此,于是,这块土地理所应当的叫“任营”。他每天在此处操练兵马,时而列队冲锋,时而退走固守。村落前的那条蜿蜒几十里的河流就曾是他们饮马洗澡用的水利构建!

如此说来,不禁让人骇然,周围的“魏营”,“白营”,自然也是同一个时期屯兵留下的,不过,这样一来,反而“火星阁”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她也有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处遇敌点火的桥头堡嘛!可不就是,从那地里位置上看,她完全有能力完成那项军事使命,地处中间地带,联通各个军事团体的枢纽,“火星阁”,这个名字她当之无愧,至于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那么一座高高耸立的阁楼,今天已渺不可寻,只能通过想象揣度她当时应该具有的构建。

看似平静安详土地肥沃的小村落,除去早上的鸡鸣狗吠,撇开黄昏的归鸟炊烟,撂开夜里的妇乳儿啼,活生生的从这一切现实中剥离出来,竟然剥离出一段战火纷飞,狼烟弥漫的历史过往,于是,我瞬间就明白了,我们的小镇何以叫”秣陵镇“,何以小镇周围的所在分别命名为”北关”,“南关”,“东关”,西关”,我故乡的每一片土地莫不是浸泡在先人的血泊中,然而,这血泊、骨骸、在几经沧桑巨变之后,终于又把这片土地滋润肥沃,她经历了草长莺飞的荒凉,在荒凉中等待一个放浪不羁的流浪者,等他来此繁衍!我的“张”姓祖先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应着节拍,骑着马走到这里来的。

有时候,不得不被这些地名所感动,你能看到,辽阔的土地上,真正命名为“某某村”,“某某庄”的地方实在是太少,即使有也一定夹杂在若许“某某营”之中,这是怎样艰难幸存的一个村落,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存在又经历了多少苦难!不用说,单单濡养那些保护她们的军队这一条,已经是一部血可歌可泣的血泪史,这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些村庄里多少人为了缴纳军粮累死在阡陌之中,又有多少人被抓走当了壮丁。她们的苦难可能根本不比那些披甲持锐的军队少!

幕气顿起,雾色渐浓。我坐在村头的小桥上,远逝的河流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我忽然觉得杀气从四面八方逼仄而来。“火星阁”的狼烟一起,那些阴灵立刻从脚下的土地上飘荡而来,将士们的骏马,呼天抢地的呐喊,雨点般的擂鼓声,数不清的尸体堆积如山,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土地,他们都凄惨的看着我,拉着我,想要我换上戎装同他们一起战斗,他们发出“救救我,救救我”的哀求!我本能的想逃走,可是不知道逃到那里,我被那些尸体,那些血泊包围着,每一脚下去踩到的都是一个刚刚死去的生灵,我无路可走!

有一次,我去郑州应聘河南青年报采编记者,坐在公交车上昏昏欲睡,忽然,冥冥之中听到金戈铁马的碰撞,听到数万将士杀伐攻夺的声音,那惊天动地的擂鼓声震的我耳朵发麻。我浑身一个激灵,赶紧坐直了身体。

原来,这一路公交车经过的是“刘寨”,我有阅读的习惯,对于“寨”这个词语并不陌生,而在中国出了大名的当数“瓦岗寨”、“穆柯寨”,虽然说“穆柯寨”多少引出一则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可她始终是战争的标志,只不过主观上或多或少的蒙上了一层温柔的面纱。而那个面目狰狞的“瓦岗寨”简直就是一座英雄冢,一将成名万骨枯,从“瓦岗寨”走出了那么多的英雄,秦叔宝,程咬金,他们不但是卓越的将领,甚至在华夏儿女心中已然成神,什么神?战神!那与恶魔又有什么区别?战争有多少是正义的,不过是野心家争夺天下权柄的手段,牺牲的从来都是无辜的老百姓。不得不提一下,“瓦岗寨”其实就在河南滑县,战火难免不会波及到郑州!所以这里很多地方都以“寨”命名并没有多少令人费解之处!

面试结束后,我大约也已经知道我不会应聘成功,因为我毕竟不是中文专业的,更不了解新闻的行文规则,我只是简单的告诉编辑老师,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并且是一个喜欢写出自己故事的人。离开编辑部之后,我便同我的大学同学去了他的办公室,我告诉他我的关于郑州可能是古时候兵家必争之地的推测,他听后大吃一惊,说我真应该是个历史学家,不看史料,只是听了听地名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在郑州生活了这么久竟然对郑州的这些地名没有任何感触。我笑了笑,这一生,我可能做不成历史学家,更不可能成为历史领域的大学者,偶尔玩弄一下文字或者会成为我终身的烙印。

我闲来查了一下郑州曾经发生过的战争,有春秋战国时期智勇双全、耐人寻味的郑烛之武退秦师、郑弦高智退秦师,又有可歌可泣、影响深远的萑苻泽奴隶起义、秦末荥阳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隋唐之后的瓦岗军起义大海寺之役、岳家军克服郑州之战。我不知道古代的郑州有多大的管辖范围,这么多的战争全都拥挤在同一块土地上,这块土地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血流成河的场面。

生我养我载我育我的土地,我一看你就满眼泪水,你经过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战争,你是用你的鲜血做成乳汁来哺育你的子民生生不息。现在请允许我跪在你的怀抱,匍匐着祈求普天之下再无杀伐,四海之内再无争端,不要再让生灵的鲜血再次染红大地。

篇10:关中厚土诗歌

关中厚土诗歌

唐时东去的灞柳随风飘荡

总是揉碎送君一别的心房

送行在长安漫天飞雪的冬季

沿着泪水滚滚的灞河

远送亲人的人群,徒步

站成一排排银发披散的灞柳雾凇

送出那条牵肠挂肚的连岸桥梁

长衣飘动的寒风中

不知远去的亲人飘向何方

隔岸恍恍东望

莽苍接天的霸陵塬上

李元霸似乎还在挺着胸膛

一代英杰,怒叱天雷

魂归锤下的英灵吼声悲沧

沿渭河八百里长着灵气的长安

用关中刀客的脾性流放秦人的豪壮

掀动出阿房宫的胭脂气

掩藏了秦汉唐多少枭雄与帝王

厚葬了多少繁荣和衰落的气象

旷世的王朝以作悠悠千古

残留在泥土上的庙宇和城墙

让日子剥蚀成一种历史的风信

那些沉湎在此而有灵气的.人们

一如兵马俑,怎耐地下寂寞的酿藏

昭陵下的太宗骑六骏面世了

本就不耐消停的上官婉儿

也挽着白云桃花

出来开篇她的绝世文章

华清池的汤浴漾出贵妃的清香

老谋深算的武媚娘,牵手着

抱日月桀骜而眠的秦始皇

做客西面为邻而居的汉武帝

说很幻想鸿门宴上的朱门酒肉

羡赞如今带个大盖帽就是风光

老子骑青牛悠然于关中厚土

姜子牙依渭水垂钓周室八百年

那是风月柳动、画中留白的无尽畅想

那个姑娘

炊烟袅袅月上树梢

这是我的古老村庄

阵阵花香小河流淌

萤火虫儿月下流浪

穿过一条悠长小巷

看见我那心爱姑娘

辫子黑黑睫毛长长

站在阁楼深情凝望

她像丁香一样忧伤

多想温暖她的心房

她像丁香一样芬芳

在我心中悄然绽放

婀娜渐远钟声又响

回眸很短思念如霜

丁香花一样的惆怅

在岁月的风里飘荡

炊烟袅袅月上树梢

依然是我古老村庄

月光流淌萤火徜徉

那首情歌还在传唱

穿过那条悠长小巷

姑娘如今你在何方

辫子黑黑睫毛长长

最后为谁穿了红妆

你像丁香一样忧伤

多想融化你的冰霜

你像丁香一样芬芳

依然在我心中绽放

婀娜渐远钟声又响

你如丝絮飘向远方

丁香花一样的惆怅

在岁月的风里飘荡

篇11:苍天之下读后感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读了马金真老师的作品《苍天之下》。

这篇文章写的是两只燕子夫妇养了五只小燕子,在一次觅食的时候,燕子夫妇被一个拿弹弓的人打死了。五只小燕饿死了三只,还有一只被淹死了,只有一只小燕子被好心的大燕子抚养大,飞向了它向往已久的蓝天。

当我读到燕子妈妈在弥留之际还想着小燕子时,我感动了。这是多么无私的母爱呀!在自己将死之际,燕子妈妈想的不是自己的伤应该怎么办,而是自己的孩子会不会饿死。看到燕子爸爸被打死,妈妈被打伤时,我觉得拿弹弓的人太坏了,为了自己的一时快乐,把一家燕子都给害了。如果他出生没多久自己的爸爸妈妈就死了,他是不是也会伤心欲绝?是不是也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照顾自己而被活活饿死呢?看到好心的燕子每天除了抚养自己孩子外,还要来照顾这两只不知谁家的燕子时,我又被感动了:连燕子都那么富有同情心,那人不应该更加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吗?

愿苍天之下充满爱……

篇12:苍天之下读后感

今天,教师的带领下,我们读到老师的马金真作品“天下”。

这篇论文文章写的是两只燕子这一夫妇他们养了五只小燕子,在一次进行觅食的时候,燕子夫妇被一个拿弹弓技术的人打死了。五只小燕饿死了三只,还有就是一只没有被淹死了,只有这样一只小燕子被好心的`大燕子抚养大,飞向了它向往发展已久的蓝天。

当我看到燕子妈妈临死时还在想着燕子的时候,我很感动。多么无私的母爱啊!在他自己死去的那一刻,燕子妈妈并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受的伤,而是想到自己的孩子会饿死。当我看到燕子的父亲被杀,母亲受伤的时候,我以为那个弹弓男人太坏了,为了一时的快乐,他杀了一家子燕子。如果他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他会伤心吗?你会因为照顾不好自己而饿死吗?我很感动,看到善良的燕子每天照顾燕子,除了抚养自己的孩子: 即使燕子是如此富有同情心,难道那个人不应该更关心他周围的人吗?

愿苍天之下充满爱……

篇13: 黄天厚土散文

――灵遁者

有一个地方,真正可以用“黄天厚土”来形容。这个地方就是陕北。当一个江南女子,对我说:“我辛亏没有找一个北方男人。要不然我真受不了。”我知道她指的是北方人粗,吃饭简单,不精致。很多人还很随便。

我心里自然是不高兴。却又没有耐心去和她讨论。心里道:“随她去吧。反正和她不会经常往来。相识而已。”

但她的话,确实留在了我心里。也因为不止她一个人明确这样说过。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在心里不经思考的想起陕北,想起黄土高原,想起那里的人。我会更加的自豪。而不是自卑。 她所说的缺点,是我认为自己所具有的优点。

就像江南的秀美,江南的柔情。可能会让我觉得咋一相处,非常美,非常享受。可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觉得有点“婆婆妈妈”,或者说“太费事了。”

这是两种气候的碰撞,两种温度的碰撞,两种文化的碰撞。我觉得用一个网络笑话形容也挺合适。甲问:”为什么越往北,人越直?“乙道:”废话。天寒地冻的,谁有时间跟你墨迹。“ 如此说来,陕北应该是兼具“直”和“弯”。

我并不想说,南北地方或者人,那个好,那个坏。显然这是断章取义,不科学,也没有对比性。就像吃大蒜与喝咖啡不能比优雅一样。争论都会显得彼此不优雅。

但是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北方文化和北方人需要被“仰视”;而南方文化和南方人需要被“俯视”。

从形式上和心理上都应该是这样的。当我离开陕北,到了西安,接触全国各地的人的时候。我发现北方人往往是高于南方人。甚至陕北人比关中人会大多高些。 我觉的地理气候,饮食肯定是一个原因。

还有北方的山会更高,更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就是需要被仰望的地方。 远远的看着,这片黄土是高大,深厚的。像个颇有艺术孤独情怀的男人,走在荒凉的.土地上。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艺术是需要孤独的。而孤独只有沉淀过的人才更能体会。黄土高原,曾经是原始森林。黄土高原,现在是千沟万壑。黄土高原,黄尘满天飞。他厚重的身下,全是死去的生命。曾经的原始森林,现在的煤炭石油。

当风起时,你站在山顶,就会听到这种呜咽和孤独。他穿越千万年。影响着这里的植物,这里的人。

所以他经不起细看,细细一看,都是满脸的粗糙,满脸的时间痕迹。 而南方和南方人,经得起细看。而且就洋人生活来说,我觉得南方是更好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府之国“等等称谓,是有根据的,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就装修来说,我喜欢找南方人装修。就因为南方的工大多细。就做生意来说。南方人精于经营,北方则要粗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富人多于北方。北方人钱来的快,往往去的也快。所以一个需要被“仰视”,一个需要被“俯视。” 之所以加引号,就是说这种对比一定没有高低之分。

而且我固执的认为,一个人把他的家乡,说的再美,都不为过。因为那是家乡。

黄天厚土是描述陕北很贴切的一个词。仅仅四个字,却如一首诗歌。它告诉你它的颜色是黄色的,天很高,很蓝。土很厚,很厚,沉淀了亿万年。即使在这里生活的人,都甚至忘了他沉淀了这么久。也或许是大家不愿意提起,把这种性情根植在自己的性格中了。

我有点怀念小时候在土堆里打滚,在高粱杆里躲猫猫,在泥潭里踩坑坑了……如果陕北黄土高原的孤独和艺术,需要人代言。我会举手大吼:”就选我吧。我来自陕北。“

黄天厚土散文

楼兰的忧郁读后感500字

《楼兰的忧郁》读后感作文

楼兰的忧郁读书心得500字

基督教的碑文范文

我想回家经典散文

美文:《走进碑文》

书的故事好词好句赏析

生活心情日记随笔

妈妈的手作文

《苍天厚土》读后感
《《苍天厚土》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苍天厚土》读后感(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海林都》观后感心得精选2023-07-17

朋友的追悼会致辞2023-01-04

电影墨攻观后感2023-12-03

关于妈妈的手的作文精选2022-11-13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有感2024-03-31

又是一年清明时经典散文2024-02-14

记住自己微笑的时候初中作文2023-08-31

八年级读后感:读贾平凹散文集后的感想2023-03-22

白衣天使900字高一作文2023-05-13

《我的世界观》阅读答案2024-03-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