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时间:2023-04-02 07:51:32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共15篇)由网友“北极星”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篇1: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曾经拜读过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对其对待学生的态度佩服之至,也曾推荐过女儿阅读此书,女儿的话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要是我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那该有多好!今日有幸读到他的写实日记,一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立刻展现在我的眼前。

日记中没有惊人的事迹,有的只是细小繁琐的平常事;没有华丽的`词句,有的只是感人肺腑的言语。

我感动于李老师的细微之处:一个平易近人的动作,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句充满信任的话语,一种尊重学生的态度……虽然李老师的教育对象和我们的有所区别,但其中的教学理念是相通的。

我们常常提倡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对乖巧的孩子疼爱有加;对调皮的孩子爱理不理,这种显现不在少数。

而李老师却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可谓至理名言,对我们目前的教学无疑指明了方向。

日记中有这么一段写实,讲的是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一次自习课中,上完厕所回到教室的那一幕:教室里一片寂静,这位同学的座位刚好在离后门不远的地方,按理说他打开门回到位置时肯定会有响声出现,但这位同学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楞是没有让门发出一点响声。

试想,要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不易!但是,我们李老师的学生却做到了!而这位学生的闪光点也被我们的李老师及时捕捉到了,在他眼里,这位学生无疑是个最可爱的孩子!

我惊讶于李老师那明锐的洞察力,更折服于李老师那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年老师在我的心目中却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充满活力!

“呵护生命,尊重个性,做孩子爱戴的老师和真诚的朋友 ”我将以李老师的话来勉励自己,做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师。

篇2: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前不久我读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一书。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颇有同感。

一、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的个性存在。

的确,在几十个人的群体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总习惯性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个性迥异的生命个体,其性格特点、学习水平、素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其发展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每个同学性格不同,有的同学活泼好动,有的同学内向敏感。

对于一些活泼开朗的后进生,我们可以采取正面指出问题和引导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其发展。而对于内心脆弱敏感的后进生,我们则要小心翼翼触碰其弱点进行指引和教育。同时还要关注其自身的优点,适时给予鼓励表扬,增强其信心。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存在差异。有的同学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好,所学知识很快能串联起来,接受能力强,学习水平较高。而有的同学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差,因此在接受新知识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的素质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父母的教育方式都对学生的素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素质能力也不尽相同。

教师尊重学生,就应当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存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都是一样的,必然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这种发展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作为教育者应当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这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客观使然。一厢情愿地拒绝后进生,不接受后进生的存在是对教育规律的'漠视,是违背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

二、教师要想办法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虽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相反,教师应把更多的经历放在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上。相对于班级其他学生来说,后进生学习不好,上课无心听课,问题行为更多。如何解决后进生的问题行为呢?首先,教师要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后进生的心理,谈话要避开其他同学,谈话方式要随意性一些,谈话氛围要愉悦,一定要照顾后进生的自尊。其次,要鼓励后进生知错就改,使其明白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都会犯错,改正错误后依然是好孩子。同时,还要传授给后进生一些改正的方法。再次,教师要懂得和家长交流,获取家长的协助。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教师说明交流目的,一定会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三、教师要注重提高后进生自身的能力

很多学生也有改正错误行为的决心,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半途而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入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的意志力。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点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刚强有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应该从小事做起。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每天自己收拾书包,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过,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就是为了不教。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作习惯、书写习惯,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事半功倍。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后进生的思想往往比较消极,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对他们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教师要观察后进生的细小举动,适时给予表扬鼓励,逐渐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他们的能力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馆关怀,让他们在班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更好地相信自、爱自己。

篇3: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李镇西是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根据他几十年的教学磨砺,归纳出与后进生打交道的方法。通过李老师将近2个小时的讲授,我思索颇多。

讲授伊始,李老师便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更新了我对后进生的观念。他说:“作为教师,与其把心思放在如何称呼后进生上,不如注重如何教化他。而且我们必须认清一个客观现实,后进生只是一个称呼,也是一个客观现实,因为他们表现就是比较差,但是重点是教师心中要尊重他们,贴近他们。”我感受到自己对于后进生的认识也是狭隘的,不能脱离情感上的偏见,这是致命的意识。李老师的讲授我倍加用心去听。

李老师归纳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个人。家庭生活是孩子第一处学校,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若放任不管、若棍棒相待、若放任自流,孩子很可能会发展成“小霸王”、“小痞子”。其次是家长行为的耳濡目染,价值观念的熏陶,家长情感的影响,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校方面,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机智、情感、技巧、耐心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李老师例举很多的个案,“偷窃的学生、转学生陈鑫、暴躁学生万同……”传统的观念上,老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后进生情感上就有偏妥,一旦他们犯错就严加批评,接受不了甚至歧视、冷漠、辱骂他们,把他们看成是动物而不是人。这种落后原始的教学思想扼杀了一位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机会。“教学相长”的前提是师生能和谐相处。作为班主任,平等的观念很重要。此外,在后进生的教育下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因为后进生有其特殊性。我们要客观认识这个特殊性而不是把它们放大。这是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正确认识,才能有后面的正确教育他们。

个人方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后进生要从他们的教育方面观察,身体状况或者智力方面的研究,从这几方面排除他们不好习惯形成的原因。

李老师利用大部分时间慷慨地讲授他的教学经验,方法很多,诸如: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天十问”、谈心、表扬、集体舆论、写灵魂搏斗、对手竞赛、安排班干部、推荐文学读物……细节很详细,结合个案,我更清楚地感受到班主任教育的魅力。我从众多的方法下归纳出三大指导思想。

第一、感情倾斜,多表扬。人与人交往,感情基础是关键。师生之间的教育,特别是与后进生的相处,必须感情为先。因为大部分后进生一直受老师们冷落、辱骂,其实他们心里是渴望得到爱的。所以,老师不仅要根治对后进生落后的观念,而且要多加爱心去感化教育,多关注他们。

课堂上的关注外,更多的需要课外的关注。平时多找他们谈心。这里的谈心不是学生出现状况,犯错了才教育他们,李老师倡导更多的是无功利谈心。其实这种无功利往往隐含着某种功利性的。从老师的角度看,他们带有目的性的,只是把它隐晦在亲切平等的谈话中,赢得学生的感情和信任、甚至依赖。这需要老师人格魅力和语言交往的艺术。

此外,“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救药的孩子,都燃烧着做好人的愿望。”作为老师,要理解学生敏感的心灵,多表扬,多启发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唤起向上的信心。李老师特别重视表扬的重要。一个人的信心是他前行的动力。唤起后进生的信心是任重而道远的。李老师介绍说,要允许犯错,对他们降低要求,多一份耐心。因为后进生有一大特点就是反复性。不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去纠正,这个期间,老师要有耐心,和学生慢慢磨,给学生一个周期任务,循序渐进,以延长他们周期内犯错的概率。这是很理智很科学的教学技巧,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是“细雨润物”的滋养。

第二、注重集体力量,发挥舆论压力。李老师提到,要将老师的意志转化为集体的舆论,将一些问题的解决的权力移交到班级手上,扮演统筹角色,让同学表决某些事。这样一来可以增强班级荣誉感、凝聚力,二来可以让同学监督其他同学的行为,另一个层面上看可以使同学养成互相帮忙的好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做可以使后进生们有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从班级成员的角度去教育他们,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与学生的正面冲突,也可以让学生犯错时感受到压力和培养改正错误行为的动力、责任感。其实集体的期待对于后进生来说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归属感。

第三、班主任、老师等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把理性对待后进生,他们是学习中的人,不是没思想的动物。尊重情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有耐心和爱心。除此之外,老师适当利用小技巧、小智慧,从细节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譬如说多鼓励,多夸奖,多表扬。善于利用班级系统,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做到“教学相长”。

李老师说到,成功转化后进生能成就名师。老师在与他们共同相处中,磨砺了教师的“金睛火眼”、机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实,用心去教育后进生,对老师来说是一笔财富。

篇4: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今天,有幸读了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内容,虽然我不做班主任,但是我能深刻体会到,班里的后进生给课堂给教师带来的许许多多问题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转换后进生这是一个十分痛苦而又反复无常的过程。

下面就内容谈谈我的一些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后进生成就一个名师”,这是李镇西老师的观点。李镇西老师从家庭、学校、个人这三个原因分析后进生产生的三大要素。其中,第一要素是家庭原因,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行为和家庭的离异又成为第一要素的首要因素。可见,后进生的产生根源在家庭。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到了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各种坏习惯的养成,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辱骂和歧视,能先进吗?多么发人深思的问题呀。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后进生,明白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复而漫长的过程,仅想通过几次教育即可转化成功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第二,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技巧。一是要多找后进生谈心,讲究一个“磨”字。因为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除了口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等方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非常好的方法。例如,让后进生写自我评价,让他带回给家长看;让一个帮助他的同学写他的纪律表现;多联系家长,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余时间带后进生游玩,让对方走近教师;通过集体评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评出进步最大、感动本班的十大人物;让学生每天写“精神搏斗”,通过日记走近后进生的心灵;让学生做班干部;作文评选法;推荐一本好书等。

第三,转化后进生的几个问题。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感情倾斜,让后进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好,从而唤醒其向上的信心,这非常重要。这要求教师做到,相信他是一个好学生,相信他是一个有缺点的好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很善于利于集体的舆论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告诉学生“你对了”或者“你错了”,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李镇西老师多次强调转化后进生的“反复性”,可见过程的漫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和多一份忍耐。对于日常教学,我们可以对后进生可采用降低要求的做法,使他能够找到一点成就感,满足他一次次的虚荣心,这样才能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他向上的信心。

篇5:心灵写诗读后感

很早我就慕名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最近又再次读了这本以教学生活为主线索,记录了李老师日常班主任生活及班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的书。如此发自肺腑的声音,让每一位阅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感到亲切。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像他这样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人,感动于他对教育有这样朴素而深刻的领会,感动于他对每一个孩子的真爱!感动于李老师的“爱心+民主”的教育艺术。

李镇西老师是一个真心做教育的人,每天他和学生一起早读,安排谈心,接待家长……每天的生活平凡、琐碎、忙碌而又充实。因为他每天都在实践者,思考着,感动着,幸福着。他还坚持写作,致力于造就反思型的教师,而这本书就是李老师积累的教育过程,他忠实于每一天的教育现场---真实的人物、故事、细节、环境、气氛、成功、挫折等等,同时也忠于每一天的教育感悟---真的反思、剖析、体味、感动、喜悦、困惑、焦虑等等,成了孩子们的“青春诗剧”,以至于很多的网友每天都要等着拜读李老师当天的工作日记。()

李老师的话很有说服力,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脑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童心当然不能取代全部教育,但教育者的童心是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呵护生命,尊重个性,做孩子爱戴的老师和真诚的朋友。”

“只有教育者真正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并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有时候教育不仅需要感染,也需要克制,需要退让,需要妥协,这是更深意义上的尊重。”

这本书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是他教育学生的思想基础。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几乎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书中记录了很多他跟孩子们的沟通方式,这是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教育艺术形式之一。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做这样的教师真幸福!

篇6:心灵写诗读后感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最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这本书,这本优秀的、令人喜爱的图书,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更全面地认识老师这一职业,让我能从他身上不断的学习,使我不断的进步。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这样一句话使我的内心受到震撼,这正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他每天晚上都把当天的教育过程忠实地写下来,少则三五千字,多则上万字,一个学期下来竟然已经六十多万字!他坚持用心灵写诗,创造了奇迹,见证了教改,鼓舞了我们,引领了我们。

看着书名,我已经被吸引住了,拿到书后,被李老师的自序打动,爱不释手地一读再读,由衷地感叹,李老师真的是用自己的心灵在书写着教育的辉煌诗篇。本书,以体现李镇西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困惑与茫然、痛苦与坚持、眼泪与欢笑,有情节、有反思、有悬念。语言朴实、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他这本书最能体现的就是“真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学生的爱。

李老师给自己的博客取名:“与青春同行”。 “我们感受他对孩子的一份挚爱,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他每天除了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参加许多报告会或者学术研讨会,但是就在这么忙的情况下他都坚持写班主任日记。”好多人都纳闷他哪来那么多的时间,他说:“我每天就是利用一点点零碎的时间来写我的班主任日记,有时候凑下课几分钟我都会在键盘上敲上几百个字,一篇日记我就要写上好几次,有时候利用晚上时间天天坚持写日记,甚至有几篇日记我是在距离地面几百米高空的飞机上写的。班主任日记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少则几千字多则一两万字。”李老师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坚持就是胜利,而这些坚持来源于“爱”。李老师每天坚持,肯下苦功,付诸行动,才有了收获,才有了奇迹。“青春的花朵呀”永远绽放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心灵写诗也就有一个一个生命的精彩瞬间。

李老师的《心灵写诗》展示了他每天原生态的教育现场和真实的教育感受,“我记录的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写的同时我的确是在真切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 李老师坚持与班级多位同学保持书信联系,在信中与他们探讨理想,探讨人生,查找问题,分享快乐。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 “这不是一般的老师能做得出来的,更不用说象李老师那样身肩数职,公务繁忙的人了,由衷地表示敬佩!”我们作为老师,是这样的敬佩他,他的学生也是这样地被他折服。李老师的学生李运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佩服他的敬业精神,身兼校长班主任两职忙得不可开交,头上的头发也少了不少,显得苍老了许多,每天还要坚持写5000字的随笔,有人对他的评价是‘铁人’,可我不认为。他之所以如此敬业,是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这是他的兴趣,因此,他乐意这么做,而这种热爱,是令人钦佩的……”。

李老师与他带的班级不同凡响,让我深刻地反思,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他的做法我也可以借鉴。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要坚持写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我深刻的感觉到,用心,恒心,爱心,耐心,信心就能做好一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优秀的理想的教师靠近。

篇7:读李镇西的

读李镇西的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

近年来教育界有过一种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两位名家的课我无缘学习,但有幸拜读了一本好书: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6月于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暂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现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系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e网情深DD李镇西网络教育随笔选》《与梦飞翔DD献给中学生》《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怦然心动》《心灵写诗DD李镇西班主任日记》(一)(二)《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与青春同行》《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茶馆DD语文新课改:从思考到操作》《教育寻真》《做最好的班主任》等23部著作。其中,《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走进心灵》获中国图书大奖。曾获(以时间为序)“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全国优秀教育工作”、“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评为“十大感动四川年度人物”。

拜读《做最好的老师》不是因为李老师的众多头衔,而是因为那个朴实而又凝聚深厚感情的标题“做最好的老师”。 我也有20几年的从教生涯,曾经“做最好的老师”的思索也萦绕心头很长一段时间。该书是李镇西老师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他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书中作者的语言表达朴实形象而充满诗意,他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20几年的从教生涯,其中的心路历程也是几经波折,不敢说是几经大风大浪,但也是经历过艰辛坎坷,感受过甜酸苦辣,所以很能体会李老师在书中娓娓叙诉的心路历程与几许感慨!同时感动于书中的'诸多教学事例,特别欣赏李老师在书中的“金玉良言”,愿与朋友们分享、共勉:

“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就永远年轻。”

“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

“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教育不是人和物的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

“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最好的教师”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李镇西的写作体会:一是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二是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三是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四是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中,李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应该互相欣赏!这话当然不意味着不正视学生的不足,不批评学生;而是说哪怕是对很调皮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发现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并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

“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拥有足够的高素质教师” …….

篇8: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4000字

游远方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 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 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 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

篇9: 读善待心灵有感

像我这么大年龄的孩子,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也不例外,迫不及待的找来了许多书,如饥似渴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着。其中《善待心灵》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作者是贾伟,他为我们介绍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以充满智慧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叙述了一系列人生哲理,明确了如何运用心灵,拥有个人魅力,心灵解读,心灵驿站……九个方面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记叙了一些善待心灵的`例子,让人读了回味无穷。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受到: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从容的面对人生。时常“清洗”自己的心灵,这样会让自己活的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外表的丑与美并不重要,心灵的丑与美才是重要的,心灵美的人,既磨练了意志,也铸就了高贵。

让我们擦亮眼睛善待心灵,仔细的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就在那点点滴滴的事情之中。

篇10:读心灵驿站有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为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意思是: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天有百花,秋天有明月,夏天有凉风,冬天有瑞雪,如果能没有琐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头,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可这世上,除非不问世俗,与世隔绝,否则人活在世上,怎么会没有烦心事?考试没考好,工作没完成……一件件糟心事。虽然我们不能阻止烦心事的发生,但总能将它消灭。

偶然中听闻一个故事,一位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变得有些抑郁,再加上内向而被同学孤立,在忧郁中熬过了一个又一学期。假期,她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每天都去花园散散步,看看花草树木、蓝天白云,听虫鸣鸟叫。时光飞逝,抑郁不治而愈,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我听完故事之后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大自然的治愈力居然那么强!

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我们来到了一个公园,在一棵棵大树营造的阴凉处,是烈日透过树叶缝隙落下的斑斑点点。草地上,即使头顶着似火的太阳,小草们依然笔直地站立着。小径两旁站着两排魁梧的大树,像两列士兵,在守护着这美丽的大自然。一阵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伴随着蝉鸣,我突然懂得了大自然是如何治愈人们心灵的了。能欣赏这如画的大自然,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其中的旋律,即便有再多的烦心事萦绕心头,此时此刻,也该烟消云散了吧。

“那您觉得大自然真的'有治愈力吗?”

“有,我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

“有的,那次出游就像是去休息,然后又满血复活了。”

“有啊,看到那些美丽的风景,就会感到很愉悦。”

……

大自然有没有治愈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人们生活在城市、小镇,因为学业、事业,很少与大自然接触,可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心灵驿站,只有身在大自然中,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最丰富的滋养。

篇11:读《心灵驿站》有感

人生――一本无字的书,但却满是智慧。人生是一片无际的汪洋,这是它的智慧――宽容;人生是桃李甘泉,这是他的智慧――感恩;人生是一条蜿蜒的小路,这是他的智慧――淡薄。人生是什么?是海纳百川的宽容,是知恩以报的感激,是心如止水的淡泊。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故事,一份收获;每个感悟,终生受益!看过《感悟人生》的简介,从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开始阅读,到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始终以自己最大的热情、以自己的心灵去汲取书中的每一滴甘露。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感悟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励志佳作,它收藏了三百则经典小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内容涉及成败、得失、心态、品质等方面,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会使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是指导我们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位良师益友。读完《感悟人生》后感觉受益匪浅,仿佛又一条小溪汇入我知识的海洋。

物欲,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包袱,吞噬快乐的人生黑洞。挫折,通往成功彼岸的前奏曲。“移山”,适应环境比愚公的行为更值得称赞。细节,一个决定成败的黄金分割点。机遇,改变命运的金刚钻。舍得,得从舍中来。乐观,让心灵快乐地跳舞。宽容,收获完美人生的不二法门。成功,还是靠自己。有爱,人生如此绚丽多姿。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十二个标题,是对这些小故事的诠释,我

个人很喜欢这些小标题,他写的如此之通俗易懂,教会你怎样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下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我能行,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是靠我们的努力行动得来的。

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人们要找一份工作是很困难的。阿西亚好不容易进了一家销售公司,但公司规定推销员要在

的和谐音符。当我们的微笑给一路远行的人们带去阳光,驱散陌生人脸上的愁云时,我们便在这平凡的日子里有了不寻常的意义和收获。

莎士比亚有这样一句话:“善于领悟人生的人,懂得如何思考和行动,能够从碎屑的事物中发现闪光的契机。”人生是一本大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才能使得心态平和,坦然自在,安然幸福。我将把从《感悟人生》这本书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让我的每一项工作都能顺利完成。我们需要细细品味人生,我们需要梦想成真,这是我们的期待。

篇12:读《善待心灵》有感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受到: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从容的面对人生。时常“清洗”自己的心灵,这样会让自己活的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外表的丑与美并不重要,心灵的丑与美才是重要的,心灵美的人,既磨练了意志,也铸就了高贵。

让我们擦亮眼睛善待心灵,仔细的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就在那点点滴滴的事情之中。

篇13: 读《心灵普洱茶》有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难免会有过错,不要老去计较别人的过错,遇事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永远要用一颗宽恕的心去理解对方。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宽容就会温暖别人的心房。宽容也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学会宽容别人,也就学会了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让彼此都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身做起,开始宽容的看待他人,相信一定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人与人交往,应该是坦诚、真情的。真情的交往是温暖的、放松的、舒畅的和收益的,是看不见心灵荆棘的,是没有设防的篱笆,只有朋友之间的欣悦和山高水长的余韵。

要常存感恩之心,知足惜福。人生的道路上,曲折坎坷,不知会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此时,如果我们受到别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非常微小,但在困难的时候,即使是一点小小的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于施惠的人才对啊。我觉得不是快乐让我们感恩,而是感恩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要常以微笑面对他人,因为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事业顺利,生活更愉快,所以要常以真心的微笑去面对他人。真心的.微笑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不是吗?

是啊!人与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与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人与人相交靠的是一颗真心。人生如梦,岁月勿勿,人活一世,草木一朽,人活一种心情,成也好败也好爱也好恨也好贫也好富也好,始终是过眼云烟,只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珍爱自己所得到的,在自己开心的同时,也把快乐带给更多的朋友们,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知足惜福吧!

篇14: 读《心灵之道》有感

读《心灵之道》有感

在这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繁华琐事,我们根本不能逃离这俗世,那么请保持好的生活态度。

人生中的不如意有许多,再小的事也会成为我们烦恼的原因,在这之后请翻开手中的《论语》细细品味吧,它能让你静下心,并恢复好心情。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但最主要的便是如何对待这些遗憾。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个烦恼:“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他的同学子夏便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认为天命所归,我们唯一要做的便是接受并顺其自然;同时也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待人尊重,谦恭有礼;只要做到了,一个人要能做好自己,那么五湖四海的人都会敬你,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的亲密。

所以,想要有兄弟就要有良好的修养,对于人生的遗憾也是相同的.,人应该要正确面对人生遗憾,并接受它,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然后再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尽最大努力去弥补它,这就是好的生活态度。

以前的我觉得最得意最拿得出手的便是钢琴,那时我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但在一次失败后,我才发现原来跟别人比起来,我真的就是那“九牛一毛”。面对他们我感到羞愧,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再没有碰过钢琴了,把它踢出我的生活范围,钢琴放在家里就像是摆设一样。再后来,经过老师、同学的鼓励,我又重新开始,那种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一般,因此:我明白既然生活中的遗憾不能避免,那就正视它,打败它,打起精神,用永不言败的信念和良好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这样你会发现,雨过天晴,太阳又会重新照耀大地。

正视遗憾,努力弥补,这样才不会在悔恨中度过,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篇15:读《心灵处方》有感

读《心灵处方》有感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写在《心灵处方》上的封面语。也是因为这一句话,让我产生了读这本书的冲动。

翻开书,令我很欣喜的是,它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所组成的,这大大增加了我对此书的兴趣,因为长篇小说或者散文很容易让我感到厌倦,所以我对此书产生了积极性,于是决定买下它。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我所喜欢的。毕淑敏是神秘的,她既是作家又是医师,她的才华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媲美的;毕淑敏是感性的,她的情感散文是她丰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有人这么评价她:她的笔尖饱蘸着情感的琼浆,在行云流水优雅的字里行间汩汩流淌,抵达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同时产生深刻而感人的力量。不错,的确是如此,因此,我对她的文章一直也是抱着感性的心情,在静静的地方,静静的看着从她内心流露出的情感。

买回家后,用静静的方式看完了这本书,在这共七十三篇的小故事中,都是反映现代人在重压之下,造成心理伤害和精神迷茫,

而这些小故事也教你换一种思考方式,用乐观,愉悦的心情直面人生。教人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感情伤害和成长过程中的彷徨,在困境中找回自信。

作品着重于对当今人们生活现状的叙述和解剖,毕淑敏以她深邃的洞察力与细腻的笔墨,记录和描摹着当今人们的各种生活状态和心灵史。随着一个个生活小故事的叙述,毕淑敏以她曾经作为外科医生的目光和洞察力,细致入微地一层一层地将生活的.苦痛和“病灶”找出并解剖,让你不仅看到生活的残酷,当你的生活不幸与某个故事不谋而合时,当你还沉浸在痛苦的共鸣时,当你目光里的泪花还在闪烁时,你还会欣喜地发现,自己已经从这些小故事里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其中有一个名叫“轰毁你心中的魔床”的故事。讲的是魔鬼有张床,它把每一个过路的人揪到它的魔床上,用那人的身长与魔床进行比较。路人如果身体比魔床长,就把那人的头或是脚锯下来,如果那人个子矮小,就把他的脖子和肚子抻长。而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能够合这个床的尺寸,不受魔鬼的折磨。当然在这个唯物的社会中,不会存在什么魔鬼,

心灵写诗读后感

读教有所思的心得体会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懂比喜欢更重要优秀抒情诗歌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读后感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

读爱心与教育的心得体会

读《做最好的老师》第三章有感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李镇西《心灵写诗》有感(共15篇)】相关文章: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2023-05-19

读《做最好的员工》有感2023-02-24

读《语文课堂寻真》有感2022-12-15

《做最好的自我》读书笔记2022-05-07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500字2022-06-03

《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后感800字2023-12-12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教师》2023-08-25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摘抄2022-07-27

《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笔记2024-01-25

《做最好的老师》摘抄及感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