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精选19篇)由网友“韩小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仔细阅读了王维审老师写的这本书,或许没有王老师亲身体会的那样深刻,但也让我内心和对教育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想想自己,从学生生涯的结束走到老师这个岗位,我曾迷茫过,高兴过,失望过;看着每天的每一节课,每次考试的每一张卷子;我依旧没有清楚什么才是“教育”。
王老师在这本书里面用了许多教育故事来阐述什么是“教育”, 在阅读这一个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时,很多次,都让我回忆起了自己上初中、上高中那会儿的生活,激起了学生时代的感情。在这些故事里,我一会儿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学生时代和学习有关的一切人或事;一会儿又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心理、老师的处理方法,虽然这一个个故事大都和中学、高中相关。但也能让我联想到我所接触、面对的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然而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可能暂时不用面对孩子叛逆时的种种情况,但这时的孩子个个充满着调皮的性格。当每次遇到孩子们出现问题时,我很多时候会不知所措,感觉头大,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合适。只知道对错的一方进行批评,对另一方进行安慰,以为这样就是事情最完美的结局。但是在我阅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曾经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也不是最正确的方法。如果学着开导孩子们去面对矛盾,解决矛盾,可能到最后两个孩子会变成好朋友。因此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去试着学习不一样的教育,而达到不一样的结果。
再回顾王老师书中的内容,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绩或许是一把枷锁。有的学生在上学时成绩很差,在班里只能屈居于角落,但很多人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掉了成绩的枷锁,给了他探索其他领域的机会,或许在学习上不是什么好手,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当孩子们放弃自己的弱项时,就一定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光明。
然而在这本书中王老师的教育主角大多都是比较大的孩子,而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面对的都是小孩子,所以特别研究的比较少。在看到他的一篇文章“教育,什么时候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时,我发现他的主角是一个学前幼儿,我便细细的研读了起来。的确,像王老师看到的这件小事在生活中发生的比较多的,大人在不了解孩子心理情况下,将自己的意思强加于他们,理所当然的进行着教育,那么孩子受到的教育就是被动的.,如此一来教育的意义还有吗?显而易见。因此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日常上课传授知识时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方法。
最后再想想自己这一年的教学路程,依旧平平常常,中规中矩;如同王老师说的“教育是一个舞台,我们都在扮演一个相同的角色―教师。只不过这样的扮演,有的顺风顺水,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平常平庸,有的精彩精美。庆幸的是,我们都没有选择放弃。”是的,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在坚持,既然在坚持为什么不能做的好一点。
回头去想想什么是“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教育就是成长,或者帮助成长。”对于我来说就是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篇2: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
初次拿到这本书时,是四五年前了。当时捧着他,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了一下,接着就束之高阁。自己慢慢地也变得懒惰起来,甚至有点不思进取。现在学校成立了读书团队,我积极参与其中,我希望有团队的监督,每天的打卡,来督促自己多读点书,给自己一直以来一成不变的的教学注入 一些更新的思想。于是我又拿起《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细细品味。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对教育的自我审视与思考。我们教室里有教育故事,校园里,生活中都有教育故事。然而,我们却只是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班级里每天学生安然无恙,就算万事大吉了。从没有像王老师一样,去发现那些故事,思考那些故事。
文中有一小节深深触动了我这已不再年轻的心灵。写道当老师的,习惯了守护三尺讲台,总以为它足以演绎教育生涯全部的风风雨雨。其实我们错了,一个迈不出讲台的老师,注定走不远,也站不高。王老师一直不断地寻找成长的方向,并找到了他独特的教育方法——用故事记录教育。很多老师教育水平很高,评到各种职称,但却无法走得更远,因为缺乏写作的能力,他的教育特色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能进行反思也缺少成长的底蕴和情怀,他的发展就会欠缺支撑远行的力量。有建树的名师都离不开写作的支撑,王老师就用文字将自己的成长、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在文字中对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回味、咀嚼、反思,让别人在读这些小故事的过程中,来一次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思考,多反思,多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帮助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篇3:王维审的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
王维审的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
暑假读了王维审老师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本身很没耐心看书,可是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开始王维审老师曲折的经历吸引了我。他以这段不一样的经历开始了他不一样的教育。书中没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只有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很多故事也发生在了我们的身上,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阅读这一个个清浅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时,也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初中时候的情景。也学到了老师的一些教育方式。想想自己现在面对的是小学,或许很多教育方式用不到,可是也有很多是大相径庭的`。面对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教育的好坏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用怎么样的教育去应对他们。
我很赞同王老师最后的“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王老师认为写作才是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一次不动笔的思考往往是肤浅零碎的,所以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写作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清教育思路,一些自己的处理方式,一些自己的言语,都能在写作中得到反思。我们也能在写作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寻找出不一样的教育。
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相信坚持就会胜利。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思考、多反思,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篇4:《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在我对未来还有些迷茫的时候,王维审老师所撰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一书让我对即将面对的未知生活充满了信心,这本书不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教育,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多写教育叙事、多反思、多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便是封面上的“不一样的教育”几个字,教育不就是教育吗?为何还有不一样的教育?带着这两个疑问,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和我之前接触过的教育理论书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那些专业理论书一样大多是对写作理论的知识讲解,比较枯燥乏味,而是运用一个个小故事循序渐进的为我们展开教育写作的密码,他将故事和写作指导相结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融入了教育叙事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向我们诉说了他眼中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在书本的第一章《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下面,他用一句简单的话讲述了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叙事写作:“教师进行教育叙事写作,不仅是为了戳破生活的真相,安顿生命里的痛感,更重要的是为了找到摆脱教育困惑的出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这句话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想要到达自己想去的终点,有一个简单而又非常有用的方法,那便是进行教育叙事写作,就像王老师一样,当他感到颓废、无助时,他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不仅如此这些文字还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另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我想,如果我也可以坚持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算将来不能如此成功,用来回忆也是很有价值的。
王老师用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他的每个故事都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他用故事的形式来告诉我们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去处理,当然这些方法的确是非常受用的,如果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有趣而又和谐。此外,在王老师的这些故事里还藏着我们经常忽略但是却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例如“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载重,千万不要过分关注最终收获什么,而是要学会欣赏过程,欣赏一步步走来的细节和心情。其实,有时候也是为了看花”、“作为教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给他们开始的机会和坚持的勇气,并告诉他们行走的方向和前行的方法。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权彻底否定一个生命,或者简单地折断一个孩子成长的念想”、“教育,是一种人性的引领,绝对不能等同于企业的加工生产。一个孩子的行为好与不好是不能用分数来量化的,一颗心灵的纯净与否更不可能用数字来计算”、“教育需要谨慎,教育需要心平气和。对于教师来说,谨慎是对教育复杂性的尊重,是减少错误行为的必需。我们可以对教育进行千百次的反思,但是对于孩子的生命来说,教育没有如果”等等,所以只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思考,就肯定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其实和孩子们一样,一直在成长,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成是孩子们在陪着我们成长,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远,在未来的`路上走出一片天地,继续加油吧!成长,一直都在!
篇5:《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当我拿到王维审所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时,心里不禁嘀咕,怎么不一样,难道不需要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不需要让孩子上课要有上课的样子?不需要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知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势必会慢慢演变成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眼神还是不由自主地被“不一样”三个字所吸引。
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那些但凡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必然是有和常人所不同的地方。这个不同的地方并不是在于你有想法,这只是前提,如果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是不会出彩的。这也是书中王维审老师的想法。我们都是躬身于教育第一线,每天都有很多繁重的工作要做,其实教师工作不累身,最关键的是累心。我们每天都是在用心和孩子交流,每天都用心上课背课,每天都用心去处理孩子家长眼中的“大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每天身心俱疲,下班之后再有自己的生活已无暇去整理了,其实教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不同的素材,只是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名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每天喊着累的幌子不去记录,二是因为我们不经常写东西,以至于不会写,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写。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走得更远的原因。
我现在教的是低年级,孩子的自控能力差、认知水平低,常规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常常有学生在上课时坐立不定,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时他一会儿身体前后摇晃,自娱自乐;一会儿又和小朋友窃窃私语,当我提醒他两遍未果后我让他和另一个犯同样错的小朋友站在一边反省。刚开始他完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等过五分钟后,我先找另一个孩子谈话,她认识到错误我便让她回到了位置上。也许是没有了别人的陪伴,他开始紧张起来,表情也不像先前那样愉悦了。于是我板着脸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让你站在一边吗?”但是他的答案却是出乎意料的,他哭泣着说:“因为你不喜欢我”。我微愣了一下,但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马上说:“老师不是不喜欢你,我喜欢每一个小朋友,但是我不喜欢你的行为。”听了这话,他似乎平静了下来,经过我耐心的讲解,他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原因。
通过这件事,我想我需要重新开始,多与孩子们交流,多点耐心,多点宽容,多点忍让,多点笑容。
篇6:《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王老师说,“教育是一个舞台,我们都在扮演一个相同的角色——教师。只不过这样的扮演,有的顺风顺水,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平常平庸,有的精彩精美。庆幸的是,我们都没有选择放弃。”是啊,大家都在一个学校,每天都是一样的时间,有充实,也有埋怨,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下来,并且,还将坚持下去。
王老师把一个个散落在教育中的故事,用最真实、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用他那双仿佛能透视教育的慧眼,从那些不被常人关注的现象里,敏锐地挖掘出教育的精髓;从那些寻常的细节里,发现动人的教育力量,让我们读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育,带给了我们直抵心灵深处的触动和对教育的自我审视与思考。
从《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中,我们读到了一个真正的执着于教育事业,用生命诠释教育的真谛的王老师。从《早读哭泣的孩子》、《懂得欣赏,比什么都重要》等故事中,我们读出了教育不是简单的命令或判断,教育需要智慧。从《行走也是一种教育》、《种瓜,也是为了看花》等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心系学生生命,充满希望和欣赏,慢慢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师者情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栽种,千万不要过分关注最终收获什么,而是要学会欣赏过程。
静下心来,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活,我也曾无数次活跃在各种比赛的舞台上,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教育究竟是什么,我有些迷茫了。在书中,王老师说:“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或者帮助成长”。但我相信,更多的老师对于教育是什么仍然没有答案。因为,若要有自己的教育定义,不但要通过长久的教育实践,更要通过不断地记录、反思、总结来找到答案。
不一样的教育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领悟,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用心去感悟,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育中的有爱人,在教育叙事中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读王老师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写教育叙事,贵在坚持。我也有通过博客的形式“幼儿成长简记——某某某”在记录着一些孩子的问题与成长,以及我当时的一些感触与思考,但是,缺乏的就是坚持,尤其是如今有孕在身,精力更加不够用了吧!我想说的只是尽量多的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发现他们的问题、成长并加以记录、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要摒弃对孩子的偏见,用欣赏的眼光帮助孩子打破生命的盲点!
篇7:《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通读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应该就是两个字——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之前,我们的教育把重点放在了教书上,认为知识学好了,学生也就好了。但是现在,我们注重“育人”这个概念了,我们更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
王维审老师通过教育叙事,总结了很多教育规律。并且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新教师,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非常多,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也很多。但是因为没有记录,大多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遗忘,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教育叙事不同于教学反思。“教育”需要文章有意义,有启发;“叙事”需要有完整的事件,有始有终;教育叙事需要有文笔、有事件、有冲突、有总结。这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叙事更像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对于教师管理学生、教书育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王维审老师的《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这篇文章,对我触动比较大。这一篇文章提到了学习动机。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理由,比传授任何知识都重要,梦想不仅孕育着将来的生活,也决定了今天的生活。学生应该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而不是把功利性的目标安排在前方,催促他们前进。
影响学生的,不只是教育体制,更多的是在教育一线的我们,只有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才能影响到学生。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激励者,让学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让学生的梦想,改变学生的现在。
篇8:《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王维审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
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了这个人,他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师大家,就像他的网名“百分百草根”一样。但这个“草根教师”却一路走得虎虎生风,多姿多彩。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读书,观察,实践,思考,记录……用质朴干净的文字,透过独特的视角,让人读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王老师草根出身,成长道路坎坷。但他坚持写作十几年,选择用文字来安顿生命里的痛点,让写作与自己的精神和磨难一起扎根。写作之于教师的成长毋庸置疑。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琐碎的故事一旦有了串缀,就可以变的生动起来。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或平凡,或悲壮。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天天生活在一个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足以打动心灵。当你把这种生动而真实的教育生活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时候,那就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感动的不只有自己,还有他人。
这本书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真实与朴素,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但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故事当中,诠释教育的本义: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把灵魂里的东西,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比如善良、宽容,人格与品性;《丢掉的专业尊严》里面,用典型的例子抨击了当今的教育生活常态:老师们习惯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的问题,从而丢失了为师者的专业尊严;在《别让过去成为生命的负担》中,通过大树被移植,就要去掉华丽的树冠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生命需要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时,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成就,就要懂得适时舍弃。
读了王老师的教育故事,再次和学生相遇、和教育相遇,你的教育观应该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在教育之路上,不再追求鲜花和荣誉,而是守候一份宁静;教育不再是职业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掌声,会行走;没有掌声,亦会行走。
篇9:《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读了王维审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反思。
我们的教室里有教育故事,我们的校园里有教育故事,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教育故事。然而,我们却没有像王老师一样,去发现那些故事,去思考那些故事,去总结那些故事。
书本是一样的,但教书育人的方法却有很多种。王老师就是这样把一个个散落在教育之路上的故事,用最干净、质朴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下来,并用他那双仿佛能透视教育的慧眼,从那些不被常人关注的`现象里,敏锐地挖掘出教育的精髓;从那些寻常的细节里,发现动人的教育力量,让我们读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育,带给了我们直抵心灵深处的触动和对教育的自我审视与思考。尤其是今天读到其中的一节“我们最终要教给学生什么”时,感触较大。作者提到在与第一届学生聚会之时,他问他的学生,你们都是靠什么小有成就的?结果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比如从老师那里学会了担当、坚持、诚信、爱心等等,但是没有人提到自己优异的成绩是让自己成功的关键。从而让作者意识到: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的成功只是我们教育目标的副产品,是我们无意之中撒下的一些种子在他们的内心生根发芽,最终葱茏了他们的生命,而我们一直苦苦追逐的成绩、名次,在他们的生命之中却只是一片过眼云烟。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我们除了将知识教给学生之外,还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的教育最终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想,不止是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为善……学校一直强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礼貌、有规矩、有责任、有智慧,充满正能量的好少年。
篇10:《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我收藏了很多书,间歇性踌躇满志,买书如山倒,但是内心会被懒惰与拖延的力量束缚,以致看书如抽丝。
比如说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明明知道这是一本教育叙事的宝典,明明知道好多校长都强烈推荐老师们阅读,明明知道这是我所需要的营养。书签早已就位,只是从二月到五月,它就静悄悄地躺在我的桌子上,只差一个翻页。直到,拾光读写坊交流会,范老师强调共读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范老师双手捧着这本书,虔诚又认真地娓娓道来:“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王维审老师是和我们一伙的——书中乐着我们的乐,苦着我们的苦,恼着我们的恼,悲伤着我们的悲伤,鄙夷着我们的鄙夷。每一个故事还原了有破洞的教育现场,接着又用教育理想的针线缝补了现场。”
我疑惑地笑了起来,王维审老师和我们是一伙的吗?一伙,是指什么意思啊?忍不住翻阅随便开来,略略读了几个片段,哈哈,还真是好看!故事生动,讲述有趣,读来毫不费脑子,却好似给心灵开了一扇扇窗户,通透明亮。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用力的青春年华。学生时代的优异成绩,发表作文的荣耀欢喜,浪漫轻狂的诗歌梦想,两次高考的倔强努力,临时工生活的尴尬窘迫,公办教师的一波三折。王维审老师在文中调侃自己不像戏剧里那样——一个人一旦遭受磨难,总会迎来美好的未来。可是啊,“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身处低谷的年青的王老师,选择了咬紧牙关多走几步——用力修己,用心教育。我曾有幸见过王老师一面,讶异他年轻的面容,惊诧他爽朗的笑声,仿佛是一番没有被这世界欺负过的样子。我心里暗暗敬佩,这大概是“相由心生”——王老师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颗积极向上生长的心。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教育叙事的写作秘诀。王老师在书中这样说:“写下去!坚持写下去!在困了、倦了、麻木了的时候,坚持写下去,就是写作的最大技巧。”诚然是这样,可是,我分明还看到了其他东西。王老师说他没有属于诗歌,诗歌也没有属于他,只留给他一段比别人更加艰难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那些年沉淀下来的文采,在教育叙事里发芽开花了。这世上本没有白吃的苦啊,要不然在王老师的教育叙事中,怎么会有信手拈来的“各种论据”,怎么会有曲尽其妙的“大事小情”,怎么会有点睛之笔的“深度升华”。
我读到了王维审老师至深至爱的教育情怀。在这十个月的职业生涯中,有太多让我落泪的酸楚。我本以为我的安排就很“悲催”了,没想到还有甚者——读了这本书才知王老师的经历如此坎坷。和王老师的遭遇相比,我这些“悲催”简直不值一提。王老师在书中这样描述:“但是,如果我们以故事的情怀来理解这些疼痛,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育的博大与高贵,从而拥有一种独立的、清醒的教育判断……你看,我就这样把痛点写成了幸福。”李镇西老师在《用爱心谱写教育的诗篇》里说:“判断一个教师的真爱,主要看他对后进生的教育态度”,“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是否幸福”。王老师的教育叙事里正流露着这样的教育情怀。
读着读着,便沉浸其中,范老师说得没错,王维审老师果然和我们是一伙的。陶醉在文字里,偶尔因感动而热泪盈眶,偶尔因沉重而面色凝结,偶尔因触动而豁然开朗,我竟有些遗憾没有早点看到这些文字,同时又有些舍不得读完这些文字。
然而终将是要读完的,索性再来一遍吧。挤着时间读了两遍,合卷释手,我看着这本简装无华的书,抚摸它的朴素,感受它的深刻,这里的文字就像呈现出来的这般朴素又深刻,这里的教育也像呈现出来的这般朴素而深刻。
我猜,这大概也是王维审老师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吧。
篇11:《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是种子的事业,它的成功与否需要时间的见证。多年以后,我在学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种子能不能开花结果,他们会因为我的教育而变得幸福还是窘迫,这才是最重要的。”暑期读完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段话就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头。
王维审老师在一次学生聚会后思索:我到底教给他们什么了?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因为一个被他管教出来的男生对他说:“老师,我得敬您一杯酒,要不是您当时踹我那几脚,我也许早就混到监狱里去了。等我有了儿子,一定还得让您教,您可得给我踹出个北大、清华来呀!”这样一段并不是批评的、真诚的话却开始让王老师思考。
其实,像这样的面临教过学生的经历我们很多老师都有,有两个学生毕业后对我的反馈让我印象深刻。小胤是我初当教师时教的毕业生,他对数学的理解总是比别人慢,我急啊!“我是一个年轻教师,这孩子的成绩肯定要拉我们班的后腿,班级成绩不理想,多丢人啊”,这是我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小胤补课,在补课的过程中看到他转不过弯来,我急着了,说出来的话也不大好听。让我沾沾自喜的是,在我这样不辞辛苦地补课下,小胤的成绩提高地挺快,毕业时的成绩都已经达到中上水平了!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和时间,可是他毕业后见到我的反应让我心凉一截,他看到了我,就这样直直地从我身边走过,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我不喜欢谭老师,反正她也不喜欢我,碰见了还不如看不见呢”。孩子敏感地传递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原来他认为,在我的心底是嫌弃他的,不喜欢他的。
时隔境迁,人的心态会发生变化,青涩的我也会变得成熟,这个时候我碰到了小颖,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生,比我曾经教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都要来得慢。为了帮助她提高,我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但这时候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会,我会为她后面的学习担心,会放慢自己讲课的脚步;她有了进步,我比她还开心,我认为她肯定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数学。我对她的这种相信通过我们日常的相处传递给了她,她慢慢地,愿意和我共同努力了,最后毕业虽然她在数学方面还不是很擅长,但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毕业了,这孩子每年都要跑回到小学来看看我,现在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说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让我感动:“谢谢你,谭老师,谢谢你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我长这么大,只有你一个老师从来没放弃过我”!
同样是给孩子补课,帮助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进步,为什么两个孩子给我的反馈完全不一样呢?因为在补课过程中,我给两个孩子传递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我想我在王维审老师的这本书里能找到最后的答案:一个教师最大的业绩和成就,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不在于你给了学生多少分数,而在于你为学生带来了哪些深刻地、可以延续终生的影响。真正的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篇12:《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工作的闲暇之余,我细细翻阅了王维审老师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从自序中就提出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根底在哪里?书中没有过多地讲解写作理论知识,只是讲述了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似曾发生在你,我,他的身上,共鸣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我非常欣赏王老师说的这样一段话:“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教育已经不再是鲜花和荣誉,而只是一份宁静的守候;教育已经不再是职业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掌声,我会行走;没有掌声,我亦会行走。”
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也曾迷茫困惑过,焦虑怀疑过。我也曾经以为:教育的根底就是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传授给学生,千方百计帮助学生获得分数;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同事的羡慕、领导的认可;得到更多的荣誉和证书,为评职称添砖加瓦;教师就是一种职业,是谋生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不断学习、反思、领悟、成长。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读了《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我心中的答案更加明确。正像王老师所感悟:教育是种子的事业,它的成功与否需要时间的见证,我们在学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种子能不能开花结果,他们会因为我们的教育而变得幸福还是窘迫,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正像书中所说:教育无非就是使人生活得更自信、更快乐、更文明、更美好幸福,作为个体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在教育中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更自尊,更自强。
回想自己当年上师范学校的时候,学到的书本知识已经淡忘了许多,但老师给予我的关怀和温暖却一直难以忘怀,老师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一个善良的人,给别人带去温暖一直是我做人的准则,这也是老师对我的影响,也是教育的根本。先学会做人是关键。现在的我,越来越贴近教育的本质,不会紧盯着学生的分数,更多的是注重分数背后的温暖教育,逐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胜过知识的传递。我尽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成为每天开开心心来上学的孩子。
懂得尊重、懂得关怀、懂得理解学生。用教育的智慧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赢得他们对我的认可和喜欢,接纳我,彼此温暖、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教育就是这样简单,打开自己的世界,进入学生的世界,完成师生之间没有任何芥蒂的心灵相容。
篇13:《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有幸拜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王维审老师用自己的视角和故事阐述了自己的教育心得。在我细细品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颇多。王维审老师的这本书好像在告诉人们,教育的本质就应是这样简单、清浅而深刻。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第二章∶我们需要怎样的故事;第三章∶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达;第四章∶精心讲好自己的故事;第五章∶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
王维审老师从改变自己、影响他人、成就教育“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了“为什么写教育叙事”。讲述了他从最初一个农村出来,学历、知识、经验都处在最低水平,在深深的刺痛、焦灼的渴望、没有方向的教育路上行走的“菜鸟”老师,一路摸索,改变教育方法,寻找成长的其他方向,并找到了他独特的教育方法———用故事记录教育。很多教师教育水平很高,评到各种职称,但却无法走得更远,因为缺乏写作的能力,他的教育特色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能进行反思也缺少了成长的底蕴和情怀,他的发展就会欠缺支撑远行的力量,有建树的名师都离不开写作的支撑,王维审老师就用文字将自己的成长、学生的成长记录下,在文字中对自己的教育生活重新回味、咀嚼、反思,让别人在解读这些小故事的过程中,来一次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我读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一段就是常在细微处用心,在细微处用心有两层含义看,一是说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描写,二是说在提升提炼观点时要善于以小见大。王维审老师说的是在写作时要注意细节,从这个地方启发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细节。大时代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习惯了教育的宏大,总喜欢把教育弄得庄严而隆重。其实,教育工作不一定要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老师,每天需要做的都是些普通的、琐碎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装作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小事。
我想,正如王维审老师说的换个方向走,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用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每一个小细节中找到突破口,或许,坚守住这些“微小”才是教育真正的力量。
篇14:《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暑假读了王维审老师写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本身很没耐心看书,可是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开始王维审老师曲折的经历吸引了我。他以这段不一样的经历开始了他不一样的教育。书中没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只有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很多故事也发生在了我们的身上,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阅读这一个个清浅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时,也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初中时候的情景。也学到了老师的一些教育方式。想想自己现在面对的是小学,或许很多教育方式用不到,可是也有很多是大相径庭的。面对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教育的好坏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用怎么样的教育去应对他们。
我很赞同王老师最后的“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王老师认为写作才是发现教育意义的密码,一次不动笔的思考往往是肤浅零碎的,所以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写作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清教育思路,一些自己的处理方式,一些自己的言语,都能在写作中得到反思。我们也能在写作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寻找出不一样的教育。
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相信坚持就会胜利。
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思考、多反思,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篇15:《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书笔记
放暑假之前学校发了《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让所有老师在假期里阅读。原本没有在意,当某天闲来无事翻阅次数,变被此书中的朴实无华的话语给吸引了,让人有一睹为快的感觉。
读完此书,让我有种错觉,这不像是老师写的,在我的认知里老师和作家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读罢此书后方知那些但凡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必然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这个不同的地方并不是在于你有想法,这只是前提,如果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是不会出彩的。这也是书中王维审老师的想法。我们都是躬身于教育第一线,每天都有很多繁重的工作要做,其实教师工作不累身,最关键的是心累。我们每天都是在用心和孩子交流,每天都用心上课背课,每天都用心去处理孩子家长眼中的“大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每天身心俱疲,下班之后再有自己的生活已无暇去整理了,其实教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有不同的素材,只是我们之所以成不了名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每天喊着累的幌子不去记录,二是因为我们不经常写东西,以至于不会写,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写。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走得更远的原因。
人活在这个世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固然很多,但所有的困难就怕一个“钻”字。我们只有全身心的去钻,去做,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多精彩纷呈的教育故事,有踏实的文笔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那股钻劲儿,我想这就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去学习的。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要忽视这些问题,而是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寻找解决之道。同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做到轻松面对了。记录什么?怎么记录?王老师在书中谢了他的案例,我们可以模范着来写。
我们在教学路上,要“不忘初心,善思善行”。
篇16:《寻找教育原生态》读后感
《寻找教育原生态》读后感
刚看到《寻找教育原生态》这本书,因为是校长的著作,猜想谈管理之类的文章会比较多,没曾想会跟老师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有多少相关,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多少相关,读后才知道这本书对我们一线教师特别有意义。作品没有多少”高屋建瓴"的宏论,也没有什么叫人眼花缭乱的花样,而是把人人都可能想到的事情做实,做得富有成效。搞教育只要一些教育的常识就够了,把那些一般人感到不在意的的东西做得叫人感到需要在意,把那些人们感到枯燥无味的东西做得有滋有味。教育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是一件一件小事的积累,把小事融会到学生的人生里,让他终身难忘,小事于是就变成了大事,变成了决定命运的东西,这就是教育。高峰校长以他最本质的身份--教育者与我们共同分享了他的思考与感悟,让整天埋头教书的我意识到:懂得停下来思考,才能真正教好书。
受目前教育体制的影响,社会舆论的导向,家长们一味追求分数的心理,导致了我们学校的特殊性--高分。这一条决定了我们必须教会孩子更多的知识,才能让他们在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成为高学历人才。既然要多教知识,那我们自然希望通过多上课,多做练习,多攻占学生的时间等等来达到目的。是呀,孩子们不停地听课呀听课,做题呀做题,让这一切成了生活的主题,孩子们还能爱学习吗?学生们也疲惫,有的开始厌学,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课堂,最后是成绩低落,实质上就是教学质量下滑,就象拼命拉长一条弹簧,最终必然会导致弹力的丧失。
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怎样让孩子学会学习,他们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经验越来越丰富,获得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的分数自然也会越来越高。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从自身经历来看我们以往的教育,记忆得多,记忆力好,谁就得高分。似乎总是不断地对记忆能力做了测评,对于其他能力的测评并不是很明确。现在身为人师,决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再走这一老路。教学内容是虽说书本规定的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进行调整,灵活处理;教学方式更是可以千变万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激活他们的思维。应试教育的现状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改变测验的方式,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对自学能力的检测,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信息量,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掌握更多学习技能(包括应试技能)。学校安排的课程不能改变,但我们能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的知识为生活所用。
常常跟孩子们讲:不要让学到的东西静静地躺在那一页一页的纸上,希望知识成为你们头脑中思维的源泉。相信,我们坚持传授孩子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授孩子如何学会学习,孩子们收获的会远远超出书本的厚度,思想也会变得有深度。自信,积极,创新,会在每个孩子身上开花结果。
感谢高峰校长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学理念,让我继续思索前行。
篇17:寻找读后感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寻找春天,更深一层的含义,却是表达了作者对已往时光的留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自己美好的青春。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有人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挂在嘴边。但是能珍惜时间的又有几人呢?我想只有那些时日不多的老人吧。
记得三年级时的星期五,放学前老师会布置作业,那是作业最少的一个周末。原本可以在课间完成的作业却推到了晚上,而晚上回到家就是看电视,作业一点也没动。周六早上,妈妈催我做作业,我想:不是还有两天吗?作业又那么少。晚一点写也没关系。周六又到了周末,上午睡醒了,就是玩,下午做作业,还总是分心,作业都堆在了晚上,晚上玩到10点多,想:明天早上早起一会儿见吧!谁知,第二天又没能早早起床,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那以后,我便早早就开始写作业,再没有推到过明天。
就像诗中所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不要指望着有太多个明天,让我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吧!
篇18:寻找不一样的自己作文
寻找不一样的自己作文
其实一开始就很抗拒去原动力基地,没什么特别难以启齿的理由,只是害怕自己会出丑。寻找不一样的自己
到了那里,雨还下得挺大。
没想到我们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断桥。抬头,向上望:“嗯,挺高的'。”当班长在上面说很滑的时候,我都快担心哭了。所以当她跨过去的时候,也就不仅仅只是开心,还是一种放松。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小伙伴都跨过去了,突然就觉得没那么难了,放下书包,内心有了想尝试的欲望。但也许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程度,“要排队”“没空余的安全措施”都成了阻碍我迈出那一步的理由。所以我错过了。也后悔了。终究还是没有尝试。突然明白,很多机会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着你去犹豫。既然想让自己变得不一样,那就该抓住那个值得的机会。
求生这个项目真的很好地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也印证了小红说的“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从第一个盛乾峰上去时就是满满的感动,一个,两个,三个……我们班做到了。成功了。真棒!到了打鼓环节,其实一开始我对我只是个捡球的是感到失落的,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很享受。原来一起看着数的数变多是那么开心!原来把球给放好也是成功的一半!真的,别看扁细节,更别看扁自己!
最后想说,今天这一天真没有原先想象得那么难过去。我是可以勇敢的,永远不要缩在角落等着别人来拉你,这样只会错过那个机会,你自己大可以迈出那一步,去收获你想要的!
篇19:去寻找不一样的幸福作文
什么是幸福?每当被问到这类问题,我总会说“星期天没有作业”“生日收到好多礼物”……起初,我对幸福的感受也仅限于此,然而,那天路边偶遇的一幕,却为我诠释了一种不一样的幸福。星期五下午放学,北风呼呼地刮着,我坐在妈妈自行车上往家走。在定海路口等红灯时,一位独自坐在花坛沿上的老爷爷引起了我的注意:老爷爷双手揣在袖子里,不时地东张张西望望,一副茫然无助的神情,显得那么可怜。
这么冷的天,这位老爷爷怎么坐在这里呢?正在我奇怪时,一位身穿红色羽绒服的阿姨停下电动车,上前关切地问道:“大爷,你怎么自己坐在这里啊?这么冷的天,会冻坏的,赶紧回家吧。”老爷爷嘀咕着:“我这是到哪儿了呢?怎么回不了家了呢?”这时,绿灯亮了,我们继续往前走着,红羽绒服阿姨和老爷爷又说了些什么我已经听不清了,只见老爷爷从兜里掏出一个纸片给阿姨,阿姨拿出手机拨打着电话……老爷爷和阿姨的身影逐渐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想,阿姨一定帮老爷爷联系到家人了吧,我仿佛看到了老爷爷正被焦急赶到的家人围着嘘寒问暖,仿佛看到了老爷爷的家人正争相握住阿姨的手连声说着谢谢……从小我就接受着“不能和陌生人说话”的教育,新闻里经常出现的诈骗事件更使我对陌生人充满畏惧。而红羽绒服阿姨面对陌生老人的那一声询问、一个电话,展现给我的却是一幅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
她用关爱给这位陌生的老爷爷送去了温暖,她的内心也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如果我们能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孕妇让一让座,如果我们能不厌其烦地为迷路之人热心指点,如果我们能为正在淋雨的路人撑一把伞……只需给予小小的帮助,我们就会收获快乐。原来我们微不足道的一点给予,就能获得幸福啊!谢谢您,红衣阿姨,谢谢您让我体会到另一种幸福。
★ 儿童立场读后感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精选19篇)】相关文章: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2023-06-22
《教学勇气》优秀读后感2022-12-24
《我的教学勇气》读后感2022-12-26
观看寻找最美教师节目回放观后感2023-06-21
石油企业员工《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2023-03-24
央视寻找最美教师个人观后感2023-12-10
《论可能生活》读后感--学会寻找可能的幸福2023-07-03
小王子读后感爱与责任2022-12-10
变量读后感800字左右2022-11-13
《种在希望树下的秘密》读后感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