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时间:2022-06-05 01:24:48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精选19篇)由网友“ver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篇1: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诺兰导演的记忆碎片 Memento 是比较早期的片子,但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的主轴在于复仇,但是主角的设定非常有趣,片中男主角因为大脑受损而患了「顺行性遗忘症」(Anterograde amnesia)。

主角会忘记「罹患」疾病后发生的事情,丧失了短期记忆的能力,这种疾病最早是在1957年一位叫H.M.的患者身上发现,他的智力、表达能力都正常,但无法学习新的词汇跟新事物。这种患者经常会反复文同样的问题,忘记几分钟前所告诉他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更新」自己的记忆,但记不住。

因此在片中,男主角需要靠着照片、纸条、文字刺青等,记录当下的讯息,还有别人所说的话来当作备忘录,用自己片断的记忆,逐渐拼凑出来所谓「事件」的原貌。然而,仅仅依靠外界的这些讯息,拼凑出来的事件,真的是主角所期待的「真相」吗?

导演的剪辑,完全展现主角混乱的心理状态,以及罹患这种疾病的人,实际上面临的困境─片断而混乱的记忆。

特别推荐的是「逆序」版本,如果看的是「正序」,根本难以理解导演厉害之处,正序倒序交错进行…「真实」与「虚假」的记忆…就剧本而言,也非常精采,看怎么利用主角的疾病,来设计杀害他人。

更重要的是,在电影中呈现出「记忆」本身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本身的影响,记忆到底是怎么形塑我们的人格?影响我们的情绪?

当没有了记忆,生活应该如何继续?我们又应该选择相信什么?

篇2: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Memento

正如同这个简单的英文单词所表达的一样,遗物,或者是纪念物,正好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关键词。leonard内心里所存在对于妻子的记忆,那本读过很多遍的小说,刻在手臂上的Sammy以及那些一次次提醒他的字母,每一样都是leonard选择来作为心里那段伤痛记忆的见证。

leonard,我想,正常人应该都很难去想象他的生活吧。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时间似乎从来都没有流逝,整个世界对于他而言是一个不再流动的静止的世界。这样的一个不能产生短期记忆的大脑,却整个充满了一股复仇的欲望。我想,也只有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感情,才能支撑着这样的他继续活下去吧。

电影的结尾让我真正从心底感到一股悲伤的情绪,这样的事实,我想任何人都是无法承受的吧。leonard选择了逃避,选择了为一件早就已经解决的仇恨去继续寻找。每一次复仇的快感只会持续那么短的时间,接下来又是相同的循环。对于没有记忆作为生活支撑的leonard来说,也只有靠这样才能寻求到继续往下走的意义吧。

leonard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生活本身也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靠我们人类的思想去给各种各样的经历或者是琐碎的东西赋予各种或大或小的意义,如果哪一天我们突然失去了记忆的能力,不再记得自己走过的每一条街道,遇到过的每一个人,不再想起前一分钟让自己微笑或者是愤怒的事情是什么,那样的生活没有谁会喜欢的吧,光是这样想想就会觉得心里面升起一股冷冷的寒意。也许不再有忧伤,不再有眼泪,但是同时也不会再有快乐和雀跃的心情,就像阿信之前说过这样的话,以前上课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上课铃,老盼望着下课铃的响起,但是等到后来再也没有上课铃声以后,我们才恍然,没有了上课铃,也就不会再有下课铃了啊。所以我想,记忆之于我们,真的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管是伤痛的记忆,还是快乐的记忆,都代表着我们曾经那样存在过,不会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的生活,需要记忆来维持它的真实性,而记忆,从某种层面理解,也就是现在的我们,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好的,坏的,我想我都要以一颗更坚强的心去接受。我们能够拥有记忆,这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也许我们潜意识里有有这样的贪求,希望自己拥有的都是美好的记忆,但是正如上课铃下课铃一样,那样的愿望本身就是彼此矛盾的。

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坚强一点,能够去感受更多的喜怒哀乐。恩,就是这样。

篇3: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作为一部没有冗长的故事,主要人物只是个位数,只凭着导演对影片结构别出新意的架设,对细节炉火纯青的驾驭,演员对人物细致入微的诠释,却拥有了别具一格的魅力,碎片的成功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而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在貌似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的庞大未知的人物内心世界及环环相扣纠缠难明的人物关系,甚至于人物的命运,故事背后的本质,这些“表象”都被导演通过一句句台词,一个个场景,人物的每一个表情及动作这些所谓细枝末节完美的掩盖,必须得经过各位看官刨开一层层泥土,仔细雕磨,反复推敲,始得重见天日。

个人认为,碎片的不易理解,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

1.首先是整个故事的时间设置问题:整个电影故事发生时间完全设置在主角有了失忆症之后,这样,把握主角心理状态等细节问题考验导演,而理解其心理则考验观众,故事可说完全架空,人与人的关系扑朔迷离,主角的过去完全来自他不可靠的,或者带有自我欺骗性质的回忆,因此,莱纳的妻子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完全不易下定论,而只能通过观众对细节的摸索,研究,之后猜测出最可能的答案,因此,这么说也行,那么说也行,每个说法都要假设主角的妻子在那次事件中死去,则假设主角完全不可靠的记忆在这个地方正确;主角的妻子在那次事件中未死,而是他亲自打针害死,则假设泰迪最后的谎言为真,各种说法来自于各种假设,假设的成立才能印证事实的成立。

2.接着是由于电影结构问题,电影采用倒叙+顺叙相结合的结构,而其中以倒叙为主。倒叙的好处是可以引人入胜,每个片段都有其前置剧情,而观众往往因为不知道前面的事情,而对发生在此时的事发生浓厚的兴趣,从后事产生对前事的假设臆想,直至故事慢慢往前发展,再将自己的猜测推翻。而不利于观看的便在于由于前面的事情还未发生,观众对后面的事情,哪儿是人物性格命运的关键点,哪个动作,哪个思想,哪个心理活动是来自于前面的事情的影射,这些都难以把握到,因此必须要再次将电影再重看,甚至还须再看顺叙版,再看影评,再自己推敲,才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3.导演习惯于制造悬念,而故事本身全是透过主角,一个失忆症患者的第一视觉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听着真话谎言,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几乎全是分别以不同的时间与主角独处,而关键人物娜塔莉,泰迪,吉米几个关键人物甚至根本就没有在同一时间在相同的场景出现过,因此他们可以对失忆患者的主角说更多的谎话,而主角几乎根本没有能力拆穿,即使拆穿了,只要当时没用笔记录下来,过几分钟立马又忘掉,因此,分清他们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导演乐于如此,他们的谎话不能拆穿,主角的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控,故事的发展更是扑朔迷离。

因此,基于以上原因,对于碎片的探索,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研究出来的不仅很可能没用,甚至可能会出现种种误读,看官可以尽量对所想所知所探索的进行阐述,却没人知道真假,更有甚者,就算出现了两个完全相对的论调,两方也都完全可能在片里找到站得住脚的论据。

篇4:诺兰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要说情节几句话就可以讲完:末日后的世界,曾为宇航员的男主角参加了航天局的计划,为了自己的儿女,想找到其它宜居的星球。他将技术传达给了女儿,拯救人类的不是他,而是那个继承他的孩子。

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要说新颖,大概是没有的它也不需要这样的评价。

要说其它的话则可以说很多,比如关于虫洞和黑洞的探讨,比如关于高维度空间的想象但那些留给研究偏好更明显一些的爱好者去讨论就行了。

反正我是懒得去想设定的,更不想去找硬伤。因为科幻或神怪都只是载体而已,重要的仍然是想描绘的主题。相信这是一部十年后看仍然精彩的作品:理念可以突破,技术可以创新,精美的画面会被不断改进的手法冲刷成拙劣,唯有真诚能沿续。

已经很少看到这么诚恳表达的电影,在普遍充斥着眼球,话题,精美CG场景和生硬植入广告的当今电影市场,如此认认真真的传达本身就担得起赞扬。导演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评价,但在我眼里,他确实是个兢兢业业的老农民这是褒义。

很难相信这是经常被评价为“冷血”诺兰拍出的电影,但他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这是老牌导演的一次自我突破,摆出的姿态却是并不想刻意证明什么。像一个基本功已练到返璞归真的大厨,闭关之后端出的仍是一道家常菜,无需突兀的求新求变,只因火侯已趋化境。

影片里也没有盖世英雄,虽然时常有人提醒着这是“为了全人类”的计划,主角在穿过整个星系后,仍然只是一个父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而出发,为了回到孩子身边而归来。整个世界安危关在一个小女孩的书房里,给人的感觉却竟是本该如此,理所当然。

这片子可以看的东西太多,可能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领会,比如那群科学家,勇敢、懦弱、欺瞒、开拓……人性的表达亦淋漓。而我眼下看到的则是:

末日来临,穷途末路,倾天之灾。

爱是仅剩的可斩断灾厄,承继梦想,包容所有与开拓全部的事物。

时间不能抹淡,空间不能阻断,黑洞不能吞噬,宇宙星辰无法抹杀。

爱是微渺如蝼蚁的人类,唯一可以与这些庞然大物相抗衡的力量。

多么老套的说法。

我爱听。

篇5:诺兰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算是诺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之前的盗梦和蝙蝠侠都没有严谨的科学理论支撑,比较像是幻想动作片。预告片剪得很棒,承袭了诺兰一贯的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看完后,心都沉静了下来。

预告片开头说的“我们不缺飞机和电视,我们缺的是食物。”这句话揭示了星际旅行的出发点。民以食为天,“食物”在这里象征的是回归人性之本,回归到人类最原始、最脆弱、对大自然最敬畏的状态。因为当我们面对浩瀚的宇宙时,我们懂的并不比原始人类多多少。宇航员为了寻找食物穿越星际,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大自然谦卑的姿态因自身的局限性求索自然,而非出于征服欲挑战自然。

在片中,科学家不断告诫宇航员,我们必须面对的两个现实:一个是太阳系的任何东西,都救不了我们;另一个是,为了拯救人类,拯救自己的孩子,我们必须离开地球,踏上穿越星际之旅。因为,“我们的命运远在天际。”这种“离开地球、探索太空”的思想,在各类科幻作品中由来已久,它符合当下地球因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而不堪重负的现状,也符合科技的发展潮流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因此,这种科幻设定,本身就比超级英雄打怪兽,更能给我们共鸣。

预告中还有一个思想值得注意,墨菲定律,也是男主女儿的名字。男主对墨菲定律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墨菲定律不代表坏的事情,只代表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终究会发生。”这也表明了男主对星际之旅的态度: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星际的男主由马修麦康纳扮演,让我很高兴。因为我很喜欢他的表演风格,也觉得他的气质很契合诺兰的电影。让我认识马修的是《真探》,他在里面扮演一个阴郁的警探。其实我根本没看懂案情到底是怎么走的,完全是被马修的个人魅力迷住了,在不明觉厉的状态中看完了全季。有趣的是,《真探》那首好听到我一度天天循环的片头曲,名字是《Far from any road》,和《星际穿越》背井离乡的情感基调多么像!马修性感低沉的德州腔英语,也是我的最爱。任何字符在他嘴中,都是平静而绝望的。就像是雷蒙德卡佛小说的口吻。

在片中扮演马修女儿的小演员也很亮眼。如果我没记错,她应该在暮光之城中演过爱德华和贝拉的女儿。忧伤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都带着忧郁的美。她和马修搭戏,再合衬不过,预告片中的短短几幕,就足以展现父女情深。在围脖上,有眼尖的童鞋发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预告片中有一幕,长大成人的女儿,站在燃烧的玉米地中望着天空,身上却穿着父亲离开前穿的衣服。

预告片中的配乐也很赞。作者是汉斯季默。这个德国音乐家为盗梦做的配乐,是我写作的必备BGM。气势宏大、旋律性强,必要处又足够空灵细腻。看来,除了视觉,我们也将享受到一场听觉盛宴。

预告片的最后,星空中出现了一个宛如玻璃球的天体,白色飞船在里面缓缓旋转着,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纯净的太空之美。不知那个玻璃球,是否是黑洞。如果是的话,那是我见过最美的黑洞。

据说构成人类的粒子比所有已知的星星还要多。那么,我体内最瑰丽的星云,一定是心脏。承载着情感,在无声的黑暗中,缓缓旋转。在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下起流星雨。

我试图想象自己漂浮在星际。那种孤独,那种寂静。失去一切,只剩下心跳。穿越了无数星系,模糊了时空的界限,看见了超越人类想象力的奇景;在宇宙的无限面前,作为人类的自尊和信仰一点点土崩瓦解在那一刻,我还会记得什么?

会是爱吗。

我相信,会是爱。因为在飞入宇宙之前,我就见过银河了在和爱人亲吻、和久别重逢的亲人拥抱的那些时刻银河就倾泻在我心头。人类的情感是那么神秘,并不比星际旅行来得简单,有的时候,人们穷尽一生,也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知穿越黑洞的感觉是如何。或许就像是,银河倾泻在心头吧。

篇6:诺兰电影星际穿越观后感

第一批看片的大神们以迅猛的光速炮制出了一篇篇牛逼的影评、科普、捉虫贴,我努力摒着,全部没看,终于以一个尽量空白的状态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儿。我不是理科生,也称不上是资深科幻迷,只是一个爱看科幻小说和电影的普通妹子,所以只能写写情感上的玩意儿。不喜请轻喷……

看这部电影,我哭了2次;为角色立下FLAG而深深担忧了3次(2次不幸言中);听马修叔性感的南方口音说着似乎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语,想到SNL里金凯瑞捻鼻屎的段落约5次;觉得百变小金刚Tars好萌好萌好萌好萌又好用又好萌大约8次;看着年轻美艳到不科学的科学家海瑟薇姑娘流口水出戏超过10次;一拍脑袋“哇哦,原来如此”1次。情感起伏是也有点大……

印象最深的是两句台词。有趣的是,这两句台词都让我想到了这几年在读的《海伯利安》。

第一句是“今天是我的生日,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因为今天我就和你同岁了。”从马修叔自第一颗星球返回、打开门发现一个等了22年的阿宅之后,感伤的情绪就在不断堆积,我基本上是跟马修叔一起含着泪看录像的,而这句台词的出现更是让我哭得稀里哗啦。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夸张惨剧,煽情的力度刚刚好,让人能够借此大哭,却又不至于心生反感。诺兰兄弟玩得一手好牌。

先来聊聊年龄差这个梗,这一直是很能打动人心的点,不管是放在亲情还是爱情上。“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写实故事里会有生错时代的迷茫和憧憬旧日时光的向往,而在幻想故事里,因为时间旅行、相对论和其他一些奇幻的原因,这样的年龄梗更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触动人心。

光是用过相反时间线梗的,就不计其数。《本杰明巴顿奇事》把菲茨杰拉德的一篇假想式观察日记改成了一个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不少相信“命中注定”的妹子;《神秘博士》里Doctor和River的“你与我相遇的第一次,是我同你相遇的最后一次”更是虐到不行。《海伯利安》里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无关爱情,讲的是在所谓的“梅林症”的影响下,一个20多岁的女孩突然像是生活在了一个逆熵场中,对她来说时间是倒流的,真真的“今年20,明年18”。而且她的返老还童不光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她一天天地变年轻,每天都失去前一天的记忆和生命。而她即将步入老年的父母,却只能毫无办法看着她逆时而行,一年一年,他们渐渐苍老,而她却越来越稚嫩,直至变成襁褓中的婴儿,眼看就要消失不见……

《星际穿越》中用的是年龄差的桥段,1个小时等于地球上的7年。马修叔一趟外勤跑下来,错过了儿女的数十年人生、岳父的离世,还有孙辈的出生。马修叔的伤感与怅然能够理解,但细想之下,被留在身后的人一年又一年的等待,对一个眼看就要被打破诺言的守望,这才是真正的绝望而令人心碎。这跟《海伯利安》里《领事的故事》里的梗简直是一模一样,仅仅是亲情和爱情的区别而已。1个小时7年够刺激,但10个月等于也让人不禁唏嘘。那是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少女和一名宇宙飞船船员之间的爱情故事,第一次相遇时,他19岁,她不到16岁;第二次相遇时,他快满20岁,而她则已经26岁……直到她没能等到的第七次重逢,他还只是24岁,而她已年迈过世,为他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也已头发花白、生儿育女。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哭了,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当我试图向别人转述的时候,却总也不能把其中忧伤的情怀表达清楚。就像《星际穿越》里的故事,讲述起来不过也就是那样的老梗,但在观看的当时当下,还是会忍不住流泪。

第二句影响深刻的台词是海瑟薇劝船员去找自己恋人时说的,“爱是一种我们还不明白的真实存在的力量”(大意)。听到时我就觉得很耳熟,这完全是《Endymion》里的原话啊!!!!(海伯利安系列的第三本,我看的时候还只有英文版)记得那本书的主角妹子Aenea跟Endymion分析远距离传送门(一个可以在不同星球随意穿梭的技术设定)等等跨时空传送技术的时候,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爱是一种物理力量,虽然人们不理解,但它真是存在……”(印象当中翻译过来差不多是这样)。而在第四本的最后,人类进化成了所谓的“Aenea人”,这种人都可以通过“缔结的虚空”(某个多维度空间),在空间与时间中随意移动,倾听死者、生者或其他生灵的语言。这情节觉得眼熟吗?五维人还是有点弱啊,人家可以N维人哦~还有传说中的神秘生物“狮虎熊”哦~(不小心扯远了……)

“爱”这个词,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真的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教育崇尚“为大家舍小家”,如果是中国的影视作品,主角(如果不是反派)就干不出将个人的家庭情感放置在整个人类的存亡之上,但人家马修叔的角色就这么干了,结果还真就误打误撞地救了全人类(不不不,这不是巧合,而是“爱”的力量)。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里,科幻就应该是充斥着技术名词、酷炫科技的男子汉作品。但《星际穿越》也好,《海伯利安》也好,欧美有许多科幻作品都充斥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既能小到着重于个体的感情,又能大到放眼于整个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也能感同身受。唉……真不知道《三体》电影会拍成啥样子……感觉本来内容就比较硬,物理理念大于人类感情……需要有情怀啊~中国科幻~

篇7:国产悬疑电影《记忆大师》观后感

台湾青年导演陈正道是一个风格多变的导演,他曾执导《幸福额度》、《101次求婚》这样的爱情片,也曾执导《宅变》这般的恐怖片,还曾执导《重返二十岁》这样的奇幻片。对烧脑的悬疑片,他也颇有心得。,由他执导的《催眠大师》取得2.74亿元票房,虽然与商业大片相比,这样的票房成绩不足为奇,但已经成为同类国产影片的翘楚。时隔三年之后,陈正道带来“大师”系列的第二部,《记忆大师》。

对于《记忆大师》,陈正道是怀有野心的。执导《催眠大师》,他请来徐峥和莫文蔚担任主演,而此次《记忆大师》,主演由在演技和名气上和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黄渤和徐静蕾担任,并且又有实力派的段奕宏助阵,自然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催眠大师》给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紧张的悬疑气氛、快速向前推进的节奏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尤其到最后,徐峥饰演的心理治疗师徐瑞宁竟然成了病人,而莫文蔚饰演的女病人任小妍却是心理治疗师,令人大跌眼镜。《记忆大师》也出现了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反转,丝毫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玄之又玄之后,真相已在灯火阑珊处。

《记忆大师》的故事发生在不久的未来,由黄渤饰演的作家江丰,和由徐静蕾饰演的妻子张代晨感情破裂,一怒之下,便删除了属于他们的记忆。但是,后来为了从记忆中寻找感情破裂的答案,江丰只好做了记忆重置。不料,在记忆重置时发生错误,给他植入的记忆是另一个人的。记忆中的神秘女子,穷追不舍的警察,令他感到惊悚。之后,他发现,这些记忆,不仅是一桩案件侦破的关键,还是拯救自己的钥匙。

犯罪、推理、悬疑、爱情、科幻,《记忆大师》可以说是诸多元素的大杂烩,比之《催眠大师》中两人的纠葛,案情更加错综复杂,既悬疑烧脑,又重重叠叠,再加上有科幻元素做背景,更增强了观影效果。陈正道将悬疑色彩制造得很浓,《记忆大师》既有《盗梦空间》的既视感,又有《禁闭岛》的紧张感,在国产悬疑领域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不过,《记忆大师》也并非尽善尽美,强行为之的反转,有不少纰漏的剧情,不必要的线索,都影响着影片的整体质量。

即便如此,《记忆大师》仍值得一看,称得上是令人期待之作。美国有科恩兄弟、大卫·芬奇、克里斯托弗·诺兰等大师级导演,日本有东野圭吾、吉田修一等大师级作家。无论文学还是影视,我国在犯罪推理和侦探悬疑方面都还有待提高。不过,也要看到近些年文学、电影人的成长,在文学方面,有颇受欢迎的蔡骏以及以《尸语者》系列广受好评的秦明,在电影方面,除了陈正道之外,还有以《罪恶者:守望迷途》、《全民目击》打响品牌的非行,以《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等影片备受赞誉的曹保平和以《唐人街探案》让人刮目相看的陈思诚等导演。

因此,像《记忆大师》这般,虽有瑕疵仍属美玉的作品,也要予以宽容,毕竟,它是国产悬疑的希望之火。而且,尽管大多数影片都很糟糕,我们也要对国产悬疑满怀信心,毕竟,希望之火已经越烧越旺。

篇8:国产悬疑电影《记忆大师》观后感

中国有句老话:人因为记忆太好而被气得半死,又因为忘性太好而活了下来。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记忆力能够保留长久。如果能像摘除盲肠一样清理自己不想要的记忆,生活是不是就可以快乐很多?当然,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切除记忆还不现实。但那些有想像力的电影大师,却可以让我们在大银幕上见证奇迹。最近上映的悬疑科幻片《记忆大师》,讲述的就是一个因记忆切除与重置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也是台湾80后导演陈正道继《催眠大师》之后,三年磨一剑的最新力作。

影片《记忆大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未来的离奇故事,那时候的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记忆大师”来提取、保存或者再重装自己的记忆。黄渤饰演的作家江丰,与徐静蕾扮演的妻子张代晨,有着许多生活的隔膜,就在他们婚姻破裂之际,江丰选择了这样的服务,他取出了自己和妻子的所有美好回忆,以此来忘掉这段感情,却又在反悔后,错装了一个罪犯的记忆,从此深陷在无休无止的杀人回忆之中。

相比《催眠大师》,本片的故事线更加复杂,主要人物更多,呈现的信息量相当庞大,但在导演的巧妙安排之下,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环环相扣,两个小时一直牢牢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到底谁才是真凶,他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谜底又是如何被揭开的?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导演营造的悬疑烧脑气氛深深吸引,为犯罪分子的残忍施暴而纠结、愤怒与无奈,更被一众实力明星的.精湛演技折服。

尤其是两大演技派明星黄渤与段奕宏,用他们的个人魅力为影片增色不少。黄渤在片中完全压抑了自己的喜剧天赋,将一个起初善良怯懦,不断猜疑生事,最终勇敢无畏的男人,刻画得非常精准。两场逃狱戏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而段奕宏出演警官,表面上正义凛然,却似乎又有难言苦衷,既心细如发,又会暴露弱点。两人的“相爱相杀”,推动着剧情向前发展,让人联想起香港的许多双雄模式佳片。

更让人佩服的是,影片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与反思,相信能引起太多观众的共鸣。两位与凶手关系密切的受害者,面对丈夫近乎变态的虐待与折磨,却不愿意诉诸法律,甚至不认为男人的作法是犯罪,最终令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也让凶手的良心倍受摧残。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她们生活在21世纪,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两千年前。这种悲剧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凶手也完全可以做一个好人,可惜,正因为她们固守所谓“妻子的义务”,相信“为了孩子不能这么做”,才导致了局面不可收拾。

当剧情走到最后,林忆莲演唱的主题歌《我不能忘记你》响起之时,无数人心中也会生出欣慰与感动,又愿意相信爱情了。这部似乎基调黑暗恐怖的影片,最终带给我们的还是暖心与温情。年轻导演陈正道表现出了瑞士钟表一般的精确与严谨,无论服化道的设计,特效的安排,背景音乐的穿插,还是几场动作戏,都展示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与老到,甚至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有其作用。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的用心之作。最后的最后,我也祈求因脑出血而生病入院的父亲能够早日康复,我会永远记得与您共度的所有记忆!

篇9:国产悬疑电影《记忆大师》观后感

前两天去看了《记忆大师》提前场,总算对国产类型片找回了一些信心,这部电影不仅值得二刷,甚至三刷我都不会嫌多。

《记忆大师》是一部科幻架空设定下的悬疑片,科幻是外表,悬疑是内在。

一般的悬疑片,越是震撼越是怕被剧透。

比如《灵异第六感》,如果你看之前就知道布鲁斯·威利斯是鬼,观影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有人在你看《禁闭岛》之前告诉你小李是疯子,那你们之间一定有仇。

但《记忆大师》很有趣,当你看第一遍知道了凶手是谁后,第二遍再带着凶手的身份去看,将会获得更加丰富的细节与线索,感觉就会像是用另一个角色重新玩了一次解谜游戏,甚至会比第一次还更加有趣。

是不是很神奇?

正是这种少见的观影体验,让我对这部《记忆大师》很有好感。

虽然它也并非是一部完美无缺的影片,但我真心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这种工整精致的华语类型片。

《记忆大师》是导演陈正道继《催眠大师》之后的又一部悬疑片,编剧也依然是《催眠大师》的任鹏。

《催眠大师》在当年绝对称得上一匹令人惊艳的国产黑马,无论口碑和票房都不错。

而《记忆大师》无论是从叙事格局还是剧情复杂程度,都是对《催眠大师》的全面升级,没有像许多系列电影那样陷入一部不如一部的怪圈。

对了,《分手大师》和这个“大师系列”可没有任何关系。

《催眠大师》的故事基本全部集中在一间房子中的两个人身上,而《记忆大师》的舞台则扩展到了一座城市,主要人物也成倍增多,光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之大。

讲真,我相信就算把这个剧本免费送给绝大多数华语片导演,他们也没有能力把这个故事给说清楚。

《记忆大师》的故事之所以能发生,是基于一个近未来的软科幻设定。

在《记忆大师》的世界中,虚构的T国拥有一种科技,能提取人的记忆,让他们变成自己记忆的旁观者,虽然不会忘记,但也不会再对这段记忆有任何情感。

黄渤饰演的著名作家因为与徐静蕾饰演的妻子情感破裂,而决定去修改自己的记忆。但徐静蕾知道后却要求黄渤取回自己的记忆,不然就拒绝离婚。

阴差阳错,黄渤发现自己取回的记忆属于一个连环杀手,杀害的对象都是长期遭受家暴的女人。

因此,黄渤开始与正在调查一起家暴丈夫杀妻案的警官段奕宏合作,以记忆为线索找出真凶。

在片中,重新载入的记忆需要三天才能完全恢复,所以黄渤脑中的“杀人回忆”是逐渐浮现的。

而导演陈正道还为影片建立了一种“可穿戴记忆”的概念,记忆的错乱还会引起装载者性格的改变,观众可以感受到黄渤逐渐从一个温和的好男人,变成一个暴躁的凶徒的整个过程。

简单说就是,记忆的改变会影响人的性格。

据说,导演在剧本的每一部分,都列上了黄渤脑中两种性格的比例,而黄渤在片中也凭借自己的演技将这种一个人逐渐变成另一个人的情节体现的淋漓尽致。

《记忆大师》的“精致”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是陈正道电影的一贯优点。

首先是外在美术设计上的精致,充满上海弄堂风的建筑,蒸汽朋克风和复古风相结合的道具,构建出了一座独特而颇具韵味的架空城市。

唯一让我有些出戏的是片中的手机与电脑,与我们平常使用的竟然别无二致,和其他道具的美感差了一大截。

但毕竟是在架空世界,这也不能算是什么大问题,再想想其它地方的优秀,我很自然的原谅了它。

片中有一段是黄渤翻找案件卷宗,据导演说卷宗制作了几百份,没有一份内容与照片是重复的。

电影人对自己的作品有多用心,往往体现在这种细节之上。

《记忆大师》不仅面子精致,里子也很丰满,悬疑片最重要的当然是“悬疑”二字,要在有限的人物中让观众不断怀疑究竟谁是凶手。

为此,陈正道在片中放置了许多细碎的线索,其中不少是现实生活中警方办案会碰到的“无用线索”,出现的合情合理,又能误导观众和剧中人,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与此同时,《记忆大师》也不是那种最终最终用观众不可知的线索破案的低级悬疑片,真凶的线索不但一直真凶的线索不但一直铺陈在影片中,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你不会是恍然大悟,而是有一种果然是他的感觉。

《记忆大师》中的真凶是谁其实并不难猜测,它做的好的地方恰恰在于,让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不断怀疑自己的判断,全神贯注于剧情,戏剧张力做足。

当年《催眠大师》的结尾颇受诟病,因为导演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详细讲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打乱了影片原本很好的节奏。

《记忆大师》则没有这样做,所有的前因后果早就藏在了影片中,等着观众自己去探究。

如果你看完第一遍还有很多地方没想明白,再去看第二遍的时候,大概会惊呼“我擦,原来在这里导演就已经铺好了线索。”

要不是拿片中情节举例会涉及剧透,我一定列一张自己发现的影片缜密细节的单子出来。

要让我说《记忆大师》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那就是把有限的时长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案件的侦破之上,对黄渤和徐静蕾夫妻的人物情感渲染稍有欠缺,有些破坏了一部分人物行为的可信度。

不过,两位演员还是靠演技撑起了这两个人物。

除此之外,《记忆大师》的古典配乐用的有些太满,但这显然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黄渤和徐静蕾这对看起来不怎么搭调的夫妻,在片中的深情相爱完全没让我觉得违和。

导演自己说,当时拍摄黄渤与徐静蕾结尾处重聚相拥的戏时,两人突然舌吻了起来,剧本中压根没有,就是情感到位了演员情不自禁,把导演都吓傻了。

然而,最终的公映版本中这段戏却被导演忍痛删掉了。

混蛋!

《记忆大师》中的真凶与黄渤一样,也被交换了记忆,所以当你二刷时,会明显体会到真凶的性格朝着黄渤的方向转变。

真凶扮演者润物细无声的演技完全不输黄渤,不能指名道姓夸奖TA真的很遗憾。

篇10:《记忆碎片》观后感

《记忆碎片》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有些电影不是看一遍就能懂得。

片子一开始有个提示,相片本来是清晰的场面,可是主人公摇了以后,慢慢变成一张底片了,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本片是倒叙的。

但是说实话,谁看到这个开头都是一片茫然,再往后看,就更加茫然了,起码30分钟以后你才逐渐明白这部片子是倒叙的,而且只要你认真看,你就会发现这部片子倒叙的很清楚,黑白的部分和彩色部分是两个场景,彩色部分是很明显的倒叙,黑白部分是正叙。

当我看到后来,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感觉我已经是一个失去了短期记忆的人,看到后来我前面的内容虽然不是忘记了,但是已经混淆了,无法把它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内容,所以我只能看着后面的同时往前翻看,这就是我更喜欢在电脑上看电影的原因,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翻前去看,而在电视或电影院就无法办到这点。

有些电影才用倒叙或闪回只是为了花哨,但是本片不是,完全可以这么说,本片如果不用倒叙,就再也没有合适的方法来拍摄这部片子了,主人公是个失去短期记忆的人,所以如果采用正叙的话,我们无法理解这种迷茫的感受,但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我们和主人公一样的迷茫,一样的不知道之前的事情,当他逃跑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跑,当DODD向他开枪的时候,我们也和他一样的知道他被人追杀了,但是还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被人追杀。

本片的主人公,越看到后来我越可怜他,自己的妻子被人性侵犯,而自己被歹徒打了一下之后,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然后唯一活着的目标就是替妻子报仇,但是就像别人告诉他的,他报了仇会记得吗?他会一直找一个叫约翰 G的人吗?

本片并没有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在警官与他最后的对话中,警官说出了一些话,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事情的真相,警察说约翰 G在一年前就死了,难道说他一直在利用主人公吗?一直利用了一年多?而且在主人公杀死吉米之前,明明给警察拍了像,可是他在后来为什么又要说不认识主人公呢?这完全没有道理啊?

最后主人公对泰迪懂了杀心,但他并没有直接下手,而是利用了自己没有短期记忆的特点,记下了泰迪的车牌号,从此整个故事开始了,看起来,泰迪、娜塔莉亚都利用了主人公,但是整个故事看起来,是主人公戏耍了他们。

吉米到底是怎么知道萨米的?主人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是不是就是萨米?如果他就是萨米的话,他所有的关于萨米的故事难道真的正如泰迪所说,到发生他自己身上?影片没有给我们答案。

这真的是一部震撼的影片。

篇11:《记忆碎片》观后感

《记忆碎片》观后感

一直都不是很喜欢看电影,总觉得电影的节奏太快了,很多时候还来不及回味就结束了,而且,稍微一走神就感觉错过了很多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好的电影让人不厌百回看,一遍又一遍的思考一遍有一遍的感悟,《记忆碎片》这部电影更是个中翘楚。

电影刚开头便是一张有点恐怖的照片,再加上音乐的渲染,让我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我心想,这部电影可能是个恐怖片,于是我给自己做好心理预设后开始认真观看。可是,问题来了,我发现我越看越看不懂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我是差不多看到三分之二处才慢慢有了一点认识。下面我将就自己的一点理解谈谈对《记忆碎片》这部电影的感受。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一种类似我们语文中的倒叙的手法营造出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氛围,片头便给我们呈现了有短期记忆障碍的男主角连纳的生活,其间掺杂着现实与记忆的交织,最后呈现出这件事情的最原始的本来面貌,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连纳的记忆障碍是这么回事,同时也让人心酸地感受到连纳的破碎的生活和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如同连纳这个“侦探”一样,被连纳的一举一动牵制着,在连纳那具有记忆的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的指引下去寻找所谓的真凶。正是在这种对真凶的探求下,突然出现一个反转大结局,原来甘约翰早就被连纳杀害了,原来真如连纳所说的一样他有一种病,这种病不单单是失去的记忆,看到最后我们才明白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期待和继续下去的勇气。连纳妻子的遇害,是他记忆中最为清晰的事情,所以对于有短期记忆障碍的连纳来说报仇成了他的一个信念,一种动力,一个面对缺失的过去和未来而坚持下去的理由。他每醒来都会问“我在哪?”然后急忙看自己的纹身、字条,这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迷茫、脆弱的连纳,他的'生活随着他一觉醒来又变成一片空白,这种孤立无援的触感再配上他那句“我应该告诉过你我有一种病”又使得他的这种坚强更心酸。

另外,看完这部电影总感觉连纳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病的,比如影片中连纳老是赤裸着自己身体看自己纹身,照镜子等等都能感觉到他那种不安和脆弱,也就是说他应该是有感觉到自己的问题,但他在逃避这种潜意识,正如泰迪所说的“你只记得你内心想记得的事”,这也预示着连纳对自己所存的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焦虑。而且故事也有暗示,赞美森的故事和连纳的镜头的交织变幻也是一种暗示,赞美森即连纳,真正有病的是连纳。凡此种种都预示了连纳的人生。最后经过这么多的事,连纳又一次报了仇,他的生命目标再一次完成了,他的记忆轮回还是会再一次开启吗?电影给我们留白,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这种看似“苟且偷生”的生活却让人由衷的赞叹和佩服,对于连纳来说这是对生命的坚守和礼赞,也希望他能从这种煎熬中解脱过一种真正宁静平和的生活。

最后,对于电影鉴赏我还欠缺很多,以上只是我看完电影以后的一点感受,不知道符不符合创作意图,期待老师的批评指正。

篇12:《记忆碎片》观后感

该片的标签有个关键词是“高智商犯罪”,我猜有两个意思,一是这种片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看得明白,二是片中高智商的杀人计划,

第一层的意思还真应景了,我看了2遍还是没看明白剧情是什么,最后看了Y6的剪辑版才算有点头绪,说明我不是一个高智商的人。

第二层意思是片中某角色的智商很高,策划出很高超的杀人计划,但我看不出是谁,只能猜测是很有心计的Natalie。

该片分两部分,黑白部分是正叙,彩色部分是倒叙。

关键的部分在最后那段蓝尼与泰迪在破烂小屋的对话,只要相信泰迪所说的话,所有的谜团都会迎刃而解:Sammy的故事只是蓝尼受伤心灵臆想出来的,当然,这个人物是真实的,但Sammy是没有老婆的,他是个骗子,想骗保险公司的钱,所以故意迷惑蓝纳,其实有糖尿病的是蓝尼的老婆,而他老婆当时并没有被歹徒杀死,是后来被他用胰岛素打死的,所以他潜意识里不断地将这个错误幻想是Sammy的,以此来逃避痛苦。

为什么说Natalie是很有心计的人?首先,Natalie看到蓝尼开着吉米的车,穿着吉米的'衣服,但没有当场指出蓝尼杀了吉米,而是测试了一下蓝尼,说曾经听警察(此警察应是Teddy)说有个失忆的人,然后带他回家骗取了他的信任,蓝尼还真的在她的相片写上“她也曾遭遇不幸,我们可以互相帮助”。

她故意激怒蓝尼打伤她,却谎称是吉米另一贩毒的合伙人Dodd打伤她的,让他去报复Dodd。

其次,蓝尼问她泰迪是谁,Natalie却说谎说她不认识,但实际上泰迪是她老公吉米贩毒的合伙人,怎么可能不认识呢,

后来她知道吉米是被泰迪诱使蓝尼杀死的,所以她也利用蓝尼短暂性失忆的特点,故意送一些所谓的线索去误导蓝尼以为泰迪就是约翰.G,让蓝尼在泰迪的相片写下“不要相信他的话,并且杀了他”,而约翰.G就是蓝尼一直坚持认为杀他老婆的第二个凶手,只要是有约翰.G名字的都会被他追杀,这就是Natalie高超的利用蓝尼只能依靠写纸条的惯性生活特点来借刀杀人计划。

当然泰迪也曾开玩笑说出自己的真名是约翰.甘莫(Natalie是知道泰迪真名的),结果被蓝尼用笔记了下来,车牌也被抄了,这就为后来被Natalie利用和误导蓝尼埋下了伏笔。

其实泰迪也是一直在利用蓝尼在杀人,所以当他利用蓝尼杀掉吉米后,就一直叫蓝尼不要住在Natalie家,不要接近Natalie,介绍他去廉价旅馆住。

结果,泰迪越对蓝尼说Natalie不利的话,蓝尼就越相信Natalie,最后自己死在自己的作案手段和操办人(蓝尼)手里。

还有一种假设,剧本要表达高智商犯罪的是男主角蓝尼,短暂性失忆症并不代表智商差。

引用网友的评论“lenny由于脑部出现失忆,脑部不能储存新的记忆,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报仇对于他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活下去的理由,虽然他影片的最后杀死了teddy,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为了活着的理由,他肯定还会不断的去杀人,除非他在杀死teddy后马上就在身上纹上'我已经报仇了',但是从teddy的话中我们知道,他以前已经杀过人了,而且已经报仇了,可是他还在寻找仇人。

因此,我们相信杀死teddy后,他又会开始寻找新的约翰.G”。

寻找仇人是他的一个游戏,他故意撕掉泰迪给他的那份资料的最后那几页,是自己在跟自己设置的一个寻找生活乐趣的游戏。

篇13: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也许,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都曾想过“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否具有某种意义?”我也很多次想过这个问题,在清冷的早餐,在昏昏欲睡的午后,在沉闷的傍晚,在寂寥无边的深夜,独自窝在椅子上,关着灯,思绪像铺天盖地的黑纱将我笼罩在其中。视线凝固在空气中,呼吸像时光中流淌的溪流,那是一种悲伤感觉,一种空洞失落的悲伤,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更加体悟到“渺小”是种多么无力的滋味。面对时间的渺小,面对未知世界的渺小,就连面对自身的精神内在,都是那么的渺小可怜。

然而至今,我也没有得到答案,我相信几乎没有人能轻易地得到答案。而今天,我似乎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了一些指引。

主人公Samantha在卫生间里问因为性取向而被众人疏远嘲笑的Anna “DO you ever feel like you are living the same days over and over again with only like a few things being different?”(直译:你有没有感觉到你重复生活在同一天里,而还没什么改变?)Anna回答道“AW! SHIT! You just described my whole life!“ (直译:天啦!你就在说我的每一天),言下之意就是“我他妈的哪一天不是这样?”对!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不是觉得我们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在重复,重复着无趣,沉闷,茫然的生活,重复着那该死的一遍一遍的不知所谓的工作,重复着异想天开,比TM几十亿光年还长的幻想,重复着各种哭笑不得,自欺欺人的欲望。我们在每一天的这些各种重复中获得了什么?我们获得的只是一个即将再次继续各种重复的“明天”。我们将自己身边那些真正可贵的东西忘记的一干二净,只是在不断的各种重复中消磨自己的意志,勇气和善良。我们现在可不就是这样!变得虚无、麻木、冷漠,说着刻薄的话,爱着不靠谱的人,生着莫名其妙的气,担忧着虚无缥缈的未来,没有一刻能真正的安静下来,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是TMD对我最最重要的?”没有,没有时间去想,因为我们的生活都被浮躁,虚荣,贪婪,自负,愚蠢,偏见,不切实际塞的一丝缝隙都不存在了。我们只追求着瞬间快乐和肤浅的满足,我们鄙视像乌龟爬一样慢的努力和成功的`过程,我们只妒忌着他人的拥有,憎恨着这世间一切自己想当然的不公,对于一切不符合我们理解,感知,相信的事物破口大骂。有人一定说“这是社会和时代让我们变成这样的”。是吗?我们在得出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时,心里没有一丝迟疑吗?我们都把我们美好的时光用到哪里去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它就是尝试着告知我们这一点。“你们这些蠢货都把自己珍贵美好的时光用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好!那就搞出这么样一部该死的OVER AND OVER AGAIN一天的电影来提醒你,让你们睁大眼睛看看,你们的每一天中的每一时刻,正如你们的整个人生中的每一时刻都TMD去哪里了?你是如何对待的?看看你是怎样不屑一顾的浪费了它们的?

片中有一个场景,在重复了N多次的“Cupid Day”后,Sam终于意识到在平日中所遗忘的最珍贵的那些东西,她提议在这本该让自己告别“少女时代”的特殊一天,和父母,妹妹一起吃了顿家庭聚餐。餐后,她问她的妈妈“DO you think I m A good person?“ (直译:你觉得我是个好人吗?)我们也可以问问我们自己“Am I a good person?” (此处省略一千字鸡汤!)

后面激动的写了一大堆鸡汤,你们也看到了括弧里的话,后来想一想,也就全部删除了。毕竟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善良也好,邪恶也罢。都是一段独特别致的人生。评论里,更多人探讨本片是对“校园霸凌”的控诉,而我想写些别的——我看到的东西。与其说是写给别人看的,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

本片片名是《Before I Fall》,可以翻译成“在我倒下之前”“在我堕落之前”“在我扑街之前”“在我狗吃屎之前”。anyway, 其实之前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一句话,就藏在片中,那就是SAM在她的爱慕者Kent的房间里所看到那张Pic上的一句话“BECOME WHO YOU ARE“.连在一起就是“Become who you are before I fall”, SEE! 本片中心思想Surprise! 我们到底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呢?拉屎的时候可以好好想一想吧!

结尾,另一个可怜的妹子Juliet对Sam说“You saved me"(你救了我!),而SAM说“不~~~是你TMD救了我!”然后Juliet大叫道“卧槽!才不是啦!是你TMD救了我的!”SAM反驳道“就是你,是你,是你,就是你!”......

By the way, 我们尽量不要借助别人的悲伤,才得以领悟得失,苏醒善良。

篇14: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美丽开朗的十七岁女孩萨曼莎.金斯顿,以为生活中处处都是阳光和欢笑。她喜欢逗弄她胖嘟嘟的小妹妹,喜欢跟母亲拌嘴,喜欢跟好朋友一起去吃冰激凌还有中国菜,喜欢恶作剧,喜欢下课,喜欢收到别人送来的玫瑰,喜欢被大家关注和妒忌,喜欢这年轻美好的生活。

她在二月十二号丘比特日早晨醒来,等待一年中最浪漫的一天开始。闹钟刚响,晨曦美丽,亲人的喧哗温暖。萨曼莎意兴风发地离家,却没想到,十几个小时后,她的生命会在一道白光中戛然而止。

然而,现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讨厌萨曼莎的人也许比喜欢她的人还要多;还有一些简单而重要的事情要她去做;还有一些秘密要她去开启,有一些真相要她去发现;甚至,还有一段命运,必须要靠她去改变。

是的,只有到死后,萨曼莎才知晓这一切。

她如何甘心就这样死掉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做人和做事都要有专研和追求的精神,而且要有创新,故事虽然是故事,但是它却映射出了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家庭。

我每天都在校园里幸福的工作,开心的生活,梦想和追求将伴我一生。

篇15:《记忆的碎片》观后感

克里斯托福·诺兰,以前一直不知道他是谁。直至看了他的记忆碎片,其实盖。皮尔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神,在影片上的表现也没有传统好莱坞大片的风采,但是就是这样的表现,让这部悬疑的犯罪片更加的精彩。

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很难看清楚说的是什么,人物中谁是谁非。后来看了解析之后,才知道一点。此类的悬疑片,美国有很多,我看过的比较成功的也有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有《搏击俱乐部》、《致命ID》《恐怖游轮》还有就是今天这一部《记忆碎片》,纯粹的都是高智商的电影。

在这里只说几点:

第一,男主有记忆强迫症,其实他的妻子在被人欺辱之后并没有死,只是因为他的记忆问题伤心欲绝,后来为了测试,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死亡。

第二:男主其实知道是自己杀了妻子,但是为了能够拥有活下去的动力,他强迫自己以为妻子是被杀手(有俩位)杀死了,他此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报仇。

第三:警察泰勒,此人应该是坏人,利用男主报仇心切以及记忆问题,设计帮他杀人。第四:男主后来明白妻子死于过量胰岛素,而自己也编造了一个记忆碎片去欺骗自己,为了不再让自己滥杀无辜,在持续杀死了三个人之后,杀掉了泰勒,从此结束了这个循环杀人的怪圈。

影片采用正序和倒叙的方式,来表达剧情,其实很高明。另外,男主的智商真的是非常高的。

篇16:《记忆的碎片》观后感

这是我看过,带入剧情后心理最绝望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目前我看过的最烧脑的电影,电影故事其实不太复杂,但很难看懂;这是由于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无缝地与片头衔接在一起。

剧中主人公莱纳由于一次事故,其妻子被欺辱,自己被砸晕后醒来只有最近十几分钟的记忆;他头脑中唯一长久记得的是他妻子的惨死并且要为其妻子报仇。

从他杀死泰迪开始倒序,他如何在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记忆中找出要杀死泰迪的思维。因为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所以他遇见必须要记住的事时,用刺青和在照片背后的描述来判断事和物;整个过程真的非常非常烧脑,之间也有很多其他人物利用其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愚弄他,让他做坏事。

把自己带入剧情的.过程中,对剧中主人公很是同情。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自己是他,仅有十几分钟的记忆、没有亲人陪伴、或者有亲人陪伴,但是自己永远记不住这个对自己好的人时,自己该怎么办?如果,真的是自己遇见这种情况,绝对不会有他做得好,也许自己受不了没有记忆而会自杀、也许自己会住进精神病院等,陷入很糟糕的境地。

实际上电影中真实的结局会怎么样?其实描述得很清楚,这是一个很悲观的事实,真正关心他的人由于他自己只有十几分钟的记忆而害死,独剩他自己存活(注:当他在那次事故中受伤后,其妻子没有死,妻子真正的死亡是他一直重复给其妻子注射胰岛素过多而死,这段记忆一直被他潜意识深藏大脑最底部并自导自演出一个保险师和一对夫妻之间由于丈夫无记忆的故事);其实主人公莱纳一年多前就已经报仇,而自称其朋友的泰迪利用他杀死无辜的山姆,当他意识到自己被泰迪愚弄并杀死无辜人时刻,下定决心泰迪是他最后杀的一个人,然后依靠纸条和刺青杀死泰迪。

当他杀死泰迪后,一直无记忆的他的人生后续会怎么样?也许一直会重复着靠纸条和刺青找到需要报仇的人,但报仇的人已被他杀死的情况,他的一辈子也许一直这样重复着。

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也许后面哪一天他的记忆恢复,能和常人一样记住自己想记住的事,但此时的他已经犯下了错,他会一辈子生活在愧疚中;故事没有明确说明结局,但我们可以想象到结局。他杀了人,且很多人都知道他杀了人,结局无非就是他会在精神病院或者牢狱中度过后半辈子。

这是一部很悲哀的电影,但我看完整部没有掉一滴眼泪,可是心中一直无法挥去的是这种悲哀绝望的心情。

篇17:悬疑微电影《判若云泥》观后感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馒头可以解决一个人温饱,也可以拯救在罪恶边缘的灵魂。

没有对白,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很干净,很纯粹,简单而不失分寸。这是我看了三遍之后对《判若云泥》这部微电影最直观的感受。这部电影的类型似乎和默片很是接近,影片中基本上没有对话,用大量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向观众传递他们的内心活动,尤其是眼神的交流成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细节,而看似不起眼的馒头却像一条线,从开头衔接到结尾。

一只被割腕的血手,是罪恶的象征,也是罪犯亡命天涯的开始。

黎明,清冷的街道,烟雾弥漫,行色匆匆的黑衣男子。警觉地堤防周围的一切,一辆警车飞驰而过,他惊慌失措,急于掩面的神情已经在暗示我们,他是个犯事儿的人,他有“故事”。当然至于他的故事具体是什么,其实从始至终并没有提及到。饥寒交迫的他路过一家馒头店,他停下来注视着,热气腾腾的馒头旁放着一盒子零钱。当金钱与馒头摆在眼前时,他面临着一个选择,温饱思欲,饥寒起盗心。当我们在想着他贪婪地要将这盒钱偷偷摸摸抢走时,他却出乎意料地偷走了一个馒头。虽然镜头里的他,眼睛盯着盒子里钱,可是结果却只是拿着一个馒头躲在小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紧张的.神情可以看出不仅在害怕被警察发现,他同时也在害怕自己偷馒头的举动被那个老人发现。“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而他潜藏在恶中的善到底在哪里,又或者什么时候出现?此时此刻似乎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惊慌而恐惧啃着馒头,虽然依然一脸凶相,却从眼神中看出一丝胆小脆弱。看样子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贪婪。

馒头吃完,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他想起了,他不是一个胆小鬼,也不是流浪汉。他是个人人畏惧,人人喊打的杀人犯。这样的想法似乎让他增加了不少勇气,他拔出那把刀,准备去馒头店抢劫。他真的想去抢劫吗?,如果是真的,为什么第一次路过馒头店的时候没有偷走那盒子里的钱呢?大概是因为他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温暖和希望,对社会人情冷暖散失了信心,也看不到自己苟且偷生的未来。在他做出这个举动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挣扎过的,他的眼神在胆怯恐惧和罪恶凶残中游走不定。

当他手里藏着刀再次走到馒头店门口时

老人若有深思地看着他,从筐里拿出两个馒头递给他。起初他凶恶的眼神,在这一刻突然间慌乱起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老人望着他,掂掂手里的馒头,示意他拿着。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不知所措,眼神慌乱,不知望向哪里才好,想急着逃避这一切,却又渴望享受这样的温情,眼神里有了一丝丝柔软。他以为老人会嫌弃地撵走他,会厌恶,会害怕他。然而,出乎意料的善举让他充满仇恨罪恶的心一瞬间温暖起来,瓦解了他内心最坚固的屏障。当他接过馒头的时候,眼里闪着泪光,可是眼泪终究没有落下来。

气球攥在别人手里,终究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他的命运呢?还有翻盘的机会吗?或者他需要自己割断那根线,才能重获新生。在一切都还没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厌倦了东躲西藏的日子,眼神里多出了一份对生活的坚定渴望。这种坚定渴望让他决定割断缠绕着他的罪恶之线,重新回到生活的起点。

于是,第三次,他来到馒头铺门口,这次他似乎轻松很多,似乎在为了某个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他依然面不改色站在门口,老爷爷迷离的眼神中带着温情,像之前那样给他拿馒头,他的眼神再一次慌乱。当老爷爷转过身时他已经离开,可是老爷爷却拿着馒头,焦急的左右望着,搜索着他的身影......

一份报纸,救赎了他的灵魂。

一份报纸莫名其妙地被压在老爷爷馒头篮子下面。当一筐馒头因老人的惊恐撒了一地时,故事的高潮也就在这里。是的,他是个杀人犯。老人思考许久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报警。

当他觉得一切将要结束时,也同样意味着他要一个新的开始。

第四次,他光明正大的走到老人的馒头铺,拿出刀指着老人。在老人惊恐时,他却放下了手中的刀,放下了心中的罪恶,放下了不堪的过去,解脱了自己,洗涤了灵魂。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过恶的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我相信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好人。

临别赠言,“报纸是我放的”。

想过他会说谢谢你的馒头,却是没料到他会说这一句。这部电影总是会在关键节点上让情节出乎意料,不按常理出牌。“为什么要放报纸”“为什么全文只这一句对白”这些疑问让这部电影更加扑朔迷离。答案却全在报纸里。一笔悬赏金是他唯一可以给老人的报答。老人小小的善举将他罪恶之门关闭,使他得以重生。懂得感恩,已是善的开始。

被如此小善感化的人,也不会是大恶之人

多年之后,他刑满释放。再次回到馒头铺时,大门紧锁,而那位老爷爷已不在。他沉思许久,最终接下这家平安馒头店。延续着老人的善,希望善良可以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播人间,继续传递下去。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颗杂草,及时行善,以免心里再起坏念头。“平安馒头”这个招牌暗示了很多,馒头店老人因为善而平安,罪犯因老人的馒头而激发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从而迷途知返,最后平安回到这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撒播一点点善那么这个社会也会平和安宁。这才是平安馒头的真实意义所在吧。

并不是很明白《判若云泥》的意义。云泥,天壤之别,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罪犯的善与恶,还是老人的善与罪犯的恶,还是这个社会的善与恶。不管是善还是恶,都在我们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的善,造就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一念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馒头不仅可以解决一顿温饱,也可以激荡善意的灵魂。善人者,人亦善之。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同样帮助了自己。馒头店老人因为几次善意的施舍,挽救了罪犯的罪恶灵魂,同时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虽微不足道,却同样有着大爱的光辉。或许一点点善意并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回报,却也不会为我们招致祸端。心怀善意总是会无形之中带给我们强大的力量,而当这种力量全部汇聚于这个社会时,就是社会中大爱。

请善待这个世界,世界同样会善待我们。

篇18:悬疑微电影《判若云泥》观后感

一名逃犯来到小镇,当他渴难耐时,他看见了一家馒头铺;当他想为了生存起了歹念时,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出现在了他面前。逃犯拿着意外给予的馒头匆匆离开了,再次来到时又一次拿着年迈店主送来的馒头匆匆离开了。

傍晚,正准备收摊的店主发现了一份刊登着“悬赏通缉令”的报纸。次日,原本以为为报复而来的逃犯却意外的丢掉了匕首,挂着满足的微笑走上警车。数年后,关闭的馒头铺又再次燃起了炊烟。

篇19:美国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人,没经历过某些,永远不会懂得某些,这是人性基础设定。虽然大量文字影像言教身传试图告诉未开化的人性很多道理,但是很可惜,且不提洗脑的扭曲和智力悟性基因的限制,无用功且误判误导,不如不用拿出来糟蹋。剧本台词演员……看得我很尴尬,群演不错,我确实老了,看到有人看哭了,我表示羡慕你的年青。努力跳着看到结局,想知道怎么自圆其说而已。片子虽然努力试图表达人性中恬静美好的一面,人的一生,只为了完美自己与身边人的人格,而已,但导演和剧本本身太过肤浅,画虎不成反类犬,看得听得很尴尬。但,需要给世界一点光,给所有努力找到人格的人一点光。

你要改变的不是世界,是你自己。

撩开记忆的碎片作文

盗梦空间电影观后感

记忆的碎片高二作文

高中生盗梦空间观后感

迈入迷幻梦境的《盗梦空间》影评

星际穿越观后感400字

观《敦刻尔克》有感

星际穿越观后感高中

星际穿越观后感500字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

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
《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诺兰悬疑电影记忆碎片观后感(精选19篇)】相关文章:

我的星际穿越作文2022-07-27

星际穿越观后感作文2023-07-10

盗梦空间结局解析2022-09-27

《记忆碎片》观后感2023-09-30

盗梦空间 影评2023-02-19

盗梦空间影评2022-06-13

盗梦空间观后感2022-06-03

我的盗梦空间作文2023-05-14

催眠大师大学生观后感2022-04-29

催眠大师观后感六年级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