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

时间:2022-07-29 08:05:1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精选11篇)由网友“艾小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

篇1: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

下半年自考毕业论文(设计)还有一个多月将陆续进行答辩,相关老师和过来人表示,暑期是论文写作关键期,要把握好进度。

“暑期是写作论文的关键期,一定要把握住,要不然到后期就来不及了。”自考法律专业毕业生周雨梅回忆说,去年暑期她整天“泡”在国家图书馆里查资料。由于她的论文选题为房地产和税法方向,难度较大,为此,她把相关领域书籍看了十来本儿,把需要引用的资料摘抄下来,做好备注。

小周说,下半年毕业论文答辩大多安排在国庆节前后,因此,暑期最好就能把初稿写出来,留出更多时间作答辩准备,也便于导师指导修改。

新闻专业毕业生吴广晶认为,写论文要多和导师沟通,重视导师的意见,“要不然等后期重写就来不及了。”她的初稿完成后,经过3次修改才定稿。法律专业毕业生小赵说,她的论文交上后被导师认为引用资料不权威,幸好她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及时查找资料,补充写作才得到导师肯定。

会计专业毕业生芮琴说,写论文最好能找个安静的'环境,比如到图书馆、自习室,“每天写一点儿,多看专业相关报刊,了解前沿动态。”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屈婉玲表示,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一般要达到3万字。其中,编程代码一般要求为两三千行,这个不是机器自动生成的代码,一定是自己写的原代码。写作时间分配主要取决于考生软件开发进度,软件开发成熟,写作时就较快。有的考生因种种原因论文写作拖沓,临近截止日期才交,那样就显得很被动,考生要做到未雨绸缪,把握好论文写作进度。

篇2:简历写作要把握重点

简历写作要把握重点

做什么事都要有个重点,简历写作也不例外,下面应届毕业生网简单的说说这个问题

对症下药才是王道。

今天我们公司收到了几份比较有深刻内容的简历,可能是经过专门的人力资源老师指点的简历,在简历上附了一份《职业测评数据表》,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头一次看到,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看了一下。“职业测评”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能把职业测评结果附在简历上,真是让我们觉得很有创意。

最后,这几份简历我们都留下了,就是因为他们做的的“职业兴趣测评”和“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正好和我们公司所需要的人才相匹配,说明他们真正的了解自己,真正的了解这个岗位,这就已经比其他应聘者先做了很多的功课,这种,即便成绩一般也会给个笔试机会的。

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可以做测评的,最后会生成一个你自己职业测评报告。现在企业都讲究“人职匹配”,有了测评作依据,证明你适合这个工作,企业还有不留用你的'理由吗?

简历照片有学问,太丑太美都不好。

有些女生去找的专门的职业照,超成熟超职业,这样反而会给筛选人一个不好的印象。有些男生简历的照片就过于随便,歪瓜裂枣惨不忍睹。虽说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人都不是那么理性的,特别是看了几百份简历之后的人。如果是那种看起来踏实、能干、朴实的,自然会给筛选人留下好印象。

成绩很重要的,奖励、证书一定要有。

我们公司初选有一条标准,一定要得过奖学金,而且到了真正筛的时候,被贯彻为一定要得过二等以上奖学金。如果有与职位相关专业技能的奖项或者资格认证也可以,但一定要拿得出手的,什么院级别的竞赛奖就算了。

篇3:gre写作细节要把握好

gre写作细节要把握好

GRE写作技巧的大张旗鼓

格雷文写作之一:标点符号“独行侠”

根据英语写作规则,标点符号应标记在其所附意义组的旁边,并用一个字符的空格与另一个意义组隔开。但在实际作文中,往往会发现,无论用什么标点符号,学生都会把它当作一个词来对待,即标点符号前后都有空格。因此,它给人一种标点飞扬于世界各地的感觉,影响了文章的美感。例如:

首先,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变得更重要,而不是更少,因为《增长的极限》一书是由一群科学家出版的。

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出现就像一个独行侠,这会给人一种接管主人的感觉。因此,我们在练习标点符号时要注意正确书写标点符号。

GRE写作的细节2:句子第一个字母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学生只要觉得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单词是大写的,但是实际的写作呢?举个例子。

有些语料库试图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覆盖,而另一些则是非常有选择性的。

分号的作用是把关系密切的句子分开,所以后一句只是前一句的附件,而不是一个新的独立句子,所以第一个字母还是小写的。gre写作能力,gre备考要多久这同样适用于冒号、破折号和圆括号。

格雷写的第三个细节:太随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但新GRE写作毕竟是为了向外国人展示,所以如果你能在写作习惯上接近外国人,一定会给人一个亲切的印象卷。例如,不要写得太密集,这样人们就看不见单词,影响理解。另外,不要写得太稀疏,使人在眼距范围内看不到完整的意义群,从而影响考官的阅读。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尽量不要连续写作,以免造成L、R、N、M等混淆,给考官阅卷造成障碍。

gre写作的第四个细节:写作格式混乱

英语有两种主要的写作风格,一种是同一种类型,另一种是缩进类型。总的来说,由于头部文字和段落之间的线条,它会给人一种整洁的感觉。还建议使用此格式。缩进类似于汉语的书写格式,即每一段的开头句子都是缩进的,但段落之间没有空行,所以不太流行。在作文中经常看到学生使用“冲洗型+缩进式”,即段落的第一句是缩进+段落之间的空行,这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学生必须注意它。

GRE写作细节5:缺少摘要段落

GRE写作测试中,由于时间不够,很多学生不能写摘要段落,这就给了复习者没有完成任务的感觉。无论是任务1还是任务2,建议考生尽可能多地写出最终总结。因为学生可以用最后一段来指出问题和总结,gre写作能力,gre备考要多久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造成的结构不清、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即用形式来弥补在内容上无法克服的困难。

另外,因为开始和结束是我们非常熟练地练习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完成它。我们为什么不把有点的部分放进去呢?

gre写作细节六:分段过多或者过少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你拿着一篇只有一段的很长的文章时,是不是会有很晕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们的写作能力有限,文字表达没有吸引力时,怎么能让考官有耐心看完你的文章呢?再设想一下,当你看的文章分成很多的段落,而你的论证能力有限,费了半天劲也写不出几个句子,会不会每段都给人以流水账的感觉呢?所以,对于考试作文,要想既用形式掩饰内容的不足,又能给考官以好印象,那么请把task1段落划分控制在3-5段,task2控制在4-6段,既能体现段落分配清晰,突出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又能避免论证太过分散而中心不明确。

怎样告别新GRE数学粗心这一大难题?

说到GRE数学粗心问题,主要表现有:其一,做题时抄错数字,漏看条件,或者忘记换算单位;还经常集中在“答非所问”上,也就是说没有完全理解问题就匆忙动笔等。

对于粗心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两个,首先就是不断的自我提醒。错题一定要总结成错题集并标明详细的错误原因,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错误原因里面出现了大量的 “粗心 – 抄错数字”,“粗心 – 漏看条件”,或者“粗心 – 忘记单位换算”,那么你以后每次做题或者模考前都要提醒自己注意这些细节,正式考试前也不要忘记提醒自己。长此以往,自己会越来越注意这些细节,从而逐渐改正做题粗心的问题。

对于出现“答非所问”的同学,请务必坚持把问题,也就是带问号的最后一句话给读两遍。第一遍认真读,第二遍double check,确保自己正确理解问题再动笔。对于一些症状更加严重的同学,不妨将问题也简单记在草稿纸上,解题时随时都能看得到问题,思路就不会跑偏。可能有些同学会担心读两遍问题,包括读题时记笔记这些方法会耽误自己的做题时间。对于这一点大家要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首先double check和记笔记的时间会随着不断的坚持训练而逐步缩短,最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其次,读两遍问题所消耗的时间仅仅是其可能帮你节省的时间的几十分之一,因为如果读错问题,浪费的时间很可能不止1分钟,与其这样还不如花多几秒钟double check;同样的道理,记笔记所消耗的时间也远远小于回读和反复读所浪费的时间。

解决这些GRE数学头疼问题,这要是依靠自己的习惯养成,达到一个良好的做题规范和做题顺序,就可以最有可能的避免问题的发生。认真惊醒GRE数学复习,还有就是要检查,如果很快做完GRE数学,就要用剩下的时间检查哦,避免出现GRE数学细节错误。

GRE写作高分范文:科学的作用

GRE写作题目:

The function of science is to reassure;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upset. Therein lies the value of each.

科学的作用是解惑;艺术的目的是创新。只有这样他们才各得其所。

GRE写作正文:

Science and art are two of the most glorious fields in which numerous people have made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As the society develops, people concern more about the function of science, of art and of other realms. Some may argue that the function of science is to reassure, and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upset, howev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science and art have more significant values than just to reassure or to upset people.

The main function of science is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o provide people the pow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ourselves. In the primordial days of the human history, when the conception of science first emerged, science was to answer people's questions and to satisfy people's curiosity towards myriad mysterious phenomenon. If we understand the science in such way, we can't se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choate religion and the inchoate science, because, the functions of both of them are nearly the same, and both contain totally absurd theories if one studies them today. One may agree that in that period of time, science was largely to reassure people's fear towards the mysteries just as what religions try to do.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finally makes it an important too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to change the nature in our favor. The understanding of electricity expels the old thought that the thunder is a sign indicating that the god is angry. The advancement achieved in medicine greatly elongate human's life, and nowadays people no longer depend on certain rituals to give them health.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alike have transformed our society into the nowadays form, and provide us great power to determine our future. If science is only to reassure us, how can we achieve the feats we have made through our history? As Francis Bacon once said, “Knowledge is power”, the true function of science is to give us the power to conquer the difficulties we confront.

Unlike science, arts which seldom give us the power to better our material lives, mainly concern about our spiritual lives. Admittedly, some arts actually upset people by let us see the weakness of the human nature or the darkness of our society, as the art works of Michelangelo. However, arts possess much more functions than just upset us. Arts can ease our emotions and reassure us, as the music of Mozart does; arts can give us confidence and braveness, as the music of Beethoven does; arts can also tell us what philosophy is, as the music of Mahler does. Although arts possess so many functions,one can judge that the major function of art is to represent the life and to present the artists' ideals. Most literary works, such as fictions, poems, dramas, give us a vivid image of the society. Other forms of arts have the same kind of functions. For example, Tchaikovsky composed music to represent the hard life of the common Russian people, while Van Gogh drew pictures to represent the beauty of the nature. There're also other pieces of art showing us the inner part of the artists, for instance, the representative new trend movie “four hundred blows”. By presenting the life and the ideals, arts give us true understanding of our circumstances and ourselves in a spiritual way. Arts can not explain why it rains,but it explains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 rainy day.

篇4:广告口号写作时要把握时空

广告口号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经形成,往往要适应很长一段时期,另一方面又有历史性和地域性,即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社会、时尚、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广告口号创作者在创作时,要注意社会思潮、生活时尚、大众消费心理的变移。如果原来的口号已经不适合新的时尚、新的观念,必须再创造出新的口号不可,这就是把握广告口号的时间。

作为国际产品,还要把广告口号的空间,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写出不同的广告口号。

不同国别、区域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如果写作者不注意这一特点,广告口号有时会失灵。反之,其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

如瑞士雀巢咖啡有限公司1984年向中国大陆推出其产品“雀巢咖啡”时,广告口号是:

味道好极了!

而在台湾使用的口号是:

感受优雅的欧洲风味。

这两个口号都一举成功。因为中国大陆的传统习惯是品茶,即使是都市人大多还不知道即冲即饮的雀巢咖啡,竟有如此好味道,雀巢公司特以此为依据写出“味道好极了”的广告口号,而台湾接触、了解欧洲文化较大陆更深,对咖啡文化的接受能力也必然大于大陆,故而在广告口号上表现“欧洲风格”的创意。

从世界广告史上看,广告口号随时间、空间变化最快的要数可口可乐品牌。现摘录如下,可许能为我们创作广告口号时,带来什么灵感。

可口可乐广告口号一览

1886请喝可口可乐

1904新鲜和美味

满意——就是可口可乐

1905可口可乐——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

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

1906高质量的饮品

1907可口可乐——带来精力,使你充满活力

1908可口可乐,带来真诚

1909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箭形标记,就会想起可口可乐

1911尽享一杯流动的欢笑

1917一天有三百万!(人次)

1920可口可乐……一个好东西从九个地方倒入一个杯子

1922口喝没有季节

1923口喝时的享受

1025真正的魅力

1925六百万一天(人次)

1926口渴与清凉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口可乐

1927在任何一个角落

1928可口可乐……自然风韵,纯正饮品

1929世界上最好的饮料

1932太阳下的冰凉

1933一扫疲惫、饥渴

1935可口可乐……带来朋友相聚的瞬间

1937美国的欢乐时光

1938口渴不需要其它

1939只有可口可乐

1940最易解你渴

1941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

1942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1943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1945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

1946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

1946Yes

1947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

1948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1949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

1950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1951好客与家的选择

1952你想要的就是可乐

1953充满精力……安全驾驶

仲夏梦幻

1955就像阳光一样带来振奋

1956可口可乐……使美好的事情更加美好

轻轻一举,带来光明

1957好品味的象征

1958清凉,轻松喝可乐

1959可口可乐的欢欣人生

真正的活力

1961可口可乐,给你带来最佳状态

1963有可乐相伴,你会事事如意

1964可口可乐给您虎虎生气,特别的活力

1965充分享受可口可乐

1966喝了可口可乐,你再也不会感到疲倦

1968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

1970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

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1971我愿拥有可乐的世界

1972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

1975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什么?

1976可乐加生活

1980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1982这就是可口可乐

1985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1989挡不住的感觉!

1993永远是可口可乐!

1994永远是可口可乐!

1995这是可口可乐!

篇5:大学生论文写作要求和方法

大学生论文写作要求和方法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我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文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二、写好论文的方法

(一)论文写作——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论文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论文的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论文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论文写作——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论文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论文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论文腹稿,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论文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千锤百炼。

不会写论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摸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准备状况的不同,这是很多初写论文的人意识不到的。写论文的良好准备应该有三个阶段。

1.论文写作——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论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论文腹稿,列出 论文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写论文的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帽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论文写作——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论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论文。论文“题目”和“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论文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论文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论文的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论文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论文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论文写作——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论文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论文,这就要看论文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 论文的写作水平,而论文写作水平又影响着论文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三)论文写作——审稿与修改

一气呵成写好论文稿件后,是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的。不仅自己应该反复锤炼,还应请有关人员提意见,最后还要通过编辑部请相关专家审阅。 论文修改时凡是属于写作规格和篇幅方面的问题应按刊物规定的要求修改。作为论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实验数据当然十分珍惜,总希望在论文中尽量表达。但 论文审稿者旁观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并或删除的意见。这时作者应该冷静考虑,该列入论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写论文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领导标新”地开出“二月花”。

论文审稿者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论文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己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 论文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论文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论文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舍。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曲意迎合。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论文通过审稿,有些意见不大,稍事修改即可发表。有些要有较大的改动才能发表。有的论文甚至认为基本事实不可靠或基本观点有误而无法发表。论文作者应冷静分析这些意见,妥善处理。一切都应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自己确认结果和观点无误,那么可以在 论文退稿后改投他刊。同一时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摘自《中国研究生》,原文:“如何写论文做报告” 作者 秦伯益 院士)

篇6:课堂评价语言要把握“五性”论文

课堂评价语言要把握“五性”论文

课堂评价语言要把握“五性”

■ 武汉市汉阳区建港小学黄刚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学评价语言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但是不少教师的日常教学,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教学评价语言单一、空洞的现象: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答得精彩的不予表扬,答得不太好的却一味地赞赏;还有的教师评价时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学生回答问题,不管质量如何,老师都是笼统地以一个“好”字来评价;还有老师的评价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这些空洞的教学评价语言不仅成为了教学的冗余,还成为了教学的干扰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恰当地运用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也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焕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师恰当的评价语言更受学生欢迎,也能让教者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必须要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把握教学经验,彰显教学机智,体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语文素养,使评价语言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把握“五性”:

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语言首先要准确得体,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是“较好”就是“较好”,是“很好”就是“很好”。除此以外,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机智多变。

例如,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太阳的颜色》时,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当小白兔问小鸟太阳是什么颜色时,小鸟回答:“太阳照在树叶上是绿色的,太阳是绿油油的。”一个学生起来朗读小鸟的话时,声音太小了。这位老师马上说:“这可能是一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鸟。”孩子们笑了。另一个孩子起来朗读,声音洪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老师说:“瞧,这只小鸟多自信,多骄傲,看来它可真喜欢自己的家,难怪它说太阳是绿油油的。”老师巧妙的点拨、有效的评价让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增,课堂上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

教师的评价语言如果能针对每个孩子性格的特点,既能肯定他们的优点,又能准确、及时地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学生的思维定能由肤浅走向深刻,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自发走向自觉。这样,课堂教学就能落到实处。

二、自然真诚,富有激励性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你真棒!”“你太聪明了!”这类似笼统概括的赞美语言在当下的课堂――尤其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结果学生无动于衷,台下听课的老师也感到茫然。事实上,很多孩子,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对这种廉价而空泛的表扬并不领情。有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真可谓煞费苦心:奖励学生小红花,奖励学习用具,更有甚者奖励课文中所描写的实物。有位老师执教《三潭映月》一课时,拿来了三潭映月的模型,答应上完课后把这奖给班上最聪明的的学生。于是,课堂上变得“热闹非凡”,学生没等老师把问题说完,便小手如林,为的是得到老师的奖品。试问,这种激励对学生能维持多久呢?

学生不需要矫柔造作的评价,需要真诚实在的评价。一次,执教习作教学《那一次,我流泪了》,一位学生讲述一年初春,妈妈带她到木兰天池旅游,自己一不小心滑进了水流湍急的小天池里。(教学管理论文 )情况紧急,不会游泳的妈妈随即跳进了冰冷的水中,一下子把自己举了起来,最后在周围游客的帮助下,母女二人才得以脱险。孩子在讲述这件事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我抚摸着她的头动情地说:“泪水是晶莹的,也是幸福的。大家也为你有这样一位勇敢的母亲而骄傲!”自然真诚、富有激励性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当时学生心中的紧张之情,还让学生增添了信心,激发了她表达的欲望。另一位学生在讲述自己生病时,父母整天忙着照顾自己,他们下班后匆匆赶往医院,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他们整夜整夜地没休息好,讲着讲着,孩子的眼眶红了,声音哽咽了。我上前一步说:“有一种爱总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如大山般厚重,如大海般深沉的父母的爱,孩子,从你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你长大了,懂得感恩了。”因为老师的评价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所以学生容易接受,并产生震动,受到感染。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教师情真意切,充满智慧和爱的评价语言会像春雨一样滋润孩子的心,使孩子在关爱、鼓励、呵护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三、诙谐幽默,富有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教师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还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的紧张和疲劳,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小稻秧历险记》一课,于老师让学生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并提示学生要让人感到它们此时已经有气无力了。结果一个学生读时不仅声音大,而且速度快。老师幽默地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说完,于老师做手势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顿时明白了,再读时变得小声、断断续续。于老师的这段朗读指导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他的高妙之处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感悟。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朗读技巧,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幽默诙谐、富有趣味的评价语言,不仅在课堂上能起到调节和放松的作用,有时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

四、顺势而导,富有启发性

一位好的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善于从学生错误的发言中捕捉正确的因素,巧妙地点拨,帮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有时学生考虑问题欠全面,只答对问题的某一个方面,就需要老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其它方面;有时学生的思维偏离正确轨道,则需要老师启发学生克服障碍,奔向目标……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很多学生将最后一句读成了“可爱/深红/爱/浅红?”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后,立即用课件出示了最后一句――“可爱/深红/爱/浅红?”(注明为第一种读法)“大都数同学都认为应该这么读,可偏偏有人读法不一样――“可/爱/深红/爱/浅红?”(出示课件,注明为第二种读法)到底哪一种读法正确?大家试着对比读一读。结果学生从诗句末尾的疑问句、“可爱”一词和“可怜”的区别自己找到了答案:“可爱”在此处不是一个词,表示到底爱什么,所以“可爱”不能连起来读!从而,明确了该句的正确的读法是“可/爱/深红/爱/浅红?”可见,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抓住时机,做到因势利导,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由错误走向正确。

教师富有启发的评价语言,能拨云见日、峰回路转,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它或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或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探究的欲望;或让学生从中感悟升华,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把握时机,注重适时性

教师的评价应把握恰当的时机,做到反馈迅速,评价及时。结论太迟会使讨论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过早“拍板”也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开放性的,有的需要学生花很长时间甚至一生去思考、求证,这时教师就不宜过早的“一锤定音”“盖棺定论”,不然不仅会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还会助长学生学习上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甘当听众、观众不愿积极思考。对这类问题,教师应该以普通的一员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如教学《刺猬》一课,我针对学生所说的,“我”对刺猬很关心,它在“我”家生活得非常快乐,我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这只刺猬,你觉得快乐吗?今天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像刺猬一样的动物呢?在思索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学会正确地对待人类的朋友――动物。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应成为师生交流的无形通道。这样,师生间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教师由衷的赞扬、真情的流露,均化作一个个智慧的音符,使学生一次次闪烁跳跃思维的火花。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向往的境界,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境界!

篇7:谈初中语文训练要把握好度论文

谈初中语文训练要把握好度论文

【摘要】要想课堂效率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个“度”,尤其是语文这门弹性极大、结构相对松散的课程的教学,更应如此。

【关键词】初中语文训练把握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所谓“度”是“适度”的意思,就是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众所周知,“度”说说是容易明白的,可要具体把握起来却十分困难。因此作为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要想课堂效率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个“度”,尤其是语文这门弹性极大、结构相对松散的课程的教学,更应如此。一堂课应安排多少内容,完成哪些任务,让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将这些内容、任务、程度作怎样的切割、组合,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这种安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出学习的内驱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上每堂课都需认真对待并且要扎实解决的。因此,认真探讨课堂教学的“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谓语文训练的“度”,是指训练适度,这里“适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训练速度、训练力度和训练梯度。训练适度就是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力状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把握好语文训练的“度”,训练才能规范、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让学生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笔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例谈谈语文训练“度”的把握。

一、训练速度要适中。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必须要在这有效的时间里准确而迅速地将设置的教育目标传授完,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牢固掌握知识内容,还必须要组织灵活而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努力调

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让课堂变得丰满、充实,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速度和节奏。如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把握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文或语段的阅读,然后测试阅读效果,或提问限时口答,或以试卷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或以复述的方式检测把握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了速度训练,才会有语文课堂大容量和高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或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教师急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判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还有的老师,向学生提出密集的问题,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清,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学生疲于应付,难以招架。这样的训练没有掌握好必要的适中的速度和节奏,缺少从感知语言到理解语言再到运用语言的内化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看见了个别能力超强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所谓能力训练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罢了,根本谈不上训练速度的适中。笔者以为适中的训练速度应该是让大多数同学能接受、能明白,做到有张有弛,快慢适宜,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节奏疏密有序,学生始终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训练力度要充足。训练力度是指在适中的训练速度下,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与挖掘。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语文教师往往因为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低而降低训练的难度,影响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语文是个开放的学科,跟社会联系紧密,教师要引导学生纵横求知,在训练的广度上深人拓展。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虽然课文短小,但是我在教学中充分的使用了多媒体,使学生在视野、思想上得到开阔,训练时我让学生进一步寻找资源,开创性答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丰富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训练梯度的设计要科学。梯度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难点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老师总会在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设计有梯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解决难点。语文训练中,训练跨度过大,学生无法适应;训练无序,学生无所适从;训练层次过低,学生则重复做无用功,白白浪费大量精力。要想使学生把握难点,教师必须在训练的梯度上下功夫,如关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训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而在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往往不止一种,变化无穷,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若不能从整体上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而只是将不同知识点杂乱无章地直接告知学生,或都安排在一篇小说阅读训练中,势必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这样的练习,我总是按照由易到难、从低到高有分别地确定训练重点,循序渐进,扎实训练,便会收到极大的成效。学《变色龙》,重点训练细节描写;学《故乡》,针对性地安排语言描写训练;学《在烈日和暴雨下》,重点训练环境描写等等,通过分层次训练,教师将一个个教学重点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很小的步骤,逐步达到训练的目标,梯度练习的设计降低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也在愉快的学习中深入浅出地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真题训练任务。由此可见,语文训练离不开科学的梯度训练,梯度训练是教师达到教学预期的重要方法。梯度训练不可贪求速成,一口吃个胖子,也不可零零碎碎,导致营养不良。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既可以大大减少练习的盲目性,又可以化整为零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链,这样的练习,何乐而不为呢?

四、容量适合,保质保量。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容量。课堂容量就是指一节课所安排的知识量与能力训练量。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在某册某单元某课文直至某课时所应传递的知识量,应形成的能力层级;二是学生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一篇课文直至这一课时能接受的知识量,能形成的能力层级。从以上分析可知,一堂课容量安排应考虑两方面因素:国家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时代需要制订出的教学大纲和作为知识承受者与能力形成者的学习主体━━学生。教学大纲是纲领性的,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只是在能力层级上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要求有所区别。而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是确定容量的活性因素,所以在安排本课内容时,在不违背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即学情。

例如,对初中所学记叙文而言,所选课文及安排的单元读写教学要求是逐渐加级提高的,如果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厚,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学生就满足不了,这时不如将未学的有关记叙文的知识提前穿插到各单元教学中去,让学生对这种文体有一总体印象,在记叙文的读写训练中形成能力就会更便捷;反之,则必须按部就班,有时还需降低要求,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汇中不断扩大、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体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又如,某单元按常规需8课时教完,但因学生接受这课知识量有困难,形成能力慢,那就不能强人所难,跨越学生的实情而只顾机械地“完成”任务,这时必须停下来,认真摸清学情,再据此确定新的单元教学方案。如果学生通过自学,对某些基础知识或层级能力已解决,教师就不能仍按老套路教下去,也必须重新调整布局。我们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容量时,应充分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教纲要求的知识点的具体分布,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切割就能随心所欲了;二是弄清每单元每课时的重点、难点,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这样就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明了各相关单元、各课时知识的衔接与过渡,避免重复,以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四是要符合学情,一般而言,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基准,偏高偏低的学生又能兼顾。这样,整堂课就容易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了,也就有利于全体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五、节奏适当,张弛有度。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节奏。课堂节奏是指一堂完整的课所形成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诸环节的节拍快慢、时间长短,对本节课容量分布并及时处理的张弛度,以及教师的语速语调。确定课堂节奏首先要顾及本节课的容量和学生对这课时知识及能力训练的可能承受力,不然就会出现想快快不起来,想慢慢不下来的尴尬局面。在教学实际中,老师的主观愿望与课堂效果相悖的现象是急风暴雨式的,课堂结构极为局促,恨不得在一节课内将自己的知识全部倒腾给学生,说话如打机关枪,重点、难点无法凸现,学生也就只能在盲目的亢奋中分不清轻重强弱地度过一节课;还有的教师的课堂则是“慢三步”式的,语调平缓,课堂结构松散,没有明确的中心,难易深浅不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上述两种课堂都是节奏把握不准所致。与此相反,有些教师的课堂则快慢有致,张弛有度。如何开讲,如何过渡,何时将气氛推向高潮等设计合理,他们在教学中不仅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在语速语调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上。他们对一堂课的知识量、能力训练点的切割分布颇有讲究。学生该自己掌握的,通过教师指导能掌握的,将所学知识加以训练巩固以形成能力的,各占多少,分配合理。简单地说,节奏问题主要是速度问题,速度有快慢之分。现在我们“讲”应快,应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但我们反对一味的求快,当然也反对少慢差费的慢。所谓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有时慢恰是为了快,为了快的“慢”不仅不能反对,有时还提倡这种慢。因为,一味求快,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就来不及思考、咀嚼、消化。教师所讲的,就不能及时巩固,一阵风似的,如水浇鸭背,知识无法在其脑中留下印象。教师一厢情愿的快,不能使学生在喜、怒、哀、乐、怨、思、味上与教师达到和谐,产生共鸣,这个快也就失效了。当然,也并非越慢越好,一味的慢,课堂就不会产生激情与兴趣,学生求知的欲望之火很快就会熄灭,长此以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就会消失,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但有时,所讲知识较深较新,难度又较大,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坡度较大,就不能不慢下来,这时的“慢”就是稳扎稳打,为的是稳中求快,否则,学生的知识链中就会出现断层、脱节、漏洞与残缺,给以后的螺旋式提高留下隐患,此外,快不如慢好,慢是夯基,是一种特殊的快,其必然结果一定是快。

确定课堂节奏必须以充分明了本节课容量与学情这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为前提,使一节课诸环节的“发生”铺垫蓄足底气,“发展”势头强劲,“高潮”兴趣盎然,“结束”照应升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慢难易、轻重强弱、错落有致的美味,抑扬顿挫的韵致,那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率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六、主导适度,恰到好处。语文新课改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要讲得少而精,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但并不等于就干脆不讲或讲得很少,甚至那些有难度的课文也不作必要的讲解,语文课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和“满堂转”,课堂上的收获反而不如课改以前。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授受”与“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合适的“度”。怎样才算合适?这要依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定。水平较高的学生探究能力强一些,教师就可以少讲一些;反之教师就应该多讲一些。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笔者认为还是应该重视授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每篇课文总要有教师的一些精心讲解。特别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给学生讲深讲透。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变化。有些课文,可以学生探究为主;有些课文,则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节课可以用授受式,那节课可以用探究式,决不可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如果课堂四十五分钟听不到老师的一两处精彩讲解,那就很难说是一节好课。同时,我们绝不能以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和学生是否有兴趣作为衡量一节语文课优劣成败的标准。

七.整合资源,延伸拓展。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时,听课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因为这时候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的知识积累去学习新知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因为他们发现新知与旧知是有联系的。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总让学生感到语文离生活很远,教师也不愿意联系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容易离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无力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因为他们本身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语文教育被长期极端功利化,让人觉得语文除了为考试升学,别无他用。我认为,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也是为了生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重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证明,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满堂皆活,离开生活,语文课堂就成为一潭死水。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度”、课程容量和学生的可能承受力的“度”、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度”、联系生活和延伸拓展的“度”,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这些“度”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有效。

【参考文献】

[1]孙建军:《对当前几种语文教学法的剖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第10期,第80页

[2]卓巧文:《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之管见》

篇8:托福写作提升有困难要把握好这5点

托福写作提升丨写作提升有困难要把握好这5点

托福写作提分点一 写作思路

至少两条合适的理由,判断理由是否合适。理由是否是在同一个观点内。

托福写作提分点二 写作结构

多段式,每一个重要理由单独成为一段,正规书面文体,要求每段开头空四个空格。

托福写作提分点三 写作细节

各段落写作中一般要求在各段主题句之后看到一些支持说明该段主题的细节, (细节可以为:a.具体事例,自己的他人的都行;b.假想例子,一般使用 imagine, suppose,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开头。 c. 正反对比的论述。d.使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各个段落可以根据不同使用情况来确定使用哪种细节来支持,最好各段采用的细节是不同模式的。

托福写作提分点四 提升语言

用词上把握住:proper words in proper position 如果出现用词错误,比如该用brains 用了head,产生歧义的必须杜绝,各段的主题句中不能有语意模糊、逻辑混乱现象。修辞几乎是必须的:用了就比没用有本质差别,用得好有加分。

托福写作提分点五 句式多样化

绝对不能从头到尾都是简单句,注意文章中使用到各种复合句式,以下几种建议必有:同位语、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并注意使用双重否定句。

托福写作解析:托福写作词汇使用技巧

托福写作词汇技巧一:选词时要符合语言习惯

并与社会文化诸多背景一致。由于东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许多词所引申或代表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积累,养成经常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单凭想当然地选词,势必会词不达意。

托福写作词汇技巧二:在英语写作中特别要注意区分同义词

选词时要考虑主题、对象及情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英语除本族语外,还包括大量的法语和拉丁来源的词,这就使英语的同义词相当丰富。

托福写作词汇技巧三:措词选择应把握好

英语和汉语词汇无法对应的部分,不是所有的英语词汇都有相应的汉语表达,一些不同的英语词汇也有可能用同样的汉语来表达,这就使我们在用英语来表达思想上面临更多选择上的困难。

因此,要确定我们所选的词是否准确、恰当,单凭查词典还不行。大家在进行托福写作词汇练习时,还需要着重基础词汇的积累,一味攻读高分词汇,有可能会陷入盲目罗列、错误套用的怪圈当中,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托福写作解析:3类实用托福写作高分句型

1、熟知但是却不爱用的there be句型

说熟知是绝大部分同学或多或少写过,说不爱用,就得提提老给考生使绊的“Chinglish思维方式”。Therebe的句型在写作中极容易犯错,比如:明天将会有很多重大新闻。有的考生想都不想地就写成:Tomorrow will have many significant news. 这样的句子就属于较严重的语法错误,tomorrow能发出have这个动作吗?肯定是不能的,所以主语并不是tomorrow。这里很明显没有可以发出“有“这个动作的主语,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There will be many significant news tomorrow. tomorrow 是典型的时间状语,所以以后在there be的写作中要注意可能出现的状语和主语的混淆错误。

2、动名词做主语

动词一般不可以在句首做主语,但是如果把动词加上ing,它就会变成“动名词“,那么这个主语就“名正言顺”了。语法书中定义:“动名词,即是兼有名词和动词特征的非限定性动词,可以做主语、定语、表语和宾语等。”

所以上面的二个句子这样表达最合适:

(1). 读书是一门艺术:Reading is an art.

(2). 贩卖毒品是犯法的:Selling drugs is illegal.

可以发现,动名词做主语的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真的不是针对哪一个或哪一类人,暗指的对象应该是整个大众,所以,使用动名词开头的句型不仅是在说理,而且还更加客观、科学,是书面语的标志。

3、代词做主语

这种句型还是适用在找不到主语的情况下,但是情况要显得更加复杂一些。例如:“现在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处理学生的在校不恰当行为并不是那么容易。”

句子看上去似乎很复杂,考生可能需要想很久、慢慢理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时候有种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那就是如果句子里有形容词,可以用这个句型来处理:“It is + adj. + for somebody to do sth.”

篇9:把握高考英语:向五大题型要高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听力

考生必须立刻适应和熟悉录音的语音、语调、语流甚至还有口音;尽力使自己进入收听和理解英语的精神状态中。

听的时候,注意力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碰到暂时没听懂的地方不要着急,重要的是

听懂全文,正确回答问题。所以遇此情况要毫不迟疑地跳过难点,紧跟下文。对话中的重要词句也许还会再以其他形式或在其他背景下重现。

在听的同时可以适当地记笔记,特别对数字、时间、地点、姓名等更要如此。这项技术在最后一段的独白中尤其重要。但要注意考试时是不允许做记录的,考生只能简单地用自己认识的字母或符号做最迅速、最简单的记录以备答题时能用。

单项选择

一定要注意仔细审足题目,细心地从题干的每一个词甚至标点符号中发现信息,形象地想像对话或单句的使用背景和英国人的表达习惯。

完形填空

一定要严格耐心地先阅读全文,了解整篇文章的题材、大意。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句话,它往往会点明行文内容。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有模糊的感觉,但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故事或逻辑概念。既要明确文章的表层意思,还要挖掘主题,然后逐题选择答案。要严格地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准确分析出上下文的联系,从而使得每个“空”都能准确而又积极地为完善句子和表现主题服务。

阅读理解

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对于比较容易的文章可以用“顺读法”;一上来就感到困惑的可以采用“逆读法”,即先把答题选项全部看一遍,明确测试点,然后再带着问题阅读。尽量根据答题的需要去找主要信息和线索。这样做可以排除一些多余的信息,突出问题和与之对应的信息源,集中阅读的专注力,增强作答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应该提醒大家的是:高考题目中的几篇文章顺序不一定是从易到难。有时第一篇文章就很难,但后面几篇相对容易些。无论难易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不要影响情绪。只要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平时训练的水平一定会在高考中得到真实的反映。

书面表达

拿到考题以后,第一步要准确找出命题要求的“点”,因为阅卷标准就是要看是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覆盖到。所有的点都要用动词来表现,因为动词是句子的架子,动词出来加上人称就是句子。第二步就是要连词成句子。第三步是连句成文。第四步是复查和润色,检查写的句子有没有错,再在可能的地方加个关联词,从而使得简单句成为复合句。也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恰当地加上一些常用的承前启后的短语或单词,使得文章上水平。

高考中书面表达的题目一般要求100字,建议大家写10行,每行写10个字。这样既好统计字数又容易检查。

外语考试有75个题目是需要填涂答题卡的。还要提醒大家,无论会还是不会都要给出答案。千万不要空项和漏涂,因为一空项,不但没有分,还会造成下面的题号错乱,从而使得后面的全部答案都发生错答的现象。(高级教师张秀山)

篇10:习作教学要把握好慧于心和秀于笔论文

习作教学要把握好慧于心和秀于笔论文

当前许多语文老师聚在一起谈论教学难点时,一定都会提到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时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说假话。其实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美,才能文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学生习作时会出现“心乖于内而笔拙于外”的情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能“慧于心”,二是无法“秀于笔”。因此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加强情感体验,使学生“慧于心”

“童心所及,处处皆文章;情感所至,下笔可成文。”学生感觉到生活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这时他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产生兴奋、激动。一旦学生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就会产生一股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欲望,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呢?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小学阶段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作文题目:《我最__的一次活动》、《记一次春(秋)游》……面对这一类型作文,学生往往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些城市学校根本就没组织过春游和秋游活动,学生根本无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好仿照别人的作文。而农村的学校普遍存在没组织过几次像样的.活动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投入地参与过活动,例如:北师大版第六册有一篇习作:《记一次借书的经过》。我在教学这一作文时就遇到了难题,学校图书馆没对学生开放,学生没有借书的经历也就无法写清在图书馆分门别类地找书的经过。因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前提条件,为学生情感体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学校与家庭应尽的责任。

2、细致地体验情感

要想把作文写得文美情深,能真实地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本身就必须具有深刻地体验和细腻的感情。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深刻而细致呢?

(1)、角色体验,情感铺垫

(2)、想象体验,情感升华

当学生学习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__》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闭目遐思,身临其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将朦胧的画面在脑中一幕幕呈现,这种过电影的方式最能体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种简便易行的体验方式最适合想象作文,接着睁开眼睛,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使情感达到升华,学生想象得细致了,作文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3、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写作需要动力为前提,成功的体验就是学生写作的最好动力,在写作开始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畅谈自己写这篇习作的打算,让学生体会到表达的成功和倾听的乐趣;写作时,教师可个别指导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过程的乐趣;写作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乐趣,那么这种成功的体验就达到了高潮。

二、分学段训练,使学生“秀于笔”

习作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乐于写作,中年级学生不拘形式地习作,高年级学生富有个性地写作。如何分学段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呢?

1、低年级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最佳习作训练形式是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

例如教学课文《狼和小羊》后,引导学生想象性写话: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学生关注小羊的命运,会展开许多想象:小羊可能会被狼吃掉,也可能会被猎人或同伴救下……这时鼓励学生将结果写成几句完整的话。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意思表达通顺,把句子写完整,但不必过分强调具体性。

低年级作文教学还有一个训练重点是看图写话,所看的图最好与童话有关,因为童话最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学生语言,鼓励学生将每一句话说清楚,这是构建一篇好习作的基础。

2、中年级段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训练形式是观察习作

(1)场景观察训练。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老师改作文的动作神情,然后将观察到的外部表现细致地描述出来,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写一个人的动作、表情,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回忆老师的眼神,老师当时可能在思考什么?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看老师批改的动作,这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如何?再将看到的和想到的揉和在一起,一个精彩的片断就诞生了。

(2)动、植物观察训练。引导学生先对动、植物外表按顺序细致观察,再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想象它们当时可能发生哪些事。

(3)环境观察训练。学生可对自己的校园或者公园等进行观察,观察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并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细致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写下来。

3、高年级学生思维进入敏感期,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习作。

这个阶段的作文要求具有的写作目的,学生要能根据写作目的展开合理想象,更合理地组织材料,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更的思考能力,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__我想对你说》,学生要根据作文要求将自己想说的话梳理一遍,确定主要想说的话,然后选择合适的口吻围绕中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立见解。这一学段要注意避免学生重复别人的思想,生搬硬套别人的经历,鼓励学生用“活生生的语言”和创新精神表达自己“鲜明的思想。

总之,只有让学生“慧于心”才能“秀于笔”,教师要把握好二者的联系,教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作文”。

篇11:在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要把握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要把握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论文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各个要发达国家对本世纪以来各自数学教育发展历程作全面的考察,出台了一系列数学教育发展纲要和数学课程改革蓝图。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发达国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算数》(英国学校数学教育调查委员会报告)、《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前苏联等国资料的分析,各国数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趋势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问题解决

开发智能是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近10多年来,国际上研究并推广的主要成果之一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问题是学生面对一项任务时才出现的,这项任务通常是由教师或教科书布置的,而且往往没有给问题规定解决方法。当学生在问题中找出一 个适当的“模式”时,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是美国数学教师协会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此后很快跨出了美国国界,被英国、日本等国引进。美国数学课程把“解决问题的数学”作为第一项标准,认为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是全部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所有数学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标准强调,在鼓励和支持解决问题的课堂中,要进行广泛而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探讨。学生应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探讨,应学会用几种方式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他们应该像评价问题答案那样,学会评价解决问题的过摸。当儿童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应遇到较多的完全不同类型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产生于现实世界和数学内容本身。

重视问题解决已成为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最近公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十分重视将数学活动全部纳入“问题解决”的视野。德国在数学的跨学科目标中,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列为五大目标之一,并指出:“促进这两种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安排以解决问题为方向的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最佳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和推测答案。”

2.强调数学应用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他们的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就将数学知识和应用相结合,作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年龄阶段安排了相关的内容,如钱币的兑换和计算,价格和购物计算,各种购物方案的确定和评估,时间和行车时刻表的使用,长度、面积、体积、容量与重量的估计和测定,旅游中的问题,居室与建筑问题,出版印刷中的问题,说话频率的测算等。

3.促进数学交流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之二,就是作为交流的数学,认为: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数学交流,并且经常地应用数学,就可以把数学作为一种语言。数学交流即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用游戏的方式)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将自己的数学思想用动作的、直观的形式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可以帮助儿童理解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描述、交流、倾听、书写和阅读是交流的技能,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构建知识,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且澄清自己的思维。当教师提出要探索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想法时,教师就推进了交流的过程。

教学中的交流过程,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

[1] [2]

考研“二战”备考 Are you ready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

仪表专业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变更管理研究论文

高三教师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考研备考 “三三制”复习规划建议

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水利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与评价论文

人民大学自我鉴定

文学开题报告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来人:论文写作要把握进度(精选11篇)】相关文章:

高三上学期英语教师教学计划2023-02-08

教师备课总结2024-05-21

论文开题报告ppt怎么写2023-08-16

施工报告范文2022-05-19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阐述论文2022-08-29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个人2022-05-06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2023-11-06

煤矿节电技术管理措施论文2023-12-12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2022-09-23

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怎么制定2022-12-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