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

时间:2022-08-30 07:51:03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锦集10篇)由网友“七七田”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

篇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法存在的问题,采用判别分析法评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出结论:-,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起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外部经济下行压力所致。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是缩小亏损面、增加盈利,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关键词:判别分析法;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江苏省

一、现行评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十大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法

1995年1月9日,财政部印发《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决定从1995年开始先在全国工业企业试行。这一评价体系规定了十大经济效益指标和权数分(满分100分),包括:销售利润率(20分)、总资产报酬率(12分)资本收益率(8分)、资本保值增值率(10分)、资产负债率(10分)、流动比率(10分)、应收账款周转率(5分)、存货周转率(5分)、社会贡献率(12分)和社会积累率(8分)。各企业将某项实际指标同该指标行业标准值比较,乘以权数分得出该指标分数。汇总十大指标分数即为经济效益总分数。总分数大于等于100分的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小于100分的,视分数多少评定一定的等级。这一评价法所设指标精炼,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突出的问题是:权数值人为确定,不太科学;行业标准值不能配套跟上。在实行几年后被功效系数法代替,但一些主管部门和一些集团公司仍以此作为评价分部门或子公司、分公司经济效益的依据。

(二)六大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法

1992年2月,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六项指标)实施方案,从1992年一季度开始正式执行。199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又对这六项指标的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10月,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又联合修订发布《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为七项(起改为六项)。这一评价体系规定的七大经济效益指标、权数分(满分100分)和标准值,包括:总资产贡献率(20分)、标准值10.70%;资本保值增值率(16分)、标准值120%;资产负债率(12分)、标准值6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5分)、标准值1.5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4分)、标准值3.71%;全员劳动生产率(10分)、标准值16500(元/人);产品销售率(13分)、标准值96%。国家统计局按期计算全国工业企业、各行业、各省市、各部门七项指标加总起来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综合指数除了报纸上发布外,还通过《中国统计摘要》公布到。七项指标公布到20后改为六项,取消了“劳动生产率”指标。到,《中国统计摘要》仅公布全国和各省六项经济效益指标,部分城市还继续公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如《苏州统计年鉴》。这六大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法指标的中心突出、计算简单、权威性高。但不足是人为确定权数分,标准值不一定科学合理。

(三)用功效系数法评价企业财务绩效

6月1日,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联合发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204月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4号令《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公布,自年5月7日起施行。2006年9月12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自2006年10月12日起施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财务绩效分为四大类: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由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基本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这一方法评价指标全面、系统,计算方法科学,但计算技术复杂,要专业人员完成,必要时还要通过财务软件计算。所以运用不普遍,只在央企高管人员年薪评价、离任审计等方面应用。

二、采用判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中的统计判别和分组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原有的分类信息,建立体现这种分类的关系式——称为判别函数,通常是与这种分类相关的若干个指标组成的线性关系式,然后利用该函数去判断位置样品属于哪一类,并经过运算揭示线性关系式的系数,从而实现判别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常用的判别分析法有:距离判别法、Fisher(费歇尔)判别法、Bayes(贝叶斯)判别法等。统计分析软件SPSS将判别分析法融于软件之中,通过软件操作,快速实现判别分析的目的。与上述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比,判别分析法揭示的线性关系式,各变量的系数即为上述方法的权数,是通过软件科学的计算方法确定的,不是人为确定的,所以,它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更科学、更精准、更客观。

三、判别分析法在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

(一)选择样本数据

2010-20,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江苏省统计局确定为9项)如表1。

(二)对指标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

所谓数据正向化处理,也称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是解决不同性质数据由于作用力不同而不能直接加总问题。例如,表1中亏损面、资产负债率与其他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性质不同,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大越不好。为了使亏损面、资产负债率能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直接加总,就要对其进行正向化处理:(1)将企业亏损面改为企业盈利面。企业盈利面=1-企业亏损面。2010-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面分别为:0.9161、0.9057、0.8686、0.8702、0.8752、0.8679;(2)将资产负债率改成负债资产率。负债资产率=资产÷负债=1÷资产负债率。2010-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资产率分别为:1.7458、1.7185、1.7464、1.7612、1.8208、1.8818。将正向化的指标填入表1(下文运用的表1指正向化的数据表1)

(三)确定判别类别

评价经济效益的类别应该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类。将表1数据分年度加总。2010-2015年9大数据加总后分别为:0.7516、0.7454、0.7503、0.7580、0.7776、0.7836,平均0.7611。将各年数据与平均数比,高于平均数0.7611的年份是、2015年,分类为优秀,取值1;低于平均数0.7611较近的年份是2010、,分类为良好,取值2;其余的2011、分类为一般,取值3。(四)操作SPSS软件19.0打开SPSS软件19.0,点左下角“变量视图”:在第1行“标签”栏下输“年份”,“名称”栏下输“year”,“小数”栏下定义为“0”;在第2行“标签”栏下输“类别”,“名称”栏下输“Class”,“小数”栏下定义为“0”,在“值”栏下将优秀年份定义为1,良好年份定义为2,一般年份定义为3。在第3-11行“标签”栏下分别输表1中9大指标,“名称”栏下分别输x1、x2…x9,“小数”栏下定义为“4”(保留4位小数)。在“文件”菜单下保存文件名“江苏效益判别.sav”。打开SPSS软件19.0—,点左下角“数据视图”:在“year”栏下输2010、2011、2012、、2014、2015;在“Class”栏下输2、3、3、2、1、1;在“x1”、“x2”…“x9”栏下输入表1数据,并保存数据。注意:SPPS软件不接受%,要将%均换成为小数位,如15.62%要定成0.1562。在“江苏效益判别.sav”文件名[数据集]下操作:分析—分类—判别,将“类别”选入“分组变量”框,点“定义范围”,最小值输1,最大值输3,点继续;除“年份”外将其他指标选入“自变量”框。点“统计量”,选择均值、Fisher、示标准化、组内相关、组内协方差、分组协方差、总体协方差,继续;点“分类”,选所有组相等、个案结果、摘要表、在组内,点继续;点“保存”,选判别得分、组成员概率,点继续、确定,得到16张表。其中,提取的两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100%。本文运用结构矩阵(StructureMatrix),见表2。y1=-0.013x1+0.080x2+0.067x3+0.018x4-0.665x5+0.355x6-0.221x7-0.186x8+0.867x9y2=0.583x1-0.995x2-0.533x3+0.272x4+0.737x5+0.853x6+0.824x7+0.837x8-0.158x9在“江苏效益判别.sav”文件名[数据集]下操作:转换—计算变量—在目标变量下输y1—在类型与标签下输“方程一”,点继续;在数字表达式下输“-0.013*X1+0.08*X2+0.067*X3+0.018*X4-0.665*X5+0.355*X6-0.221*X7-0.186*X8+0.867*X9”,点确定得出:2010-2015年经济效益指标一为-0.2055、-0.2068、-0.、-0.1879、-0.1788、-0.1693。再重复:转换—计算变量—在目标变量下输y2—在类型与标签下输“方程二”,点继续,在数字表达式下输“0.583*x1-0.995*x2-0.533*x3+0.272*x4+0.737*x5+0.853*x6+0.824*x7+0.837*x8-0.158*x9”,确定得出:2010-2015年经济效益指标二为-1.5329、-1.4891、-1.5834、-1.6399、-1.7172、-1.7979。计算y=y1+y2(为了简化,本文未按方差贡献率对y1和y2进行加权),2010-2015年经济效益指标合计分别为:-1.7384、-1.6959、-1.7852、-1.8278、-1.8960、-1.9672。由于负数不太好解释经济含义,数据又小,要将其转换为正数并扩大1000倍,公式是:1÷负数值×(-1)×1000。运用这一公式计算2010-2015年江苏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为:575.24、589.66、560.16、547.11、527.43、508.34。

四、江苏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结论

2010-2015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最好的年份是(589.66),2012-2015年不断滑坡,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560.16降到2015年的508.34,这主要是外部经济下行压力所致。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是缩小亏损面,增加盈利,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

参考文献:

[1]田月昕,姜岩龙.基于因子判别分析法的建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4(07).

[2]张鹏飞.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15(16).

篇2:工业企业人事管理论文

一、现阶段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

1。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落后

受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许多企业在人事管理上的观念比较落后,他们往往把重点放在控制和使用人才方面,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一些企业往往把企业的资金投资在企业业务的扩展或者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方面而不去考虑分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果,而投资到企业的扩展或者企业的新产品的开发上却是及时见效的。虽然人事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人事管理的重要地位,他们只是从短期的效益去指挥企业的运行,没有从长期的效益进行分析。他们认为人事管理就是招聘、分配,晋升,离职等,有着一定的规律,无需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人事的管理上。

2。缺乏系统的绩效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通常通过绩效考核来对员工进行晋升,然而许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企业缺乏系统的绩效考核标准,通常以非正式的考核为基础,使得员工的考核与实际的工作不一致;绩效考核的随意性比较强,考核的体系不够严密,使得可操作性差,透明度不够高,员工得不到真实的评价。企业中缺乏全面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盲目的进行奖励,而忽视了员工的需求,从而使得激励得不到最初的效果。比如,激励手段单一,一部分企业只注重物质的激励,而忽视员工的精神需求,另一部分企业只注重口头的表扬而没有实质性的激励等等,这些都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弊端。这些弊端将不利于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3。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好一个企业最基本的纲要,而不少企业在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下忽视了企业的人事管理,因而企业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人事管理的实施变的'困难。没有健全的制度,企业在人事管理上的随意性比较大,用人机制没有一套合理的操作程序,员工的招聘、分配、晋升、离职得不到系统的操作,可能造成岗位空缺或拥挤,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

二、新世纪企业人事管理的策略

1。建立现代的人事管理理念

企业要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全新的人事管理理念,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在企业的战略目标中,人事管理要主动去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把过去的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人与企业双赢为出发点。企业要花一定的时间和资金去投入到人事管理上,在制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要充分结合人力资源的现状,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

2。制定系统的绩效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计划的时候要与员工进行深刻的协商,考核的内容要适合相同岗位上所有员工,考核的标准要清晰明了,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公布并反馈,同时指出员工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意见,对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通常大规模的考核要是正式的,有书面报告的,通知到每一位员工,从考核计划的制定到考核结果的公布要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化。所谓的激励制度,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发挥员工的最大效能,为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达到双赢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企业只有有效的对员工进行激励制度才能够激励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一个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处于鳌头的条件之一。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人事招聘、分配、培训、晋升、离职制度,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企业领导者要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是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同时企业也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人事管理制度一但得到完善,就要严格按制度执行下去,不能出现特殊化现象,只有严格的执行下去,员工才能遵纪守法,一些岗位空缺或拥挤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善。

篇3:工业企业人事管理论文

摘要: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对员工个性差异的重视与研究,企业对员工个性差异的有效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提升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因此,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从个性差异、企业管理以及个性差异与企业人事管理应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个性差异;企业人事管理;相辅相成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企业对人事关系包括企业员工聘请、选拔、培养、上岗等的有效管理。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员工在年龄上、文化层次上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因此,企业在人事管理上需对员工的个性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有效进行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实行二者的相辅相成。

一、个性差异

1。个性差异具有的内涵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所常说的个性一般情况下又指代性格或人格。因此,个性主要是指“个体思想、价值观、情绪、感知、信念、行为、态度等个体心理态度和整体精神面貌的总称。”个体的个性是随着事物、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心理特性和自我意识性。与此同时,由于个性具有的特点,使每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行为和表达方式,而这些不同表现行为的特点与方式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形成了人的个性差异。

2。认知企业员工个性差异具有的意义

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团队的力量,而团队的实质性发展,则需要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对企业员工具有充分的了解。研究表明,在基于人个性化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实现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培养与选拔,提升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与主观能动性。因此,正确认知企业员工个性差异的意义有利于提升企业人事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有利于企业员工“因材因地制宜”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促进员工人际关系和企业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人事管理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阶段,是关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称包括人事计划、组织培训、工作协调、信息管理、工作指挥与控制等。企业人事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市场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企业人事管理已成为企业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建设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及正确的人事管理原则、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创造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经济转型下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增强社会生产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有效沟通。与此同时,在社会经体系深化改革与各层次体系飞速发展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将实行科技化管理模式,并带动企业进入全新的发展形态。

三、基于个性差异下的企业人事管理

有上述分析可知,人的个性差异与企业人事管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基于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是当今新形势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分析员工个性差异,有利于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1。基于个性差异下企业人事管理中原则

在人事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员工个性差异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形式,分析并开展工作。首先,遵循个性差异绝对性原则:个性差异绝对性原则主要指企业根据员工尤其是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个性特征的绝对标准包括能力体现、爱好倾向等实行有效培训和员工选拔工作。其次,遵循个性差异互补原则:当今企业发展主要是依据团队的力量实行革新与发展。在团队中,在尊重员工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员工个性差异性,采用科学手段,遵循互补原理并开展管理工作,有利于员工人际关系能力和向心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需根据员工包括特长、兴趣、能力等的个性差异,合理安排工作,可实现员工的最优化发展。

2。企业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虽然了解了个性差异对人事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关联性,但在实际应用与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对员工思想工作的不重视,以及选拔体系中的不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员工个性心理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企业稳定发展。例如,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没有根据员工的个性差异,实行针对性、科学性的培训,而是采用传统统一的培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性优势与能力的发展。

3。个性差异下企业人事管理改进措施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改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人事管理核心理念。在明确个性差异与企业人事管理之间的关系上,企业管理人员应遵循个性差异下人事管理原则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员工的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等个性发展,实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培训,并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选拔最优人才,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去了解员工的个性变化以及个性差异规律,制定科学岗位规划方案,实行员工个性与岗位的优化匹配,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员工的表现给予公平、公正的奖惩,有利于提高员工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员工工作质量和向心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个性差异与企业人事管理的分析,发现个性差异对企业人事管理的实质性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运用企业员工的个性差异特性,开展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革新发展,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通过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可充分了解并掌握员工的个性差异,为企业制定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篇4: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论文

1质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国内外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考验。企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者在产品渠道方面具有多样化的选择,对于同行业来讲,消费者会优先考虑优质的产品。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发展,必须注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质量管理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如果失去质量,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在质量管理方面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人性化管理,提升产品开发的质量。在生产阶段强化管理,营销策略不断完善,营销渠道不断拓展,使得企业的管理系统具备自己的特色。汲取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借助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强化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产品整个的营销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为消费者提供比较优质的产品以及服务,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消费者让利,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手段,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重视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共赢。

2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质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很多行业都是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依靠创新的思维,结合实际发展的要求,对管理的方式、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不断创新管理的方式,企业可以吸取其他领域的管理经验,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使顾客更加满意。与此同时,为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激励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国家为此还设立相关的奖项。但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法紧跟消费者要求。现阶段,多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创新管理方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并且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但是,这仅仅是在一个阶段内,技术的投入缺少长期性,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就会处在低潮状态。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永远关注的是产品质量需求。企业在管理思维上无法提升,在管理模式方面无法实现创新,创新的力度不够,企业无法紧跟消费者的需求。2)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注意表象工作。企业为达到消费者的要求,比较重视表象,重视质量认证,如ISO9001。在产品质量内在方面,管理比较松懈。企业在得到相关的认证以后,没有持续的建立保障措施,未结合认证标准,进行科学管理,产品质量下降层次,消费者最终会失去对产品的青睐,企业也要承受重要的损失。3)企业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企业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效益投入,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企业的管理层会把注意力放在效益方面,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率,实现商品目标。以前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仅仅限于是技术层次,未注重经济效益、质量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技术较为单一,经营目标、管理未形成统一性,进而导致质量管理缺少动力性,不能提供质量保障。4)忽视管理目的。在管理手段方面,只是重视探讨管理的方式,质量工程师只是一味的为企业的质量技术努力,管理层不能知晓技术,不能为技术提供大力的支持。

3强化质量管理、经济效益的建议

1)注重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横向的机构设置控制数量,以防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必须注意培养人才的工作,提升员工质量管理的意识,发展员工的思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注意求真务实,针对员工,实行训练,提升员工的管理水平,促进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2)建立质量管理的体系。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注意抓起质量管理。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完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时,实际调查注意系统性,结合企业质量管理实际的情况,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管理漏洞的查找。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测评,有助于不断的完善体系建设。借助于专业化的团队优势,分析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进行弥补。在建设好质量管理体系以后,需要将管理计划进行编制,并进行分解,根据管理的目标,安排好质量管理计划。在核准质量管理计划时,需要进行评估,审核实际落实的情况,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强化细节管理。企业应当采取后续的保障措施,使得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除此以外,企业需要发挥质量认证的作用,吸取先进的经验,转变管理的模式,优化管理,强化管理的理念,使得产品的生产更加细致化。质量链的管理需要继续完善,调动员工积极性,管理实现协调,和质量管理相关的信息可以准确的流动,以便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3)分析经济效益。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明确企业的质量水平最优点,评价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在改善产品质量方面更加有针对性,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提升。分析经济效益,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测评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借助于经济方法、技术方式,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的领导层需要注意采用科学方法,指挥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产品达到要求的标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市场价值。在分析经济效益时,如果仅仅是进行质量管理,研究控制,只注重更新技术,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应当对经济、技术两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切实改变企业的效益。在经济效益的研究阶段,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研究:第一,数量;第二,理论,从这两个层次,探究相应的关系,相关的人员可以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于提出管理建议。4)质量管理技术实现多样化。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也要根据运营的效果,结合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可以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管理可以实现科学化,并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以此为基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5)注意管理目的。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更加注重管理目标、管理动机,加大投入质量技术,为质量管理扫清前进的障碍,切实提升管理的效率。

4结语

企业质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关系,并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建设。企业要善于发现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质量链环节实行科学化管理,技术管理实现多样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篇5:工业企业绩效管理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在企业管理基础中,绩效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他们对薪酬的满意度,确保各项运营活动顺利开展,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实现双赢。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同行业经营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业企业更加注重绩效考核管理。在实践中,工业企业需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优化绩效管理方法,构建合理化的绩效考评指标,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构建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符合工业企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使其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篇6:工业企业绩效管理方法探讨论文

就绩效管理而言,是企业生存发展道路上经常采用的管理手段之一,可以不断挖掘各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内部人事管理,客观地评价经营成果。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日渐激烈,工业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需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比如,科技竞争、管理挑战,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制约着工业企业自身发展,必须优化绩效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工业企业要多角度、多层次入手,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绩效管理,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以此,合理控制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一、工业企业绩效管理概述

在新时代下,绩效管理是很多企业就内部员工各方面情况,制定的一项是考核制度,为了全面而客观地考核员工绩效,作为发工资、调整内部职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工业企业运营发展中,绩效考核并不仅仅是一项考核员工的机制,也能够客观地折射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成果具体情况,客观地评价企业生产的经营情况,更好地指导管理者的实践工作,促使企业准确把握新时期发展方向,顺利实现战略目标,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就绩效管理而言,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绩效实施、绩效改进,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各方面的表现,管理者也能掌握多样化的管理技巧,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动态了解自身运营情况,科学决策,不断挖掘每位员工的发展潜能,更好地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绩效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企业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各具特点。在实践工作中,企业必须正确认识绩效管理,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哲学,要以绩效为切入点,优化管理决策,注重管理实践,任何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绩效管理进行。也就是说,在实践工作中,企业要将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传达给员工,让他们的内心都有“绩效”这一重要的概念,科学规划,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员工能够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进退、同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才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所制定的绩效管理目标顺利完成。

二、工业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目标单一化,随意性较强

在生存发展道路上,很多企业都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统筹规划,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优化绩效管理,仅仅把它作为奖励优秀员工,分配奖金等的参考依据,但这和实际奖励行为存在偏差,所制定的绩效管理目标单一化,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无法指导实践工作。此外,就绩效管理而言,其评估内容、权重设置等都存在极大的`随意性,没有清晰的评价标准,带有浓浓的主观色彩,经常根据企业核心领导的意图、喜好进行设计。

2.绩效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

在评估所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中,企业员工很少参与其中,对其并没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绩效评估系统缺乏公正公开性。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用下,绩效管理受到相关因素的困扰,比如,“人情”、“关系”,员工需要利用各种政治技巧等,获取更多的薪酬,并不是依靠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绩效,所构建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企业误以为绩效评估就是绩效管理,而管理者就是考核者等,导致利益双方处于对立状态。加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指标是否完成密切相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员工总是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损害集体利益,来完成局部指标,这已经违背了绩效管理的初衷。

三、工业企业绩效管理实现方法

针对工业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急需要采用全新的绩效管理方法,遵循相关的原则,制定合理化的绩效计划、绩效指标等,健全绩效管理体系,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工作,确保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获取疯多的经济利润。

1.制定合理化的绩效目标

就战略目标而言,是工业企业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也就是说战略方向、绩效目标是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元素。通常情况下,绩效目标也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常规目标、长期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在制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坚持从上往下逐级进行的原则。具体来说,工业企业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企业战略目标,并层层划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部门中,并将所制定的部门绩效目标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使其明确自身职责,避免权与责混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要以部门职责、职能目标为中心,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岗位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部门目标,确保所制定的绩效目标更加全面、客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客观地分解绩效目标,落实到部门、个人身上,促使绩效管理更具导向性、真实性。还要根据不同层级人员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绩效目标,遵循SMART原则,要坚持“先建立后完善”的原则,上级主管要和下属充分沟通,促使所构建的绩效目标能够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能够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制定合理化的绩效指标

从某种角度来说,绩效指标的制定难度较大,落实难度更大,必须借助相关的方法,比如,PDCA方法,健全绩效指标,使其更加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现绩效指标的具体化,有效解决绩效指标制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工作技术标准就技术标准而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属于技术作业规范,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相关行业。其技术标准内容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操作方法标准、安全标准。以车削工作技术规范为例,在日常工作中,要动态观察机床润滑情况,严格按照润滑表相关规定,开展相关的润滑工作,确保油标线高度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生产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工作帽等,认真检查手柄位置,不能在卡盘、导轨等上面进行校直、修正工作,要用扳手取下卡盘卡、零部件等。(2)工作时间标准就是岗位操作而言,必须根据相关的流程进行,制定可行的时间要求,提高操作绩效,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必定会增加运营成本,工作效率也会有所降低,如果工作时间太短,将会增加各方面的损耗,生产质量也会有所降低。在设置工作时间标准的时候,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采用标杆法、目标优化法。以标杆法为例,需要把组织内、外最佳实践案例同类工作时间作为对应的标杆,将其作为设置时间的重要标准。以目标优化法为例,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采取适宜的方法,优化整合岗位工作时间,根据自身运营发展客观要求,优化所制定的各类目标,选出可以满足不同组织需求的时间标准。以此,控制好工作时间,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创造更多的价值。

3.健全沟通机制,确保绩效管理顺利推行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想要绩效沟通顺利落实,必须上升到企业管理层次,使其更加规范、合理。具体来说,要根据相关规定,从不同角度入手,比如,沟通方式、沟通目的,构建合理化的规范制度,优化完善绩效沟通工作,优化调整绩效考评内容,把构建的绩效沟通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中,避免流于形式。还要围绕企业文化,坚持“平等、互动”原则,构建全新的绩效反馈制度,构建多种反馈渠道,促使员工可以随时和上级管理者交流、沟通,探讨自己在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绩效改进计划等,及时得到必要的辅导、帮助,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绩效。

4.塑造全新的绩效管理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工业企业要根据自身运营情况,结合绩效管理系统,构建一种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氛围,一种以绩效为基点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共享价值观念、管理机制,奖惩要分明,要多鼓励员工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注重深造学习,优化工作形式,多鼓励员工承担责任,要多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度。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演变成人的竞争。在生存发展道路上,工业企业必须正视自身运营情况,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把它作为一种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开发人才,科学化管理人才,深入挖掘不同工作岗位员工潜能,学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为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避免人才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使其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

5.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工业企业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围绕已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构建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聘请一些管理专家,进行科学化的指导,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投身到工作中。还要制定可行的工作流程等,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也就是说,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的时候,工业企业要围绕战略目标,根据目标任务、管理机制等,明确企业所构建的战略目标,充分显现关键性的部门业务。而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必须优化传统单一的绩效考核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化的取舍,确保所制定的考核指标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能够有效指导实践工作,要根据运营动态变化,适当调整绩效考核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效控制存在的偏差。这样工业企业管理者也能动态了解各部门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决策,指导实践。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存发展道路上,工业企业必须把绩效管理放在核心位置,要多角度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着眼于未来,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员工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员工要明确和自己密切相关的绩效指标、目标,积极、主动参与绩效目标、计划制定中,更好地展现自己多样化的才能。同时,在考核员工绩效的时候,企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果员工工作不易量化,要侧重于态度、能力、意识等方面的考核,确保考核更加客观、公正。此外,工业企业要注重自身文化方面的培训,转化相关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向员工传递自身具备的价值取向,多渠道激励员工,促使企业、员工绩效同时得到改进、提升。以此,优化调整内部人员结构,减少运营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高百宁.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矿山机械,,18:26-29.

[2]李振中.工业企业绩效管理及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娄建军.工业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56.

[4]曾德祥.对工业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13:27-28.

[5]张勇,翟勇.当代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02:231.

篇7: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分析论文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分析论文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内涵

对于会计行业领域的职业判断能力,实际上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对其公认的权威表述。而会计职业判断这一概念则最早出现在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1985年),当时的概念为“会计人员所作出的基于知识、经验的客观财务报告决策过程。该过程应该具备分析性、决策性和会计人员正直的工作态度,它也能影响到他人之于会计职业判断所承担的责任,该过程就称之为职业判断。”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也开始引入并研究会计职业判断,当时财政部就颁布了“两则两制”,希望以此作为节点来深入研究会计职业判断。我国学者就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就应该是会计工作人员;而它的前提应该基于会计相关知识与所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相关经验,也包括客观公正的职业心态;它的客体应该是带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它的限度为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国家经济制度等等;它的本质应该建立在交易处理事项上,以会计所编制的报告、所制定的方法及程序为基础;它具有一定的权衡性、主观性和目标性,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受制约性;最后它的作用应该基于解决交易事项展开,其中就包括应否确认、何时确认、如何确认等等关键内容。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以原则为基本导向,所以当前会计工作中职业判断空间也在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企业当前的交易行为与会计事项存在太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素,所以会计职业判断也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经常性行为,该行为必须贯穿于会计工作始终[1]。

二、会计职业判断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技术运用分析

工业企业对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性较强,企业主要通过它来完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计算方法选择、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等过程,本文就将对这3项技术运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一)工业企业对成本计算的方法选择

工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前,要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来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所规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就包括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以及作业成本法。按照新制度中的.第六条规定“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产品种类以及成本管理要求来确定产品的具体成本核算内容,如果会计政策与估计确定后,则不能随意改变。”同时,工业企业也遵循成本核算中的“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基本原则,通过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成本核算资料来强化成本管理过程,同时全面充分考量成本管理要求。由于工业企业实际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遵循自身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来选择成本计算方法,要做到基本产品从细、辅助产品从简,找到适合于本企业发展的成本计算方法。在确定成本计算方法过程中,必须注意成本计算方法应该与定额方法、成本计划方法等等口径相一致。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同行业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相对平衡,所以工业企业必须展开成本考核与成本分析过程,综合全面的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做到对成本计算方法的随时调整。

(二)对成本核算账户的有效设置

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方面非常讲求适应性、效益性与针对性,所以企业要设置哪些账户、哪些为总账账户、哪些为明细账户,这些都会体现在成本核算账户设置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企业成本核算账户会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环节,围绕它们展开企业各项生产产品所发生生产费用的有效核算。具体来讲,工业企业会设置二级账户,它们分别包括了“基本生产成本”与“辅助生产成本”。如果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则可以考虑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只考虑“生产成本”账户并展开成本核算,这也是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内容,特别是工业企业所要求的对企业生产损失的核算与控制过程。为此,工业企业本身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与“废品损失”两项总账账户,实施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制度,扩大企业之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成本核算空间[2]。

(三)对收益性及资本性支出的有效划分

工业企业应该明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它主要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为依据。不过利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可能很难操作,因为企业中某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时间长短难以预估。再一方面即使支出效益时间长短可以预估,其计量过程也相对困难,所以这就考验到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看他们能否对成本核算内容中的开发支出、利息费用、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职工薪酬等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处理,能否有效区分资产成本与当期费用。再一方面,要基于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对企业停止资本化时点进行有机判断,主要围绕“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来对该界定划分进行有效判断,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成本核算过程的精细化。会计职业判断对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全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例如它对成本信息质量、对技术人员成本核算选择空间的影响等等。为此,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充分认识与预估经济环境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为企业成本核算精细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新华.会计职业判断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的运用[J].商业会计,(19):43-45.

[2]金姬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34):291-292.

篇8:浅谈企业经济效益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经济效益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我国混凝土市场的发展现状作为背景,首先对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然后又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混凝土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内控目标和内控体系作为切入点,以内控标准的完善作为出发点,针对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建议,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内控标准;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

作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实现的有效手段之一,内部控制对企业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任何企业而言,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企业自身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混凝土企业所处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成熟,竞争也随之变得愈发激烈,因此,如何对企业所获经济效益进行提高就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混凝土强度的有关概述

混凝土强度通常指的是混凝土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作为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判定的主要指标,混凝土所具有的抗压强度通常与其所使用水泥的强度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混凝土所用水灰比相同,那么使用低标号水泥所配置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方面要明显低于使用高标号水泥所配置的混凝土。而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之间又成负相关的关系,水灰比如果保持不变,工作人员想通过对水泥用量的增加达到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提高的效果是无法实现的[1]。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有两个,分别是水灰比以及水泥强度。近几年,部分混凝土企业想要将混凝土强度作为内控标准,用来实现对企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实践结果显示,上述方法的可行性较低,因此,想要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提升,管理者应当对自身理念进行及时更改,将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作为切入点。

二、如何通过对内控标准的完善提升混凝土企业的经济效益

1、明确内控目标

针对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所开展的一系列内控工作,是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以企业管理者为主体,逐步扩散至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开展企业内控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混凝土企业管理者以各地区融资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政府针对城市建设所制定政策的调整作为切入点,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建立健全,将混凝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能过剩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2]。

2、完善内控体系

以混凝土企业所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现状为出发点,以企业管理者为主体针对内控体系的完善所开展的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的始终,可以说企业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竞争能力都与该企业所具有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存在直接关系[2]。所以,想要保证混凝土企业的快速发展,管理者不仅需要对混凝土产品的强度进行严格要求,还需要通过对相关企业经验的学习和吸取,保证内控体系的完善,完善的内控体系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资产管理体系作为对混凝土企业内部开展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管理人员需要对资产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意义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对资产管理力度的加强,实现企业所获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在对混凝土企业内部实物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所具有实物资产的相关资料进行完整记录,将固定资产与消耗品加以划分,对企业实物资产是否出现变动,以及变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另外,针对实物资产所开展的内部控制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将关注的重点由最初的账面价值逐渐转向实物的动态方面,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利用,建立起生产、基层和财务相统一的实物管理网络,结合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在管理者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3]。

一方面,管理者需要针对固定资产建立相应的管理岗位,这一岗位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维护、出售、报废等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制定和审批。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定期进行盘点,这一流程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固定资产完好性,使其所具有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针对不同设备的作用和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当固定资产保养和维护与企业生产工作存在冲突时,管理者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将设备保养放在第一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生产的需求。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外租车辆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运输,也可以通过购买混凝土的方式,保证对施工单位实际需求的高度满足,避免由于企业设备超负荷工作导致合同履约率下降,进而影响企业所获经济效益的问题出现[4]。

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明确存货是资产构成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保证企业所获经济效益提升不可或缺的部分。存货的构成要素包括库存商品、半成品、原材料、加工材料等。在对存货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混凝土企业的生产部门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所制定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采购定价的监督,财务部门重点对存货的领用进行稽核,对存货的处置进行审核,对存货的盘点进行复核。物资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建立存货动态分析制度。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对储备定额的合理制定,就是说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以市场采购所对应原则为基础,保证对采购资金进行调度的合理性,通过对企业存货所具有周转率的提升,保证企业所获经济效益的增加。

(2)成本控制体系作为市场主体,在对混凝土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以陈本效益观念作为开展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竞争机制的引入,在对企业效益观念进行转变的同时,完成对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如果某种成本的增加能够为混凝土企业所具有综合竞争能力进行增强,保证企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该成本的增加就与成本效益观念的要求相符合。例如,企业想要对科学、合理的建议进行推广,必然要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但该建议的推广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正面影响远远优于成本的支出。再例如,企业想要对新设备进行引进,必然也要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但随着新设备的引进,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甚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维修所需费用进行节省,这也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提升。又或者是企业以混凝土强度的提升作为目标,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进或完善,虽然需要相应的成本作为支撑,但企业所获经济效益会随着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而逐渐提高[5]。

因此,在对成本控制体系进行建立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以企业所具有生产特点作为立足点,通过对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所需成本进行明确划分,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在最大限度上对企业所具有目标利润进行实现。可以看出想要通过内控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管理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对内控体系进行完善。上文针对“如何通过对内控标准的完善提升混凝土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内容,从明确内控目标、完善内控体系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混凝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如明。如何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J]。商品混凝土,,(3):10—11。

[2]彭建良,陈大林,郑登攀。预拌混凝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J]。商品混凝土,2014,(6):5—6,9。

[3]刘道胜。CTF增效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

[4]田景伟。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董子甲。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战略规划研究[D]。河南大学,2012。

篇9: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论文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是周口市农业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1】关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分析

但是,就周口市农业收入现状来看,农民收入趋缓,收入渠道狭窄,农业经济增长乏力等一些现实问题。

一、周口市农业经济效益现状

1.农民收入现状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99.4元,比同期增加752元,增长13.8%。

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08元,比20同期增加157元,增长6%。

其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2290元,比年同期增加89元,增长4%。

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人均1953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05元,增长5.7%。

批零贸易业、饮食业纯收入增长加快,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0,农民批零贸易餐饮业纯收入人均316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11元,增长53.9%,远远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7%。

全市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和态势,是近年来发展质量最优、效益提升最快的一年。

周口市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全市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5亿千克大关,达到77.3亿千克,连续九年丰产增收,周口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8个县市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2.影响农业经济增加的因素

(1)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下滑。

其一,因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丰年有余,致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农副产品出口受阻。

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

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使农民增收大打折扣。

(2)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

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且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3)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收入构成不合理。

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食比重高,经济作物比重低。

二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占85.0%、5.3%和9.7%。

在一产收入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分别占65.29%、4.15%和30.54%。

(4)农业投入不足,科技棚架严重。

(5)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小城镇带动力弱化。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问题。

二是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基地少,不能带动大量的农户进行规模生产。

三是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6)“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农民负担仍然较重。

另外,许多群众反映,由于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时有出现。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从周口经济发展现状看,还存在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对国家和省财政依赖程度大,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因素。

要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最根本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的契机,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所以,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我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大,2011年底,我市农业比重仍然超过20%高位。

因此,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就必需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通过兑现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科技兴农、保证政府服务等措施来保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稳定。

其次,积极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让他们为农民提供便利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不断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利用招商引资来改造、提升农业,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因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规模效应、增加土地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规模生产、龙头企业引进,实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分离出来,转移出来。

2.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

2011年,我市工业化率为41.1%,低于全省11.8个百分点,因此,我市工业化进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期间,我市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发展的推进期。

这就需要:一方面要改造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推进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我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多,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大类中大部分行业是传统行业。

因此,从传统优势加工制造业改造提升入手,强化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现实选择。

通过对主导行业、龙头企业载体,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另一方面,依托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3.突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比重。

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

服务业是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

“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发展速度不快,2011年,我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11.5%,占GDP比重为25.8%,低于全省3.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大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我市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但目前产业规模还不大。

在旅游业方面,我市存在点多、分散,单个景点内容含量不足等现象。

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丰富各景点内容,加强各旅游景点之间的合作、沟通和联系,打造周口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充分发挥各旅行社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快速做大旅游产业。

4.加快周口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创新能力培育。

2011年以来,周口市把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和承接思路,加强承接能力建设,使承接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如: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和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和“20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在招商引资中,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按照经济转型要求,充分发挥我市资源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等优势条件,促进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等高端要素向周口集聚;引资要侧重于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和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项目,努力做到在发展中转型。

注重要素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水平,提高引资竞争力,政府应研究出台更多政策,鼓励、支持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有能力的“能人”和企业创业、做大、做强。

5.探索金融业制度创新,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

我市民间资金比较充裕,截止2011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6.04亿元,增长21.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06.71亿元,增长19.3%。

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制度创新,努力促进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向产业资本转化,为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提供合法渠道。

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政府存量资金运用渠道,借助金融保险工具创新,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结合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设立产业资本平台(如产业投资基金),为企业兼并、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发展。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6.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

我市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31.5%,低于全省9.1个百分点,我市城市化率明显偏低。

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最大制约,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障碍。

当今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潮流日渐浩荡,既有田园气息,又具城市文明,中原大地风生水起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缩影,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在河南的先行实践。

篇10: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论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论文

(一)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概论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财产所有权及经营权两者是分开的,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往往不大一致,经营者总是会为了去追求切身利益而使用各类手段,从而损害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国内企业现阶段财务管理状况方面,应该持续扩展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工作,充分提升国内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便于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活动涉及了企业运营各个方面,企业的各个部门及资金可以说都会存在关系,各个部门均是需要接受财务管理部门指导以及监督与约束,以便于提升资金的合理化应用,提升资金使用率。所以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持续强化能够充分确保投资人员利益及经济效益提升。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至一定程度时,进行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能够促使生产运营成本获得合理控制,更能够促使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有效评估及规划。稳定且成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能够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企业在经营中,务必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并借鉴一些较为健全完善的机制来改革与深化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在实行过程中持续修订且健全。并且,实行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管理机制,以便于对财务相关状况实行模式化管理,不断强化市场调研及科学编制企业短时间内或者是中长期财务规划,这些策略均可以合理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效。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低碳发展路径探析论文

我国房地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探析的论文

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报告探析论文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3D打印技术探析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报告格式

论文格式参考文献

探析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及其对策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选择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探析论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023-09-25

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行距2024-02-08

计算机方向硕士论文题目选题2022-09-06

毕业论文选题背景范文2022-08-12

论文参考文献2023-08-14

探析运动控制新技术论文2022-09-19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说明2023-04-25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战略综合效益的思路探析论文2022-04-30

优秀大学生论文题目有哪些2022-07-16

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2023-02-13